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英语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药学英语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药学英语论文

药学英语论文范文1

【关键词】 英语教学;文学作品;文学欣赏;重要性;内容;模式

文学是用语言来表达的思想的艺术形式,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学作品也是需要每一位语言学习者进行学习与欣赏。本文着重论述英语教学中文学作品欣赏的重要性,提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习者的文学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一、英语文学欣赏的意义

文学是用一种语言的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而文学欣赏则要求我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作品的感受,理解,从而在思想上获得熏陶和启示,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观念,感受英语文化。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可以了解国外不同的生活方式,丰富学习者的文化知识,提高学习者的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在英语文学中,也有许多著作流传至今,被众多的读者津津称道。作为一位传播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习者对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鼓励学生吸收优秀作品中的文化精髓,学习西方文化,最终全面促进学习者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感知能力。

文学欣赏指读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及思考的一种过程。文学欣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自发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思考,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指导学习者对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欣赏与思考,才能体会出作品所具有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教育的目的才能更好的体现出来。

二、英语文学欣赏的内容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通常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如词汇、句式结构、语音、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来描绘和塑造人物形象、艺术风格,从而反映出文学作品的含义和主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习者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及内容进行了解,同时要指导学习者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欣赏英语语言文学,这样才能做到对文学作品进行深透的理解和欣赏。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文学作品的欣赏应用于英语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可以在作品中分析词语,句子以及语篇等的前提下,学会对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思想进行欣赏。同时,可以通过指导学习者欣赏作品,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学习者可以欣赏到作者独特的语言方式,感受最地道是英语语言,这样有助于激发学习者进行英语学习和阅读的兴趣。因此,把文学作品的欣赏贯穿于英语教学当中,不但可以提高学习者是阅读技巧,还能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西方文化是认识,通过大量的接触英语语言,句式和语篇,学习者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欣赏

在英语文学作品中,读者要尝试对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和人物形象进行研究、学习以及赏析。作家通过特定的语言来描绘和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符合人物的社会背景。在众多是国外文学作品中,符合人物身份、经历、职业和心里特征的语言总是具有鲜明的特点,引起读者的共鸣与兴趣。而作品殊句式的使用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性。这些句式有着特殊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品中人物的特殊意图和思维模式。

四、英语文学欣赏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文学是一门艺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家都被称之为杰出的语言大师,他们的语言不仅优美,还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而英语文学作品更是如此,这一点值得语言学习者学习和借鉴。英语语言学习者会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欣赏到大量的词汇、地道的语法和多变的语言现象。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学习者可以获得对词义到的理解,即熟悉词义,了解词义的延伸及构成,以及对表达同一思想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关系。英语文学作品的创造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句式的变换和语篇特征的分析而进行的。文学作品和语言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众多的外国语言学者提出语言教学中,文学作品可以设置为其主要教材。大学的英语学习者,一般具有一定是听说读写能力,如果在课堂上纯粹地讲述英语语言和语法知识,会使课堂内容枯燥乏味,没有趣味性,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会极大的降低。文学作品欣赏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要学好英语,必须把作品欣赏贯穿到语言教学当中。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指导学习者对文学作品进行一定的分析,指导他们学习文学知识,赏析文学作品,把词汇学习和语法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水平能力。

建立一种把文学欣赏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一定要遵循适应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所谓适应性原则,就是要求任课教师在讲述英语语言知识时,要结合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与文学作品的难易程度相一致。所谓可行性原则,就是要求任课教师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所谓渐进性原则,就是要求任课教师在讲述文学作品时,注意授课方式,遵循由易到难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习者进行赏析和学习。同时,新模式要求任课教师要钻研教学内容,学习教学技巧,优化教学方式。引导学习者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和特殊句式来赏析文学作品,使学习者具备学习和赏析作品的能力,真正体会到英语语言文化的奥妙和精华,使课堂教学氛围活泼生动,寓教于乐,从而使学习者真正的感受到语言学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英语学习作为一门快速发展的语言学科,它的实践性是很强的。在现行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会对文学作品进行思考和欣赏,通过在课堂上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欣赏来促进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常俊跃,刘晓蕖,邓耀臣.内容依托式教学改革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外语,2009.3.

[2] 李延福.二十所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设课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1.

