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

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范文1

关键词:金融聚集;形成机制

金融产业集聚是指各类金融资源在金融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进而在一定空间内生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动态过程。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产业聚集的趋势开始出现,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集中发展到今天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空间上形成集聚,集群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的基本形式。近年来,国际资本加速流动,金融业并购重组频发,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金融机构在金融中心集聚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对金融集聚形成的原因、过程的研究成为了学界热点,其理论成果对区域经济、区域金融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文献回顾

对于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和推动因素及其内在机制问题,国内外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在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方面,大多数学者以Marshall(1920)和Weber(1929)的研究为基础,将金融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总结为四个基本要素:规模经济、交易成本、集聚经济和外部经济,认为金融产业集聚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这四个基本要素的作用而发生的。城市经济学者从城市和经济发展理论的角度对金融集聚现象进行研究,Economists Advisory Group(1984)认为金融中心的建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建立之后会凭借其带来的各种规模经济显示出巨大的生存能力和收益。金融地理学者大多从信息的角度来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认为空间区位是金融产业集聚的另一基本要素和形成原因。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出发,对金融产业聚集现象的形成原因和机制进行了考察,如潘江丽(2002)和蒋三庚(2006)。

二、理论分析

金融聚集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聚集,具有与其他产业聚集不同的特点,但是从其历史发展轨迹来看,又与其他产业聚集机制有相似之处。我们通过分析金融聚集的特殊性,并借鉴其他产业聚集的机制,认为金融聚集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扩三类,即市场推动机制、政府引领机制和金融聚集自我强化机制。通常认为,传统的金融聚集,如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多以市场推动机制为主,而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聚集则主要依赖于政府引领机制,而在当代政府推动与市场联动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成为金融聚集功能得以实现的主要动因。在这三种模式下金融聚集功能自我强化机制自始至终发挥着作用。

1. 市场推动机制

指由于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壮大,市场需求自发地促进了金融资源的汇聚,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经济发展对金融资源聚集的引致,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经济发展本身需要资金的支持,这是经济发展导致金融资源聚集的根本原因;二是经济发展使贸易活动逐渐增多,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随之扩大并导致集聚;三是经济发展使人均水平提高,同时又创造出来大量的消费产品,使得整个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过程上来说,金融资源聚集一般伴随着经济商贸中心的发展,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的频繁的商业和贸易活动为金融资源的聚集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金融资源就趋向于向商业中心区域汇聚。总的来说,金融内生于经济,金融需求决定了金融供给。经济对金融的需求是吸引金融资源聚集的根本动力。

2. 政府引领机制

指为了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政府针对某一特定区域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减免税收、降低门槛等一系列措施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进驻,开办各类金融业务,引领金融资源聚集,形成一个以金融活动为中心、以带动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优惠政策为先导的特殊区域。在这种机制下金融资源的聚集并不主要依赖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而是依赖于政府制定宽松的金融税收政策和灵活多变的管理。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主要依赖的就是这种机制。这种机制最典型表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金融已成为各国之间国际政治经济较量的工具。因此,英美等政府大力采取放松金融管制,鼓励金融创新,推动金融自由化,在政府的推动下,金融市场主体大力在金融基础设施、金融产品、新的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大力创新和改革,金融产业聚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并取得的了在国际金融领域以及国际金融中心格局中的主导权。

3.自我强化机制

指当金融资源聚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产生的一种自我强化机制。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经济效应、创新效应、技术进步效应、网络效应等。金融聚集会产生很强的正外部性,随着外部效益增强,更多的企业会被吸引而来,金融需求增加,金融聚集的程度也会随之增加,产生自我强化。创新与金融聚集往往共同发生,金融聚集区丰富的金融资源对于创新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创新能力纷纷向聚集区转移,从而区域的创新活力,促进区域发展。创新能力增加也带来了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的运用会使区域发展更有效率,数字化、网络化也使金融聚集区的服务范围更广,带动更多地区发展。区域网络规模也随着聚集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使得聚集区内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企业之间的交易联系更密切,交流合作更频繁。四种效益之间并非独立,它们之间产生相互作用,比如规模经济效应能够吸引创新能力从而创造创新效应,而创新效应与技术进步效应又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共同作用又能引导网络效应发挥作用。因此,金融聚集一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强大的自我强化机制就会带动自身的发展,引领更多的金融资源在相应地区集中,形成金融中心。

三、政策建议

在总结了金融产业聚集的形成机制后,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加强政府与市场联动作用。在市场发达,金融聚集趋势明显,金融集聚需求旺盛的地区,政府要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加快建设金融中心,加大力度整合各类金融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金融集聚趋势不明显,但是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需要金融资源汇聚以提供发展保障的地区,政府应起带头作用,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吸引金融机构进驻,以尽快释放发展潜力。

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范文2

【关键词】吉祥物;企业形象塑造;应用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128-02

吉祥物是企业识别系统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它是企业文化内涵、经营理念的视觉体现,对企业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吉祥物是企业识别系统的基本要素,吉祥物设计应从企业文化入手,采用造型独特、个性化十足的表现手法和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传达企业内涵和产品特点,实现企业识别系统的整体化塑造。吉祥物的确定应根据企业的实态、精神特质、产品特性等,从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或与企业发展有关联的人物以及象征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动植物中选择题材,经过巧妙的构思,设计出富于创造性的具有表现力的形象。[1]

