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工程项目管理范文1
关键词: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相关性
1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
1.1工程监理
所谓的工程监理,就是监理机构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对建设工程的建设进行项目管理,也就是说,将业主的需求和要求交由专业的监理机构,使其对建设项目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按照国家的相关文件、法律法规以及建设工程的相关合同,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等进行严格的控制,调整好建设工程中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建设工程双方的合法权益,在上述内容前提下进行的监督管理活动[1]。
1.2工程项目管理
所谓的工程项目管理,就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根据建设单位的需求,按照相关合同的规定为建设单位编制出可行性的决策报告,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决策;在进行工程项目实施时,在招标、设计管理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为建设单位提供帮助,以建设的名义对建设工程进行质量、安全以及成本方面的控制,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管理。
2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之间相关性的初步分析
2.1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服务对象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来说,它的服务范围比较广,不仅仅包括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其中还有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设计方面的项目管理以及供货方面的项目管理等。但是,由于建设单位是各个工程项目生产的汇总,所以,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是最重要的,也是核心内容。而工程监理则与工程项目管理不同,工程监理就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施工中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因此,对于工程监理来说,它所服务的对象是建设单位,按照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文件,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并且,建设单位是其唯一的服务对象[2]。
2.2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业务范围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来说,主要的业务范围包括:对项目管理的规划大纲进行编制和实施;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以及安全等进行监督和控制;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的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以及竣工验收管理等。而工程监理主要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对建设工程的合同进行管理,调整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所以,从两者的业务范围上可以看出,工程监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并不代表全部。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工程项目管理会包含过程中的管理以及前期的项目规划,但是工程监理不会涉及到这两种管理和控制。
2.3社会对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需求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而言,主要是由业主的需求进行选择的,通常情况下没有特殊的规定,但是在一些具有代建制的省份中,对一些由政府部门监管的建设项目会有专门的要求。通过相关的渠道了解可知,近几年,采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基本上都会超出预算或者是拖欠工期,因为在这方面的管理大都是纸上谈兵,并没有正式实施。所以,会影响相关业务的开展,降低经济效益,导致付出得不到回报。因此,对于政府监管的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不仅是满足现实的需求,更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对于其他的投资项目,比如民营、私人投资等,虽然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是因为业主非常重视投资所带来的效益,因此对工程项目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认可。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需求,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对于工程监理来说,在国家的规定上有强制性的要求。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以下的建设工程一定要实施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的总投资金额在31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公共项目工程;国家十分重视的建设工程;有国外政府或者是国际组织援助的建设工程;建设面积达到5万m2的住宅小区工程。
2.4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从业要求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来说,因为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彼此联系的,处理问题又是环环相扣,而且各个参与者的利益也存在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建设时经常会出现纠纷的情况,而且还会不断加剧。在处理纠纷事件时,不管最后有利于哪一方,都会对整个建设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说纠纷事件的最终受害者是建设项目自身和项目的业主。因此,在现代化的经济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还要对建设施工中的各种纠纷问题进行预防、控制和处理。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或者是从业时间较短,在处理建设施工中的纠纷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失误。所以,工程项目管理对工作人员有比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工程建设方面的技术、工程的规划,还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综合性的素质。也就是说,在现在的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一支专业、系统以及训练有素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对建设施工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因为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建设项目的成功与否,所以说管理好一个项目要比监理好一个项目更困难,所以,对工作人员在能力上的要求会更高,不仅要有专业方面的知识,还要有实践方面的经验,对于各种问题能够轻松有效的解决[3]。而对于工程监理来说,一定要具有职业资格证书,而且国家对工程监理人员实施执业资格的制度,监理工程师的资格证书一定要经过国家的认证以及注册,而且还要接受专业的监理业务培训。对于工程监理的从业人员来说,必须要重视专业方面的知识和职业道德,要对建设施工中的问题进行提前预测,考虑周到,进而进行有效的解决。并且在工作时,一定要公平、公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3结束语
在我国的建设企业中,项目管理已经实现了初步的应用,但是影响的范围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和国际上的工程项目管理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可以引进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手段,促进我国建设企业的发展。另外,虽然工程监理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应用市场,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程监理一定会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实现建设企业的项目管理转型,使建设企业的管理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任非.对我国建筑工程监理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关系的初步研究[J].科技传播,2010,(18):25-26.
