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药学导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药学导论论文范文1
电大属于系统办学,课程性质分为统设课和省开课,各级教师进行课程教学与管理,角色分别为课程的主持教师、责任教师和辅导教师。职业道德与药学伦理课程属于药学专科的专业省开课,因此省校教师既是课程主持教师也是课程责任教师,对课程的教学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笔者担任该课程主持教师5年来,针对以前没有开放教育药学专科学生使用的文字教材和视频教材的现状,2011年始成立课程团队建设此课程。首先顶层设计好课程教学一体化方案,实行文字教材与视频教材互补、文字教材与网络课程互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特点与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设计好学习评价;定位好该课程为理论性课程,以案例教学为引导,分析了医药科研、生产、营销、医院药学及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等领域的伦理问题;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不单一进行,而是将药学领域的伦理道德案例放在各种形式的教学中。因为统设课或者省开课强调五统一(统一的课程名称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并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和统一的评分标准),顶层设计好,便于这种系统办学形式的教学开展,也解决了教学点辅导教师力量薄弱、实践教学不能落实的难题。有较好的临床经验,但缺乏理论指导是开放教育药学专业学生特点之一,因此通过顶层设计把案例放在教学中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二、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铺设好
单一的文字教材或零散的网上课程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职业道德与药学伦理作为中央电大精品课程,在其资源建设过程中根据顶层设计之架构,在许多环节中铺设好课程实践教学之基石,便于真正落实。一是专设临床案例栏目。该栏目呈现32个与医药道德有关的临床案例,涉及到药品科研、生产、营销、医院药学、药品监督及药学人员间关系等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通过案例呈现、专家解析、学习体会交流三个方面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药学领域中的道德要求与基本规范,从案例中可以分析其透射出的理论是什么,学生学习体会交流中可以看到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二是视频教材讲授中分析药学领域中的热点伦理道德案例。由于文字教材课时与字数的比例要求不能呈现大量的临床案例(该课程2学分,文字教材36万字),因此视频教材不能是文字教材的照搬,而是与文字教材互补,用生动的图文并茂和热点案例引入的形式讲授理论知识,打破课程实践环节中“到一个实践场地,找一个案例,然后进行分析,最后完成任务”这种既耗时、又难以控制落实的“形式上”的课程实践教学,以这种形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真正落实课程实践教学,让学生有所获得。三是面授教学的PPT以案例导入形式开展教学。网络课程中的教学辅导栏目中有每一章节的教学PPT,便于教学点辅导教师或者学生下载使用,每一章节的PPT中都以案例导入形式来引导该章节的学习,并且在知识点中有临床案例的举例。这种方式旨在统一PPT的基础上,引导教学点辅导教师落实好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防止随意教学。四是试题库建设中融入较多临床案例,实质上为侧面评价课程实践教学。由于系统办学,教学点辅导教师对职业道德与药学伦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如何,作为省校教师无法得知,但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评价上进行设计,因此在课程的试题库建设中就有很多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例如判断题:“反应停”事件警示我们医药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严肃认真遵守行为的准则。例如单选题:李时珍用了27年才写成《本草纲目》,最能体现其哪项道德品质?因为在视频教材中老师讲解过这些案例,在试题库中设计这样的题目就是用来评价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否达到。
三、在各种形式的教学中落实好
开放教育教学是基于网络并适应成人特点开展的教学,包括面授辅导(不超过课时的1/3)、实时交互与非实时交互的网上教学、小组讨论等。职业道德与药学伦理课程的面授辅导因为有统一的PPT,对临床案例搜集和教学就能保证和落实。非实时交互教学一般在一个时间段按照教学一体化方案设计一个主题,如学习第4、5、6章时讨论主题为“安乐死药物研究中的道德”,学习第7、8、9章时讨论主题为“病人合法用药应该享受哪些权利”,并且在临床案例栏目中学生可以交流学习体会。每学期省校平台组织1次网上实时交互专题教学,用案例形式来组织教学,落实课程实践教学。
四、课程实践教学探索的实效与几点体会
(一)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职业道德与药学伦理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六个药学领域的职业规范、道德伦理内容难以记忆且容易混淆,通过课程实践教学以临床案例导入、投射理论、分析案例,在各个环节都这样设计并应用,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明了,面授辅导教师能讲深讲透重难点,不用费神如何设计教学内容、找案例、找实践基地。同时学生对临床案例非常亲切,工作中常发生的案例能够用理论的知识得到解答,能够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且巩固了理论知识。湖南电大从2012年春开始实施以来,经过几年的完善和实践,反馈非常好。分校和教学点老师不用为“如何教学、备课、找案例、找实践基地”而发愁;学生学习兴趣空前高涨,长沙电大、药学分校、卫生分校反馈学生到课率明显高于其他课程,并且对面授课中的案例非常感兴趣。在省校开展的网上实时交互中,学生还分享工作中发生的案例供大家分析,在交流中学生明显感觉到要警醒自己在工作中违反这样那样的操作规范、政策法规及道德伦理。从近几年的学生成绩分析也可以看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方面有所提高。
(二)几点体会
药学导论论文范文2