一、吉祥物的形象定位

吉祥物是企业精神与文化的体现,以其特有的内涵与视觉吸引力,塑造企业形象与受众认同感,成为企业形象表达的载体,能够带动企业形象识别、市场扩展与竞争力的提升,打造企业的文化氛围。企业性质决定形象的定位,决定着吉祥物的形象特征。吉祥物作为VI的基本要素组成,在企业形象策划、设计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传播企业文化和理念,建立企业知名度、美誉度,塑造企业形象的直接体现。吉祥物作为企业形象的视觉符号,自始至终都应与其品牌或社会活动的Ⅵ形象保持一致。每个企业都有其不同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经营内容、诉求客户及目标市场。不同的企业、商品或活动对吉祥物的需求有所差异,应以不同的设计方案来解决。

吉祥物设计承载着企业的情感与文化,体现出一个企业的产品特点、目标追求、理念诉求和发展战略,以人性化、情感化的造型引起受众的注意,拉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消除受众对企业广告的排斥心理,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企业吉祥物的取材和定位应符合企业自身文化和气质,应以品牌及社会活动的宣传目的为前提,对企业性质有个全面的了解,选定能够代表企业形象特征、重名率低、认知度高、定位准确,造型简洁、生动、准确并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卡通形象作为载体,对企业形象进行塑造,促进企业品牌的推广,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二、吉祥物的企业形象塑造

正如世界著名经营大师沃尔勒所说的那样“如果说名称和标志是您的脸,让人记住您,那吉祥物则是您的双手,让您紧握着别人,与人产生情感,发生关系”。[2]在企业形象塑造中,宣传媒介的选择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吉祥物的表现形式。吉祥物独特的创意形式和表达方法能够使造型更具形象诉求力,对企业形象的塑造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二维媒介的形象塑造

吉祥物的选材多为动物、植物、人物等有生命的具象形态,鲜明的视觉形象是人们接受外部信息最直接的通道。吉祥物可以是企业标志的直接构成要素,将抽象的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转化为具体、实在、可见可显的造型载体,具有很强的标志功能,构成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这既是对企业形象的直接概括,又是企业文化含蓄幽默、涵义丰富的深刻表达。吉祥物的使用具有可重复性和多样性,在二维空间设计中将亲切、可爱或有地方特色的吉祥物加以活用,可提高企业及品牌形象的感召力与传播力。如日本麒麟啤酒的品牌logo,以“麒麟”这一祥兽作为标志图形,造型简洁、线条流畅、色彩雅致,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产品的包装设计、海报设计等平面媒介。

吉祥物作为企业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与企业的标志构成有所分离,对企业形象的塑造也可以是一种间接性的表达。吉祥物这一辅助要素最具活力、表现力和人性化,它是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强化品牌的一种措施和要求,是美化品牌的有力手段,是强化品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米其林公司以全身长满环形纹路、体型富态、举止滑稽、体态雍容的“轮胎人”比邦多姆作为吉祥物,从1898年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代表着公司形象,成为企业的重要代言物之一,引领行业的发展。

(二)三维媒介的形象塑造

吉祥物根据广告内容、行业特点、方式和展示环境选择不同的造型。通常结合企业的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视觉要素,应用于户内外橱窗、展台和商品包装等三维形态之中,能够对企业形象塑造起到强化诉求的作用。在广场、游乐园、博览会上的大型吉祥物气模和雕塑的应用能够带给受众强烈的空间直观感受,使受众产生出强烈的好奇感,在实体空间中对品牌形象的推广起到了宣传作用。如麦当劳门前造型可爱、幽默调皮、伸开双臂的“麦当劳叔叔”雕塑,这一独特的动作和表情变化极具亲和力,使吉祥物的内涵更为丰富、目标追求更为清晰,吸引无数消费者合影留念。此种营销手段能够在无形之中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提升了受众对于企业的可信度好附加商业价值。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CG技术的成熟,三维动画产业在我国逐渐升温,吉祥物表现形式的数字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通过3Dmax、Maya等三维软件制作吉祥物,在充分发挥企业的品牌特点的同时兼顾企业所属的行业特色以及受众的需求特点,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吉祥物的空间表现形式,创造出极富亲和力、易于被受众接受并感化受众的卡通形象。较二维的卡通形象显然更胜一筹,改变了往常平淡的二维形象。如苹果公司互动性和趣味性十足的电子宠物“汤姆猫”备受用户青睐。

三、吉祥物应用的意义

吉祥物的应用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企业或产品的信息,明确企业的性格与特色,易于被消费者的接受,建立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形象识别。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化,专业的动画公司或形象设计公司将代表企业形象的吉祥物“产品化”,以吉样物作为品牌的情感载体,表达现企业文化内涵和审美属性,扩大其周边产品的设计,用以代言企业的品牌精神和品牌文化,可提高受众对于品牌的忠诚度,打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企业的商业影响,实现企业和产品的高附加值。

吉祥物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吉祥物的企业应用能够塑造出完整且具有特质的企业形象,无疑将对我国的企业发展与文化繁荣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如何彰显企业的个性并赢得消费者的喜爱,成功的吉祥物设计起着一定的催化作用。在我国,吉祥物在企业形象塑造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如何迈向国际化,立足于国际市场,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吉祥物设计应立足于对本土文化的吸收和总结,结合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观念的传承进行创造,融入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创意思维,强化创意效果,努力在多元化的设计思维中有所突破,必然能够在国际化进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勇,刘东涛,图雅.VI设计模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陈湘淮.儿童电视频道包装的创意研究[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

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范文3

关键词:图书馆形象识别系统 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 图书馆行为识别系统 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