[2]高建明.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比较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0,(7):50-53.
公共工程项目管理范文2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应用前景
1 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设计-建造(DB)模式与建设管理(CM)模式
1.1 设计-建造(DB)模式 即设计-建设(Design-Building)模式,即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安全的全过程的总承包。在项目原则确定之后,业主选定一家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工程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负责,他首先选择一家咨询设计公司进行设计,然后采用竞争性招标方式选择分包商,当然也可以利用本公司的设计和施工力量完成一部分工程。
模式的优点是参与项目的三方即业主、设计机构(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在各自合同的约定下,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着义务。从而使得三方的权、责、利分配明确,避免了行政部门的干扰。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对设计要求可进行控制,可自由选择监理人员监理工程。
当让这种模式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在项目管理方面的技术基础是按照线性顺序进行设计、招标、施工的管理,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容易失控,业主单位管理的成本相对较高,设计人员与承包商之间协调比较困难。由于建造商无法参与设计工作,设计“可施工性”差,设计变更频繁,导致设计与施工的协调困难,可能发生争端业主利益受损。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较高,前期投入较高,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的索赔。
1.2 建设管理(CM)模式 就是采用快速路径法(Fast-Track法)时,从建筑工程的开始阶段就雇佣有经验的CM单位(或经理)参与到工程施工过程中,以便为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且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随后按照。其优点在于极大地缩短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特别适合那些组成复杂——有很多的字项目组成,实施周期长,工期要求有特别紧的项目;有利于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投资,减少财务成本。当然,其存在的缺点为工程项目的风险较大,项目的费用估计并不完全准确,这对业主对工程的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各方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沟通要求较高,若是不能做到,则影响到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造成业主极大地损失。同时,工程的设计不能随意的更改,若是产生很大的更改,则前期的工程需要返工或者更改,这样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业主的投资会遭受严重损失。
CM模式相对于DB模式来讲,最大优势便是大大地缩短了项目的建设周期,节约了投资,减少了财务成本。但是CM模式中,对工程的设计要求极高,设计不可随意更改。因此,CM模式主要使用于大型工业单体建筑、群体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商业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通过应用CM模式可以极大缩短工程的工期,实现工期的有效管理。而DB模式则主要针对规模小、工期短的小型项目;设计已经标准化的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的项目;设计简单、或工期不紧(不需进行设计与施工的搭接)的项目。
2 代建制模式和EPC模式
2.1 代建制模式 指将项目建设人与项目使用人分离,由项目出资人按照建设(使用)单位提出的使用与功能要求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代建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备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其他企业负责建设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控制项目投资、保证质量和工期等建设全过程,项目竣工后交付使用人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
2.2 设计-采购-建造模式(EPC) 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代建制模式重要应用于政府投资的项目,其最为重要的理念便是实现“钱、权、用”的分离,以此解决工程项目“超规模、超标准、超投资”问题。代建制模式中,代建单位主要从事的还是管理和咨询工作,并不参加实体的建设工作。而EPC模式中,EPC承包商则参加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因此EPC承包商承担更多的项目责任,和绝大部分的项目风险。当然,EPC模式下设计与施工深度交叉,降低了工程造价,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三大目标”的控制更有合理有效。
因为EPC模式要比代建制模式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要大,所以合同价格要高于代建制模式下的合同价格。因而,对于那些缺乏项目管理经验的政府部门,采用EPC模式可以降低自身的风险,但要付出较高的投资。相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代建单位,进行工程建设。
3 工程项目融资模式:BOT模式与PFl模式
3.1 BOT模式 即建造-运营-移交模式。这种模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种依靠外国私人资本进行投资建设的一种融资和建造的项目管理方式。也就是政府开放本国基础设施和运营市场,吸收国外资金,授权私营项目公司以特权,由该公司负责融资和组织建设,建成后负责运营及偿还贷款,特许期满后将工程移交给政府。
3.2 PFI模式 即利用私人资金提供公共设施事业的项目融资模式。政府部门发起项目,由财团进行项目建设-运营,并按事先的规定提供所需的服务,公共部门在合同期限内因使用承包商提供的设施而向其付款,在合同结束时,有关资产的所有权或留给私人部分承包商,或交回公共部门,取决于原合同规定。
两个融资模式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引进私人资本投资到公共设施事业上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的财政赤字,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私人资本的投资渠道,促进市场的完善,经济的发展。两者从融资的思想上讲,是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大的争论点在于合同到期后,公共设施的归属权。BOT模式中,私人企业在特许经营期结束后,需按合同将公共设施归还于政府。而PFI模式下,合同期限内因使用承包商提供的设施而向其付款,在合同结束时,有关资产的所有权或留给私人部分承包商,或交回公共部门,取决于原合同规定。PFI模式更关注的是私人提供公共服务。
