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1
一、网络时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共享的网络环境为留守儿童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平台。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个人行为的习得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观察和模仿,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帮助、合作等都是在观察学习(模仿)中获得的。”良好的网络环境能够使留守儿童从中学会积极地模仿,促进了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使他们更具创新精神、独立性、自我表达意识及民主意识。因此,借助于网络的共享和传输的特性,向学生展示发生在生活中的事实,结合事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2.丰富的网络环境为留守儿童拓宽视野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将时事、政治、科技、文化、生活等全球资讯,以信息交互的方式进行组合,以图、文、声的形式呈现,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空间进行了极大拓展。网络发展使留守儿童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如,聆听“百家讲坛”,能观察到精彩的世界,激发他们更强的求知欲望。网上浏览,阅读操作便捷,信息量大、内容新颖,非常吸引山区留守儿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资源、区域、时间及语言等的局限,留守儿童获得丰富、实用及新颖的知识,极大地扩展了视野,使学生养成自主和个性的学习习惯。
3.网络的社会性为留守儿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保障,他们特别希望得到家人、同学、朋友及老师的理解与支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聊天交友、沟通交流、提问及评论已经成为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这种远程、虚拟的沟通,拉近了留守儿童与亲人、朋友及老师的心理距离,能够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赢得更多的信任和认可。
二、山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表现
1.缺少亲情体验,内心孤独。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基本信任感是在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良好关系和互动中形成的。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交流和亲密接触,对父母的爱和信任的感受体验较少,而内心烦恼得不到疏导,内心不信任和孤独感增强。亲情和信任感的欠缺,严重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他们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
2.缺乏有效监护和引导,学习状况不佳。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多交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水平低,把教育孩子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抚养行为,主要负责孩子的生活,把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推给了学校和监护人,忽略对留守儿童学习和心理的关注和引导。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和文化水平低,留守儿童往往不爱听他们管教。由于这种长期缺乏有效监护和指导,导致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主动性、自觉性较差,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出现了厌学和辍学现象。
3.学校教育缺位,心理问题突出。学校生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制约了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导致留守儿童的很多心理问题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
三、网络时代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通过网络改善留守家庭教养方式,优化留守儿童的心理环境。政府和社会组织建设针对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网站,向他们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改变只顾挣钱而忽视对孩子教育的现象,指导家长积极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E-mail、QQ、微博及微信等聊天工具,实现亲子远程交流,分享成长,传承关怀,消除隔阂,增进亲情。借助网络,留守儿童家长与孩子、班主任、同伴建立起良好关系,有助于孩子得到师长、同伴的关心和帮助。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2
关键词 智障儿童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9-0044-02
一、智力训练
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目的,不是其学生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例如,智力有没有得到开发、行为有没有得到矫正、自我服务水平得有没有得到提高等等。智力康复训练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情感情境、趣味性和成功性,才能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的情感情境,可以使智障儿童体会到更多的爱,产生愉快的情绪,与学习环境更加和谐,是智障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趣味性能更好地激发智障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在欢乐的情绪中主动自我要求,进行学习。成功性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供智障儿童成功的机会,从而带给其成功的体验。这些教育方式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要。
二、健康情绪
重视培养智障儿童的健康情绪。通过教育活动使残障儿童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预防和转化不良情绪,在自信中找到自我。学会表达情绪,克制和宣泄不良情绪。也可以帮助残障儿童疏导负性情绪,如愤怒时,可以听音乐、作画、进行运动等,悲伤时找朋友倾诉;焦虑时,可以进行自我放松等。还可以从残障儿童的闪光点入手,逐渐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无能的,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逐步建立起自信,找到自我。
三、优化环境
环境是教育的重要因素。稳定的生活和教育场所,必要的物资设备,适当的空间条件,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基础。在教室的布置中,推行“一块语言版、一个玩具柜、一个生态窗、一个音乐角”,有利于教师在心理健康课上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精神环境对残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人际关系与环境气氛和谐,生活快乐,以及家长与教师积极关爱,那么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就容易趋于积极;相反如果长期处于不良氛围下的残障儿童容易形成冲动、愤怒、攻击等不良心理行为表现。对此,在学习和生活上,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用无私的爱去感化、温暖他们的心,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带领他们走出迷茫,使他们感受到校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为他们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和生活能力提供保障。
四、教育氛围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样重要。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智障儿童产生对老师强烈的喜爱情绪,这种情绪对于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特殊学校中,培智儿童都是一样的,没有特殊,没有歧视,培智儿童可以很好地找到集体归属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朋友,也可以成为别人目中有威信和乐意信赖的人,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智障儿童虽然有智力缺陷,但同样有着丰富的情感和准确的判断力。当他们能够真实地感觉到你在重视他、关心他和尊重他时,他们会表现出无限的真诚。特殊学校可以给智障儿童造出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
