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习数学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一学习数学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一学习数学的方法

高一学习数学的方法范文1

一、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上节所述,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形思维。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三、 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

(7)系统小结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由于同学们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同学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同学们要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为什么高中要学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3.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高一学习数学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基础复习 知识网络 对比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10-03

第一轮复习是在学生学完了中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的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整理和提升,帮助学生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地整合,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构建学生的基本数学方法体系。在这一轮,夯实基础,可为后一阶段的综合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基础薄弱的高三学生该如何做好第一轮复习呢?我从事多年的高三教学,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探索,引导薄弱生落实“三基”,夯实基础,并取得一定效果,现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构建知识网络,落实主干知识中的基础题

在高一、高二教学时,是以知识点为主线索,依次传授讲解的,由于后面的相关知识还没有学到,不能进行纵向联系,所以,学的往往是零碎的知识点。而第一轮复习,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对知识进行“重组”,产生全新认识的过程,将那些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知识网络,主线索是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侧重点在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面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面面俱到,学生“吸收”不了,复习效果不好。针对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命题原则,在教材处理上要大胆取舍,重点抓好三角与向量、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圆锥曲线、概率、选考部分等六大大题题型,并对相对简单的选考,三角与向量、立体几何中的常规题、基础题进行落实.方向把握准确,复习效率自然提高。

例如,复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部分,对与三角函数、奇偶性、周期性有关的问题;与三角函数有关问题;应用同角变换和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及化简;应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等几类基础题要落实,还要注意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如:2010安徽理科第16题。

例1 ABC是锐角三角形,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sin2A=sin(+B)sin(-B)+sin2B。

(I)求角A的值;

(Ⅱ)AB/AC=12,a=2,求b、c(其中b

本题考查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向量的数量积,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等基础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属中档题,对基础薄弱生来说只要加强训练,注意落实,是完全可以掌握的。

二、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关注知识交汇处的命题

2010年福建省数学理科高考试题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高考题在考查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性也十分关注,常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命题。由于基础薄弱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复习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各知识板块的横向、纵向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应试心理,非常有益。

如2010福建理科第18题

例2 如图,圆柱OO1内有一个三棱柱ABC-A1B1C1,三棱柱的底面为圆柱底面的内接三角形,且AB是圆O的直径。

(Ⅰ)证明:平面A1ACC1平面B1BCC1;

(Ⅱ)设AB=AA1,在圆柱OO1内随机选取一点,记该点取自于三棱柱ABC-A1B1C1内的概率为P。

(i)当点C在圆周上运动时,求P的最大值;

(ii)记平面A1ACC1与平面B1OC所成的角为a(0%a≤90取最大值时,求cosa的值。

问题(Ⅰ)以圆柱为载体考查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属于常规题,学生可以轻松解决,体现入口宽、切入点不难的命题原则。问题(Ⅱ)是以立体几何为背景考查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应用、几何概型、均值不等式或三角等基础知识的应用,是全新交汇题,令人耳目一新,难度不大,但面对这种全新的交汇,基础薄弱生会感到不适应。

在教学中发现:以不同形式呈现的同一问题,学生的解答情况相差甚远。例如:

例3 ABC中,∠A=,求y=cosB/cos2A+sinC/sin(B+C)的值域。

例4 (2010年莆田市高三综合检查试卷第16题

在锐角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随机变量g的分布列为:

(Ⅰ)求角A的大小;

(Ⅱ)求Eg的取值范围。

例3考查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没有与其它知识点交汇,学生完成得很好。例4是以概率为背景考查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属于简单的交汇题,属于中档题,可是学生完成的比例3差。可见知识交汇处的命题对薄弱生来说是一难点。纵观2009、2010两年福建省高考试题发现:在知识交汇处的命题不一定是难题,甚至是命题专家眼中的“容易题”,但如果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那么这种“容易题”就会变为“拦路虎”。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知识交汇处的命题,常做,多练,不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思想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让学生“见多识广”,在考试中遇到知识交汇的题目不再“惊慌失措”,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亲近”圆锥曲线,培养计算能力及做题的“胆识”

