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范文1
关键词:海外工程;质量管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
质量是工程建设项目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同时也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的实现;为了最好的管理和保障施工质量,海外工程建设项目可以采用“人、料、机、法、环”的总体质量监控模式,具体操作过程描述如下:
人
确保工程质量,以人为本;从项目经理部到每一位中方员工再到每一个当地雇员,都应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为此,项目经理部应组织成立由经理部成员、主管生产负责人及实验、测量、设计人员组成的质量监督小组,专门负责、贯彻项目的工程质量监控;同时,要求中方工程师研读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评定规范,熟悉工程质量的具体要求,加深对工程质量的理解,并以此为依据指导现场施工;在当地雇员中大力宣传质量观念,现场工程师以身作则,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及时改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纠正当地雇员不正当的施工方法,有效的提高其质量意识;监理对项目的质量监控也起到了关键作用,项目经理部应要求中方工程师在树立较强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以一丝不苟、质量优先的工作作风及施工成果取得监理的信任,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施工进度。
料
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根本因素,因此,项目经理部应配备足够的实验设备和试验人员,并要求相关实验及采购人员对工程材料严格把关。
对于外购材料,如沥青、水泥、钢筋等,在进货前要求供货商提供详细的材质证明报告,确认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严把审批关;在材料到场后,实验室做必要的检测实验,有些材料应取样送到国家实验室检测实验,待确认到场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严把质量关。
对于自产材料,如填方料、路肩料等,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把关;如机轧底基层、基层料,实验室及时跟踪并进行定期检验和不定期的抽查,对材料质量严格控制;对于沥青热拌料,车车测定温度并作完整的试验纪录,形成了实验室、拌合楼和摊铺现场的三角联系网络,实验信息及时反馈以确保材料质量和现场油面摊铺质量。
对于不合格、不满足质量要求的施工材料,应予以及时地清理整顿,有效的确保工程质量。
机
保证机械设备、车辆的完好率和机械使用性能也是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项目经理部应制定一系列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在加强车间修理力量的基础上,要求机修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本着“不拖、不等、不靠”的原则,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检修,排除现场设备出现的故障,小修不过夜;同时要求现场施工人员了解一定的机械使用性能,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杜绝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机械事故,对于故障隐患及时报告,有力保证了机械设备、车辆处于高效的运转状态,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
法
先进的施工工艺、方法对工程质量的保证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项目经理部结合项目自身特点,采用积极有效的施工工艺、方法进行现场施工,既加快了施工进度,又保证了施工质量。
在实施较关键、重点工程之前,项目经理部组织有经验的工程师召开“技术交流交底会”,从实验、测量、设计及施工方法等各方面进行讨论,提高现场工程师对重点工程的全面帷幄,以确保现场施工的质量。
加强现场试验工作,遵循随机抽检的试验原则,按规定的实验项目,适当增加实验频率,取足实验数据,用实验和检验监控现场施工;加强现场测量工作,对导线点、水准点等测量用基础数据定期进行检查、复测,对于结构物的放样,采用坐标放样法,严格控制结构物的平面定位,对于道路施工放样,采用十米五点桩,在急弯及超高急变段落,采用五米桩,严格控制标高检测,确保路面的平整度。
环
除了做好“人、料、机、法”外,“环”是总体质量监控模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为此,项目经理部应建立较为健全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以“保证施工质量,实现优良工程”为质量主导方针,项目经理部建立以质量监督小组、现场施工负责人、施工人员,全过程、全方位具体管理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从项目经理部到各施工班组,每个施工人员,层层实行责任制,从严格技术把关入手,抓好施工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做到“自上而下的质量监督管理,自下而上的质量信息反馈”;以质量监督小组为中心,对工程质量、贯彻技术操作规程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于质量控制较好的施工段面予以鼓励、表彰,对于质量控制不到位的施工段面予以批评指正。
通过对多个海外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人、料、机、法、环”总体质量监控模式的实际操作,总结出海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几点实践经验:
1.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组建成立项目质量监督小组,包括经理部成员、主管生产负责人及实验、测量、设计人员,专门负责并贯彻项目的工程质量监控;
2. 在实施关键或重点工程前,质量监督小组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召开技术交流交底会,明确设计、技术规范要求、实验及测量标准等;
3.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消除现场质量隐患,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解决;
4. 加强材料管理,对于外购材料严把审批关及材料到场后的验收工作,对于自产材料定期抽检,严把质量关;
5. 加强实验工作管理,实验室极力配合前场施工,同时规范常规性实验,严格监控施工材料质量,严把配合比设计关;
6. 加强测量工作管理,测量组极力配合前场施工,验收资料及时整理并反馈前场;
7.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保证机械设备、车辆完好率,提高使用效率;
8. 质量质量监督小组不定期现场检查,定期组织召开质量管理会议,交流质量监控经验、总结质量监控成果;同时与项目监理保持沟通,定期去现场联合质量监查。
结语:综上所述,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经理部通过质量监督小组贯彻并实施“人、料、机、法、环”总体质量监控模式,采取适当、合理的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的监控项目的工程质量。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应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不断地积累、优化,并结合不同项目的自身特点加以应用,以求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范文2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一)涵义
英国特许建造学会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这样定义的:从项目的开始到项目的完成,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计划、协调和控制。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在给定的费用和所要求的质量标准下,按时完成只有一定功能和经济实用性的项目。
建设部2003年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文件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涵义作了明确的定义,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建设单位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建设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建设单位提供招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服务,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
