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资产经营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资产经营管理范文1
管理咨询审计属于增值型审计工作。它是指审计人员为促进银行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针对特定的机构、业务、产品、流程和管理环节,组织审计或审计调查,并提供分析、建议、咨询或者培训等服务,其目的在于促进业务发展、改进经营管理、增加企业价值。
随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许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已经开始了管理咨询审计尝试。银行管理咨询审计的内容,既包括资产负债损益等业务经营全面审计,又包括管理责任、管理效率和管理行为的管理审计,还包括内控管理制度的综合评价等,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全面经营管理审计等。因此,商业银行开展管理咨询审计,应重点抓住以下三个方面的管理审计:
首先,从了解观察管理信息和内部控制现状入手,重点深化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审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经过多年的改革完善发展,各级行加强了内部控制管理,管理意识明显增强,管理手段有了改进,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内部管理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各种管理风险和经济案件明显下降。但从现代银行管理的要求来看,管理技术和手段仍比较落后,管理信息反映迟缓,管理效益和水平仍然很低,各种管理风险和漏洞隐患仍大量存在,进一步深化银行内控管理审计十分必要。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它与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当前银行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审计,深入研究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和方法,提升内部控制审计的层次,要把对业务部门的自律监管审计情况作为内控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扩大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成果的利用程度。要根据内部控制审计查出的漏洞和隐患,认真查找根源,分析原因,切实加强整改,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各项业务经营管理制度和办法,使各级行稳健经营和规范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其次,从观察明确管理行为和经济责任入手,重点深化银行经济责任管理审计。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各级行经营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和管理素质直接影响着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经营管理效益的好坏。进一步深化开展银行经济责任管理审计,是银行改革发展之必然。商业银行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深化:一是深化认识。过去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间期限不明确,履行责任界限不清楚,审计成果利用率低。所以,要从反腐倡廉、明确经济责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开展经济责任管理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经济责任管理审计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部门协调,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审计台账,实行动态监测,保证经济责任管理审计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严格程序。要认真按照《审计法》、《中国审计规范》等文件要求和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办事,严格遵守审计程序,建立审计责任制,确保经济责任管理审计质量。三是丰富内容。过去银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侧重于经营指标及财务效益,没有把责任审计与银行重要经营决策、与被审计单位的内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结合起来,没有把经营结果与经营过程、与被审计对象的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不能及时发现和彻底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深化经济责任管理审计,就是要坚持审计问卷与现场审计检查、内部审计与外部查询、经营结果与经营过程、审计处罚与审帮促改等相结合,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多方位的考评;就是要把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事后审计与事前事中审计、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与干部的使用结合起来,使经济责任的界定更加明晰客观;就是要把经济责任管理审计同是否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是否正确进行重大经营决策、是否严格执行上级行的经营管理授权和转授权限、是否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是否做到廉洁自律等重大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切入经济责任管理审计的要害,从深层次上研究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大矛盾和问题,从而改变过去听多看少、就事论事、就账查账的片面作法。四是明确责任。就是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积极慎重、依法办事的原则,明确划清现任与前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的界限。要通过上述措施,使经济责任管理审计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五是加强利用。要充分利用转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真正作为干部任用和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三,从预测分析管理质量和经营效益入手,重点深化银行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全面经营管理审计。银行经营管理的好坏最终体现在管理质量和经营效益上,所以开展银行管理咨询审计,必须从预测分析管理质量和效益入手,深入开展银行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全面经营管理审计。一是要开展资产业务的管理审计。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中核心和最重要的业务,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进行管理审计和控制是商业银行管理审计的中心环节。要按照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和分散性的经营原则,客观审计评价现金、贷款、投资等资产业务的期限结构、担保情况、风险状况及内控管理情况,最大限度地确保银行资产的安全、完整、增值。二是要开展负债业务的管理审计。负债业务是银行传统的基本业务,它是银行经营活动的起点,也是银行开展资产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基础和前提。负债业务的规模和结构制约着资产业务的规模和结构,是维护银行资产流动性供求平衡的手段。开展负债业务管理审计主要是分析负债业务的规模、期限结构与资产业务的对称平衡性,防止银行低估负债,影响财务成果的正确反映。三是要开展所有者权益的管理审计。所有者权益是银行净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开展所有者权益管理审计,就是要帮助被审计单位千方百计组织业务收入,努力控制降低成本费用等支出,最大限度地扩大盈利水平。银行是经营资产负债业务的统一体,开展全面经营管理审计,就是要在单项审计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分析其资产负债的结构比例、风险安全状况、盈利增值情况及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探索商业银行机制下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的方法途径和措施,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层次和水平。
商业资产经营管理范文2
2006年的冬天,对于中国特许经营行业而言,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暖冬”。11月中旬召开的“2006中国特许经营国际学术峰会”上,国家商务部商改司副司长王晓川正式确认,国务院《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即将出台,而记者近日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获悉,《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目前已交由国务院法制办进行最后的审核修订。
特许经营自进入中国以来,在给无数投资者带来创业良机的同时,也因行业发展的不成熟造成了种种纠纷与欺诈现象的出现。《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将就特许经营行业的哪些方面做出怎样的规定?这部法规又是否能解决行业中存在的种种弊病?