[3] 刘雅芳. 泛读和略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与技巧[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

药学英语论文范文2

关键词: 英美文学 英语专业 重要地位

继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现行西安世园会的火热举行,社会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已成为各高校英语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从国家教育部2000年3月批准颁布并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明确地得知英语专业课程可以设置为三大模块。

1.职业技能(听、说、读、写、译);

2.职业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英美概况等课程);

3.相关职业知识(包括涉外文秘、外交学概论、东西方政治经济学、商务和金融财会管理等课程)。这三大模块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绝不是将其中的一块用另一块来替代。新教学大纲的颁布确立了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并为英美文学教学在各高校中有秩序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虽然英美文学课程在新教学大纲中得到充分的肯定,但并不意味着目前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都得到了解决。因此重新审视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及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不可或缺性

1.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是一个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许多文化。要掌握一门外语一方面是它的可用性,另一方面是它的陶冶性,即学习者对文化和文学的敏感性及修养。外语专业学生首先应掌握好所授各门课程,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但在涉外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仅仅依靠正确的语法、句型、词汇、语音语调是不够的。只有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文化、行为习惯、各种思想文化才能减少对文学的误解和冲突,促使交际的顺利进行。所以说英语人才的打造不尽是语言基本功的培养,也是跨社会交际文化能力的培养,而后者恰恰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瓶颈,学习英语最理想的方法是亲身至于英语语言环境,感受文化氛围的渲染及熏陶,从而不断地运用文学背景知识与欧洲人轻松自在地交流。

但是,此情况对我国大部分外语院校、系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我们只能给学生提供些有限的文字资料、双语原版影视资料和录音等资料,或者是聘请一些外教参与我们的教学,但这也仅仅是杯水车薪,只能解决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的问题。鉴于此,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氛围匮乏的情况,英美文学当之无愧成了不可或缺的文化材料,做到了有效弥补其不足和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文学作品覆盖了文学知识及各民族社会文化的案例,英美文学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了解英美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和经济制度等背景知识的机会。通过学习英美文学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学素质,塑造完美人格,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使之成为具备较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2.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语言大师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它具有形象生动、凝练精美、美妙的特点,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最好语言材料;文学也具有生活语言的特征,它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具有朴实自然,通俗易懂,极有利于学生阅读和吸收的特点。而英美文学作品恰恰是学习英语的极佳材料,英语语言的发展与延续离不开乔叟的故事、莎士比亚的戏剧、拜伦的诗歌、狄更斯的小说和许许多多的英语文学作品。英语专业学生,若不阅读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就称不上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即使英语说得再流利、语法再正确、语音语调再标准也是淡而无味,缺乏文学修养和幽默智慧的火花。在英美文学的作品里,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富有乡土气息的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的材料。学生广泛地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学生在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同时,不会再是乏而无味地背诵单词和句型,而是沉浸在文学语言环境,以不同场合不同语言给之的感触来进一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对作品的鉴赏能力,体验原汁原味、经典精邃的文学语言的魅力。

3.文学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英美文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培养文化鉴赏和跨文化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英美文学学习中,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尽情翱翔于历史的海洋中,亲身感受英美人民文明的进程。例如,在乔叟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中古英国的英雄气概、神权的至高无

上;在莎士比亚的剧本和诗歌里,可以感受人文精神的萌芽、人权意识的觉醒、人对科学知识对艺术的追求与渴望;在斯威夫特和勃朗特的小说里,可以体验18至19世纪资产阶级文明的启蒙、发展和腐朽;在哈代的作品里,可以感知工业化进程中虚伪的资本主义对人性的压抑、人类的无奈;在爱默生和梭罗的作品里,可以体会超验主义的唯美与理想;在海明威的作品里,可以看到美国民主的实质、人民的反战情绪……总之,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体察到人类对平等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为之而奋斗的艰苦历程,也会领略到历代战争和经济危机给英美人民带来的灾难,可以感受到世界人民对和平的企盼,对帝国主义的嫉恶,对人类命运的迷惘和关切。在这万花筒般的天地里,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将会得到纯净升华,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辨将找到正确的航向,他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将得到验证、巩固和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

二、英美文学教学的可行性

英美文学教学在我国各高校的开展经历了许多坎坷的道路。1960年之前,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普遍认为要接触西方文化,就要学习英语,而学习英语大可通过阅读大量英美文学材料及作品来提高。对当时大多数学府高校来说,教学任务的核心也随之放在了英美文学的课程上,特别是外语院校,对其英美文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都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同时也安排教师抽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到了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整个社会,乃至国际上的各种外语权威机构的外语理念进入我国外语教学界,人们开始认为英语只是用于交流的工具,能听会说就可以了,因此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英美文学首先受到了史无先例的冷落。这一点可以从199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得到清晰的了解,英美文学课程被官方列为选修课,英美文学从此一直处于低谷境界。

那么,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呢?