因此,无论国外或是国内,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这一概念的定义有很大的相似性,即都认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内容包括计划、协调、控制和管理等。
(二)业务范围
按照建设部2004年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建市〔2004〕200号),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范围包括:
1.协助建设单位进行项目前期策划,经济分析、专项评估与投资确定;
2.协助建设单位办理土地征用、规划许可等有关手续;
3.协助建设单位提出工程设计要求、组织评审工程设计方案、组织工程勘察设计招标、签订勘察设计合同并监督实施,组织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优化、技术经济方案比选并进行投资控制;
4.协助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监理、施工、设备材料采购招标;
5.协助建设单位与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或施工企业及建筑材料、设备、构配件供应等企业签订合同并监督实施;
6.协助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实施用款计划,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和工程决算,处理工程索赔,组织竣工验收,向建设单位方移交竣工档案资料;
7.生产试运行及工程保修期管理,组织项目后评估;
8.项目管理合同约定的其他工作。
从以上业务范围来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必须能够代表建设单位统筹资源,把前面提及的各种拆零细分的专业服务(前期策划、造价控制、设计过程管理、招标、监理、审图)以及其它管理因素“化零为整”进行综合管理。因此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各种专业服务的整合与集成。
(三)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还不配套和健全,有待不断完善。目前相应的政策规章主要有:
1.《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文);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建市〔2004〕200号文)等。
二、建设工程监理
(一)涵义
建设工程监理是我国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产物,国外没有与建设工程监理完全一致的概念。
建设部和原国家计委于1995年颁布的《工程建设监理规定》中指出:工程建设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它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章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
(二)业务范围
1995年,建设部和原国家计委联合颁布的《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第三章第九条明确指出,工程建设监理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进行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协调司有关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因此,建设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可以归纳为“三控、两管、一协调”。
(三)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
从实施建设工程监理到现在,建设工程监理不但覆盖面扩大而且涉及到工程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也逐渐完善。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地位、权利、职责和义务,同时也从制度上约束工程监理的行为,确保了工程监理逐步向制度化、科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使建设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目前涉及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主要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6.“工程建设监理规定”;7.“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等。
(四)发展回顾
建设部于1988年的《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实行建设监理制。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88~1993年,是监理的试点阶段。1989年建设监理制首先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宁波、沈阳、哈尔滨、深圳八市和能源、交通的水电与公路系统试点。随后,试点工作发展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20个工业交通部门;
2.1993~1995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稳步开展了工程监理工作;
3.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从1996年开始,在建设领域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度。1996~2000年,在《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139—2000)颁布前,是我国建设监理制的发展期,自1996年起在全国大、中型建设项目、国家投资工程,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外资和中外合资工程等实行建设监理制。此间监理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进度和费用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成效显著。
我国建立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最初构想是对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即从项目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到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工程保修阶段都实行监理;在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度、费用都要进行控制。但由于监理的产生和发展基础,首先从施工阶段质量、进度、费用等内容以实施监督为主,人员的配备、工作内容等方面都较强地体现了施工阶段的监理,加之当时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期间,人们的思想认识要有一个过程,以及政府部门的条块分割,建设监理的理论研究不到位,使对监理的概念、定位、作用和职责的理解有反复,导致目前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开展监理工作较少,建设监理主要集中于施工阶段,而且多侧重于工程质量监理。
目前绝大部分建设工程监理单位从事的是施工阶段的监理,如对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6省市172156个监理工程的调查统计,从事施工阶段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的有148192个,占86.08%,而从事前期咨询、勘察设计、招标、设备采购与建造等阶段咨询服务的仅占13.92%。
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工程监理的比较分析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可以从服务对象及提供者、业务范围、法律责任、行业准入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进一步搞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区别。
(一)服务对象及提供者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范围较大。它不单纯是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在建筑业中,项目参与各方都需要项目管理,如建设单位方项目管理、设计方项目管理、施工方项目管理、供货方项目管理等。但由于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集成者和总组织者,因此建设单位方的项目管理是一个项目的项目管理核心,若其缺乏项目管理经验,可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提供项目管理服务。没有或者缺乏项目管理经验的施工单位或者设计单位,也可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为其提供项目管理服务。此外项目参与各方,若其有足够的项目管理经验,也可以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提供者。
