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调适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心理调适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心理调适方法

高中生心理调适方法范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 自我调适 心理咨询 集体训练

一、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他可以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用坚定而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与失败;他会在任何顺境中一路领先,也会在任何逆境中奋勇崛起,取得事业的成功。

当代高中生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要想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能力结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和心理上的急剧发展给他们带来许多新的问题。随着高考体制的改革,高考考生资格的放宽,竞争日趋激烈。高中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加之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意识不强。如果这一阶段缺乏引导,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那么,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两组数据:

在一次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42.73%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对北京两万多名学生的测试结果表明:当今中学生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枯燥的数字说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如学科渗透、心理咨询、团队工作等。本文主要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践,就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和尝试。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注意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日程上,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磨炼顽强的意志,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和成长规律以及认知规律,在不同阶段确定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采取讲座、心理训练、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以个案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的办法,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素质,取得了显著效果。在2002年我所带的班高考成绩名列前茅。全班总平均分485.7,超出高考文科本科录取线61.7分,超出高考文科重点录取线23.7分。其中重点率70%,上线率100%(全校唯一一个全部上线的班),本科录取率87.5%,专科录取率97.5%均居第一。本科上线率和重点录取率居第二。其中,有2名学生上北大,2名学生上人大(全校有5名同学上北大,3名上人大)。吕尤同学以642的高分被北大人力资源管理系录取,与北京市文科状元仅差4分。我所教的政治属于文综的一部分,我班高考文综平均分190.4,居全区第一,高于区平均分23.5分,高于市平均分34.22分。现在所带的班在几次考试中均居前列,在各项活动中均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所有这些成绩与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加强自我调控,提高适应能力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一个适应能力强的人,能和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周围环境和事物有清醒、客观的认识,能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乐于接受新事物,能承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幸。

为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主要引导学生接受环境、顺应环境,针对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同时学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与初中相比,高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在学习方面,知识密度大、知识难度加深,课程进度快。要想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就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适应能力。在生活和交往方面,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住宿要开始新的集体生活,和同学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密切。第一次远离父母,还要学会独立处理很多事情。另外,考入九中的学生在初中大多都是学习的佼佼者,在工作上都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现在大家都集中到一起,可谓人才济济。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调适自我,给自己定位。

基于此,我从高一新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心理保健的重点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教会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对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的科学指导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分数和名次的变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指导学生摆脱由于不适应而造成的学习上的困境,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随着高中生心理生理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独立性、自主性逐渐提高,心理闭锁性特征更明显,这就需要家长、老师给予及时正确地引导。所以在高一第二学期我重点针对这一阶段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在继续加强学习心理调节指导的同时,侧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引导,加强心理训练,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交往中的遇到的问题,克服自卑心理,克服各种困难与挫折。我还利用录音机、VCD、电视机、投影仪等多媒体电教手段组织了“学会生活、挑战明天”“意志品质助我成长”“我们在爱中成长”“ 我与责任”等大型主题班会,使学生深受教育,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这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渐渐地被调动起来,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同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我班不但在各种考试中始终名列前茅,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大大增强,踊跃参加各项活动,表现突出。

2、开展心理咨询,注重个别辅导

高中生心理调适方法范文2

一、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1.客观因素

首先,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关系紧张、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教育方式不当、家庭变迁以及出现意外事件等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对中正青春期的高中生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其次,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社会生活中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不良的社会环境,严重地影响、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等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2.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本体因素。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个性三种因素。具体说来,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根据教育部统计表明,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此外,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问题、挫折适应问题等也都在潜移默化的严重影响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其消极面主要表现有:①情绪变化无常。②厌学情绪严重。③渴望异往。④家庭及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

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仔细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及变化,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

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政治教师必须使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使自己能够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逐步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政治学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师德修养、稳定心理素质、崭新教育理念、科学教育方法。

学校要对教师,尤其对班主任教师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掌握青少年心理特点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深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高中生心理调适方法范文3

关键词 高中生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心理学对情绪情感的研究曾一度集中于消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如抑郁、焦虑等;对幸福、快乐、满意等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则关注较少,然而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人类的一切活动不仅是为了让自身得以生存,其最终目的是享有更好的生活。主观幸福感作为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对评价者的思想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中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和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其对现实和预期生活质量的预测、评价和理解,对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要影响,有助于改善与提高高中生的生活质量。