五、多方协作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协调配合。对残障儿童近期的表现及心理状况,家长和教师应及时进行沟通交流,针对问题,研究和学习相关的教育技术和方法,采用适宜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开展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三者更好地融合,这样就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里,以便采取积极的心理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对家长进行残障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定期为家长举办讲座,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支持学校开展针对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六、开展活动
通过开展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可实行“一个融合”,即“学校全方位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融合”,推行“五个自主”:“自理自主、劳动自主、交往自主、学习自主、休闲自主。”将“我洗小手绢”“小小值日生”等活动纳入日常心理教育中,培养残障儿童的自主意识;通过开展义务奉献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社会、融入周围环境的心理能力。比如利用义务劳动日使他们在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活动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同时提升其自我价值感;还可利用社区人力资源,教育设施,针对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和兴趣小组;也可以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使智障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愉悦身心,同时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定期组织各种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活动,使残障儿童在身临其境中培养健康的心理。
所谓“教无定法”,对于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固定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智障儿童的心理问题呈现多样化,因而其教育方式也应结合实际情况,取向性、针对性的开展。作为教师,应勇于肩负起育人的伟大使命,秉承“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理念,尽可能排除、疏导智障儿童的心理问题,使其积极地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3
关键词:团县委 留守儿童 教育
留守儿童指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打工、经商而被留在家中,不能和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他们一般与上辈亲人或者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大部分留守儿童在遭受家庭经济贫困困扰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承担家务和农活,他们的学习环境无法得到保障,学校里辍学、逃学、失学的儿童中留守儿童占了很大比例,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另外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家庭教育和监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在情感、心理、安全和教育等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
县级团组织作为全国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留守儿童教育以及监管方面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在平邑县挂职一年时间里,通过走访、调研,笔者尝试提出一下思考:
一、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定期组织专业人才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
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最基本原因在于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支付子女教育经费,然而,父母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儿童成长过程的重要阶段,父母一方更或者双方的缺位,容易在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使其形成一些性格障碍。另外,在留守儿童监管方面,大部分都是由爷爷奶奶隔代教育,老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自身大多年老多病,与儿童之间交流沟通存在问题。留守儿童中26%的孩子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自己造成不良影响的最主要原因是学习无人辅导, 29·5%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无人可问,巨大的年龄差距使隔代监护人与孩子之间产生“代沟”,老年人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思想,不易察觉到他们不良思想苗头的产生,难以尽到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道德养成、人格教育等方面的教育管理责任。
以上原因使得留守儿童容易养成自由散漫、不服管的恶习,沉迷网络、迟到早退,更有甚者在不良青年的影响下逐步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的投入至关重要,县级团组织应加强对该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公益广告、广播、报刊以及宣传栏等阵地,号召外出父母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与孩子多联系,并在沟通过程中把教育内容融入其中,随时解决孩子的思想和情感问题。
县级团委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定期到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村庄、学校为留守儿童展开心理疏导,健全留守儿童的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县级团组织还可以采取“结对子”方式,针对较为严重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个案,可以安排专职团干部一对一对其进行追踪关注,确保其健康成才。
二、号召乡镇团组织、大学生村官、团员教师在留守儿童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把“留守儿童”的管教和监督工作纳入乡镇团组织年度工作计划,建立评价激励机制、督查机制有很大的必要。由乡镇团组织指导村委和学校,学校联系村委,村委尤其是大学生村官管教好村民的孩子,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知识补充,替代家长给予孩子温暖。大学生村官可以组建由村支书记、村长、党员、团员教师、退休干部等组成“家长”小组。小组成员既要做孩子们的“家长”,又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孩子们心里话有地方倾诉,痛苦有人抚慰,在学校取得的荣誉回到家以后,有人给予更大的鼓励和赞美。
团县委要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教育专家接待日等途径,普及家长心理健康知识,与儿童沟通交流技巧等,提高其文化水平,转变其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
团县委定期举办家长经验交流座谈会,将一些好的做法发扬光大,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团委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表彰和鼓励。
三、重视社会各界积极作用,优化留守儿童教育环境。
充分发挥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团组织的作用。鼓励号召组织机关团干部、社会热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帮助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发挥组织优势,多开展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献爱心等主题活动,组织城市学生与农村留守学生一对一“爱心帮扶对子活动,通过写一封信、送一本书、捐献压岁钱和零花钱等方式加强联系,成为好伙伴。城市学生在奉献爱心,参加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体验农村小伙伴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强学习进步的动力;农村留守学生也进一步认识城市、了解城市、开阔眼界。
