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关怀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关怀建设

人文关怀建设范文1

关键词:校园环境;人文关怀;校园文化

一、校园环境建设中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

校园环境是指在校园内影响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本文所指的环境是特指学校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建筑群、运动场地、校园绿化、道路以及人文景观等校园文化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

人文关怀是指以关怀人、尊重人为主旨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表现出对人的生存现状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校园环境建设中的人文关怀,就是指在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理顺人与环境的关系,确立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关心、理解,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体现人们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

二、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随着教育的发展,对校园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以及和谐校园的提出,大学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朝着“综合素质型”转变,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使校园环境德育和美育的职能进一步强化,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提倡人文关怀,对于校园环境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校园环境是人化的环境,校园环境的职能,就要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以人为主体,关心人,以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目前校园环境建设中,对人文关怀的体现,与我们的理想状态还有较大的距离,存在种种弊端。校园规划设计沿用旧标准模式,设计方法存在局限,对现代大学的新变化缺乏敏感和预见,忽视了校园环境的具体的人类行为特征,过分追求宏伟、高大的景观形象,却因此忽视了人对环境的多层次需求。广场以大为好,往往大而不当;车道以宽为好,行人的空间越来越小;绿化急功近利,多以草坪为主,绿而无荫;建筑物的造型以新异奇特为美,破坏了环境的整体和谐协调。凡此种种,与人文关的精神怀背道而驰。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方关怀是校园环境职能的必然要求。

(一)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是校园环境最基本的职能

校园环境是师生从事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载体。满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相互交流、师生生活等物质需要是校园环境的基本职能。校园环境是师生参与、交流和聚会的场所,是每个人获得认同并以之为归属的场所。校园环境是因人的需要而建设,是为人服务。因此校园环境建设理所当然要体现人文关怀,以方便、舒适、安全为最基本的要求。结构、功能合理的物质空间环境有利于激发人们学习和交流的愿望。

(二)环境育人是校园环境的又一职能

环境的育人性,是校园环境的又一职能。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显而易见,人格的升华、自我的完善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好的环境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有利于学生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学校环境对人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一种细语润无声的“无声教育”、是一种“隐形教育”。环境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要尊重师生在环境中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在环境中充分体会到环境对人的关怀,使人对环境产生依恋和认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进而影响和改变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在校园环境中注重人文关怀,才发挥环境寓教于景、润物无声的作用,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三)校园环境是师生休闲娱乐的憩息地

校园环境是一个高雅的文化场所,也是师生休闲娱乐的憩息地,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十分重要。在紧张的教学之余,人们回归自然,“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美好生活,接受美的熏陶,净化心灵,融洽人际关系。校园环境要满足师生休闲娱乐的需要,就要以人对美的理解和享受生活的要求,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环境对人的包容和理解。营造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自然环境和充满人文精神的世界,离不开人文关怀。

三、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的着力点

把校园建筑的作用由注重满足人的生活、生存等基本需要,提高到满足人的情感寄托和追求生活的诗情画意的更高层次上来。校园环境规划和建设要一方面体现传承历史,体现学校特色,反映时代风貌,表现学校的文化特点。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人文关怀,大学是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场所,其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师生的需要来设计安排,维护师生的利益,塑造与人亲和的环境。以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舒适、安全、健康、文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准绳,以达到审美、益智、修身、养性为目的,并要注重彰显学生的个性,平衡学生个体间需要。

校园建设要靠全体师生共同建立和推动,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来进一步促进校园建设迈上新的层次。校园的建设,千万不能靠“长官意志”和凭主观想象。基建和管理部门要尊重师生的意愿,提高师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师生的民主公平地共同参与学校环境教育建设,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良性互动。重要的决策活动,要充分征求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可以找到师生满意的方案,还可以通过参与校园环境建设,学习环境和社会的知识,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环境素养。

人文关怀体现在师生学习、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校园环境中的人文关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需要。校园中常常见到的一些绿色植物上悬挂的标识牌,牌面用各种文字标注植物特征,使学子们能经常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研究植物。

