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科急诊医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科急诊医学范文1
引入诊疗模块的概念
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医院建筑要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该方案引入诊疗模块的概念,使分期建设具有非常灵活的可操作性。
平面布局中由两条轴线分成的4个诊疗模块相对独立又彼此紧密联系,根据医院管理的总体发展规划要求,一期建设5层门诊楼的4个诊疗模块,满足200床的使用要求;二期建设17层的外科住院楼,满足500床的使用要求,屋顶设置停机坪,同时将门诊楼的病房模块置换为办公模块;远期建设13层的内科住院楼,最终形成1000床的住院规模。
诊疗模块内部形成庭院空间
通过建筑的架空处理和连廊穿插,形成各具特色的开敞式庭院,与不同层面的屋顶花园相呼应,塑造了立体化、多层面的绿化空间。在诊疗模块之间,诊疗模块内部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外渗透的庭院空间。
纵向交通主轴运用“共享大厅”
门诊医技楼以门诊大厅为中心,以两条交通轴为纽带,以门诊、急诊、医技、办公等为诊疗模块共同组成一个功能齐全、联系便捷、空间丰富的医院建筑。
宽敞的医院街与室内交通轴贯穿整个建筑,将各个模块串联起来,既方便患者到达,也极大地方便了医护之间的联系。纵向交通主轴运用“共享大厅”概念(贯通地上5层和地下1层,设回廊及天桥),改变了传统医院拥挤、狭窄、低矮与嘈杂现象,换之以宽松、开阔、高大、明亮的大厅,使人们的就医过程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
采用“医疗港”的设计理念
门诊空间设计采用了“医疗港”的设计理念,由交通主轴联系各个独立的门诊单元模块,门诊单元前区都有一个类似候机区的候诊区,人流通过交通主轴到达各科室候诊区,路线清晰明确,距离较短。这种候诊方式为就诊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充满阳光的候诊环境,同时也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工作空间。
儿科急诊医学范文2
1.1培训项目为了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美国要求所有的医师都要上过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课程[4],同时还规定了全职型的急诊医师不仅需要大量的急诊知识,还需掌握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知识。为此,美国急诊医学委员会(ABEM)、美国急诊内科医师学院(ACEP)、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导师理事会(CORD)、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联合会(EMRA)、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评议委员会(RRC-EM)、学院急诊医学协会(SAEM)联合制订了急诊医学临床实践模式。急诊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包括内科、外科、创伤、心血管病、骨科学和产科学,以及对药物中毒和家庭暴力的识别和干预技能等,此外还应该加强其他非专业技术的培训,如计算机技术、客户服务、商业管理、咨询技巧等。美国每年有950名住院医师通过这项培训。美国急诊医学会还为住院医师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同样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而全美急诊专科医师获得批准的培训项目共有467个。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临床法医学、临床药学、科研、重症医学、灾难医学、院前急救系统(EMS)、环境卫生、老年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等等。绝大多数急诊医学专科培训项目属于以下几类:院前急救系统(EMS)、超声、儿科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科研、毒理学、重症医学、医学模拟、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灾难医学和运动医学。
1.2资金保障专科医师在急诊培训期间的工资大致与住院医师相似,约为每年6万美金,而这部分的培训项目基金一般不来源于联邦政府,而是由接受培训医师所在的急诊室工作盈利部分提供,另外,大多数受训医师都会参与科研工作,以获取一部分的劳务报酬。
2中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虽然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但我们充分认识到急诊医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学科。近10多年来,我国的急诊医学迅速发展,已形成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和一支由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急诊专业人员队伍。但全国现有专职急诊医师仅约5万人,其中80%~90%为其他专科医师[5],且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急诊医学教育,尤其要做好毕业后教育工作。
2.1教育过程与美国不同,我国是从2010年才开始在上海先行试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将以社会人的身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6]。根据其学历和培训医院的不同,开展2~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的培训。培训结束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合格证书,当然在此之前必须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同时有部分优秀医师还能获得硕士学位。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4年上海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增了急诊专科培训基地。通过2~3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医师将获得更专业的亚专科教育,同时优秀的医师还将通过自身努力获得额外的博士学位。
2.2培训项目与美国众多的培训项目不同,我国专科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院外急救(包含灾害紧急救援等)、院内急救(包含创伤、中毒等)和急危重病救治(ICU)三大类[7]。通过培训,希望达到掌握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掌握常见急症的症状鉴别诊断,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急救诊治;熟悉和初步掌握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另外在科研方面,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并了解临床科研方法,结合实践,写出病案报道和综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专科医师培训将有2个月的集中培训,这是培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主要包括:院前急救、基础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急危重症抢救技术(血液净化,呼吸支持,有创血液动力学,急诊B超,营养支持,监测等)、灾害医学、急诊沟通技巧等等,为培养动手能力强、应变能力快的合格急诊科医师做努力。