揭开《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面纱
作为中国特许经营行业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自从进入立法程序,其内容就一直为各界普遍关注。在2006年11月召开的“2006中国特许经营国际学术峰会”上,国家商务部商改司副司长王晓川透露,即将出台的《商业特许经营条例》将重点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第三方中介制度方面来预防特许经营欺诈陷阱。《条例》将对具备何种资格才能做特许人、被特许人,特许加盟的合同应该如何制定,如何防止商业欺诈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对信息披露也做出了严格的要求,规定特许企业应该向公众披露资金、财务、经营、特许人要求的费用、限制、条件、自身的经营能力等信息,并要求被特许人向特许人提供证明自身经营能力的材料。此外,新《条例》还强调了对特许经营的监管,建立备案制度。特许经营企业必须到当地经贸管理部门办理备案登记,境外企业或跨境交付的特许企业,必须到国家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并提交在境内有两个以上成功运营店铺的资料。
而记者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获得的消息则显示,即将出台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最重要的一点内容即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除了像目前实施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对特许者开展特许经营的资格提出的“二加一”的规定,即要求特许者有两家直营店和一年以上经营历史之外,还可能从技术、管理能力、培训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严格对特许方的审批程序。
尽管《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但各种渠道反映的信息都显示,提高特许方的市场准入门槛,制定特许经营合同规范,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是《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对于特许经营这样一个进入中国市场仅10年左右的行业,即将出台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将给中国的特许经营行业带来何种转变,又能否真正起到整顿和规范特许经营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呢?
特许经营立法保护了谁
“对特许经营行业进行立法就是要确立和保障特许方和加盟方之间处于平等的经济主体地位,由于现在加盟的被特许一方在特许经营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即将出台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会更多地着眼于保障被特许的加盟方的权利。”中国特许经营协会相关人士对记者透露。
“目前我国的特许经营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市场准入门槛太低,特许经营企业数量过多,导致管理跟不上,这是特许经营行业中各种弊病产生的根源。”长期关注特许经营行业的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改凤告诉记者。据杨改凤介绍,目前特许经营行业中的问题和纠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特许经营合同不规范以及特许方与加盟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加盟方对特许经营项目的技术、市场,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产生误解,导致加盟方经营失败,或蒙受本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另一类则是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特许经营行业发展的不规范,借特许经营的形式进行诈骗行为。无论是哪一类情况,造成加盟者利益受到伤害的原因都在于市场准入门槛过低、特许经营合同不规范、信息披露没有透明化这三个方面。《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出台后,由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将有效地保护加盟方在特许经营活动中的利益。
在特许经营关系中,加盟方所购买的,实际上是特许方的技术、专利、品牌、商标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权,但是在目前国内特许经营行业中,由于特许人和加盟方素质良莠不齐,在特许经营合同的制定上操作还非常不规范。合同中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如何使用特许方的无形资产、特许方的监督责任、违约责任规定不清,这样的合同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加盟方无法对项目的市场前景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经营的失败。
来自湖南怀化的创业者王海涛在加盟一家特许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与一家家政服务类的特许经营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合同的过程中,他对合同中的“总部派出技术人员对加盟商进行培训指导,加盟方需要支付相关的培训费用”、“加盟方必须使用总部所提供的清洁工具和清洁剂”、“加盟方需从总部统一购买工装”等条款提出了不同意见,然而特许企业却表示,特许经营合同是公司统一制定,不能为某一个加盟商单独更改。为了取得特许经营权,王海涛只有按总部的要求签订合同。在经营的过程中,他发现公司所提供的清洁工具和清洁剂价格远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高额的经营成本导致自己的公司在价格上远远高于当地的同类家政服务机构。由于价格上的劣势,王海涛的公司很难吸引顾客,惨淡经营了半年之后,不得不退出了市场。
杨改凤律师介绍,在目前的特许经营行业中,一些特许方会在特许经营合同中提出排除被特许人权利的不公平条款,由于加盟方在特许经营双方的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仅仅有权选择是否加盟,却无法要求特许人修改和取消这些“霸王条款”,由于这些条款的限制遭遇经营失败时,也很难通过合同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出台后,这种情况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一方面《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将对特许经营合同的构成做出具体规定,加盟方发现总部提供的特许经营合同中有违反条例规定的条款时,可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要求变更或取消条款,另一方面即使是因为这些条款导致了经营失败或造成了经济损失,只要能够证明条款中存在着不公平的、造成重大误解的、具有明显欺诈性质的或者是其他违反《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和《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内容,即可通过法律的手段要求取消合同并由特许方赔偿自己的相关损失。
一部“劫富济贫”的条例?