BOT模式和PFI模式中,利用私人资本投资公共事业的这种先进的理念,对于解决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社会福利缺乏的问题是具有极大的意义。同时,国家投入巨资搞基础设施来抵御全球经济危机,运用BOT和PFI模式来进行融资,也为探索实践新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4 总结
工程项目管理的几个模式各有优势,各有不足。对于不同的工程,“质量、投资、进度”三大目标的侧重点不同,会左右模式的选择。当然,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健全法制,完善市场竞争制度,规范项目各方的行为。这样,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基础,李柯,吴俊贺.EPC总承包与代建制的比较研究[J].施工技术,2007.
[2]刘振华.代建制向总承包模式转变的探讨[J].体制改革.
[3]赵国富,王守清.项目融资BOT与PFI模式的比较[J].建设经济,2007(5).
[4]吴小刚,黄有亮.EPC与传统DBB模式下的设计管理比较研究[J].2007(5).
[5]黄凯.基于DB模式的大型建设项目可施工性研究[J].科技信息,2008(35).
[6]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7]张晓伟.代建制与EPC总承包模式的概念分析与比较[J].应用科技,2009,3.
公共工程项目管理范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工程项目管理
Abstract: To purif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etailedly analyzes the the necess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ject management, and states the liability of each participant in the project, and at the same time,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resourc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project participants management.
Keyword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项目管理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建筑业为人类建筑美好的居住空间,同时又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比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大量固态建筑垃圾、机械废气等。在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的今天,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土地、自然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集中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研究上,忽视了对项目进行可持续性研究,造成了许多项目仅仅是某些领导政绩的标志,由此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推广和发展项目管理的组织方法和实施方法,是当今项目管理领域的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1、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及含义
1.1 作为一般意义上的项目管理目标,是要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经济目标、进度目标。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目标则远远超出了这三个目标,它还要实现整个微观区域和中观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经济效益的长期最大化,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1.2 传统意义中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对象是工程项目本身,是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书、设计图纸、设计规范、实物模型等定义和说明的。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对象不但包括项目本身,还包括项目所处的微观环境和中观环境,就是说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将与工程项目所有的外部关联元素全部纳入考虑和管理范围。
1.3 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的组织需要参与方的全体紧密合作,任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整个管理的失败。
1.4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Internet的使用,现代的管理更加倾向于开放性、及时性、准确性,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工程管理方式同样如此多样化,尤其是ERP、CRM等系统的应用。因此,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实际上是将工程项目放在一个微观或中观的区域内,应用现代的生产技术,实现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和社会、经济的系统目标,从而解决项目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实现项目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因素
影响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有许多,涉及项目的各个方面。项目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出现问题,否则就会破坏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包括: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的资源利用情况、项目的可改造性、项目的环境状况、项目的科技进步情况、项目的可维护性等几方面。当然,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还要受到管理、组织的影响,另外项目所在国的政策、政治状况等都会对项目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其影响不仅涉及项目的可持续性甚至关系到项目的生死存亡。