2.3资金保障与美国不同,上海是建立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于全科以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培训的财政补助力度。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探索社保基金增加划拨基地医院经费的长效投入机制。另外,为保障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上海市多部委决定设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项经费,对于委派医院、培训医院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经费支持,使急诊医师毕业后教育能顺利贯彻进行。
3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
3.1加强政策导向虽然我们的毕业后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4年实践下来,我们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急诊临床医师。目前,急诊医学还属于紧缺专业学科,据统计,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急诊和ICU医护人员共有6022人,医师占29.5%,其中医师硕博高学历的仅占25.9%。上海市100所二、三级医院急诊年工作量达到914.27万,实际抢救和留观均超编制。工作强度高,人员配备不足,医护高学历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所以更需要我们加强政策导向,加快政策扶持、加大毕业后教育培训的力度与强度,培养出更多学历高、医术精、医德高的优秀急诊医师。虽然政策的推行与执行过程中有些许障碍,但我们会贯彻始终,为培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医师、为促进临床医师培训和管理法制化与规范化,为提升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而做出积极的作用。
3.2加强培训监督虽然在不同的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但我们希望结果是同质化的。所以对于基地的标准、培训的标准、考核的标准都做了统一的规范度量。如:急诊科相对独立的布局合理的急诊区域;科室设置与人员配置;医疗设备;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以及师资条件都做了细致的规范。在培训标准里对于相关科室轮转计划,要求达到的培训目标都做了一一规范。在培训结束后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但好的培训计划还需要有力的监督机制,以求达到从“进”到“出”都规范同质的结果。对基地的督导、对师资的培训、对考试过程的全程录音……都是我们加强培训监督的保障。为使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越来越完善,我们一定会把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绝不走过场。
3.3加强急诊建设上海作为国际性特大型城市,老龄化突出,以交通工伤事故、化学事故和中毒意外伤害,以及群体性突发事件、气象灾害等引起的急危重症已成为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积极应对人民群众对急诊医学发展需求、提高急诊急救的防治管理和综合救治能力是政府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迫切任务。目前我们已经完善了全市院前急救系统网络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另外,经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已建立5个创伤急救中心、2个烧伤急救中心、3个儿科急救中心、2个心脏急救中心、2个核化救治中心和1个脑外科急救中心。例如,上海市东方医院形成了创伤急救院前、院内“一体化”的优良模式。考虑到地域分布和伤病分类,结合5+3+1规划实施,我们已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市覆盖,医疗救护基本实现“就近急救”。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开展分类救护模式、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和应用,转运服务可实行预约或排队的服务制度以及加强救护车和急救装备配置,按每万服务人口不少于0.25辆的配置标准,确保救护车道路优先权,完善应急联动协作机制,确保急救专业队伍的建设和院前院内的序贯救治。
儿科急诊医学范文3
关键词:儿科;院前急救转运
随着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逐步建立,院前急救已成为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是指患者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主要包括现场急救、途中监护和安全快速转运[1]。院前急救是“先遣部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患者的“无治疗期”(从发病到获得救治的时间),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首要环节、黄金时段。近年来。院前急救不仅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而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院前急救一急诊一ICU三位一体的急救服务体系。在儿科急救中显示出突出的优势。近年来,转运不断增加,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转运对象:以医院为中心,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转诊,成熟航站区院前急救转运急救网络。2007年1月10日~2009年12月28日我院院前急救转运中心共转运38例患儿,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分布:出生28 d内的新生儿1例,占2.0%;1岁的婴儿6例,占15%;l岁以上31例,占81%。
1.2 转运方法
1.2.1 转运前工作:院前急救转运中心,实行24 h值班。接到呼叫电话后,填写好电话记录单,包括呼叫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和患儿的基本病情。做好相应药品、设备调整,派出转运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司机。通知并记录出发时间,要求在1 min内出发。
1.2.2 现场急救:根据患儿病情给予相应的现场抢救,稳定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循环、血压、血氧、体温等),建立和保持通畅的静脉通道,纠正酸碱紊乱及低血糖。重点把握呼吸道处理,有效清理呼吸道,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但避免转运途中插管,对已气管插管者要检查导管型号、插入深度和固定方式,检查复苏囊的通气效果,注意是否配套。做好病历及各种检查结果的记录。必要时与家长谈话,在转运协议书上签字后转运。
