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运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运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运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运用范文1

【关键词】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相关的软件技术确实推进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本文从计算机技术的概述入手,主要对电子信息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电子信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概述

1、电子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主要作用于信息,包括信息的传递、存储以及使用方面,而电子信息技术则指明了信息相关方面的发展方向,它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也是计算机技术作用的对象,电子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得到广泛普及,为人们得到信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1]。相关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使信息获取与处理得到妥善安排。2、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借助于计算机工具和相关的软件,来使人们通过此平台,使互相之间的信息得到在线交流与互动,还能使彼此的信息资源得以分享给更多的人,同时也获得其他人分享的信息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与分享在相关硬件的作用下,是非常安全的。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与经济全球化时代,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自行发展与交流合作中,谁先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核心技术,谁就在市场上占据很大的竞争优势。3、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关系。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都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作用,即信息的快速传递、广范围分享或安全长期储存过程都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才得以实现。另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中应用广泛,并确实为人们带来相关方面的便利,社会每天都在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也要随时跟上时展的脚步,所以在人们的高要求下,其基础作用的计算机技术要进行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完善。

二、电子信息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1、关于信息传递功能。在这个时代,人们随时处于信息中心地带,随时可以通过计算机,得到周边乃至全世界最新的信息,也能借助网络,使其他人得到自己的状态。这种高信息资源分享效率,只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实现,电子信息工程发挥信息传递作用,也得需要借助计算机的中转站作用和无线通讯技术,使信息安全地传递给终端接收者,实现信息交流与分享。2、关于信息维护问题。信息维护是庞大而复杂的电子信息工程中比较关键的环节,做好信息维护工作,可以使人们在进行信息交流或者传递比较重要的信息时,不会发生乱码或者丢失问题,造成安全隐患,进而损失人们的经济利益和其他方面的利益[2]。电子信息在维护人们的相关权益,真正为人们提供便利同时发挥自身作用时,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弥补自身的缺陷,以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一直保持正常状态。3、关于安全问题。电子信息工程在为人们服务时,经常会出现各种表现形式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切身利益造成巨大的影响。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相关人员应对症下药,解除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当电子信息工程中的信息传递时,计算机技术比较高超的人员会寻找网络上信息系统中的可攻入点进行信息篡改、信息删除、信息窃取等行为,这使信息得不到有效维护,就会使终端的人们接收错误的信息。为了使其正常发挥作用,相关的网络技术维修人员,就要对负责的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监察,及时修补漏洞,并对其施加不易被攻破的防火墙,此外,还要设计相关的安全软件,专门在电子设备连接电子信息系统时,检查电子设备是否携带病毒,并对其进行全面查杀。总之,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那些安全隐患消除掉,能把人们的各种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4、关于设备开发问题。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各方面的电子设备的开发,使其功能多元化,使相关的信息传递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主要有三方面,其一准确判断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干线的专用设备,还要做好安全防范,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其他的衍生操作系统进行有效处理,使其不会影响电子信息工程发挥作用[3]。其二是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传播媒体设备的操作,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有效传递和共享。其三是计算机技术可以使超文本文件通过网页浏览器设备得以翻译,成为可读文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运用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应用讨论

1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

1.1突破计算能力的局限人工智能采用了人类学习方式,能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扫描分析,从而提高底层计算能力,特别是在GPU发展的阶段,让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增长到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目前随着TPU的发展,让计算速度达到以往的30倍左右,这样不仅降低了人类数据计算成本,也能在相关人员对海量数据进行计算时,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准度与全面性。

1.2强化对数据信息的积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也增加了数据处理量。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从互联网中收集到的信息,然后经过人工智能分析、整理、储存,可尽量减少数据井喷带来的影响,帮助在数据层面做更多的积累。

2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

2.1人工智能数据处理

充分运用其对数据信息的挖掘处理作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帮助处理数据和挖掘相关数据,并不意味着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非法入侵方式以及途径等进行分析和处理、深入对数据的挖掘处理,而这样就能有效对比运用人工智能后的差异,通过整理进而形成一套合理的计算机编码,实现对非入侵以及途径的确认,并通过分析和掌握入侵规律,提高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就存在很多漏洞,需用户不断对其系统进行持续的改进,并对非法入侵的原因进行和分析,对计算机较为落后的相应设备问题,用户要进行及时的更换。