高校组织制度的创新进程不断影响着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以至于其责任也出现多元发展趋势,教师不仅要依据专业特长,积累理论知识,还要将课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实践知识,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与实践培养人才。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行为已经不能满足对药学人才的培养,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教师失责的问题。科研责任的缺失科学研究是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教师为主体的科学研究推动着高校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科研的意义在于立足研究现状、发现问题、设计思路、构建研究措施,最终达到对现有知识的更新与再造[4]。近年来,由于药品专利法的实施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我国越来越注重新药的研制,而复合型药学人才也变得炙手可热。这就要求药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去发展科研能力。但目前在科研的定位上,出现了功利性较为突出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很多教师只是为应付专项检查、职称评审等开展科研课题与研究,缺少理性、持续和甘于奉献的科研精神。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使科研过程出现前期工作积累不足与延展性差等问题。另外,在药学专业科研实施中,往往存在理论研究过多,使基础性研究严重脱离实用和创新。因此,要关注药学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科研理念的渗透、科研意识的创建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师科研责任的缺失问题。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失衡高校的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高校教师通过履行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责来实现高校对社会与学生责任的承诺。药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药学专业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为药学领域输送复合型人才。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教学工作能使教师对药学基础理论更加融会贯通,对其科研工作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药学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也能保证教学内容始终反映药学专业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但由于科研与教学两者的性质不同、教师群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性等原因,使教学与科研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失衡的现象。不仅表现为一些教师认为科研距离实用太远,看不到科研的影响力和创造力,只满足于教好书,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作为高校学者应当负有的科学研究、创新知识等责任,也表现为部分教师只顾科研所带来的现实利益,而忽视了科研在教学中的影响力,并未及时将研究成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不能达到以研促教,实现教研相长[5]。这些现象都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药学专业的学术特性,影响了药学专业学生科研水平的进步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教学与科研的互利
没有科研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没有教学的科研是不踏实的科研。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联系,并推进教学与科研的互动,能够促进高校更好、更快的发展。科研促进教学当前,生物技术产业已经迅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渗透到医药行业的各个部分,也对药学专业的各个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由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尖端技术大量涌现的药学领域对复合型药学人才的需求,造成我国制药行业在质量上、规模上都远逊于发达国家。下文将从药学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环节阐述科研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价值[6]。加强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药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围绕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教学外,还要注重科研成果和科技最新发展动态的渗透[7],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准确把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动态,最大程度地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新成就整合并融入到教学中去。此外,对于药学这个交叉性极强的专业而言,学生仅拥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实践能力是不能满足社会对药学创新人才的要求,可持续地发展药业,还需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自发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授药剂学的制剂新技术时,及时地将自身在科研工作中创新设计的靶向性释药系统构建的思路及实验结果,用幻灯片展现给学生,将最新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生动地融合。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能及时掌握药学领域的最新科技动态,又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科研方法与实验教学的交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药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基本内容之一,而实验教学则是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将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方法相结合,增加设计性、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减少单一性、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优化并充实教学内容。