团县委可以帮助指引下农村小学建立红领巾图书室,切实缓解农村留守学生图书缺乏的问题,不仅能够让贫困农村留守学生获得珍贵的精神食粮。而且对开阔留守学生视野,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城乡学校的教育资源发展,都能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四、团县委还应进一步加强希望工程建设,建立留守儿童助教中心。
首先,要下大力气建立留守儿童贫困档案,平邑县在乡镇和学校团委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学校上报、实地走访、信息核对等方式建立留守贫困学生档案200余人,为留守儿童资助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团县委应当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捐款,建立留守儿童助教中心。
目前,这一较好的留守儿童教育方式已经在不少地区运作开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留守儿童助教中心的创建,为留守儿童解决了学习、生活、教育上的诸多问题,为外出务工父母解除了长期困扰的后顾之忧,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难题提供了破解的新思路。
县级团组织应当从这些优秀的留守儿童助教中心成功共的案例中学习宝贵经验,重视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号召募捐,真正将留守儿童教育监管工作做到实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4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34-03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儿童进入小学后,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并以学校为媒介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与走向,更影响着儿童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更加重视小学心理教育,使之在儿童心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
二、儿童心理及其发展
童年被视为人生一段非常关键和特殊的时期,在成长的奠基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逐渐发育,进而不断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涉关个体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等,生理与心理因素相互影响,构成了每一个体极为复杂的成长过程。儿童心理在各个具体的年龄段呈现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可塑性、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
首先,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儿童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成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知识与行为的能力,因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倘若忽略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则会错失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使其心理健康出现障碍或问题。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其出现的时机与持续的时间都可能有所不同,需对每一个体酌情对待。通过了解儿童心理的敏感性,能够更好地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适时适当的条件。
其次,儿童心理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由最初的情感认知逐渐发展为日趋成熟的思维体系,无尽的好奇心与极强的探索精神。儿童具有十分丰富的情绪,感受力极强,推动着其智力的发展与进步。当儿童的感知与情绪有所成长,才能促进其心理的成长,进而实现认知力的提升,逐渐实现身心的整体成长。因此,要尊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需求,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同时要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认知力,使其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层面都有所长进。
再次,儿童心理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其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既存在各自特征的不同,也存在各个阶段间的衔接性与渐进性。每个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每个阶段的前后次序不能颠倒或超越。通过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掌握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与个性特征,适当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
最后,儿童心理具有差异性。每个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心理发展的特征都是不同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儿童在各个年龄段普遍表现出相似的成长特征,但究其身心发展水平,依然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同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每个儿童都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发展条件,这意味着既存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助力,也存在心理问题出现的契机。因此,要尊重儿童心理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既保证其心理发展的自由度,也要保证其成长环境的积极性。
三、校园生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由许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因素。儿童进入校园后,校园便成为其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校园是儿童最初接受社会化影响的理想场所,在这一环境中,儿童在接受系统教育的同时,也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有计划、有步骤的成长教育。因此,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相对于其他环境因素而言,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中的教学风格、内容等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准。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其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引入丰富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与热情,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校园风气与氛围等影响儿童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学校是儿童心理形成的早期环境,儿童在校园获得最初的生活经验,养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良好的校园风气与氛围是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激励全体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学校环境结构的特征会影响到儿童人格的发展,如学校规则、校园气氛、规模大小、教室大小、座位安排、墙壁颜色以及通风条件等,都会影响到儿童心理发展。
再次,教师这一角色对儿童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就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教师。学生具有模仿教师的天性,仿效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师生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基础,因此,教师施教的前提便是了解并理解学生。事实证明,对学生的全面认知是教师与学生发展良好关系的基点。而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则是其对教师施教信任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质,能够很好地理解并尊重儿童,能够通过语言与动作适当对儿童进行情感的表达,真正关爱并包容儿童,才能够获得儿童的充分信任,以积极的态度融入校园生活;同时,在儿童所处的班级、年级以至校园环境中,要形成民主且平等的氛围,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
