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单亲 教育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好多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等意识的变化或其他不可抗力(意外事故、疾病等)的原因而发生破裂。从教育的角度看,无一个完整稳固的家庭的学生,其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作为教育者应更多地去了解,去关爱这些单亲学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

一、单亲家庭学生学校生活基本心理特征

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其心理发展有较明显的差异性:在学校生活中,在与老师同学的接触交往中,攻击性强,持久性差,消极情绪等特征表现明显。[1]职业学校时代是青春期的主要阶段,学生生的心理不稳定,容易产生烦恼,而单亲家庭学生比双亲家庭学生更容易迸发不良情绪,产生不良行为习惯。

1.攻击性强

这与其性格孤僻、心灵压抑所导致的逆反心理密切相关。由此而造成了听不进批评,本能地敌意,为一点小事而情不自禁发脾气,最后发展为冲突、顶撞甚至攻击的偏激行为。

2.持久性差

单亲家庭学生普遍不能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职校学习较为轻松,作业量较少,但单亲家庭学生却经常有作业不完成的情况。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在家庭破损过程中受到过一定的心理伤害,又由于家庭教育的残缺,容易造成不良学习习惯。

3.消极情绪明显

青少年心理学指出:人一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便会增强。单亲家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已经对自我主体性产生了自觉意识,一方面他们试图采取自主独立的行动倾向,另一方面也会动辄就想到自己家庭的不健全,感到自卑苦恼。

二、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不适主要表现

1.自卑抑郁心理

有自卑感的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郁郁寡欢,对未来缺乏信心,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整个生活似乎都弥漫着灰暗的色调。[2]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自卑抑郁情结”的形成,进而在自我评价中经常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

2.嫉妒猜疑心理

嫉妒猜疑心理则多半是单亲家庭学生在自己社会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单亲家庭学生就有可能嫉妒他人,常常会无端怀疑他人看不起自己甚至作弄自己,有时还会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在与人相处时就不会那么热情,严重妨碍他们与人交往。

3.孤独冷漠心理

消极的自我情绪体验使他们形成扭曲的自我形象,既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由于怀疑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缺乏积极从事交往的勇气,不愿沟通与他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他们对人对事就会无动于衷,缺乏高涨的热情,有时甚至还会对人怀有敌意。

三、对单亲家庭学生尝试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社会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对由自我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构成的矛盾或危机。[3]心理的发展始终存在两种可能性,或者是解决矛盾,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或者是解决不了矛盾,形成消极的个性品质。作为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因家庭破碎而带来的不良影响,使他们拥有与其他同龄孩子相同的健康心理特征,顺利完成学业,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

1.引导学生正视人生的挫折和不幸,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的情绪的灵魂,情绪情感的变化受个人世界观的制约。单亲家庭职校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将直接影响他们情绪情感发展的方向和深度。只有帮助单亲家庭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使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丧失信心,在困难的逆境里不绝望,才能使他们的心理获得健康的发展。[4]

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事实。人的生活道路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坎坷,遭受挫折。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过程。家庭的变故只是人生挫折的一部分。用事实说明不幸是对人生的考验和磨砺,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就是他们在不幸和挫折面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只有经受不幸的磨练,才能使人的意志更坚,在克服苦难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和自我价值。

2.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单亲家庭学生

学校是以师生关系为主轴而构成的社会群体。教师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智力、感情、意志品质的发展,也影响着他们的性格的形成。单亲家庭的学生最缺少的是父母之爱,教师的“爱”可以填补学生心理的“真空”,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他们心里激起层层浪花。[5]同时要教育其他学生不要对他们歧视,不要嘲讽和挖苦,更不能对他们有成见,而应该主动接近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一起活动、一起学习,使他们忘记不幸的家庭背景,走出自我封闭的心态。

3.将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同对家长的劝说结合起来

单亲家庭中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特别受到严重的阻遏,其直接原因就是夫妻离异使得美满幸福和谐友爱的家庭解体。所以只对家庭离异学生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伴之以对家长的说服。家庭的不良影响对学校的教育具有抵制作用,会产生负效应。教师应多家访,和父母谈心,申明其利弊,使家长明白,作为父母,无论婚姻是否存在,都应该承担起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离婚绝不能以伤害和牺牲孩子为前提和结果,应尽量使孩子的生存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社会也要高度重视家庭业已破碎的单亲家庭子女问题,整个社会只有积极地协调把多方面的教育因素结合起来解决单亲家庭子女的有关心理问题,才能使单亲家庭学生摆脱阴影,走出心理的误区,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傅安球.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谢弗(Shaffer,D.R)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陈琦. 刘儒德主编. 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范文2

