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药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药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药学论文

动物药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动物药 药用资源 实验研究 长春中医药大学

我校中药动物药学科是中国药学会动物药专业组长单位,中药动物药已经建设成为吉林省教育厅第一批中药动物药重点学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动物药重点学科、中药动物药重点研究室、中药动物药二级实验室;是我校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我国北药基地的重要支撑条件[1]。

1

动物药的特点

1. 1

资源广

动物药取自于动物,目前已知动物全世界约200万种,但被人所利用过药用动物约3 500种,不足千分之二。我们于2008年出版的《中国动物药资源》一书收载的药用动物涉及10门、32纲、456科共2 215种及亚种,比1988年结束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新增加634种,是目前全国收录品种最全、种类最多的一部动物药权威著作。邓明鲁教授是国家中药材GAP专家组成员,参与讨论、起草、修改和修定的全过程,其动物药部分由长春中医药大学负责。并指导吉林省东丰药业、敖东药业梅花鹿、GAP基地建设工作,并于2004年、2005年率先通过国家认证,并指导吉林省长白山其它药用植物GAP基地的建设工作。我国植物药开发利用率达到四分之一。

动物药这一天然宝库的大门已被打开,对珍稀濒危物种必须严加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管理是十分重要的[2]。

1. 2

活性强

动物药中的化学物质是极其丰富的,如一些大分子的肽、蛋白质、多糖、脂质类、酶类等,一些小分子的如从林蛙油中得到的1甲基海因有较强的止咳祛痰作用。人们公认的生理活性很强的一些毒素如蛇毒、蜂毒、河鱼屯毒、蟾酥毒、斑蝥毒、蜘蛛毒等亦早已被开发出药物。从纵条矶海葵Haliplanel1aluciae分离出是肝素抗凝作用14倍的抗凝血成分;从黄海葵Anthopleara xanthogrammia中提出的海葵毒素,其强心作用为目前医用强心甙的500倍等[2]。

1. 3

疗效高

中医学认为,动物脏器气味醇厚,为血肉有情之品,“同气相求”,较草本药物更易被人体吸收。因而能迅速起效,尤其在调养、补益方面效果明显。另外,动物脏器与人体相应内脏在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诸多相似性,即有“以脏补脏”学说。在一些疾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

1. 4

效益大

临床常用的牛黄、麝香、熊胆、穿山甲、土鳖虫、全蝎、鹿茸、珍珠、白花蛇、蜈蚣、龟板、鳖甲、乌梢蛇、羚羊角、蛤蟆油等动物药材和以它们为主开发生产的中成药净创多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还难以计算,仅就单味动物药材而言,如蛤蟆油基原动物中国林蛙年捕获量3亿只,每只现市场低价8元,仅此年创产值24亿元,冬虫夏草每公斤10~20万,牛黄每公斤20万、鹿茸二杠每公斤5 000元,蛤蟆油每公斤4 000元等,经济效益巨大,而开展养殖加工又可以解决大量人员就业,社会效益同样可观。

2

我校在动物药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2. 1

组建了一支稳定的动物药教学和研究的学科队伍

自1962年起学校已有2~3人开始整理、调查、研究动物药,后为3~4人,1978年后队伍逐渐扩大,198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药动物药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唯一动物药学位点),始终保持在8~10人。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合理。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8人;教授9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有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5人。

2. 2

科学研究与成果

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等一批重要动物药研究课题,如“中国动物药资源的研究”“东北动物药资源的研究”“我国名贵珍稀动物药基础研究”“中药动物药学科建设及其实践”“鹿角资源及其开发研究”“蜂胶总黄酮研究”“鹿骨中抗炎多肽研究”“梅花鹿东北亚种冻干活性鹿茸质量标准研究”“中国林蛙不同种群及种质稳定性研究”“散生放养和圈养中国林蛙及林蛙油的综合比较研究”“长白山地道动物药材质量标准研究”等20余项,课题总经费1000余万元,获得专利5项,发表SCI、EI收载论文数十篇,转让新药十余项。取得了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中药动物药保护与应用”获吉林省教育成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我国名贵珍稀动物药基础研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2. 3

已出版动物药专著多部

如《中国药用动物志》1~3册、《中国动物药》、《东北动物药》、《中国药用动物》、《中国动物药志》、《中医药用动物学》、《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动物药篇》1~9册、《中国动物药资源》、《中国林蛙与哈蟆油》等20余部专著。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动物药学术论文100余篇。

2. 4

培养了一批动物药高级人才

我校中药动物药硕士点自1985年起全国招生,是国家唯一一个硕士点。已培养中药动物药研究生30余人,分别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以及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从事着动物药及相关领域工作,成为动物药教学、科研、生产战线的生力军。

2. 5

在“东北动物药资源调查”、“全国动物药资源调查”及历届动物药研究生实习的基础上建成了全国中医药系统药用动物种类最多、动物药材品种最丰富的中药动物药暨药用动物标本室

收藏标本1 100余种。并于2007年建成了我国首个药用动物数据库。全面收集了我国两汉以来各类文献中的动物药数据,与660余种古籍文献、近3 000个期刊文献实现了关联,提供了8万多个古今方剂,6万多种动物药的知识元信息。回答了动物药“过去及现在如何用”的问题。

2. 6

成功发起、组织并主持了6次全国动物药学术讨论会

在长春、北京、黄山、上海、成都、南宁的6次学术会议,均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相关学者参加,在国内外形成了较强的学术辐射力。我校现为中国药学会动物药专业组长单位,邓明鲁终身教授为中国药学会动物药专业组首席顾问,曲晓波教授为中国药学会动物药专业组长,编辑出版了6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收载论文500余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动物药学术发展。

2. 7

在理论创新上有突破

1998年于国家天然药物资源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中药动物药三级资源理论体系的创立及其实践”一题,并在国内期刊发表,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们把传统的资源学研究定位为一级资源。即对某一地域内的资源进行调查,对种类、数量进行统计,绘制资源谱,拟定开发和保护方案等。二级资源即在一级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对某一资源体又视为一个资源库,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综合技术手段打开这一资源库的过程,称之二级资源研究。三级资源是在二级资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对某一活性成分形成新药的过程。三级资源研究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多年来始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

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起草了我国中药动物药发展的12年规划,从形势分析,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基本任务,优先领域,政策措施5个方面,首次制定了适合中药动物药发展的12年规划。

2. 8

我校从事动物药研究的多名教授已成为中国药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等多个国家级学会及省药学会、省中医药学会、省食品工业学会等中的动物药首席专家