1主观幸福感的概述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是个体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性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

主观幸福感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主观性:主观幸福感主要依赖于评价者本人的标准而不是他人的标准。

(2)整体性:它是一种综合性评价,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对生活的满意感这三个维度。

(3)相对稳定性:虽然在评定主观幸福感时会受到当时情绪状态与情景的影响,但从长期看,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值。

主观幸福感有多项衡量指标,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Diener(1984)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重要指标。生活满意感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质量做出的判断程度。积极情感是指乐观、愉快、自尊、合群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它不仅会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而且还有助于增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消极情感是指抑郁、焦虑、紧张、厌倦、自我否定等消极的情感体验,它不仅会减弱免疫系统的功能,而且还有可能降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其中,生活满意感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其作为认知因素,它是更有效的肯定性衡量指标,是独立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对总体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消极情感越少,个体的幸福感体验就越强。

2影响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2.1主观因素

2.1.1人格因素

主观幸福感与稳定的人格特质高度相关。人格的五因素,即: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不同。外倾性和神经质分别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有较高的内在敏感性,起着气质性的作用,而其他三因素不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国内有关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外倾性呈正相关,与神经质呈负相关。

Costa和McCrae总结了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也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依赖于人格特质,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导致不同的情感体验。其中自尊和快乐感这两种人格特质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尤为显著。

(1)自尊。Diener(1984)的研究认为,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王玲、张育贤(2011)在对不同自尊水平的高中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高自尊个体的总体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低自尊的个体。

(2)快乐感。快乐感对生活质量高低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生活充满乐趣。虽然快乐感并不等同于幸福感,但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体的生活质量。因此,高中生把寻求生活快乐和幸福生活等同起来,并把快乐感作为衡量幸福的重要心理指标。

2.1.2归因

让高中生对自己感受的不幸福进行归因时,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归因风格: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不好、竞争激烈等;另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主观努力不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成就动机等。

2.2客观因素

2.2.1身心健康状况

健康是整体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影响高中生整体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中,身心健康因素尤为突出,而自我评价的健康比客观的健康状况更重要。一是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人类幸福生活的主要基础,在英美的一些研究中,甚至将健康看作是除婚姻之外的第二大影响因素,高中生亦然。二是心理健康,心理学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更多的依赖于人格,不同人格会产生不同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感。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1973年曾经对五千名成年人作过调查,这些调查者中生活满意感高的人,十年后还是感到最幸福。

2.2.2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所,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不同的影响。积极家庭教养方式下的高中生消极情感要明显低于消极家庭教养方式下的高中生,后者更容易体验到消极情感,因而其主观幸福感要明显低于积极家庭教养方式下的高中生。因此,可以初步断定积极家庭教养方式影响高中生的生活质量。

2.2.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个人在社会中得到承认的重要体现。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高中生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老师、同学和其他方面(如亲戚、家庭、社团等),这些社会关系有重要的社会支持作用。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物质或信息上的帮助,增加人们的喜悦感、归属感,提高自尊感、自信心,当人们面临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时,还可以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安定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加健康的行为模式,从而增加积极情感并抑制消极情感,防止主观幸福感的降低。

3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及措施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和制约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与其家庭教养方式、成长经历和内在心理认知、情感和意志紧密相关。培养高中生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心理认知与情感认知,建构良好的生活氛围是培养其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前提。因此,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树立高中生正确的幸福观。高中生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包括主观幸福感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常听到高中生嘴上说“很无聊”、“郁闷”、“干什么都没有意思”,上网成为一些高中生的普遍现象,在校园中他们体会不到幸福感,既没有追求幸福的意识,也没有追求幸福的能力,缺乏内在价值的体现。日本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校园里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三无”(即无理想、无积极性、无精神)学生,也是这种情况。因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才能体会到幸福。当前,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融主观幸福感于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同时应着力提升高中生感知幸福的能力。许多人不能感知自己所处的幸福情境,常常产生沉重感、负担感,主要原因就是感知幸福的能力下降。幸福能力是由感知幸福的能力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构成的。培养高中生正确的幸福观,就必须加强素质教育,突出人文理念,引导学生追求崇高、完善的人格,充分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2)建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完善班集体的支持作用。人类不能离群独处,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增加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对于高中生而言,班集体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社会群体,建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班集体的积极支持作用,提高高中生在集体中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尤其对内向性格的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进行主动的人际交往,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其融入集体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幸福体验。