2.2计算机网络管理

要想提升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管理中体现其作用,就需建立安全管理的保障措施,采用其数据统计、运算以及记忆识别等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和筛选。2.2.1建立专家系统数据库。人工智能技术中其核心内容是具有丰富数据的专家系统数据库,通过运用专家知识、经验以及对数据的处理和推理方法,将互联网技术中的内容嵌入专家数据库中,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转换,将简单的数据信息转化为较复杂的程序化信息,这样用户在对数据进行运用时就能根据专家的经验不断对数据信息进行优化处理,选择最为合适的方式用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更好地进行互联网系统管理工作。2.2.2提供智能解答。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对用户问题的解答。用户在运用计算机并想从网络中获取信息时,人工智能技术就能自动在互联网中搜寻相关答案并匹配出最佳答案。与以往的问答方式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的解答只需通过一个简单的指令就能实现,并能持续做好后续的筛选工作,进而对数据信息进行很好的分析和处理,找出用户最需要的信息,缩短整个信息搜寻的时间,提高用户在海量数据信息中找到精准答案的效率。

2.3BP网络技术

BP网络技术能输出或输入相关的数学映射关系,从而加强学习和存储功能。它是集生物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做支撑的现代网络技术,可高度模拟人的大脑神经,有规律地进行计算。随着它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越来越了解和熟练掌握其相关功能,如音频、视频等的处理都是经过BP神经网络技术。它的优势就是注重数据方面的独立分析和处理,也随时引进新技术,增加新能力,不断创新和发展。

2.4支持向量机算法

支持向量机算法可带来超强的人工智能技术,基于一种完整的样本数量,实现非线性的数据采集,从而高度准确地应用于计算机的高维度数据模式。在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融合时,人工智能技术只要查找到一个与实际较符合的核函数,并进行类别区分,最终就可实现基数大的目标函数。现今,支持向量机算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建模、地图分析等多领域,提高了建模质量,为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融合提供最大可能。

2.5智能反垃圾邮件系统

民众在使用电子邮件的过程中,经常会收到一些包含了敏感信息和病毒的邮件,或是收到一些垃圾邮件的骚扰,这些软件给用户造成很大的困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提升电子邮箱对垃圾邮件的拦截,防范垃圾电邮对用户的骚扰。其通过在电邮系统服务器之前设立一个多层次的邮件过滤方案,使那些对用户无用的邮件无法进入到服务器内,从而实现对垃圾邮件的拦截。目前的QQ邮箱、163邮箱以及一些企业级的邮箱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反垃圾邮件的智能化,使用户不再受垃圾邮件的侵扰。

2.6智能检测、升级系统软硬件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机及其衍生技术的快速发展又使得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升级换代日益频繁。计算网络应用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决定了其在数据采集处理以及信息流通共享上的效率,注重计算机网络软硬件设施建设,与时俱进地对其进行升级,更新成为用户最为关心的内容之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应用,可根据其工作需求对软硬件性能作出科学的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对软件系统进行更新升级,也可及时提醒用户对硬件系统进行更新升级。人工智能的先进性同时还能提高企业在数据信息资源流通共享中的安全等级,其自动升级和检测提醒功能,能保证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实时处于最优状态,不仅提高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效率,还提高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避免数据信息资源被盗取、泄露的可能。

3人工智能应用问题分析

3.1安全问题

任何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前提条件就是安全,这是第一位的。人工智能作为一项高尖端技术,如果脱离人类的控制,将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其一,技术滥用引发的安全危机。人工智能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如黑客可通过智能技术攻击国家的网站、盗取机密信息。此外,黑客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攻破公司的防火墙,非法获得公司的财务信息,甚至将公司财务的资金转移到自己名下;其二,技术缺陷或管理不当诱发的安全隐患。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系统还不够成熟,有些技术存在漏洞,可能使人工智能系统出现异常或失灵。例如,深度学习技术不完善,机器人的生产及安装不当会导致严重后果等。

3.2伦理问题

人工智能的产生,带来新的伦理问题。智能机器的行为规则能否与社会规范相兼容。机器人也要遵守社会伦理道德,按照人类伦理来行动。如若不然就会引发特殊的伦理问题。谷歌等公司研制的无人驾驶汽车,拆除方向盘、油门和刹车,仅靠智能系统感知周遭情况,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而判断行车方向。如果是正常行驶、没有意外发生,那么智能汽车可以安全行驶。然而,遇到前方有5人闯红灯,路边有2人在等待,在不能及时刹车的情况下,无人驾驶汽车是选择直行还是转向路边呢?而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又由谁来负责?显然,这是人类都难以抉择的问题。

