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设工程项目全工程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设工程项目全工程管理范文1
关键词:建设单位;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稳定发展大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交通建设顺利发展的头等大事。由于公路建设本身的特点:线长、面广,参建人员庞杂,涉及到的因素特别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工程施工安全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安全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由于业主方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总集成者和总组织者,业主方的安全管理也更为全面,是项目参建各方安全管理的核心。笔者结合公路建设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主要从业主方项目管理的角度,探索公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模式、程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公路建设本身就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投资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较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工程建设的诸多因素如质量、进度、造价等相互之间存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无不对安全生产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公路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应按照“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要求建立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构成:
1)企业负责。建设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包括项目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等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其单位法定代表人是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参建各方应建立其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在管生产的同时,必须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参建各方应自觉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必须遵守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其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按要求设置安全机构、配备足额的符合资质要求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参建各方还应负责提供符合国家安全生产要求的工作场所、生产设施,加强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和特种设备的管理,对从事危险物品管理和操作的人员都要严格培训。
2)申请政府监察。政府有关安全监察部门对工程建设安全负有监察责任,有权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进行指导和监察,建设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应按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申请政府监察。
3)群众监督。对外公开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和信箱,加大群众监督检查的力度,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搞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使安全生产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变人人关心安全为人人管理安全。
2 安全管理程序
公路工程建设程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项目所在地的交通主管部门的要求。作为项目业主或参建单位,应该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_______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狠抓安全管理。
具体来讲,公路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程序可以按照公路建设的阶段,分为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施工建设、运营等阶段,概述如下:
1)设计阶段,可借鉴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经验,对道路设计进行安全审查,在设计阶段消除安全隐患。
2)筹备期间,首先必须向国家交通运输部办理施工许可证,向省交通运输厅申报安全监督手续,严格实行“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招投标阶段,主要工作是选择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监控量测、主要原材料供应等服务或材料提供商。业主可在招标文件中设置相应安全管理条款,从合同文件上要求其他参建单位具备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和保证资金、人员、设备等资源的投入。
4)施工阶段,建立以业主方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畅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联系渠道。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制定和完善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指导和规范本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如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办法》、《民用爆破器材管理办法》等,使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②加强对施工单位的“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的检查,坚持持证上岗。保证安全经费投入的有效实施,改善劳动生产条件,加强劳动保护,确保工程优质、安全、廉洁、高效。
③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邀请相关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安全审查,按照专家意见认真修改,完善安全技术措施。
④应加强安全生产检查,要求各参建单位加强现场管理,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预防安全生产事故。
⑤深入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落实参建各方的安全生产责任,规范参建各方的安全管理行为,争创“零伤亡”工程。
3 安全管理重点内容
1)明确职责。明确各部门和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全员参与。
2)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督促各参建单位依法办理各种安全生产手续,如办理特种设备的检验、注册登记手续、民用爆破物品的使用许可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等。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保证参建人员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杜绝“三违”行为,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4)狠抓重点、难点部位和工序的安全管理。针对挖孔桩、隧道施工、高墩大跨、高边坡等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施工单位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审查,并认真落实专家审查意见。