对于基础薄弱生来说,计算成为解题的又一难关,特别是有关圆锥曲线的题,在有思路的情况下由于计算造成失分的情况是常有的事,对学生的学习“士气”打击很大,是学生比较“怕”的题。但近两年的高考,对圆锥曲线的考查难度下降,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能力解决,但是很多学生还停留在第一问的解答上,对第二问不“敢”做,因此在第一轮时,可通过对简单圆锥曲线问题的“看――尝试――解决”,在培养薄弱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如,复习《椭圆的基本性质》一节,以2010福建理科第17题为例

例5 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O的椭圆C经过点A(2,3),且点F(2,0)为其右焦点。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是否存在平行于OA的直线l,使得直线l与椭圆C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l的距离等于4?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在教学中,学生动手可以解决问题(Ⅰ),但多数学生对问题(Ⅱ)持观望态度,动手学生少,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在黑板上演算:

解:(Ⅰ)略

(Ⅱ)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直线l,其方程为y=x+t,

由得3x2+3tx+t2-12=0

因为直线l与椭圆C有公共点,所以U=(3t2)-4浚2-12)≥0,解得-4≤t≤2。

又由直线OA与l的距离d=4可得=4,从而t=俊

由于HX[-4,4],所以符合题意的直线l不存在。

带领学生一起做题,让学生“亲近”圆锥曲线题,感受圆锥曲线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特别是处在试卷解答题的前几题的位置,属于中档题,让学生相信:我行,我可以。利用简单的圆锥曲线题让基础薄弱生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培养计算能力的同时,帮助克服“恐锥”心理,培养学生做题的“胆识”。

四、适时运用对比教学,提高复习效率.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复习中,由于基础薄弱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会感到模棱两可,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在教学中可以将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对比教学,帮组学生正确的区分、判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复习《概率》时,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是考查的重点,可是学生对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的应用分不清楚,设置如下例题:

例6 (2010年厦门市1月质检)二十世纪50年代,日本熊本县水俣市的许多居民都患了运动失调、四肢麻木等症状,人们把它称为水俣病。经调查发现一家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甲基汞,使鱼类受到污染,人们长期食用含高浓度甲基汞的鱼类引起汞中毒,引起世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食品的汞含量不得超过1.00ppm。

罗非鱼是体型较大,生命周期长的食肉鱼,其体内汞含量比其他鱼偏高。现从一批罗非鱼中随机地抽出15条作样本,经检测得各条鱼的汞含量的茎叶图(以小数点前一位数字为茎,小数点后一位数字为叶)如下:

(Ⅰ)若某检查人员从这15条鱼中,随机地抽出3条,求恰有1条鱼汞含量超标的概率;

(Ⅱ)以此15条鱼的样本数据来估计这批鱼的总体数据。若从这批数量很大的鱼中任选3条鱼,记g表示抽到的鱼汞含量超标的条数,求g的分布列及Eg。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老师分析讲评:(Ⅰ)是针对15条鱼进行分析的,不放回抽,属于超几何分布型,(Ⅱ)是对整批鱼进行分析的数量大,抽取的过程中概率保持不变,属于二项分布型。

高一学习数学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复习效果 方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 在初中数学每学期的总复习中,复习面广,内容较多,时间紧迫,极易引起两极分化的特点。笔者认为, “ 步步反馈,逐层提高 ” 的复习方法,是一种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复习,使复习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1.重基础,再提高,全面反馈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期末的总复习必须要较全面系统,作出全面的反馈。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的知识重讲或每课练,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又低。而应该合理地系统一下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的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所以,复习中应该重基础、全面反馈、再提高、再发现。

学生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究竟掌握知识状况如何?,老师,首先可进行全面试探反馈。针对于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六、七个中等难度的题目作为练习,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的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等知识结构网络。同时,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并提出自己的复习计划。

