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方法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函数方法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函数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函数方法总结范文1

数学比较理性,熟练掌握、运用,需要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就是看书与做题,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四种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四种11.先看专题一,整数指数幂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性质,以及一些常用公式,这公式不但在初中要求熟练掌握,高中的课程也是经常要用到的。

2.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不仅是初中重点,也是难点。

在高中还是要学的内容,并且增加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这个就要根据二次函数图像来理解了!解不等式的时候就要从先解方程的根开始,二次项系数大于0时,有个口诀得记下:“大于号取两边,小于号取中间”。

3.因式分解的方法这个比较重要,高中也是经常用的,比如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常在做差变形是需要因式分解,还有解一元多次方程的时候往往也先需要分解因式,之后才能求出方程的根。

4.判别式很重要,不仅能判断二次方程的根有几个,大于零2个根;

等于零1个根;小于零无根。而且还能判断二次函数零点的情况,人教版必修一就会学到。集合里面有许多题也要用到。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四种21.不少同学都会有个相同的错误,就是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拼命的做笔记,做计算。

这都是徒劳或者是低效的。最有效的是抛开一切,认真理解老师的解题思路,千万不要纠结某个计算结果或者是某个环节,你所要理解的是,一道题如何一环环的解开和每一个环节的原理。

2.要学好高中数学,最主要的是自己做题,千万不可依赖老师或者同学,不提倡题海战术,因为做一道新题要比你做一百道同样的题强很多。

每做完一道题,要总结出解题的思路方法。

3.整个高中最难的一块就是函数,而函数又恰巧学在前面,导致很多学生受挫。

函数一块的话,可以先了解一下函数图象的一块,借助图象来解函数问题,非常方便。

4.看书能明白,听老师讲题觉得很简单,但一到自己做,就不会了。

这是一个通病。主要原因不是因为高中的数学有多难,而是思维没有转变过来。初中的题一般比较简单,所以死记解题方法都可以,但是高中数学就不行了。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四种3一、“弃重求轻”,培养兴趣:女生数学能力的下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女生性格较为文静、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数学学科难度大,因此导致她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下降.

二、“笨鸟先飞”,强化预习:要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数学能力,课前的预习至关重要.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女生课前的预习,可以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求通过预习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难点.认真预习,还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三、“开门造车”,注重方法

教师要指导女生“开门造车”,让她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她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还可以组织她们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能力.

四、“扬长补短”,增加自信: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女生的长处,增加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特别要针对女生的弱点进行教学,多讲通解通法和常用技巧,注意速度训练,分析问题既要“由因导果”,也要“执果索因”,暴露过程,激活思维;注重数形结合,适当增加直观教学,训练作图能力,培养想象力;揭示实际问题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培养“建模”能力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四种4一、基础必须要扎实。讲新课的时候要好好听课,争取一次听懂。数学讲究举一反三。这些基础题目相当于母题了。试卷时一般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基础题。

二、关于选择题。试卷上一般是以选择题开头,做的题多了,一般算一遍就能出答案了,相信第一感觉。前10个一般为基础题,比较好做,花的时间不会太多。后2个难度系数就大了,可以先放放,有时间再做或者简单计算,可以四选一嘛。

三、About大题。这个就是最后冲刺阶段了。前几个,难度适当,题型也比较固定,最好是按部就班的来,写一步有一步的分数,就算结果不对,分数也不会低的。后两个大题,就属于高档题了,可以先做前几个小题,最后一问就是脑力劳动了,视时间而定。

四、合理把握时间。平常的学习时间要合理规划。可抽出一小部分时间翻翻错题集,个人感觉蛮有用,温故而知新。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四种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最新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四大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学习技巧的四个方法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心得体会

2020高一数学学习方法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常用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函数方法总结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机整合;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有效策略

目前,我国已经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现代化的素质教育,新型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由此可见,变革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减轻老师的备课压力,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