3、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在任何一个项目中,项目的参加者包括:政府部门、业主、勘察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用户等。因此每一个参与者的行为都将对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3.1 政府部门作为项目的审批者和监督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如果政府部门在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审批、设计审批等方面提高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积极开展“社会评价”,使得项目的发展有利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节约有限资源,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造福人类,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可以对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业主给予税收或融资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业主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总之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3.2 业主是项目的投资人,一般情况下在保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自然会考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但是如果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则意味着业主要将该项目放置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即社会和自然的角度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设计、筛选项目的承包商、采用新的环保材料、建造技术和环保技术,因此也需要业主预支费用,加大了成本,但是由于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使得整个社会的收益提高,因此,业主完全有可能从政府获得相关的优惠政策,从而补偿自己的损失。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中,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在项目的招标书中明确规定了投标者的环境保护责任。在项目的标书中,把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防治污染的工程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投入使用的制度,和投标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写入了标书,要求投标人认真贯彻执行。同时制定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对工程施工提出了环境要求。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管理措施,防止扬尘、废水、施工垃圾、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
3.3 勘察与设计单位虽然在作为业主的被委托方,必须考虑委托方的经济利益,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勘察与设计单位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委托方提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的设计方案、新的环保材料、建造技术和环保技术。
3.4 监理单位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业主和各个项目参与者的关系,保证项目的质量、进度等公共利益。监理的成功与否,对项目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影响。监理单位在保证业主利益的同时,如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开展工作,实际是在行使其社会职责,因此政府应该从开发企业上缴的税收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对监理单位的报酬。
3.5 施工单位是完成项目的核心,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使用的机械设备,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粉尘、振动、噪音,对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影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如果项目中标的施工单位在业主、监理单位和政府法规的约束下,采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方式,采用绿色环保施工建造技术,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施工方法,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以建筑为主、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性上市公司,具有工程总承包的一级资质,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承包商之一。该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如林的强手中中得奥运会的主场馆项目,应该说同该公司在施工中坚持采用绿色环保施工建造技术有极大关系。
3.6 材料供应商拥有专业的技术设备、强大的信息库,对于工程项目建造所需材料的使用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难以对材料做出准确评价的缺陷,可以为业主、设计方、施工方提供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材料。作为整个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链上的一个组成,材料供应商应该从法律上保证所提供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政府需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3.7 用户在工程项目建成以后,则更大程度体现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因为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水、光等),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废弃物。因此如何在使用的过程中,少消耗资源,少产生废弃物或废弃物再次利用程度,则是该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4、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
4.1 资源管理主要指项目运营所需原材料和项目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的管理,以及项目报废后资源的再利用情况。原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可持续性。由于项目的废弃物处理和利用关系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关系到项目的存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项目的可持续必须考虑项目的废弃物利用和处理状况,并对其作出评价,通过它进一步评价项目是否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2 环境管理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几方面管理。