建设工程监理则不同。根据《建筑法》第三十二条,将建设工程监理定位为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实施监督。所以,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就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实施监理。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监理的唯一服务对象。
(二)业务范围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可行性研究、招标、造价咨询、工程监理和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中对此已作了明确界定,在某种程度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对各种专业服务的整合与集成。而工程监理是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费用、安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这在《建筑法》等法律法规中已作了明确规定。因此从业务范围上讲,建设工程监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项目管理的全部。
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另一大区别在于:前者可包括设计过程的项目管理(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承担相应的设计工作),甚至包括项目前期策划,而建设工程监理一般不包括设计和设计过程管理,更不涉及项目前期策划。
(三)法律责任
由于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同时项目管理是政府提倡和鼓励的一种管理方式,根据项目规模、性质不同其实施的灵活性较大,一般情况下项目管理的内容及深度要求可在与业主签订的合同中约定,明确责任。
建设监理制从产生至今发展已有18年的历史,国家有一套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法律法规系统与之相配套,对工程监理工作的地位、权利、职责、义务和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制定了一套适用于监理的标准合同文本。
(四)行业准入
国家对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只有符合条件的监理单位才能进入本行业;监理工程师已经成为一种专业人士,必须通过考试发证注册登记才能执业。
根据建设部2004年颁布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可以看出,国家没有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市场设定新的准入制度,而是对与建筑业相关的具备资质的企业开放,鼓励其积极参与到工程项目管理中去,同时对从业人员也没有设定新的准入制度。这符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本质和要求,也将有利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四、小结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范文3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一、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对整个工程的顺利推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虽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工程项目管理程序中缺乏相应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程序管理,指的是在建设程序中的各个阶段,管理执行者都应该要处于一种主动的地位,比如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都应该要进行积极主动的控制,但是当前的工程项目程序管理过程中,相关的领导者没有发挥相应的功能,导致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欠缺。
(二)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的配置存在一定欠缺
在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的重点过程,项目管理队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整个项目的建造和实施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人力资源的配置上存在一的欠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水平还比较低,导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对工程建设的进度有很大影响。
(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很多种,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种适应不同工程类型的项目管理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模式逐渐变得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工程建设过程,导致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不高。
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一)DBB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DBB指的是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标、建造过程,这种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是一种通用的方式,国际上很多工程项目都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由于这种管理方法比较成熟,因此我国的第一个利用世界隐含贷款进行建设的项目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不仅保证了经济效益,还保证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二)EPC模式
EPC模式及设计、采购、建造。这种管理模式中,从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始,就会经过相应的招标工作,委托一家公司对工程的设计、采购以及建设等进行相应的承包工作,并且对工程进行全程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中,中标的工程公司要按照相应的承包合同的规定,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费用、安全以及质量等多方面进行控制和管理,以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PMC模式
这种模式也叫做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业主会聘请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或者其中的几个阶段进行管理。由于工程项目的承包商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中的功能以及职责不同,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的灵活性比较大,可以进行灵活的变通。
(四)BOT模式
这种模式涉及政府的工作,指的是在政府对本国的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相应的运营市场进行开放之后,授权相应的工程项目公司对项目进行建设,政府可以为公司的建设工作贷款,工程项目完成之后,公司应该负责运营、偿还相应的贷款并且将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的过程。这种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
(五)合伙模式
