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心理,音乐教育,调试功能

一、亚健康心理释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学生数量激增,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进一步凸显,有很多学生都出现了心理偏常状态,但是又没有达到疾患程度,即心理亚健康状态,与常说常见的忧郁症、强迫症、心理障碍、精神疾患等有着很大的区别。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表明,约有44%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陷入了亚健康心理状态中,因此亟须探索出有针对性的改善路径和方式,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优化心理素质,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亚健康心理表现和成因

从整体上来说,亚健康心理状态主要是指一种长期的、消极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是灰色心理。这是当代大学生一种常见的偏常心理状态,表现为对事情缺乏兴趣、对行为缺少信心、遇到困难时首先选择逃避等,而且周期性情绪起伏较大。第二是学习焦虑。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衰退、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会间歇性地头疼,由此也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如果这种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排解,很容易引发更严重的问题。第三是情爱挫折。这是一种由于爱情遇到挫折后产生的强烈情绪和消极状态。大学生情窦初开,但是心智发育水平有限,且缺少必要的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很容易在恋爱中遇到挫折,并难以正确对待这种挫折,或消沉和忧虑,或激动和烦躁,有的甚至出现轻生念头。第四是人际交往。多数学生在求学时,经历的都是“学校—家”两点一线的生活,社会经验十分匮乏,更缺少人际交往的经验,所以很多大学生都遇到了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或者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倾听和体谅他人;或者妄自菲薄,认为自己无关紧要,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以上问题的出现,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家庭方面的原因。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多数学生都有着较为宽裕的成长环境,且家长的过分保护和关心,造成了学生的依赖性强,难以独立生活,性格上任性、自私和狭隘等。一旦遇到不如意的情况,就会出现悲观、过激的心理。其次是学校方面的原因。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很多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特别是努力后却因环境、方法等因素而未达到预期效果时,很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贫困生,他们因承受着巨大的经历压力和生活压力,也很容易出现自卑、悲观、失落等情绪。再次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并行发展的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设备的普及,也让高校早已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很容易进入校园,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很多学生都长期接触互联网,互联网上各类信息良莠不齐,而学生则缺乏辨别和抵制的能力,很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达到自己认为的理想状态,便将互联网作为新的寄托,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网络综合征、网络狂躁症等。最后是个人方面的原因。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人生、社会等都缺乏正确认识,个人的物质、情感、理智心理未能得到良好协调,遇到一些波折后很容易冲动,给美好的校园生活蒙上了不和谐的阴影。

三、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亚健康心理调适的理论依据

通过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亚健康心理进行调适和干预,并不是突发奇想,也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有着深刻可行的理论依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音乐本身具有调适情绪的重要作用。由外界客观刺激所引起的情绪,是各类心理现象和活动的最初表现。情绪的好坏程度对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决定性影响。作为音乐来说,其本身就是情感、情绪的产物,自然也可以有效作用于欣赏者、学习者的情感和情绪。所以通过音乐教育改善大学生亚健康心理、预防心理疾病是完全可行的。具体来说,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 表情达意

任何时期和类型的音乐,都是带有特定内容、思想和情感的。换言之就是音乐作品是创作者情绪的外化。“大学生在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时,自然会与创作者、作品进行深入的互动,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陶冶、启示和润泽。”[1]如著名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一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有力、发人深省,有的人理解为命运在敲门,有的人认为这是贝多芬向命运发起挑战的号角。随后的旋律中,这个主题动机不断丰富和发展,始终充满着勇往直前的气势和动力。每一个学生听罢后,都觉得之前的沉闷和抑郁一扫而光,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正是对贝多芬和作品情意的最佳回应。

( 二) 诱发感染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正面和负面的情绪。如果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那就表明学生的负面情绪较为严重,压倒了正面情绪。所以心理调适的一个重要方向就在于让正面情绪常伴大学生,充盈于大学生的全身。音乐正是对此最得力的助手和工具,当学生听到不同情感指向的作品时,内心便会产生一系列情感反应,获得多种类型的美感体验。比如在听到《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著名的流行歌曲时,自然会诱发学生奋进、坚韧、不服输等情绪体现,可以以一种全新的心情来面对学习和生活,不良情绪自然也消弭于无形中。