中图分类号: G25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5-0044-04

1 引言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CIS)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AEG公司在其产品上使用统一商标,成为CIS兴起的源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地铁将统一的字体应用于车票和站牌,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二战后,全球经济复苏,美国成为CIS策划的热点地区,以IBM为代表的企业对视觉形象下足了工夫,以麦当劳为代表的企业不但统一视觉形象,还把系统性、一致性原则用于员工行为要求上,成功地导入了行为识别系统,使得诞生于欧洲的CIS策划在美国得到了迅速推广和普及;而将CIS进一步完善并使其日趋成熟则是在亚洲,这当中贡献最大的是日本。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转型期,善于吸收、消化、改进外来文化的日本,在欧美视觉形象的基础上,将东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念、精神理念、情感诉求和人文气息等植入CIS,从而丰富和深化了CIS,使得CIS更具现代感,也使得引入了CIS的马自达汽车、伊藤百货、美津浓体育用品、富士胶片等企业全球闻名[1]。与日本相比,我国导入CIS的时间相对滞后,20世纪80年代,太阳神、新能源、第一投资公司先人一步,首创导入CIS的佳绩,如今,实施CIS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必经之路,且随着移植成为科学发展的一种主要方法,CIS理论已经移植到了公共管理领域,运用到政府管理、城市管理、社区管理仍至图书馆管理之中[2]。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图书馆不仅受到电视、广播、信息机构、网络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等的冲击,不同图书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无法回避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利用图书馆,提高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选择力,塑造差异化、富有个性的图书馆形象就成为了竞争能否取胜的关键,而率先导入CIS的图书馆,对图书馆社会形象的提升、竞争力的增强、社会效益的提高,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图书馆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

与CIS理论相对应,图书馆形象识别系统(Library Identity System,LIS)的功能结构也由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Library Mind Identity System,LMIS) 、图书馆行为识别系统(Library Behavior Identity System,LBIS) 和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Library Visual Identity System,LVIS)等三部分有机构成(见表1)。

在LIS中,LMIS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和灵魂,是图书馆最高层次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体系,它规定和指导着图书馆的各种活动。在确定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后,就要把理念、信息通过动态的LBIS和静态的LVIS渗透、传递到每个馆员、用户和社会公众的头脑之中,使之了解图书馆,产生认同感。如果说LMIS是LIS中的“想法”,那么LBIS、LVIS就是LIS中的“做法”,它使得“想法”在具体的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得以落实和体现。

2.1 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LMIS)

2.1.1 LMIS的内容与功能

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是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图书馆哲学观念或观点,是LIS的核心,既包括图书馆的含义、宗旨、使命和职能,也包括图书馆的目标、责任和变革走向,是对图书馆发展的构想、追求和展望,还包括图书馆的发展观、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在图书馆发展中发挥着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的作用。LMIS主要包括图书馆使命、图书馆价值观、图书馆管理思想等,它描述了图书馆精神、图书馆的定位、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图书馆服务方向、风格和作风等丰富的内容。如图书馆使命是指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即图书馆在社会文化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履行的责任以及因此而从事的业务。图书馆使命为图书馆发展指明方向,也是图书馆确定目标和战略的前提,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的构建也须从分析确定图书馆的使命入手,即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要能充分体现图书馆的使命。

2.1.2 LMIS的导入流程

LMIS的导入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图书馆形象的现状。只有对图书馆的整体形象现状进行分析,才能发现图书馆理念系统的现状,才能为LMIS的正确导入打好基础[3]。对图书馆形象现状的分析,包含了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进行图书馆形象调查。在对图书馆形象进行调查时,应该着力回答以下问题:与其他同类图书馆相比,本图书馆的形象地位如何?有何特殊形象?图书馆知名度如何?知晓程度有多深?图书馆美誉度如何?赞美的内容是什么?赞美的原因是什么?从全社会来看,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基本视觉要素和应用视觉要素设计的态度如何?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与同类图书馆相比,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如何?图书馆形象在哪些方面影响图书馆的发展?第二,分析图书馆管理状况。在分析图书馆管理状况时,应该思考以下问题:与同类图书馆相比,本图书馆的规模如何?地位如何?图书馆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目前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如何面对同类图书馆的挑战?本图书馆的收益性如何?第三,考察图书馆的信息传播渠道。考察信息传播渠道时,需要回答以下问题:与同类图书馆相比,在对外沟通上,图书馆最重要的识别项目是什么?现存识别系统有无问题?图书馆的特色在哪里?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是否合理?如何改善?在对内沟通上,是否高效率?主要方法是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善?第四,诊断图书馆现有理念。在分析图书馆现有理念时,可以考虑以下问题:图书馆的使命是什么?图书馆的价值观念体现在哪些方面?图书馆管理思想包括哪些内容?最重要的管理理念是什么?最重要的管理方针是什么?图书馆如何制定各种发展战略?存在什么问题?

第二步,确定图书馆理念的识别要素。由于图书馆理念是一个抽象概念,所以,必须具体化为可以被识别的要素,图书馆理念的识别是通过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来实现的。图书馆理念识别的基本要素包括信息资源理念、馆员理念、用户理念、管理理念、公共关系理念、图书馆道德理念等;应用要素包括图书馆理念、图书馆标语和口号、图书馆歌曲、图书馆座右铭,图书馆条例和守则等。

第三步,表述图书馆理念。在确定理念识别要素后,需要对每个要素逐一界定,用最简练的文字和语言对所要设计的要素进行表述,并概括所要表达的全部要素内容。图书馆理念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有馆标、馆训、馆歌、图书馆座右铭、图书馆条例、图书馆守则、广告、图书馆建筑物设计以及其他视觉应用系统等。

第四步,对LMIS进行测试。对图书馆理念识别要素和内容进行设计后,还需在图书馆内外进行适当的测试。测试过程中,对内表现为自下而上的讨论和自上而下的宣讲,达成内部一致性;对外则是对社会公众、专家以及媒体的意见征询。经过对内和对外几个过程的反复,最终实现由内至外和由外至内的共识,以至解决以下问题:是否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理解?是否容易被社会公众所传播?图书馆目标与馆员目标是否一致?是否获得了图书馆大多数馆员的认同?是否符合图书馆实际情况?是否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得到自觉体现,能否激励馆员的工作热情?能否包容图书馆多年形成的传统文化?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环境的变化?