①病情评估。主要评估内容包括感染情况、关节周围皮肤是否有破损、术前关节功能、药物史、过敏史、既往史、全身健康状况及一般情况等,同时,注意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态。②心理护理。依据老年患者自身的心理特征,术前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焦虑和恐惧情绪,介绍成功的康复病例,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意义与目的,细致、耐心地为患者提高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主动配合手术治疗。③一般护理。术前实施相关的辅助检查,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疾病较多,且手术耐受性较差,身体较为虚弱。因此,需在手术治疗前在特殊检查与常规检查的基础上,依据患者情况,对其进行全身性的调整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心肺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加强患者的巡视观察,随时掌握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一旦出现异常状况,需立即告知医师并进行处理。注意了解患者运动、皮肤感觉、肢端血液循环和患肢肿胀情况。加强基础护理,为手术治疗做好各项准备,对患者进行1周左右的临床观察。在其他原发病临床治疗时和创伤反应期,适当延缓手术治疗时间,以降低临床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在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有所改善,且患者的手术耐受力所有提高后,即可实施手术。手术前ld内严格备皮,实施各项术前过敏试验,适量应用预防性抗生素和镇静剂等。④饮食护理。加强患者术前营养供给和饮食调整,以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对于胃纳较差的年老体弱患者,由于其消化能力较差,且饮食量较小,因而,术前宜食富含维生素、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包括豆制品、鱼类、蔬菜及新鲜水果等。⑤术前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在实施骨牵引或皮牵引时,掌握卧床排便方法,将臀部抬起至一定高度使用便盆,以保证稳妥,防止患者出现患肢内收及外旋等动作。对于女性患者,应在其小便时应用特制尿壶,防止髋部过多移动。嘱患者加强关节活动训练及下肢肌肉锻炼,并学会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掌握有关的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

①术后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肢端血供及创面出血情况,注意保持创口引流管通畅和敷料清洁干燥,加强饮食护理,手术6h内完全禁食,6h后可食流食,以避免术后疼痛。②一般并发症的预防。老年患者自身的细胞和脏器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衰弱,而且自身原发病较多,营养供给状况较差,抗感染能力较差,免疫功能降低,因此,手术后需加强并发症护理,降低临床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前应加强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并在术后适量应用抗生素,嘱患者早活动、早起坐,帮助患者提高肺活量,主动排痰咳嗽,协助患者拍背翻身,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术后4h排尿1次,加强膀胱功能锻炼。嘱患者多饮水,避免发生尿路感染。指导患者掌握征的气垫床和麋子垫的使用,以及抬臀训练方法,避免发生褥疮。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后应加强血糖监测,适量应用胰岛素,保证血糖值得到有效控制。③术后康复训练。老年患者自身的活动力较差,加之骨折后活动量显著降低,因而会对手术治疗的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患者需在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伤侧肢体与健康肢体肌肉功能的恢复,实施足趾的收缩和等长收缩运动,能够避免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的改善。护理人员在为老年患者提供指导时,要做到细心、热心、耐心,并控制好运动量,随着患肢功能的恢复,逐步提供运动量和锻炼次数,以不感疲劳与疼痛为宜。术后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制定系统的功能锻炼计划,制定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使患者树立恢复的信心。待麻醉效果消失后,可在原下实施踝关节伸屈和股四头肌自主等长收缩活动。手术4~6周后能够扶双拐行不负重下地行走,手术术后6~8周后负重去拐行走。离床活动开始后,需在专人辅助下行走,有助于功能锻炼的实施,避免跌倒。患者出院后,嘱其3个月内不能侧卧,同时要禁止上厕所使用蹲坑、下蹲和盘腿等动作,防止假体发生脱位与松动。同时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避免恐惧和急躁心理,帮助患者真正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巩固手术治疗效果的目的。