( 三) 宣泄释放

前文中提到,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而关键在于如何面对这些不良情绪,如果置之不理,任由发展,则容易导致严重心理问题的出现。在对待不良情绪的诸多方式中,利用音乐进行宣泄和释放就是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比如一些节奏欢快、旋律流畅的音乐,可以使寂寞和低沉的心情得到有效缓解,继而达到开阔心胸、爽朗精神的效果。一些节奏舒缓、旋律清新的轻音乐,则能够给人以安静平和之感,可以让大学生摆脱烦躁,神闲气定、安静平和地接人待物。所以很多时候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都是缓解大学生不良情绪的药方,如果可以对症下药,自然会药到病除。诚如毕达哥拉斯所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都可以治疗人们的情绪和脾气,使它们归于和谐,让自己重获新生。所以学校和教师要对音乐的情绪调适功能给予充分重视,将其作为音乐干预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的重要方式,改善和消弭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亚健康心理调适的实践依据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的调适,不仅要分析可行性,更要看实际的效果。这一点最鲜明的体现就是音乐治疗学科的兴起和发展。“早在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音乐治疗就率先应用于当时的伤病员,为他们缓解精神压力,调整心情,并因良好的成效而迅速推广。”[2]20世纪80年代,音乐治疗学开始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发展起来,其涉及多个专业,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包含通过音乐鉴赏引发想象和联想、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等。在音乐美的陶冶和润泽下,可以将那些痛苦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转化为一种悲剧式的审美体验,使情感得到了升华。也就是说,音乐治疗不同于普通的医学治疗,直接通过手术或药物作用于病痛,而是重在改变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不是通过人的理性思考和实践发挥作用,而是通过感性获得人们的情感共鸣。目前,音乐治疗学的作用和价值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并在国内外的高等教育中有着广泛运用。比如美国高校普遍采用的音乐想象治疗法,是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聆听相关的音乐,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然后再与学生就想象内容进行讨论,进而予以有针对性的引导。与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音乐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作用于学生的内心,消除学生的焦虑感、紧张感和烦躁感,引导学生释放压力、愉悦心情。所以从医学角度而言,音乐治疗学方兴未艾,正是音乐教育调适大学生亚健康心理重要的实践依据。

综上所述,大学生既是时代新人和民族的希望,也正处于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关键时期,在社会、时代等综合环境的影响下,难免会出现认知偏差和情绪波动,产生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和调适,则很容易陷入到亚健康心理状态中。音乐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引导,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目的,就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的表现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音乐教育特有的价值和作用,希望可以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路径,让音乐教育成为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范文2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已开展多年,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学院从2008年秋季起,正式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必修课体系,对全院所有的高职新生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深刻认识开设此课的必要性

1.大学生对于心理问题的接受还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知识也越来越普及,今天,人们虽然可以公开谈论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患,但对于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咨询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对于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还缺乏足够的勇气。笔者所咨询过的130余名学生中,没有一名学生愿意公开自己寻求心理咨询这一事实,前来咨询的多数学生都是偷偷摸进心理咨询室。究其原因,是因为整个社会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心理咨询的正确认知还没有充分地确立,基本处于“理论上可以理解,情感上难于接受”的状态。这一现状同样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群体,因而使得想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学生经受着一定的社会压力,担心因此受到周围同学的嘲讽或另眼相待。而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则可以面向所有大学生公开普及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修正他们固有的错误观念,建立起他们对于心理健康、心理疾患和心理咨询等问题的正确认知,从情感上理解和接纳心理疾患和心理咨询。通过健康积极的舆论环境和外界氛围潜移默化地转变他们的态度,正确面对心理健康的一系列问题,以大学生这一思维最活跃的群体为切入点,最终实现整个社会对于心理问题的完全接纳。

2.自我调适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途径

心理困扰是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这类问题常常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得到有效缓解。加之各个高校所配备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从数量上无法实现对每一名学生的每一次心理困扰进行专业帮助,因而,引导学生了解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同时,有调查表明,在回答“当自己有心理问题时,会找谁解决?”这一问题时,有39.53%的人选择“自我调节”,有27.27%的人选择“同学、朋友”,有12.05%的人选择“班主任”,有11.65%的人选择辅导员,有9.43%的人选择“父母亲”,只有0.07%的人选择“心理医生”。可见,自我的心理调适也是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的首选。

