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会计核算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会计核算方法范文1
【关键词】会计核算 方法选择 因素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与人民的经济建设进一步提升,带动国内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众说周知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选择面对现在的信息化发展与炽热的市场竞争需要更高的要求。根本的原因对于企业来说,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在会计准则的规范下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决策,由此企业的根本经济利润是由会计核算方式的适用性决定的,这说明着企业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重要性。
一、会计核算方法与选择的大环境
现当今的会计核算方法在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推动下不断的进行完善,会计核算其主要包括公允价值计量、加速折旧法累计折旧计提、坏账准备计提的账龄分析法、制造费用联合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实际成本法以及移动加权平均法处理存货计价等方法。对于不同的经济状况有着多样的会计核算方法。各式各样的会计核算方法之间不存在适用性,由此可见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要考虑对于企业的适用性。会计核算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因此应着重对会计核算方法是否适用进行分析,而进步一选择适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网络电子商务以及信息化的发展的大环境对于会计核算方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模式的不断完善在信息化应用下主要对于总账核算、会计报表以及明细核算,这更加扩展了会计核算方法的模式与适用性。以往的会计核算形式下的总账核算只有一种方式,而在信息化的作用下具有记账凭、多日记核算等多种核算模式。会计核算领域不断增长,一般主要涉猎核算标准以及核算指标的处理等,由于信息化的发展的推动将以往单一的核算范围拓展到人力资源信息、审计信息等。例如在跨国性质的企业中需要进行会计信息核算,以往财务报表环节时需要按照不同国家的货币信息进行全面信息披露,现当今随着网络电子商务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下,分担了会计人员很大一部分工作压力并让单一的财务核算职务多元化发展。
二、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准则主要分为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规范性、及时性等要求。对于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在当下会计电算化和信息大幅度共享的环境下会计核算的任务量下并不能成为影响因素,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精准性首当其冲变成首要因素,企业的财务报告与财会信息与之有必然的关联,只有保证会计核算和适用性和准确性,才能为企业的管理人,投资者等提供有效的经济决策依据。现今的会计核算方式与会计信息具有非常智能、开放实时的特色得力于会计核算的规范性,这非常方便企业各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加大了部门之间合作效率。会计核算规范必须做到开放、人性化的特点,涉猎到企业管理人员与投资者的会计信息必须以规范性的方式解读与监督。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大部分体现在信息化时代的及时性,这主要因为会计信息属于动态实时状态,所以会计核算的方向也慢慢变成随机性。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本就具有时间的价值,会计核算也必须具有时效性。
三、影响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
能够影响到会计核算方法的因素一般由俩方面组成,众所周知的一般能影响会计核算的因素称之为一般因素,另一种因素为企业内在的因素,即企业的潜在承诺但这种能够影响会计核算的因素是非常少见的,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
(一)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会要求利益的最大化
股份公司的价值主要的核心标准是由股票的市值来作为衡量标准的,而企业的每股盈余又与股票的市值息息相关,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会影响到每股的盈余,从而波及到企业的市场价值。因为企业的价值因素相关,所以企业需要考虑到会计方法是否适用。财务杠杆系数对企业选择会计方法有这较强的影响,当资本总额利润率大于借入资本名义利息率的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企业越会选择对于利益偏高的会计方法。在所得税这方面,企业会选择一般使利益偏低的会计方法,例如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存货计价、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可使企业早期能够在所得税上少缴一些,等于得到一部分无息贷款。
(二)对销售客户的潜在承诺
对销售客户的潜在承诺包括对供应者的潜在承诺,对职工的潜在承诺,对短期债权人的潜在承诺等,这些都是企业潜在的承诺。企业潜在的的承诺在现实没有法定的约束的,但企业在当先和以后没有获得巨大利益时不会违背潜在承诺。潜在承诺的存在决定这企业与其他相关利益人的交易状况,这致使企业在违背了潜在承诺会让企业与其相关的利益人在交易时提高成本,更严重的会中断与之的经济关系,这关乎着企业的信誉因素即企业会选择利益高或低的会计方法取决于企业对潜在承诺看中的大小。
四、结束语
会计核算方法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现当今的网络以及会计电算的飞速发展,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应遵循着准确性规范性的方面推动,本文主要剖析了影响会计核算方法的因素,从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以及影响会计核算的因素进行研究,针对潜在因素和一般因素进行了分析,企业应多考虑自身因素扬长避短,选择适用性强的会计核算方法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海峰.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2]杨蕾.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