记者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法律组委员、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红燕处了解到,新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将给特许商“加码”,要求其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弱势的加盟商。她透露,《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出台后,加盟合同签订前,特许方将被要求及时披露相关经营信息,如信息披露不充分、提供虚假信息致使被特许人遭受经济损失的,特许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在推广中,特许方也不得人为夸大利益,或有意隐瞒不利。
那么,这种对加盟方的保护是不是意味着作为特许方的特许经营企业发展会受到限制呢?特许经营在立法后是否还是一条便捷而高效的扩张途径?
特许经营协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提高特许经营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强对特许经营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并不是为了限制这个行业的发展,相反正是要促进中国的特许经营行业走上更加成熟规范的成长道路。“《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将就加盟者和特许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规定,这其中自然包括对特许人权益的保障。”
山西太原的创业者赵昕是一家餐饮类特许经营企业老板。在开展特许经营的第一年,企业以其独特的菜品和餐饮文化迅速发展起四十余家加盟商。然而随着加盟商的增加,管理的难度也逐渐显现,由于一些加盟商为了追求利润私自更换原料,降低服务质量,企业的品牌和口碑受到了严重损害,开展特许经营的第二年,赵昕的招商工作变得格外艰难,一年时间内,新的加盟商只有四名,而一些原有的加盟商也因经营日益艰难相继终止了合作。
事实上,特许经营行业发展的不规范,损害的不仅仅是加盟方的利益,作为一个以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为核心的行业,这些无形资产就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加盟方任何不规范的操作,都可能对特许经营企业的这些无形资产带来损害,阻碍企业的进一步扩大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实施后,将就被特许方如何使用特许经营企业的无形资产做出具体规定,同时进一步明确特许经营企业对被特许方的监督权,从而有效地保护企业的无形资产不因加盟商的违规操作而受到损害。
立法前夜的最后疯狂
目前,《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准确出台日期虽然还没有最后确定,但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已经进入最后的审核修订阶段的该条例,最晚将在2007年2月正式。每一次变革之前往往也是行业最为黑暗与混乱的阶段,在规范特许经营行业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出台前夜,中国的特许经营市场呈现出怎样的现状?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已经确定会对特许经营的市场准入门槛进行提升,一些难以取得特许经营资格的企业和个人,正在抓紧最后的法律真空期,疯狂赚取加盟费用。特许经营中的一些“黑洞”屡屡见诸报端,除了过去常见的金蝉脱壳、合同诈骗等形式外,一些新型“陷阱”也开始露面,表现出低门槛、“暴利”招商、借助网络推广的特点。
随便打开一家门户网站的商机资讯栏目,密布的招商广告纷纷打出了诱人的加盟条件。这些招商企业,普遍都表示是“历史悠久的国际名牌”,“在很多主流媒体高调宣传”甚至很多有名人代言,而且利润率极高,这些广告主要针对的对象均是投资额度在5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然而,记者通过调查发现,“零加盟费用”,“300%回报”,“免费铺货2.5万元”等优厚条件并不像广告中所述的那样简单。
以一些特许企业的“形象店”为例,特许人为了在短期内圈钱,不惜重金打造一些加盟“样板店”。加盟商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店内生意火暴,却不知其实很多顾客都是特许人找来的“托”。而另一让加盟者怦然心动的“零加盟费用”的诱惑,更是存在着诸多的陷阱。记者通过互联网找到一家宣称 “零加盟费用”、“回报率300%”的奥斯莱特服饰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表示,其旗下的“39.8℃”品牌是不收取加盟费用,但是加盟商必须以零售价格购买3万元服装,才能够取得特许经营资格。“商场卖320元的品牌衬衣,加盟商只用30元就可以买到,再以2~3折的价钱卖出,就有将近300%的回报。”上海的刘女士就是在这样的暴利的诱惑下加盟了奥斯莱特,但当她投入了10万元左右时,却发现公司所提供的“世界名牌”都是冒牌货。
商业资产经营管理范文3
2013年7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2015年10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近些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至此中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全部完成。同时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和“金融脱媒”现象的不断深化,势必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与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带来较大影响。
利率收入是金融行业的主要收益来源,也是资金的价值体现,是所有金融系统与市场环境中最为重要的部分。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金融自由化思想在世界各地崭露头角,西方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先后走上了利率市场化变革之路。根据国外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中一项具有深层次意义的伟大革命,会产生颠覆性的效果,对商业银行影响深远且利弊参半,一方面给商业银行的发展转型指明了新思路,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风险,同时,在新形势下管理办法也需要进行革新。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自身经营管理中的利率市场化也是整个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关键的一步,各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会受到商业银行自身管理机制健全程度的影响和制约。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应该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金融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经营管理方法和策略,力求在改革大潮中稳步前进,同时为我国金融自由化的改革推波助澜。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在为商业银行提供机遇、创造贷款自主定价条件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面临巨大挑战,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就是将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提上日程。经过研究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影响表现如下:
(一)商业银行获得更大经营管理自主权