第五步,LMIS的实施。LMIS的实施主要包括将理念渗透到组织与馆员的行为中(LBIS策划)和将理念渗透到图书馆的视觉标志中(LVIS策划)两个内容。图书馆的理念首先要内化为馆员的意识和自觉行为,使馆员深刻领悟图书馆理念的含义和真谛,在实践中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是一个不断渗透、贯彻、教育和实践的过程,除此之外,理念的渗透还要涉及视觉标志的很多方面,包括图书馆建筑设计、阅览室和书库的设计、馆员的馆服和其他视觉应用系统。

2.2 图书馆行为识别系统(LBIS)

2.2.1 图书馆内部行为系统的设计

LBIS的内部行为系统,主要包括图书馆制度、图书馆习俗和馆员行为规范等。内部系统设计中最主要的要素设计就是对图书馆制度、图书馆风格和馆员行为规范的设计。其中,图书馆制度是图书馆为了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工作秩序和规定,图书馆制度集中体现了图书馆理念对图书馆组织和馆员行为的要求,是LBIS策划的基本和主要的内容。图书馆习俗是图书馆长期继承,约定俗成的特色文献资源和文化活动,包括特色书籍展览、节日、习惯、典礼、仪式等。所以成为区别不同图书馆的显著标志,也是LBIS的重要内容。

2.2.1 图书馆外部行为系统的设计

图书馆外部行为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对图书馆宣传活动和公共关系等日常管理行为、图书馆讲座、图书馆习俗、馆员礼仪规范、馆员对外行为准则的设计。对外部行为系统的设计,是展示图书馆形象与理念、识别图书馆的地位与服务、培养高素质馆员的有效途径。

2.3 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LVIS)

视觉识别即识别符号,因此,LVIS包括了诸如图书馆名称、标志等在内的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见图1)。

2.3.1LVIS的基本要素

LVIS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馆名称与标志、馆标准字体、馆标注色、馆吉祥物与馆形象大使等五大基本要素。

[图1 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LVIS)]

(1)图书馆的名称与标志。图书馆标志是图书馆视觉识别要素的核心,一旦确定后,不宜经常改变。图书馆名称是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用文字来表现的识别要素,也是图书馆理念的浓缩。图书馆标志是图书馆的文字名称、图形及其组合的设计,目的是把抽象的图书馆理念精神用具体的标志传达给读者,图书馆标志要给读带来联想,通过标志可以识别图书馆及其理念和服务等。如,南京图书馆的馆徽采用了有“中国书圣”之称的王羲之所书“书”字的侧形,体现着南京图书馆独特的文化历史传承,标志的基本形状也是英文字母“N”与“L”的中式书写,体现着融合与传薪的结果,外形像弯弯曲曲的山路,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名句(见图2)。重庆图书馆的馆徽把中国文字的“重”字左半边与“圖”字右半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犹如“重庆图书馆”缩写的一枚古印,该标识层次分明,像一本一本重叠的书籍,线条错落,又像知识的迷宫;“圖”字的右边外形和重庆图书馆新馆的建筑造型相似,达到了形似的效果;“重”字的左半边与“圖”字右半边中间部分相连似网络并延伸出图书馆,象征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载体的多样化(见图3)。

[图2 南京图书馆馆徽 图3 重庆图书馆馆徽]

(3)图书馆的标准字。图书馆的标准字是将图书馆名称、各个部门名称、馆训等经过字体的选择和搭配、字间距、背景颜色线条效果等设计和处理而形成的表现方式。图书馆标准字借助不同形式的视觉识别,增强文字的表现力,进而形成形象差异,强化图书馆对外交流的诉求力。在设计标准字时,要求:第一,图书馆标准字应该与图书馆标志等视觉识别的其他要素相配合;第二,图书馆标准字应该与服务范围相呼应;第三,图书馆标准字应该具有独特性,一定要利于识别和记忆。例如,书法字体富有个性、历史感和文化气质,很适于表现图书馆储藏知识、传承文化的行业形象,如杭州图书馆的标准字(图4)。

[图4 杭州图书馆的标准字]

(4)图书馆的标准色。图书馆的标准色是根据图书馆理念和服务特质等的需要而选定的代表图书馆形象的特定色彩。标准色一般是一种或几种颜色的组合,经常与图书馆标志、标准字等配合使用。标准色是一种独特的图书馆形象,它利用色彩产生的视觉刺激和心理反应,使社会公众产生联想,进而拉近图书馆与社会公众的距离[4]。图书馆标准色是传递图书馆理念,塑造图书馆独特形象的有力工具。在设计标准色时,要注意:第一,图书馆标准色要有利于表现图书馆理念和图书馆形象;第二,图书馆标准色要考虑到不同颜色所产生的心理反应;第三,民族图书馆标准色要注意民族倾向,比如,埃及人喜欢绿色,禁忌蓝色;第四,图书馆标准色应该具有差异性。在现有的图书馆标志中,许多图书馆如上海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江苏昆山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等选择了能给人以宁静、象征着知识海洋的蓝色作为主要的标准色。