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可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促提高,以练习为主要反馈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先练或在练的过程中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定向加固,使学生能够弄清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全面基础知识和规律,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如此训练,学生对总复习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使知识常用常新、常新常用,也给教师提供了重要信息,给学生自主复习的主动权。

2. 贴近实际,专题复习,加强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

做法是:一重视学生的 “ 分层导学 ” ,发展共性,培养个性。复习过程中,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出试卷检测,并共同提高。在分层导学中,帮助优生确立主要目标 ―― 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运用;中等生主要目标 ―― 细心检查,努力提高;学困生主要目标 ―― 基础扎实,确立知识底线。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分层,并即时归纳整理,确立复习思路复习重点,加强针对性。既重视学生的共同缺陷,又重视个体的差异特点。二是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训练,融合知识的复习于技能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内功,向练习要质量,在练习时,从专题知识出发(如应用题专题复习训练、几何相关知识、计算专题复习训练等)进行定向训练,精讲精练,加强普及提高,加强典型训练,及时反馈,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系统观念,按类型做题。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复习定位在高角度上,精心选编针对性强的练习,让所有学生均有收益,不做无用功。三是注重单元试卷、综合试卷、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复习,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果。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灵活选择时机进行专题测试,在专题测试试卷评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本张试卷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一次书面自我评估。在查漏补缺之后,综合各单元所反映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试卷反馈,即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补缺、定向复习,发现问题,再进行定向突破。训练中必须要做到定时定量,追求速度和效果的统一,鼓励学生争取记录好人手一册 “ 总复习错题集 ” ,灵活运用错题集,经常翻阅分析,力争错误不再重犯。集中补 “缺陷”,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3.“ 找缺陷、强反馈、切提高 ” 的复习思路

“步步反馈,逐层提高” 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经过去伪存真,去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整理,逐层让学生这个主体去发现、提出新的问题,引导思考、探讨、总结,灵活运用,找到学生掌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的缺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老师应恰当组织复习,要避免学生重复做大量已掌握知识部分的习题,把精力集中在未掌握知识部分上,真正起到学生缺什么,教师就补什么、强化什么。

为及时检查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和应变能力,可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开放性、灵活性演练、诊断性测试。为此,教师要花一定的时间去挑选、组织、编排、翻新、综合一些质量高、目标性强、检测点准、灵活开放的测试题,学生感到每一题都是有价值的。

高一学习数学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数学成绩;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51-02

数学学科作为一门老学科,陪伴了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历程。许多学生在小学甚至初中的数学成绩都很好,但是一上高中,数学成绩就急剧下滑,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惧怕数学的心理。针对这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现象,笔者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发现虽然存在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却是学生学习状态方面的影响,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被动学习。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深度增加了许多,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和分析,但是许多同学仍然延续初中数学的思维方式,依赖教师,只是被动学习,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造成了他们数学成绩的下滑。

2.学生学不得法。由于高中数学比较深奥,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一般都会认真剖析概念,分析重点,讲解难点,课堂认真听讲非常重要。但是许多学生却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注重课堂听讲,或着听讲时没有注重重点与难点,只是按照自己的初中时的数学学习方法,下来大量做题,机械模仿,死记硬背,导致虽然付出大量精力,学习效率极低,效果极差,成绩下滑。

3.学生不重视基础。许多学生由于初中时数学成绩不错,就产生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不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与技巧,只是一味地去追求难题与怪题,以彰显自己的水平。长此以往,他们会由于基础的不牢固,致使学习数学出现困难,成绩开始下滑。

4.学生没有做好进一步学习的准备。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不单单在知识的深度上增加了许多,在知识的广度、能力方面的要求等方面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高中数学在许多方面难度较大,所以对方法与分析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增高。这就需要学生必须为进一步的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做好学习准备。但是许多学生由于没有认识到进一步学习、准备的重要性,准备不足,所以导致学习成绩出现下滑。