曾参与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动物药研究中政策、法规等起草、讨论、修改、审定等工作。

2. 9

我校动物药科学研究新进展

2. 9. 1

鹿茸中次黄嘌呤的含量测定

鹿茸具有较强的抑制单胺氧化酶 (MAO)作用,次黄嘌呤是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我们首次建立了鹿茸中次黄嘌呤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法。对鹿茸药材及10批不同产地不同商品规格的鹿茸片进行了测定,考查目前商品鹿茸片的质量状况。测定结果与传统的质量评价经验相符[4]。

2. 9. 2

梅花鹿茸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以自分离的尿嘧啶、次黄嘌呤为标准品,对10批梅花鹿茸药材进行了指纹图谱的测定,确定了10个峰为共有特征色谱峰,主要的特征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达到1.2以上,其他特征峰也达到一定的分离,峰尖到峰谷的距离至少大于该峰高的2/3以上,为鹿茸的质量标准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5]。

2. 9. 3

哈蟆油真伪鉴别实验

分别取舒兰、桦甸、内蒙古、青海的哈蟆油干品及伪品大蟾蜍输卵管的干品,通过电泳、凝胶成像及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哈蟆油大分子的指纹图谱,为鉴别哈蟆油的真伪品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2. 9. 4

1甲基海因的合成

合成了从蛤蟆油中提取分离出的止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无成瘾性、含量在千分位以下的1甲基海因,为动物药有效成分的产业化探讨出有效的途径。

中药动物药已经建设成为吉林省教育厅第一批中药动物药重点学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动物药重点学科、中药动物药重点研究室、中药动物药二级实验室;现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动物药重点研究室、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的验收工作。被公认为国家动物药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产业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优势强点。

参考文献

[1]邓明鲁,徐 丽.中国药用动物资源研究及其开发现状和展望[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6,12,(6):12.

[2]邓明鲁.中国动物药资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0.

[3]张 辉.中药动物药发展中现代科学技术应用问题的思考[D].第六届全国动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76.

动物药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 藏药;药性理论;五源学说

藏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理论上以三因学说为理论核心,以五源学说为指导思想,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逐步形成独特的诊疗体系;在药学方面,结合独特的自然药用资源及饮食文化习惯,以五源学说为基础,派生出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等独特的藏药理论,这些理论即是本文要探析的藏药性理论的核心和基础。那么藏药药性理论的基本核心是什么呢?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同样,藏药基于五源学说的六味、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的理论,重点阐明了藏药的性质、属性以及用药规律等特点,这与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有很多类似之处。基于于此,藏药的药性理论核心主要包括六味、八性、十七功效三大要素,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药性理论体系。本文就基于上述三大要素核心的藏药药性理论及其基本架构体系作一梳理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共同商榷、至臻完善。

1基于五源学说的藏药药性理论的初步形成

五源学说有点类似于中医的五行学说,但又独具特色:藏医的五源学说中的“五源”主要指水、土、火、气(风)、空这5个万物生机之源[1]。《四部医典》记载:“万物之生机来源于五源(即水、土、火、风、空),药物的生长亦来于五源。即水为药物生长之汁液;土为药物生长之本源;火为药物生长之热源;气(风)为药物生长之动力;空为药物生长之空间。五源缺一,特别是空缺了,药物则无生机。” 这一精辟论述,阐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的特殊性,也为构筑藏药的八性、六味、和十七功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藏药的这一论断与中药药性的形成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中药药性的形成,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亦受地理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四气(也称四性)、五味形成之理与藏药相类似。中医药理论认为,天为阳,气生于天,具有升发之性,故亦为阳,随着节气变化,药物形成寒凉温热之性;地为阴,味源于地,故亦为阴,随地气五行及方位的变化,药物也有了酸苦甘辛咸之别。可以说,藏医药的五源学说与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存在某种联系,也从侧面反映了藏医药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部分中医药理论的精华,并结合藏民族独有的医药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了系统而独特的理论体系。

基于此,藏药的药性理论可以定义为:藏药药性理论是以五源学说为基础,以三因学说为指导,主要研究藏药的性质、功效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其核心主要包括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等。这就是基于五源学说的藏药药性理论。

1.1五源学说与药性特征、病种之间的关系

藏医认为万物之生机来源于五源,药物的生长亦来源于五源,从而使得五源之“土、水、火、风、空”各自衍生出了不同的药性特征,不同的药性特征又对应治疗不同的病种,这些并种主要按照三因学说进行划分,主要包括“龙病、赤巴、培根”三大类。具体的对应关系见表1。从表中可知,土性强的药物具有重、稳、 柔、钝、润、干之效,可强筋骨,治“龙”病;水性强的药物具有稀、寒、重、 钝、润、软、温、柔之效,可使七大物质基础聚集,亦治“赤巴”病。火性强的药物具有热、锐、燥、轻、润、动之效,可生热促使七大物质基础的成熟,能治“培根”病。十七效亦源于药物的药味,如药味味甘、苦、涩者属于寒性效能;威、涩、甘者属于钝性效能 酸、苦、辛者属于轻和糙的效能;辛、 酸、咸者属于热和锐的效能。药物的药味和“三化味”相同,在临床上疗效最佳[2]。

1.2五源学说与药味(六味)之间的关系

前面提到了藏医药的五源学说中的“五源”,主要指“水、土、火、气(风)、空”这5个万物生机之源。藏药的六味则指药物在人味蕾中的感觉,即包括:酸、苦、甘、辛、咸、涩这六味。药物的六味可以用五源学说中的水、土、火、气(风)、空这5个要素之间的相关作用和关系进行解释:土与水偏胜,则药甘;土与火偏胜,则药酸;水与火偏胜,则药咸;水与风偏胜,则药苦;火与风偏胜,则药涩[2]。因此,这就是药物六味的五源学说衍生理论,五源相互作用及与药物六味的衍生关系详见图1。

藏药的药味学说除了多了一味“涩”味以外,与中药的“五味”(酸、苦、甘、辛、咸)颇有类似之处,但需指明的是,中药的五味不只是药物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表征药物在味蕾中真实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不同药味的药作用于机体后,产生了不同的效应,获得了不同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中药“五味”理论,可以说中药五味超出了味觉的范围,是建立在功效基础上的对机体的综合效应,这与藏药的“六味”又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

