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的电势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的电势能范文1
关键词:电子式电能表 电能计量
1 概述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自动化、智能化,要求以高新技术手段确保经济杠杆调配电能的使用,以求更高的供用电效率,这便对电能计量仪器仪表提出了多功能化的要求,希望它不仅能计量电能,而且也能应用于管理。作为测量电能的专用仪表自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出现且至今仍在普遍采用的感应式电能表虽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价格便宜,但其功能单一,测量准确度较低,已不能适应电力企业供用电管理现代化飞速发展的需求,正逐步被电子式电能表所替代。
2 电子式电能表的特点
电子式电能表采用电子技术,将单相或三相交流功率转换为脉冲量或数字量,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各种运算与数据处理以及扩展功能。与传统的感应式电能表相比,具有很大优势,电子式电能表的特点是高技术、高工艺、高效益,它使电能表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变为技术密集型。
现将其主要特点分析如下:
2.1 测量精度高
电子式电能表是在数字式功率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用电子乘法器实现对电功率的测量,使其在很宽的电压、电流范围内实现1.0级及以上高精度的电能测量。与普通感应式电能表相比,其测量精度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2.1.1 测量误差小
1.0级电子式电能表误差很容易控制在±0.5%以内、0.5级表在±0.2%以内、0.2级表可达到±0.1%以内,而感应式电能表由于存在磨擦力矩等因数的影响,误差较大,达到0.5级已很不易,若要进一步提高就显得十分困难。
2.1.2 误差曲线平直
电子式电能表从负载下限到最大负载,误差数据基本不变,在整个负荷范围内曲线保持平直,表计误差易于调整。而对于感应式电能表,由于受其工作原理和制造工艺所限,在最小负载和最大负载情况下测试,其误差数据各有不同,在整个负荷范围内误差曲线不平直,表计误差的调整比较困难。
2.1.3 误差性能稳定
电子式电能表每年的校验数据变化较小,而感应式电能表由于存在机械磨损等因素,必须定期进行误差调整校验,这对于大用户表计可以这样处理,而对于小用户及居民用户,则很难实现。
2.2 本身功耗低
电子式电能表接入PT二次回路后,电压二次回路的输入电流仅为10mA左右,感应式表则有70-100mA,而且一只电子式电能表可同时实现有功、无功及最大需量测量,即至少取代三只感应表,可适当减小PT二次回路压降,这对于提高电能计量精度、减小电量损失作用较大。
2.3 操作简便,可实现远方测量
2.3.1 受安装位置影响较小
感应式电能表由于受原理的限制,对其安装位置尤其是悬挂垂直角度要求很高,否则会影响精度及寿命。而对于电子式电能表,由于采用电子技术,其精度取决于采样及运算的准确度,受安装位置的影响较小。
2.3.2 便于实验室与现场校验
电子式电能表的电能脉冲有LED闪烁、直接输出、继电器或光电耦合输出方式,可方便地与校验设备连接,便于实验室与现场校验。
2.3.3 抄表方便,可实现远程测量
电子式电能表以LCD屏显示时间、表号、电量数据及监测信息,所有的电量数据都配以相应的代码自动循环显示,这使得抄表人员一目了然,也可以通过红外抄表器或掌上电脑抄表。此外,电子式电能表配有脉冲输出端子及数据通信接口,很容易实现电量数据的采集与传送,以实现远程自动抄表。
2.4 引入单片机后,可实现功能扩展
2.4.1 计量功能及复费率
电子式电能表利用单片机处理与控制技术,可方便地实现正、反向有功,感、容性无功或四象限无功的累计和多月电量的存储,并依据内部时钟分时计量,从而实现时段/费率功能。同时,又具有最大需量计算功能,并很方便地改变需量积分周期和滑差时间。因而一只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可以取代正、反向有功、无功电能表及需量表。
2.4.2 辅助测量功能
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参数,以利于值班人员监测运行状态;表计本身还可以根据这些参数,记录用户负荷曲线。
2.4.3 故障记录及判断功能
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主要有失压次数及失压累计时间记录、接线方式判别、编程时间及次数记录、异常情况报警等功能。这些功能对于防止非法操作、判别窃电、追补损失电量有很大帮助。如人为断相,则LCD屏有缺相指示,失压记录中记载失压时刻,失压相别及失压累计时间等数据,可以很清楚地掌握表计运行状态。
3 电子式电能表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电子式电能表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技发展与电能计量管理的逐步现代化,取代传统的感应式电能表已是必然趋势。在逐步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不断改进与完善,下面提出一些应用中的相关问题,供业内同行参考:
3.1 可靠性问题