一、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势

1.将复杂的高中数学知识变为简单化具体化通常情况下,高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需要进行精心的备课,但是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对于整个数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还会增加教学的备课量,这对教师而言压力巨大.但是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能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为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增添活力,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椭圆》这一内容的时候,在进行椭圆的定义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就采用传统的口述复杂的概念或者是演示较为传统的实验的话,学生不仅无法真正理解椭圆的实际含义,同时还会降低整个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但是同信息技术融入其中,通过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展示,反复的播放和演示几何画板的变化情况,通过演示当椭圆的长轴不发生改变的话,其焦距会逐渐的缩小,通过这种信息技术的展示,能够让学生直观清晰的感受到椭圆的离心率变化情况依据与椭圆的形状,从而将复杂的高中数学知识变为简单化具体化.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可以总结出当椭圆的离心率偏大的时候,整个椭圆的形状就会变扁,反之,整个椭圆的形状就会变圆,同时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就是当椭圆的离心率是1的时候,整个椭圆的形状就是一个圆形.用信息技术整个高中数学教学,其不仅能够实现数学教学的优点,同时还能够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让更多学生热爱学习数学.2.更好的探究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高中数学教学更多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总结出一些重要的公式、定理以及规律,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本质,自我探究得出结论.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而学生能够通过观看视频、图象、动手操作等方式真正感受到数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过程中,过去的高中数学教学主要是利用黑板画出不同三角函数的图象,然后根据图象依次进行讲解.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教师进行知识的讲解和梳理,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较为困难,学生只能简单的模仿不同三角函数的图象,然后死记硬背它们各自的规律,但却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三角函数究竟是如何进行变化的.但是利用多媒体或者是几何画板,给每个不同的三角函数赋不同的值,然后仔细观察三角函数之间的变化情况,还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学生能够通过改变不同的数值大小,从而自己发现并且总结出相关的规律,真正从三角函数的本质上认识三角函数.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探究和揭示数学的本质,达到了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

二、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要想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内容,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将数学知识的动态过程完整地展示出来.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变化是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展示清楚的,尤其是类似于圆台、圆柱、以及圆锥这种立体图形,只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将不同种类的图形各个面的旋转情况完整地清晰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楚地明白它们分别是直角梯形、矩形、以及直角三角形围绕着一边旋转而形成的,尤其是在侧面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课件进行一个清晰系统的展现,这样才正确合理地利用了信息技术,实现了物尽其用.另一方面,巩固课后学习效果.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不仅仅包括课上内容的学习,还涉及到课后作业的巩固和学习,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对学生课后的作业进行检测和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个课后学习题库,让学生在课下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和理解,然后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巩固提高,按照模拟考试的形式去作答,提交试卷后还有专门的系统对判断正误.综上所述,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顺应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增强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有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岭.高中数学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5,01:61-64.

高中数学函数方法总结范文3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 衔接 研究

一、探究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背景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上有很强的延续性,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高中数学是建立在初中数学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在教学内容上、思想方法上,均密切相关。没有初中数学扎实的基础,学生将无法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因此,从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上,理顺初高中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初中阶段强化初高中衔接点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是初中数学教学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研究,主要从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中考数学的导向性作用,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试图找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相关关键点,从而为初中数学教学提出有用的建议,对初中数学教学为适应学生高中数学学习进行有效地定位。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找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相关关键点,从而为初中数学教学提出有用的建议,对初中数学教学为适应学生高中数学学习进行有效地定位。

(二)从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上,理顺初高中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初中阶段强化初高中衔接点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三)为学生有效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以及学科课程目标的全面、深刻地理解;

(四)为初中数学教学设置一个知识上限,研究对象为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进入高中后能有效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

三、研究内容

(一)初、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衔接内容的教学要求:

与以前知识、高中教师原有认知相比认为存在但初中已删除需衔接的内容

1.常用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方法:立方和公式、立方差公式、两数和立方公式、两数差立方公式、三个数的和的平方公式,推导及应用(正用和逆用),熟练掌握十字相乘法、简单的分组分解法,高次多项式分解(竖式除法)

2.分类讨论:含字母的绝对值,分段解题与参数讨论,含字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3.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同类根式的概念与运用,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4.代数式运算与变形:分子(母)有理化,多项式的除法(竖式除法),分式拆分,分式乘方

5.方程与方程组:简单的无理方程,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含绝对值的方程,含有字母的方程,双二次方程,多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巩固换元法

6.一次分式函数:在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如:平移和中心对称)来定性作图研究分式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巩固和深化数形结合能力

7.三个“二次”:熟练掌握配方法,掌握图象顶点和对称轴公式的记忆和推导,熟练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用根的判别式研究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利用数形结合解决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8.平行与相似:介绍平行的传递性,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梯形中位线,合比定理,等比定理,介绍预备定理的概念,有关简单的相似命题的证明,截三角形两边或延长线的直线平行于第三边的判定定理

9.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和证明:补充射影的概念和射影定理,巩固用特殊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比来计算三角函数值,识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补充简单的三角恒等式证明,三角函数中的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0.图形:补充三角形面积公式(两边夹角、三边)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正多边形中有关边长、边心距等计算公式,简单的等积变换,三角形四心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中点公式,内角平分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边长间的关系