2藏药之八性

藏药的药性分为八性,基于五源学说而形成的药物属性主要包括重、润、凉、钝、轻、涩、热、锐八性。其中土性药能坚实机体,具重、润两性,能医治龙病;水性药能滋润机体,具凉、钝两性,能医治赤巴病;火性药,其性辛、锐、糙,动,能生火热,能治“培根”症。风性药,其性轻、动、寒、干,燥,能通精血,使身体坚实,用于“培根”、“赤巴”病的治疗。空性药,统帅诸药,通行全身,主要用于综合性疾病的治疗[2]。此外,轻涩凉三性能诱发隆病;热锐闰三性能诱发赤巴病;重润凉钝能诱发培根病,这是藏药在临床配伍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3],从上面可以看出,药性与功效关系极其密切。

需要解释的是,藏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三大要素”,即“龙、赤巴、培根”作用失调所致,而三大要素失调又是由药物临床使用不当,饮食不和,起居不适等诱因所致。所谓“龙”,藏医认为禀受于父精母血的媾合,后天饮血与大自然之空气并合而成,是具有粗、轻、冷、细、硬、动等6种属性的组合体,就机体的具体生理活动而言,主要是呼吸、运动、排泄、循环、感觉、 机体免疫等机能关系的综合体。所谓“赤巴”,是细腻、锐、热、轻、臭、泄、潮等7种属性的组合体,就机体的具体生理活动而言,主要是体温、消化等机能关系上的综合体。所谓“培根”,是、寒凉、重、纯、软、黏、糊7种基本属性组合体,就机体的具体生理活动而言,主要是骨骼的连接关节腔的、强身等机能关系的综合体[1-3]。

由此可见,藏药的功效与药性关系密切,相互对应,并受五源相生和作用的重要影响。

3藏药之六味

藏药的六味,即指酸、苦、甘、辛、咸、涩。在藏药的临床用药过程中,具有酸、甘、咸、辛味的药物,主要用于“龙”病的治疗;具有苦、甘、涩味的药物,主要用于“赤巴”病的治疗;具有辛、酸、咸味的药物,也能用于“培根”病的治疗。在“六味”中,其中的“甘”味药物能增长元气,具有补益作用,这也与中药药性理论“五味”中的“甘”味常常作为补益药用具有类似之处,六味与功效的关系详见表2。

藏药药性理论独具特色的是,藏药药性除六味以外,尚有“三化味”之说,即药物服用消化后会出现“药味”转化作用。药物服用后,与胃火相遇,这是“培根”,“赤巴”被“龙”依次消化。这时甘味和咸味被消化后均变为甘味;酸味消化后仍为酸味;苦,辛,涩味消化后,转化为苦味。即经服用消化后的药物只有甘、酸、苦三味,故称之为“三化味”[4],可以说“三化味”是藏药药性理论的特色,有较为科学之处,这是藏医药理论现代化研究可以深入探析地方。

4藏药之十七效

藏药五源学说衍生了藏药的六味、八性、十七功效,这就构成了独特藏药药性理论基础。藏药的十七功效是指藏药对疾病具有17种功效,这十七功效中,包含了有趣的“八对”对立属性,即“寒-热,温-凉,干-稀,润-糙,轻-重,稳-动,钝-锐,柔-燥及软”[4],藏医药理论认为药物的性、味、效与五行有较强的渊源关系,即土性强的药物具有重、稳、 柔、钝、润、干之效,可强筋骨,治“龙”病;水性强的药物具有稀、寒、重、 钝、润、软、温、柔之效,可使七大物质基础聚集,亦治“赤巴”病。火性强的药物具有热、锐、燥、轻、润、动之效,可生热促使七大物质基础的成熟,能治“培根”病。十七效亦源于药物的药味,如药味味甘、苦、涩者属于寒性效能;威、涩、甘者属于钝性效能 酸、苦、辛者属于轻和糙的效能;辛、 酸、咸者属于热和锐的效能。药物的药味和“三化味”相同,在临床上疗效最佳[2]。

从藏药十七功效理论中可以看出,藏药药性理论中的八性、六味、十七功效之间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并受藏医药三因学说和五源学说理论的指导和影响,彼此间体现了系统的辩证关系,这与中医药理论思想和宏观辩证理论颇有有相似之处。

5结语

藏药药性理论的八性、六味、十七功效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都是由五源学说衍生而来,体现了彼此之很好的网络、对应的辩证关系,这当中,味具主导,性、效则形成异性对治的关系。药有其性,病亦有其性,但须异性对治(即热性药治疗寒性病),否则同性相治(热性病用热性药)犹如如火上加薪,适得其反,同理温-凉、钝-锐、润-燥、稳-动、轻-重等均体现了异性对治关系,也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关系[5]。这也与医药理论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要求藏医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必须对药性理论有充分的认识。

藏医药味的形成及转化是一大特色,很好的体现唯物观的辩证思想。本文设计了五源学说药物六味衍生图,见图1,以便更加直观的阐明了“土与水偏胜,则药甘;土与火偏胜,则药酸;水与火偏胜,则药咸;水与风偏胜,则药苦;火与风偏胜,则药涩。”的五源对藏药六味的衍生关系,更好的解释“五源”作为“万物之生机之源”的内涵。另外,五源学说关于“五源(即水、土、火、风、空)对药物属性的衍生关系”,阐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的特殊性的精辟论断,与现代“中药资源学”研究领域关于“药材属性(道地性)与生态环境互作”关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体现了藏药药性理论的科学性。

藏药药性理论认为,药物六味属性经服用消化后会出现“药味”转化,最终形成“甘、酸、苦”三味,称为“三化味”,具有很好的科学意义。这一理论与中药有效成分经体内代谢后,化学结构出现了变化(按照藏医药性理论,药味变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中药、天然药物的体内代谢、代谢组学等的研究,正好实现对藏医“三化味”的部分证实,本课题组也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试图系统而深入的揭示藏药药性理论之“三化味”的科学本质。 因此,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传统药物特别是民族药物研究的重视,古老独特的藏医药理论,特别是药性理论等的研究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崔箭,唐丽.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54.

[2] 罗达尚. 藏药理论初探[J]. 中国药房,1992,3(1):9.

[3] 土旦次仁.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藏医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92.

[4] 崔箭,唐丽.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56.

[5] 罗尚达. 浅解藏药的六味、八性、十七效[J]. 中成药研究,1985(10):39.