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经历了以下方式的转变:严格管制的固定利率有管制的浮动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经济所有制形式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国内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管理方面发展欠缺,贷款定价模式单一、僵化、定性大于定量,贷款价格不能完全覆盖目标收益、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成本和费用等多方面因素,贷款定价未作为一个重要部分被纳入风险管理实践中。贷款利率放开管制使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加大,导致的竞争也会促使商业银行对自身经营管理进行思考和改善,对贷款利率进行科学定价和管理,将自身资金盈余程度、借款人的风险和信用、同业市场竞争等环境因素根据贷款的不同类型、金融市场利率走势等情况纳入参考体系中。
(二)商业银行利差收入持续缩小
在信贷有效需求不足、金融脱媒的条件下放开利率管制,商业银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会竞相提供优惠存贷款利率,若存款增长乏力的情况与之叠加,银行利差收窄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地使银行经营出现困难的概率加大。图1.1为美国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存贷款利差收窄的情况。
表1.1为2011―2015年实施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前我国五家有代表性上市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值,2013年7月20日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之前,其大部分在75%-80%,由图1.2可以看出2011―2015年我国五家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比总体呈下降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尤为明显。即使各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和业务特色上各不相同,当今的业务发展方向也都是发展非利息收入。但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仍然是发展贷款和吸取低息存款,依靠利差收入来使利润实现持续增长,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如此高的利差收入将难以维持。
(三)商业银行间竞争日益加剧
近些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产生流动性紧缩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存款市场内争取更大的份额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难题。2015年10月23日之前我国在存款利率方面实行上限管制,各商业银行为了规避管制以较高的利率吸收存款,均推出了多种高于央行规定存款利率的理财产品,变相加速了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在此之后商业银行获得了实际的支配存贷利率权利,同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盈利能力受到抑制,如政府不进行及时有效地监管和疏导、银行业不做好行业自律,造成恶性竞争的发生,以至于影响银行业整体的稳定健康发展,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2015年5月1日,我国《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公布。存款保险制度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体制基础,为存款利率浮动塑造了微观体制 机制保障,为金融机构可以拥有更为广阔的自主定价空间,使市场供求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逐步打破了刚性兑付,政府不再为商业银行提供“隐性担保”,允许金融风险的有序释放。这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尤其是资产规模、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竞争力较弱的中小银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改革,提升产品设计与定价能力,建立先进、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
(五)商业银行信用及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如果不加快转型,利润增长将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巨大冲击。一方面,为了保持利润增长,商业银行不得不对高风险的行业客户进行放贷,最终很有可能导致信贷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由于低风险、优质资本项目的同业竞争过于激烈,导致利率下浮,为保持利润的适度增长,商业银行不得不投放一些风险较高、回报较高的项目。
(六)商业银行经营策略亟待转变
存贷款利率管制的解除使优质的企业和个人拥有了议价的空间,在资金供需双方的博弈中会直接导致银行的资产效益减少。面对这一情况,银行为了保持整体利润的稳定增长,需要增加非利差收益以补偿利差收益的减少。利率市场化促使银行的角色发生改变,由原先的关系型银行向价格敏感型银行转变,为了使得非利差收益持续升高,创新是关键的发展前进之道。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丰富理财产品种类增加自身中间收入,打破依赖利差收入的僵局,通过多种方式细分市场类型,为不同客户提供更便捷和完全的差异化服务和差别化价格,以此补偿风险、获取收益,以增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建议
(一)提高贷款定价能力,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1、提高贷款定价能力
长久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商业银行对贷款的定价采用基准利率定价法,即:贷款利率=基准利率+贷款者的违约风险溢价+长期贷款的期限风险溢价,商业银行在定价时依赖央行的基准利率。如今央行放开管制,商业银行没有基准利率作为参考,所以需要建立符合自身经营管理需要的利率定价模型,能全面考虑贷款的资金成本、风险准备、相关费用、目标利润、客户差异和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
2、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一方面要明确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承担利率风险的同时获取与之相匹配的盈利水平,制定科学的利率研究与决策机制,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系统,科学地识别、计量和处理利率风险,并实现事后有效评价、改进完善;另一方面,利率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其走向与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商业银行密切需要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如GDP增长速度、价格走势、投资规模与速度、工业增长情况、消费的增长情况、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利率政策等。
(二)明确战略定位,加快转型步伐
1、重视零售业务发展,树立普惠金融服务理念
我国金融市场处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叠加“金融脱媒”的特殊时期,大型企业和客户议价能力较强,导致商业银行利差收窄。中小微企业和零售业务其客户广泛、资本节约、风险分散、综合盈利高、成长性好、稳定性强,将成为各家银行资产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商业银行应通过科学、精细化的管理,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化零为整,确立“多角度、全覆盖”的客户经营指导思想和模式,提升市场占有率。