经过手术治疗和临床护理,所有140例患者中,共有23例患者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4%。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和发生率,如表1所示。3讨论综上所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需要患者家属、患者本身和护理人员三方的共同配合,在各个围手术期节段,给予患者系统的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术前做好各项手术准备,实施全过程的心理护理,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且术后尽早实施功能恢复性锻炼,有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另外一组为观察组,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

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有:①有目的地做好宣教工作。由于绝大多数的青年患者对心绞痛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会产生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特点,因此护理人员可采取办板报、发放健教咨询手册、面对面以及小组宣教等诸多教育形式对初发心绞痛的常识进行宣传,并且责任护士应适时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将心绞痛的病因、诱因、症状、预防措施以及相应的治疗等对其进行讲解,让其能够对该病症有一定的了解,对患者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其能够保持乐观的情绪,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使不良心理得以有效消除,从而能够使治疗的顺利进行得到保证。②注意保护性治疗。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尽量不要在患者面前对病情进行讨论,在谈话时语言要尽量谨慎,对不良刺激进行避免或者是减轻,从而使患者的猜疑、恐惧等一些不良心理的出现进行有效的预防。③给予相应的预见性处理。在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有恶心、头痛、呕吐等,因此医护人员应将可能出现的诸多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处理与预防措施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④充分发挥治疗的作用。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娴熟的护理技能为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的关键。在相应的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护理计划的正确执行、规范化操作以及合理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工作为使治疗顺利进行以及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得到保证的一项重要措施。

数据处理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效果经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14d,平均为(11.2±4.3)d,所有患者均未复发,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21d,平均(17.4±4.7)d,有6例患者发生复发而再次入院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6.96%。显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 后进生 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感

在学校教育中,后进生问题遍及每个学校的每个班级,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一般认为,后进生约占学生总数的8%―10%,但实际上的数字比这要大得多,可以说在今日的中小学学校里,后进生有增无减。那么,什么样的学生算是后进生呢?

一、后进生界定

后进生通常是指这样三类学生:品德不良者、学习成绩不佳者、品德和学习成绩两方面均不合格者。即指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最终导致“学业不振”、“学力不良”,或品德不良,或二者兼而有之的儿童。这部分学生虽然人数较少,但活动能量较大,活动范围也不小,一个班上如果有极少数几个后进生,就会使全班上下不得安宁,甚至会影响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如果任其自由发展下去,则其极易受不良诱因影响而误入歧途。后进生是可逆的或基本可逆的,只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他们是可以转化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分析每位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二、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在探讨后进生的转化前,我们应该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通常,后进生给我们的印象是对学习毫无兴趣,对成绩持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在这种表面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后进生的内心是十分敏感、矛盾的。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的心理特征。

第一,自卑心理。在后进生的身上,各种因素同样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体质情况、家庭气氛、性格特点、智力水平都与自卑心理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家长期待过高、百般溺爱,一旦有所挫折,便滋生了自卑感;体质虚弱造成学习的准备度不足,基础学力低下,同样也会诱发自卑感。学业的持续不良、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自卑感。

第二,猜疑心理。这主要是由于教育者和后进生之间缺乏感情沟通造成的。教师与后进生互不信任,双方都有戒备之心。教师常常怀疑后进生有意捣乱,后进生则猜疑教育者处处与他过不去。这种猜疑心理在得到强化后又会进一步导致对立心理的产生。

第三,对立心理。种种现象表明,对立心理较多地存在于年龄较大或程度较重的后进生中。教育者和后进生关系紧张,冲突不断,双方都易激怒。个别教师在对学生管理教育时,完全把自己视为“权利者”,特别是对后进生,他们一旦违反纪律,就立即“镇压”,这种“威慑统治”的结果,只能使学生“视师长如敌寇而抗之”,并产生对立心理。存在这种心理的后进生常常给教师以难堪(比如提怪问、出洋相、故意损坏东西等),也有的进而演变为对教师的仇视,导致教育失败。

第四,冷漠心理。这种心理主要是由教师造成的。后进生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受到的大多是批评和责难,较少得到表扬和夸奖。他们往往主观地认为老师和同学轻视自己、讨厌自己。学业不良和集体活动中所受的冷遇、排斥,使他们逐渐地对学习和集体活动丧失了兴趣,这样自然产生了一种对教师及班级活动的疏远感、冷漠感。这种冷漠心理在以后的时间往往会由于各种作用而被不自主地加强,并可能泛化到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上。