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的应用,使得电子式电能表结构大为简化,可靠性有了较大提高,但一些关键器件如大屏幕LCD,无论对于国产表还是进口表,仍有些问题存在。比如:刚察县海塔尔煤矿地处海拔3800米左右,常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3℃之间,最低可达零下28℃,这将会使无保暖设施的计量装置不能可靠运行,特别是电子式电能表的LCD液晶屏常常无法正常显示,影响电能的准确计量。还有抗干扰能力与抗过电压能力,对于高压表计,由于PT的隔离作用与电压波动小而问题不大,但对于低压表,由于电压回路直接接入电网,则存在电网浪涌冲击或其它干扰信号与电网电压长时间偏高而造成电子式电能表损坏的情况。
3.2 电流互感器的选取问题
典型的电子式电能表电压回路功耗小于5VA,电流回路功耗小于1VA,若再采用计量专用二次回路,电流互感器几乎接近空载运行,不符合规程要求的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应在25%~100%额定负荷范围内运行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CT误差为正,且可能会超出允许值,这是应该重视的问题。以往CT的选限,是依据感应式电能表的负载特性而定的,采用电子式电能表后,应作一些相应的规定。
3.3 表内信息代码统一化问题
目前进口表,已根据要求采用了统一的显示代码,对于国产表,在难以完全统一的情况下,对于抄表所需的数据,代码也要求与进口表一致。这样,无论对于人工抄表还是自动抄表,实现了统一化,简单化。
3.4 手持抄表器,通讯光电头的统一问题
目前,无论是进口表还是国产表,都配有自己的抄表器和通讯光电头,这样对于现场工作人员来说,需要多种型号齐备,配套使用,累赘而又麻烦。建议采用统一的标准辅助设备,不同厂家配件均能通用,这在技术上是容易实现的。
3.5 不可盲目要求多功能
电子式电能表采用计算机技术,可扩展多种功能。有的制造商被盲目要求做多种费率、多种时区、多种时段、多月存贮电量及负荷曲线等其它辅助功能。这不仅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且功能的增多反而会影响电子式电能表的可靠性。应该认识到这只是一只电能表,除要求必需的电量数据外,辅以相应的运行监测所需的时间、电池状态、接线状态、电表编号、失压记录、脉冲输出及数据通讯接口就可以了。这样既可以保证电能表运行的可靠性和应用的简洁性,又降低了成本。
3.6 人员培训问题
目前从事电能计量工作的人员,以往学习较多的是感应式电能表的原理与调校。电子式电能表由于技术上完全采用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对电能计量人员更多的要求则是测试、运行状态判别、一般故障处理、脉冲输出与通讯接口的熟悉。这就要求老人员要利用已掌握的电能计量基础,加强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基础方面的学习,逐步掌握电子式电能表的原理、应用及维护。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这一方面的培训,以利于电子式电能表的正常运行与推广。对于新人员,应考虑引进具有一定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的毕业生,以利于熟悉与掌握电子式电能表的技术和运用管理。
4 结束语
供用电管理系统的逐步自动化与现代化,向作为管理基础的电能计量仪器仪表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技术要求,依托于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而迅速发展的现代电子式电能表技术,也必将在更广泛地应用过程中,推动并加快用电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与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电子的电势能范文2
【关键词】实训室管理;RFID;wifi无线通信
一、引言
学校建有上海电子与通信技术开放实训中心,实验实训室较多,设备增加较快,实训科目多,学生人数多,但教师和管理人员相对不足。有些实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危险性,所以对参加实训学生身份的认证就显得十分重要。实训进行过程中,教师需要动态的跟踪并对参加实训学生身份认证、实训环节内容等信息进行确认。现利用RFID技术与其它相关技术结合,实现对设备使用的动态控制,能在实训前给出管理实训对象,或者当使用不当的时候,给出相应的警示、甚至中断操作,有效避免不安全的发生。
综上,通过智能电源管理系统能够加强实训教学的管理,实训数据的采集能够对研究实训教学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能够提供改善的方向。此系统采用实时采集数据的方法科学管理实训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
二、智能电源管理在电子实训室硬件构架
电源控制硬件构架要求包括电源工作状态信息的采集、电源的控制、使用者身份识别,所采集信息的传输与管理,制定上位机信息接口规范,上位机软件设计要求,远程管理的实现,如图1所示。
智能电源管理主板采用32位ARM内核的STM32的32位处理器进行控制,可以处理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电源两个模块, 如图2所示。
1.控制电源:接受教师机发送过来的开、关机指令,指令采用32位4个字节,包含起始位、设备码、数据码、控制指令、校验码等,接受到指令后进行读取是否与该设备码一致,并读取控制指令信息,如是开启电源该位是01,关闭电源该位是00。