合伙模式指的是对建设过程中各方的利益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在此基础上确定工程项目的目标然后再进行管理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参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方都应该相互信任.并且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方式等都能够达成一定的协议,能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共同管理,共同分担相应的风险以及费用,最终保证工程项目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并且参与建设的各方也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模式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大多是通过临时组建一个部门对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和过程进行管理的模式,比如某工程立项之后,成立了工程指挥部,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设计、采购、施工、竣工等过程进行协调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大多数工程项目适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组织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以及经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应该要加强管理模式的比较和选择。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原则。
(一)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选择项目管理模式
不同的工程项目具有不同的规模,由于规模不同,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规模比较大的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投资等方面都比规模小的工程项目要大,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对于规模较大的工程,在进行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时,应该要更加严格、规范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比如PMC模式一般都适用于规模以及投资比较大的工程项目,或者业主方由很多公司组成,彼此对工程的技术工艺不太熟悉时都可以采用PMC模式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如果工程项目是利用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贷款进行建设的项目,应该选择PMC模式进行项目管理。
(二)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进行选择
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主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国有控股投资为主的一种国有性质的开发和投资,另一种是与之相对的以民间的投资和控股为主的混合制。这两种不同的投资主体具有不同的特点、业务范围等,在进行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时,也有差异。一般说来,对于国有控股的工程项目而言,应该要在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投资和建设工作的分离,促进更多优秀的建设企业能够参与到工程建设过程中来,提高工程质量。而对于民间投资或者控股的投资主体而言,应该要对各种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比如积极建立并且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从项目的源头上对工程管理的过程进行相应的控制。
(三)结合相应的管理经验进行管理模式的选择
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可以结合国际上一些先进的经验进行改进,但不能完全照搬,应该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以及建设工程的特点进行相应的选择。EPC,CM等模式在国际上是比较常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我国的建设工程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该要促进各个参与方之间的联系,加强各方之间的理解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工程建设的深入发展,项目管理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前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下程项目人力资源的配置、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等。为了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项目管理模式,常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EPC、PMC、BOT等,不同的管理模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比如DBB模式是传统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BOT模式主要是与各种公共设施建设相关的管理模式。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掸的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需求等进行模式的选择。比如对于不同规模、不同投资主体的工程,应该要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和了解之后,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投资主体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陆术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4(04)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范文4
在现代工程管理学科中,工程项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在大中型工程项目中,工程项目管理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管理、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并取得良好的工程效益。本文具体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0.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过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要对工程中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管理,以此来保证工程的高效、顺利的进行。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推动企业和工程项目的发展,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还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使企业和国家都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相关政策由于目前还没有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定义、涉及范围、职责等还不够明确,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进行工程管理时,只能根据经验操作。虽然我国建设部2004年颁发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但是并没有出台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和法规,所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也无法真正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完全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资质、标准、职责,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各项工作都没有依据,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1.2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于传统建设管理体系,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也比较丰富,但在协调能力和综合管理方面水平较低,所掌握的知识较少,严重缺乏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创新工程项目管理,不能跟上国际的脚步,管理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除此以外,由于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管理规则不够熟悉,在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咨询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无法很好的遵守工程项目管理规则。另外专业培训的缺乏也导致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能完全使用工程项目管理业务。