第五,厌学心理。后进生对学习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一部分后进生逃课、不交作业,还有一部分学生受社会非主流的影响,推崇“学习无用论”,认为硕士博士都找不到工作,教授还不如卖茶叶蛋的钱挣得多,念书还有何用。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他们逐步对学习失去兴趣,被动应付学习,

后进生错综复杂的心态,是影响其转化的重要心理障碍。掌握了这些特点,采取对策才能有针对性。

(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诸如家庭环境不良、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和学生个人努力上的差距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学失误积累所致。通过对后进生问题作调查、分析,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后进生是由非智力因素所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其一,部分学生因长期受家庭因素或社会不良因素等影响,造成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学习上无目标,因而对学习缺乏动机和兴趣,缺乏求知欲,无心向学,变成后进生,这类算是“不学”型。

其二,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未能得到及时解决,造成学习基础缺陷,而学习基础的缺陷,又造成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因此形成学习上更大的困难,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意志和毅力,产生了自卑感,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学习自暴自弃,从而变成了后进生,这类算是“怕学”型。

其三,部分本来是思想素质较好、学习基础也不算差的学生,因长期以来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繁重的作业任务,而感到读书辛苦,且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也渐渐沦为后进生,这类算是“厌学”型。

以上三种是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可简单地概括成六个字,就是“不学,怕学,厌学”。表面看来,似乎成因不同,但实质上都是由学习目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所导致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受归因方式影响,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消极的归因方式将阻碍甚至扼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发现,后进生普遍存在着不良的归因倾向,即把成功归因于环境或运气,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导致自暴自弃。因此,后进生普遍存在的不良的归因倾向是影响其转化的根本原因。我以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后进生转化问题,必须运用归因理论帮助后进生形成积极归因。

三、归因理论对后进生转化的意义

(一)何谓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心理学韦纳创立发展起来的。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理论就是分析和说明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对其行为结果原因的解释一般都归结为个人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体状况、外界环境等。同时,韦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性归因,最后,将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如表1所示的归因模式。

表1: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冯忠良、伍新春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233页)

一般而言,学生通常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与运气这四个因素而较少归因于身体状态或外界环境。

从控制性来说,它将影响个体的情感反应,使人们产生自豪和羞耻等情感;从稳定性来说,它将影响个体对将来成功的期望,不同的归因对人的持续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将失败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因素时(个人能力),就会降低人们的预期和信心;相反,如果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努力程度)时,则会使行为者加倍努力,从而产生争取成功的持续行为。该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归因理论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教育心理学中探讨学生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

(二)归因理论对后进生转化的意义

1.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引导后进生积极归因,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学习和工作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人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成就行为的归因。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今后的行为。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常不自觉地运用归因,比如:有的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这是一种积极的归因方式,这种归因可增强对成功的期待,并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而有的学生则把成功归因于环境或运气,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这是一种消极的归因方式,这种归因方式会降低对成功的期待,并伴随着消极的情感体验。

对学生学习的成绩或品德行为进行积极归因,对教育转化工作起着关键的作用。积极归因和正确归因是有其区别的。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形成良好品行的归因叫做积极归因;而找出学生学习失败或行为过失的真正原因的归因则叫正确归因。归因训练中是使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还是正确归因,在这一点上有争议。有的研究指出,要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正确归因,即找出造成学习成败的真正原因。怎样更合适呢?从提高学习积极性角度考虑,使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才是最重要的。如,学习不好的真正原因是这些学生能力低一些,如实告诉他们只能使他们感到无能为力;而如果让他们感到原因是努力不够,就不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力差一些并非不能完成任务,只不过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更长一些,努力更大一些。努力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有时,学习失败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内容的难度,内容难可以通过努力掌握;教师讲得不好,自己努力也会明白。因此,要引导后进生积极归因,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后进生往往是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导致产生习得性无力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在后进生看来,他们的能力低、脑子笨是改变不了的,所以成绩不好也必然,进而陷入对自己的失望状态,看到自己将来也难以提高学习成绩,努力也没用,从而自甘放弃,进一步导致成绩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如图)。

①我脑子笨(我一直如此)

②今晚老师布置第二题数学作业

③我必须争取做好

④我一题也没做出来(十分钟后)

⑤这是为什么呢?