4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运用范文3

关键词:档案管理 信息管理 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TP3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2-0244-01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支撑信息传输、助力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我国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发展必须依托着这项技术的支持,才可能使得档案信息在保证安全与完整的情况下得到更为妥善的管理与运用。与此同时,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其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管理质量的保障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说,管理人员只有将两者进行完美的融合,才可能使得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1 建立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对于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来说,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就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是因为在我国传统的档案管理时期,我国所采用的档案管理模式是人工手动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而且其管理的效率还极为低下,甚至时常出现档案丢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都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当然,对于实际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来说,想要解决上述问题,那么首先相P部门需要根据实际的档案信息管理情况,建立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在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运用下去,使得档案信息实现自动化管理。而对于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来说,当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建立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之后,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就可以实现对档案信息的自动化快速输入、处理、储存以及输出,甚至一些功能较为完善的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还可以根据所输入或是所储存的档案信息对相关人员或是工作做出较为基础的判断或是预测,从而大大减少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本并提高了档案资源管理的质量以及效率。由此可见,对于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而言,建立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信息的自动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1]。

2 融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的高速传递

根据大量调查可以发现,在我国多数地区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已经逐渐普及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并且几乎所有的系统都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输入、储存以及简单输出,然而,根据时代的发展,这种第一代档案管理系统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档案管理的需求。这是因为第一代档案管理系统并不能将系统中的档案信息“活”起来,也就是说,仅仅能够实现脱机检索以及脱机储存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使得档案信息的价值无法得到较好利用,并且对档案信息的采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新一点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相关人员应该尽量融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从而将传统的脱机检索逐渐发展成联机检索、智能检索以及网络检索,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化管理、网络化采集以及网络化传递,进而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当然,这一档案管理系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在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予档案信息更加完善的保护措施,从而使得档案信息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而对于新一代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来说,它实际上是社会需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最终产物,也就是说,在档案信息管理中,计算机玩了过技术的运用应该能够满足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庞大用户信息,需要能够对所产生的信息进行分类、加工、提取、分析等多项工作,从而使得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效益有所提升[2]。

3 推广计算机技术,推进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进程

在现代化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较为庞大的工作之一就是将原有的纸质化档案信息转变成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从而实现对档案信息的统一化联网管理。在这一工作上,相关人员应该尽快推广计算机技术,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来推进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进程。比如说,在“纸转数”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硬件设备(如扫描机等等)来实现纸质档案信息的上传,然后可以通过档案管理系统中降噪软件来实现对错误信息以及杂乱信息的处理,最后可以通过系统中分类归档软件来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归档。当然对于一个较为完整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来说,这三个步骤以及后续的多个步骤都可以一体化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得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进程被大大推进[3]。

4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实现专业化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

当然,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被逐渐运用开来,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愈发的完善之后,相关人员还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实现对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得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得到较好的提升,从而使得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内外因素能够更加的协调。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相关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当下较为流行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内部平台实现度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日常培训,还可以积极组织交流与学习,通过学习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管理技术来实现对档案信息的科学化、专业化管理[4]。

参考文献

[1]高燕飞,陈俊杰. 试析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44-46.

[2]吴卫华.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及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2:62+96.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运用范文4

关键词:网络教育;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

在新时展背景之下,我国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获得了蓬勃发展,计算机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了社会的多个领域以及多个行业中,网络教育也不例外,计算机技术已在网络教育中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有助于丰富网络教育的内容与教育形式,从根本上提升网络教育的实际效率与质量水平。

1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分析

1.1教学资源的共享性特点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教学资源一般包含多媒体文件、师生信息与管理资料等。教学资源共享性特点,主要是指借助专业化的教学管理平台或者是共享网络进一步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同步共享,进而做到软件以及硬件设备的相互共享[1]。目前,网络资源的不断增加,已对传统形式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冲击,网络教育发展趋势日益显著。在网络教育背景下,学习者拥有了更多资源。网络教育以及传统教育相比,前者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合理配置教学模块,详细记录被教育者的实际学习进度以及时间分配情况等,进而制订出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1.2网络教育的实时性特点