5)做好节假日、季节性气候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如汛期、高温、冬季、夜间、雨季等特殊季节气候施工,认真做好防汛、防暑、防火、防寒等工作,必要时开展多层次,全方位专项检查,以求实效。特别是工程建设期间涉及甲型流感的传播、工程建设地涉及血吸虫疫情区域等做好专项防控工作。
6)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编制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演练,加强应急技能培训,改进和提高应急处置效能,减少事故危害性,防止事故扩大,实现损失最小化。
7)建立奖惩机制。业主可根据合同文件,结合劳动竞赛等考评活动,评选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或个人,形成有效的奖惩机制,并进行适当奖励,对各参建单位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
4 公路工程建设必须明晰安全生产的责任
公路工程的建设必须由多方参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对参建各方及相关方的安全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必须建立、落实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人代表人负责制。两个主体、两个负责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基本责任制度。
这个制度规定,直接掌握生产经营决策权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总责。这样,公路参建单位的项目管理机构中项目法人代表人、项目总监、项目经理都是各自项目机构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并且我们可以理清参建单位各方的责任关系。建设单位是重要责任主体;勘察设计单位是工程施工建设的第一步,是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和前提条件;监理单位实施工程安全监理是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中还详细规定了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相关处罚是相当严厉的。因此我们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必须明确参建各方的安全责任及其安全体系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使各单位及其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各司其责,并且充分认清,由于自己的不作为或渎职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5 结语
目前,公路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工程中缺乏大量有技术基础并能熟练操作的工人,大批农民进入施工队伍,导致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并且施工队伍流动性大,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但是,法律是严肃的,法律是无情的,我国的工程建设领域已进入法制时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法律所赋予的责任来规范和约束自己,让全民知法、守法,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生产建设理念,实现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和安全发展。
由此可见:1)公路工程建设参建各方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安全管理的前提;2)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安全管理得以实施的保障;3)公路工程建设实施安全管理,是对国家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
参考文献:
[1]李盛霖.在2009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守护平安______交通土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3]郭忠印,方守恩,等.道路安全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06.
[5]安全生产法,2009.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
[7]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07
建设工程项目全工程管理范文2
关键词:建设项目 造价管理有效控制
就目前的体制和现实而言,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就是预决算,即预决算人员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图计算工程量、编制施工图预算,或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施工签证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决算。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或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是确定了的,而施工是以按图施工为原则,那么这时预决算人员所做的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以及防止高估冒算,而假如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不是最优,则预决算人员无能为力,也就是说现行体制下,预决算人员的编审工作只是事后算账,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因此,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
1、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的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大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即达到80%~90%.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
项目建设地区的选择,有一个基本原则,即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这样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避免原料、燃料和成品的远途运输,减少费用,降低成本;可缩短运输距离,减少流通时间,加快资金周转,有利于企业经营。
项目的规模经济标准是指产品的合理生产批量,一些产品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呈“收益递增”的经济现象,即随生产批量的扩大,单位成本降低,收益上升。在我国,长期以来一些宜于发挥规模效益的产品生产企业数目过多,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企业之间缺乏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得资源配置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不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不利于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一个建设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造价管理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
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选择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解决“生产多少”的问题.生产规模过小,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单位产品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下;生产规模过大,超过了项目产品市场的需求量,则会导致开工不足、产品积压或降价销售,致使项目经济效益也会低下。因此,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决定着工程造价合理与否。
建设标准水平应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合理确定。
2、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工程造价前期控制