2.满足学生学习生活方便的需要。在中心地带设置校园分布图,在建筑物上标注其名称、在交叉路口设置路牌等标识,方便来访者找寻。在机动车不能通过的路段,预先设立指示牌。种植耐践踏的草种,把绿化带拐角改成弧形,将踏出的小路变成真正的小路,方便行人。校园的车行道和步行道系统,既是校园各区域的交通联系纽带,也是人员疏散流动的重要场所。要坚持步行为主,人车分流的原则,满通便捷的要求,保护步行者的安全。应采取限制车速,禁止某些车辆通过等交通措施。

3.满足学生追求美的需要,发挥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营造一些具有艺术价值或象征意义的经典景观。布置的景点、植物造型、小品,力求精美,以形悦心,以文悦目;校园建筑要与校园环境相融合,体现美观与实用的有机统一。追求陶冶师生情操的建筑美;植物分布、绿地要讲求自然美、协调美。

4.满足学生自我教育的需要。校园的建筑、雕塑艺术、园林绿化景点是一个个文化符号,它传达着教育者的理念,蕴涵着大学的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理性的启迪。精心打造人文景观,名人警句、名人雕塑等不仅是对校园的美化,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美观、优雅和文化内涵丰富的环境中生活,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个体思想品质、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达到“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教育效果。

5.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要。人们对环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空间设置上,应满足师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的需要。人们既需要有高大宏伟的景观展示人类的伟大的力量和理想,满足“瞭望”的要。也需要有婉转私密的空间,给浪漫的情人一个含蓄追逐的场所,或是给思考者一个回忆和想象的空间,以满足受到“庇护”的愿望。人们既需要有宽阔的场所表现自我,满足当“演员”的要求。也需要在林荫边缘地的“歇脚”,以满足成为一名观众的愿望。人们既需要有方便快捷人流通道,以满足快节奏学习生活的需要,也需要曲折迂回的小径,以满足课余散步休闲的要求。“应具有一定的供师生交往、聚会、健身等活动的公共场所;具备一定的供个人学习、休息、观赏等不受外人干扰的安静角落;具备供三五成群的小团体集聚高谈之地。”

当然,我们在强调校园建设要注重人文关怀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自身内在的规律,在对客观物质环境的理解和改造上还应依据系统内在的运行机制,而不能盲目地强调“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人文关怀建设范文2

不管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若发生优秀员工流失都是一件让人心痛的、惋惜的事情,通过对这些离职员工的跟踪调查得知,很多的员工离职是由于不适应导致的,究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新员工适应公司并留住潜力员工呢?以下内容将给出答案。

相关人物

新员工、培训师

事件描述

本人所在的公司是一个大型的呼叫中心产业基地,目前业务模式以接、打电话为主,基地长期需要大量的员工,这里的员工每天与电话相伴,并且每天都要接受无数次的被拒绝,在老员工的心里每天90%以上的被拒绝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而对于新员工来说这就是“严重的打击!并且无法接受!”此时,若没有及时进行了解、关怀,直接导致的就是——人才流失!

通过对流失率的统计得知,新入职的员工在前五个工作日的流失率为53%,而这些离职员工其中84.4%是入职前两天离职,也就是说新员工入职前两天是离职率居高不下的关键所在,如何才能快速有效的解决,面对这一棘手问题,本人展开了行动——人文关怀计划。

为了收集离职的真实原因,我亲自打电话给离职人员了解情况,我得到的除了“家里有事、回家继续考学历、家长不同意离家远的工作”等虚谎理由以外,就是“觉得这份工作不适合我、我不适应”这些不适应有来自于工作,也有来自于生活。可能这些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可是我们要换位思考,刚来公司一两天的新员工,面对公司里的所有东西、事情都是陌生的,包括回寝室,要是没有人带领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坐车,该怎样走,这些每一个小事情都会成为他们目前的挑战,这时就要求我们及时去发现员工所遇的困难并且去解决。

一般情况下,新员工进入公司后的适应期在一个星期左右,因此,我在后续每一批新员工入职的前一个星期里加入了人文关怀。具体措施如下:

1.将处于入职第一个星期的员工于每天午饭后在培训室里集合,我们一起交流生活中、工作中的问题。由于新员工在前期培训结束后会进入不同的项目团队培训各自的项目内容而分开,在每天中午交谈时大家可以重新相聚,在很多事情上可以产生共鸣,快速进入团队合作状态,增加归属感。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交谈时培训师要与员工们围坐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大家最大限度地看到每个人的表情,及时做出反馈。切忌,不可像以往培训一样站在前面面对员工交谈。

2.让新员工养成在刚入职的一个星期内每天写纸条的习惯,可以将这一整天遇到困惑的事情写下了,因为每天中午的交谈只能知道员工上午的情况,而下午的情况无法及时、全面、准确的获得,因此,每天的纸条可在距下班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点收取。若通过纸条上的内容得知有员工需要及时的疏导,可以利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与其谈心,解决他们的问题,以确保第二天能够继续以饱满的精神来工作。

3.将入职第二天的员工集合,在培训室共同看心灵成长类的影片,然后让大家一一分享,这可以使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这个环节需注意的是,要让分享的员工站在前面面对大家说出自己的体会,因为在分享时很容易说出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大家可以监督分享者今后的行为,若有偏离可以及时提醒。

4.在分享完毕以后,可以找一位曾经跟他们一样从基层做起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得以提升的员工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与心得,这可以让新员工看到眼前真实的例子,能够切身感受到自己在公司的未来发展空间,更加坚定自己内心的那份信念。

人文关怀建设范文3

[关键词]建筑设计 人文关怀 空间利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235-01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应该在那些方面体现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在社会的发展中广泛被提到,它指的是在各个方面对人的关爱和尊重,让人的生存能力得到提升、让人的生存意义得到升华,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让人的心态更加美好、让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人文精神”是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的灵魂所在,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让自己所设计的作品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出人文精神,应该在方方面面体现出对人的关爱和尊重,通过不断发现自身设计的不足,不断的改善设计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让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安定生活。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其主旨是以人为主体,它的本质是设计,他的手段是考虑人文关怀并运用到设计中,其最终目的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在设计中,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人性化的设计方面,就是设计师要设计出更符合人们生活习惯、有助于人们健康的室内外环境,这是现代社会设计师的主要目标。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中,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压力不断加大,人们迫切希望可以在公共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人文关怀,在自己私人生活的空间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在设计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将中国数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渗透在设计中,使设计充满中国人文特性,创造一种中国人文境界,以体现对中国人的精神关怀和尊重。从不同文化背景来看,无论是任何设计风格,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有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文理,他们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成、发展的,同时也反映着人类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具体的表现当时该种文化风貌。从同一文化的不同时间段来看,任何时代的室内设计都紧紧的围绕在当时的生产力和人文文化情怀周围。总之,人类的后天设计改变,都是来自于传统的文化环境,人们依据着丰厚的文化氛围改变着世界,设计着一切。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设计中也是人文精神体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二.人文关怀在客厅设计中的体现

客厅是家庭日常起居活动尤其是白天活动的公共空间,相应的对日照天然光照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婴幼儿和退休在家的老人对日照和天然光照度要求更高,为保证有充足的日照和天然光照度条件,客厅应最先保证最佳朝向或良好朝向,应尽可能设置在南向。因为南向有最好的日照和天然采光条件,日照对客厅在冬季取暖保温是必要的。日光中包含的紫外和红外辐射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儿童生长发育、维护身体健康、改善卫生环境都有重要作用。天然光线还可随时间的变化有效地调节人体生物钟的节奏,充足的天然采光对改善客厅内视觉环境,形成舒适宜人的环境气氛都有积极的影响,是其它因素所不可替代的。客厅布置在南向可与生活阳台相连,方便家庭成员使用阳台晾晒衣被,进行户外活动,同时也方便来访客人到阳台上观景或欣赏阳台种植,避免穿过卧室到阳台对卧室的干扰。南向客厅连接宽大阳台,其间用玻璃门、大窗户或落地窗相隔,可大大增加客厅的空间开阔感,阳台充沛的日照有利于绿化盆景种植,可形成充满自然气息和生机勃勃的空间环境气氛。南向客厅有良好的。