电源开关控制电路:继电器采用DC5V直流继电器驱动交流继电器进行控制,并带有驱动指示灯,电源打开时LED灯点亮,电源关闭LED灯熄灭,整个电路设计稳定耐用,CPU通过读取到RFID卡或者PC机(教师机)软件的开关信息来控制继电器来开关设备的总电源,如图3所示。
2.RFID卡数据采集:通过RFID(无线射频身份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在有效的空间范围内(几厘米到几百米)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卡片读取模块来读取卡片的信息,卡中存储持卡者身份信息识别,读取模块读取到信息后让CPU进行读取,信息里面记录有编码,CPU通过对比和读取编码号进行对比身份正确,并记录该编码的时间作为电源使用的开始时间,存入所用设备台号与使用的信息,方便在脱机时也能读取持卡者参与实训的日志。
通过RFID读卡器进行读取数据(RFID为外购模块)如图4所示。CPU通过采集读取RFID卡的数据来确定卡片使用者信息,包括使用者身份和使用设备的时间,使用时间的计算也是从第一次读取到该卡片信息开始计算。时间计算处理:若实训完毕后持卡者刷卡记录实训时间,首先需要比较两次RFID卡读取到的编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即通过第一次读取到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进行计算电源的总工作时间,如不一致即进行报警,并发出报警声音和LED闪烁3次后停止报警。
三、智能电源管理wifi通信方式实现
实训室设备的组网通信方式,采用wifi将每一台设备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起来并到连接上位机, PC机(教师机)软件控制设备开关,CPU通过wifi网络与教师机软件通信,教师机软件可以独立对每个智能电源管理控制主板进行继电器控制,教师机软件可设定定时关机时间来关闭电源。其网络拓扑图5如下:
发卡前已经将学生的身份信息写入卡中以及授权使用哪些设备(可选)。刷卡时,设备读取卡信息并核对权限,有使用权限时开启设备,并记录开启的时间信息,再将此开启时间信息写入卡中,老师个别验证时可读取该卡获得考勤等信息,设备同时通过wifi传至上位机,以识别持卡使用者身份和记录使用时间。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
四、上位机软件设计
上位机软件设计采用C++语言环境下开发,教师机的软件控制界面可以对被控制的实训台电源进行电源开关管理控制,总电源的定时关闭。软件界面如图7所示。
智能电源管理主板能采集刷卡信息、电源信息,然后在教师机的应用系统中呈现,教师可以进行人工干预或者由管理程序自动管理。教师机管理系统会自带一套嵌入式数据库,保存各个用户的信息,严格监控用户的合法性,电源管理序列如图8所示。
五、智能电源管理的扩展功能
在现有RFID读写装置,电源开关控制装置,输入输出接口,单片机与wifi通信模块的控制系统的构架内新增电流与电压传感器装置。该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原有设备构造前提下,通过传感器与外部接口进行控制,并且能够分步实施,
后续还可以继续在现有的系统基础上,包括上位机软件开发,上位机软件可以分为本地与远程的管理软件二次开发;采集实训信息部分除考勤外,可继续增设电流、电压等传感器模块作为子项目,能够采集学生操作中是否出现电源短路、过载、电压设置不正确等信息。
在传感器模块的添加以及软件升级后,在通信传输时已经制定好了需要传输的数据帧模式。比如,一帧完整的数据包含身份验证字段、时间字段、开启字段、关闭字段、电压I字段、电压II字段、电压III字段……、电流I字段、电流II字段、电流III字段……、自定义I字段、自定义II字段……自定义N字段与校验字段等;单片机对读取设定字段的传感器扩展端口所读数据为实际数据进行判断和,由此可实现后期传感器的增加以及软件升级后管理新增数据。
六、应用效果及结论
基于电子实训室可实现,电源设备的单机管理,远程管理,远程监控,形成使用日志便于实训室管理并且体现了快速溯源和痕迹,使传统实验室手工作业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得以顺利解决,为开放式实训室建设取得较好经验。本文提出的智能电源管理控制系统基于CPU通过采集读取RFID卡的数据;PC机(教师机)软件控制设备开关;电源状态信息采集和控制,大大降低实训室管理的人工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不仅可在实训室内使用,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领域。
参考文献
电子的电势能范文3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
当前配电自动化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站房综合自动化、当地自动化设备、调度中心到终端站房的信息数据采集以及安全监控系统,此外还涉及到对停电的管理、有关地理信息、故障的报修以及应答、配电设备的检查与维护、抄表自动化、负荷管理系统以及用电控制系统[1]。其基础为一次网架,配电自动化系统就是它的核心,与此同时对多种通信模式实现了整合利用,从而实现了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以及全过程的自动化监控[2]。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我国城市电网改造以及建设过程中的非常关键部分,另外它还是组建智能电网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深化研究并建设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以及现实意义。