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率。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达75%以上。因为对于一般建设工程,材料和设备选用占工程成本的50%以上,而在设计阶段建筑形式、结构类别、设备和材料的选用己经确定。在建设后期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小。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在工程设计阶段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作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在降低和控制项目投资上下功夫。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比,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以保证有效地控制投资。
积极开展设计招标是通过设计招标和方案竞选,择优选用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这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第一步。 建设单位首先可以就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通过报刊、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介公告,吸引设计单位参加设计招标或设计方案竞选,以获得众多的设计方案;然后由专家评定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以及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结构合理、安全适用、满足建设节能及环境等要求,综合评定各设计方案优劣,从中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或将各方案的可取之处重新组合,提出最佳方案。
同一个建设项目,不同的设计方案,就会产生不同的工程造价。设计人员参与价值工程,就可以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只重视功能而忽视成本的倾向,在明确功能的前提下,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精神,提出各种实现功能的方案,从中选取最合理的方案,这样既保证了用户所需功能的实现,又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按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件做出决策,所以限额设计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称为一项关键措施。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与经济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考虑经济支出,做出方案比较,有利于强化设计人员的工程造价意识,优化设计;经济管理人员及时进行造价计算,为设计人员提供信息,使设计小组内部形成有机整体,克服相互脱节现象,改变设计过程不算账、设计完成见分晓的现象,达到动态控制投资的目的。
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变更会带来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变化,经常会遇到来自业主方对项目要求的修改、设计方由于业主要求的变化或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的要求而产生的设计变更等。工程变更一旦处理不好常会引起纠纷,损害投资者或承包商的利益,对项目目标控制很不利。由于工程变更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承包方的索赔等,都有可能使最终投资超出原来的预计投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由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涉及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相比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应重点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设计变更,将对施工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如果必须对设计进行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方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控制住材料价格。材料费用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选用材料是否经济合理,对降低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此,在保证材料合格的前提下,应努力争取最低价,及时掌握建材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制定材料价格的管理措施,建立一个能及时反馈、灵活可靠、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对资金占用额大、采购较困难的大宗材料给予重点管理,使材料总费用降到最低水平。提前做好材料供应计划,掌握市场行情,争取在材料价格波动的低谷时购进材料。
建设工程项目全工程管理范文3
关键词:建设项目;造价管理
Abstract: The level of project cost is directly reflects the investment performance, fully embodi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and management level. Project cost control should be the entire process control.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engineering in each stag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main task, cos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of specific measures and method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
建设项目各阶段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
在造价管理的具体程序中,首先要确定以什么样的精度来分析项目的各项活动,然后进行活动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图表模型的方式描述项目的活动层次和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项目具体活动的能力占用和资源消耗清单。随后,就可以参照这份清单依据资源的市价或市场预测价等价格信息,计算出各项具体的造价,最后汇总得到项目的全部造价。
项目决策阶段是造价管理的开始。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经济决策和各项技术,对项目投资以及项目建成以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项目投资控制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具体来讲,项目决策阶段,新建项目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委托造价咨询机构根据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各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对要拟建的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在社会上能否创造效益,资金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充分的调查、分析和论证,搞好可行性研究。