面对学生成绩下滑这一现象,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引起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与措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具体来说,针对上述情况,数学教师应当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1.数学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1)制订计划要注意明确学习的目标、合理安排时间,还要注意计划的可行性。订好计划以后要严格按计划执行,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2)课前自学对于学生课堂听讲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课前自学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还是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最终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关键环节。(3)课堂是学习的主要战场。上课是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成绩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上课的效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认真听课,提高学习效率。(4)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温故而知,课堂上教师讲述的知识,在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对于没有掌握的,要及时向教师请教,不留下任何遗留的问题。(5)独立作业,是指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教师留下的作业。作业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只有学生独立、认真完成,才能够明白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才能够有目标地去学习、完善,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6)解决疑难,是指在独立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错误与没有掌握的知识,自己认真探究,争取弄懂、弄会。如果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教同学或教师,不要在学习上留下任何遗憾。(7)系统小结,是指学生把知识联系起来,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是提高整体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一个单月结束后,要根据自己的笔记和教材内容等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为以后的总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8)课外学习同样是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在课外时间,可以阅读与数学相关的书籍与资料,或是参加一些数学方面的活动,或着与学生和教师沟通交流等等,来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认知,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的习惯,最终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

2.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戒骄戒躁。由于高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浮躁的心理,这时候,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学习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循序渐进,每天都有提升,那么成绩就会最终提升上去。教师要帮助学生戒骄戒躁,认识到学习是个长期的坚持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坚持,才会取得最终的良好效果。

3.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研究数学的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要想学好数学,方法至关重要。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适应性等特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研究数学的特点,灵活地进行学习,寻找符合自己学习的最佳学习方法。

高一学习数学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措施;方法

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中的重点,尤其是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实现了应用,对于信息方面的人才需求非常高,农村中学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应对当前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一)农村学生信息素质较低

农村学生没有像城市学生一样从小就生活在有电脑的环境中,虽然当前农村中有很多家庭配置了电脑,但是在整体农村家庭中的比例比较低,使得很多学生没有接触到计算机。并且,很多城市在小学阶段就开展了计算机课程,而农村小学却很少有这个条件,使得农村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普遍较低,基础较差,为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严重阻力。

(二)缺乏对信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有的学校、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于现阶段农村学生来说没有实际的意义,中学阶段还是应该以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为主,提高了整体学生的成绩,才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的开展是无意义的、可有可无的。这种观点的存在,使得很多学校中的计算机课程都形同虚设,仅仅开展一段时间就由其他学科代替。虽然我国很多地方都推行了素质教育,但是在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尚未得到落实,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得到认可。

二、如何在农村中学中高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一)吸引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注意力

当前社会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信息技术素养就是当代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因此,在农村中学中,我们也应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从学校领导开始,一直到教师、家长、学生个人,都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才能够使信息技术教学得以顺利开展。

在课堂上,应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关注度。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有一节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进行解读,文字理论比较多,很多学生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制作幻灯片,让学生通过色彩斑斓的图片,来回忆自己记忆中信息传递的模式,并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回忆自己接触到的信息传递趣味小故事,从而拉近学生与信息技术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主动投入到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当中,挖掘出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技术发展知识。

(二)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不够全面,很多农村中学受到资金的限制,无法购买大量的计算机、电脑桌等基本设施,使得学校一个班级公用一台电脑的现象特别突出,无法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亲自操作电脑,使信息技术教学只限于纸上谈兵,无法付诸实践,自然无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学校应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专用基金,设立专门的电子阅览室,配置一定数量的电脑,让学生能够在电子阅览室中上课、搜索信息、浏览网页,使信息技术教学有一个可以开展的场所。并且,学校应在每个班级中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安装计算机、投影仪、扫描仪等办公用品,让教学逐步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拥有自觉学习的动力。