最后,与师长及同学的互动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进入校园后,儿童离开了熟悉的家庭,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接触对象增加、生活范围扩大,所处的外界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其心理发展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开始适应新的生活,调节自己因陌生带来的不安,自觉维持与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在这一时期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儿童的心理状态开始相对稳定,情绪波动变少,部分性格发生改变,产生了自内向外的心理变化。尽管儿童的人际关系较为单纯,但对其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巨大。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校园生活中,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同他人的交往能够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积极发展,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共处,培养合作心理,为今后适应更大范围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四、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这一环节常与道德教育相混淆,或多集中于课堂教育而疏于日常教学的贯通,使其缺乏科学教育的多元性与可行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不仅限于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与解决,更应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身出发,对儿童心理的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而细化的指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使其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
第一,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超越书本、课堂,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应该承认的教育权力的程度,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成“人”,即体现人的本性的自由个性养成和充分的精神生长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各项校园事务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形成由校长、教导处、辅导员、班主任及所有教师共同组织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既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问题咨询,做到对学生心理问题有所掌握、有所准备,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引入专业的心理教育专家作为队伍的理论支撑。既可以将原有的思想品德课与青春期教育等相关课程有机结合,也可以有效利用活动课及各项校园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第二,应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重视教学中的尊重、理解、关爱与平等。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决定着他们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对来自外界和他人的尊重、理解、关爱及所处环境的平等具有敏感的触觉,易受其影响,产生心理上的反应与波动。公平和优秀的价值冲突反映的是“个人权益与公共福利之间长久以来的紧张状态”:学校要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则共同福利要先于个体学生的发展考虑;相反,学校如要彰显才干,个体发展的目标则要优先于学生群体的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因此,应注重加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仅要重视培养辅导员、班主任等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也要加强专科教师及其他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整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所提升。通过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教育模式与方法上进行改进,以合理适当的途径加强师生联系与了解,充分理解、关心、爱护学生,才能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5
一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结合心理发展特点和社会要求,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可在情绪、主导活动、人际适应、了解自己和环境等方面加以考察。
第一,拥有基本稳定的情绪。尽可能地保持愉快、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态度,偶尔出现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但不会持续长久;能够向家人和教师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保持相对稳定,不出现过激行为。
第二,乐于融入周围的环境。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并且能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将自己的兴趣和精力倾注于学习、劳动和游戏中,并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尽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争取最大的成功;对学校、社会环境具有积极的接纳能力,能尽快适应环境变化。
第三,具有适当的自我认知能力。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二 残障儿童常见的心理困扰
第一,敏感与敌对,容易情绪激动。自卑心理使他们十分在意自己的缺陷,过多注意别人的语言、行为和态度,对他人的评价也极其敏感,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会表现极端愤怒,也常因一点小事或别人无心的一句话而大发脾气,对外界的情绪反应强烈,情绪波动较大,易发怒,常与人发生冲突。
第二,自闭与自卑,容易诱发孤独。残障儿童学习效率不高、失败的经历较多,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无能感;由于受过分保护和照料,可能任性、自私并伴有强迫、焦虑、自闭、情感和行为障碍等问题;他们乐于与同伴交往,特别是同为残障的伙伴,但与正常同伴交往时会感到彼此不同,使得他们不愿与周围的人交往,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性格变得内向,甚至会出现交往和社会障碍。
第三,抱怨与悲观,容易内心消极。当残障儿童做事遇到困难或受到嘲笑时就会产生抱怨情绪,抱怨亲人、朋友,抱怨命运的不公平,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无能的、多余的,有强烈的无能感和不公平感。此外,与正常儿童相比,残障儿童在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遇到更多困难,甚至他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因此他们常常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第一,培养积极健康情绪,帮助残障儿童找到自我。通过教育活动使残障儿童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预防和转化不良情绪,在自信中找到自我。学会表达情绪,克制和宣泄不良情绪。也可以帮助残障儿童疏导负性情绪,如愤怒时,可以听音乐、作画、进行运动等,悲伤时找朋友倾诉;焦虑时,可以进行自我放松等。还可以从残障儿童的闪光点入手,逐渐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无能的,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逐步建立起自信,找到自我。