1.2.3 转运途中:注意保护患儿合适,防止颠簸和跌落。安装监护仪,固定好输液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和输液管道的通畅,避免及矫正各种异常。对于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需应急处理。在抢救的同时,通过移动电话或对讲机与转运医院院前急救转运中心联络以获得指导,或通知做好抢救与会诊准备。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全部患儿均安全转运至医院,无一例在途中发生意外或死亡。其中收治到ICU 13例,占34%,其中NICU1 1例;PICU 12例。收治到相应专科病房11例,占28%。转运在急诊室抢救14例,占36%。
2.2 转运半径与转运时间:全部转运病例中,78.7%的患儿其转运半径在20 km以上,超过40 km者达40.9%。通过路途的密切监护和有效处理,全部患儿都安全转运回医院。路途花费的时间大多在1 h以上。
3 讨论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型学科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院前急救正在不同地区开展,儿科院前急救也在进步。急救网络的完善、建设将为院前急救转运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证,是完善和发展急诊医疗体系的良好组织形式,对于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十分有益[2-3]。急救网络建设扩大了医疗单位间的合作,患儿信息的沟通与反馈对病情的动态变化能更加细致深入地了解,使疾病诊治的连续性进一步加强,急救网络建设能提高转运效率和安全,本组资料无一例因转运途中病情变化导致医疗纠纷者。由于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来势猛、发展快、病情重等特点,危重病患儿多为新生儿和小婴儿,保温不当、路途颠簸、病情凶险,不易预料是转运的难点,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和客观条件,大城市以儿童医院为基础,以医院ICU和急诊室为龙头,将各级医院儿科组织成立各种形式的儿科和新生儿急救网络,能做到投资少、节约人力、物力、既有较好急救条件又能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和互通信息等作用,还可提高医院新生儿病房和ICU病房的住院人数和更好地发挥急救效能。因此,急救网络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促进急救医学的发展和急诊医疗体系的完善,发挥着积极作用。
4 参考文献
[1] 祝益民.危重患儿转运网络建设[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1):881.
儿科急诊医学范文4
世界上急诊医学发展最早的是美国。美国人发现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由于战场和途中的及时急救,受伤士兵的存活率大大高于因车祸而送至缺乏专业急诊医师的医院急诊室的患者。于是1968年成立美国急诊医师协会(AmericanCollegeofEmergencyPhysicians,ACEP),1972年美国国会颁布加强急救工作法案。1979年急诊医学正式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并成为美国各医学院校医科学生必修课程。美国有急诊医师进修学院,各省、州卫生当局下设急诊医疗服务办公室,负责计划和组织对危重病、创伤、灾害等突发事故进行急救并提供技术援助,同时负责领导、培训和考核急救工作人员。美国急诊医师实行全科医师制,目前每年有近3万急诊专科医师在全国6000多个急诊室为约1亿急诊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全美国共划分为304个急诊医疗体系行政区,并相互联结成急救网[1]。日本的急救中心可通过电脑和无线电通讯与警察署,消防局,二、三级医疗机构和中心血库进行紧密联系,可随时了解急诊患者应诊的科室是否需要急诊手术及急救医院的空床情况等,以便使急诊患者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合适的医院获得治疗。英国有140多个处理急诊的专业医疗机构,英国皇家医学院设置急诊医学专业课程,全国统一呼救电话号码为“999”。急诊室、急救中心实行全科医师制,全面电脑化管理。法国的院前急救工作全由以麻醉医师为主的医师负责,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5”,接到呼救电话,由中心值班医师判断病情后决定采用何种类型救护工具到现场抢救。危重患者往往需要配备有现代化监护急救设备的监护型救护车,在现场经医师、护士抢救,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护送到合适的医院[2]。我国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不过20多年的历史。1980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简称卫生部)颁发(80)卫医字第34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4年6月又颁发了(84)卫医司字第36号文件“关于《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推动了我国大中城市急诊医疗体系及综合医院急诊科(室)的建立和发展。目前,绝大多数县级以上医院建立了急诊科(室),大医院都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ICU),配备了一定的专业队伍。全国有100多个大中型城市有一定规模的急救中心,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20”。中华急诊医学学会成立于1986年12月。同时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也批准设立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点,少数医科大学相继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将急诊医学列入医学本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课程[3]。
急诊医学的范畴
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也称初步急救(firstaid),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急救。现场的最初目击者首先给患者进行必要的初步急救,如徒手心肺复苏、清除呼吸道异物等,然后通过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站)呼救,在进行不间断现场急救的同时等待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急救主要依靠具有初步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公民来完成。因此,向广大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和操作的培训是急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院前医疗急救包括急救医疗技师所进行的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的医疗活动,其目的是维持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并尽可能快速平稳地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室[4]。