(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生活辅导。借助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心理认知水平和情感控制力的提高,特别是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期望值,从而把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个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不足,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成长进步、友谊等方面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做到既不盲目自负,又不无所作为,自暴自弃。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心理技能,使高中生通过自我调适、自我排解,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同时,提高高中生对学习、学校的认知,强化爱校教育,扭转厌学情绪,引导高中生找到合适的辨别思维的方法。

(4)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高中生的多种心理需求。开辟第二课堂,尽可能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活跃高中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开拓视野,创设高中生生活的良好情境,从而为其对生活的主观认识达到一个希望的水平。提升主观幸福感能力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组织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各种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健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如演讲比赛、知识讲座、体育活动、社团汇演、心理情景剧演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使整个校园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营造出一个健康的氛围,满足高中生的多种心理需求,有利于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更有利于提升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感知水平。二是要坚持锻炼身体。高中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并持之以恒,保持适度的运动量,不仅能增强暂时的生理愉悦,从长期看,更能疏解不良情绪、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等,保证身心健康,从根本上提升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感知水平和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 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4(1).

[2] 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述[J].重庆师院学报社哲版,1999(4).

高中生心理调适方法范文4

1.把握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疏导教育

高中生心理发展速相对缓慢,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不和谐、不平衡,使得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脆弱,引起心理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并容易出现心理行为偏差。

1.1 坚持心理健康知识传播

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工作是学生养成良好心态的有力支撑。高中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其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的基础,而其良好的行为则得益于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此,要寓教于乐地帮他们扩展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在心理健康知识的引导下发现自我心理盲区、误区和心理行为偏颇。让心理健康知识启迪智慧,促使学生审视自我心理行为。

1.2 调动自我矫正的积极主动性

高中生辨别真伪能力不强,易产生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易出现毫无根据的争论,看问题易掺杂感彩,固执任性等,与人相处会出现过度争执和心理诱因现象,易导致身心受创,触发心理反常。教育者应消除其抵触情绪、矫正其急躁性情和做事草率甚至不虑后果的心理行为反应。

有时他们放纵自己,我行我素,教育者要把握他们放纵行为的思想心理误区、症结,循循善诱,晓以利弊,并结合身边典型例子进行心理调试,心理教育咨询,心理沟通等,使其能联系自身,对自我心理行为有所觉察,能配合家长、老师等身边人认识放纵自我的心理危险,改变自己的心理放纵表现。

1.3 改变心理偏差行为

掌握高中生心理的一般特征,教育者首先应认同他们在青春期心理发育存在的脆弱、矛盾与偏差;其次,要根据受教育者具体表现的心理倾向、心理问题做好咨询、分析和帮教,使他们认识到青春期心理特点和心理行为存在的较普遍性,降低他们因心理烦恼而产生的不良行为, 调动他们向青春期心理偏差挑战,帮助他们做好心理调适,化解心理矛盾,改变心理偏颇导致的行为异化事态。

1.4 促进良好个性品质形成

当前高中生在学习中普通存在的怕苦、怕累、经不起挫折这些性格缺陷,培养其抗挫折能力、抗自卑心理,提高认识能力,可以教会学生学会自我心理疏导,能对自己的需要和动机、对外部的诱因、对社会行为规范、对自己的言行正确评价。增强高中生的承受挫折能力,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1.5 完善人格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问题行为对青少年成长的最大危害是导致人格不良、浸蚀道德规范,而问题行为的发生也在于人格发展中的某些缺陷以及道德观念的缺乏。在人格完善中,良好性格与气质塑造、自我意识健全、价值观念的发展应是培养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品德教育中道德信念的建立最为重要,应力争做到使青少年不仅知道自己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规则,而且要坚信这些规则的正确性,并决心以这些作为言行准则。

2.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践行策略

2.1 合力营造心理教育氛围

教育者自身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其教育态度与方式,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潜意识地在育人中渗透心理教育内容。学校应注重将学生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学校整体营造起关心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就能有效帮助学生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心理状态,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行为中享受快乐。