(5)图书馆的吉祥物。图书馆的吉祥物是为了强化图书馆形象而设计的图书馆造型和具体图案。图书馆吉祥物很容易唤起社会公众的亲和力和想象力,引起社会关注,与抽象的图书馆标志和图书馆标准字相比,往往更有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偏好,更有助于图书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在设计图书馆吉祥物时,要充分考虑图书馆形象定位,要能体现图书馆的属性,选用的造型或创意点要依附图书馆特性,例如,即墨市图书馆推出的吉祥物“墨墨”(见图5),“墨墨”二字分别取自“即墨”、“墨香”中的“墨”字,寓意着“悠久墨城萦绕墨香之气”,采用叠字命名,极具亲和力,叫起来琅琅上口。“墨墨”的脸部构图灵性地再现了电脑显示器的轮廓;寓意着无线鼠标的脚部,形象地诉说着市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墨墨”右手执书,左手作出“请”的手势,标示欢迎读者走进图书馆,读万卷书,乘着信息化的东风,再行万里路。整个卡通形象从造型设计、性格设定、动作演绎等方面,充分表达了即墨市图书馆“书香熏陶人、阅读改变人”的愿景。

[图5 墨市图书馆的吉祥物“墨墨”]

2.3.2 LVIS的应用要素

LVIS的应用要素是指基本要素组合应用的传递媒体,主要包括办公用品、接待用品、馆员服饰、交通工具、环境设计、宣传用品、广告传播等。利用这些传递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灵活的进行它们的组合或单一恰当应用,对于传达图书馆的理念、宗旨、特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 结语

总而言之,尽管我国一些图书馆在设计图书馆馆徽、服务理念等方面已经迈出了一步,但要在我国图书馆系统导入LIS还是一件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探索。笔者提出的LIS的作用、目的和意义在于有利于有机整合图书馆管理中的各管理要素,建立图书馆发展战略与全新管理模式,并在未来的发展中抓住发展机遇应对挑战,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效益与社会职能,使其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大幅度提升[5]。但因受篇幅、水平所限,相关的深入研究还需更多学者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许俊基.CIS发展与国别模式:超值企业形象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暴国霞.浅谈CIS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7,(6):99-100.

[3]杨保国,赵涟漪.CIS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之初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3):14-16.

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范文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的今天,党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统计数据的决策作用越来越大,而科学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基础之上。然而,近年来,个别部门和企业统计数据失真的问题时有发生,主要统计数据仍存在高估或低估的问题。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主观的人为因素,也有客观的环境因素,既有统计内部的问题,也有统计外部的问题。

(一)影响统计数据的外因

1、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某些弊端和某些官位存在的风气不正,弄虚作假、干扰统计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领导关心哪一个数字,哪个数字就不易搞准”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一是源于现行的企业考核制度,如常见的以某个指标大小进行企业排序,不论企业、行业之间的差别,居前者赏,居后者罚,对基层领导干部的考核、提拔等,企业客观上促使了作假;二是源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延续,下达不切合实际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企业为了完成“双过”或全年计划,就在数字上做“文章”;三是源于党风不正,报政绩要荣誉,数字就高不就低,报贫困要扶持,数字就低不就高,按需行事,随机应变,导致统计数据失真。

2、统计调查的难度加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统计调查对象的规模日益增大,构成日趋复杂,经济成份增多,新旧格局交替,加之调查内容不断更新,增加了统计调查工作的难度。

3、被调查者合作程度降低。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受利益驱动,各种各样的被调查者千方百计地保守自己的秘密,部分被调查者有意加大或缩小统计数据,被调查者对统计调查的支持合作程度降低,取得真实的统计数据变得相对困难。

4、统计执法力度不够。一方面对统计法的宣传面不广泛,宣传程度不深入,不少人不知统计法,不懂得在统计调查中自己应有的权利,应尽的职责,应履行的义务,或是知法而不守法。对违反统计法的行为或责任人,亦未能依法严惩。部分领导、管理机构乃至社会,普遍认为统计数字大一点或小一点无足轻重。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现象,助长了统计违法违规行为。

5、统计工作管理的透明度与公开性不够。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缺乏比较系统的政府统计发展中长期计划。在国家统计局的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中,缺乏统计发展目标及其执行情况、统计经费收支情况和人员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对政府统计工作的整个运行和管理情况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在数据对外公布方面,向社会介绍统计方法制度、统计数据质量情况不够充分。

(二)影响统计数据的内因

1、目前的统计制度方法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国家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仍停留在直接管理经济的模式上;近几年来国家的各种普查频率过高,普查与抽样调查之间,普查与年报之间指标不衔接,甚至出现矛盾,从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今年,国家对普查已有新的举措,普查频率过高现象将会有所改观。

2、统计调查方法过于单一,启用非全面调查方法滞后,尽管现在已有些指标及行业抽样调查,但主要经济指标仍依赖于传统的全面报表。随着经济体制的全面转轨,个体和私营企业发展迅速,仅用全面报表统计,一方面难度增大,同时也很难全面准确地反映。

3、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人员数量少。目前,由于统计管理结构不甚合理,上面千条线下头一根针,兼职过多、业务不熟,在浩繁的口常工作中,统计人员又面临统计工作不受重视,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知识更新跟不上客观发展,技术手段落后等具体困难,都对统计数字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4、统计基础建设薄弱。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和企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统计手段的落后和信息化滞后,制度的不规范,基层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建立不全,数出无据,造成统计数据时效性差,质量难以保证。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