公司会计核算方法范文2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集团越来越重视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监控和管理,本文通过对目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认为实行财务集中管理是集团型企业财务管理的新趋势,探讨了财务集中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并通过笔者所在企业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财务管理现状;财务集中管理优势;集中管理内容;实践及效益
财务集中管理是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式,它不仅能使企业集团财务核算规范统一、信息传递及时准确,而且还能大幅提升集团运营效率、降低集团运营成本,实现集团有效的财务管理与监控,有效提升集团风险防控能力。
一、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1.集团公司无法掌握子公司完整详细的会计信息。作为“分散”式财务管理方式,集团公司实际上只是一个会计报表合并主体,而非会计核算主体,因此集团公司只能通过合并生成的会计报表获得子公司有限的会计信息,而无法掌握子公司详细完整的会计信息,而集团公司为了更准确地做出决策,不仅需要知道子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也需要知道子公司详细的经营信息。因此“分散”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财务管理的需要。
2.集团公司无法统一会计核算政策。在“分散”式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各个子公司的财务部门独立设立账簿,核算的口径与方式很难统一,核算方法也不尽一致,由此集团公司合并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也不够准确和完整,无法为整个集团公司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3.集团公司无法对子公司会计核算实施强有力的监控管理。由于总公司下属子公司数量较多,“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使得会计核算的监控管理比较困难。除了通过制定制度来统一核算行为,就只能借助会计检查和审计手段进行事后监督,收效甚微。
二、财务集中管理的优势分析
1.有助于集团公司及时掌握子公司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分散式的财务管理只有在会计期末编制完成会计报表后,集团公司才能获取各子公司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传递不及时,不能适应现代财务管理的需要。通过实行财务集中管理,集团公司可以随时掌握子公司的财务状况,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
2.有助于加强对子公司监管,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在分散式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子公司为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经营指标,满足考核的需要,通过调整财务核算和报表数据实现虚盈或虚亏,造成子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通过实行财务集中管理,能够统一规范财务核算口径,实时监督各项财务收支,及时发现制止子公司非法和不合理的行为,堵塞漏洞,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确保子公司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可靠。
3.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后,一是企业将部分业务集中到集团职能部门进行集中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二是业务集中后对外工商及税务部门统一协调关系,对内能够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决策更加高效,大大提高业务管理效率,公司获得了更多协同效应,减少了内部相互牵制成本,节约了管理成本。
三、财务集中管理的内容
财务集中管理包含财务人员集中与会计业务集中两个内容。在集团公司母公司设立财务管理中心,将各控股子公司财务人员统一纳入财务管理中心进行集中管理,保证了财务人员的独立性,从而能够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切实维护企业集团公司的权益。并由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全面负责资金管理、投融资管理及会计核算管理。
1.资金集中管理。由集团制定较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办法,并通过集团内部结算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等方式,将子公司的资金集中于集团公司,在集团内部调节资金余缺,发挥货币资金“蓄水池”作用,防范货币资金风险,降低集团资金成本,提高集团资金利用率。
2.投融资集中管理。是指集团将子公司的投融资决策权收归至集团层面,子公司的对外投资,由集团财务管理中心从整个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等方面审核该投资项目是否对整个集团有利来对该项目进行决策审批。
对于子公司的融资,由集团财务管理中心先进行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无法达到要求的,由集团公司统一对外进行融资,发挥集团规模融资优势,降低融资成本。
3.核算集中统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对各子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统一要求,包括规范科目使用,统一核算方法,统一财务信息报送时间及报送方式等。
四、财务集中管理的实践及效益