1 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
根据规模和容量的大小可以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分为小型、中型以及大型这三种类型。图1所示为比较常见的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
结合图1可以知道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具备很多的优点,其中最为显著地就是其灵活性,在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中型类型来进行建设,并按照要求装设好主站、子站以及终端。在以后配电系统如果需要对其实施扩大建设,那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地增加几台主站系统,然后在其中选择某一个作为中心站。在建设配电网的整个过程当中,其中自动化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也不言而喻。
2 智能电网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
就现阶段而言,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极大失衡现象,所以在实施建设配电网系统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全部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以及建设模式来进行。为了使得我国能够真正做到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必须要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充分的考虑在内,并且要结合远景发展规划以及配网建设现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必须要在经济能力范围内来进行,有针对地深化城市电网的改造以及建设工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建设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然后慢慢地将所有的配电自动化子系统构建成为一个完好的大自动化系统。综上所述,文章作者认为在实施建设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配电网未来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可以分阶段的进行,这样可以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可以使得以往的投资得以保护,从而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基于此,在实施建设智能电网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来分阶段进行建设。
2.1 初期提升供电可靠性
(1)供电模式采取双电源环网。在这一阶段的时候,需要做的就是把相邻的两条不同线路进行连接,这样两个电源就可以实现环网共同供电,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配网结构的优化。变电站出线保护开关将会在系统中使用到,该开关具备多次重合作用,并且还是利用微机来控制重合命令,除以上功能之外,自动操作以及遥控操作等这些功能也是线路开关所具备的。如果线路或者设备出现了某些故障,则就是利用RTU来对其实现传递,然后主站系统判断传递过来的信息,最终可以很快的明确故障发生的位置,之后就是发出指令把出现故障位置的开关断开。
(2)采取自动重合分段器的方式。在进行安置变电站出线的时候,采取自动重合闸开关来实现保护的作用,在线路中间配置多组此类开关,同时还配置电压检测装置。自动重合分段器可以判断配网系统中所有的事故,其判断的依据就是关合故障所耗费的时间。此种方式在设置时间的时候,必须确保系统变电站内部的断路器在自动断开以后其能够实现延时断开。站内部的断路器实现重合,采用这种方式能够保证从电源侧至负荷侧进行送电;根据一定的顺序断路器依次进行合闸,然后再次合上故障点的时候,站内部的断路器这时候会再次进行断开。安装在故障点两边的线路断路器锁定故障段并且将其断开,此举能够有效确保再次送电时候的成功率。通常情况下,要是使用遥控操作开关,那么价格会很贵;对于某些供电部门而言,它们实际管辖的区域虽然比较小,然而他们维修人员的数量却是非常多;对于某些小区,如果供电需求量不是很高,可以采取人工操作开关这样的形式,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成本,采取这种配电半自动化的形式也能够很好的保证供电安全的可靠性。
2.2 优化系统网络结构,减小线损
第一,需要构建远程数据传输系统。有关的实践表明利用网短信息服务就能够完成信息和数据的远程传送,同时在输电线路中间配置有电压监测装置。针对每条线路在运行时的实时电压情况可以使用微机来进行监测,如果馈线不符合要求,那么视情况可以增添配变布点,此外还可以配置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采取这种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输电线路上产生的损失,进而使得输送效率和输送电压质量得到明显地提升。