2、加强同业、跨业合作
商业银行应利用客户和系统的优势,建设一个信息共享的电子商务平台,弥补数据方面的不足;同时,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多媒体、社交媒体等优势,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趋势,结合自身业务,开发P2P平台、销售理财产品等,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业务创新,拓展盈利渠道
1、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方面可进行以下创新: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出售、并购贷款以及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步伐,满足当前商业银行管理流动性、盘活不良资产等方面的现实需求。
2、负债业务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充分体现在负债业务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普遍负债业务产品单一,应积极研究和打造有助于吸收存款、控制存款成本的负债业务创新工具和手段,加强负债业务管理和创新。
3、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应当在防范中间业务创新风险的前提下,围绕结算平台、交易环节、融资业务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加大中间业务尤其是理财业务、金融衍生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创新力度,同时注重商业银行新兴中间业务如投资银行业务、信息咨询业务、投资基金业务以及国际中间业务创新。通过多种渠道做好产品营销,建立合理化的中间业务收费政策,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监管,减少对利差收入业务的依赖,拓展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
商业资产经营管理范文4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挑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特别是在经营品种、开放区域、股权配置等方面要做出较大的调整。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金融服务业在银行等级、服务、经营品种、市场渗透和银企合作方面,竞争力比较弱,面临着来自国外金融机构的挑战和冲击。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划分将面临重组。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银行进入会对中资银行的垄断地位形成巨大的冲击。由于对外资银行的种种限制将逐步取消,外资银行将凭借其完备的商业银行服务功能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的优质客户争夺战。外资银行大多实行混业经营,往往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保险于一身,与严格实行分业经营的中资银行相比,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完全的商业银行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业务的要求。中资银行在优质客户发展和巩固方面的竞争力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其垄断地位将会受到冲击。
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后,外资银行业市场份额将会大幅增长,如下表所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资银行的盈利能力将被极大的削弱。同时,伴随着中资银行市场份额的缩小和优质客户的减少,国有商业银行将丧失很大一部分赢利业务和赢利区域,极有可能进入亏损状态。比较而言,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不仅包袱沉重,而且在开展新业务时必须顾及国家利益,因此不赢利业务在中资银行中占相当比重。虽然外资银行在许多银行业务的市场份额中还不占优势,但其业务基本上是赢利业务。这将导致中资银行的不赢利业务比例上升。此外,虽然目前中资银行的流动性比较强,但面临着被大量不良资产侵蚀的危险。如果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并且扩大吸收国内居民与持有的外币和人民币存款,必然对中资银行的流动性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威胁中资银行的生存。
(二)对银行中间业务形成冲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贸易将飞速发展。因此银行的国际结算、信用证业务大量增加,外资银行将凭借其操作规范、管理先进以及与跨国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对中资银行形成较强的挑战。
(三)对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方面的冲击。外资银行健全的管理体制、的决策机制和灵活的经营机制,使其具备较强的化解风险和业务开拓的能力。而且,大部分外资银行拥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雄厚,能做到银行业务全球联网。这不仅使外资银行管理层能对全行业务进行有效的监控,也提高了外资银行的经营效率,使其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发展潜力。
(四)对优秀金融人才的冲击。近几年来,我国金融部门的知识结构优于其他行业,高水平人才引进的速度很快,提高了我国金融部门的综合知识水平。但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银行将突破地域和数量限制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对国内管理和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强烈。他们可以用高薪聘用、委以重任、出国培训等优厚条件,以及科学的人才管理方式,挖走金融人才。而国内商业银行受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现有体制条件的限制,如果不能进一步完善人才的培养和建立激励机制,将会使大量优秀人才外流。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利用入世后有限的过渡期,变压力为动力,加快国际上先进科学的银行管理和技术,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竞争能力,以全新的面貌参与国际竞争。
二、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问题和困难比较多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更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和中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肯定地说,近20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必须看到,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是:
(一)不良贷款比例高,资产损失风险很大。按人民银行规定的不良贷款比例(一逾两呆)不得超过15%的标准,2001年,除中国建设银行基本合规外,其余3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都在20%以上。由于长期以来呆账准备计提不足,大量的呆账贷款没有能够及时核销,资产风险越积越大。再加上资本严重不足,大量资本被占用在固定资产(国有商业银行的固定资本比率均超过30%,如加上在建工程,比例更高)上,使资本吸收资产损失的能力很小。由此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很低,防范和吸收资产风险的能力极其脆弱。