在项目设计阶段,设计费支出只占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占75%以上,且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建设单位应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作为造价管理中的重点来抓。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有一定的准确性并达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深度,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抓住设计这个关键,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项目招投标阶段是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委托编制工程量清单和一系列相关文件中,标的的编审工作是招投标管理的核心工作,因为标的是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的基础,只有科学的标的,才能正确的判断投标所报价格的合理和可靠性,才能在定标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在项目实施阶段,造价管理不容忽视。工程实施阶段是建筑产品形成阶段,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来说也是最难、最复杂的阶段。此阶段除伴随施工的时间推移发生的其他建设费用外,大量的投资资金通过施工这一环节不断“物化”,最终形成固定资产,实现项目投资,有效的造价控制可以很好的调节发承包双方的行为和利益,即降低建设单位的投入成本,增加项目利润,又可以促使承包商规范施工行为。
竣工结算阶段是如实反映建设项目的产品价格,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终点站。该阶段应认真审核工程预结算,剔除其中多算工程量、高套定额、高取费用、不切实际和签证不合理的技术措施等增加的费用;应根据所掌握的材料价格信息,着重审查是否抬高材料价格;应加强合同管理,实行合同逐项审查制度,使工程造价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得以确认和控制;此外,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要进行项目后评价,根据原来的规则,分析比较工程范围、进度和造价的变化情况,总结经验,并将造价资料整理好录入计算机,以便今后使用。
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片面认为,以为做好工程预结算就是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预结算是施、竣工阶段的必要控制,但是只是一种阶段的被动的控制。无论预结算质量多高,也阻止不了工程建设的“三超”出现。有统计表明,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影响其造价的可能性为30-70%;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其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控制造价的关键,就在决策和设计阶段。要想提高项目的投资效果,则必须从项目决策、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到承包合同价和竣工决算的各个阶段,实施全过程管理和控制。某机修车间:屋面板的配筋,每立方砼的配筋量为181.58kg,是钢筋用量参考表中给出的板的综合值参考量(101.5kg)的1.79倍。看到这种用量,难免使人怀疑设计者是否做过计算。出现这种类似的,在造价上失控的设计,与没有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不无关系。
造价人员未能参与造价全过程的控制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和控制一般是缺位的。许多建设方没有配备相应的造价专业人员,对造价去进行事前控制。于是,在不审核投资概算的情况下,便下达工程投资计划。这样,工程预算超概算的现象频频出现。如某工程:设计院编制的工程概算造价为2400万元,而招标时咨询公司编制的投标限价为3200万元,比原概算多了800万元,超出原概算33%。经审核是工程概算粗糙,出现了多处的少算、漏算,造成了工程概算的重大失误。
工程设计变更频繁。工程设计的变更(以下简称设计变更或变更),虽然有时是难免的。但是有些设计变更却是人为原因造成,主要表现是:
如上所述,设计阶段就缺乏必要的造价控制。对于设计方案是否优化,设计深度是否到位,设计质量是否信得过等。由于建设方未必内行,也就无法认真审核把关。到了施工阶段,甲方可能提议修改设计;设计的纰漏与设计深度不够造成的问题等都不可避免的最终浮出水面,其大多数都以“设计变更”的形式出现。
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未进行必要的勘察。经常出现施工图和现场情况不符的问题,造成设计变更。例如某工程的电缆铺设:依现场看电缆铺设需跨越铁路,而施工图上竟未考虑。这类例子很多。
地质勘探资料不明确。有时建设单位图省钱,不委托地勘单位做地质勘察,只给予一些参考的地质资料。由于提供给设计方的资料不准确,后续的事,自然差错叠出。例如:某工程的静压管桩,据其“地质资料”,设计桩长为18米,而实际的压桩长度竟达23米,比设计值长5米。整个工程共增加桩长4464米,大大突破原造价。
设计图采用的材料,品种或规格不明确。标注过于简单或笼统。例如某工程的内墙装修:设计只注明采用油乳胶漆。其实,该产品有高级与普通之分。高级的每平米造价比普通的贵出15元。如建设单位施工时要求使用高级乳胶漆,而施工单位投标时是按普通乳胶漆考虑。由于设计上未作应有的阐明,造成“设计变更”。此项变更给造价控制带来的问题可想而知。
现场签证过多。项目实施过程中,现场签证虽属难免,但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现场签证,应注意避免。
清理施工现场原有的障碍物。这个问题在项目招标投标阶段可以处理。只要标书写明,要投标人把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在标价中,就能避免以后清理障碍物的签证。
施工措施。投标时,有些施工措施,投标人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在投标报价中综合考虑,避免以后以施工措施为名要求签证看,如开完基槽遇有地下水,需要水泵抽水等施工措施。
不可抗力事件的施工索赔。如遇到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施工索赔时,应区分是否属于业主的风险。而对于自然灾害的损害,只给予承包商工期顺延,费用损失通过保险索赔获赔。
合同约定的一些条款规定不够严谨。施工合同是施工造价控制和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合同是否完整,其法律性是否可靠,名词用语是否周密等都要十分注意。有时因合同的某些条款规定不严谨,造成了甲乙双方扯平。例如在施工合同中我们经常看到工程量发生变更按一下方法处理:投标报价中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单价,参照此单价确定变更价格,变更工程价款。但合同中并未明确类似单价的范围,于是造成甲乙双方因为对类似单价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意见。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上文提到,造价控制必须贯穿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技术和经济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
在设计阶段对项目进行造价控制时,应与设计人员一起对项目的建筑造型、结构方案、有关专业的配合、材料和设备等进行必要研讨,得到一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督促设计人员进行限额设计,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各专业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控制不合理变更;与设计人员加强联系,及时反馈信息,合理控制设计深度。
工程招标阶段应杜绝议标或变形议标;严格掌握招标条件;认真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投标限价,做好评标定标工作。工程量清单中项目特征和工作内容的描述要明确、清晰,避免日后在综合单价上扯皮;依照现行的工程定额及招标文件编制的投标限价,做到子目套用正确,材料价格贴近市场价,工程造价合理。工程招标时相关费用要包死,尽量不留活口。
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影响造价的因素很多,要做好控制。首先要搞好图纸会审与设计方的技术咨询等环节。尽量使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消失在开工之前。若有设计变更,也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就越小,反之就越大。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于造价有较大影响的变更,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造价得到控制。
建设单位造价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对照图纸查看施工情况;与施工单位座谈,了解与收集工程有关资料;及时审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的费用;并相应的调整控制目标,为最终的工程结算提供依据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把好结算审核关,做好竣工造价控制。竣工结算,应坚持以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规定为依据,按照甲乙双方在施工合同中的约定,根据竣工图,隐蔽签证、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计算。审查是否按图纸及合同规定完成,是否有漏项;核实每一项工程变更是否真正实施,该增的增,该减的减。并且为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计价必须准确。