(三)整体提升教学的信息技术水平

首先,大部分农村中学中,信息技术老师都并不是专业出身,而是在学校转成为信息技术老师。他们的专业知识上有一定的欠缺。教师水平的限制,使得教学效果受到了局限,无法得到提升和进步。由于半路出家,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扎实,有些内容教学起来就显得力不从心,一些本该细讲的内容就只能一笔带过,教师都对于教学内容不够了解,学生更无法对计算机知识进行掌握。其次是实际教育教学水平欠缺。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可算是一门新兴学科,由于起步晚,没有现成的经验、方法可以借鉴,很多情况下,还需要教师自己去捉摸,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深入浅出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需要教师苦苦思索。因此要多组织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素质。

三、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是当今时代人才的必备技术之一,如果想要提升农村中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使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我们应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态度,提高认识,从而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在农村中学中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赵欢. 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孙琳.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整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赵苗坤.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信息课教学质量[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7):238+236.

高一学习数学的方法范文6

因此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必须要做好高中数学的起始教学,精心研究应对措施,有效调控高一新生数学学习的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质量,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探索和研究高中数学起始教学中存在的障碍和对策。

一、高一数学学习的主要障碍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

1.学生心理

进入高一后有不少学生开始出现松懈麻痹心理,对高中数学学习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殊不知,第一,现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安排是用两年的时间学完三年的课程,高三一年总复习,教学进度排得很紧;第二,高中数学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内容放在高一年级学,这些内容一旦没学好,整个高中数学就很难再学好,因此一开始就得抓紧,那怕在潜意识里稍有松懈的念头,都会削弱学习的毅力,影响学习效果。

2.学生思维

初中学生思维单一、解题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推理能力差,尤其对代数中字母的可变性缺乏理解,分类讨论的纯粹性,完备性把握不够。高中数学比起初中数学内容大不一样,抽象程度有较大提高,理论系统性大大增强,特别是高一年级起始课即第一、第二章,在学习时要求思维能力爬一个陡坡,既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与提高。

3.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内容多,难度大,教材的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步步深入,要求学生的学习方法随着学习内容和要求而变化,单纯的听,机械的记,盲目的练,不能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加强自主学习,能够举一反三,从典型例题中悟出一般解题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解题技能。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

高中数学教师往往对初中数学教材、教学方法缺乏应有的了解,不清楚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造成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不当;而高一数学任课教师也往往是刚送走高三毕业班的数学教师,高考的"惯性"使教师从一开始就对学生"从难从严",标准向高考靠拢,追求"一步到位",造成学生"吃不掉、咽不下,消化不良",人为设置使他们难以逾越的障碍,其结果是学生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直接影响数学的学习。

(三)教材方面的因素

江苏省的初中新课程教材与全省的高中教材不接轨,教材内容有明显"脱节"。如立方和公式、立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等内容初中已删去不讲,而高中却还在用。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为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

二、克服高中数学起始教学障碍的措施

(一)针对初高中教材内容差异,我们组织编写一本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并对何时补充什么内容作了安排。通过"衔接教材"的使用,既使学生对初中基础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又增强了高中教材的适应力。

(二)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助于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教师应遵循兴趣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和培养兴趣的形式和方法是多样的:课内通过演示实验、挂图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尽可能变抽象平淡为形象生动;课后可以举办"数学与生活"讲座和开展"数学小制作"的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可经常介绍有关数学学史、数学故事和最新数学研究成果,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阔学生的眼界等等。

(三)对于高一新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宜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刚开始可对学生在初中应掌握的数学知识查漏补缺,对学生的水平要深入了解,并简要介绍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和高考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使学生能顺利地利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降低初高中数学知识的台阶;而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数学新知识学习中,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

(四)学习方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一开始就要强调应从数学意义的角度掌握公式和定理,而不是死记硬背,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进行单元总结,画出知识结构图,对典型例题进行归类分析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克服遗忘,而且可以将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形成知识结构。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