1、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和统计文化建设,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的信念。结合中央下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统计工作的特点,经常地、反复地强化、灌输“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信念,树立共同的理想。有了共同理想和共同信念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统计文化建设弘扬正气,通过统计文化的进步和完善,来规范和保证其理想和信念的正确形成。积极、完善、科学的统计文化修养,是建设和发展统计事业的基本要素,它决定了奋斗目标的性质,决定了工作成果的性质。只有在统计文化中强调诚信、强化诚信意识,才能把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安身立命之本,保证数据质量是统计部门的神圣法定职责,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的主旋律,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统计工作的第一要务等共同理想和信念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2、建立业务领导与党政行政领导相统一的、垂直的统计管理体制。那就是从目前业务领导与党政行政领导相分离的统计管理体制转变为人财物管理相统一、业务与党政行政领导相一致的体制,建立职责明确的中央与地方两级垂直领导的统计系统,上一级管好下一级。这种体制至少有以下三个优点:一是可以使我国的统计有较强的超脱性和抗干扰性,免受各级行政的人为干预;二是有利于抽样调查方法的真正全面推广运用;三是有利于建立基层自报制度、基层数据库和超级汇总制度。同时,国家还可以在布点的县市设立垂直管理的抽样调查队伍。因此,建立新的统计管理体制,对于统计改革的全面配套深入进行,确保统计数据质量至关重要。

3、积极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国家统计局的部署,全面实施新的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改革和完善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和公布制度;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积极开展以下改革探索和研究: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研究;研究建立并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研究资源环境核算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加强农村统计调查研究;开展城市和价格调查的改革研究;研究改进劳动统计制度,开展从业人员工资和工时抽样调查的试点工作;开展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统计问题研究研究完善城市化发展水平监测制度;将企业“一套表”改革与企业联网直报结合,作为统计组织方式和汇总方式改革主攻研究方向等。同时,完善抽样调查方法,完善统计标准体系,也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途径。

4、建立用户对数据质量的反馈渠道,充分考虑和吸纳用户的意见。数据质量的核心就是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让用户满意。数据质量管理的过程应该是透明、开放的。可以通过正式会议、非正式讨论、用户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用户对数据质量包括数据的内容、服务方式、时间、收费标准等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制定的改进措施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达到提高数据质量的目的。

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范文5

[关键词]广西地区 濒危语言 语言保护

语言消失的现象在历史上一贯存在,但是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极大加剧了文化和语言之间的接触和影响,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的渗透和影响也前所未有的加大,从而导致部分语言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语言消失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这引起了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等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哲学系Anderew Woodfield教授曾感叹道,“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么多语言死亡,但是它们好像注定要死亡。”目前,语言濒危现象已经成为语言学界热烈探讨的主题之一。

一、广西地区民族语言状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除汉族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据有关专家统计,目前拥有将近130种语言。但是其中很多少数民族语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微。

广西地处华南,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民族语言尤为丰富。据《广西通志•少数民族语言志》记载,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语种不同,包括:壮语、苗语、侗语、水语、彝语、仫佬语、毛南语、仡佬语、京语等。

语言,尤其是没有书面形式的语言,离开了使用者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就好像植物离开了土壤一样。日本语言学家Yamamoto说过,单纯的人口数字不是语言形式的准确标志。但是,使用人数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说明问题的。因此,使用者的数字是它的濒危形式的一个直接标志。

在广西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语言中,各个语种都存在着使用人数逐年下降的趋势。以其中的仡佬语和仫佬语为例,仡佬语有布流、哈给、多罗三种方言,其中,布流方言的使用者有800多人,哈给方言的使用者有300多人,多罗方言的使用者已经降至几十人。并且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是以汉字为本民族的共同文字,目前也只有少数老人懂仡佬语。而仫佬语面临的情况更为严峻,目前仅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会讲,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濒危语言。

二、少数民族濒危语言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语言平等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体现了我国各个民族的平等。我们知道,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同时还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是民族的象征,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表示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文字是维系民族地区人民的感情纽带,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就意味着尊重少数民族的人格。从这个角度来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功能,就能看出其在调节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其次,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除了政治上的象征意义外,还有许多不可取代的社会功能。它是少数民族人民的交际工具和少数民族民族的重要标志,更是各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通过语言文字的使用对其文化进行传承。广西地区存在着多种民族语言,正因为这些语言的存在,才让我国的语言园地呈现出多样性,也才使我国的民族文化更为繁荣,广西地区的多民族文化并存发展,各具特色,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融合,和谐共生,这为文化历史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等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

第三,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既丰富又复杂。如果把世界语言比作一个花园,每一种语言都是花园中的花卉,那么任何一种语言的消失都将使花园失去一种风景,都将是人类文明的巨大损失。另外,从语言自身来讲,语言也需要多样性的存在,正如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人类与环境才能和谐健康地共同发展一样。语言也是宝贵的智慧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提供了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不同的词类、不同的语义范畴、不同的词汇对比等等,都启发了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广西地区濒危语言的研究除了具有语言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的普遍意义之外,还具有语言类型转换研究、语言接触与混合语问题研究以及历史语言学研究等多方面的价值(限于文章篇幅,暂不赘述)。

三、濒危语言生存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1.语言政策确保濒危语言生存环境

建国以后,我国实行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政策。在《宪法》中,对我国的语言政策作了这样的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区域自治法也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证本地方各组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从法律上确保了各民族语言文字享有了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了各民族有选择使用符合自己需要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这从根本上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平等的民族关系,也体现了我国对于语言多样性和生态性发展的支持。

我国十分关心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致力于推行建立良好的民族语言发展环境。广西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壮族自治区,如在1992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在壮族聚居的地方,政府部门要根据需要配备壮文翻译,使用壮文参加考试与汉语具有同等效力、在执行职务时力争做到同时使用壮、汉两种语言文字等。同时还提出加强对壮语文的新闻宣传,各壮族聚居地要积极转播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壮语广播节目,根据当地需要办好壮语节目,要进一步办好民族报刊、出版民族图书,等等。

因此可以说,国家政策上的支持,是民族语言发展的基本保障。

另外,针对广西地区民族复杂的语言情况,我国在20世纪多次开展在广西地区的民族语言调查,主要有30年代以李方桂为代表的西南边民语言调查,50年代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组织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80年代以来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以及广西民族学院组织的西南民族语言调查。这些调查为我国进一步制定语言政策提供了可靠翔实的依据。