(二)经营效益低,潜在亏损较大。从账面上看,2001年国有商业银行都是盈利。但是,如果足额计提定期存款应付利息,按实际风险提足贷款损失准备,则实际财务成果都将是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由于不良资产比例高,贷款收息率低,再加上管理费用居高难下,国有商业银行这种虚盈实亏的状况,短期内还难以改变。要达到国际上业绩优良商业银行1.5%以上的资产收益率水平,任务更是长期而艰巨。
(三)经营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主要是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政企不分、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缺乏的决策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分支机构庞大,管理层次多,冗员过多,人员素质较低;内控管理不力,道德风险较大,违规违法行为和犯罪案件较多。
(四)包袱沉重,短期难以消化。一是历年积累下来的大量表内应收利息回收无望,需要核销; 二是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提足贷款损失准备,财务能力难以承受; 三是已经形成的大量贷款损失,没有足够资金核销;四是存款应付利息长期提取不足,欠账较多; 五是税赋较重,盈利和积累。
国有商业银行的上述,既是国民深层次矛盾的反映,也是内部管理长期积弊的表现。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体制因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面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建立金融制度,把国有商业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三、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措施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必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把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一)逐步改革产权制度,加快建设良好公司治理机制。必须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单一的国有产权体制,将其改造成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而在条件成熟时上市,这是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机制的前提。从国际经验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应当包括六个方面的(刘明康2002):一是具有清晰明确的战略; 二是具有科学的决策系统; 三是实行谨慎原则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五是能够吸收和培育优秀人才;六是建立健全负责的董事会。要通过产权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使其决策、管理、监督机构相分离,明确划分所有者、管理者、监督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责任,实现决策科学、管理严密,监督有力、经营高效。
(二)加强风险管理,努力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要始终坚持安全性原则,把控制信贷风险,逐年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减少资产损失,保证资产安全,作为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要通过全面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健全贷款评审决策机制,对贷款质量实行全过程监测和跟踪管理,及时预测和掌握资产质量的发展变化趋势。要有效防范贷款发放和呆账核销过程中的道德风险。
(三)提高盈利能力,实现最大效益。国有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必须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最大的利润,这是商业银行增加积累、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目前存贷款利差较小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要增加盈利,仅靠扩大贷款规模是不够的,必须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加快业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增加非利息收入。这也是近十几年来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要按照成本效益原则,精减分支机构,裁减冗员,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另外,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高,增加盈利仍有较大的空间,应当调整资产结构,在保持合理流动性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长期资产比重,以提高盈利水平。
(四)加强外部监管,守法合规经营。健全金融监管法规,完善银行监管细则,提高银行监管的权威性。建议我国中央银行参照美国的CALL REPORT的格式和内容,完善现行的非现场监管报表体系,制定出一套的CALL REPORT,由商业银行按季呈报。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评级,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评级方法,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定期评价,评定等级,对其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警示,然后辅之以现场检查,促进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和健康发展,保障金融稳定。此外,应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按照国际惯例,中央银行应当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常年审计人,对其按季呈交中央银行的经营状况报表、年报以及其他重要事项进行独立审计。
商业资产经营管理范文5
(一)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规避银行风险不到位
健全的银行内控机制能够有效的对银行风险进行规避,在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金融事件中,都体现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存在问题,造成重大损失。建立健全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是银行发展的关键。大部分银行有针对自身发展特点的内控规章制度,但是这种机制在不合理的激励约束下,在支行行长的权利过大,造成相应的监督机制不能够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在电子化控制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造成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不能够很好地发挥效果,阻碍了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能力②。
(二)经营管理的方法落后,无法满足业务需求
尽管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国际影响下也实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但是没有很好的进行落实,很多银行都是吸收更多的存款,却忽视了成本,这与外国银行追求效益的目标所取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种经营管理的落后,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并不健全,使得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分业模式对商业银行造成限制