第二,就是需要对负荷管控系统积极推广使用。构建通讯网络平台,从而使得用户远程管理模式得以实现,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提升用电服务的质量,此外还具备自动远程抄表、有序用电以及电能质量监测和负荷监控等功能;实时监测用电客户的用电量情况,这样可以防止窃电现象的发生。建设智能电网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动化水平和用电管理水平。
第三,配置监测终端。监测终端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平台信息数据的采集过程进行监控,这样就可以对变压器的实时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有了信息数据之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之上来优化管理配网的运行模式。如果出现了异常现象或者发生了某些故障的时候,就会立刻提醒,然后迅速解决故障点的问题,最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的供电。通过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停电时间,这一点对于变压器稳定安全运行来说,其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需要精确记录电压的越限时间,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电压的合格率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控制电压水平,此举能够显著提升供电效率并且明显使得供电质量得到改善。
2.3 利用微机处理信息数据并实现自动化管理
所谓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就是把营销系统、配变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以及电压负控系统进行集合,将以上系统进行集合之后便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配网管理系统,集合后的系统能够实现以下几个重要的功能:在自动统计发生在线路上的损耗的时候,能够和SCAIDA实现密切的配合,并且可以连接上相关企业的对应信息网,该功能深化了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程度;能够自动对配置无功和电压进行优化,这样就保证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3 结束语
在实施建设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时候,会牵涉到很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所以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实际具体状况,从而实现电网系统的逐渐升级。
参考文献
电子的电势能范文4
所谓安全用电,是指在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正确地使用电力以及为此目的而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手段。随着四个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职业技术学校教学中用电的规模越来越大,安全用电在电子实训课操作训练中愈显其重要性,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的技能训练中,应在安全用电方面接受良好的培养和训练,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安全用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及安全电压知识。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通电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或途径以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触电伤亡的直接原因在于电流在人体内引起的生理病变,显然:此电流的大小与作用于人体的电压高低有关。在一般环境中,1秒钟安全电流可按30毫安考虑,人体电阻可按1000-2000欧姆计。由此可得安全电压范围为30-60伏。我国规定适用于一般环境的安全电压为36伏。
了解人体触电的方式。人体触电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人体直接触电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带电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直接触电,如单相触电、两相触电、电弧伤害等;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其金属外壳或结构是不带电的,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其金属外壳便带有电压,人体触及便会发生触电现象“称为间接触电”。如接触电压触电、跨步电压触电等。