笔者所在公司包括本部及五个子公司,公司实行了以“一个中心、二个集中、三个不变”为主要内容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其中:“一个中心”就是公司本部成立一个财务管理中心;“二个集中”就是各控股子公司的财务人员由财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集中办公,与此相应,各控股子公司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相关财务职能由财务管理中心集中承担;“三个不变”:一是各子公司法人地位不变,即各子公司仍然对本单位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对各项收支承担相应的会计法律责任;二是各单位作为会计主体的地位不变,即各单位独立建立账套,进行独立核算;三是财务支出审批权不变,各单位的财务支出仍按原规定由各单位法人进行审批。
1.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了财务工作效能。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后,会计机构由原先的六个精简为一个,从事财务的人员从原先的17 个减少到12 个,精简了29%。实现了一人多岗、一人多职,达到了减人提效目的。
2.强化了财务监督,进一步规范了各子公司的财务行为,保证了财务成果的真实性。成立财务管理中心后,会计人员与各子公司相对分离,为会计人员大胆、有效地开展会计监督创造了条件,也为集团对各子公司财务活动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监督创造了条件,从而保证了财务成果的真实性。
3.规范了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后,财务人员集中在一起办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碰到问题共同研究探讨。对于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凭证制作、记帐处理等业务由财务管理中心统一规范,有效地提高了全公司财务工作的水平。
4.促进了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会计实务处理速度和信息反馈速度,节省了劳动力,财务人员得以从繁重的劳动中腾出精力思考分析财务管理问题,从而实现了会计职能从会计核算型向会计管理型的真正转变。
5.防范了资金风险,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后,财务管理中心通过集中统一对外融资,控制了子公司融资风险,降低了融资成本。通过对集团资金实行统一调度,实现了通过内部借贷调剂集团内资金余缺,从整体上提高了资金利用率。通过以资金预算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手段,监督子公司财务收支情况,防范了资金风险。
公司会计核算方法范文3
【关键词】 烟叶生产企业 复烤定额 成本管理 现状分析
加大成本费用控制,打造全员成本意识是贵州烟叶复烤的成本文化,也是贵州烟叶复烤提高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复烤企业特色决定了复烤企业自主创收能力受限,唯有从成本费用控制着手改变盈利状况。作业成本法是成本核算方法中较为先进的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以作业环节为基础,以产品(劳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指导思想,将资源要素归集到作业,再将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或服务。作业成本法弥补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思想,成本费用依附于动作、业务,有动作即产生成本费用,只有从业务源头上控制业务才能真正实现成本费用的控制,作业成本管理注重对作业、动作的管理,消除非增值作业,减少成本费用。
一、贵州烟叶成本管理现状
1、会计核算政策、依据
贵州烟叶复烤企业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烟草行业复烤加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为核算政策、依据。
2、科目设置及核算内容、项目
贵州烟叶复烤企业成本费用分为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生产成本包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成本费用明细科目核算内容、项目如下。
其中,辅助生产成本核算锅炉车间发生的成本费用,具体项目包括:煤、水、电、修理、蒸汽、机物料消耗、运输、劳务、检测、职工薪酬等;销售费用核算储运科的费用,具体包括:职工薪酬、租赁、装卸、检验、包装、保管、折旧、修理、车杂等;管理费用核算办公室、设备部、生产市场部、技术中心、企管部、审计部、财务中心等职能部门的费用,主要包括:职工薪酬、办公、会议、接待、折旧、修理、差旅、通讯、水电、书报、保险、涉外、诉讼等。
3、成本费用管理制度
贵州烟叶复烤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可分为三大块:预算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绩效考核制度。
(1)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是指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管理目标,对各类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资源配置进行合理预测、控制和监督,用数量和货币形式反映预算年度供、产、销及财务等方面经营策略、经营成果的一整套生产经营计划。主要包括:业务预算项目、资本预算项目与财务预算项目。
(2)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贵州烟叶复烤企业及其下属7个复烤厂遵循“统一会计核算”原则,公司财务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制定公司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并监督、指导和实施,定期组织检查和评比;以及财务人员负责认真执行会计核算制度,准确核算和反映经济业务。
(3)预算考核制度
预算考核办法由财务管理中心依据公司下达给个复烤厂和公司各部门的年度预算及预算调整开展实施。第一,确定预算考核项目,分为预算结果考核与预算管理过程考核;第二,对各预算结果考核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第三,各项考核指标的评价办法分为:对复烤厂模拟利润、可控成本费用和公司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评分办法、对业务招待费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办法、对固定资产贡献率的评分办法、对机备件年末库存指标的评分办法、对不良资产管理的评分办法等;第四,预算过程考核是指对各厂、各归口部门在预算编制与上报、预算审核与批复、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调整与变更等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控制性进行考核。第五,各复烤厂要根据自身实际,把公司下达的预算逐级分解,并参照本办法制定厂预算考核办法,把各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及其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并与薪酬挂钩。