因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全面的健康理念,建立科学的认知,学习掌握正确的自我调适方法,既是现实所需,也是大学生的主观首选。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力量,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成为自己最贴心和最便捷的心理医生。在心理困扰随时得到有效化解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愉悦度和幸福指数,使他们更加积极阳光。

切实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效性

1.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宗旨

学院的心理健康课程共14学时,作为必修课已开设3年。在征求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意见时,最突出的反映就是课时太少,其次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贯穿学生整个在校期间。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还是较高的,特别渴望通过心理健康课程进一步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

对比新大纲和学院课程的实际开设情况,虽然和学生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首先要清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宗旨。这门课程的开设并不是引导学生学习系统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教学的重点是通过16课时~18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理念,同时掌握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心理力量,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优化心理品质。换言之,就是通过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来调节大学生心态,提高其心理健康素质,成就一个自我身心和谐、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的优质生命个体。因此,心理健康课时和具体内容的设置,是从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心理要素出发来统筹安排的。通过这16课时~18课时的学习,较为系统地进行心理健康意识的启蒙,这犹如给学生植入了一颗心理健康的种子, 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完善中能确保基本方向的正确性。

2.科学的心理健康课程内容

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刘海燕等教师对全国5个省市的14所高校从大一到大三的2,65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是目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4个方面也是学生普遍较为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新大纲在这4个内容之外,设定的健康心理以及恋爱等相关内容,根据笔者咨询的实践来讲,也是大学生群体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珍爱生命的内容,针对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大学生因为恋爱、学业等问题而结束生命的现象,则显得尤为迫切。

新大纲设定的9项内容,前3项主要是关于个体的,着重于促进个体自我的身心和谐;后6项内容侧重于个体和他人、社会的关系,目的是促进个体和其他群体的和谐相处。只要理顺了这两方面的关系,心理健康的水平自然就得到了提高。在现实的生活及咨询的个案中,求助者的心理困扰更多来源于与他人关系的不够融洽。所以,这样的内容和课时安排,不仅关注到了影响心理健康状态的两方面因素,而且同时也更注重于对后6项的引导和调整。

3.强调感受体验式的教育教学方法

就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法而言,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不可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倾向于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因此,他们更喜欢情境模拟法(20.1%)、案例分析法(18.7%)、轻松教学氛围创设(15.1%)以及角色扮演法(12.8%)等综合性教学方法的使用。

心理健康课程的重点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优化心理品质。由此出发,课程的教学方法就应尽可能贴近学生心理,应多采用启发式与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加深学生的体会和感受,如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游戏互动、生活作业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体验、感悟、理解、掌握心理调适方法。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倾向于让学生直接参与和感受,根据课程结束时学生的回馈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完善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范文3

大学新生在刚入学初期由于刚刚进入新的环境,接触到新的人群,难免产生孤独感和距离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使大学生在短期内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相应的麻烦,在这段时期,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及交往至关重要。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关系,还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如交互性原则、强化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交往原则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无论人与人之间亲密或疏远,敌对或友好,都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反映了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人际关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人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能够帮助建立健全的人格,有益于身心健康。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有许多的研究关系证实,人际关系不好的人,或者有一定心理问题,缺乏良好人际关系的人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的2倍。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最为明显。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着人的健康发展,而采用积极的方式提高自我的发展水平,应对方式的不同则影响人的情绪状态。大学新生刚刚入学,面对新环境会产生各种适应性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心理问题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这些问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而此时恰当的应对方式是缓解情绪的紧张感、使心理状态保持平衡的有效方法,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可以反映出心理的成熟程度。面对这些心理问题,迎面而上,寻找方法来解决,属于积极的应对方法,可以减轻焦虑等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程度,而一味逃避掩盖问题,或者沉浸在自责悲伤的情绪中,不但不能使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使这些问题在无形中逐渐扩大,逐渐发展成心理疾病,逃避与遮掩属于消极的应对方法。消极的应对方法虽然可以暂时使大学生回避问题,但实际上问题仍然存在,一旦问题重新爆发,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问题与灾难。因此,大学新生在面对人际关系的问题时,采取合适的、合理的、积极的应对方法就会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应对措施不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甚至走入社会以后人际关系的和谐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各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但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平衡调节的方法,同时更应该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熟练的心理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常见的人际关系及交往原则