三、人文关怀在卧室设计中的体现

由于卧室本身的空间不是很大,所以可以大量运用占据空间小儿功能多的家具来对卧室进行布局,这样可以更好地节约地方利用空间,在卧室可以选择放置既可以作为沙发又可以当床的家具,在书柜的选择上,可以尽量选择表面平整的书柜,这样,它也可以同时满足其书桌的功能。大柜子要既可以放办公用品,也可以放衣物以及生活中繁琐的东西,这样可以整体给人一种空旷感。墙面、床单、椅套等这些方面,要注意颜色的搭配,使得颜色相互协调,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四、人文关怀在卫生间设计中的体现

卫生间是一个功能要求复杂、使用频繁的空间,既要符合居住生活行为规律,又要达到卫生、安全和舒适的要求。卫生间除配备有卫生洁具和洗浴设备外,还要安装通风、除湿,排除废气、污水、污物的设备和设施。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住宅设计时应考虑在卫生间预留安装太阳能的水管通道,以免水管在建筑外墙上凌乱不堪,影响建筑外观。由于人们生活水平而使得入浴行为逐渐日常化,将浴室干湿分离将是必然趋势,可以在便器与淋浴器之间用帘子隔开,使得淋浴变得更加方便。在便器的选择上,可根据空间大小和个人习惯来选择,如果空间相对较大,可选择分体坐便器,如果空间相对较小,可选用连体坐便器。在色彩方面,坐便器尽量要与浴缸和脸盆的颜色保持一致,但颜色最好不要深过地砖,要与整个卫生间的色彩相协调。

五、建筑设计中还要注重对特殊人群的关怀

人文关怀既是民族文化的积淀,也是是时代对建筑设计的召唤。建筑环境设计呼唤人文关怀,“无障碍设计”就是人文关怀在建筑设计中的充分体现。关爱弱势人群、构筑无障碍城市,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及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城市的社会文明化水准。无障碍环境设计的目的在于确保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人群行动的自由,扩大其行动范围,使其能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成为可以贡献社会的公民。

结语: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适应人们的新要求,不仅要让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还要在节约空间、节能、环保等方面发展,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程唯.浅谈建筑设计中的人文体现[j].大家,2011,03:39-40.

[2] 王小婷.建筑设计要注重人文关怀[j].新西部.2010,08:150.

人文关怀建设范文4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建设不应当也不一定是由学校或者班主任给学生的建设,这种建设还应当惠及奋战在一线的广大班主任。事实上,广大班主任需要的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奖励,他们更希望如同给学生提供“精神关怀”一样,社会、上级主管领导以及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给他们适当的精神关怀。创建和谐、稳定、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将有助于班主任的成长。

目前我国教育界对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探讨,主要还是指在学生方面的建设。但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为学生创建适合于本班的文化氛围,在创建班级 文化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来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给予他们的精神关怀。

那么何谓“精神关怀”?“精神关怀”(pastoral care)一词来自英国,原指牧区的牧师或主教给予教区的教民的关心和帮助①。唐云增教授等人认为这一词很好地表达了教育者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情绪的关注,其从主要方面表达了班主任劳动的性质,主张吸收这个术语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学校生活实际运用。而大多数教师认为班主任要给予学生的精神关怀应当主要包括:关心、理解、尊重、信任。

班主任要给学生以精神关怀,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给班主任以精神关怀?毕竟班主任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他们更能体会教育的艰辛与困难,“累”是广大班主任共同的感受。即使在提倡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今天,多年的实践也证明,很多学校在进行班主任专业化探索时,主要的还是班主任的工作,而学生的自主管理却因种种原因还没有完全实现。班主任仍然是奋斗在一线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身体还是思想上,他们都有很多困扰与困惑,同样也需要精神关怀。

但是,长期奋斗在一线的他们却只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做着辛苦却可能没有人承认的工作,班主任们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在他们的班主任津贴中加多少钱,或者在他们的履历中多一份炫耀的资本,而是需要社会、上级主管领导以及学校通过为班主任创建的校园文化,给予班主任更多的精神关怀,从而促进班主任的成长。物质并不是对班主任奖励的唯一手段。必须创建一个使广大班主任能安心、舒心工作的文化氛围,这就是对班主任的精神关怀。而这种精神关怀,应当通过创建和谐、稳定、优良的校园文化来实现。

一、社会及上级领导要为班主任成长提供政策支持

长期以来,社会、上级主管领导、学校在评价班主任工作时,主要还是以班级的中考或者高考成绩来衡量,结果班主任不得不跟着这根指挥棒转。忽视了教育基本规律的评价,带来的势必是广大班主任精神上的苦闷与彷徨,高强度的工作量,有的甚至无法承受。很多教师不愿做、不想当班主任,即使是班主任津贴提得再高。

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式不能再实行下去。如何为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制定新型的评价方式?