1.许多爱好者被迫放弃了文学的研究。

2.各种国内外教学与研究杂志登载的英美文学类的文章少之又少。

3.对各高校学生来说,四年的英语专业学习,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口语,但往往在涉外信息方面显得内容很匮乏、思维肤浅、底蕴很浅薄。

文学素质的下降必然导致外语素质的下降,这一思想对社会的影响终于在新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得到了新的答案,该新大纲重新把英美文学课程推到了必修课的位置,这就使得各高校从新把文学对社会、对人类不可或缺的影响有了彻底清晰的认识,英美文学重新有了生机、有了生命。

鉴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历史和在当前外语课程设置中的地位,我们应当重新认识文学课,激活文学课,使文学课具有真正的实际作用。随着世贸的加入,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外语权威机构对英语教学在各高校的开展将给予更多的支持,坚信英美文学教学将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0.

[3]程爱民.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药学英语论文范文3

【摘要】

英语教材的内容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广泛知识,因此英语教学中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是相当重要的。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并更准确学习和运用英语,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英语教学;策略;方法

一、教学中文化知识的介绍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可能主动自发的学习,并深入钻研。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文化知识的介绍,可以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进入与中华文化同样古老和宏伟的西方文化殿堂,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理念,领略风格迥异的异域风情,感受西方社会不同的风俗习惯。如在《Abraham Lincoln》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林肯从一介平民到美利坚总统的奋斗历程,让学生感受一个伟大的人格的永恒魅力;在新教材《Olympic games》中,可使学生更好地明白奥运会的相关知识和体育竞技运动的发展史。

二、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中国,人们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低,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个学习外语的问题。他们觉得,只要会外语,剩下的凭常识、按习惯就可以解决。然而,常识这个东西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属于常识性的行为,换在某个外国的背景下可能成为一种不合常识的行为;在某种文化下属于很礼貌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被视为无礼;一种文化下的人怀着敬意说出的话,另一种文化下的人可能理解成是一句带侮辱性的话;拿汉语的习惯去套外语,有的时候套得对,有的时候则会套错。有些人将跨文化交际等同于外语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四会能力当然很重要,它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但是它远不是问题全部。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不同的对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表述一个思想,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仅能够运用语法上正确的外语,并不能足以与外国人打好交道。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

三、培养与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

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不同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 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四、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有位导游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我们的这位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地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老人的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英语达到交际、交流的目的,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并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够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够实现沟通,大面积、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从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药学英语论文范文4

 

“我喜欢外教的课” 

在燕山余脉的凤凰岭下,昌平二一学校初二(1)班的学生樊露腼腆地与记者谈起了对英语这门   功课的一些看法。她觉得,现在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英语教材比原来北京版的英语教材内容加大了,涉及的知识面也宽多了,学起来兴趣大多了。她们每周有六节英语课,其中一节由外教来上,“我还是喜欢外教的课。”因为他们的外教———一个年轻的美国学生,很活跃。一节课虽然只是几个句型、一个语法,也能讲得生动有趣,举的例子大家都喜欢。他还很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一般的学生也敢发言,大家上课一点也不累。而国内的英语老师就总是照着课本内容来。大学英语很无奈 

李祥是社科院2003级的博士生,对于外语教学,他也有自己的看法。学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只开一学年的英语课,包括听说、读写两部分,分别由国内和国外两个老师担任。中国的老师很本分,照本宣科很投入,放磁带、放录像很用心,一节课差不多都是在赶进度。由于英语考核过了入学关后基本无大压力,而硕士研究生因为要过英语六级,所有精力均花费在六级备考上了,课上教的基本不重视了。 

外教玛丽的读写课就不同了,这个美国老太太简直精力无穷,上午8:10-11:10三个小时的课节奏、气息始终如一,精神不减,考勤点名也很严格。她有厚厚的一本自编的英语教材,知识点细到标点符号的纠错。凡是听课学生专业知识都有展示的机会,玛丽带领大家又讲又练,有板书有对话,气氛热闹而激烈。一学期下来,大家听懂了标准的美语,也能够用英语开展专业方面的对话、写作。涉及的知识点虽只在书本上简单勾画,但大家对于查找英文资料、按英语格式写作有了大致把握,那些改了又写、写了又改的专业写作提纲在期末订成厚厚的一个打印本,收获也很大。 

但随后的两年,英语差不多又被束之高阁,只有想出国的同学在暗暗用功,其他同学稍见起色的英语水平因为长期不用,差不多又全数还给老师了。 

专攻考试的托派英语培训 

“凡是想出国的学生英语水平再高心里也打鼓,但进了新东方培训的考生即使原来水平一般的也对过“TOFEL”、“GRE”充满信心。原因何在,对于考试素有研究的各类培训学校可以把世界各国的考试肢解得清清爽爽,新东方对托福之类考试可以细化到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在这里,英语不再是一个交流的工具,而是一具等待解剖的干尸,交了钱用了心基本上就OK了,出国的分数有了,至于能否交流倒在其次。”准备出国参加托福考试的北师大学生刘明对于新东方可是爱恨有加,对于这类专攻考试的英语培训也是很有见地。 