二、复苏学
复苏学是针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现代复苏学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心、肺、脑复苏技术的改进、普及和规范化,使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
三、危重病
医学危重病医学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义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配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的ICU中,对继发于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如急性器官损害)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
四、灾害医学
灾难是突然发生的,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也使得大批人员受到伤害。如地震常造成多发伤、感染、休克,洪水造成溺水、胃肠道传染病、眼病、皮肤病,火灾造成烧伤、感染、休克,而交通事故(航空、公路、铁路)造成多发伤等。如何有效、迅速组织抢救,减少人员伤亡,防止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即研究人群受灾后的医疗急救以及灾害预防等有关的医学叫灾害医学。灾害医学涉及所有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5]。
五、创伤学
创伤是青年人(<44岁)中的第1位死亡原因。如在美国每年约有14.5万人死于创伤,3倍于此数的人伤残,医疗及各种开支达几千亿美元。在我国目前每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超过10万人。创伤作为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害的常见重要原因,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对创伤后患者死亡高峰的发现和研究促进卫生行政部门在各地建立更多创伤急救中心[6]。
六、毒理学和急性中毒
研究和诊治各类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在美国,每年各州或城市中毒咨询中心可接到近200万个中毒咨询电话,其中约25%的患者去急诊或住院治疗,5万多患者因病情危重而进入ICU。在我国,据估计在城市急诊患者中5%与急性中毒有关,在农村每年10多万人死于农药中毒。随着每年世界上成千上万种各类新化学产品不断出现、各国的工业化加强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中毒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诊断、治疗和预防急性中毒是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其往往涉及职业病学、毒理学和法医学等多学科内容,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临床学科[7]。
七、急诊医疗
管理学如何组织急救网络,建立有效的现代化急救呼救和通讯系统,研究和配备各种救护伤病员的抢救设备和交通工具,规范化培训急诊急救专业人员等都是急诊医疗管理学的内容。具体包括急诊医疗行政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急诊医疗培训与教育、急诊医疗经济学等,其中很重要的是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的研究及如何加以完善。
八、现代EMSS
如上所述,在事故现场或发病之初即对伤病员进行初步急救,然后用配备急救器械的运输工具将其安全、快速护送到医院急诊室接受进一步抢救和诊断,待其主要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转送到ICU或专科病房,这种把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加强监护治疗这三部分有机联系起来,以更加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伤病员为目的的系统叫做EMSS[4](见图1)。EMSS是目前各国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急诊医学领域之一,从急救通讯工具的现代化以及急救中心和各级医院急诊室的电脑化和网络化,到院前多方位、立体(空中)救护,EMSS已发展成为高效、发达的急救医疗系统[8]。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临床专科的特点和不平衡发展
急诊医学专科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培训正规专业急救队伍和制定专业培训计划。与其他临床专业相比,急诊医学专业就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诊疗指南而言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需要凭借多系统交叉、多学科交流融合,是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独特的专科成长之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即成立了急诊医学专业和学科,从时间和专业技术来讲,与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急诊医学专科的差距并不如其他专业领域那样显著,这为我国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并与国际接轨创造了一定的先决条件。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和人口需求不同,对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要求有很大差别。例如,在欧美等高福利国家,急诊医学专业以不断提高心肺复苏质量、院前急救效率、建立各临床专科间互助“绿色通道”和普及全民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这些国家凭借经济优势和财力,致力于将高科技和先进装备运用于团队医疗急救和急救体系的建设[1]。以色列等一些长期处在战争或恐怖活动威胁的中东国家的急诊、急救发展模式侧重于重大创伤立体救护和急性化学中毒的诊治。而对于自然灾害多的地区和国家,急诊医学中的灾害医学分支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同一国家或地区,时代背景的变化也会影响急诊医学亚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美国的急救知识和全民急救普及教育因受“911”事件等一系列恐怖活动影响,比原来更强调防恐方面的急救知识内容[9]。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国际水平日趋接近。很多临床专业从落后世界发达国家几十年到已基本达到国际平均水平,甚至有些专业已在国际上处于先进地位。那么,急诊医学如何结合经济发展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创新性地努力建设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呢?