1、班主任工作评价应当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全面性、激励性及可操作性

通过建立新型的评价方式,引导广大班主任到实现德育目标上来,而且评价要全面,建立多元化的评价队伍,如上级主管领导、学校、年级组、班主任、家长、学生的评价体系。而这样的体系,应当是激励班主任能够更舒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并且操作性要强,分解指标,尽可能的做到量化考核。

2、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内容要与时俱进

每一个时代,班主任的工作都不一样,对班主任的工作要求也不应一样。现在的学生,已经不是以前盲从的一代,他们独立自主性与个性都很强,当然不管是哪个时代,要求学生创建一个优良的班集体是不会过时的。因而,评价班主任工作时,除了要评价其班会工作、教育活动、文体卫生、学生成绩、家校联系、评比获奖之外,还应当适当考虑教育科研能力、工作效果,如学生毕业后的情况观察(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及学生反馈评价等。并且这些评价指标应当在实践中不断纠正与增删,与时俱进。

在这方面,广西柳江县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初步建立起了以班主任专业化资格等级评审为核心的新型班主任评价体系,并且把班主任等级定级升格为政府行为,通过班主任专业化资格等级来制定班主任的评价体系②。这对广大班主任来说是改变以往以成绩来论英雄的一个良好开端。

二、构建和谐校园,全员参与教育管理,创建有助于班主任成长的环境

和谐的校园,将有助于教师的成长。但是长期以来,班主任的工作仍然是学校工作中最基层最辛苦的,教师普遍不愿做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对班主任的种种要求,无论什么事情,首先想到就是交给班主任,甚至在科任教师课上发生的问题,本来科任教师可以自行解决的,也要班主任出面完成。他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在学校中班主任津贴比普通教师有所提高(当然这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承认和具体体现),班主任就应该去做这些事情。一旦班主任不能及时处理,就对其进行苛责,或者干脆对学生放任自流。

但班级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班级,班级管理也不是班主任一个人所能完成的,而是全体教师共同协作进行管理。班主任迫切需要同事的理解和尊重,也迫切希望各科任教师能主动参与到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而学校在这方面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科任教师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如设立副班主任,给予副班主任相应的待遇,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在中学中实行班主任轮换制,让每个科任教师都能得到当班主任的机会。

这样,形成了全员参与管理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每一个教师成长为优秀班主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打造班主任交流平台,让经验型班主任成长为专家型、专业型班主任

当我们在谈论到某位优秀班主任时,相信大多数赞扬最多的还是谈到这个班主任有经验、有方法。诚然,经验与方法是一个班主任所必须的,但笔者认为,这样的班主任却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说这样的班主任还处于班主任的初始状态。

因为在班主任专业化的实践过程中,固然很多班主任都有很多好方法、好点子,但这些方法、点子需要由实践升华为理论,这也是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要义,即班主任专业化重在建设,在建设中不断成长,然后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而这些实践上升为理论要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光有优秀案例是不够的,只有不断的交流,才能将各位班主任的创新案例不断挖掘出来,发现其在专业化建设中由实践发展出来的共性,进而升华为理论。

广西柳江县实验高中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班主任专业化研究室,将班主任工作上升到了理论研究的高度,同时也为广大班主任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这也是在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工作中的一个创举。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班主任充分展示个人丰采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一个班集体能否成为优秀班集体,最关键的是看班主任在这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但是班主任作用的发挥,除了班主任本身的威信外,还应该包括班主任管理工作以外的东西。班主任不应该是一个只知道工作的机器,他也应该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通过教育管理以外的东西来增进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班主任之间的比赛,如教育案例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这样既可以增进班主任之间的交流,又可以展示班主任的风采。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类文体活动,让班主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充分展示班主任的个人魅力。