⑥因为……

从图可以看出这个后进生把自己在十分钟内没能做会一题归因于自己脑子笨,既没有在第三环节与第四环节的中间主动中断恶性循环,也没有请教别人,更没再仔细动脑,而是干脆不去再做,放弃努力。可见要想使后进生转变,必须帮助其形成积极的正确的归因方式。告诉后进生题目没做好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够或方法不当,让他们能学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或方法不当。他们在学会积极正确的归因后,就可能不再丧失信心,而是努力克服困难,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从而也能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一旦形成良性循环,他们很有可能摘掉后进生的帽子,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因此,对于后进生,要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使他们学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努力,从失败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要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维纳的理论,努力这一内部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有增加或减少的,因此,只要相信努力将带来成功,那么人们就会在行为中坚持不懈地努力。

德韦克(1973)曾对一些数学成绩差又缺乏自信的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在训练中,让他们解答一些数学题。当他们获得成功时,告诉他们,这是努力的结果;当他们失败时,这是因为努力还不够。经过一段训练后,学生不仅形成了努力归因,而且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成绩。由此可见,进行积极归因训练对于后进生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第一,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可通过观察、谈话或问卷测验来进行。第二,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可让后进生通过练习、单元考试、回答问题等取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第三,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可让学生在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中选择其成败的原因。第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时,教师要给予积极强化;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外部因素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告诉后进生成功是其努力的结果,而失败则是其努力不够。

2.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后进生消除无力感。

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在学校中,存在着无力感的现象,对那些因多次失败而变得自暴自弃,产生无力感的后进生,我们可采取一些措施去防治或消除他们的无力感。

归因理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归因及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尤为深远,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如何解释和说明自己的学习成败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科学归因。后进生由于遭受系列的失败或挫折并被不当的归因所左右时,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失去控制和无能为力,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如不及时转化,将使他们进一步增强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从而表现出对学习的消极状态,对集体活动的漠不关心及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给予后进生期望和鼓励,及时使用肯定性评价语言和行动,给予激励性评价,消除后进生的习得性无助感,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有助感,从而增强信心,激发动力。如教师可通过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创设能让其发挥自身优势的任务,鼓励其加以努力获取成功,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1)消除学校中的不可控状况。不可控状况是无力感产生的环境条件,如果这一条件改变或消失了,那么人就不会产生无力感,即使产生了无力感也会逐渐消失。后进生虽然努力,但还是不如好学生,如果老师这时仍然指责他,他就会灰心丧气;但是,如果老师能及时鼓励他的进步,他就会继续努力。因此,要防止其产生无力感,首先,要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使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能获得相应的成果;其次,要对他们的行为结果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使他们感到自身行为的有效性;再次,不仅要给他们提出远大目标,更要提出具体的小目标,使他们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

(2)防止学生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产生无力感的关键是结果不可控的认知,甚至于有时明明是可控的状况,但由于人把它认知为不可控,就会产生无力感。首先,要具体分析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行动,防止将特定的无力感泛化到其他情境。例如,数学成绩不良可能是自己数学能力较差,但这不等于自己所有的方面都不行,这样就能扬长避短,防止陷入无力感。因此,可通过归因训练使人学会归因,改变应有的不良归因倾向。

(3)培养意志,增强免疫力。人人都会受挫,但却不是人人都会陷入到无力感之中,意志力在这中间起着一定作用。增强人的意志力不仅会使人摆脱无力感的缠绕,更重要的是会使人不畏艰难困苦,坚持不懈的努力。增强意志,首先是要使人树立一个明确并且适当的目标,过大或过低的目标都不行,应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其次,要使人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再次,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心,坚决同困难作斗争。

3.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增强后进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确信自己能够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研究表明,当学生把成功归因于个人努力时,往往能产生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激发斗志,为解决问题提供动力条件。

后进生总是对自己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较低,因此,后进生转化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