1.3缺乏管理经验相对于国外的发达国家,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仍然处在较低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在工程项目中完全实现项目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专业化较弱。据调查发现,我国已有上百万人在从事项目管理,大部分人都属于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业。他们的实践几乎很少,几乎没有经验可积累,导致他们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无法提高[1]。而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中,中、高层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行业。他们必须要通过培训获得专业资质证书,还要参加行业学会或者协会。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但目前仍然有很多人无法适应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一直在使用传统老套的工作方法,导致项目管理无法真正实现。
1.4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随着建设工程项目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它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趋向复杂化、国际化和大型化,其中的信息交流也越来越多。传统的管理模式早已无法适应目前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真正满足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和政府部门,都极其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我国近几年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因此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企业都只开发单机版的应用软件,没有将网络很好的利用,信息也没有得到自动传送和共享。而且只有实力较强、对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比较重视的设计企业才会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工程项目的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应用面较小[2]。
2.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2.1成本管理对策若想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首先要强化预算管理。只有预算管理得到较好的控制和落实,企业对资金的分配才能更加合理化,并符合企业的经营目标。预算管理是集项目预算、现金流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为一体的现代化预算管理体系,这个体系能够详细分析企业的经营计划,使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得到提高。企业进行全面预算时,要组织专业人员考核和监督执行情况,利用合理的考核方式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成本的控制,企业也要加以重视。要对外部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合理的使用;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对工程项目动态进行成本监控时,可以使用台帐月报和信息化系统。对于工程项目所用的设备和材料,也要做好相关的核价工作,在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上要加以重视,工程的预结算管理要落实好。若是工程项目中出现纠纷事故等,要处理妥当。同时还要定期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施工现场的管理上,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相关记录要定期汇总。(如图1)。
2.2合同管理对策企业要保证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确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最大程度的防止纠纷的产生。由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是由合同内容的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决定的,所以应当要按照工程自身的特点来决定合同中的价款调整条件。在拟定合同时,要严格详细的对验收标准、双方权责、违约处理方式等内容进行文字表达,必须能够准确表达合同签订双方的意愿,防止合同内容上的模糊和漏洞。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要安排专人定期监督和检查合同管理和执行的情况,若是出现了与合同规定和先关规范要求不符、违法的操作,一定要立即制止。除此以外,还要对设备材料的差价调整加以重视,要严格的执行结算支付程序,以此来保证工程过程中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2.3质量管理对策对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工程的整体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要加强质量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为了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能够贯彻落实好,应当建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建立质量保证系统时,企业要对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进行一定的考虑。为了更好的落实质量控制工作,可以编写质量控制手册,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顺利运用。工程项目中的技术控制力度必须得到加强,可以采用预先控制和技术措施先行的质量管理方法。集中工程项目中的重难点技术问题,对于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先控制方案。在工程中的工艺和技术方面,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此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另外,工程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强对所有工程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工程人员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使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水平得到提高[3]。还要建立完善的企业人才机制,吸引综合素质较强有责任心的人才加入企业的管理队伍当中,为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3.结语
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涉及了多方面的专业内容,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目前建筑企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只有提高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只有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才能真正提高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松杰.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23).