第二,优化生活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心理情绪。环境是教育的重要因素。稳定的生活和教育场所,必要的物资设备,适当的空间条件,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基础。在教室的布置中,推行“一块语言版、一个玩具柜、一个生态窗、一个音乐角”,有利于教师在心理健康课上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精神环境对残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人际关系与环境气氛和谐,生活快乐,以及家长与教师积极关爱,那么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就容易趋于积极;相反如果长期处于不良氛围下的残障儿童容易形成冲动、愤怒、攻击等不良心理行为表现。对此,在学习和生活上,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用无私的爱去感化、温暖他们的心,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带领他们走出迷茫,使他们感受到校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为他们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和生活能力提供保障。
第三,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把握好健康心理发展方向。通过开展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可实行“一个融合”,即“学校全方位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融合”,推行“五个自主”:“自理自主、劳动自主、交往自主、学习自主、休闲自主。”将“我洗小手绢”“小小值日生”等活动纳入日常心理教育中,培养残障儿童的自主意识;通过开展义务奉献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社会、融入周围环境的心理能力。比如利用义务劳动日使他们在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活动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同时提升其自我价值感;还可利用社区人力资源,教育设施,针对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和兴趣小组;也可以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使智障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愉悦身心,同时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定期组织各种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活动,使残障儿童在身临其境中培养健康的心理。
第四,家庭与学校配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协调配合。对残障儿童近期的表现及心理状况,家长和教师应及时进行沟通交流,针对问题,研究和学习相关的教育技术和方法,采用适宜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开展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三者更好地融合,这样就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里,以便采取积极的心理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对家长进行残障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定期为家长举办讲座,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支持学校开展针对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6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缺乏和情感的缺失,造成了他们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性,开展正义感培育,可以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缓解与亲人间沟通的不顺畅,理解亲人外出务工的辛苦,心怀感恩的去对待别人,随着对亲人的理解,也逐渐萌生出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去主动帮助别人、见义勇为、伸张正义。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正义感的培育,提升下一代的整体素质,提升他们对正义感的认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农村留守儿童正义感的培育
(一)社会、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培育留守儿童树立正义感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留守儿童正义感最主要的阵地,对留守儿童的正义感形成产生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是社会和家庭也对留守儿童正义感的形成产生不同睦质的作用力或影响力。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合理地进行道德调控,把道德教育、社会赏罚和道德评价三种手段有机统一起来,在加强道德教育、坚持公正严明的社会赏罚、对正义现象与非正义现象进行正确道德评价的同时,积极维护社会制度和规范运作的公正,使社会成员的权利得到合法维护和公正实现。学校要注重权威道德的培育。教师要正确塑造及表达权威,帮助留守儿童理解公正、平等、社会正义、道德等基本观念,以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告知他们在遇见不公正的事情时,如何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保护他们追求公平正义的勇气,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家庭不仅仅要从尊老爱幼方面的道德说教上培育正义感,更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提高家庭对正义感的理解,不侵犯孩子的权利,保护并培育好孩子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养成勇于承担责任、尊重集体和积极勇敢的正义感。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巩固留守儿童正义感
正义感的培养与整个社会的道德、与全社会的整个环境有很大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培养留守儿童正义感的重要环节。当前道德约束、法律施行、文化熏陶对留守儿童提正义感养成方面,尚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支持合力。对留守儿童进行正义感培养,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主要表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对立,从而影响了正义感的形成。我们要培养留守儿童的正义感,就要培养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就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就要使学生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中获得对自身价值的确认,从而培育出稳固的正义感。
对留守儿童进行正义感培养,需要在社区内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所有的社区中,通过各种活动中承担责任、锻炼自己。各种活动是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环境。对留守儿童进行正义感培养,需要在学校内营造良好的氛围。广大教职工要共同努力,所有教师都应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学生学有遵循。要教育学生有正义感,教师自己必须首先有正义感。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如何做人、如何树立正义感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极为重要。另外我们的服务人员、管理人员也应当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结合自己本职工作对学生如何培育正义感进行引导和教育。
(三)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强化正义感意识
心理问题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正义感形成的一个重要问题。调查分析显示,46%的农村留守儿童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时有强烈的失落感,变得不爱说话,变得自闭、抑郁、自卑,害怕被别人欺负。这些心理问题使他们人格发展不健全,严重影响了正义感的培育。完善体系,形成心理干预网络。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跟踪疏导记录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有针对性地干预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应推行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让更多留守儿童寄宿读书,得到更多的照顾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