2.2 践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学科教师应探求有效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方式方法、渠道,走进学生心理表现实际,采用课件拓展、师生讲心理问题故事、问卷调研分析、个体咨询等多种可行的施教途径,拉近师生距离,友好地交流,使他们愿意反映自我心理困惑和纠结的心声。

班级要进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多让学生组织"说说心理话"的畅说活动,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级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这也是班级管理走进学生的育人举措。班主任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引导制订计划,合理用时,注重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使学生不会感到学业压力过大,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教育学生以健康的心理娱乐,以健康的心理交往,能共享成功的快乐。

年级可以组织"家校学生心理健康座谈会",可以统一下发"学生问卷调查"、"家长问卷调查",掌握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教育侧重,把好序列心理健康教育关。

德育处应重视对典型违纪生的心理分析鉴定,把握事态实质,做好对严重违纪生的妥善教育工作。

高中生心理调适方法范文5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生特有的年龄、生理特征,使他们成为了一个心理多变的特定群体。由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又使他们的心理变化特征有别于社会上的同龄人。

不可否认,在我们的教育中,应试教育仍占有很大的市场,虽几经改革,几番创新,但最终选拔人才的标准仍然是成绩。每年的高考,都演绎着同样剧幕,“几家欢乐几家愁”。唯分数,唯智力的严重后果是使学生畸形发展,加上学生年龄还小,成长经历单一,缺乏艰难的磨炼,对升学就业的担忧等,至使其心理素质明显发育不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出令人担忧的现象。高中生正处在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青春适应期,在其生理成熟起步先行的情况下,情绪波动应属正常现象,也是与外界磨合时必须付出的代价,在这个可塑性极强的阶段,对学生进行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卫生的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及心理问题的辅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的一项科学性的系统工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理顺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系。当前处在变革期的学生德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过于简单化把学生问题全部归咎于学校德育不力,用惩罚、强制教育、训导、思想灌输等解决学生成长中出现的一切问题,不仅有失偏颇,也徒然加重学校德育的负荷。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服务于学生,应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交叉和渗透,但又各有侧重,不能互相代替。学生德育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而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使其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为品德和才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要搞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首先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其次,从教育的形式上,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任务、运作方式、财力物力的提供,辅导人员专业素质和编制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从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并顺利开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强自我调控,提高适应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接受环境、顺应环境,针对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同时学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我们要从高一新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心理保健的重点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教会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对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的科学指导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分数和名次的变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指导学生摆脱由于不适应而造成的学习上的困境,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随着高中生心理生理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独立性、自主性逐渐提高,心理闭锁性特征更明显,这就需要家长、老师给予及时正确地引导。所以在高一阶段我们教师要重点针对这一阶段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在继续加强学习心理调节指导的同时,侧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引导,加强心理训练,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交往中的遇到的问题,克服自卑心理,克服各种困难与挫折。这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才会渐渐地被调动起来,学习主动性才会提高,同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2.开展心理咨询,注重个别辅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需要心理的关爱和情感的交融。通过探索与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和学生接触的最多,时间最长,最有利于做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班主任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班主任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来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和调整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和开朗坚强的性格,以及广泛的学习兴趣,探究和创新精神,不怕挫折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为他们将来的成才与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班主任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达到情感和心理的交流,消除学生的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3.加强集体训练和集体心理辅导

素质教育要求促使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和班级讲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

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能力的增长,都会受到积极、健康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因此精心创设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班级文化环境,营造育人氛围,使优美的班级环境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结合班主任工作,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训练,包括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应试能力、理想教育等。这种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训练活动,很好地弥补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把教育工作心理化,使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特长,树立自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同时,还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激励学生进取。通过座谈,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要求和问题;通过调查测试,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然后讲心理知识、并与学生共同对心理问题进行剖析交流,以联系实际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奋发向上,接受挑战,培养心理耐挫能力。

三、结语

我坚信,属于他们的不仅仅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更宝贵的是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因为未来是属于那些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道德修养,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

总之,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教育引导的方式疏导学生的不健康的意识和想法,使每一位高中生都得到关怀和帮助,使他们的高中生活紧张、丰富而没有遗憾。

参考文献:

[1]《心理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叶斌 著.《心理咨询师对你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中生心理调适方法范文6

〔关键词〕 团体辅导;高中生;希望特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22-0019-03