我国急诊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急诊医学作为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各种因素如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各种突发事件、灾害和交通事故造成创伤的增多,新生疾病如感染性疾病的产生,更使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院前急救
如何尽快建立快捷、有效的我国院前急救系统,规范和高质量地运作各地的“120”急救中心已成为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紧迫的工作。虽然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省、地、县三级城市院前急救初级服务系统和急救网络,人员、通讯、车辆装备得到了一定的充实和改善,一些急救中心的功能已从单纯运输型转变为急救与快速转运为一体的急救医疗型,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院前急救的资源投入存在较大差距,各城市院前急救发展也极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就我国院前急救可持续发展而言,还存在急救立法、网络建设、培训与科研、管理运作、区域性协作、国际间交流、灾害应急救援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二、医院急诊科(室)
医院急诊科(室)是EMSS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医院内急救的第一线。我国目前一般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有固定编制的医师和护士,配备了相应的急诊设施和急救器材,方便了急危重症患者的就诊。总的来说,急诊科的应急能力和急救医疗水平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管理、医疗水平和特色。可喜的是,200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对医院急诊科的设置、仪器配备、人员要求和培训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为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起了催化剂的作用[8]。然而这些年来我国医院急诊科(室)却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急诊医疗需要[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期间国内不少医院急诊室成为疾病传播的场所],新建急诊科(室)又缺乏国家权威的设计标准和规范,院内急救的专业运转模式各地混乱不统一,不能很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群体群伤的急救需要,急救专业医护队伍不专、不稳等诸多问题。上海某大医院所做的一项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大医院急诊科(室)普遍患者众多(特别是老年患者),疾病谱广,涉及各个系统脏器,急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真正的急危重患者所占的比例不高(浪费一定的医疗资源来充当夜门诊的角色),需要住院的急诊患者入院困难,不得不在观察室等待一定时间方可住入各相关专科病房。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急诊就诊制度(符合急诊的情况才予以就诊),完善社区医师制度,提前分流一部分急诊患者,加强社区一、二级医院力量,帮助三级医院分担一些常见病的患者。要加大对广大普通群众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急诊的真正含义,不要盲目地急诊就医,浪费医疗资源。对于“120”急救系统来说,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送往不同级别的医院,做到既不浪费医疗资源也不耽误患者病情。在医院内部,要理顺各专科与急诊科的关系,对急诊患者的去向必须建立一条“绿色通道”,由急诊科统筹安排患者,其次,还可以同周围的一、二级医院合作,将一些病情较轻、已经稳定的患者转至那里进一步治疗。充分体现急诊医学“抢救生命、稳定病情、缓解症状、安全转诊”的医疗实践特点。
三、重视急诊的医疗行政管理
急诊的医疗行政管理包括急诊医疗质量管理、人才资源管理、急诊信息管理、急诊医疗经济学、急诊计算机运用等方面。具体如制定急诊范围,急诊医疗各种规章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医疗常规、急诊医疗流程和工作程序等),如何保留急诊医师和护士,急诊病例资料管理,急诊患者咨询与投诉管理,急诊医疗事故差错及其防范,急诊科的安全保卫,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处理办法,急诊医疗成本与效益,等等。另外,还必须积极开展急诊医学的教学和培训,培养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和护士,重视急诊的管理和科研,如进行有关急症病因、发病机制、病程、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研究如何使急诊患者就诊流程更优化合理,如何提高急诊的质量并做好质量控制[5]。
四、加强医院急诊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最近,卫生部专门就加强急诊抢救和提高应急能力向全国医疗机构发出通知,强调必须提高急救中心和医院急诊科对灾情、事故的应急能力和日常急救工作水平。县、区级以上综合医院原则上均应成立突发事件抢救组,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医务处(科)主任、急诊科主任担任正、副组长,进行组织指挥,抢救治疗和后勤保障等,具体负责院内急诊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实施一线抢救和分类救治。要认真制订灾害和突发事件院内急诊保障预案,忠实执行“通知及时、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协调合理、及时报告”的伤病员急诊处置抢救原则,在最短时间内启动EMSS,调集医院所有可调动的医疗资源,安全有效、全力以赴地救助伤病员。