二、贵州烟叶复烤作业成本管理
1、复烤加工业务流程
通过对复烤企业生产流程进行梳理,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原烟仓储、挑选整理、复烤加工、成品仓储、职能管理。
其中,原烟仓储指原烟装卸、搬运、保管,原烟装卸指在同一地点内,通过人力、机械将烟叶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原烟搬运指在保管场所内对烟叶进行横向和斜向移动;原烟保管指利用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对烟叶的数量、价值和使用价值进行保护。
挑选整理指根据客户需求对原烟进行人工解把、分级、除杂。
复烤加工指按照工艺配方要求通过专用设备采用高温处理方式除去杂气和刺激性,使叶片、叶梗含水率达到规定的指标,以利于长期储存和纯化的工艺过程。
2、复烤加工作业确认
针对复烤企业的生产流程,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将整个业务环节(生产作业链)上的作业环节分为:原烟仓储环节、烟叶挑选环节、复烤加工环节、成品仓储环节、采购环节、职能管理六个环节(见图1)。
3、复烤企业资源消耗成本库构建
(1)构建复烤企业资源库
复烤企业生产需要用到的资源有:资金、物料、机械和人力资源等。应掌握三点分配原则分配资源:价值高的资源要慎重归类;差异性大的资源要慎重归类;产品需求模式与传统分配无关的资源要慎重归类。
(2)依据作业中心资源耗费构建成本库
首先科学划分作业中心是作业成本核算的首要条件;其次确定成本库后深作业层归集资源消耗;最后根据已划分的作业中心设立成本库并归集各自成本。烟叶复烤企业可依据自身情况设立成本库并归集各个成本库成本。
(3)作业中心成本的成本对象分配
烟叶复烤企业属于制造型企业,它向客户提供的是单一的复烤产品,因而复烤加工后的烟叶就是复烤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优质的复烤产品是复烤企业生产运作的目的,所以对于各作业库的成本费用,不需要根据上述分配率在不同的产出品直接进行分配,只需要把各作业成本库得到的费用进行加总就组成了最终产品的成本费用耗费。
4、贵州烟叶复烤有限公司标准成本关键作业动因
(1)贵州烟叶复烤公司标准成本关键作业动因分析
根据贵州烟叶复烤有限公司2012年的各作业中心的成本费用情况,得出各作业中心的成本费用金额占比如图2所示。
由图2看出,贵州烟叶复烤有限公司的六个生产作业中心中,生产成本费用占比最大的为复烤加工作业中心,占比46.38%,其次为职能管理作业中心,生产成本费用占比为34.34%。由此可以确定贵州烟叶复烤有限公司成本控制关键作业动因为复烤加工作业和职能管理作业两个作业环节,可以从控制这两个环节的生产作业的成本费用出发,达到最终控制总成本费用的目的。
(2)贵州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关键资源动因分析
根据贵州烟叶复烤有限公司的成本费用构成项目及资源库的归类数据,得出复烤加工作业中心的成本费用金额占比如图3所示。
由各资源库的成本耗费比例可以看出,能源动力资源库、机械仪器厂房资源库、人力资源库的综合占比达到复烤加工作业环节资源总耗费的88.62%,其中人力资源库的总资源占比38.97%,因此贵州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复烤加工作业的关键资源动因为能源动力资源库、机械仪器厂房资源库、人力资源库。
三、贵州烟叶复烤作业成本法管理意义
首先,复烤企业现有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以会计科目、辅助核算项目对成本费用进行的简单归集、计量,财务信息只能通过会计术语进行反映,无法深入到业务层次,导致业务部门无成本观念,成本控制意识淡薄,成本控制无法从根源着手,控制较薄弱。作业成本法是成本核算方法中较为先进的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以作业环节为基础,以产品(劳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指导思想,作业成本法弥补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不足,作业成本法注重对作业的管理,从作业层次加大成本费用控制,改变企业盈利状况,提升企业竞争力。
其次,通过复烤企业作业成本分析,从作业环节看,复烤企业复烤加工作业和职能管理作业是作业中心中费用占比最大的两个作业,复烤企业可将作业环节与资源库结合分析,查找深层次原因,控制成本费用,改变盈利状况。
最后,通过复烤企业资源库分析,能源动力资源库、机械仪器厂房资源库、人力资源库的综合占比到达成本费用80%以上,因此贵州烟叶复烤有限公司复烤加工作业的关键资源动因为能源动力资源库、机械仪器厂房资源库、人力资源库。而其作业动因为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年时以及机械设备耗费电量、水量、蒸汽量、煤量,可以从人工工时耗费、机器工时耗费、吨烟耗电量、水量、蒸汽量、煤量几个方面来控制烟叶复烤加工的单位成本费用。通过制定复烤加工作业环节这几个关键作业动因的标准成本耗费,及时控制复烤加工的成本费用,达到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英:烟叶复烤行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公司会计核算方法范文4
[关键词]土地一级开发,会计核算,纳税
中图分类号:F301;F3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299-01
一、土地一级开发基本概念
土地一级开发,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的企业,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国有土地、乡村集体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该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达到“三通一平”、“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熟地),再对熟地进行有偿出让或转让的过程。
开发范围内的土地按用地性质分为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划拨用地和出让用地,最终土地供应收入按划拨用地和出让用地两类不同的用地性质进行收入分配。划拨用地在政府完成供应手续后,负责向企业支付相应的净地成本;出让用地在政府完成“招标、拍卖、挂牌”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土地供应收入后,支付给企业相应的土地开发补偿费用,包括按一定方法计算的土地供应预结算成本和土地增值部分在市财政根据国家规定扣除部分基金后的比例分成。