自然环境管理是指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要能够防止或减少项目造成的环境污染,如光污染、噪声污染、废气、污水污染等,达到项目与周围自然环境具有相容性、协调性。管理的措施包括: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确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在项目的设计、施工阶段,要采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技术和材料;在项目的使用阶段,要对产生的废弃物采用分类、无害处理。只有当项目达到污染治理的标准,并且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项目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社会环境的影响管理包括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管理、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管理、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管理等。管理的措施包括:保证项目与社会文化相容;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吻合,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个项目只有符合社会文化要求,不影响居民生活,与经济发展协调,才有存在的可能和继续发展的必要。以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为例。有材料表明,该工程建成后,将保护长江中下游广大平原湖区,使国土开发长治久安;能够充分利用原有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大提高长江流域粮棉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可利用水库1084km2水域面积和上百条大小支流库汊,发展渔业、养殖业、林业及畜牧业等,为食品加工和轻工业提供原料基地;万吨级船队可大半年直通重庆,宜昌以上航道将大大改善,促进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对外交流,使长江成为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
生态环境影响的管理指项目处在一定的环境中,都或多或少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这需要各个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对破坏者给予严厉的处罚,对于主动进行保护的给予奖励。同时要培养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使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风气。
4.3 技术管理主要考虑两个方面:项目设计的先进性和技术本身的先进性。项目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并有发展余地。设计时除了要考虑人们现在生活需要,还要考虑未来需要,使项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与以后的经济、技术、文化发展相衔接。设计的先进性还表现在尽可能利用已有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以后发展留出接口。技术本身的先进性主要指项目实施技术和运营技术的先进性。项目的技术先进性表现在资源环境与工程有先进技术成果的应用上,表现在为以后技术发展留出的接口上,项目的技术先进性使项目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
4.4 项目参与人员的管理作为整个项目建设的核心主体,项目参与人员在实施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对项目本身产生直接的作用,直接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管理、环境管理和技术管理都直接依赖于项目参与人员的实施。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很有必要在项目参与人员上岗之前对其进行相关的政策法规培训,对其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素质,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使可持续发展观深深植根于项目参与人员的头脑中。
公共工程项目管理范文4
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引入价值工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价值工程在我国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但是建筑业作为国外价值工程实践的热点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多数只限于工程的设计阶段,难以延伸至项目的施工阶段,其应用还只处于初级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
(一)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不可重复性工程项目是一个多因素影响、难以控制的复杂系统。只有对工程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尽可能地降低工程成本。价值工程着眼于功能分析,强调结合项目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方案,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
(二)工程项目的长周期性和高使用成本性一般而言,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比较长,其使用成本在项目全部的寿命周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价值工程即重视项目的建设成本,也关注项目的使用成本,追求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必须的功能,它的应用无疑能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
(三)工程项目的高能耗性工程项目不仅在建设过程消耗大量的能源,其投入使用后,在供水、照明、空调、电梯能方面更要长期消耗大量能源。价值工程通过进行功能分析,去除工程项目中的过剩功能,通过功能评价和创造降低成本。综上,价值工程应用于工程项目的管理是必要也是可行的,既能提高我国工程企业的竞争力,也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中的问题
虽然价值工程引入我国已经三十多年,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价值工程却发展缓慢。
(一)认识不足这里所说的认识不足主要是指工程人员对价值工程的认识程度不足,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错误地人为从价值工程的角度进行分析耗时多。多数业主将价值工程定义为降低造价的手段,没有认识到价值工程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反而认为进行价值工程分析会增加研究费用。在工程建设时,只重视建设速度,忽视价值工程,急功近利。在进行方案确定时,没有运用价值工程的功能与成本结合的创新方法,仅仅从合法性、合规性等方面衡量方案的可行性。此外,价值工程分析有赖于大量数据资料,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各类项目的数据资料,以便对新项目分析时利用。但我国研究价值工程的数据和资料非常少。