其次,根据实验室使用情况,实行部分实验室开放式管理,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实验室的设备和器材进行自主实验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再次,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让其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亲身参与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强化其创新意识。教学指导科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科研而轻视教学,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反复地讲授和回答学生从不同角度所提出的问题,对基础理论更加融会贯通,不断增强自身科研探索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扎实的基础知识,能指导其在科研时解决一些实验问题,如在设计合成新药物的科研中,常常会运用药物分析教学中鉴定药物的手段,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分析法等跟踪、分析、鉴定新药物的合成,使科研实验方案系统化、完善化。因此,教学中,可适量采取研究性教学,让学生围绕所学基础理论的关键知识点去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其在科研中的指导作用,实现教学内容向科研应用的转化,这样,既有助于拓展和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及工作能力,又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药学导论论文范文3
1.1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学生缺乏认识
学校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课堂表现形式较为单一、枯燥,无法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并且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侧重相关法规政策、求职基本技巧方法等传授,不断灌输思想是:医疗事故要为“零”;却轻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因此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更加重视专业技能课程,即使学校里也开设了关于职业道德培养的相关课程,但师生们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了专业技能学习方面,比如学生就十分重视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和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师等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获取。
1.2社会上存在的某些不良影响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在有着众多无私奉献的优秀医药工作者的同时,还存在制售假劣药品、药品回扣、医务人员收取红包、医患关系紧张等现象,这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医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高职院校医药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医药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辨别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自制力和意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社会上存在的不良习气的影响。
1.3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与专业课程的相互渗透性
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应该更加注重与专业课程的相互渗透。目前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的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课程教学学时较为紧张。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会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放在知识点讲解和技能实践方面。例如:在《医药市场营销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是帮助学生分析我国的医药市场现状和问题,制订出适合产品的市场定位的营销策略,却容易忽略医药商品营销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2加强医药类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2.1增强职业道德的课堂教学重视程度培养“德才兼备”的医药专业学生
2.1.1推进职业道德类课程研发与改革根据医药行业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自身特点,编写医药专业职业道德的专门教材,提高高职院校医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完整性。建议在医药类高职院校开设此课程,将对学生有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2.1.2职业道德教育与医药专业课程相互渗透高职院校医药类教师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知识点讲解和实践操作过程中。例如:在《医药市场营销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向学生教授医药产品高场营销技术的同时,就应将医药市场营销者的职业道德融入教学;在《药学服务》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向学生教授医药知识的同时,就应将药剂师的职业道德融入教学。在课堂实训过程中,教师点评学生实训操作时,除了点评技能操作水平外,也要点评学生职业道德操守情况,更容易引起学生重视。
2.2加强法制教育,学生熟悉各项医药法律法规
我国现有多部卫生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大量的卫生部门规范性文件和卫生技术性规范,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应加强医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卫生法律教育,可采取多种途径教育他们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各项医药法规,从而逐步增强高职医药专业学生的法制观念,恪守医药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2.3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实践提升医药职业道德意识