二、土地一级开发会计核算现状
在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不能找到一个与之完全相符的具体会计准则作为参考,实务中,对于土地一级开发会计核算选择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一)销售商品模式。该种观点认为,与政府合作土地一级开发过程中,政府是不涉及资金投资的,企业也没有明确的保证金回收和取得一定的保底收益,要等取得招拍挂收入之后才会向企业支付开发成本及分成款,企业实质上承担了开发活动所形成资产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同时,尽管土地的使用权不属于企业,但企业代政府进行土地收储形成的资产,在政府没有回购前,企业实质上对土地的使用权拥有一定的控制权。综合以上两个原因,应把开发成本记入“存货―开发成本”,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来核算,待取得政府返还成本和分成收入时再确认收入并结转相应的成本。如南京新港高科(2008年度注1、2),按照回款全额确认收入。
这种模式主要能够将回款全额作为收入,有利于日后项目融资。按房地产业进行会计核算,更符合公司会计核算模式,便于成本的统计分析,有利于经营管理,且能够完整反映公司的产值、真实体现公司发展规模。但是,因土地的使有权不属于企业,与确认销售收入的前提条件不相符,并且存在纳税风险,有可能全额征缴营业税。
(二)劳务或建造合同模式。该种观点认为,对于土地一级开发业务而言,土地是政府的,企业并没有拥有所开发土地的所有权。企业只是受政府的委托,政府行使土地收储职能,实质上只是提供一项劳务而已。
但是,如果企业不具备施工资质,那么就不适用该项会计准则。
(三)金融资产模式。该种观点认为,参与土地一级开发的企业,并不拥有所开发土地的使有权和销售权,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利用企业的资金优势,企业实质上就是一种让渡资产使用权的行为。企业垫付开发过程中所需的全部资金,土地供应后政府返还企业垫付的土地开发成本支出外加一定比例的利润分成,对于企业开发土地过程中的支出应作为一项债权来核算。
这种核算方法主要争议因合同实质是合作开发,不是单纯借出资金收取固定利息,不能可靠估计回收的金额,不满足金融资产或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未来收入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确认条件,且营业收入按差额确认,也不利于企业融资,不能够完整反映公司的产值,也不能真实体现公司发展规模。在相关债权科目下核算投入的成本,不利于成本费用的归集,且可能会造成今后政府对投资成本的确认额减少,可能导致企业损失。
(四)回款额作为政府补贴。将政府的成本返还作为财政补偿金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核算,如长春经开2008年年报。
(五)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对BOT业务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进行核算,如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11年第一期解答。
三、土地一级开发会计核算建议
(一)比较接近的土地一级开发会计核算相关制度和规定
1、财政部于2008年8月7日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公告》,规定了与BOT业务相关收入的确认,且BOT业务所建造基础设施不应作为项目公司的固定资产。
2、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11年第一期,问题3答复中给出了会计核算处理,即单位提供建造服务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确认相关的收入和成本,其收入按应收取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同时确认长期应收款;单位未提供建造服务的,应按照建造过程中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考虑合同规定,确认长期应收款。
(二)土地一级开发会计核算建议
由于土地一级开发属于BT模式,目前在财政部未给出明确核算方法的情况下,该业务会计核算可以按照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11年第一期的解答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了开展同类业务企业的会计核算统一性和财务报表可比性。
不过,这种核算方法虽然确定了土地一级开发(BT模式)会计核算方法,但是未提供建造服务的企业开展此类业务,在“长期应收款”核算,将不利于企业融资,也不能够完整反映公司的产值,不能真实体现企业发展规模,不利于成本费用投入的归集。
在此,建议财政部就企业未提供建造服务的土地一级开发业务明确更加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真正体现企业创造的价值,同时兼顾企业融资需求。
四、土地一级开发涉税探讨
各地区存在纳税政策不一致现象,如:
(一)按投资方收取的全部回购款全额征收营业税,如渝地税发[2008]195号规定。
(二)按投资方收取的回购款差额征收营业税,如:宣城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营业税财产行为税税收政策问答(第一期)?》(2008年3月14日)的规定和《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建设―移交”投融资建设模式税收政策的公告》的规定。
(三)纳税行业划分存在不一致现象,有的按照建筑业缴纳营业税,有的按照服务业缴纳营业税。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2013年度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投资政府土地改造项目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5号)》,对土地一级开发涉税情况进一步了明确,从公告可以看出,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及纳税人代垫拆迁补偿费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520号)未废除,但只对规划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提供规划设计劳务和建筑业劳务取得的收入征收营业税,实际的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只涉及企业所得税。