(二)缺乏价值工程应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有调查显示,缺少价值工程应用的规范和标准成为价值工程推广的瓶颈。首先是缺少一整套编码体系,编码体系的作用是把项目划分成更容易控制的子项目,从而控制工程每一部分的设计、结构和造价等,编码体系为不同项目相互可比提供了基础和可能,也减少了项目人员交流的障碍。目前,我国建筑业还没有以功能划分的编码体系,极大限制了价值工程在建筑业的应用。在项目的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缺少以功能划分的编码体系使得项目内部分解出的子项目难以相互交流,在项目后续阶段,难以采纳价值工程小组的建议。另外,缺少以功能为基础的编码体系导致工程项目的基础资料缺乏。如果有成熟的编码体系,可以将项目分解成各个子项目,再按照子项目将完工项目数据存入计算机系统,为以后的工程项目提供参考。但是,没有统一的编码体系,数据的分类输入就出现困难,即使将项目的经验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也难以为后建的类似项目提供借鉴意义。
(三)政府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价值工程的推广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我国,政府部门在推动价值工程应用上有些力度不够。首先,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工程应用的法律法规,使得价值工程的发展艰难。其次,不能有效地修改完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政府仅仅是在部分大型项目推广实施了价值工程,但是对经验教训缺乏系统深入的总结,对资料数据缺乏全面收集与分析,使得修订和完善现有的标准与技术规范迫在眉睫。
三、促进我国工程项目价值工程应用的对策
价值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工程领域,工程项目也离不开价值工程2014年第6期中旬刊(总第555期)时代Times的应用。要把价值工程作为一项先进的管理手段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价值工程人才培养针对工程人员对价值工程认识不足的问题,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对价值工程管理者和实践者进行有效的培训,培训可以由相关的教育机构来实施,或者成立相关的行业协会组织人才培养,普及价值工程的系统理论、功能分析系统技术、方案创造、寿命周期成本等。对业主、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价值工程应用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改变其固有的价值工程观念,使其切实认识到价值工程分析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价值工程不仅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价值,更重要的,它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方法。
(二)构建价值工程信息系统进行价值工程研究需要搜集大量的数据资料以深入了解项目相关情况,同时研究的效率必须得到提升,应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加快数据信息的交流传输,不仅建立施工企业内部信息流,还要建立同业信息流以及外部市场信息流,因而需要建立信息流模型,搭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构建管理信息系统之前需要制定统一口径的编码体系,便于数据信息的输入、保存以及使用,为后建项目提供借鉴。以价值工程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应包含行业标准规范数据库、劳务及技术市场价格信息库、行业统计数据库、施工定额库等等,并能迅速查询,实现承保计算、功能分析、对象选择、库存管理、质量控制、计划控制inanceNO.6,2014(CumulativetyNO.555)等辅助功能。新项目实施过程产生的数据也应输入信息系统,便于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及时的补充与更新,形成良性循环。
公共工程项目管理范文5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分析
路桥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实际施工时候如果单纯依靠监理部门或施工企业对项目的监管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部门、建筑的主管部门以及勘测部门等许多部门的配合才能完成。我国的路桥工程建设是一项国家性的公共工程建设,而路桥的质量直接和施工企业的造价与最后的经济利益相关,同时还与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相关。所以,加强对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含义
路桥工程施工的项目管理指的是从分析工程投资的可行性开始到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最后的完工阶段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评价管理的过程。在我国,路桥的工程建设是一种社会性的公益投资工程,因而在对路桥进行整体规划以及投资决策的可行性时,其本质是一种政府投资决策的过程,是我国政府进行公共基础性建设的工程,所以对路桥工程的效益分析时要重点分析路桥工程的社会效益。另外,路桥工程的项目管理方法指的是项目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完成确定的施工目标而采取的施工技术方法。另外,在管理路桥施工工程上,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一定的次序对资源和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行安排,而为了保证项目工程可以顺利完成避免出现重来的现象,在施工时管理人员还要对工程进行监视。所以,在项目管理体系结构中,还要保证机构设计师与项目经理的有效配合。
2 路桥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采购管理的问题
在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项目的采购管理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合理的采购也是保证路桥工程项目顺利建设的物质保证。但是项目的采购管理工作面临着采购工作量大、技术强以及物资品种多的问题,另外,由于工程的复杂性,采购管理在质量、价格以及进度上都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也要注意,对工程项目的采购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采购不合理或者是采购管理出现失误,都会给工程的费用、进度以及质量有严重的影响,严重的还会给承包单位造成损失。
2.2 路桥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浪费
工程的施工流程指的是在施工的各个过程中根据多组由于连续活动的价值流定义。价值流指的是企业从最初的运转一直到结束而发生的连续多组活动。而这些发生的活动同时也是为一定顾客来创造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顾客既可以是外部的顾客,还可以是在价值流内部最终的使用者,而在这个流程里如果有一个活动没有给顾客创造出一定的价值,就会被认为是浪费。在我国的路桥施工项目管理中,施工流程就存在着很多这样的流程浪费。