网络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为实时性。借助网络教育不仅能够提供大量教学资源,而且还能够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多相互交流机会,比如,在网络教育环境中,能够实现教师以及学生之间实时问答、在线考试以及在线作业批改等[2]。此外,不仅增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联系,学生与学生间也能够借助网络通讯技术,加强教学资源的协同交流学习。

1.3教学方式的综合性特点

教学资源综合性一般是指大量资源的获得都是在多媒体先进技术应用基础上完成的。此外,在多媒体时代下,能够对传统教学资源进行再包装,有助于拓展教学资源展现形式,包括图像形式、软件形式以及影音形式。随着资源展现形式的增加,学生兴趣也将大大提升,最终为网络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2网络教育中常见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分析

2.1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

多媒体技术不仅在网络教育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其他领域的普及程度也非常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息息相关[3]。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对信息格式实施简单化混合,而且还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传统声音或者是图像等格式的重新融合,然后赋予其新的生命力。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较为准确地控制多媒体信息,从而给用户带来最佳学习体验,进而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融合性也相对较强,特别是信息交互功能与资源共享功能的价值尤为明显。

2.2OCRBA技术应用

OCRBA属于一种共用对象实施程序请求的规范化技术,其时间为1991年。从某种程度上讲,OCRBA技术有着非常强的兼容性以及集成性,已在多个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推广应用。借助OCRBA技术,不仅能够集成大型平台服务器,而且还可以集成小型终端。现阶段,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已摸索出一整套科学化的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为Web服务器,该服务器通常情况下负责网络教育网络平台当中部分用户的信息传输或者是管理系统的请求响应;其次,OCRBA性质的配置,通常情况下存在多个数据库,主要职责是储存教学信息以及管理信息;最后,教学终端机,比较常见的为资源管理器,也可能是Java环境下的浏览器[4]。

3网络教育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3.1注重教育改革实践

从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教育改革依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很难在实际学习中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网络教育属于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肩负着教育革新以及理念革新的重大任务。从实践方法角度出发,一般包括:新型教育观念以及教学体系理念的实践应用,致力于制定科学化的培养方向以及培养措施,并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教学资源配置以及教学环节的有效设置,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此外,在课程建设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突出精品性教育课程理念,然后在精品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督促教育资源的开发[5]。网络教育工作者将自主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丰富教学资源。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综合先进的教育技术以及教育理念,促进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推广实践,大力开发Web教育平台,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实现知识管理以及教学智能化的有机结合。

3.2重视网络资源质量水平的提升

从某种程度上讲,现有网络教育的相关资源存在一定局限性。为了充分凸显网络教育优点,教育资源更新问题以及资源重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网络教育管理人员需要综合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功能,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硬件设备,组建高效化课程网站,并实现网站模块的科学规划,比如划分为教学信息模块、在线教师模块以及师生交互模块等[6]。与此同时,资源人员还必须要促进网络资源质量水平的日益提升,并重点开发那些适合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资源,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4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及实践已日益广泛,网络教育也不例外,网络教育中的技术主要有安全技术、网络技术等。随着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网络教育已逐渐突破传统教育束缚,正在朝着网络化资源共享方向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教育环境,并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有效融合,从而更好地顺应网络教育健康发展是网络教育从业人员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跃.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4(20):7-8.

[2]罗妮曼.浅谈网络教育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4(3):153,151.

[3]曹敏,杨志宏.加拿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教育特色与启发——以加拿大圣力嘉计算机技术学院为例[J].中州大学学报,2012,29(1):104-106.

[4]赵桂琴.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J].学周刊,2014(20):14.

[5]周玲军.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教育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3):10.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运用范文5

关键词: 博弈实验 教学软件 实验经济学

一、引言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爱德华・哈斯丁・张伯伦(E.H.Chamberlin)教授1948年在哈佛大学博士生课堂上进行的描述市场需求和供应经济关系的纸牌实验正式拉开了实验经济学的序幕[1]。20世纪50年代,美国休斯敦大学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并将博弈论引入议价行为模型,进行了纯议价博弈实验,1994年因为他在博弈论领域的卓越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1952年,美尔文・爵烁和莫莱尔・弗莱尔(MelvinDresher and Merrill Flood)进行了著名的“囚徒困境”实验。20世纪60年代,有着“实验经济学之父”之称的弗农・洛马克斯・史密斯(Vernon Lomax Smith)教授在亚利桑那大学十一个班级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验验证竞争均衡理论,1962年,以此实验为基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的发表,标志了实验经济学的诞生。其也因为在实验经济学领域开创性的贡献于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3]。