为了降低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了分页的经营模式,但是这种方式却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这种分页的经营模式,使我国商业银行难以满足企业所需的国际水平的金融产品和业务服务,使一些企业选用外国的银行作为自己的支持后盾。
(四)员工的专业水平不高,易造成风险
银行的许多工作人员只是单纯的完成数字任务,认为只要完成了任务就能够保证银行发展。忽略了员工素质对整体的发展提高作用。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适合银行发展的内控体制
在经营管理的改革中,建立健全内控体系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支行行长的权利要进行适当的控制,行长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能盲目行使权利。要强化支行的内控体制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使支行的内控逐渐的科学化。
(二)改变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竞争力
商业银行的根本目的是盈利,因此要在这一目标的趋势下,不断地进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要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加强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进行精细的分工,对银行上下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经营管理理念,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改变经营管理模式还要积极吸收国外的有利经验为自己所用,并且不断地进行创新③。
(三)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的素质,对于员工的岗位特点,进行系统、针对的培训,对于员工的工作银行要进行明确划分,使银行的岗位得到具体的落实,并且岗位责任有人可寻,对员工要进行奖励与约束并存的管理机制,使员工意识到工作责任心的重要性,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做到用员工之所长,谋银行之发展。
三、结语
商业资产经营管理范文6
银行业数据应用体系发展历程
通过对国内外金融史料的解读,会发现早期的银行管理并没有比较清晰的前、中、后台界定。基于市场化的金融交易与自身财务管理是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银行中后台的管理大多以会计视角出发,结合财务数据进行绩效考核、简易预算、报表应用等,这是银行数据应用最早期初态雏形。
20世纪以来,伴随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丰富了银行财务管理的内容,中后台管理内容慢慢丰富,不断发展为独立于前台营销和交易的中后台管理体系。管理会计理论思想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的会计认知,并在银行业慢慢被普遍接受,特别是在信息化大潮中,银行管理理论模型通过数据应用实现,使得理论化最终落地。可以说银行数据应用和银行管理体系是相伴而生、相伴成长的。
进入21世纪,国际银行业流行的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作业成本法、标杆管理、巴塞尔协议等先进的管理工具和监管方法开始在国内银行得到应用,使得银行经营管理内容变得更加丰富,银行数据应用延展到市场营销、产品定价、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控、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绩效考核、审计管理等领域。银行业数据应用内容进入了与国际先进同业趋同和本土化发展相适应的繁荣期。最近几年大数据分析更加引人瞩目,借助大数据应用从数据中获得洞察力,攫取价值,通过数据应用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驱动银行经营决策的效率和质量,商业银行数据应用体系已经进入趋于稳健和崭新阶段。
数据应用的本质与内涵
正如前文所言,数据应用与银行管理体系是相伴而生的,数据应用的本质是银行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呈现。银行管理涵盖了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以及资本管理、风险管理和营销管理等诸多内容,数据应用可以准确描述银行经营概况与考核评价全貌。
伴随经济的发展与银行业的深入改革,银行管理内容开始充分融合相关国际或国内法规,系统地夯实银行管理的基本知识,并透彻刻画商业银行经营现状、问题暴露和未来预期等,充分反映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及其发展趋势,而这所有的一切均是通过数据应用的结果信息呈现的。换句话说,银行数据应用的最终目的是使管理人员通过数据解读,掌握银行过去经营结果、及时了解现状、把控将来的发展路径。
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即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外加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风险管控方法和数据应用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复杂、多样、多变的经营环境、竞争环境和监管环境。所以银行业经营管理者应与时俱进,思考新常态下银行数据应用体系建设策略。
主要矛盾以及必要性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市场化程度迅速加大,竞争程度进一步加剧,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数据应用建设,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能力高低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而决策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数据应用系统的支持。数据应用系统作为提供、处理和传播信息的载体,其功能定位至关重要。银行必须加快数据应用体系的建设,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健康发展。
虽然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作用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缺乏科学方法,造成管理信息未能有效地提供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作用。主要不足体现在,数据应用体系缺乏总体规划、数据应用系统建设缺乏认知高度、数据应用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数据应用的源数据质量差、数据应用缺乏配套的技术手段,以及信息系统的孤岛现象突出。这些不足问题亟需通过系统化的建设和实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在认知上引起注意,很有可能让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也从侧面再一次提醒银行管理者,银行数据应用体系建设具有紧迫性。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金融电子化步伐的加快,建立以决策支持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高效地处理和利用数据,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数据应用体系的健全是重中之重。
银行数据应用领域