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后会重新建立一些新的人际关系,在大学中会形成几种常见的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舍友关系、朋友关系等。这些常见的人际关系伴随着大学新生的大学生活,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师生关系是在学校中的一种典型的人际关系,它是以教与学为纽带形成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大学校园中,师生关系往往是一种需要型的互补提高,需要的互补提高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前提下,教师以传授知识为需要,而学生则以学会知识为需要。学生越是尊重老师,越认真学习知识,师生关系和谐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在师生关系交往中,学生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谦逊的学习者的姿态去认真学习,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学关系也是在同一所学校中形成的关系,同学关系在以后步入社会时总会成为我们留恋的关系,成为最深刻的记忆,学生时代深厚的同学情谊极有可能成为值得我们留恋一生的珍贵的感情。因此,在大学期间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给彼此心中留下一份完美的感情回忆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对大学生来说摆正心态,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在积极健康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构建同学关系也成为重要的举措。另外,朋友关系是人在任何人生阶段都离不开的一种关系。朋友关系是兴趣爱好、理想情操、思想观点比较接近的人们以情感为纽带所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朋友按照亲密程度的区别可以分为伙伴、好友、挚友等几种形式。良好的朋友关系可以使我们避免孤独,使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不至于孤军奋战,使我们在欢乐悲伤失望时,有人能够分享。朋友关系对我们的发展极为重要。而要保持朋友关系的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在与朋友交往中保持恰当的距离,尊重朋友的隐私,尊重朋友的选择与观点,在中保持友谊的平稳健康发展。

在人际交往关系中,有几种交往原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如交互性原则、强化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等。心理学上大量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与相互支持。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肯定,希望别人支持自己,喜欢自己,但我们必须明白,任何人不会无缘无故接纳我们,让别人尊重自己喜欢自己的前提是你同样尊重别人喜欢别人,这是一种交互的人际关系的交往原则。在人际关系中,喜欢与厌恶,亲密与疏远都是相连的,是一种对等的情感。另外在人际交往中还应该注意的是强化原则,强化原则表明,我们喜欢对我们做积极的正面评价的人,而讨厌对我们做消极评价的人,因此在人际交往关系中,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多做正面的评价,使优处更优,弱化缺点,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些原则也提示我们,在人际交往关系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应用合理的原则使心理调适到积极的状态,对我们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要。

三、新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构建方法

大学新生由于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变化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能合理调整心理就会出现如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影响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甚至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大学心理辅导与健康教育,帮助并且引导学生走出心理的迷茫区,使其了解自我、阅纳自我、提升自我是关系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措施。在大学中,高校应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高等学校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开展心理咨询,并且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积极阳光地生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会使学生一生都受益匪浅,因此,加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人际交往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高立,孙海娅,国洪福.医学院大学新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

[2]李巧巧.生活事件和防御方式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廖峻,周波罗,承大学.新生应对方式与宿舍人际困扰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

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范文4

【关键词】心理契约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内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01-02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指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施恩认为,在任何一个组织中,组织成员之间、组织成员与组织之间,都存在一种没有明文规定的对相互责任、权利和义务等的内隐的主观约定,就此形成一系列含蓄而微妙的心理期望。包括期待对方能满足自己某些期望,以及对方产生自己所希望出现的某种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通过“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内化到学生的观念中,形成相应的健康心理和行动能力。这一过程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即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程度受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校之间合作行为的影响。心理契约是对彼此角色的基本假定,决定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

不同的学者各有侧重地对内化概念进行了阐述,却不约而同地表明了内化的共性:通过一定的学习、实践,社会个体将外部获得的科学心理知识以及情感、行为要求,有意识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情感调控、行动的过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是指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由教育者外部灌输转化为自身内在主动的认同,在对自身心理以及健康心理表现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现各种健康心理观念的融合,逐步渗透到内心深处,最终通过内在自我整合外化于行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过程并不是教育主体外部灌输的过程,而是大学生个体内化并将其加以实践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大学生自我教育性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有针对性地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自觉性和主体性,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科学地进行心理的个性化教育和自我教育。