(1)让后进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行为的成败体验,对效能感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不断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会泛化到其它类似情境中去。因此,教师要让后进生产生更多的成功体验,要善于给后进生提供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如果学习任务过难,要求过高,学生就容易感受失败;如果学习任务和要求过低,即使取得了成功,学生也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后进生通过观察榜样示范的行为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影响自我效能感。当后进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榜样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示范者遭受了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也不会取得成功的希望。在提供榜样时,一是要给后进生提供信息,使其从榜样的示范中学习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二是要给学生提供比较标准,使学生通过与榜样的比较,获得判断自身效能的信息。

(3)使后进生学会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人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以自己能支配的强化去增强和维持自己达到目标的行为。当人达到自己的标准时会感到自己的能力,产生或增强自我效能感。教师要通过示范教导等方式使学生学会确立合适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目标来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评价。教师可通过一步步地设立较近的目标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确立适当的目标。因为接近的目标能够很快得到结果,有助于使后进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也容易成功,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4.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对后进生进行恰当的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

表扬与奖励和批评与惩罚是最典型的,也是教师运用最多的强化形式。大量研究表明,这两种强化形式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成功和失败结果的归因。根据归因理论,如果一个人在困难任务上成功受表扬,会引起他的高能力知觉;相反,如果在简单任务上失败并被批评则可能引起他的低能力知觉。所以,在后进生转化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恰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这两种强化手段。在后进生达到一个新高度或完成一个既定目标时,及时给予充分的表扬及肯定。同时,当发现后进生有所松懈,在简单的任务前仍犹豫不决,不思进取时,则要实事求是地做出批评。

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布洛菲(1983/1986)总结了有关表扬的文献,提出了怎样使表扬具有最佳效果的建议。他认为有效地表扬应具备下列关键特征:①表扬应针对学生的良;②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何种行为值得表扬,应强调导致表扬的那种行为;③表扬应真诚,体现教师对学生成就的关心;④表扬应具有这样的意义,即如果学生投入适当的努力,则将来还有可能成功;⑤表扬应传递这样的信息,即学生努力并受到表扬,是因为他们喜欢这项任务并想形成有关的能力。同时,由于批评容易引起人消极的情绪体验,特别是针对后进生,在使用批评这一强化形式时,应注意方式,谨慎使用。

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增强信心时,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要不断加强努力。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才能让他们努力坚持下去。教师恰当地运用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后进生的高能力知觉,让后进生尽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从而使后进生的转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忠良,伍新春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第1版.

[2]张向葵主编.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0,第1版.

[3]瘳洪玲.研究归因理论,激发学习动机.教育探索,2003,(6).

[4]陈凤琴.正确归因与“后进生”的转化.中国教育学刊,2003,(6).

[5]韩仁生.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6]钟启泉著.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 心理 辅导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体现,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保证。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个性保持正常、生活具有幸福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顺利渡过大学生活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大学生实现其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需要,它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尤其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大家都努力通过人际交往来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使人精神愉快,充满信心,而且会使人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2.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地增长,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不断完善自己的经验,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因此人际交往不仅是一种获得和交流知识信息的社会活动,也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人际交往不但能够使人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而且信息的沟通又必然成为大学生成功道路上的剂。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心理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一)对交往认识不够,缺乏正确指导。在思想上,对交往的认识不够。在调查中发现,在对问题“你有几位知心朋友”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选择知心朋友在“5位以上”的只有26%。在回答“如果求帮助吗”的问题时,有高达75%的学生选择“不会”或“不清楚,只有25%的学生选择“会”。在回答“学校有关提高社会适应与社会交往能力的讲座多不多”的问题时,有高达57%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36%的学生表示“偶然举办”。在回答“周围的老师是否向你强调过提高人际沟通,加强社交能力的重要性”的问题时,高达64%的学生选择“从不强调”,24%的学生选择“偶尔强调”,选择“经常强调”的只占12%。可见,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缺乏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二)交往中不够自信,缺乏积极主动性。

斯宾诺莎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命题:“我们的心灵有时主动,但有时也被动;只要具有正确的观念,它必然主动,只要具有不正确的观念,它必然被动。”调查中,有34%的学生在交际与交友方面较被动,6%的学生在交际与交友方面的行为困扰较大;22%的学生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有4%的学生极易受窘。同时,在回答“对于团体(学生会、社团)或非正式的组织,你是否参加”的问题时,有高达62%的学生选择“不参加(32%)”或“偶尔参加(30%)”。