Exploration of property theory of Tibetan medicine

WANG Xue-yong1, Wubuli·TUERDI2, ZHAO Bao-sheng1, SHAO Ai-juan3,

Ilham·ABDULLA MEGIDDO2, Kaisaier·ABDU KEREMU2*, LIU Chun-sheng1*

(1.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2.Xingjiang College of Uighur Medicine, Hetian 848000, China;

3.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Tibetan Herbal medicine has its own complete theory based on five sources doctrine. And the theories of "Liuwei", "Baxing" and "Shiqi Gongxiao" formed the basic core components of the property theory of Tibetan medicine. However, books and literature of Tibetan medicine have never been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and discussed about it specially which thus will limi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theory. In this thesis, we firstly introduced three basic core components of the property theory-the "Liu Wei", "Baxing", and "Shiqi Gongxiao" and their interactions as well. At the same time, the link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heory of Tibetan medicine and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were compared. The job of the thesis done above i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ystematic reveal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theory.

动物药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药物分析;理论课程;创新实践;综合一体化

药物分析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1],药物分析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相关药物分析学基础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药物在生产、检验、流通、使用中的鉴定分析、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相关的药物分析应用实践能力,同时还应擅长药物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为了提高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质量,培养药物分析专业复合型人才,有必要探讨药物分析课程与创新实践综合一体化的必要性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

1 药物分析课程与创新实践综合一体化的必要性

药物分析类专业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应树立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的观念,具备药品开发、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必要的分析检验、创新能力和和解决药物分析实际问题的相应的能力[2]。针对这一要求,药物分析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彰显专业特色, 通过以现行课程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从药物分析学科领域或现实中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创新实验实践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切实的紧抓 "分析应用型"这个涵义[3]。其核心也体现了在药物分析教学中对药物分析课程与创新实践进行综合一体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2 药物分析课程与创新实践综合一体化的方法途径

(一)药物分析创新课程群的设置

在分析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学科间互补性、依赖性日渐增强,药物分析学科已经不完全仅仅是个方法学科。因此,理顺药物分析专业课程,对相关和同类专业、学科、课程进行有机融合,通过精选、优化、整合的药学和化学专业通识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学术动态引入到整合的相关课程中,从而设置药物分析基础通识创新课程群[6~8]。

(二)一体化综合实验课开设和实践训练

在药物分析创新课程群设置的同时,应重视开设一体化开放实验和实践训练的教学活动,通过将一体化综合实验和实践教学协调渗透, 开设从药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到药物的制剂分析,鉴别和测定方法,以及体内药物分析等基础实验和科研问题实验,此外也到工厂企业进一步调研和实践应用作为特色的分析应用型实综合大实验体系, 以次一体化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 更深入的理解药物分析在医药行业及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在科研实验和实践训练中强化基础理论知识,从而真正提高专业技能和分析应用能力。

(三)"主动型"创新教学方法的采用

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过程还应注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课堂教学与科研实验和实践训练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力求做到针对药物分析领域中各种环节的实际问题,不断更新问题体系、夯实理论基础、拓宽知识面、创新分析手段、注重科研实验、结合实践训练、促进独立自学能力,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型"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药物分析基础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的主动性和能动创新性。以此思路构建药物分析专业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药物分析专业的培养要求及目标。

3 总结

本文提出了构建药物分析课程与创新实践综合一体化的必要性和途径。药物分析专业教学方式应该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不断地对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药物分析理论课程与创新实验实践综合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有望实现培养药物分析专业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甄汉深,贡济宇.药物分析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2]刘文英.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药学育,2005, 21(1):39-41.

[3]苏梦翔,狄斌,李博等.药物分析探究式教学法探索[J].药学教育, 2014, 30(3): 35-38.

[4]柳文媛,狄斌,杭太俊,张尊建.药物分析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索[J].药学教育,2009,25( 5) :26-28

[5] 付春梅,钱广生,晁若冰.探究式教学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2,28( 4) :35-37.

[6]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7]王敏,陈恒武.适合大类培养的分析化学课程设置改革[J].大学化学,2010, 25(6): 6-8.

动物药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 R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1(a)-0116-04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experiment system constructing and implementing

ZHANG Zhanrui FENG Suomin MA Yuantao ZHAO Ning

Pharmaceutic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School of Pharmacy of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Shaanxi Province, Xi'an 710021,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pharmacy specialties, the construction guideline of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was determined;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is system were drafted; a three-ti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consisting of verification experimen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and designing experiment were constructed; a new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bilities was built in this study.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udents' enthusiasm for studying was aroused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were improved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So the construction of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is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eaching.

[Key words]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mplement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由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组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合理设计药物剂型、科学评价制剂质量、科学制订给药方案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今后从事药品研发、质量评价及指导临床用药打下良好的基础[1]。为达这一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并重,由于西安医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设本课程时间较晚,所以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在实验教学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有必要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主要立足于药学类专业需求,探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 构建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体系的总体指导思想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属于药物临床应用学科的范畴,具有综合性强、应用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验证、巩固和扩展理论教学内容,还能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但如何利用有限的实验课达到这一目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与新时期药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由于我院药学类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一些医疗单位,故我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把握了这一大方向的基础上,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体系就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具体目标,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优化实验项目,精选实验内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建设,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强化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进行高质量教材及配套实验教材的建设[2-4]。

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针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由两门独立的学科组成这一特点,确定实验体系应涵盖这两个学科的内容,即生物药剂学部分中有药物的溶出度实验、组织分布实验、血浆蛋白结合率等内容,药物动力学部分则开设了血药法和尿药法实验求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等内容。为逐步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将实验体系分为验证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和设计性实验教学3个层次[5-8]。

2.1 实验项目的设置原则

2.1.1 实验项目应“新” 由于该实验体系的建立仍在摸索阶段,通过网络以及与兄弟院校的联系,根据确定的实验内容方向和层次需求,初步确定一些实验项目,合理设计实验,并在实验中融入新科学、新技术、新方法,来反映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并有机会及时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精确的实验研究,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2.1.2 实验内容应紧扣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我院办学定位,坚持“为基层一线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适应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因此设定实验内容时针对临床需求和大家关注的药品安全问题,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1.3 实验课应密切联系理论课 实验课内容应能很好地配合理论教学中的知识点,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使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操作做到协调统一,故实验课的开设应充分注意到理论课的教学阶段。首先开设验证性实验,紧密衔接理论教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在相关教学内容结束后开出,使实验课与理论课组成合理的教学体系,完成共同的培养目标。学生通过实验课来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强化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抓住每个操作步骤用理论知识点来解释每一步所做的原理,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不再是茫然,而是对于每一步每一过程都了然于心。