综上所述,如同学生需要精神关怀一样,班主任同样也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得到精神关怀,他们也需要得到关心、理解、尊重、信任。通过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班主任能以更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从而促进班主任的成长,能够在班主任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

注释:

人文关怀建设范文5

【关键词】医院工会 思想政治工作 人文关怀

近几年我国医患双方的维权意识显著提升,逐步加剧了医患矛盾,医患纠纷案件数量也与日俱增。有的医务人员对待患者态度恶劣,工作中不够耐心和细心,这是当前医患矛盾的主要致因。医院只有从整体上提升医务人员的素质,促使医务人员端正服务态度,并要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才能真正解决好医患矛盾。

一、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改善医患关系,增强医患信任。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医务人员在医疗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因为少数医务人员对待患者态度较差,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关怀很少,也没有耐心的给予指导,从而造成医患矛盾的出现。由于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医患矛盾日益凸显,医患纠纷案件数量也逐步提升,所以医院如何提升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够切实转变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促使医务人员对患者关怀意识的提升,从而让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较强的信任感,这样医患关系才能得到转变,并妥善解决医患矛盾。所以,医院工会要将思想建设的职能作用体现出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打下基础。

(二)赢得患者信任,提升治疗效果。

如果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存在着不理解或不信任,则会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而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确保全体医务人员人文关怀意识增强,能够逐步提升其工作效率,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1]。这样一来医务人员会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并为患者耐心的讲解病情与医疗不确定因素,能够为某些医疗决策的制定争取宝贵的时间,减少治疗周期。此外,还能够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提升医疗效果,患者在感受到来自医务人员的关怀时,能够更加信任和支持医务人员,并积极配合治疗,不仅提升了治疗效果,还有效缓解了医患关系。

(三)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

面对着我国越来越紧张的医患关系,以及医疗纠纷案件的普遍性,医患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主要矛盾之一,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切实增强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意识,这样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只要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社会才会更加稳定,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对策

(一)工会职工思想建设中应用人文关怀。

只有加强工会职工的人文关怀思想建设,帮助工会职工提升综合素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人文关怀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2]。一方面,工会职工应主动加强学习,正确理解人文关怀思想科学的内涵,充分认识到加强人文关怀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能够主动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建设;另一方面,由于医务人员一般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所以在人文关怀思想教育过程中,应从医院职工实际特点出发,灵活采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在实践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育,以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二)集体活动中应用人文关怀。

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在开展集体活动时融入人文关怀建设,这是加强人文关怀建设的有效途径。首先,医院工会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关怀建设主题活动,让全体医务人员在主题活动中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其次,医院工会要采取会议、讲座、宣传板报等方式,加大人文关怀思想宣传力度,从而让医务人员把文化关怀内化为一种个人意识;最后,医院工会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并将人文关怀意识渗透到整个活动过程,让人文关怀思想逐步转变为医院的一种集体文化。

(三)建立完善的人文关怀制度。

医院要建立完善的人文关怀制度,为工会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群众反映制度,并将制度落到实处,让医务人员及时掌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其次,医院要建立完善的人文关怀网络,并在各个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渗透和贯彻人文关怀;最后,医院组织内部应建立完善的人文关怀制度,让组织与成员之间能够更加密切的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更好的解决患者思想上的问题,确保患者的心理健康。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极大成效,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也对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此外医院要遵循平等的理念,将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以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注重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让人文关怀贯彻到整个医疗过程,为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人文关怀建设范文6

城市的交通工程建设中真正做到人文关怀的融入,才能体现到城市的文明形象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同时城市交通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在进行交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让城市交通工程管理者充分了解人文关怀的本质,增加社会决策的参与程度,提高城市整体服务水平,让城市交通工程使用者参与进来,一同进行城市交通的设计、组织以及运行。让人们了解城市道路设计的目的以及建设的方法。在进行交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设计者要保证设计的具体多样性,针对于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不仅应满足城市的交通设计,还应反映社会不同层次人们对城市道路的需求,让他们知道城市道路从设计到建设反映出自己的心声,同时也多了一份责任。城市的景观美化,是展现城市交通工程建设与城市美景相结合,不同的设计理念其作用影响着多方面,同时环保节约也是城市道路建设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之一。