[2]赵隆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门窗,2014(1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范文5
关键词:建设工程 跨国投资项目协同管理 多元适应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上各大公司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中国的市场,国际建设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这些项目大多要通过国际招标、采购、咨询等方式运作。由于管理理念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这些国际项目的管理在中国运行时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使涉外项目能够适应中国项目管理模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建设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的理论与作用
所谓协同,是指通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与个体,使之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的内容可包括人与人之间、不同组织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应用环境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科技与传统之间等全方位的要素。协同管理指对组织中的“人、事件、资源”等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管理,以达到绩效最优的目的。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在限定的资源条件下,以尽快的进度、尽可能低的费用圆满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对各种资源的掌控、协调和优化,这正是项目协同所要解决的问题。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协同的本质就是打破资源之间的壁垒和边界,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使它们围绕共同的目标进行运作,并充分达成目标的一致。如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协同管理指整个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要担负起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业务协同和资源协同的重任。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是多方面的,在建设工程项目发展的整个周期中,除业主为项目的顺利开展而实施的项目管理以外,还包括设计单位、监理公司、从事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方面的项目管理。因此,协同管理的理念在建设工程的运作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以“人”为中心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本身的价值;其次是对各种业务的整合,以使业务能够协调和平滑运作;再次是对各种资源的调配和优化,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使这些资源能够突破各种壁垒和障碍,最终实现高效和通畅的运转。
二、跨国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多的商机。跨国经营的企业数量日益增加,跨国经营的规模也在逐渐加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们与国际间的交流愈来愈多,外商在华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也愈来愈多,这就要求我们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时俱进,既符合国情,又接轨国际。
目前,我国境内的跨国投资项目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外商在国内投资并且由国内建设承包商承包的工程;二是指外商在国内投资但由国外的建设承包或建设咨询管理公司在国外承接,再发包给国内建设承包商的工程。这两类工程由于外商投资方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参与,使得工程项目管理具有鲜明的国际特色。具体可概括以下几点:
(一)具有完备的合约体系和法律规制
国际建设工程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会签署和执行多种多样的合约,合约内容的完整性和执行过程的严肃性是国际工程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大部分国际建设项目的投资方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的建设项目管理起步早,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合约体系。目前国际市场上,最通用的合约体系是基于英美法系的合约。它们由于历史悠久、体系完善,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在法规方面,比如美国,具有一套完整的项目管理法律制度,而且制度的内容非常详尽,不仅具有约束管制项目建设过程本身的法律,而且包含制止贪赃枉法的配套法律。
(二)具有详尽的过程管理和控制体系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总额大,建设周期长,建设环境复杂,需要控制体系、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目前,国际工程在项目控制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备的体系,使项目管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能够根据项目的生命周期特征,把项目分成设立和计划、组织和交流、采购和合同、设计、费用、时间、质量、风险、价值、进度等十个管理流程,并把每个流程设计成若干个子流程,针对每个子流程制定实施和控制步骤,预先制定方案,使管理工作能够量化到指标。
(三)具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项目管理模式分为项目管理服务模式、项目承包服务模式和其他项目管理模式三类。在国际工程中,一般根据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施工阶段的实际,由专业的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将项目评估和分析后提供的项目建议书给业主投资方,再由项目业主综合衡量工程建设项目各方面的因素后决定具体选用哪种项目管理模式。
(四)具有严格的方案审计和效益评价
国际工程一般比较重视对项目管理方案的审计和评价,包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每个管理环节和步骤进行审计,内容通常有:项目经理回顾和审计、公司回顾和审计、外部独立人的回顾和审计。这种评审主要是考核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计划实施的效率性,并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评审来保证项目在可控制的目标下运行。
(五)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多元互动
任何项目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建设的,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政府、投资人、建设人及社会大众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国际工程非常重视交流管理。项目管理过程中通常把交流分为内部交流和外部交流,内部交流指项目管理团队、项目合同人、业主之间以及他们自己内部的交流;外部交流指项目方和政府、行业、项目未来的消费者及社会的交流。项目管理公司针对每个交流环节制定交流方案,设立交流的控制流程,并进行信息传递和存储,使这些方案都能符合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
三、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面临的挑战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理论起步较晚,加上国际项目管理的封闭隔离,导致国内企业不熟悉国际市场的运作规则及市场趋向,不能真正参与国际竞争;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很多建设企业没有按照国际惯例的标准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令我国的项目管理与国际项目管理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或差距。