2.民族聚居为濒危语言的生存和发展创造环境

汉语是我国的民族共同语,大多数的人在大部分公共场合使用这种语言。尽管从整体上看,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处在不平衡的双语语言环境中,是弱势语言,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在民族聚居之地,民族语言又是可以与汉语并用的交际语言,甚至在一些场合是主要的并且具有鲜明排他性的交际语言,如在少数民族家庭内部,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公共场所,在歌会、婚丧嫁娶等一些大型的社会活动上等。

在广西地区,各少数民族普遍聚居,境内有壮族自治县、瑶族自治县、苗族自治县、仫佬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世居的地方。这是濒危语言生存的基本要素,因此,维护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生活环境对于保护濒危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覆盖面较小、使用人数较少的语言来说,使用者群体聚居一地是保证语言传统延续下去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这样可以保持语言结构的独立性和稳定性。由于居住在共同的地域环境中,有共同的社会文化基础,有共同的语言交际内容,使用者彼此之间使用民族语言交际的频率较高,这样对长期保持语言结构的高度一致性起着重要作用。很多调查结果均显示,聚居的环境利于少数民族群众使用本民族语言。

另外,民族聚居环境也有利于减少语言内部差异,使民族语言的使用者感受到使用民族语言交际的便利性,增加交际信心。另一方面,在现在这样多语共存的社会环境中,同一语言的使用者之间还可以增强群体的认同感。如在象州县聚居的壮族,原是当地的土著民族,由于具有较强的封闭性,与外界的交往甚少,长时期在内部通行壮语,因此能保持自己的语言习惯,有“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说法。他们在族群内部极为重视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族群内的长者认识到了并利用壮语在日常行为规范中的作用,不仅本民族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通过壮语的使用得以传承,加强了民族意识和凝聚力,而且也加强了对壮语的保护和传承。

3.使用群体的内心认同是濒危语言生存发展的动力

广西地区的各少数民族是愿意学习和使用别的民族语言,在语言使用上具有开放性,双语现象非常普遍。随着地区间、民族间交往的频繁和深入,除了本民族聚居区内的极个别老年人和一部分儿童外,绝大多数都是使用双语进行交际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体现在少数民族对语言的选择上就是越来越多的人除了精通本民族语言之外,还必须至少掌握全民共同语――汉语,这是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同时也是获得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因为绝大部分的科学知识是通过汉语进行传播的。但是,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语言使用的一些问题。语言发展过程也会受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影响。戴庆厦教授曾指出,语言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双重价值:一种是实用价值,即语言自身蕴含的可以实际应用的价值;一种是情感价值,即本民族人对语言所倾注的丰富的民族感情。在市场经济实用主义的导向下,有很多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者为了摆脱贫困与落后,选择了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语言文字,不愿继续使用、人为地放弃了民族语言,仅仅使用通用语――汉语进行交流交际,造成了本民族语言的衰退。很多语言的衰变,都是因为本族群人自己的放弃。

我们认为,语言使用群体对本民族语言的认同对于语言前景至关重要。如果使用者群体对自己的语言缺乏热情和信心,仅仅依靠外界的努力,是完全没有作用的。无论有多少的政策保护、多少的措施施行,最重要的还在于人,也就是濒危语言的使用者,不要丢失本民族的语言。所有的语言在文化价值上是平等的,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简单地把本族群落后的原因归结在语言上,这是极其错误的观点。如果能增强全社会的文化意识,珍惜本民族的传统语言文化,重视我国丰富的语言资源,一些语言就不会这么快地衰退,也不用花更多的人力物力去挽救。

另外,不同语言使用者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也非常重要。在多语言多文化共存的社会环境中,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是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也会时有发生。但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宝贵的智慧财富,“不同语言之间只有使用者群体规模大小的不同,交际职能分工的不同,而不存在结构优劣之分。”任何人都应该像珍爱自己的语言文化一样去珍爱周边兄弟民族的语言文化,做到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才能够营造出一个良好、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才能实现各语言和文化的共同发展。

四、小结

戴庆厦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物种的消失,只让我们失去一种动人的风景;一种语言的消失,却让我们永久失去一种美丽的文化。”民族语言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现象,是这种语言使用群体传统文化和传统经验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如壮族的《人祖起源》、《创世纪》、《谷物起源》等民间文学,主要是口头流传的方式传承,如果作为主要传承工具的壮语消失,那么这些美丽的文化也将不复存在。“对于文化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来说,每一种语言都积存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现象,是该语言使用者传统文化、传统经验最直接、最集中的具体体现,他们千百年来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包括他们和自然界作斗争的知识和经验,都保存在语言里,并依赖语言代代相传,并得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加以传播。因此,一种语言的消亡就意味着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那种交际和思维工具及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永远丧失,科学家们也就无法探索人类尚不清楚的语言文化现象。”

印度安达曼群岛上老妇波阿的去世,导致了拥有65000年历史的古老语言的彻底灭绝,同时也导致了一个古老文明的灭绝。这给所有的人都敲响了警钟。正如美国濒危语言基金会的创立声明中所提到的:“语言消亡贯穿历史,但是从来没有过我们当前所遇到的威胁世界语言的大规模灭绝。作为语言专业人员,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我们研究的很多成果对后代没有用;很多民族的文化遗产正在我们的眼前逐渐消失。我们愿意承担旁观和无所作为的谴责吗?”

参考文献:

[1]戴庆厦.中国濒危语言个案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李葆嘉.广西民族语言文化的泱泱大观[J].广西地方志,2003,(1).