一、引言

在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中,常遇到怀消极态度的学生,他们希望特质水平较低,面对挫折和不如意容易气馁,习惯性走向消极情绪和消极行为,对自己、对未来不抱很大希望,积极性和自信心不高,严重的甚至会选择自我放弃、破罐子破摔。希望特质是基于将来的一种积极体验,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

个别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对来访者的辅导比较有针对性,就辅导效果来说,对学生当下问题的解决和心理情绪的调适有较好的短期效果,但从长远来说效果不持久,当学生再一次陷入问题困境时,其很难变通,可能会再一次前来咨询或者情况会显得更糟。此类个案在我所在学校的全部辅导个案中占一半左右,所以我会组织相关主题的活动课,活动课面向群体数量大,课堂组织形式多样,试图从预防性角度来提高学生们的希望特质水平。但心理辅导课受课堂时间限制,时间通常为40分钟,比较短,学校的排课一般一周或两周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大大削弱了辅导的针对性和连续性。

在这种情况下,团体心理辅导从辅导人数、辅导时间和辅导形式上来看其针对性、连续性较好,是否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系列的团体心理辅导来培养学生的希望特质呢?

二、高中生希望特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希望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的一部分,其作为积极体验中的一种对于个体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国内外关于希望的研究发现,高希望水平的学生表示对取得的学业成就更满意,他们的人际关系也比低希望水平的学生更好[1]。面对来自教师、父母和自己的压力时,在与同龄人做比较时,高希望水平的学生更容易取得学业上的成就,仅以分数和学习来评价学生,会使他们远离学习过程,掩盖了希望和学习的意义。希望与乐观也被认为与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幸福感相关[2]。充满希望、乐观的个体,也会对自己的生活满意,他们能够自发主动地面对和适应周围环境,进行自我完善,与他人建立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实现自定的生活目标以及更容易自我接受。

高中生处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第五阶段,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如果在此阶段,高中生能够拥有较高的希望特质水平,遇人遇事积极处理,自发主动地面对和适应周围环境,进行自我完善,与他人建立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更容易实现自定的生活目标和自我接纳。这将有助于他们安然度过此发展阶段的角色混乱危机,获得更全面的人格发展。

三、Snyder的希望理论

早在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开始关注“希望”这个概念,并从不同角度给希望下了很多定义。本文立足于Snyder和他同事在1991年提出的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聚焦于目标达成的人制动力理论模型,这一理论认为希望是基于一种交互作用得到的思维的积极动力状态,这种思维包括成功的动力和路径[3]。

Snyder的希望理论具体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目标,目标是我们心中想要的任何事物、经验或结果。这是希望的核心部分,它既是希望的方向,又是希望的终点,在个体希望的产生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标主要有两种:趋向目标和阻碍目标。趋向目标是以个体想要获得的某个结果为目标,个体会积极地想要接近它;而阻碍目标是个体以阻碍或延迟其不想要的某个结果为目标,个体会因其消极而想逃避。目标可长可短,可大可小,目标设置的适宜程度决定着希望水平的高低,如果人们感知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不会付诸努力去实现它,也就不会出现希望。

二是路径思维,是一系列有效地达到个人所渴望的目标的方法、策略和有计划、组织的认知操作。负责启动和维持个人行动的动力思维和寻找最佳策略以及此路不通时能够及时变通的路径思维是希望必不可少的两个组成部分。路径思维可以帮助个体通过目标把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高希望的个体更善于创造具体的、思路清楚的实现目标的方法。这就是说希望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指的高希望水平,充满希望就可以,还要有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步骤,要有助于目标的达成,而且能够想出更多灵活的、可供选择的实现途径。

三是动力思维,是指启动个体行动,并支持个体朝向目标,即使在面临困难时也能持续沿着既定的路径迈进的动机和信念系统,这有点类似于动机。有了目标,有了方法,就要去行动。行动的发起,以及在行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坚持不懈,这都需要一个系统来运作,这个就是动力思维。

根据上面Snyder等人对希望从结构上所作出的分析,从而为个体希望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四、以培养希望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构思

从心理辅导的目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划分为发展型团体心理辅导、调适型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型团体心理辅导[4]。以希望培养为内容和目的的团体心理辅导属于发展型团体辅导,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希望特质,迈向自我完善,这与发展型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和主旨是吻合的。根据Snyder的希望理论,我们可利用团体心理辅导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三方面出发设计系列团体辅导方案来进行希望培养:一、帮助个体确立合适的目标;二、帮助个体丰富途径策略;三、帮助个体锻炼坚定的意志力。