(一)缺乏接轨国际的工程项目规制体系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起步较晚,建设工程市场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健全和完善,没有一套较完整的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及合约体系。在规范监控制度方面,缺乏对建设单位约束的法律法规;在技术规则方面,缺少比较明确的技术规程,加之没有完善制度制约,致使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管理效率低下。
(二)缺乏接轨国际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我国固有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国际工程管理在质量体系、质量标准、工作程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大部分国际工程无论在投资主体上,还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管理要素更加复杂多样,虽然国内公司在跨国投资项目上也借鉴了很多国际工程的管理经验,参考了很多FIDIC条款内容,但仍然不能满足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
(三)缺乏接轨国际的工程质量控制体系
目前,国内建设工程企业普遍对过程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企业内部没有完整的控制体系。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比较单一,控制的手段和方式大多仅局限于检查,而且一般是在事后控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不进行统计分析和量化计算,只是作出定性判断,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四)缺乏接轨国际的工程项目管理团队
在我国原有的项目组织和管理中,施工人员是被动的劳动者和被管理者,其任务是完成职责内的工作,并只对个人工作负责;而国际工程实行的是企业和社会动态资源优化配置的项目管理方式,对每个工程项目都调配最有效的资源组成项目组,将项目与项目组结合起来,工作人员既是劳动者又是管理者,对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与效益负责。目前国内不仅缺乏这种高效的管理理念,更缺乏能够熟练运用这种管理理念项目管理人员以及适应这种管理模式的施工团队。
(五)缺乏接轨国际的工程设计评价标准
由于每个国家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的差异,加之由于工程材料质量上的差异和施工方式的不同,以及施工水平的高低等因素,造成设计标准规范的差异,几乎导致每个跨国投资项目的设计文件拿到国内审批,都会在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验收程序等多方面与国内有关规定和做法产生矛盾,造成不必要的资源和时间上的浪费。
四、跨国建设投资项目与国内企业协同管理的多元适应
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做法和模式,它对我国建设工程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跨国投资项目工程公司一般综合实力雄厚,大多以项目总承包的角色进入中国工程项目市场,而国内大多数工程公司只作为合作方的角色出现。这种合作要求我国的建设工程企业在项目管理上必须与国外工程公司进行主动合作。这种合作对于能否进一步提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开拓与国际工程公司更广泛的合作领域、更好的合作前景、更长期的合作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我国建设企业项目管理水平,构建适应跨国投资项目良性运作的协同管理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制定接轨国际工程的合约体系
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合约是提供“游戏”开展方法与规则的准绳,系统、完善、有国际公认性和通用性的合约体系十分必要。随着我国《建筑法》等法规的出台,我国有关建筑市场、国际工程、涉外工程的建设行为均已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有待完善之处,这些缺陷很容易导致跨国投资项目在协作管理过程中出现矛盾。因此,可根据和参照国际工程管理的合约,比如,参照国际FIDIC条款内容,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和完善国内与国际接轨的项目管理法规、标准,以及符合国际通用条款的合约体系。
(二)构筑适合涉外项目的管理模式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是中方与外方的协同,核心是选择何种管理模式。不同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本质是不同的。实践证明,没有绝对最优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只有最适合的。因此,我国建设工程市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遵循“适应国际市场变化、适合企业自身发展、运行高效”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适应的项目管理模式,从而把中外合作双方的责权利科学地、切实地落到实处。
(三)健全适用规范的质量控制程序
科学、系统的施工进度计划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推进和按期投产,这也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因此,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一般都有一整套规范的质量控制程序。依据这套程序,项目在立项、审批、采购、招投标和施工阶段都编制有详尽的计划进度。跨国投资项目涉及到的国内企业应该积极适应这一要求,引进或编制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又和国际工程管理程序接轨的质量控制程序,这不仅有利于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也有利于国内施工企业的质量控制程序与国际接轨,更有利于中国施工企业向国外建设领域发展。
(四)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
一个熟悉国际工程管理流程的、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是跨国投资项目管理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国内企业整体绩效最优的核心和关键。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跨国投资项目管理既需要一个高瞻远瞩的决策团队,又需要一个精干、高效、懂技术的项目管理团队,更需要一个熟悉国际项目管理案例、善管理的专家型职能管理团队。因此,项目部组建要遵循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实行派遣与聘用相结合的机制,根据项目大小和管理人员性格、特长、管理技能等因素合理组合,建立人才选拔机制,以确保项目团队整体合力的有效发挥。
(五)培育适应涉外项目管理的文化
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精神力量,与企业的竞争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融为一体,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增长的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的要素。涉外项目管理思路灵活、精细,如不能与本企业文化相融合、相贯通,很难得到有效实施。因此,必须努力培育一种积极进取、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宁静和谐的企业文化,这也是涉外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余建.国内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范文6
关键词:标准化;项目管理;制度
Abstract: Standardization performance project and the manage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is closely linked, previous methods cannot meet the need of reality, the need for integration, systematization, standardization directio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irst points out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en analyzes the standardization theory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finally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standardiz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创新应用于各个项目中。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和个人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以标准化带动项目管理发展。