11.圆:圆的有关定理:垂经定理及逆定理,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弦定理,两圆连心线性质定理,两圆公切线性质定理;相切作图,简单的有关圆命题证明,介绍四点共圆的概念及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巩固圆的性质,介绍圆切角、圆内角、圆外角的概念,等分圆周,三角形的内切圆,轨迹定义

12.其它:介绍锥度、斜角的概念,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运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四大能力,即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渗透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价与变换,划分与讨论,这些思想方法在高中教学中充分反映出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以适应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内容容量大,从概念的发生发展、理解、灵活运用及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理解和举一反三、知识和能力并重的要求。

四、实施初高中教学衔接具体做法

初高中教学衔接研究方法宜采取初、高中一线教师合作研究方式,对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考试导向作全面的比较分析,提出对初中数学适应性学习教学的要求,为初中数学教学指定出适应高中教学的具体目标,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初高中教学脱节的问题。

(一)实验法:“分组合作教学”,提炼出初中教学衔接的具体内容,时机、内容、有效性合作。

初中参加实验班级每周授课时间设置为5+2模式,即5节课为正常完成教学任务时间,2节课为根据教学进度找到高初中知识衔接点进行实时渗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课本要求的知识点进行深化理解。

(二)总结法:参与实验教师做教案设计,活动记实,具体教学衔接内容的研究,教学反思等。

高中数学函数方法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等数学;高中数学;学习困难;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66-03

在大学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但补考率一直居高不下。补考的学生中也包括高考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笔者曾在计算机软件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中做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高等数学太抽象、太难,他们对解答极限的定义法证明、中值定理的证明等需要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题目感到很困难,而对解答求导数、求极值等有固定步骤的题目感到比较容易。本文将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忽视了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内容间的关系

进入大学,学生刚初步接触函数、极限、导数、积分这些内容时往往觉得自己已经学过了,于是课上不认真听讲、课下不复结。事实上他们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当进入后面更深层次学习时就出现了“很难、不懂”的现象。高等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严密的体系,章章相关、节节相联,比如导数学得不好势必会影响积分的学习,这样就导致了学习的恶性循环,学生的成绩下滑甚至不及格也是很自然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没认清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内容间的关系。高中数学是高等数学的基础,涉及函数、极限、导数、积分的概念,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这些都是为高等数学学习做准备的。但高等数学又是高中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为高中数学提供理论支持。比如高中学生会利用求导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但其中的原理却是在学习高等数学后理解的。如果大学教师在课前不强调高等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发展和延伸”,学生很难在学习高等数学之初就发现这一点。

例如,高中数学中只是提到如何求极限的值,却没有具体分析极限的含义,所以当学生在高等数学教材中遇到N-ε定义及运用时感到很陌生,有难度。再如导数的概念,高中数学没有详细阐述,只是要求学生会简单的求导运算,到了大学则要求掌握导数概念及分析运用、用隐函数求导等,如果学生由于“轻敌”没有认真学习,很难掌握这部分内容。

在高中,学生已经习惯了函数是一元的、图形是等规则的、问题是直观形象的;到了大学,出现了多元函数、隐函数,图形是空间曲面等不规则图形,要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研究问题(如求重积分),涉及微观领域而且抽象。若没有提前提醒学生这些区别,学生突然从一种模式进入到另一中模式,会感到措手不及,需要较长时间适应。

高中数学讨论的是个别问题,一般是直接解决问题;大学里讨论的问题普遍化,经常要用辩证法等间接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微积分的学习,通过讨论曲边梯形的面积及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进而提炼出更普遍的表达式――定积分。高等数学常用以直代曲、以有限代无限、以不变代变等方法先得到近似答案,再通过极限方法实现从近似到精确的过渡。

另外,现在高中数学实行新课标,而目前的大学数学教材是按旧的高中数学课标编订的,所以教学内容的衔接过程中有脱节现象。例如反三角函数、极坐标方面的知识,积化和差、和差化积的公式是学习高等数学必备的三个重要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在高中数学中只是提到了表示符号或已经全部删除,这势必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高等数学。除此以外,有些数学符号也有所变化,如“BA”指B是A的真子集,“CAB”指是A中子集B的补集或余集,也可以写作A/B,而习惯上用“A”表示补集和用“”表示真子集都是不规范的,是错误的。

因此,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的深化部分、脱节内容以及变化部分应该提前说明、及时补充,或指导学生自学相关的内容,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很多困惑。