2城市交通工程的建设

城市交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不但从设计理念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还要从节约环保上加强控制,如某些地区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只注重城市中心的建设,城市郊区的道路损坏的较为严重。另外,在建设的过程中对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导致质量不过关,道路使用寿命短。这些问题的突出体现,我们应认真思考一下,如何把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好,让它成为城市中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人们心中的优质工程。我认为,首先要从工程建设有效管理入手严把施工质量,杜绝偷工减料现象发生,另外要做到节约环保,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有效的利用,及时的回收,不能随地浪费。工程用完的废弃物要及时处理不要乱堆乱放,以免造成环境污染。这样,城市交通工程建设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3人文关怀与城市交通

3.1在系统完整性上体现人文关怀。

完整、高效的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工程设计的重要原则,而人文关怀理念的注入,更能体现与交通保证系统的完整性相结合。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城市规模的建设扩大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区域,已相适应人们的生活的各方面的需求。同时人们的就业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性。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也带来了更大的交通出行压力。如交通拥挤、车辆堵塞等,公共交通系统是我国基础性公共事业,人们出行的保障。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设施,要与其他不同的交通方式进行相结合,通过标准与细致化的设计,已保证交通出行工具可以更好的被人们所利用,减少出行成本,降低出行困难。在不同交通工具转换的公共场所,要配备清晰、准确的交通标识,给予出行者提供明确的交通出行信息。

3.2在道路交通设施上体现人文关怀。

在城市中,存在很多令人迷惑的道路交通标志,为出行人们带来了不少烦恼。比如,在某处交通施工建设时,就树立“施工路段”“、车辆慢行”或“注意安全”等字样的提示。这种现象在城市交通建设环境中经常被看到,这种简单安全防护措施,对人们出行的安全保障不够的。同时,也会引起出行的司机以及过路行人的情绪不满。所以我们在进行交通安全标志的设计上,要充分的体现对出行者的人文关怀,以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进行交通设施的分析与设计。从而设计出安全、标准、人性化的交通设施。交通设施还可以采用人性化的表达方式,比如“前方路段正在施工,给您带来不便,请谅解”,或是“为了让城市道路更加畅通,请您绕路行驶”。另外,在指示司机道路转弯时,要通过图解来提示司机进行转弯,体现良好人性化的服务意识,让司机感觉到交通出行的愉快。只有保证交通标志的人性化,才可以实现温馨出行,让司机从主观意识上自觉、积极的了解交通警示安全标志,更好的遵守交通法规。

3.3要从弱势群体的保护上体现人文关怀。

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之一,需要全社会来关怀与爱护他们,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城市发展中所必须关注的一项内容。在交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方式的包容,关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一个城市是否能展现出良好的人文气息,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包容性。对出行的司机包容、对过路的行人包容、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包容,这才是城市人文关怀的体现。而对于城市交通工程设施的使用对象中,靠步行,骑自行车等交通方式出行的人们还是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的交通出行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我国很多城市的主干道设计上,以双向四车道为主,如果汽车交通流量较大,中央分隔带就会被缩减,以增加车道数。部分城市在交通信号灯设计上,也通常把右转机动车、直行非机动车、行人放在同一的相位,这样对直行非机动车和行人非常危险,增加了交通事故隐患。所以我们要在交通工程设计上,要针对于上述问题进行行之有效的解决,保证弱势群体的交通出行安全。交通设计上要尊重不同出行群体的利益,使他们在出行的道路上相互更加的协调。在人行道设计理念上,要注重保护行人与非机动车的安全,要在人行道上设置专门白色斑马线作为行人等待区域,做好对行人的保护。在对于老人、儿童、残疾人出行上,要设置专门的无障碍通道,保证相关无障碍设施的标志清晰明确,提醒行驶司机以及行人引起注意,保证出行的安全。另外,在交通指示灯的设计上,要融入图解要素,帮助色盲以及不了解交通法规的人们了解如何安全出行。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