近年来,博弈实验及以其为代表之一的实验经济学以其实现方式的可复制性和实验过程的可控制性受到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青睐,该实验还是研究不同经济政策建议有效性的经济、可行办法之一。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已经逐渐意识到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目前正有组织地对其开展研究和应用工作。因此,以实验经济学为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性、设计性的本科生实验教学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实验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诸多知名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已经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学实验室,开始了在实验经济学领域的专业研究和教学应用[4]。

然而在博弈实验的推广过程中却出现了教学效率低、教学工作量大、数据不易收集、多为验证性实验等诸多难点,极大影响了博弈实验在高校别是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中的推广。笔者所在的中国药科大学医药经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自行编写了基于Browse/Server(简称B/S)结构的博弈实验教学软件。该软件使用JSP(Java Server Pages)与My-SQL相结合,构建了功能强、使用简便、管理方便、运行速度快、安全可靠性强的网页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将Java和JDBC结合起来极大降低了程序编写难度,提高了软件在不同平台运行的兼容性和稳定性[5]。

二、传统博弈实验模式在教学应用中的缺点

1.教学效率低。

国内实验经济学教学大多沿袭国外教学模式,嵌入于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课程中进行,用于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为演示型、验证性实验。实验中沿袭国外常规教学手段使用纸质教学文件为实验用具(见图1),学生在格式化的纸质文件中记录每轮博弈决策,每轮博弈后,将决策纸交予教师进行记录、评判后再行发回进行下一轮博弈。每轮博弈均涉及决策、收决策纸、记录、评判、发回决策纸、下轮决策的循环,因其极大地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受到课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难以开展。

以本中心的实验教学为例,在使用博弈软件之前每次进行重复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实验教学时,60人的博弈实验,需要4位实验教师同时工作(2位教师计算和统计实验结果,1位教师按时收集、发放博弈决策纸,1位教师维持教学现场秩序)才能保证博弈实验的正常进行,1课时(45分钟)只能进行7-10轮博弈,平均5-7分钟完成一次博弈,实验效率较低。而在7-10轮博弈轮数中绝大部分学生还未能体会均衡、零和等博弈的核心理念,实验就已经匆匆结束。

2.教学难度大。

常见的用于本科教学的博弈实验模型如囚徒困境博弈模型、选美实验博弈模型、智猪博弈实验模型、重复博弈实验模型的课程化构建中多要求构建博弈方信息完全不对称的实验环境。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如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中相对规则的博弈对手配对、微信等现代化的信息沟通途径甚至是同学间的手势和眼神极易导致博弈对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极大地影响实验的结果。有时甚至需要教师使用分割博弈对手所处实验环境、强制信息沟通工具管制等方式保障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增加了实验教学工作量,加大了实验教学的难度。

3.教学计算量大、工作量大。

多数博弈实验均需要一定的运算和统计工作,尤其是在贿赂博弈、领导者博弈等带有研究性的博弈行为实验中。在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中每轮实验都需要统计并标示博弈对手的博弈决策,计算本轮博弈双方得分。虽然单个运算强度不大,但是由于参与实验者众多和往复博弈次数而导致运算量较大,且较为容易出现计算失误。

4.教学数据收集困难,工作量大。

为了强化博弈实验的教学效果,需要及时统计参与博弈学生的博弈决策及其产生的效果,作为学生优化决策的依据。在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中需要归纳典型博弈思路,如一报还一报策略(TIT FOR TAT)、弗里德曼策略(FRIEDMAN)、道宁策略(DOWN ING)、乔斯策略(JOSS)等经典博弈策略的产生概率及其平均收益,用以引导学生的决策思路[6]。但是对纸质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一个教学单元(如2课时)内,难以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5.教学、科研效果分析困难,缺乏必要依据。