当然随着国家税务总局将房地产行业纳入“营改增”范围后,此类涉税问题就更清晰了。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公司会计核算方法范文5
1.集成化对于集团公司来说,获取到的信息越多,自己在竞争中就越占优势,因此为了丰富公司的信息量,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需要公司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化,利用网络技术,整合公司的信息资源,加强公司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的管理,从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2.简捷化如今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大部分繁杂工作都是由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来代替,例如从会计凭证信息到生成财务报告、成本核算、存货计价、计提折旧等复杂的核算工作,基本上都是计算机来完成,从而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也提高了核算结果的准确度,使得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呈现简捷化趋势。3.智能化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核算系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系统,而是一个可以实现人机互动、具有高智能的系统。智能化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准确核算信息,而且还能够对信息结果进行控制和管理,这样一来,就会拓宽了公司的会计管理职能,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加强公司的财务管理。
二、网络环境下集团公司会计核算的应用优势
1.重新构建会计信息生成模式(1)打破会计主体局限,灵活会计工作空间。在集团公司内,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都是事先界定会计主体,但是这一制度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公司内部使用会计信息的人员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众多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就需要对会计工作空间进行整合。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模式就可以解决以上难题。采用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软件就能够克服这一缺陷,软件会制定统一的会计科目和核算方法,满足会计主体的信息需求,具体随时呈现公司日常业务中的费用、收入、成本等信息,保障集团公司的会计主体不仅能够看到合并报表,也能够清楚了解报表所参考的数据。(2)灵活设置会计期间,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按照我国的会计制度规定,公司的会计期间可以为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公司却需要随时进行会计核算。面对这种情形,在网络环境下,可以积极利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大量数据的运算和传输。可以利用相关软件以一套数据资料为基础,就可以灵活设置需要核算的会计期间。也就是说在具体操作时,首先设置好所需要用到的报表公式,然后只需要在软件中输入所需要截取的报表信息起止时间即可,这样经过运算就能够轻易得到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既简单、高效,又能够降低公司的会计核算成本。(3)针对性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了能够帮助会计人员充分了解哪些会计信息是使用者最需要的,从而有针对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在会计核算软件中预先设置计数器,他可以在使用者访问信息时自动记录访问次数,这样会计人员就能确切了解会计信息的利用价值,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技术软件在会计人员和使用者之间建立起了一条无形的沟通桥梁,从而促使会计人员对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改进,提高其质量。2.完善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机制、方法和范围(1)彻底解决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滞后性。对于集团公司来说,其发展需要时刻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时刻需要根据信息做出抉择,但是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公司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也十分的缓慢,这种滞后的财务管理工作势必会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而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模式就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并及时根据市场变化作出相应的分析,又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递到整个公司,给公司决策者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2)深化集团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经济中立足,就必须重视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纵观世界上任何一个知名的大型企业,无一不是重视自身的预算管理,采用极为科学规范、较高水平的全面预算系统进行预算管理。企业的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中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未来必须完善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企业预算人员所获得的会计信息等基础信息不够全面、科学和严谨。网络会计核算系统能很好的克服这一缺陷,它利用一个具有广泛共享性的信息平台,为企业的全面预算部门提供各个部门的会计信息。