2.2 综合、设计性实验体系

综合性实验:为了使学生能将所学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及相关课程的知识贯穿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将一些常规指标的测定及各种实验手段组合在一起,组成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所完成的任务是可以在一个实验中研究多个问题,或者利用多种实验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如复方阿司匹林片剂的处方设计、工艺筛选及质量控制,使学生初步了解新药研发的过程,又将学过的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分析等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设计性实验:以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并将所学的药学相关课程知识应用于实验的设计,由教师提出实验课题和研究项目,实验室提供条件,学生通过查阅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过程,并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写出注意事项,最终完成从实验设计到亲自动手操作全过程,做出具有一定精度的测试结果,最后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科学地总结失败和成功的经验[2]。

3 新实验体系的实施

3.1 配套教材与大纲的建设

由于在我院开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时间比较短,尚未建立系统的实验体系,建立并实施该实验体系需要依赖于一套好的实验教材,因此,编写一套高水平的实验教材是实验教学完善的基础。在参考兄弟院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教研室自行编写了实验教材。其中生物药剂学中包含实验3项,药动学包含实验3项,共6项实验,实验教材中将每一项实验的给药方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取样技巧等内容以图表等多种方式详尽罗列,图文并茂使学生能结合理论内容很快理解这些实验的目的及期望达到的目标。教研室所编写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充足、内容详实、联系问题广泛,经多年使用广受学生好评,并得到同行认可。

除了一套好的实验教材,与此相匹配的还有相应的实验大纲,大纲明确每节实验课的重点内容、实验目标;重点内容是每节课的灵魂所在,既是教师要重点讲述的内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消化理解的内容。实验目标使学生更好地明确每节课的精髓及期望达到的目标,这样授课教师在内容讲述时都会将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明确的指出,提示学生本节课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2 开放实验室

为配合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顺利进行,使其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我院大胆开放实验室。于学期初根据教学安排制订开放时间表,拟定开放实验内容范围,采取预约登记的进行方式,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开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推动了学生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3.3 实验考核方法

根据我院课程要求,实验教学学时在40学时以下的不单独进行实践考试,那么实验考核的方式就是以实验报告的方式体现的,其中实验表现(30%)、实验报告(70%),学生们往往是根据实验讲义内容、依照老师的讲解一步步地做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后由老师批阅。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实验设备有限所以在进行实验分组时是8~10人一小组,再根据实验内容分步骤完成,最后统一进行数据处理,那么存在的问题就是这8~10个人的实验报告就是一样的,这样就难免出现一些学生偷懒,在实验过程中持观望态度不动手,最后照别人的实验报告完成自己的实验报告。改革后,如果仅凭实验报告则无法客观反映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对实践考核采用多指标综合考核的方法,主要由考勤及操作(10%)、课堂提问(20%)、实验结果与报告(70%)这三部分组成,其中课堂提问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新实验预习情况,另一部分是上次实验的总结与体会;实验报告则要求除了数据处理及结论之外,应有类似论文的讨论部分,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突出了实验考核的重点,还可以全方位客观评价学生的实践表现和实践技能,在考核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实验的积极性[9-12],对于该实验体系的建立及执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新实验体系的运行已取得初步成果

4.1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通过开放实验室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许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实验方法和结论提出质疑并有所思考,对实验中有些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经授课老师检验后,部分科学合理的建议已向实验室提出并被采纳,充实了实验内容。同时设计性实验是学生自己制订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面对各种挑战与挫折,允许学生实验失败,只是最后要求学生撰写实验心得体会分析失败原因,通过这一过程提高了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10]。

4.2 改进传统实验,逐步开发新实验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最初于2008年我院开设实验课,实验内容仅有3项,而且内容仅局限于生物药剂学这部分内容,药动学实验部分一直是个空白,为使本课程的实验更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本研究对传统实验项目进行综合改进,在生物药剂学部分增加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与竞争性研究一项,药动学部分通过预增加实验内容3项,随着实验内容的扩充,实验仪器设备随着更新换代,提高了实验水平,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本研究还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3 对实验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产生的新学科,对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及实验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课程教学教师及实验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敏锐的观察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将这一领域中新的发展趋势纳入教学内容中,这样既保证学生接受了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又接触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前沿的发展动向。

5 新实验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把握契机,整体规划,体现了加强基础、突出特色、紧密结合临床的原则,使用了临床上和药学中经常使用的仪器和方法,整合了实验室的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13]。通过教学实践,新实验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和完善。如:①实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是根据预实验内容编写的,在学生实验中发现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仍需要进一步改进。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不太先进,目前药动学计算软件有3P87/3P97,本研究尚未在实验过程中引入。③设计性实验成绩的评定标准还不够具体,如何准确地把握设计性实验的深广度是教师在设定实验题目时需要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④设计性实验具有模糊性、待定性及反常性等特点使实验经费预算困难增加,而针对这一问题如何在开放实验室的同时增加一部分经费投入。⑤由于实验人次数剧增,仪器设备接待能力明显不足。⑥多媒体软件辅助实验教学这一方面还比较欠缺。

[参考文献]

[1] 王锐利,张淑秋,张丽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1):47-49.

[2] 成颖,刘道洲,刘苗.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标准的建立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0):755-757.

[3] 鲁茜,印晓星,吴云明.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4):262-264.

[4] 张青,徐群为,刘丽萍.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高生物药剂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76-778.

[5] 贾永艳,李民,祝侠丽.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162-163.

[6] 赵永星.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中医药指南,2011,9(25):356-357.

[7] 何纯莲,赵冰清,黄浩.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创新实验教学模式[J].药学教育,2006,22(1):43-45.

[8] 宋英明,邹维,孙吉凤.《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179.

[9] 鞠爱霞,崔明宇,康宇红,等.创新性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方法的体会[J].黑龙江医药,2012,25(3):430-431.

[10] 刘畅,韩翠艳,马晓星.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2:161-163.

[11] 赖玲.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24):276-277.

[12] 邹豪,鲁莹,陈琰,等.构建系统性药动学实验教学体系及实施体会[J].药学实践杂志,2007,25(2):107-109.