药学导论论文范文4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案例;建模;计算;开发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17-03
一、前言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导论课往往在第一学年开设,是学生了解专业、建立专业概念和专业认同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1] [2] [3]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计算机及应用等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专业,往往设置为理科专业。多种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加上因专业名称的望文生义,使学生容易产生简单的认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与计算机结合的专业”。这样笼统的认识可能会导致学生认为该专业“要么学数学,要么学计算机”,至于“怎么结合”搞不清,不重视专业的其他重要方面,甚至连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特点和核心竞争力也模糊不清。
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论述已有很多,然而关于该专业大导论课程的研究还不多见。针对上述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设置专业导论课程是极为必要的,而且在课程体系中应作为独立的重要一环。因为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信计)专业的导论课程,需要回答的问题多且必要:信计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是信计专业?信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实现?信息处理、应用开发中有哪些数学知识?信息挖掘、信息安全与算法设计的联系如何?建模能力如何铸就?计算分析能力怎样打造?就业岗位对信计的现实要求有哪些?等等。
信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需要对信计专业的发展历史,专业的研究应用进展和前沿有深入、广泛的了解,通过精选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形成体系,以达到解决学生关切问题、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建立学生专业认同、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典型的教学案例对学习兴趣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专业学习中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专业的理解,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专业的宏观认识以及对专业的一些具体方向的感性认识。本文将结合教学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直观印象
信息与计算科学作为交叉学科,和其他一些专业的易混淆性,使得我们必须首先回答什么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更为紧要的是在大一阶段应该如何从直观的角度来阐述它。我们知道,随着现代信息计算科学技术的发展,上班考勤甚至上课考勤都有系列的产品可供选择,常见的考勤机为指纹考勤机器――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利用信息与计算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应用开发的产品。在教学中,类似的案例可以体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专业认识印象,具体阐述如下。
1.利用该例阐述科技应用开发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知识的使用流程和涉及的课程知识。指纹考勤机首先要采集被识别人的指纹信息,并以此作为样本;预处理后把样本信息存储为向量或数据,通过建立样本的特征提取模型,进行特征提取;之后输入建立的识别模型,对待识别的指纹进行计算识别;接下来是针对硬件的编程实现和测试,最后再植入匹配的设备或者网络传入后台系统,完成系统测试,投入使用。由于建立特征提取模型和识别模型的方法很多,快速计算的方法选择有所不同,这涉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中许多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建模方法等。总的来说,考勤机的工作流程可以归纳为5步:(1)信息采集和预处理;(2)特征提取和识别模型;(3)识别、计算分析;(4)编程实现;(5)植入硬件。分别讲述其中各个环节可涉及的专业课程:信息采集和预处理可涉及高等代数、概率统计等课程;特征提取和识别模型可涉及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概率统计、运筹优化、数学建模等课程;识别、计算分析涉及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运筹优化、数值分析等课程;编程实现可涉及程序设计语言、算法设计、软件开发测试,等等。这样结合专业课程知识与应用实例的详细讲解,易于让学生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知识的应用流程,使学生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知识有直观的认识。
2.利用该例阐述科技应用开发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如前所述,由于一个产品的开发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可采取的模型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这些知识之间的应用就会有交叉。例如,特征提取、识别模型的建立有可能用到信息处理的数学基础,这时又需要考虑该模型是否能设计出快速的计算方法来满足实际计算速度的要求;识别模型的实现最后需要计算机编程来完成,这又涉及合适的模型、快速的算法和良好的程序设计之间的协调融合。当然,完整的产品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采集设备的精度、程序植入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讲解,学生就会对信息与计算科学知识的交叉有较为宏观的认识。
3.启发学生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1)指纹样本信息采集是很微妙的事,如果当采集一个样本的次数太多,超出了很多人的承受范围,比如一个手指的指纹采集超过了三次,这样产品的便利性、应用性和竞争力就值得怀疑了。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很自然的认为事不过三为好。那么,如何以最少的采集次数达到要求的识别效果?这就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2)如何提高产品的识别效果(正确识别率),提升产品质量,这除了与团队的专业知识相关以外,还与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很大关系。例如能不能利用已有的专业知识积累从现有的国内文献中获取最新的技术信息,能不能利用国外的技术文献,等等。这些都是由典型案例所延伸出的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利于开拓思路,使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和研究研发空间充满期待。