二、心理契约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因素

(一)内在动力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活动中,需要和动机是推动内化活动顺利进行的内在动力。需要是指个体对客观现实中所缺少的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常以意向、愿望的等形式表现出来,是推动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的基本动力。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并引导个体的行为趋向某一特定目标,用以满足自身某种需要的意愿和特殊心理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在于其内在的需要,而动机则是推动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活动的直接原因。因此,大学生正确的需要和动机能够对其健康心理的积极内化产生推动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行为,而不正确的需要和动机则会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内化产生阻力,导致大学生形成不良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情感激励因素。在对大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时,教育者首先应调动动态反应中大学生心理活动所构成的要素,包括情感要素等被调动和活跃起来,继而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活动中,大学生情感因素等心理因素的激发,对于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化效果至关重要。大学生内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首先应对教育者传授的心理知识形成一定的认知和理解,然后教育者通过多种形式的情感激励和教育引导,引起大学生在情感上与教育者共鸣、共识,以进一步促进其对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教育内容的积极内化。

(三)环境调控因素。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化过程必然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群体因素的制约和规范。学校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学生与学校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心理共识,对大学生顺利内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模式的方案

基于心理契约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因素,笔者认为可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建构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模式的可行性方案。

(一)优化内部环境模式。心理契约的建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主体是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真正能认同和内化的程度,取决于大学生本身对心理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渴望以及内部环境的优化结果。

1.采取主动情感模式。从内在需要角度看,大学生更侧重于情感关怀和精神满足,以此建构的心理契约,可增进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信任感,是大学生主动内化教育内容的动力。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正确运用情感激励手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中心理契约主要是关系型心理契约,情感激励是调动大学生内化积极性的纽带,通过教育者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用情感因素来架设通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桥梁,以理晓之,以情动之,用张弛有度的人性化情感教育去激励大学生,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二是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自我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较高的层次,它是大学生按照自己脑海中设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从而发展自我的实践活动。自我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行为表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经过外部教育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大学生必须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正确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化过程中不断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

2.采取期望认同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中的心理契约建构,强调学校和大学生对彼此期望的认同,这种心理期望是一种愿景共识,需要学校与大学生的真诚沟通和有效交流,不断感知对方的心理预期,逐渐调整自己的期望,最终使双方的相互期望趋于一致,成功缔结心理契约。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拓宽期望的交流与沟通渠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过程中,常常出现期望偏差或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心理契约失衡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交流与沟通不畅。学校可从心理调查、心理咨询、心理热线、心理信箱、心理团辅活动、心理社团活动等方面着手,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二是合理运用心理暗示的交流与沟通手段。合理运用心理暗示,可以使双方了解彼此的心理倾向、心理期望,有助于教育者与大学生达到相互期望的一致性,起到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暗示如果运用不当,会造成双方的期望偏差越来越大,最终出现心理契约失衡,甚至心理契约破裂的情况。因此,合理运用心理暗示手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实现的关键。常用的心理暗示方法很多,既包括情境设置和校园文化暗示、动作暗示,也包括语言赞美和文字激励等方式方法。

3.采取需要满足模式。个体的需要和现实之间常存在许多矛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和解决这些矛盾,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化积极性。大学生在要求学校满足其需要时,必须保证需要的合理性,协调学校的现实水平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合理需要。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从现实出发调整不合理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的不合理需要,可采用心理教育、心理引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大学生认清现实,调整大学生在需要认知上所产生的偏差。并教育学生从学校的客观现实出发,学会调整自己各方面的需要。二是完善和丰富合理需要满足手段。满足大学生合理需要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包括丰富和完善现代教学手段,调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教育期望心理。对于在目前状况下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的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则要做好大学生的解释和心理工作,说明无法满足的原因,请求大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包容,并争取创造各方面条件和机会,完善相应的教育政策和实施手段,逐步对问题加以解决。