动物药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 中草药;中草药分子;方证组方;分子中药

0引言

中药是国粹,善治疑难重症,护佑着中华民族繁衍和昌盛数千年.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故其治病具有“多用复方”、“多种成分”和“多个靶点”的特征. 但因中药成分十分复杂,加之用药习惯和制剂工艺恪守传统等原因,中药复方存在成分不清楚,作用机制不明确,制剂外观“粗、大、黑”,多数制剂起效较慢,质量难以控制等明显不足或缺陷. 这不仅使得现代人群抵制中药的意识增强,还直接导致中药失去国际竞争能力,甚至部分人已开始怀疑中药的科学性和动摇中药存在的必要性. 因此,如何解决中药的创新已成为21世纪全球共识的难题. 有科学家主张从中药材中提取、分离和纯化出化学成分,进而研制创新药物即1类新药;这无疑水平很高,也确实是发现和创制创新药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研制出的制剂是化学药品,不再是中药!还有研究者强调从单味中药中获得有效部位群,这无疑也是新药研发的另一种方法,但研制出的药物一是失去了中医临床的中药复方特色,二是研制成的制剂归属于天然药物. 那么,中药如何进步和发展?中药如何适应中医临床?传统中药复方与中医临床方证理论如何继承和发扬?我们对此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呢?我们认为,中药与中医是中医药科学领域中即相对独立又互相制约、彼此互为生存又依从发展;鉴于中药的属性归于中医临床的特征,即中药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所以,中药创新的关键在于中医药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其次是研究方法的进步和创新.

1现代中医药新思想和新理论

1.1“中药分子”与“分子中药”等新概念中药的有效成分是发挥药理作用的基础. 我们采用现代中药化学组学和中药分子药理学研究技术,对不同中药,结合各药材已知的药理作用,将分离提取获得的各个有效成分或部位如挥发油、生物碱、黄酮、香豆精(素)、蒽醌、强心苷、皂苷、萜和多糖类等,按其化学性质如分子质量、极性或酸碱性质等特点相近者划分为化合物群,以活性分子为依据进行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研究中药临床治病的多样性和多靶性,揭示中药的多成分即多分子效应机制. 我们认为中药和中药复方是由诸多具有特定骨架(即结构)和药理活性的分子组成,确定单味中药或复方制剂中的有效成分或部位,分析它们对中医“证”作用的主与次或区分其强弱,并将源于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中具有特定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或部位称为“中药分子”. 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以中医“证”和病机为依据,继承并创立以治疗主证的中药分子为“君药”、协同或增强君药疗效者为“臣药”、治疗次证者为“佐药”、减毒或调和诸药者为“使药”等的中药分子配伍思想即为“方证组方”概念. 按照方证组方思想组方并研制成功的中药新药成为“分子中药”. 继而,把研究和分析中药或复方中的分子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药理活性及其机制和配伍规律的科学称之为“分子中药学”[1-3].

“中药分子”的命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由刘德麟等[4-6]提出,主张中医理论必须现代化,并认为中药主要的整体效应可以归结为中药分子对机体生物分子的作用. 分析中药分子对机体生物分子作用的特点,不仅可以把握中药治病的整体效应规律,利于明确中药的疗效、药用部分、用量、炮制和制剂、服法、副作用、禁忌证、毒性反应、中药效应的多样性和多成分作用的综合性,更方便确定中药合用时的功能与主治、判断中药配伍的歧议和发掘中药的新用途. 他们推崇中药分子药理学是古典中药药理学的发展,是现代中药药理学的方向;力荐用中药分子方剂取代中药方剂. 王米渠等[7-8]认为中医在理论、临床、中药三方面的分子生物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呼吁建立“分子中医学”和“中药分子药性学”,以在中医理论上拓展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空间;使中药在中医临床疗效基础上说明分子机制. 吴凤锷[9]早年已提出“分子中药学”和“组合中药学”思想,提出在“组合中药学”理论指导下,将极其复杂的中药成分组成按化学结构和活性分解为若干群体,使问题简化,然后分别研究这些群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将这些群体分为单味中药的表征性成分和非表征性成分,使其系统化,在查明组合分子的组成和药效以后,以单味中药的主要组合分子群组合成新型中药.

1.2新思想和新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和依据中医药学经历数千年至今,传统辨证论治的组方原则仍然是中药新药研制立方的依据,但这一组方原则因入药的每一味中药(不论是饮片还是原生药)本身就是由多成分组成的复方,加之恪守传统制备工艺(如粉碎、水煎煮和乙醇回流提取等)和方法,其制剂不仅难以克服“粗、大、黑”等缺陷,而且成分更为复杂(至少包括原药成分和次生成分). 所以,造成制剂落后和成分不清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与现代中医药新观点缺乏有效的传承. 如传统中医药理论“八纲辨证”和“辨证论治”是谈用药需根据临床发病特征进行标本兼治的组方与治病的原则,虽然这一理论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传统中医药临床实践,其重要性不仅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精髓,而且对形成现代中医药理论体系亦具重要指导作用;但该理论同时也明显存在“应用抽象”和“随证变方”不确定性等缺陷. 因此,传统中医药理论比较适用于中医药临证医学的实践,对于现代中医药学的发展特别是研制中药新药明显不相适应. 第二,缺乏传统中医“证”的实验动物模型,致使传统中医药理论难予研究与求真,同时也导致现代中医药理论难以创新. 传统中医药理论,特别是很多古方、名方无不凝集着古时代祖先们以身试药、付出无数生命作代价、经历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总结与结晶;随着人类社会思想的不断进步,文明意识的提高,社会与自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实验医学的兴起,人们开始意识到以身试药既不人道,又具风险;对此,人们便孜孜不倦探索着使用人类疾病替身进行试药的方法,即现代统称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但遗憾的是,由于生物进化的很大差异和中医“证”的特殊性,致使许多人类疾病不能或很难用适合的动物复制出相同或相似的疾病模型. 所以,中医“证”的动物模型缺乏不仅导致中药的疗效难以评价,而且也制约着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实验验证和发展. 第三,中药的临床取效往往呈现多组分(成分)、多靶点和多效应特征,加之一些人类疾病谱变异迅速的特点给药物的体内疗效基础研究带来极大困难. 综上所述,构建中药组方新理念、创建药物和证效评价的动物模型是研制中药新药的关键技术.

2中药分子药学与药理学评价

研究分子中药,中药分子药学与药理学评价是最基本的研究内容. 二者按方法学区分是相对独立的,按关联性来讲又是相互关联的. 处方筛选是中药新药研究的起始环节,组方思想往往从筛查“中药分子”的中药化学组学研究、及其“证效评价”即中药分子药理学的关联研究中产生,选择针对性强、主治病证专一、多年临床经验方或古方作为基础方,按照方证组方理论和中药化学组学等方法,提取、分离、纯化和分析组方中的中药组分,经中药分子药理学证效评价,确定方剂的工艺路线,明确体内各中药分子的作用靶标、效应强度或主次,优选疗效显著且副反应小的新制剂组方,进而创制分子中药新药.