(三)交往能力不强,缺乏交往技巧。

孔子日:“不学礼,无以立。”礼仪虽然有时会表现为细枝末节,但却体现着交往主体的精神和品性。在答“能否在他人面前自由无障碍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问题时,有高达64%的学生选择“不能准确表达自己”,还有18%的学生选择“因为害羞不敢表达”,仅有18%的学生表示自己“很善于表达自己”。缺乏交往技巧,是大学生交往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在回答“你认为自己或身边同学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可能是?”的问题时,我们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感觉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缺乏技巧。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不懂得交际的技巧(24%)”,而且“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看法(18%)”、“不能听取意见(16%)”。为此大学生应认真学习交往的礼仪,应多参加一些校园内外的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缺乏正确的恋爱观,与异往困扰。

作为处于青春期转型成熟的大学生,与异性之间的交往非常重要,然而我们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在“你认为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是(多项选择)”的分析中,排序依次为:“随大流”、“寻求精神寄托”、“克服寂寞”、“满足生理需求”、“寻找学习动力”、“追求美好爱情”。可见,相当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恋爱观以及不能正确处理和异往的问题。

(五)过分强调自我价值。“90后”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集全家之力培养一个孩子。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缺乏兄弟姐妹的竞争,缺乏理解和包容他人的意识.很容易形成惟我独尊的心理优势,同时,自我意识的发展要求对自己的各种需要和行为进行独立的选择和思考,希望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但经验不足、好冲动,善幻想等心理特征。过高的心理需求和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之间时时产生冲突,往往会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虚荣心强,过分炫耀自己,对人缺乏真诚,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从而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恐惧与逃避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形象极为敏感,他们希望自己以满意的形象投入交往。特别是希望在异性的心目中留下一个好形象。因此,这种对交往的过高的期望值,使他们在交往中时常显得手足无措,前言不搭后语,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大学生常常陷入焦虑、痛苦、自卑

之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日常交往。

(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嫉妒与猜疑心理。嫉妒有很多方面,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发现自己的境遇不如别人,就会产生抱怨、憎恨,甚至愤怒等复杂的心态。猜疑是一种没有出路的心理选择.是一种由主观臆断所产生的不信任的情绪情感。

(三)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孤独与自卑心理。孤独是心理上的障碍,是一种心灵上的孤寂,找不到或者根本就不想找到知音,缺少心灵的默契。自卑,即因自我认识发生偏差,过低地估计自己,轻视或看不起自己。这类学生往往在学习生活中独来独往,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兴趣,有意远离集体,自我封闭。

(四)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敌视与冲突心理。人际敌视是指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由于没有及时解决相应的问题,使人际关系进一步恶化而产生的。处于人际僵局的个体之间几乎不再有人际交往。人际冲突是人际相处障碍的最高表现形式。虽然大学生的人际冲突具有突发性,出现的频率也不高,但是发生冲突时,个体的理智感下降,非常容易做出极具伤害性的事情,从而长久地留下心理创伤或生理损害。

(五)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追求功利心理。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通常是指把交往作为手段,把利益作为追逐目的的一种交往方式。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往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利益为前提:二是交往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情感;三是交往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四是交往手段粗鄙化。

(六)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自我欣赏与高傲心理。具有自我欣赏心理的学生很不宜与他人相处。自我感觉奇好,喜欢出头露面,招摇过市,在各种场合都希望自己是中心,对别人的反应极其敏感。

三、高校心理辅导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人际交往应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1.人际交往应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人际交往对今后适应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较多。为了更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成长的需要,心理健康课的形式应打破传统讲授为主的形式,广泛采取活动课的形式,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学生中切实存在的交往问题。因此课程设置应根据大学生需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开设,各高校都应开设心理健康课。

2.加强对高校班团活动指导,满足大学生团体交往需要。

建议高校加强对班团组织的指导,班团组织管理应吸收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开展有益的团体活动。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团组织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高校的学生管理应吸收心理学专业教师参加,或在学生处专门设立心理辅导科,专门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工作。