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是由多个学科专业合并和综合而来的,其重视基础能力,培养能解决实际中信息与科学工程计算应用问题的宽口径专业人才。考虑到专业的名称与计算机、信息工程等专业有相似之处,专业导论课程需要阐明该专业与其他专业,特别是一些计算机科学专业、信息工程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之间的区别。因此,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的核心是什么?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针对这些问题,除了上述案例,图像(信息)的压缩处理也是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利用图像压缩,可以给学生展示压缩编码技术、压缩的算法、软件开发等,这涉及信息编码、密码学、算法设计能力、应用开发能力等。结合这些案例,我们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不是单纯的涉及数学基础课程、建模能力、算法设计或者计算机科学其中的某一方面,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学基础与建模能力、计算分析与算法设计、程序语言与应用开发”这三者的有机融合。单单讲某个方面还不足以称之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专业人才的定位是解决信息与科学工程计算的应用问题,这些实际问题本身与这三方面多有紧密的联系,单强调某一方面或重视某一模块容易和上述一些类似名称的专业混淆。因而,与这三方面相关的数学基础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方程、概率统计等;与这三方面相关的一些专业课程需要凝聚成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数值分析、离散数学、程序语言、数学建模等。
四、信息处理、应用开发中的数学知识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对就读该专业充满了憧憬。他们能发现数学基础的老三样(数分、高代、解几)但看不到信息和计算的影子,看不出专业的特征和特色,这就需要专业导论课程加以引导。选取信息处理和应用开发中的相关案例来阐述数学基础知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实际科学工程问题有直观的印象,这对学生下决心打好基础,投入前期课程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如选择图像处理中的修补算法、游戏开发中愤怒的小鸟的技术含量为讲述案例,则这些应用案例就可结合数学基础知识来阐述。
1.图像处理中的修补算法。图形图像的基本处理分析方法,如傅里叶分析可选择进行更为全面的介绍,介绍其在工程领域、数字信号处理、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样来看,大一开始学习的分析类课程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确实是名符其实。图像图像处理的修补涉及优化模型和优化算法、算法的复杂性等,而这些基本的模型形式――在一定约束要求的前提下,求目标函数的极小值,容易使学生对开始学的分析课程的导数与极值、矩阵等基本知识联系起来。
2.愤怒的小鸟的技术含量。应用开发形式多种多样,游戏开发是一种有趣生动的开发过程,许多游戏开发又与数学基础知识有紧密联系。因此,选取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在应用开发中作用的理解。如该例涉及的物体碰撞检测和连续碰撞检测与向量及运算、旋转矩阵、线性变换等数学基础知识,可以由此进一步介绍物体的移动、壁障和寻路等游戏开发中常见的智能化算法,这些都将和许多基础知识紧密结合。
五、信息挖掘与算法设计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应具有处理实际中信息与科学工程计算问题的能力。当前大数据处理涉及的信息挖掘的相关内容,与信计专业有天然的联系,特别是挖掘目标的设置、隐含信息的挖掘模型的建立和使用、模型的求解、算法性能分析等,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中的计算能力、建模能力、程序设计等核心能力模块要求相连。这方面的热点案例很多,如可选阿里巴巴大数据竞赛、2012年和2015年深圳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夏令营B题进行展示,其中阿里巴巴大数据竞赛可联系到机器学习算法等。讲述这些典型的热点应用案例,对学生了解专业课程和专业的内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上,通过梳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教学中一些需要澄清的问题,根据教学实践,从典型案例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设置的必要性和解决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剖析了这对于促进学生对专业内涵的总体把握、了解专业应用领域、品味专业学习价值的有益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晓东,崔亚新,刘贵富.试论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47-149.
[2] 王晓晖.大学专业导论课开设的目标探析[J].高教论坛,2013(12):69-71.
[3] 王利众,朱丽平.工科专业导论课教学研究――以“通信技术导论与导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9):29-30.
[4] 许峰,方贤文,许志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7(4):70-73.
[5] 龚日朝.“以特色取胜”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新型思路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4(3):12-15.
[6] 苏丽卿,黄民海.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认识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107-109.
[7] 李学勇,王鑫,谭义红.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长沙大学学报,2009(5):109-111.
[8] 汪富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18):62-63.
[9] 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36-41.