1传统工程项目管理弊端
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较为粗狂,表现为没有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手册和工作程序,没有统一的文件格式和制度要求,项目管理组织、方法和相关知识也未标准化。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加强标准化工作,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可以使管理知识集成化,形成系统有效的管理体系,对未来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2标准化理论及研究现状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明确地提出“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在于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以便于技术协作,消除贸易壁垒;此外,还可以实现品种控制,兼容互换,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相互理解和提高经济效益等目的”。 企业认证范围最广泛的三个管理体系标准,分别为: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环境管理体系(ISO 14001)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
Inger Bergman,Sven Gunnarson,Christine Räisänen(2013年)在《Decoupling and standardization in the projectification of a company》一文中,立足于以项目为导向的全球化公司,关注焦点在于项目管理、公司结构、办事流程的标准化以及项目进一步开展引起公司规模扩大带来的雇员数量的增多。项目组织作为临时组织与母公司需联系起来,而员工的历史经验应该与公司数据库紧密结合。这促进了项目管理经验的标准化,并使项目与母公司加强联系,避免脱节,这是当前项目管理发展方向。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项目组织与母公司的关系,转变了以项目为导向公司的发展方向。
工程项目管理在国内发展仅仅十年左右的时间,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的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及文件,国家只颁布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没有出台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和实施细则,而国内的学术研究仅限于理论,没有和具体的项目管理实践相结合。
3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3.1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
项目管理体系标准化,包括对于合约规划(合同网络体系)、进度管理体系、成本控制体系进行归纳总结、补充完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管理经验相结合,把这三个管理体系有机的融为一体。
3.2项目管理文件的编制
项目管理文件标准化,包括项目规范性管理制度及项目管理流程的研究,各种标准化文件及表格,招投标文件及其范本,合同体系的研究及编制合同范本等内容。这些标准化的文件,可以指导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使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有技术支撑,并对项目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
3.3项目管理制度的制订
项目管理制度标准化,包括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手册、工作程序和奖惩原则,通过建章立制,使各项工作程序清晰明了、有据可依。制订的制度应该合理规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人为本,以项目为依托,辐射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并且要简洁、实用。
3.4项目人员配置的准备
项目人员配置的标准化,重视项目建设和公司发展中项目工作人员的作用,目的在于解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力素质水平与工作要求标准不一致的问题。要做到人员配置的标准化,应该满足三方面的要求:一是科学设置机构和岗位,满足管理的要求;二是根据人才自身特点,因才施用,做到用人有道,并且做到责任与人员的对接;三是定时给相关工作人员安排学习培训,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水平。
3.5项目管理经验的总结
项目管理经验的标准化,有助于形成一套具体可参考的优秀模式,指导未来项目的开展,提升工作效率。
4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实施
4.1项目管理体系建立方面
将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管理经验相结合,提升出一套合约规划(合同网络体系)、进度管理体系、成本控制体系,从而建立起比较清晰、全面、结构化和层次化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框架。
4.2项目管理文件编制方面
在项目开展中,广泛积累经验,对于具有应用价值的项目管理文件进行总结和归类,建立统一样式的文件范式,便于不同项目不同工作人员应用。
4.3项目管理制度制定方面
主要从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3个层次构建管理制度体系。各项标准在不同单位、不同项目的相同专业、相同工种、相同工序等层面均可持续运用。
4.4项目管理人员配置方面
(1)优化组织结构,明确个人职责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项目管理模式,设计最优的项目组织结构,除了主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之外,还应该对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职责、工作范围和工作流程进行明确说明,将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做到每份责任都有人担当,形成清晰的岗位责任制度。
(2)因才施用,做到用人有道
了解每个工作人员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所在,在尊重员工选择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用人需要,对人员进行工作安排,最大限度发挥工作人员的效用。
(3)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工作人员有针对地进行实用性学习培训,经常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进行全方位的专题知识讲座。
4.5项目管理经验总结方面
平日应该多多积累成功的项目管理经验,建立企业自己的数据库,方便日后类似项目的开展与进行,为其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5.结语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提出西方崛起主要得益于制度建设与变迁,同理,项目的建设与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制度的建设与变迁,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有益于将工程项目管理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工程建设标准化是建设领域实行科学管理,建立适合企业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对完善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的建设质量,推动管理技术进步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段志成.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作用机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瞿玮.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J].建筑工程,2011.
[3]鲍雷鸣.建设项目管理标准化研究及应用[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