团体辅导方案从时间顺序上分为三阶段:关系建立阶段、主题实施阶段和团体结束阶段。希望特质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主题实施阶段。

(一)关系建立阶段

运用“群体动力学”理论,创设和谐、温暖、理解的团体心理氛围,使成员在团体中拥有安全感、肯定感和归属感。在活动开始,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如“猜猜我是谁”“个性明星片”等将个人的资料做成名片展示并介绍,通过“串名字”“棒打乌龙”等游戏让成员们在短时间内加速彼此相识,消除沟通的障碍,引发成员参加团体的兴趣和需要,促进成员参与互动活动。此阶段按照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来确定需要进行的辅导次数,一般控制在1~2次。

(二)主题实施阶段

主题实施阶段主要分为三个小阶段,分别为帮助个体确立合适的目标、帮助个体丰富途径策略、帮助个体锻炼坚定的意志力。每个小阶段安排2次辅导,共6次。

首先是帮助个体确立合适的目标。目标是希望产生的源泉和动力,可安排2次团体心理辅导引导成员认识到目标树立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确立起合适的目标,即目标必须是有价值的,与我们的接近或者逃避本性相一致,在实现过程中有难度但也有实现的可能。此阶段的第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旨在引导成员们寻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所在,并鼓励成员在认识到什么是自己所追求后畅想未来的自己,并设立一个目标。此阶段的第二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将重点放在对目标的调整上,使得目标是合适的,能够激发希望产生的。

其次是帮助个体丰富途径策略。有了合适的目标,就要探索实现目标的更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果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方法与途径越多,个体实现这一目标的机会就越多,而且有效途径所得到的阶段性反馈会进一步强化实现希望的动机,人就会越感到有希望。此阶段的第一次辅导将重点放在“问题解决”上,带领成员们在活动中、讨论中和分享中学习问题解决的策略,如算法、启发法等;学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如策略、知识、心理因素等,并结合实际生活实际例子进行深入探究和总结。此阶段的第二次辅导可将重点放在突破传统思维、激发创造性上,打破功能固着的思维,可创设模拟情景,引导成员们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再者是帮助个体锻炼坚定的意志力。在我们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有希望的目标面前,解决问题的策略有误或是尚未找到的这段时间是最考验人的时候。如果此刻个体内心强大,有着坚定的意志力,希望就不会破灭;但是如果个体内心不堪一击,希望的小火苗就有可能被浇灭。在此阶段的第一次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放在感受积极体验上,设置情景或者电脑游戏,需要同学们进行目标确定,途径思考两个环节,在后续中,如果成员有顽强的意志力,坚持下去就会体验希望和成功,反之就会体验失望与失败。辅导员要在此过程中不断鼓励成员,尽可能地使成员们体验希望和成功,并进行成员们感受的分享。在此阶段的第二次团体心理辅导可以赏析意志力坚强者的视频片段等方式,引导成员们进行自我发现、自我鼓励,形成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并在生活中不断进行开发。

(三)团体结束阶段

经过多次的成功团体心理辅导之后,成员之间已建立了亲密、坦诚、相互支持的关系,对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束可能会感觉依依不舍,有的还可能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因此系列团体辅导要提前几次预告团体活动的结束。要处理可能的分离焦虑,做好结束活动,这对巩固团体心理辅导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此阶段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旨在使成员能逐步摆脱对团体的依赖,把团体学习成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鼓励团体成员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保持联系,在必要时可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成长评价也是团体心理辅导结束阶段的一个重要程序,让成员填写“成员评量表”,交流个人的心理体验和成长经历。

五、 结论

以Snyder等人的希望理论为基础,从希望特质结构的三部分出发,围绕“帮助个体确立合适的目标”“丰富途径策略”“锻炼坚定的意志力”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以培养高中生的希望特质,这一方案具有理论可行性。

参考文献

[1]Barlow P J. The measurement of optimism and hope in relation to college student retention and academic success[J].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2003,63(8):39-69.

[2]Cicone C M. Hope and optimism:Impact on burnout,satisfaction with lif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psychotherapists[J].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2003,64(4):18-96.

[3]任俊. 积极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吴武典. 团体辅导手册[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