药学导论论文范文5
学生抄袭论文导师“连坐”
作为山西省唯一一家“211”院校,太原理工大学出台了《太原理工大学学术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其中规定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发表或撰写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者,除对学生进行处理外,根据指导教师负有责任的大小,对指导教师给予如下处理:通报批评,暂缓招生,取消导师资格等。
对于违反学术道德的教师,情节轻微者,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记过、中止项目并责令其改正。对情节严重者则要给予降职、解职、辞退或开除等,并要求其终止项目,收缴剩余项目经费,追缴已拨付项目经费,在一定期限内,不接受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违反学术道德特别严重而触犯法律者,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另外,《规范》还要求在编的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有关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含博士后)、本科生,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注明出处;引文原则上应使用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凡转引文献资料,应说明转引之处。引证的目的应该是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所引用部分不应构成本人研究成果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实验记录用蓝黑墨水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清晰整洁;写错作废的张页,不得撕毁。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应注明出处。不准以任何方式抄袭或变相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调查资料、实验数据、专利产品等研究成果。
对有明显违反学术道德行为者,实行一票否决。违反学术道德规定的学生,经查实后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对情节轻微者,可给予责令改正、批评教育、延缓答辩、取消相关奖项和取消申请学位资格等处理。对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影响恶劣者,给予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直至开除学籍处分。对已授予学位的学生,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判定,对授予的学位予以撤销。
论文引用超30%就延迟答辩
山西大学较早地使用了同方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该系统资料库中储存有大量的各学科期刊和论文,在将学生论文输入时,系统就会识别出该篇论文引用内容所占全篇的百分比。山西大学近年来都是通过该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初审,如果论文引用率超过一定的百分比就会让学生进行修改或延迟答辩。
“对于硕士研究生,一旦发现引用超过30%就延迟答辩,严重者重新开题,取消给学生再次修改、同批答辩的机会。”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副院长张云波说,“这个百分比还要逐年下降。”除此之外,山西大学对硕士论文采用按一定比例进行匿名评审、博士论文全部省外匿名评审的方法,采取一票否决制,即只要有一个评审专家提出异议即宣布论文不合格。
张云波说:“这个检测系统也不是判定论文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数据只能从一个侧面来评定论文。不同学科的论文,引用量也不尽相同,例如法律专业,引用所占百分比就会多一些。”
论文全部匿名送往外省评审
同山西大学一样,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也将硕士论文的作者和导师名全部匿名送往外省评审。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崔满红说:“论文作者和导师不知道论文送往何处,更不知道哪个人评审,这样就能杜绝评审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对待博士论文会更加严格。”
药学导论论文范文6
关键词:药学;毕业论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061-02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同时也是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1]。但在我国现在的教育模式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出现整体下滑趋势。为此教育部曾于2004年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2]。近十年来,高等院校为提升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毕业论文的质量,在论文选题、论文格式、论文内容、论文答辩的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使得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毕业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也得以强化[3]。但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通过抄录、拼凑、剪贴等手段对现有的文档资料进行简单编辑而成,没有学术价值,根本不具备参考意义,因此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依旧是高校教育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潍坊医学院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药学专业近几年的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一、药学专业毕业本科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指导教师科研水平参差不齐。以我学院为例,随着国家招生政策的变化,学生人数扩招,近年来每年招生的人数均较多。药学专业2014届和2015届本科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80人和250人,而我学院教师人数仅仅大约为60人,平均每位教师需要指导4~5人,精力上无法保证,且我学院教师50%以上为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自身指导论文的知识匮乏,没有指导学生完成论文设计的科研能力。此外,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大都是骨干任课教师,除了每天日常的教学授课工作之外,还要进行科研课题的申请和开展实施、科研文章撰写、课题结题等工作,在毕业论文每生一题的形势下,与学生接触很少,仅仅通过Email或电话指导,指导教师和学生根本没有在一起共同解决论文中相关问题的时间,造成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2.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不合理。我学院毕业论文工作的安排是大四上学期进行开题,这时学生仍有大量的专业课程未完成,学习时间紧张,且学生面临研究生考试的压力,很多学生重心放在理论课程学习和研究生考试上,准备毕业论文的时间少之又少,查阅文献、收集相关资料、总结资料的工作不能高效地完成,使毕业论文的开题不能到达预期目的。