结束语
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投资控制,其实质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只有在项目建设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实合理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才能提高投资效益。
建设工程项目全工程管理范文4
项目立项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正确的决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首要前提。投资决策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选择出了最佳的投资方案,使资源达到合理的配置;项目决策失误:会造成资金、人力、物力的浪费,甚至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个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80~90%。因此,决策阶段的工作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以后各个建设阶段造价是否科学和合理。决策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
项目的建设规模。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应选择合理的建设规模。规模过小,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建设和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规模过大,超过了产品的市场需求,导致销售不畅,也会使经济效益降低。合理的建设规模是决策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项目的建设水平和技术装备。项目的建没水平主要指建设规模、建筑标准、技术装备、配套工程等方面的标准。建设标准应根据技术进步和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制订,标准订得过高,只能无谓地增加造价,浪费投资;标准订得过低,达不到先进高效、安全可行的技术标准,不利于技术进步。因此,现阶段大多数建设项目应采用适当超前、安全可行的标准,既考虑现时投入,又考虑长远效益。在技术装备的选择和工艺设计中应充分应用技术经济原理和价值工程理论,分析投入产出,比较综合效益。
项目建设地点。合理选择项目建设地点,将在很大程度决定着项目的命运、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和今后的经营状况。
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编制投资估算,该投资估算经审批后将作为此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但由于本阶段以经济分析和方案为主,工程量不明确,所以设计单位本阶段的投资估算,准确性较差,同时由于建设单位通常不是投资估算和造价控制的内行,而且对工艺流程和方案缺乏认真研究;有时建设单位为了所报项目能被批准,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增加了估算的不准确性。
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拟建项目经过决策立项后,设计就成了工程建设和控制造价的关键。初步设计形成设计概算,确定了投资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就能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造价。可见,工程设计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设计质量和功能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影响到建成后的使用效益。先进的技术、合理的设计不仅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约投资,而且能降低今后的生产成本、经营费用。在这一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据经验分析,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75%以上,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直接决定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多少。据统计,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要做到设计经济合理,业主就要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设计单位要从内部着手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经济观念,以求改变普遍存在的设计粗糙的局面。
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建设工程在设计完成之后,施工开始之前是进行工程招投标的阶段。工程招投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和施工招投标两个方面。
在招标工程中任意压价,导致工程造价严重失真。一些建设单位为了减少建设资金,利用僧多粥少这一现象,使得个别施工单位通过低价中标;而在施工过程中想方设法增加现场签证及技术变更,以获得额外收入,或干脆偷工减料,在材料上以次充好来蒙混过关,留下质量隐患。
随着工程造价体制和管理模式改革,大型建设项目在招投标中应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即由招标人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并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视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市场价格进行自主报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对透明招投标活动、减少施工合同纠纷、推行竞争和以市场定价、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应重点加强合同管理、规范招投标活动。
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完成了施工招标工作,并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据统计,这一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即工程投资)的可能性只有5~10%,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是,工程投资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是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管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施工阶段应做好的工作有:
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深度不足,勘察现场施工条件不到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人为的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
认真处理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甲方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后生效。另外,有条件的甲方可以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严格现场签证管理。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许多工程由于现场签证不严肃,给工程结算带来非常大的麻烦,甚至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与工程监理人员相互配合。
项目竣工决算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全工程管理范文5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逐渐成为施工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 工程施工管理本身涉及的因素较多,管理过程也比较复杂。但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质量,必须对施工管理加以研究,从各个方面保障高质量地工程。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探讨了项目管理的观点与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措施项目管理 成本控制