了解操作人员职责及文明实习规范。学生应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刻苦练习。防止,避免和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器线路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及人身安全,不断提高供电装备水平和安全用电水平。除完成本岗位的工作外还应学会对自己工作范围内的设备和人身安全负责,杜绝或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学生做到文明使用设备,做到有理想、守纪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技能操作训练。
为了防止触电带来的危害,在电子实训室的设备我们要做到:
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人体遭受触电危险,而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等与接地体之间所作的良好的连接。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电网中。采用保护接地,仅能减轻触电的危险程度,但不能完全保证人身安全。
保护接零。为防止人身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的零线(变压器中性点)相连接,称为保护接零。保护接零适用于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
对于采用保护接零系统的要求:
零线上不能装熔断器和断路器,以防止零线回路断开时,零线出现相电压而引起的触电事故。在同一低压电网中,不允许将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零。在接三眼插座时,不准将插座上接电源零线的孔同接地线的孔串接。正确的接法是接电源零线的孔同接地的孔分别用导线接到零线上。除中性点必须良好接地外,还必须将零线重复接地。
工作接地。将电力系统中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地作金属连接,称为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可降低人体接触电压、迅速切断电源、降低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满足电气设备运行中的特殊需要。
漏电保护器。它的作用就是防止电气设备和线路等漏电引起人身触电事故,也可用来防
止由于设备漏电引起的火灾事故以及用来监视或切除一相接地故障,并且在设备漏电、外壳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时自动切断电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要掌握并学会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触电急救知识,实习场地的电气事故主要有人身触电事故和仪器设备事故。触电事故多具有多发性、突发性、季节性、高死亡等特点。人触电以后,有效的急救在于快而得法,发生触电事故,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必须用最快的速度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要记住,当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其本身就是带电体,同样会使抢救者触电。脱离电源最有效的措施是拉闸或拔出电源插头。如果一时找不到或来不及找,可用绝缘物(如带绝缘柄的工具、木棒、塑料管等)移开或切断电源线。关键是:一要快,二要不使自己触电。一两秒的迟缓都可能造成无可挽救的后果。脱离电源后,如果病人呼吸、心跳尚存,应尽快送医院抢救;若心跳停止应采用人工心脏挤压法维持血液循环;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做口对口的人工呼吸;若心跳、呼吸全停,则应同时采用上述两个方法,并向医院告急求救。在电子实训教学中,必须按照额定值使用电气设备、导线、元器件和电工材料,这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安全运行,实现安全用电的必要条件。
在平时的文化课和训练课中要教学生养成安全操作习惯。习惯是一种下意识的、不经思索的行为方式,安全操作习惯可以经过培养逐步形成,并使操作者终身受益。主要安全操作习惯有:人体触及任何电气装置和设备时先断开电源。断开电源一般指真正脱离电源系统(例如拔下电源插头、断开闸刀开关或断开电源连接)。而不是断开设备电源开关;测试、装接电力线路采用单手操作;触及电路的任何金属部分之前都应进行安全测试。
电子的电势能范文5
周博凡
最近,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学生体检。很快,我就拿到了一份体检结果通知书,上面赫然写着这么几个字:“视力下降,建议治疗”。我不相信地揉了揉眼睛又仔细看了一遍,的确如此。我的心里就像是十七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唉!要是戴眼镜的话既让人笑话,又不方便做事,不配戴眼镜又影响学习,那该怎么办呀!