3“分子中药”与“分子中药学”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中药”、“分子中药学”等观点的提出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继承与发杨. 我们在此提出的“分子中药”系指体内物效作用及其机制明确的治病药物;所以,分子中药是物或产品的属性. 而"分子中药学"从其上述命题的内涵不难看出,它是发现和研究分子中药的思维、方法学的高度概括,阐述的是理论体系,是实施思想与实践的属性. 分子中药是分子中药学研究的结果或成果,是分子中药学的科研设计与研究的目标. 分子中药的本质是中成药,但其处方组成不是中药原生药或饮片,而是体内已经方证评价证实具有明确作用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复方,同时处方中的各组分遵从中医组方原理和治则,并应符合中成药制剂工艺及其质量标准.

4中医“证”的实验模型是创制分子中药的重要保障

4.1实验模型与分子中药的研究关系分子中药学的研究实质是以筛查中药分子为主线,寻找中药分子靶标及其作用机制为重点,评价各中药分子对中医“证”即西医疾病的作用强度并组方为条件,创制分子中药为终极目标的新药发现和创制的科学实践体系. 由此可见,动物模型不仅是研究传统中药药理及其作用机制的主要方法,更是分子中药学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最客观和最基本的评效探机方法. 由于分子中药的组方依据源于中药分子的证效评价及其比较研究的结论,故创建各种可用于中药分子药理活性发现和评价的实验模型,特别是代表中医“证”的生物分子、细胞、器官或组织及动物模型至关重要.

4.2国内已有的研究基础和进展在创制中药新药的过程中,因缺乏评价新药有效性的动物模型导致不少新药研究失败或限制了新药的发现. 因此,研究和复制与人类疾病相同或相似的证效评价动物模型一直是创新药物研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技术难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施新猷[10]和郭鹞[11]分别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医学动物实验方法》和《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专著,揭开了我国比较医学发展的序幕,同时也给新药研制的药效学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之后的20余年,我们在实验医学研究领域创建了“泌尿系结石”、“视网膜动脉栓塞”、“心血管型放射病”等证效评价系列动物模型,改良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红斑狼疮"动物模型;尤其是采用光化学损伤造模等先进手段,建立了家兔视网膜动脉血栓(血瘀证)模型,为中医眼科急重病的实验研究创造了条件. 在总结自身创制的方证评效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我们系统查阅和收集了国内、外实验医药学中的动物模型,并按照人类医学系统分类等方法,编撰出版《比较医学》[12],《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13],《中药药效学研究与评价》[14]等专著,不仅为新药药效学评价提供了实验、教学和研究方法,同时亦为中医药学和实验动物学等专业的广大教、医、研人员的科技工作提供了参考.

5我们的研究与探索

近年来,我们采用“方证组方”思想,从分子、细胞、器官和组织及动物模型等不同水平,对中药分子及其复方的药效和作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阐明方证分子组方配伍关系和物效基础,实现中药药效评价关键技术的整合. 在明确主靶点、强化主效应、降低副反应的基础上,创制高效低毒、成分明确和质量可控的现代分子中药方面已有初步心得和研究进展. 中药分子遵从“方证组方”概念创制分子中药新药,实现方剂从原生药材或饮片配伍到中药分子配伍的模式转化,为中药作用机制和新药筛选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指导,这正是传统辨证论治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采用细胞和去势动物模型筛查出存在于槐角中具有雌激素受体竞争性抑制作用的中药分子即染料木素[15];研制的主治骨质疏松症的分子中药“染料木素胶囊”已于2004年获得国家SFDA 1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批文,目前正在进行Ⅱ期临床研究. 从水蛭[16]中分离获得具有显著活血化瘀作用的多肽成分,制备成用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17]的“强力脉肽粉针剂”,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

6展望

6.1古方是创制分子中药的基础方源目前,我国有据可查的中药古方至少10万余首,而且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其临床有效和安全可靠. 但是,绝大多数古方系复方,其中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不清楚,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更不明确. 因此,中药复方很难被主流医学和西方社会接受,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药复方的推广和应用. 所以,采用现代中药分子的分析及其体内活性靶点研究,对于阐明中药古方的作用机制和配伍原理,向国际社会显示分子中药的科学内涵,已成为中国科学家亟待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更是创制分子中药最为简便可行的方法. 在这方面,陈竺等科学家为我们竖起了标杆,他们对民间用于治疗淋巴结核、皮肤癌等有效的验方(含砒霜、轻粉、蟾酥)逐一筛选,从复方到单味中药砒霜,又到化学纯三氧化二砷,终于研制成功“以毒攻毒”的“癌灵一号”注射液,创造了白血病临床治疗的“人间奇迹”. 对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创制出世界上第一个分子中药,让人们知道,中药讲得清楚,道得明白!

6.2分子中药是中药创新的必然和未来中药属于中医药学范畴是因为中医是“纲”,中药是“目”,“纲”举“目”张. 中药和中医即相对独立,又互为生存;是互生共存、相互交融的自然科学. 中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科学领域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把中药推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过程. 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医药理论现代化. 因为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属性,决定了中药不同于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加之中药临床治病多强调主次证同治或兼治和辨证论治的整体调理治疗原则. 所以,中药创新的根本问题一是中医药理论必须创新;二是研究思路必须遵循阐明中药物质基础为主导的观念. 目前,随着学科间知识的交融与相互渗透,特别是广义医药学的分子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学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中医药的新观点和新理论的发现与提出. 本文已涉及到一些诸如“中药分子”、“方证组方”和“分子中药”及“分子中药学”等最新现代中医药新观点、新理论和新的科研命题,这些新思想或新观点不仅为现代中医药理论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将为创新中药的发现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保障. 我们已经看到,一个崭新的现代中医药理论体系正在形成,分子中药必将成为未来全球医药市场最受亲睐的健康使者.

参考文献

[1] 王四旺,谢艳华,孙纪元.中药现代化与“分子中药学”[J].中国医学月刊,2002,1(9):743-745.

[2] 王四旺,王剑波,谢艳华,等. 综观中药研究新观点,试论药物开发新思路[J]. 医学研究杂志,2008,37(2):95-99.

[3] 王四旺.“分子中药学”内涵与现代中医药[J].亚太传统医药杂志,2008,4(3):9-12.

[4] 刘德麟. 分子网络调节-分析中药分子药理的理论工具与实验方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6):1-5.

[5] 刘德麟.金香兰,扬威.从分子作用把握整体效应中药分子药理的理论研究[J].自然杂志(专题综述),1997,19(6):316-323.