商业银行管理类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着力推进信息一体化进程,可以将银行数据战略与经营战略相结合,打通管理与技术两条主线。制定数据应用规划,建设数据应用的组织架构与工作机制,完善数据应用的制度、流程与操作细则。在统一全行数据源标准、规范和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全行统一账下的数据集中管理,统一挖掘和利用内外部数据资源,为经营管理层、各业务单元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进而提高商业银行信息化服务水平。自上而下打开管理视野、拓宽数据应用范围。银行数据应用领域约略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营销
银行市场营销管理方面利用数据应用技术,实现市场营销、销售、服务等活动信息化,使银行能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为目的的一种管理经营方式。客户关系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数据应用技术,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市场营销类数据应用系统实施的基础。市场营销类数据应用全方面获取银行所有客户和交易对手的基本信息、消费信息、交易信息和行为偏好等,实现客户信息数据的集中整合。将新老客户营销的每一个环节与产品策划、推广、人力资源等多部门业务对接,通过营销类数据应用来优化各业务环节,减少各环节客户流失和成本消耗,满叉销售和精准营销等业务需求。
产品定价
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将互联网大数据与内部管理数据结合,基于数据分析理论,综合制定和优化金融产品定价方法,更准确把握降低成本与提高收入的动因,找到合适的价格定位点,可以说在定价领域将数据价值充分发挥到了极致。
银行借助数据分析构建以价值经营为导向的定价机制,以客户、地域、行业、市场份额等差异化细分为基础,统筹表内、表外全盘项目,使用数据分析出各维度的综合创收能力,同时兼顾成本消耗等诸多因素,对金融产品进行差异化定价,重新优化利润的分布,促进整体利润增长。让数据分析结果第一时间对业务指导,不会在变化中因为被动等待,而失去了决策的最佳时机。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系统的目标是,构建基于管理会计基础的利润贡献度分析和绩效管理,按照这样的功能定位,管理会计需要采集核心、信贷、资金业务等系统的数据,为满足管理会计的分析需要,数据采集应基于较细的粒度进行,抽取银行系统交易层或账户层的数据,抽取后的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数据的清洗、转换和加载处理,进入核心数据模型进行信息的整合和指标的计算,通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机会成本、交易笔数、资本金分配等指标的相互运算结果,成为特定分析对象的盈利能力信息。按照产品、客户、机构等维度,基于一定的筛选条件,从数据仓库中复制数据,形成管理会计系统专用的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维度利润贡献度分析,分析的结果可以共享。
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从顶层战略出发,深度参与和支撑管理决策全过程。只有将资产负债管理和数据应用紧密相结合,才可以全方位了解银行收入、成本和风险的全貌以及分布状态,清晰资源投入和价值产出的合理配比,知道如何实现银行高效运行最佳状态。
目前银行业较为常用的资产负债管理匹配数据应用的方法,例如基础的缺口及敏感性分析风险度量方法、动态前瞻性的度量方法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组合管理技术资金转移定价和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等,这些与数据应用密不可分。在实践工作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可以辅助银行在制定风险偏好、审查市场风险状况、调节风险敞口等关键事项做出决策。
资产负债管理实际工作中,需要处理海量级的表内外业务数据,通过数据还原原始交易场景,来支撑和满足资产负债管理数据需求,这样就以最稳妥的方式在资产负债管理参与的每个经营决策重点环节构建起强有力的信息屏障,借助数据应用实现更多有价值的决策,资产负债管理在银行中后台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全面风险管理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需要建立一整套体系,包括识别风险种类、确定风险限额、评估风险收益、调节风险敞口、选择业务策略、配置经济资本、考核风险绩效等一系列重点内容。在风险量化方面,从风险识别、计量、预警、建模、验证等各个环节均依赖于数据应用。权威、准确的风险量化结果,对合理制定授信策略至关重要。
实践工作中往往通过建立风险专用数据库来从风险视角整合数据,形成统一的风险数据视图,从内外部业务系统等各渠道获取客户、债项、风险缓释等风险敏感信息,并尽可能附带更多交易属性类数据,这样就可以捕获到行业、区域多维度信息,这些数据在应用中将提升银行自身风险管理能力,降低交易双方的成本和违约概率,这正是风险量化最根本的落脚点。
全面审计管理
银行内部审计的首要职能是监督和确认,审计是作为银行内部的“医士、卫士、谋士”而存在的。协同数据应用,发现和揭示流程障碍、机制缺陷管理漏洞、风险隐患,进一步保证银行安全、健康地运行,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特别是在非现场审计工作中,在多种多样的数据库、海量的业务数据中,借助审计分析数据模型工具,从审计视角对业务数据采集和分析,更准确抓住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疑点和异常情况,评估审计对象的风险状况,为制订审计计划及审计方案提供支撑,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以及恶性案件的发生,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在全面审计报告中,援引更多数据应用分析结果,可以涵盖和展示更多内部管理决策关注的信息。
监管报送
监管报送工作是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沟通和互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银行数据应用的重点内容之一。银行通过建立监管类数据应用系统,用于监管机构分析、评价银行的风险状况,实现监管机构对银行的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风险评级和预警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监管当局逐渐开始加大对银行业的监管。各类监管政策不断出台,各类监管数据报送要求也层出不穷,监管报送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组织形态趋于复杂。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监管报送是刚性要求,必须在操作层面的数据采集、校验处理、汇总处理、报送文件生成、报表生成等重要环节,优化数据应用方法,减少总分支行统计报送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快速实现监管当局新的数据收取要求和提高自动化率。符合监管机构提出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建设原则。
数据深度应用与展望
通过数据的集中整合、共享、挖掘,使银行整个经营决策和战略制定从依赖经验向依据数据转变,海量数据对银行管理决策提供更多的洞察机会,同时提出了挑战。清醒认识银行数据产生与发展的状况,充分理解数据内容,有效管理和应用数据信息、建立精细化分析为基础的科学经营决策体系,将成为信息化时代下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竞争能力。
从银行数据的实质意义分析,数据来源于信息系统,是业务经营管理行为的信息化反映。在银行不断完善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有效支撑银行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进程中,系统所产生的数据内容同步反映了银行生产、处理、分析各类经营管理信息,有效管控各类业务经营活动的整体过程。在过去的十年之内,银行的业务规模井喷式增加,业务产品种类日益复杂,银行数据内容日益庞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