五、建立急诊专科医师认证体制,努力培养急诊医学的专业人才和队伍
急诊医学涵盖了广泛的临床医学知识背景和多学科操作技能。急诊服务对象是危、急、重的伤病员。“时间就是生命”,急诊医师通常需要掌握包括创伤复苏、高级心脏生命支持和呼吸道管理以及综合内科专科诊治能力(内科学各专科),例如治疗心脏病发作(心脏科)、管理困难呼吸道(麻醉学)、放置胸腔引流管(心胸外科)、急诊超声波检查(影像科)、缝合复杂的裂伤(整形外科)以及处理宫外孕(妇产科)等。急诊科医师还需要通晓几乎所有专科领域的常用药物。在美国和加拿大,需要4~5年的时间培养一名急诊专科医师。在美国,目前有近10个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和学术组织,包括ACEP、美国儿科急诊医学(AmericanAcademyofEmergencyMedicine,AAEM)、ACOEP(AmericanCollegeofOsteopathicEmergencyPhysicians)、急诊医师协会(AssociationofEmergencyPhysicians,AEP)、EDPMA(EmergencyDepartmentPracticeManagementAssociation)、ABEM(AmericanBoardofEmergencyMedicine)等,足见急诊医学学科以及急诊专科医师学术生涯在医学界的地位和急诊专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有些发达国家,急诊医师还根据社会和地区的差异分为家庭急救医师和临床急救中心医师,这样更便于按需培养人才[4]。因此,对从事急诊工作医护人员素质和岗位职责往往有很高的要求。首先应热爱急诊工作,有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其次要有良好的医德和心理素质,能冷静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和事件。第三,急诊科医护人员将向全科医护方向发展,实行全科医师、全科护理制。因为急诊服务对象是患急性疾病任何年龄的伤病员,这些急症包括各临床医学学科。通常急诊患者来急诊时首先遇到急诊医护人员,而有些急症,如多脏器功能不全、多发性创伤、急腹症等常涉及多个专科的问题。因此急症患者先由全科急诊医师作紧急诊断处理,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心肺复苏,维持患者的生命和主要脏器功能,需要专科医师处理的,再由急诊全科医师请专科医师会诊处理。最后,急诊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仪器的操作应用。同时要完善急诊专业医师的专业晋升机制,尽快实施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准入制,建设和增加急诊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培养急诊医学的高级人才。
儿科急诊医学范文5
关键词:骨髓腔输液;急重症;小儿科;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骨髓腔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IO)是经骨髓腔内输液给药的迅速而有效的非常规输液途径。骨髓腔输液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的紧急输液方法,其机理为利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骨髓腔内血管通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目前已被国外急救组织广泛采用。我国自2003年以来关于骨髓腔输液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对该输液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1骨髓腔输液的历史和发展
自1922年Drinke等在动物实验中就提出骨髓腔可作为输液部位的概念由来已有90多年的历史。二战期间被应用于一些休克后很难建立静脉通路的士兵,并挽救了4000 余名身受重伤士兵的生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于1947年曾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实践与研究并取得了神奇的效果--495例患者的982次骨髓腔输液,只有18次失败,5例出现骨髓炎并发症[1]。战后骨髓腔输液技术的成功经验未能从军队进一步的发展也没有传播到地方,而被长期"冷藏"。且由于静脉输液技术的完善与进步,使骨髓腔输液一度销声匿迹,直到1984年印度霍乱流行,骨髓腔输液技术再次用于输液给药挽救了许多患者,被James发现并撰写了"我的静脉通路王国"的评论,倡导在小儿科使用骨髓腔输液技术[2]。198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将骨髓腔输液技术列入儿科急救复苏程序中。200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和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在其复苏指南中指出,"在急诊过程中,建立血管通路应尽早考虑使用骨髓腔输液通路"。并建议成人在外周静脉穿刺2次仍不成功,应立即建立骨髓腔输液途径;危重患儿首选骨髓腔输液。在2010年心肺复苏国际共识中再次强调,在静脉通道不能使用时应经骨髓腔内途径给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急诊医学》中指出:经骨髓腔给药是复苏药物的给药途径之一。
2骨髓腔输液的机理与优势