次年1月至5月是学生毕业实习以及研究生面试的时间,也是学生求职就业的黄金时间,很多学生会积极参与招聘单位的考试,从而没有心情顾及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实验;而我学院学生真正的毕业论文实验时间只有三周左右,在短暂的时间内,学生根本无法保质保量地阅读大量文献、完成实验操作以及撰写出高水平的论文,严重降低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3.教学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目前,高等院校大多面临资金的压力,在实验设备资金投入上以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为原则,教学资源相对滞后。而毕业论文数据和结论都要通过实验来获得和验证,因此实验室是毕业论文完成的前提保障。实际很多高等院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可以提供给本科毕业生进行论文设计。以我学院为例,在保证在校本科学生实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根本没有固定的进行毕业论文的实验室。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时只能挑选没有课程安排的时间,造成实验仓促,师生普遍感觉不合理。此外,我学院在论文方面没有经费的投入,这样在论文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药品等均需指导教师和学生自己解决。以上原因从根本上又大大降低了论文的质量,使论文的科学性、真实性无法保证。
4.学生素质有待提高。扩招政策的出现,使得一方面高校的录取门槛降低,造成部分大学学生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不高,教学经验欠缺,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这两方面因素均造成现在大学生的质量不高,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存在极大影响。表现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就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从科研的角度对论文的设计、材料组织等进行构思,写出的论文内容不规范、论据不充分、表达不清晰。更有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态度不认真,认为只要能找到工作或者考上研究生,论文只要过关就可以了,所以对本专业的毕业论文缺乏兴趣和足够的重视程度,不愿意花时间去查阅资料,更不愿意在实验室做实验,造成撰写论文时粗制滥造现象的出现。
二、提高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设置合理的毕业论文工作时间。首先从课程设置上解决时间不足的问题。课程尽量安排在前六个学期,第七个学期专门设置为毕业论文时间,也可安排一些与毕业论文工作有关的查阅文献课程以及科研论文撰写课程,这样可以为学生前期查找资料以及开展文献调研活动提供帮助。
2.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是对学生素质的综合检验,需要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一定的科研素养。我学院现在推行的本科生“助研”活动有显著效果,学生在“助研”中接触到本专业的科研前沿,了解了自身专业知识的匮乏,激发了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强大动力。但此项活动目前参与人数不到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亟需将“助研”活动推广,让更多学生参与,得到科研锻炼,提高科研能力。此外,改革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内容,多进行一些设计性实验,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从大二开始,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学年论文的撰写,可以从对某一专题写综述开始,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阅读文献,收集资料、鉴别和归纳资料的能力。
3.推行毕业论文“导师负责制”。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不强,科研思维还未培养起来,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从开题、实验操作到论文撰写均需指导老师全程参与。如果这个关把不好,论文质量层次是上不去的。首先,论文的选题要确保质量,可主要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主体,在操作时可将课题分解为小的子项目,降低本科生难以胜任的问题。对于无课题的老师,要明确论文选题不能盲目,不能缺乏创新性,更不能脱离学校现有的仪器设备,无法操作。其次,在实验具体操作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要跟踪实验,对学生的数据、结果进行监督,不允许造假现象存在,并且可固定教师与学生联系时间,例如隔一天汇报一次结果。在最重要的论文撰写阶段,指导教师可首先安排一名研究生对四五名本科生进行论文撰写指导,学生论文上交之后,要按照精益求精的原则,把论文多通读几遍,大到论文整体小到标点符号都要认真修改和校对,对论文质量不合格的同学坚决不予通过,从根本上杜绝学生不论论文好坏都能毕业的侥幸心理。
4.规范毕业论文撰写进程。学院及指导教师所在教研室实行两级管理,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该项工作可以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初期检查、中期检查以及后期检查。初期检查工作主要是在指导教师报送完毕业论文选题之后,学院及教研室应就教师申报的论文选题的实验工作量以及实验可操作性进行检查,并最终给出科学合理的毕业论文选题。中期检查主要是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学院及教研室抽调有经验的教师检查学生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实验操作的准确性、数据收集的合理性等,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后期检查主要是论文撰写阶段,指导教师按照本科毕业论文标准,对论文的结构框架、文献资料使用、论述的正确性、基础理论知识、文字表达等逐项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当即指出,要求学生改正,并明确不合格不予论文答辩的政策。
5.完善毕业论文评定体系和表彰制度。毕业论文成绩可由指导老师评分、院系评阅人评分、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综合组成,从而确保成绩的客观性。除了评选本科学生的优秀毕业论文,学校更要对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可作为教学评优及职称晋升的首推对象,为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创造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
通过对潍坊医学院药学专业本科论文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四个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相信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会得到有效保证和提高。做好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培养其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教育工作者对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研究,不断总结,探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优秀的毕业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廖元秀,周生明.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10,(1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