此外,该系统的网络信息传递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及时性,一旦发生市场经济变化,就会及时反馈给预算人员,从而对之前的预算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质量。3.转变会计人员的职能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人员的职能也在发生转变。以往会计人员主要负责静态的会计核算,而会计监督和会计管控也都是事后进行的,而且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效率往往也不高。如今利用网络会计核算系统,会计人员能够从大量、机械式的数据核算中解脱出来,这样一来会计人员就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会计监督和会计管控,及时记录在监督和管控中出现的问题,并深入研究核算数据和结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企业的运行发展。
三、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公司会计核算方法范文6
关键词:会计信息透明度;信息质量;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199-02
会计信息透明度,是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特征及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投资者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经济体系越来越依靠高透明度的会计信息,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是维护证券市场有效运转的前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不高,从而也影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因此,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势在必行。
1 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涵义
199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主席Levitt针对美国上市公司存在的盈余管理现象提出了会计信息透明度问题。他认为,会计信息披露应该具有透明度,“为了维护美国资本市场在全世界的地位,财务报表应提供越来越透明的信息,提供中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是《证券法》与维护证券交易市场信用制度的最基本要求,向投资者提供透明信息的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原则”。随后于1996年4月1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其的关于评价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核心准则”的声明中提出三项评价“核心准则”的标准,其中第二项是“高质量”,SEC对“高质量”的具体解释是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
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也是较早开始透明度研究的机构,但它的透明度主要是针对银行的。该委员会于1998年9月的“加强银行透明度”的研究报告中,将透明度定义为:公开披露可靠及时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评价银行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经营活动、风险分布和风险管理实务。该报告进一步讨论认为,披露本身并不必然导致透明,为实现透明,必须提供及时、准确、相关和充分的定性与定量信息披露,而且这些披露必须建立在完善的计量原则之上。透明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全面性、相关性、及时性、可靠性、可比性和重要性。
我国对于会计透明度的研究始于最近几年,会计学家葛家澍(2001)在研究了FASB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SEC对IAS“核心准则”的评价标准等等一些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关建议后认为:透明度应该是广义的概念,它应该包括可比性、中立性、清晰性、完整性、充分披露和实质重于形式等特征,透明度应该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全部含义。魏明海和刘峰等(2001)基于会计质量标准来研究透明度问题,认为会计透明度是传统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一般意义上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的发展,它是以相关性与可靠性为主的会计信息标准的延伸。它应该包括三个层次含义:第一,存在一套清晰、准确、正式、易理解、普遍认可的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信息披露的各种监管制度体系;第二,对会计准则的高度遵守;第三,对外提供高频率的准确信息。
2 我国会计信息透明度低的原因分析
2001年1月,普华永道了一份关于“不透明指数”的调查报告。在这份研究报告所调查的35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被列为透明度最低的国家。我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暴露了许多会计信息不透明的案例。影响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在既定的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下,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关键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形成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这就造成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相互制衡关系的扭曲。一方面,大股东权利过大,股权过于集中,对其行为的约束过小,导致大股东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中小股东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因此对大股东监督不到位。他们更愿意其他投资者来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自己就可从中获得利益,而不用承担任何成本。另外,作为大股东的政府与经营者目标不一样,前者还有许多其他的社会职责,无暇履行其最终控制权,而将剩余控制权交给经营者。这造成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所有者对经营者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经营者就会无所顾忌地利用手中的权利操纵企业内部的会计系统,制造符合自身利益的会计信息以谋取私利。这些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都会导致会计信息透明度不高,会计信息质量低。