骨髓腔被骨性结构包围,不会像血管腔那样因血容量不足而塌陷。当外周静脉塌陷时,骨髓腔内的静脉通道依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且因为解剖学的特点骨髓腔内的血管与其外的骨髓腔之间有较大的通透性,能够顺利的实现液体与药物的向血液循环系统内的转移。为危重条件下骨髓腔输液用药提供了解剖基础[3]。骨髓腔内血管压力约为35/25 mmHg,相当于身体平均压的1/3,更易于输注的液体和药物向血液循环系统的转移。骨髓腔输液的理论依据为骨髓腔是由网状的海绵静脉窦状隙组成,经中央管、滋养经脉和导静脉与血液循环相通。因此,输入骨髓腔内的药物液体可以迅速、有效的进入血液循环。骨髓腔内这些致密的非萎缩的微小静脉网络就像海绵一样能够快速吸收灌注到其周围的液体和药物,并可以将其快速转运到体循环之中。且此途径输注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及用药剂量与周围血管用药极为相似,实践证明:能在静脉内使用的药物均可经骨髓腔应用。
3骨髓腔输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非常规输液通道,仅在紧急情况下的患者一时无法获得其他静脉通路时选用。
禁忌症: 对于骨硬化、菌血症患儿及穿刺部位骨折、成骨不全、严重骨质疏松或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等禁用。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慎用。也有研究认为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硬化症并不是骨内输液的绝对禁忌症,但后者的致密骨质不易穿刺,不能输注高渗溶液,也不能长期持续输注[5]。唯一绝对禁止的是在有感染的部位进行骨针穿刺。
另外,一旦在骨上进行过一次骨髓腔穿刺输注失败,再进行骨髓腔穿刺尝试时,应避免在同一块骨上进行操作,以免发生潜在的药物渗漏风险。
4骨髓腔穿刺常用的穿刺点
周佩芬报道14例患儿骨髓腔输液,均一次穿刺成功[6]。常选择患儿胫骨粗隆内侧下方1~3 cm平坦处为穿刺点,穿刺时间
总之,只要能进入骨髓腔,许多部位都可以建立输液治疗的骨髓腔通路。美国心脏学会规定静脉穿刺失败3次或时间超过90s即为建立骨髓腔穿刺输液的指征。
5骨髓腔输液的操作方法
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穿此前应详细查体,了解有无禁忌症,唯一绝对禁忌症是在有感染的部位进行骨针穿刺。由于骨髓腔输液是一项损伤性操作,穿刺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理解和同意,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穿刺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由他人协助固定好穿刺侧肢体后穿刺,穿刺时避免大幅度摆动穿刺针;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穿刺针,防止穿刺针左右晃动。
骨髓通道建立后,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基础护理;定时观察远端血供,及局部软组织有无红肿、外渗; 输液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2 h为宜,最多不超过24 h[3],如患者病情平稳,外周血管充盈,则应及时建立外周或中心静脉通路,尽量缩短骨髓通路的使用时间。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骨髓腔内输液的并发症并不常见,主要的并发症有骨髓炎、肌筋膜间隙综合症、骨折、皮下肿胀、骨骺损伤、脂肪栓塞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皮下组织产生皮下肿胀。骨髓炎:在骨髓腔输液几十年治疗统计中,骨髓炎的发生率未>1%。
术后护理:患者病情平稳,外周血管充盈,外周静脉或深静脉通路建立后,应尽快拔除穿刺针;拔针时应缓慢祛除敷料,拔针后局部加压5~10 min,无出血后用无菌纱布包扎;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出血、青紫等变化,无异常,24 h之后祛除敷料。
综上所述,骨髓腔输液在院内及院前的临床应用已经被世界范围内的同行们肯定和应用。韩建秋在西非马里共和国马尔格拉医院援外期间开展了这项技术,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9]。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急诊医学》中指出:复苏药物给药途径之一为骨髓腔内途径给药[10]。骨髓腔输液是利用与静脉系统相同的骨髓腔这一潜在血管通路建立液体通路的途径。在急救过程中发挥着快速、有效的输液通道建立,保证迅速补液用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它不仅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何忠杰.急救时骨髓腔输液亟需普及[J].医师报,2014,1,27
[2]何忠杰,林洪远,盛志勇.最便捷和安全的输液方式-骨髓腔输液[J].中国急救医学,2011,7(31):580-582.
[3]张翔,李涛.ICU药物治疗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生物医药出版分社,2010:247-248.
[4]何庆.现代心肺复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
[5]胡雪莹,孙明,杨茗岚.骨髓腔输液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10):958-959.
[6]周佩芬.骨髓腔输液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应用和护理[J].吉林医学,2012,7(33):1498-1499.
[7]罗斌,梁隆斌,徐尚刚,等.胫骨多次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2,5(9A):28-29.
[8]曹志民,樊磊强,张国良.骨髓腔穿刺输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3,8(33):42-43.