3 建立完善的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策略
3.1 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
在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确定之后,需要根据施工的工程规模来合理的采取招标方式,选择好的施工队伍并签订承包合同。因而在施工之前就需要有完善的项目施工计划。由于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如果没有完善的施工计划与相应的协调工作,在实际中就会使工程建设绕很多弯路,甚至还会给企业本身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时,就需要充分的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熟悉施工图纸以及签订的合同,了解施工工程的质量要求、工期以及地貌等相关的信息,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来制定出一份可行的施工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还要考虑到地区的气候条件因素。另外,在路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对施工计划作出适时的调整,对工程要加强控制,实现施工目标。
3.2 路桥工程施工项目进度管理
工程的项目管理进度管理指的是在施工时根据月度、季度或者是年度计划把工程目标进行分解,并且使用事物工程量来对工程的施工速度进行标示。在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实行进度管理有利于对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具体来说首先就要求工程的管理人员在工程一开始时就对各种需要进行合理的预测,并把这种预测规划到工程进度管理网络体系中。管理人员在施工开始时就对用到的各生产要素需求量、时间以及需求结构作出预测,然后绘制出工程的需求曲线。这样在整体上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可以根据项目工程的施工高峰和低谷时间差,均衡工程的总需求曲线。然后就可以在对工程的人财物管理中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工程在整体上的动态平衡以及项目之间的联系。之后,在根据工程各项资源的供应条件与工程的实际工期,来合理的安排工程施工的起止时间以及各施工顺序之间的连接程度。如果制定的工程进度目标越详细,相应的工程计划期越短,针对工程之中出现的偏差就越容易采取措施弥补。这样自上而下的对工程的目标进行逐级控制,就会逐渐接近工程的总目标,进而会在最后竣工时完成工程的总目标。
3.3 对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对路桥工程的管理要在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在对工程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控制,通过一定的控制、组织、计划以及协调活动来对设定的成本目标进行管理,并且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尽量的降低成本。在对路桥工程的项目成本管理中包括的内容很多,从路桥工程一开始的施工准备开始以及施工准备、现场施工和最后的工程竣工,都和成本的管理活动密切相关。在路桥施工中运用成本管理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来对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以完成预期的成本目标。
3.4 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与风险管理
制度管理指的是在施工项目工程中,要成立以专门的工程组织机构,对工程实施的方案进行指导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去协调解决,除此之外还负责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和对目标的考核,以便及时的掌握施工动态,可以保证路桥工程施工项目能够按时完成。而风险管理指的是管理机构要对风险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与应对能力,调整对策从而使对工程的正面事件扩大影响,把负面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
4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路桥工程建设是一项国家性的公共工程建设,而路桥的质量直接和施工企业的造价与最后的经济利益相关,同时还与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相关。路桥施工中还存在采购和浪费问题,因此就要建立完善的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策略,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做好对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的进度和成本管理,同时还做好对路桥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与风险管理,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荣仙,张洪敏,刘晓庄.谈建设项目管理与施工项目管理的区别[J].福建建筑,2009,31(17):36-40.
[2]陈河替,肖建伟.论施工项目管理及项目技术管理[J].煤炭技术,2010,10(31):85-86.
[3]赵晓众.谈路桥工程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的关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4(18):346-349.
[4]朱国品.路桥工程管理中质量、进度管理探析[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23(05):74-77.
公共工程项目管理范文6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应用前景
1 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设计-建造(DB)模式与建设管理(CM)模式
1.1 设计-建造(DB)模式 即设计-建设(Design-Building)模式,即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安全的全过程的总承包。在项目原则确定之后,业主选定一家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工程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负责,他首先选择一家咨询设计公司进行设计,然后采用竞争性招标方式选择分包商,当然也可以利用本公司的设计和施工力量完成一部分工程。
模式的优点是参与项目的三方即业主、设计机构(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在各自合同的约定下,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着义务。从而使得三方的权、责、利分配明确,避免了行政部门的干扰。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对设计要求可进行控制,可自由选择监理人员监理工程。