1前言
作为建设工程产品的工程项目。投资和耗费的人工、材料、能源都相当大,投资者付出巨大的投资,要求获得理想的、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产品。以期在预定时间内能发挥作用。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低劣的质量一方面需要大幅度增加返修、加固、补强等人工、器材、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还将给用户增加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改造费用。同时,低劣的质量必然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使用户遭受经济损失。此外,质量低劣还会带来其他的间接损失,如(停工、降低使用功能,减产等),给国家和使用者造成浪费,损失将会更大。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必须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质量水平。
建设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建设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的。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l)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
(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
(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2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且应有机结合。
2.1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收入一成本,由恒等式可知利润的增长,就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当中则是可控制的,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2.1.1成本最低化
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2.1.2成本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
2.1.3动态控制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2.1.4目标管理
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设立控制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那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2.1.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2进度控制
①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
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以最终确定计划工期。
③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照计划进行施工,而应实时监控进度计划。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
④应尽量减少赶工期。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投入的资源。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润。
2.3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等三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2.3.1人的控制
(i)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每个人是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另外,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事半功倍。
(2)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说穿了就是人能够主动地去工作,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能力、不同的爱好、不同的风格,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将这些充满不同点的人组合在一起,同去完成同一个工作,其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是非常难的。在这样的集体里如何去调动人的能动性,譬如企业对员工的认同和支持,让员工有归属感等方法,这样员工就能尽心尽力为企业谋取利益。
(3)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这就像有一个人站在一群人后面拿着一把枪,驱使这些人努力工作并将落后的人枪毙。
调动能动性和绩效评估就像罗卜和大棒一样,是做一项工作的两个手段。大棒的威力相比萝卜是很大的,绩效评估所产生的效果比调动能动性是显著的,且绩效评估是索取、调动能动性是付出,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重视进行绩效评估而忽略调动能动性的原因。但绩效评估不是万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作评估的也是人,这样就难以保证他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另外,绩效评估对简单的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像一个工人砌砖的质量、钢筋绑扎的速度是很容易进行衡量和比较的。而对复杂的工作绩效评估就显得作用不大,比如解决一个工程难题,就很难用时间、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综上所述,人的控制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2.3.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3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验收合格后才开始竣工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存施工工作结束后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补资料。正常的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尤其是现场签证、隐蔽验收记录等资料要齐全并随时整理。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建设监理和设计单位保持良好和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4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结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负责在保修期内的保修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保修工作 ①施工单位应与建设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规定严谨的保修条款,以分清双方责任。
②不应针对某个工程项目制定保修计划,应建立长效有用的工作机制,对所有施工项目系统进行保修工作。
5结束语;
建设工程项目全工程管理范文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at present and the existence of defects, construction project on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is able to make up for the disadvantages of present stage, and,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alysis, carry out effective cost management under the new model to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sts and increase later benefits in the future, and project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w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model are described.