[6] 刘德麟,梁菊生,康旭亮,等.中药分子方剂医药科学的新生长点[J].自然杂志(科技进展),1998,28(6):337-340.

[7] 王米渠,许锦文.中药分子药性学的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4 (6):51-53.

[8] 王米渠,许锦文,林乔.分子中医学发展三论[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1-3.

[9] 吴凤锷.从单方成药到“分子中药学”和“组合中药学”[J].中草药,2002,32(9):1-3.

[10] 施新猷.医学动物实验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11] 郭鹞.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M].第一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2] 施新猷,王四旺,顾为望,等.比较医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3] 施新猷.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14] 王四旺,施新猷,黄传贵,等.中药药效学研究与评价[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5] Wang ZL, Sun JY, Wang DN,et al.Pharmacological studies of the large-scaled purified genistein from Huaijiao (Sophora japonicaLeguminosae) on anti-osteoporosis[J]. Phytomedicine,2007,13 (3):718-723.

动物药学论文范文6

一个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是这个学科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中药的药理研究自20年代初,陈克恢研究麻黄[1]以来,研究方法逐步完善,研究领域日益扩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这就是中药药理学。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理学独具一格的研究方法,它使中药药理学从中药和药理学脱胎而出,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体系。基于此,有必要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进行整理、探索,为进一步指导中药药理学发展、丰富实验动物学的内容起作用。故本文试图较系统地论述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概念、作用,分析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现状,探索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发展方向。

1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概念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指在中药药理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病证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它包括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人类证候动物模型、人类病证动物模型三部分的内容,它既是实验动物学的范畴,又是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的核心。

2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作用

2.1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理学的基石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理、以及体内过程,从而阐明其防治疾病原理的科学。它包括中药药性药理、中药实验药理、中药临床药理三部分的内容。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在中药药性药理、中药实验药理、中药临床药理的研究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2.1.1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性药理的研究手段中药药性药理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毒性等方面的药理研究,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性药理的研究手段。如梁氏用温热药建立热证动物模型,再用寒性中药龙胆草、黄连、黄柏、银花、连翘、石膏治疗,观察中药寒凉药性的药理学基础;用寒凉药建立寒证动物模型,再用热性中药附子、干姜、肉桂、党参、黄芪、白术治疗,观察中药温热药性的药理学基础[2]。又贲氏应用血虚肝脾损伤动物模型,研究中药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的归经药理[3]。

2.1.2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实验药理的研究基础中药实验药理是中药药理的研究核心,中药实验药理主要是应用实验动物、器官、组织、细胞研究中药功效的药理作用,揭示中药功效的现代内涵。中药功效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在药学中的体现,对中药功效的揭示,必须以中医证的研究为基础;而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是中医证在实验研究中的载体,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实验药理的研究基础。如研究补气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的四君子汤对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四君子汤能抑制正常动物离体器官小肠的运动[4],对正常在体动物小肠推进运动无明显影响[5];但能增加脾虚动物小肠推进运动[5,6]后者与临床实际相符,与补气药健脾益气功效相符,是健脾益气功效在肠功能中的体现。这个例子说明,建立和使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才能真正揭示中药的功效,丰富中药实验药理的内容。

2.1.3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临床药理的桥梁中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方兴未艾,但学科有待建立。由于正常动物的结构形态、功能代谢与人类的病理状态相差甚远,故必须应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来连接中药实验药理与临床药理的研究,为中药临床药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奠定基础。

2.2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突破口中医药的学术发展相当缓慢,其原因就是缺乏实验研究体系,缺乏与现代自然科学的沟通与融合,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未建立起自己的科研规范、指标体系和方法论,致使其理论研究对实践缺乏推动作用,与世界医学缺乏共同语言。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就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以实验动物、器官、组织、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的具有人类病证表现的实验模型。弥补了中医药研究的不足,成为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的中介部分。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究与发展,必将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

2.3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实验动物学发展的新领域中医以系统-综合医学模式为特征,坚持功能主义的原则和视角来研究人体。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生物学特征的认识,将弥补现代以形态结构为原则进行研究的不足,建立新的指标体系,丰富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医学和比较医学的内容。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制与增加,又将丰富实验动物病理学和动物实验技术的内容,对实验动物疾病的病理过程和实验操作技术进行重新认识。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深入研究,将成为实验动物学发展的新领域。

2.4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的工具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可用正常动物观察药物对生理状态下各种生理、生化、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以判断新药的疗效。但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有本质的区别,对药物的反应常有质的不同。有些药物对正常动物无药效作用,而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则有治疗作用,如清热药对发热动物有降温作用,而对正常动物体温则无影响。因此,仅用正常动物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新药有效性,必须选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观察新药对病理状态的影响,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其有效性。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的工具。

3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现状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自唐·陈藏器《本草拾遗》首次记载用精米喂猫、犬造成脚气病模型以来,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已初具规模,分为中药药理疾病动物模型、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三类。

3.1中药药理疾病动物模型中药药理疾病动物模型分为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和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改变。如发热动物模型、四氧嘧啶糖尿病(消渴)动物模型、肥胖症动物模型等。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理,在自然情况下,发生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并通过定向培育而保留下来的疾病模型,如无胸腺裸鼠、重症肌无力小鼠、青光眼兔、高血压大鼠、肥胖症小鼠等。

3.2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自60年代邝安建立第一个类“阳虚”动物模型[7]以来,已用200多种方法,复制建立了肾虚证、脾虚证、肺虚证、心虚证、血瘀证、血虚证、肝郁证、寒证、热证、痹证、里实证、厥脱证、温阻证、温病等证候动物模型。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在动物身上复制的中医药证候,是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独具一格的有别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方法。而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中药药理学发展的需要,急待增加研究投入,提高研究水平。

3.3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用现代医学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嫁接,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如高脂性疾病血瘀证动物模型、失血性贫血血虚证动物模型、感染性休克厥脱证动物模型等。把现代医学的辨病论治与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结合起来,中西汇通。另一种是在中医药病证理论指导下,建立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8]。这方面的工作急待开展,以深化中药药理模型的研究,纠正证候动物模型难于深化、不好应用的不足。

4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发展方向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主要是应总结分析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理论,加大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和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建立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科研规范、研究体系,为中药新药研制和开发、中药药理研究、中医药学术发展、中西医合流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也将为我国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克恢,SchmidtT.PharmacolExptTherap,1924;24(5)∶339

2梁月华.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19(1)∶54

3贲长恩.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4(增刊)∶23

4黄树明,等.中医杂志,1988;(9)∶60

5彭成,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5)∶6

6闻集普,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