3.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主动性。

为了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主动开展工作,采取讲授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实施小组心理咨询和个别咨询相结合形式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针对大学生交往问题主动开展咨询与辅导工作应成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任务。

4.对于学生认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面谈咨询,进一步将该项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开展。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是学生接受度高,喜爱度高的活动,学生在团体中既能有效地解决个人成长中的问题,更促进了人际交往。围绕学生心理素质内涵需要,开发相应主题的团体辅导课程,将团体辅导课程化,定期开展。在调查中显现出来,学生对心理团体辅导的需求是希望主题化,有针对性,并且可以定期开展,课程化规范化。

(二)运用心理辅导方法,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主要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与成熟的问题,致力于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提高心理成熟度,增强认知能力、选择能力、适应能力,确立并实现有益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大学生生心理辅导的一般方法有疏导渗透方法、表扬鼓励方法、典型教育方法等,这些方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运用较多、效果较为明显。

心理疏导渗透方法是指在高职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过程中,通过采取潜移默化、迂回灌输的办法。寓教于乐,而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方法,是一种间接教育方法,要正确分析形势,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方法开展心理辅导。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使高职生明辨是非、坚信真理、抵制错误,激励高职生与正确的心理学理论进行比较对照,自觉学习和仿效,发展自己的健康心理。

表扬鼓励方法是指对高职生的长处和优点进行赞美和肯定的一种心理学教育方法。运用表扬鼓励方法,要针对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加以诱导,对高职生积极的心理行为适当地加以肯定,激发高职生的积极性,使其向健康方向发展。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对高职生要运用表扬鼓励方法,可以借助社会心理环境和高职生的群体压力,造成先进与非先进在精神荣誉和物质利益上的差别。从而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被表扬者则可以从这种差别上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使积极良好的心理态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典型教育法点击是对高职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典型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帮助高职生提高心理认识的一种方法典型教育法将抽象的说理变成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从而激发高职生的思想情感共鸣,引导他们学习、对照及仿效。高职生的心理辅导是一项艰巨而又不容忽视的工作,在对高职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还必须坚持心理沟通、情感投资、心理相容、晓之以理、平等信任、实事求是等原则,充分注重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样,学校心理辅导才能真正为高职院校培养合格高技能人才起到保障作用。

(三)对于大学生来说,适应人际交往不仅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也是学生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和向成人转化的必要条件。健康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形成,需要加强自我调适。

1.正确认识交往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时,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人际交往的特殊性、重要性,并在人际交往中,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扩大自己的心理相容度,摆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位置,摒弃那种对人际交往的无所谓的态度。

2.树立交往自信心,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在交往中,大学生应树立交往的自信心,根据新群体的实际情况,重新客观地审视自己,对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做出正确的评估,了解自己在他人和群体中的位置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差异,并在找出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一旦遇到心理障碍时,要积极与辅导员、教师及学院开设的心理咨询机构联系,解决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

3.自觉优化自身心理,完善人格和能力。大学生要优化自身心理,及时疏导交往中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心理,充分健全自己的人格,施展才华,表现自己特长,使自己的人格、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良好的心理与人格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克服自我中心过强、自卑心理过重、狂妄自傲、怪癖孤独等不良的人际交往心理。

4.掌握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应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要从自我做起,有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用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坦然诚实地走进学生群体。在人际交往中,掌握礼貌,主动与同学进行沟通,平等待人,注重言谈举止,重视人际交往的语言把握。同时,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对对方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尊重。

5.掌握正确的交往原则。诚实守信原则是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的道德原则,也是处理同学关系的一条基本公德规范。大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渴望并追求平等的交往关系。因而在交往中要特别遵循平等交往原则。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首先必须自尊,只有懂得自尊自重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有谦虚宽容的态度,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四、结语

高校心理辅导教育是新形式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全体大学生,教育的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强健体魄和意志坚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和创新应用型人才。高校还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灵活的辅导技能的心理辅导教师。高校心理辅导是全社会、全体教职工及全体学生的共同命题,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借助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只有高校心理辅导真正的落到实处,实现“以人为本”的战略主题,大学生才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训美,高校心理辅导定位探析,福州大学学报,2003年。

[2]刘晓新、毕爱萍(主编),人际交往心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