关键词: 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成本战略管理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information management;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090-02
1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必须根据业主的项目实施策略和其特殊性,常与项目的承发包模式连带考虑,主要有业主直接参与管理、按照职能委托给专门单位、以合同形式委托项目管理公司、混合式、型CM(CM/Agency)、项目指挥部形式等管理模式,如今大型工程具有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一次性、单件性、复杂性及整体性等特征,其效益的实现需要对所有的参建单位进行全方位目标管理。然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将项目管理独立地分割为几个阶段,进行独立管理,使得管理弊端逐日显现:一是信息沟通障碍,信息传递时间延误,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缺失、失真等问题;二是项目建设单位过分看重自身利益而忽视了整体目标的实现;三是决策延迟,使得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四是数据管理制度或决定不能同步落实,风险评价存在盲点,且不论资源浪费,单说信息的完整性也无法得到保证。
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EPCIMS-Engineering Projects 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s)属于新型管理模式。该系统注重整体思路的延伸,基于工程项目建设全局和项目建设周期,借助科技手段,围绕信息集成的核心管理理念,将项目建设的三要素(即人、技术、管理)与其工作流、信息流和物流有机整合,由DM、OPM、FM三要素交集组合,以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科学、系统、高效的集成化管理,从而改进项目管理办法,提高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而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EPCIMS具有统一的管理理念和思想、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语言、管理规则、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等特征。其构成要素理论分析,如下:
1.1 全生命周期集成 全生命周期集成即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的集成,它指的是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从提出投资意向到项目决策、前期设计、施工组织与设计阶段,再到施工阶段,直至后期运营阶段的整个生命周期,利用信息交流将项目建设各阶段集成为一个整体,工程信息的上传下达力求准确、客观,从而确保参与工程建设的所有人员实现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1.2 目标要素集成 工程项目具有进度、质量、成本、范围、人力资源、风险、沟通等多个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管理目标进行综合规划和管理。
1.3 基于工程项目协同商务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外部集成 现有的项目管理系统各参与者包括业主方、设计方、承包方、材料设备方、运营方、监理方等,以合同的形式构成独立的合作关系,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容易造成集中于局部利益的实现,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盲点。
2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参与各方的合作理念是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集成化信息管理不可缺少的因素和平台,尤其是面对现代化科技信息手段和愈加复杂的投资方向和项目管理研究方向的延伸。信息管理是指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对所产生的、面向管理业务的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加工、存储、维护和使用等信息规划和组织工作的总称,目的是通过有效的信息规划和组织,使项目管理人员能及时、准确地获得进行项目规划、项目控制和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
工程管理信息包括工程组织协调信息、工程进度及资源信息、成本信息、商务信息、安全文明施工及现场管理信息、竣工验收信息等,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一般都要经过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评价四个阶段,尤其是后期的系统实施阶段的软、硬件系统的建立,信息系统测试、实现、运行、维护和评价等,根据项目信息对其性能和效果、对组织的贡献等状况进行系统评价工作,并根据检查和评价的结果,找出系统的不足及薄弱环节,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出建议。
目前施工项目管理软件已覆盖了项目管理的各个层面,主要包括进度、费用、资源、风险、交流、图档、合同、采购、质量、索赔、组织和过程管理等,尤其是成本管理奠定了更加有效的基础。
3 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中的成本管理思想
与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相比,EPCIMS中的成本管理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突破传统的界限发展,在横向上,综合考虑到各参与方的利益均衡实现,在纵向上,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全方位设置,从开始到最后的运行都细致规划,充分利用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在建设项目投资中控制成本。
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SCM)是管理人员运用专门的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企业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的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其目的除了节省成本投入以外,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和突破单纯的企业成本,重在预防、规避风险,从源头上控制成本。
EPCIMS环境下的成本管理要实现的是全寿命周期的成本管理,在初步设计阶段与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成本的概率分别为75%~95%以及5%~35%。全寿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重点在于前期的成本决策和前期设计,一旦实现成本决策,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就转移到前期设计阶段。增加可行性研究与前期设计阶段的成本比例,使成本估算和概算更为客观、精确,从而最大限度的规避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在EPCIMS环境下,利用各参与方之间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合作性、交互性,往往能有效控制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投入。
4 结束语
传统管理模式与全过程集成化管理模式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对于其战略成本思想的建设和成本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在未来的项目管理中寻求动态合作伙伴,实现成本最小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清华,卢勇,陈发标.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LMIS)开发总体方案.基建优化,20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