当让这种模式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在项目管理方面的技术基础是按照线性顺序进行设计、招标、施工的管理,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容易失控,业主单位管理的成本相对较高,设计人员与承包商之间协调比较困难。由于建造商无法参与设计工作,设计“可施工性”差,设计变更频繁,导致设计与施工的协调困难,可能发生争端业主利益受损。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较高,前期投入较高,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的索赔。
1.2 建设管理(CM)模式 就是采用快速路径法(Fast-Track法)时,从建筑工程的开始阶段就雇佣有经验的CM单位(或经理)参与到工程施工过程中,以便为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且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随后按照。其优点在于极大地缩短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特别适合那些组成复杂——有很多的字项目组成,实施周期长,工期要求有特别紧的项目;有利于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投资,减少财务成本。当然,其存在的缺点为工程项目的风险较大,项目的费用估计并不完全准确,这对业主对工程的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各方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沟通要求较高,若是不能做到,则影响到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造成业主极大地损失。同时,工程的设计不能随意的更改,若是产生很大的更改,则前期的工程需要返工或者更改,这样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业主的投资会遭受严重损失。
CM模式相对于DB模式来讲,最大优势便是大大地缩短了项目的建设周期,节约了投资,减少了财务成本。但是CM模式中,对工程的设计要求极高,设计不可随意更改。因此,CM模式主要使用于大型工业单体建筑、群体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商业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通过应用CM模式可以极大缩短工程的工期,实现工期的有效管理。而DB模式则主要针对规模小、工期短的小型项目;设计已经标准化的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的项目;设计简单、或工期不紧(不需进行设计与施工的搭接)的项目。
2 代建制模式和EPC模式
2.1 代建制模式 指将项目建设人与项目使用人分离,由项目出资人按照建设(使用)单位提出的使用与功能要求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代建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备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其他企业负责建设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控制项目投资、保证质量和工期等建设全过程,项目竣工后交付使用人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
2.2 设计-采购-建造模式(EPC) 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代建制模式重要应用于政府投资的项目,其最为重要的理念便是实现“钱、权、用”的分离,以此解决工程项目“超规模、超标准、超投资”问题。代建制模式中,代建单位主要从事的还是管理和咨询工作,并不参加实体的建设工作。而EPC模式中,EPC承包商则参加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因此EPC承包商承担更多的项目责任,和绝大部分的项目风险。当然,EPC模式下设计与施工深度交叉,降低了工程造价,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三大目标”的控制更有合理有效。
因为EPC模式要比代建制模式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要大,所以合同价格要高于代建制模式下的合同价格。因而,对于那些缺乏项目管理经验的政府部门,采用EPC模式可以降低自身的风险,但要付出较高的投资。相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代建单位,进行工程建设。
3 工程项目融资模式:BOT模式与PFl模式
3.1 BOT模式 即建造-运营-移交模式。这种模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种依靠外国私人资本进行投资建设的一种融资和建造的项目管理方式。也就是政府开放本国基础设施和运营市场,吸收国外资金,授权私营项目公司以特权,由该公司负责融资和组织建设,建成后负责运营及偿还贷款,特许期满后将工程移交给政府。
3.2 PFI模式 即利用私人资金提供公共设施事业的项目融资模式。政府部门发起项目,由财团进行项目建设-运营,并按事先的规定提供所需的服务,公共部门在合同期限内因使用承包商提供的设施而向其付款,在合同结束时,有关资产的所有权或留给私人部分承包商,或交回公共部门,取决于原合同规定。
两个融资模式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引进私人资本投资到公共设施事业上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的财政赤字,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私人资本的投资渠道,促进市场的完善,经济的发展。两者从融资的思想上讲,是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大的争论点在于合同到期后,公共设施的归属权。BOT模式中,私人企业在特许经营期结束后,需按合同将公共设施归还于政府。而PFI模式下,合同期限内因使用承包商提供的设施而向其付款,在合同结束时,有关资产的所有权或留给私人部分承包商,或交回公共部门,取决于原合同规定。PFI模式更关注的是私人提供公共服务。
BOT模式和PFI模式中,利用私人资本投资公共事业的这种先进的理念,对于解决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社会福利缺乏的问题是具有极大的意义。同时,国家投入巨资搞基础设施来抵御全球经济危机,运用BOT和PFI模式来进行融资,也为探索实践新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4 总结
工程项目管理的几个模式各有优势,各有不足。对于不同的工程,“质量、投资、进度”三大目标的侧重点不同,会左右模式的选择。当然,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健全法制,完善市场竞争制度,规范项目各方的行为。这样,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基础,李柯,吴俊贺.EPC总承包与代建制的比较研究[J].施工技术,2007.
刘振华.代建制向总承包模式转变的探讨[J].体制改革.
赵国富,王守清.项目融资BOT与PFI模式的比较[J].建设经济,2007(5).
吴小刚,黄有亮.EPC与传统DBB模式下的设计管理比较研究[J].2007(5).
黄凯.基于DB模式的大型建设项目可施工性研究[J].科技信息,2008(35).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张晓伟.代建制与EPC总承包模式的概念分析与比较[J].应用科技,2009,3.
赵怀仁.浅谈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模式[J].山西建筑,200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