回到家,我忐忑不安地把通知书递给了妈妈。只见妈妈看着看着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好一会儿,妈妈才抬起头来,语气坚定地说:“咱抓紧时间治疗,去做按摩,平时再多注意点。一定会恢复的。”接着,妈妈打开电脑,上网搜寻起有关防治近视的资料来。不一会儿,只听妈妈大声说:“找到了,找到了!”我走近一看,原来是有关防近视电子台灯的资料,我也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原来,在九十年代初,科学家们就研制成功了一种防近视的电子台灯。使用它看书写字,可使青少年的坐姿、视距、照明亮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一旦坐姿不正确或头离桌面超过限度,电子台灯就会发出警报声,与此同时,灯光自动熄灭。坐姿一恢复正常,警报声立刻停止,灯光也马上恢复正常。此外,由于传统灯具的眩光很容易使眼睛疲劳,为此,科学家们在电子台灯的灯罩上进行了新的设计,从而避免了眩光对眼睛的不良影响,使青少年在电子台灯下读书写字时不易发生视觉疲劳。真是不看不知道,科学产品真奇妙!妈妈也感叹着说:“要是早知道就好了,就不会让近视找上你了。亡羊补牢,现在还不迟,我们赶紧换台灯,多管齐下,一定要恢复你的视力!可不能再像我们一样戴上眼镜了!”
电子的电势能范文6
关键词:三相电子式电能表;光电头;脉冲;计量中心;检定工作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1-003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1.019
三相电子式电能表较单相电能表大而且重。检定过程需要检定人员反复装拆,运用光电头脉冲缩短三相电子式电能表检定时间有利于减轻检定员工作负担。
1 检定工作的基本流程
图1为检定流程图,检定流程中挂表与拆表工作内容相似,影响因素也一样,因此分别归为“挂拆表”一类便于分析,每部分用时分析如下:
挂拆表:包括校验前挂表,将待检表计一个个挂上检定台体,压下压接杆;校验后拆表,松开压接杆,将表计逐一取下。
接线:包括正向有功、正向无功、反向有功、反向无功、日计时误差、485通讯端子共10条信号线。
拆线:拆下信号线。
N合格证:对校验合格的表计贴上合格证。
加铅封:对校验合格的表计锁上铅封。
2 目前校验电表各种工序所用的时间
对本班所有检定员检定三相电子式电能表所需时间进行多次测算统计,测算统计如图2所示:
我们很容易看出,工序“校验”与“接线”是影响三相电子式电能表总体检定时间的两大因素。由于工序“校验”是根据国家检定规程设置方案由标准装置对表计进行全自动检定,无需人工操作,更不能随意更改,因此其为不可控环节。运用方法缩短接线时间从而提高校验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3 采样脉冲光电头读取信号具体措施
(1)由于电能表的正向电能和反向电能的脉冲不会同时发生,所以电能表只使用一个有功LED灯和一个无功LED灯输出正反向有功及正反向无功的光脉冲,这样光电采样器可以只使用两个,但是由于有功和无功的LED灯距离较近,所以选用的光电采样器必须窄而小,如图3所示;(2)光电采样器将采集的光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输入标准装置,由于标准装置接收4路信号,所以每个光电采样器输入时正反向需要切换信道,而标准装置配置的用于电能表脉冲输入的脉冲盒刚好可以满足自动切换信道的需要;(3)将台体配置的脉冲盒改装,加上了一个转接插口,可以接入我们选用的窄型光电采样器;(4)研制卡扣夹,方便将光电采样器固定在电能表上。如图3所示:
两个窄型光电采样器方便的固定并对准电能表的脉冲LED灯,才可以真正地提高效率用一个夹子将光电采样器固定在电能表上对准LED灯,由于电能表的尺寸各不相同,脉冲LED灯的位置也有所差异,所以夹子必须可以调节大小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电能表,而光电采样器也必须可以方便的调整位置。完成后的光电采样组如图4所示。
4 运用效果
使用了新的光电采样组进行三相电子式电能表检定效果检查,对计班员所有校验三相电能表所需时间进行多次测算统计,得出统计图如表1和图5所示:
三相电子式电能表检定平均时间为149.15分钟,相比历史平均用时缩短了20.85分钟。
5 结语
此次运用脉冲光电头读取信号的方法对三相电子式电能表检定方法进行优化,缩短了检定时间,提高了检定效率,在减少检定工作效验的工序的同时提高了检定效率,优化了检定流程,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莹.高功率脉冲电源[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1.
[2] 陈首类,范方吼,吴弘,李丁九.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J].电工电能新技术,1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