(二)优化外部环境模式。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外部环境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制度和学校教育等力量的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1.优化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个体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利益多元化和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日益多样化的信息来源,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构建有效的心理契约,因此社会环境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可从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化影响最明显的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三方面来净化社会环境。一是倡导积极心理社会舆论。所谓社会舆论实质上是大众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进行交流、碰撞、整合、沟通后形成的,通过言语、非言语形式公开表达的态度、意见、要求、情绪等的共同意见。社会舆论一旦固化在公众心理,心理制约与控制作用就会发挥出来,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心理,也可能是消极心理。应倡导积极心理社会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健康发展,坚决抵御消极心理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逐步净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社会心理舆论环境。二是发扬积极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折射,对大学生的心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抵御消极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努力净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社会风气,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心理认知和良好的情感调控,进而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进取的良好个性,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化心理的前提。三是传播健康主流社会文化。主流文化对个体的心理、行为和人格特征有着深刻的影响,社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无意识的,却又是文化意识形态最高级的影响层次,对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观念和情绪情感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应加强对社会文化传播渠道的监督,强化健康主流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心理引导,保证健康主流社会文化能够渗透到大学生心理观念中。

2.优化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培育正是为了引导学校与大学生共同履行心理契约精神,使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双方形成合理的价值期望以及良好的心理行为取向。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培养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是培养校园文化的关键因素,尊重并容纳大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差异性,引导大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刻认识到自身发展与学校之间密不可分的相互影响,促使学校与大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契约,进而塑造其健全的主体人格。二是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都依赖于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建构,注重优化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等校园文化的建设,真正重视和尊重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精神要求,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意义。同时,努力创造条件,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使大学生在健康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曹威麟.高校师生相互期望与心理契约的演进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2]吴小欧.教中的心理契约[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

[3]迟到,史秀云,荣红霞.关于心理契约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36)

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范文5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健康定义是: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的内涵是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生理健康。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从年龄层面上看,他们是社会中最健康的群体,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的变化时期,思想波动较大,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方面缺乏客观性、理智性和稳定性,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行为异常和心理问题。近几年来,全国各高校因心理疾病诱发的各种恶性事情频繁出现,这些事件往往对学生产生难以修复的伤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甚至开始质疑目前的教育体制。从实效上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大量的独生子女是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大多数孩子,从小就被寄予厚望――“考上一个好大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阶段,学习任务沉重,学习方式单一,导致学生人生目标短浅――初中是为了考上高中,高中目标是为了考上大学,目的性强,学习动力也相对充足。一旦考入大学,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任务终于完成了,可以肆无忌惮的玩乐、游戏,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就会出现“动力真空带”,学习目标不明确,心理落差大,学习态度也不端正,部分学生认为大学课程与实际脱节,“读书无用论”在大学校园流行广泛,学习处于茫然状态,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学习。现实表现为:旷课、上课玩手机、沉迷网络,等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文凭,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2.环境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

由于升学压力,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达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境界,父母为其包办一切,错过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机,导致其个人环境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上了大学以后,远离了父母、同学和朋友,来到一个陌生环境,面对所有事情都需要独自面对,因缺乏社交能力,不善于沟通,说话不注意分寸,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或者因性格内向,不敢与人交往,冷漠孤僻等,久而久之,朋友越来越少,就会出现自大、自闭、自卑等心理问题。

3.心理不成熟,恋爱情绪不稳定

在初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考试压力大,“早恋”现象比较罕见,即使有,也仅仅是彼此存在好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恋爱。从艰辛的高中步入大学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没有了父母的管束,随着生理逐渐成熟、课余时间增加,与异往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不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遇到问题情绪不稳定。有的因沉溺于爱情荒废了学业,有的因失恋受到了极大地打击,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对身心造成伤害,甚至出现心理变态,杀人或自杀。

4.就业压力大,心理过于焦虑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难已成为人们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特别是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式十分严峻,但大部分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对就业单位的期望过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会出现心理焦虑,无形之中加大了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部分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等于进了天堂,整天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为了混文凭而混日子,没有一技之长,面对就业时举手无措,从而产生畏惧、恐慌心理;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面对一封封投出去的个人简历石沉大海之后便失去自信,产生挫败感,开始出现自卑心理;另外,在就业过程中,攀比、从众心理也很严重,大学生都愿意留在大城市、经济发达的地区,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