对于这种现象,谢克昌教授认为,英语教育的“一票否决权”带来了英语教育市场的蓬勃发展,这其中包括林林总总的培训学校、补习班,五花八门的考试、测验,种类繁多数以万计的英语课本、参考书、辞典,各式各样的教育器材,等等。据统计,英语教育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年产值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不合理的关注和大批量的资金、师资畸形单一性流动使得英语培训空前繁荣,蛋糕就那么大,总有吃不饱的和吃撑着的。 

药学英语论文范文5

关键词:课堂教学;主体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师生互动

一、导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因而越来越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著名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普指出,“教师不瘦该只是简单地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并独立地掌握知识。”如果学生不学会探索、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较强的培养阅读能力。《大纲》明确指出,“外语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为了更好地落实《大纲》的要求,培养新形势下国家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全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特征。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调动他们能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足内冈,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方法都应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应科学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巾,扮演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

1.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足教学的主体,他们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开展教学,并对学生学习作出权威的评价。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遏制了学生的语言学习欲望,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强调一种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进学生当中,与他们建立互信、平等交流的新型关系,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同,从而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思想。教师应抛弃传统教育观念赋予自己的权威,正确看待学生提出的观点,以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们审视问题的角度,真正建立起平等的双向沟通交流管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2.正确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足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的(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它提倡建立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协凋者和帮助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足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主要靠自己,教材只是为自己提供了一个知识的原型,教师只是自己通向知识宝库的引导,只仃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内涵,发现事物的本质,提高自己的能力。

3.积极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学生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前提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能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可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动机包括四种类型:(1)外部动机:学习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奖励。(2)社会动机:学习目的是为了让身边某些人物(如父母、教师)高兴.(3)成就动机:学习目的足体现自身的优越性,获得某种价值感。(4)内部动机:学习口的是因为学习过程能满足自己情感或智力的需要。

随着第一种动机发展过渡到第四种动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逐渐南外向内转移,逐渐由关心学习结果向关心学习过程转移,因此,善于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学习动机,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并从中获得乐趣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具有很大意义。

4.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主动性包括学习的自觉性、趣味性和思维的积极性。具体地说,学习自觉性包括学生能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讣划,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整理教材知识,建立认知结构,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的趣味惟是指学生能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并沉浸于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之中。思维的积极性是指学生能够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来而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5.全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如能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心理需求,就可以使学生养成F1觉、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在教学上教师应尽超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使课堂得生动活泼、有吸引力,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能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逐步改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继而产生强烈的课堂参与和互动愿望。这会极大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与学真正进人良性循环。为此,教师在没计和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状态。美国超级营地创建人之一埃里克·詹森认为,影响学习的两个核心素是状态和策略。“状态”是指创造学习的适当的精神状态;“策略”代表授课风格和方式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却忽视了确立学生学习的“状态”。学习之“门”必须打开,否则实质性的学习无法发生。学生在英语课上的感受直接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平淡无奇、呆板乏味、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会压抑和窒息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难以进入学习之“门”。相反,愉快的课堂气氛,轻松的学习心态,有趣的语言环境和积极的自我参与意识,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语言信息量。其次,要创造仿真环境,使学生置身于地道语言学习情境之中。英语语言知识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不断训练而掌握的。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教师的教学计划要考虑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并把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再次,要创造条件,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当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标准不冉仅仅是他占有知识的多少,而是更加强烈地呼唤着对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结束语

确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完全否定教师的作用,它否定的是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要求,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否定的是教师所扮演的“演讲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良性互动,增添英语教学情趣,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

药学英语论文范文6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

2.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3.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

4.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5.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尤其要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在学法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可能创设一个适宜于英语情景交际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

二、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传统的“应试教育”不足之一即在于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表现为“教学内容繁杂,四会三会”等目标不明确不突出,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自信心、学习策略及习惯的培养都没有具体目标,无的放矢。课堂教学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全过程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和完成。我们必须克服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学总目标为依据,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大到学年、学期目标,小到一节课目标。建一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情感为核心,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首先应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做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

四、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实践证明学习语言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条最佳捷径,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语言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一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竟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五、提高教师素质,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深入领会教学大纲,全面透彻地掌握教材,熟悉语言教学规律,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策略,同时加深对英语国家历史背景、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等跨文化的理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知识结构和视野,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师素质,第一,需要组织加强培训,通过学历进修和非学历进修,继续再教育培训等来完成。第二,需要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研究教育法、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学习了解认知法、听说法、功能法等教学流派的基本特征,用现代最新语言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而得以完成。第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参与教改实验,撰写教研论文,以教研促教学,增强“科研先行”意识,做好使自己由“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工作,使英语教学工作科学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综合上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宗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