北京大学董智勇教授在《实验经济学》一书中写道:实验经济学(Experiments with Economic Principles)是经济学家在挑选的受试对象参与下,按照一定的实际规则并给以一定的物质报酬,以仿真方法创造与实际经济相似的一种实验室环境,不断改变实验参数,对得到的实验数据分析整理加工,用以检验已有的经济理论及其前提假设,或者发现新的理论,或者为一些决策提供理论分析。高校能够提供大量可供选择的高度理性受试对象,实验课程能够以分数等激励手段代替的物质激励极大地降低了实验成本,因而成为实验经济学的重要实践场所。以博弈实验为代表的实验经济学更是成为优化决策体系、提升决策水平的重要方法,其是在贿赂模型等研究性博弈实验模型中。这一切的实现不但需要基础数据,而且需要强大的以博弈数据库为基础的数据挖掘工具。纸质实验道具因其在收集速度上的缺陷显然不能满足要求[7]。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博弈实验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1.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本中心采用博弈实验软件后,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中,以每次实验20轮计算,传统纸质道具的博弈学实验,至少需要90分钟,使用计算机实验教学软件后,只需要20分钟,在1个课时内就可以完成实验,保证了教师讲解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博弈水平。对比具体如下图(图2):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应用计算机的实验方法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显著的进步性。

2.降低实验教学难度。

博弈实验中通过电脑自动分组等功能可以做到真正的“双盲”实验。在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中,自制教学软件能够实现自动配对、随机分组功能(见图3),使学生在完全不知道博弈对手的情况下完成博弈实验,真正做到了信息的完全不对称。

3.免去实验教学的信息收集、整理、运算工作。

采用了计算机的实验方法后,在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时,学生只需要单击“合作”或“背叛”后即可看到(或等待后看到)博弈对手本轮决策,由电脑依据评分原则直接给出单轮分数并累计入学生总得分。学生决策提交后,收集、整理、运算、统计的工作都由电脑后成并展示在学生眼前,极大地降低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

4.教学数据自动转存,方便实验效果深入挖掘。

使用教学软件后,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中的学生的操作将被自动保存,实验结束后以EXCEL的形式导出。导出后的数据经过EXCEL的简单加工可以进入SPSS等统计软件深入挖掘掩藏于基础实验数据背后的经济学现象和规律。

四、结语

为了满足实际教学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校自行编辑博弈实验教学软件以推广博弈实验在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课程中的运用,提高教学效率,深化教学改革。笔者所在实验中心的软件化博弈教学实践表明,博弈教学软件的使用不但能够极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降低教学难度,实现实验数据的自动收集、主动分类及自动基础分析等,这样不但满足了本科教学需要,而且为经济博弈行为的科研提供了强大依据,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丽.博弈实验对博弈论的方法论意义[J].学术探索,2013.

[2]杜丽群.经济学的两种研究范式: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评析[J].经济思想史评论,2007.

[3]邓钊.经济学实验方法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

[4]方小教.经济学实验课程构建方法的改革路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5]谢玉诚,茅宁莹,陈露,施皓韵.经济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J].新西部,2013.

[6]周骏宇.艾克斯罗德重复博弈实验及其应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运用范文6

1.数据集成技术的应用模式。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集成技术中,数据集成是最基本的应用。通过数据集成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数据的交换与转换,通过转换工具对不同信息的系统进行数据转换和数据交换,从而达到子系统的数据集成,这种集成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另一种是数据聚合应用,数据聚合主要是通过建立虚拟的数据模式使各部分间的数据源通过虚拟的数据模式达到集成的目的,对于数据的转换和交换采用聚合技术,可以改进数据的管理模式,通过全新的管理格局进行数据集成。

2.API集成技术应用模式。

这种技术的应用主要是能够对不同客户单的结构进行集成,达到数据集成的目的。API是应用程序的编程接口,主要通过应用程序暴露的API访问原始的系统数据进行数据集成。对于现阶段的API集成技术大部分应用在图形信息管理中。由于API技术主要应用在数据的集成上,所以在应用API技术时主要体现在数据的抽象转换和交换中。这种集成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图书管理系统中,能够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提高系统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可以对需要的信息直接采用API集成技术进行获取,简化了各部门直接信息传递的复杂程序,减少了人为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使数据的传递更具备标准化。

3.方法集成技术应用模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商业逻辑作为调用的软件,进行资源的共享和操作。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大学的学生管理系统中,对学生的信息更新、银行卡验证交易和财务管理等具有广泛的应用。这种集成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商业信息的公告访问,在大范围的应用程序中可以采用这种集成方法,进行直接调用。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