[3]孙宏开.关于频危语言[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

[4]韦树关.中国濒危语言研究新进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5]徐世璇.濒危语言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6]周国炎.论弱势语言生存的基本要素[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7] Yamamoto,A.Y. Linguists and endangered Language communities:issues and approaches. In Matsumura,K.,ed.,1997.213-52.

[8]李葆嘉.广西民族语言文化的泱泱大观[J].广西地方志,2003,(1).

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范文6

我们认为,互联网还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现在汽车还必须首先是车子,豆腐必须是豆腐。当然不等于将来不会改变。

但互联网已经改变了做事的方式,使传送层级减少,速度加快。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意义,是可以提升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今天坚持继续“蓝血十杰”数字工程,就是为了给用互联网精神改变内部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进而实现与客户、与供应商的互联互通。 互联网时代仍然需要科学管理

要回答互联网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先要搞清楚蓝血十杰为现代企业管理贡献了什么,我们应当学习什么?

蓝血十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理性分析和科学管理,建立在计划和流程基础上的规范的管理控制系统,以及客户导向和力求简单的产品开发策略。

科学地掌握生产规律,以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是需要严格的数据、事实与理性的分析的。没有此为基础,就谈不上科学,更不可能作为技术革命的弄潮儿。科学管理与创新并非是对立的,二者遵循的是同样的思维规律。

蓝血十杰为福特公司建立了财务控制、预算编列、生产进度、组织图表、成本和定价研究、经济分析和竞争力调查等,这些构成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当然,这些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虽然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信息革命的时代,未来还不知如何预测,但汹涌澎湃的新技术革命浪潮,还是离不开工业时代的基础。 继续优化管理,防止过度管理

从1998年起,华为投入数十亿美元,邀请IBM等多家世界著名顾问公司,先后开展了IT S&P、IPD、ISC、IFS和CRM等管理变革项目。变革的指导方针,是“先僵化、再固化、后优化”。僵化是让流程先跑起来,固化是在跑的过程中理解和学习流程,优化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我们要防止在没有对流程深刻理解时的“优化”。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努力,我们的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本上建立起了一个集中统一的管理平台和较完整的流程体系,支撑公司进入了ICT领域的领先行列。

管理变革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远远超过了我们最初的估计,而且随着公司全球业务的扩展和新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公司管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目前华为的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难点问题。

一是跨领域、跨部门的端到端的主干流程的集成和结合部的贯通,仍是目前最大的短板。各类流程看似各自都实现了端到端打通,但到了真正使用流程的部门和岗位那里却是“九龙戏水”,无法配合,效率低下。我们必须把公司级的管理变革进行到底。

二是公司运营管理与业界最佳实践还存在较大差距,已经成为制约公司市场竞争力提升的短板。公司在与爱立信对标的过程中,发现同样的管理,我们的用人用工比爱立信多。

对标之后,华为提出了“五个一”目标,供应链和GTS同时发起了“账实相符”管理变革项目。“五个一”和“账实相符”目标的实现,涉及从产品配置简化,产品配置打通,业务场景分类和简化,全球供应网络布局优化,从销售要货到国家仓再到站点的计统调模式变革,交付上ERP、ISD变革等多个管理变革项目的集成。

三是如何实现向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转型。公司的运作正在从以功能部门为主的运作方式,逐步向以项目为中心的运作方式转变,客户、研发、服务和变革项目将成为未来业务运作的主要形态。这样,才能避免大公司的功能组织的毛病,去掉冗余,才能提高竞争力,才能使干部快速成长。

四是简化管理问题已经提上日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蓝血十杰以其强大的理性主义精神奠定了战后美国企业和国家的强大,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走极端。在上世纪70年代,由蓝血十杰所倡导的现代企业管理也开始暴露出弊端。对数字的过度崇拜,对成本的过度控制,对企业集团规模的过度追求,导致了过度管理和对创造力的遏制,使得福特等一批美国大企业遭遇困境。在华为公司,管理的复杂性正在随公司规模的扩大呈非线性地增长,这已经开始成为公司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永远不可动摇的旗帜。两难之处在于,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是客观趋势,我们必须在坚持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商业模式的同时,降低管理的复杂性。

华为的管理变革将进入攻坚期。我们要时刻牢记,管理的目的,是提升一线的作战能力,是以客户为中心多打粮食,华为需要优化管理但不能管理过度,凡是不能增产的管理就都不是好管理。 用互联网改善公司管理

今天,互联网和物联网正在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促进了信息的生产、交流、获取和共享,但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即使在互联网时代,车子还是车子,豆腐还是豆腐。同样,互联网也不可能使一家公司的管理实现跨越,科学管理还是基础,流程和规则可以简化,但不可以没有。

对实体经济来说,互联网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是颠覆还是推动?蒸汽机和电力都曾在产业和社会生活中起过革命性的作用,但这些技术革命不是颠覆而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和生产的进步。互联网也不例外,其本质作用在于用信息化改造实体经济,增强其优质、低成本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一句话,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意义,是可以用它来提升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在改进公司内部管理方面,互联网可以大有作为。首先可以使产业链内部交易标准化、数据化的信息快速传递,并全流程透明;其次通过信息互联加强内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推倒部门墙,简化内部运作、核算和控制,降低交易成本;再有,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充分挖掘和分析公司客户需求的大数据,加强客户洞察,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分析内部运作的合同、订单、项目、配置、库存、物流的大数据,支持及时、准确、优质和低成本的交付;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大数据分析,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牵引优质资源向优质客户的倾斜;实际上,把标准化产品销售和行政采购搬到互联网上,实现B2B、B2C、O2O等多种新商业模式的运作,华为已经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