儿科急诊医学范文6
我校从2001年秋季开始招收尼泊尔学生,近年来招收留学生的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留学生的管理,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对任何一个即将步入临床的医学生而言,急诊医学都是他们必备的基本技能。我校已将急诊医学作为考试课安排到留学生课程中,如何改善急诊医学见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就此谈谈体会。
1 知彼知己,因材施教
1.1 见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纪律问题: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又没有经过入学考试的筛选,每个人的政治背景、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个人爱好都不相同,成长中受西方文化影响颇深,与中国学生相比,他们纪律性较差、自由散漫,上课出勤率不高,课堂上随便说话等不良习惯,特别是见习课,更为突出。
对此,教师应发扬敬业爱岗,关心、尊重学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不但要授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同时也要加强纪律的管理,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监督、管理作用。每次见习学生到医院后都先在班干部的带领下集中起来,由带教教师查看出勤情况,对无故缺席的学生记录备案,达到一定数量则予以补见习、补考或取消考试资格等处罚,由此加强学生的纪律。
1.2 带教教师的积极性问题:由于商品社会的发展,带教医院需要完成多项经济指标,相应的医院又给带教教师下达经济指标,带教报酬也不具备太多的吸引力,且参加见习的留学生对许多临床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练度不高,语言沟通方面也存在障碍,使得带教教师深感压力,时有抱怨,带教积极性也不高,甚至放任不管或马虎了事,这都直接影响了留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果。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院有专职人员管理留学生的教学问题,负责同院方及带教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在选择带教教师时,就要求临床科室不安排其值班或管理病人,并且注重带教教师的个人素质。
1.3 教学语言的使用问题:我校接受的留学生主要为尼泊尔及印度或巴基斯坦等国,英语虽作为其官方语言,但由于英语毕竟不是他们的母语,他们的发音与“美式英语”或“英式英语”之间存在差距,不仅如此,就是来自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发音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给教师的交流能力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有研究提示[1],72%的留学生上课完全用英语做笔记,20%的留学生为汉英各一半,仅有2%的留学生能完全用汉语做笔记,所以我们带教教师要坚持用英语授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带教老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掌握外语和留学生发音特殊的地方。我科参与的带教老师都是由出国留学人员或数次参与英语提高班学习的医生组成,能熟练地应用英语进行专业和生活交流。另外,带教教师还要熟悉留学生的发音习惯,如尼泊尔留学生经常不分清浊音,如t, d不分。这些都需要带教教师知晓的,以便在与留学生沟通时更为顺利。
2 教学方法的实施
2.1 充分的准备:急诊医学的见习课内容按教材分为了几大部分,如其中的昏迷部分,就涉及到昏迷的病因分析、诊断和处理等。我们在见习课开始之前,带教教师在医院教务处协调下,首先要熟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创伤科和重症监护室提供的昏迷病人,与家属充分沟通,取得配合,同时将病人病史特点用英语打印出来。目前国内留学生尚无统一的教材,故编写见习课提纲是非常必要的,让学生在见习课上有的放矢,提高效率。有研究认为课前发放授课提纲,课后发给相关的医学资料的方式较好,如果在课堂上发给学生,学生的注意力会转移到材料上而忽略了上课内容[2]。我们在课前发放见习课提纲,课后发给相关资料,如心肺复苏部分,课后发给学生最新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既让学生复习了课堂上的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2.2 积极的参与:见习课应当有别于教室里的授课,是理论知识的应用,要让学生投入到其中,激发学习的热情。比如在见习心肺复苏部分,我们就模拟了真实的现场环境,将模拟人置于一定的地方,让学生从发现病人,判断意识、呼吸和心跳到呼救,徒手心肺复苏,再让学生行气管插管以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道行进一步生命支持,通过这些环节,学生们象做游戏似的投入其中后,能更好地掌握授课内容。
2.3 激烈的讨论:采取小组的形式进行病史采集,每一小组的同学以6~8人为宜。询问病史方面,由于留学生已在我国呆2~3年才进入见习课学习,对基本交流用汉语已掌握,可以让学生自行询问,带教教师作必要的翻译,这样对学生掌握病史很有帮助。采集病史完成后,每一小组推选代表完成病史汇报,班级病史讨论中每个同学均可陈述自己的意见,如同临床上真实的病例讨论,必要时带教教师可做适当的提示。常常由于留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比较活跃,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比较大胆,让见习课气氛热烈空前,于教于学将是获益非浅的。这样,尽管是同一大类疾病,但学生可通过不同病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获得更真实的印象,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有研究认为[3],病例讨论式见习课教学方法能加深学生对理论课教授内容的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其合作及团队精神。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定会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有着莫大的帮助。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来华留学生日渐增多,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留学生教育,对维护学校声誉和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具尔提・哈地尔,张晓燕,安 晓.对比分析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教学中语种的选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4):33.
[2] 郭永红,王俊红.留学生传染病学临床课程教学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7,6(8):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