5.过度依赖网络,网络情结严重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它以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言论自由以及传播方式多样等独特的优势赢得了人们的信赖,不仅大大改善了人们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且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大学生是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群体,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抗干扰和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和虚拟的网络游戏所吸引,从而迷失方向,对学习厌倦,沉溺于网络世界,旷课、夜不归宿、逃避现实等现象严重,且不能自拔,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有的甚至辍学。

另外,网络上的黄色事件、暴力行为容易造成青春期的大学生道德失范,自我约束能力下降,自我意志丧失,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本人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而且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同时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因此全社会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早日实现人力资源强国做出努力。

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思考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很少受过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遭受挫折与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这使得他们在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上存在较大的错位。由于高考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到位,考入大学后没有目标,导致出现了种种行为。因此,探索寻求一种有效诊治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方法,给大学生以心理帮助和治疗,排除种种不良困扰给他们带来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稳定性、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既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二、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产生原因

1.来自社会的原因

社会上的激烈竞争,国家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高校处在社会大系统中,社会的变化必然会辐射影响大学校园,这就向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身在其中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压力。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在价值观上树立自主、平等竞争、团结合作、开拓进取、民主与法制等观念;在道德观上形成平等自由、协作互利的新型道德关系;在生活方式上注重生活质量、讲求实效等。这些积极因素需要大学生从心理上适应,以便走向社会,适应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经济转轨和文化转型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给人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2.来自家庭的原因

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言谈举止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具体地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对子女管教特别严格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一心督促其学习,但对子女的能力、兴趣、需要缺乏理解,常常用命令的方式强迫孩子去学习;父母过分的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百依百顺,过于保护;父母对子女行为完全放任,很少约束。这种大学生很可能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惟我独尊的任性个性,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3.来自校园的原因

(1)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上由父母包办的状况被住集体宿舍、吃饭上食堂排队,衣服自己洗、床自己铺、日用品自己上街买的生活方式所代替,从而产生了一种不适应感。

(2)教育过程的影响

盲目追求高分数,忽视社会实践的锻炼,顺境中成长的经历造成了大学生惧怕挫折的人格弱质。

(3)人际关系氛围的影响

当大学生处在一种疏远、冷漠的关系中时,便有一种紧张状态,心情不愉快、烦恼,甚至有可能产生敌对、憎恶的态度,从而导致攻击,有损身心健康。

(4)不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影响

转型期的不良社会文化辐射到校园,滋生的种种不健康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一些大学生变得颓废,无朝气。

4.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逐渐形成的以心理机能为主体的心理特性或品质,是以人的本质为核心,与需要、认知、情感、意志等社会特质相协调的心理机能特性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心理已基本成熟,这必然带来他们性心理的变化。他们渴望接近异性,但由于经验不足,阅历太浅,意志性差,因而增加了对意识和欲望表露的盲目性和欠严肃性,很容易进入低级情感滥泄的误区而无法自拔,最终导致情绪不稳,心理冲突直至行为异常。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途径及其方法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重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此,从心理结构上必须明确五种品质的教育目标:自信自强的理智品质;乐观积极的情绪品质;真诚谦虚的态度品质;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进取创新的性格品质。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都是做人的工作,但两者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他们的根本目的都是育人,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完整高尚的人格,使之成为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合格人才,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统一在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下。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把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校园不仅是必要,而且也是可行的,应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和尽快赋予教育行为中。

(2)心理健康教育与各项素质教育活动相结合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社团功能。高校社团可以使大学生的才华得以显现,兴趣、爱好得以表现,从而增强自信心,并赢得信任感,满足大学生归属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培养学生愉快的情操,实现自身的心理个性和精神的塑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途径,健康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丰富自身的社会经验,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在锻炼中接受教育,养成自主、自信和克服困难、勇于成功的坚强毅力。通过自觉接受和吸纳外界信息来调整适合自身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普及教育与重点治疗相结合

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心理健康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同时对少数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进行重点的心理咨询、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心理,从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应。

(4)心理健康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一批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合格师资。我国目前只能在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之路,即由心理学教学研究人员、德育课教师、学生思想工作干部、医务人员共同协力参与、创建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专业水平。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增强教师心理教育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并提供多种教育实践的机会,让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才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总之,要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使其个性和谐,适应性强,有创新能力,就必须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总目标,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其他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