2.2 会计准则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审计缺乏独立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改制以及独立审计准则的出台,审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注册会计师无法判断这些钻法规空子的盈余管理活动,从而使会计信息的质量下降。此外,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不仅导致了“内部人”控制现象,而且造成了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间监督与制约关系的失衡,使审计机构丧失独立性,严重影响着我国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实现。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受到来自上市公司等各方面的压力,会计师可能通过牺牲审计质量来迎合上市公司的要求。
2.3 缺乏事后惩罚机制
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下,公司管理当局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几乎等于零。林舒、魏明海(2000年)的研究表明,截止1997年,公司上市前都存在过度“包装”现象。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并不为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除非事后该公司在股票市场引起巨大的反应,如出现类似琼民源、郑百文等市场舞弊行为。而且迄今为止,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来打击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少之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对于中小股东要求赔偿因虚假会计信息而蒙受的损失,法律上也没有提供可操作的程序。另外,会计信息造假成本过低,当违约的预期效用超过将时间及资源用于从事其他活动带来的收益时,经营者会选择违约。这是目前我国会计信息不透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还有一些原因,比如由于我国《公司法》及相关法规对公司的上市资格、配股、挂牌等作了规定,某些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便有了“财务包装”的动机,这也会导致会计信息透明度降低。
3 提高我国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对策
3.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这样才能解决上市公司中中小股东与控股股东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从而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可以通过国有股适当减持,使股权分布适度,以避免股权高度集中的现象,这有助于推动中小股东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切实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也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3.2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尽管2006年我国出台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但该准则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会计信息不能做到十分准确地描述实际情况,但会计信息完全可以做到不存在重要错报或漏报。这就需要不断完善会计准则,为会计核算和报告提供及时、权威的规范,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在会计准则中应该严格规定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使用范围,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的数量,对于变更会计核算方法的行为作出严格规定,通过减少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降低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3.3 加大监督和事后惩罚的力度
为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我们首先要加大监督的力度,完善反欺诈法规等相关规范,用法律规范来约束企业的行为。还要进一步推进我国证券监管机制的改革,逐步完善由证监会、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三方共同构成、职能互补的证券监管体系结构。另一方面,我国会计信息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执法以及处罚力度不够,企业违规造假的成本过低。所以必须加大其违规成本,引入严厉的制裁机制,这样有利于司法人员对违法造假案件的裁决和执法,警示后来者不敢重蹈覆辙。出现违规现象后,除了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进行处罚外,还应追究其背后的控股股东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蓄意违规者知难而退,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 魏明海,刘峰,施鲲翔.论会计透明度[J].会计研究,2001,(9).
[2]葛家澍.公司治理与对外报告[J].厦门大学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