二、学生不适应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新课标中加入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多种以学生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数学建模的教学及竞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高等数学的教学主要是提倡学生主动探究,传授的是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可见二者在教学方法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所在,实际上高中数学的自主探索教学方法不能极大地发挥作用,跟大学里数学的教学方法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异。

高中数学相对高等数学内容较具体,侧重于计算,知识点较少,课时较多。一节课课本内容只讲1~2页,新知识的讲授时间大概只有15分钟,余下的时间是做大量的例题和习题,甚至下节课还是本知识点的练习,这些练习题都是教师查阅很多资料挑选出来供学生练习的,而且教师会对每道题给出详细的解答并总结解题思路及方法,方便记忆。到了大学,高等数学内容抽象,侧重概念与原理的剖析,知识点较多,但课时数相对高中少很多。一节课下来,课本内容讲4~8页,而且授课内容中推理证明很多,课堂上没有太多时间做练习。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收到的学生评语多数是“讲授太快,一节课上了高中时的3节课的内容”,“请像高中老师一样给我们多做练习题”,“能不能不讲证明,好难啊”。其实是学生习惯了高中数学的“例题+练习”的教学方式,喜欢等教师给出结论,不愿意自己探究。在大学,教师只是引导者,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主探究,需要学生课后自己查阅相关知识,总结和归纳,这对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学生们不适应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是造成他们学习高等数学困难、成绩下滑的原因之一。此外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也是一个原因。在高中阶段,学生习惯了逻辑思维,例如求函数的解析式、最值等许多函数问题,这均属于对函数的静态处理。而到了大学要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如连续性、定积分及重积分的定义就要用极限方法对函数作动态分析。学生对这种利用近似认识精确、从有限认识无限的辩证思维认识不足,接受起来感觉困难。

三、学生没有调整好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都要把握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这几个环节,并及时做总结归纳。在高中,学生学数学主要是背公式和定理,通过大量习题来强化解题能力。到了大学,简单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所学内容多也使得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不现实。如果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没有及时做出调整,势必会影响高等数学的学习效果,感觉数学难而成绩下滑也是必然的。学习高等数学需要注意下面三个方面:

1.相比记忆公式定理来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更重要。如归纳法、类比法、映射变换法等,以及一些处理特殊问题的特殊技巧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例如理解了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后,用类比的方法不难得出重积分的概念和部分性质。当然,在大学中数学符号很多,要熟练掌握数学符号语言,比如极限的N-ε语言。

2.相比公式及定理的结论来说对条件的理解更重要。例如有学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limx0xsin1x=limx0xlimx0sin1x=0limx0sin1x=0,显然学生忘记了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条件对相关结论成立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若忽略了前提条件,就会犯上述的错误。

3.相比记忆数学本身的知识来说培养数学能力更重要。大学生要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来逐渐培养自己的数学能力,包括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转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比如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就是一次很好的综合运用数学能力和展现数学能力的机会,这种类似的竞赛和活动学生应该多参加。

四、结束语

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方法及思维方式的不适应、学习方法没有及时调整是导致很多学生感觉学习高等数学困难、成绩骤跌的原因。教师应该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来帮学生顺利从高中数学学习过渡到高等数学学习。

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式、端正学习态度。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抽象内容与直观模型的关系,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加强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有机联系;适当放慢教学进度,插入部分联系,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讲清楚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异同。第一节课要给学生们简单讲述一下高等数学学习内容的脉络、章节间的联系,给他们一个高等数学的结构框架;告诉学生们高等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延伸和发展,同样要研究高中数学中的函数的极限、导数,而积分可以简单地看作求导过程的反向思维,由研究一元函数推广到研究多元函数。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的恐惧,提高他们的兴趣。教师特别要从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不同上指导学生及时做出调整,让学生及时补充知识,将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起来。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进度和方法上做适当调整。由于大学里学生接触得最多的是自己的同学,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变得很重要,因此要培养学生讨论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讨论中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方法。

总的来说,高等数学教师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高等数学有什么用、与高中数学有什么异同、用什么方法学高等数学,以培养他们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尽快适应高等数学的学习,不再出现成绩下滑或挂科现象。

参考文献:

\[1\] 叶飞.关于提高概率论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些思考\[J\].教育观察,2014(19).

\[2\] 吴珞,何婷,凤晓明,等.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困难原因调查及统计分析\[J\].大学数学,2011(2).

\[3\] 杨明俊,郭丽娜.关于高等数学教学的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7).

高中数学函数方法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列 函数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列和函数是其中的两个主要部分。在很多的高考数学题中都常常把数列和函数两者相结合起来,作为一个考察的重点。很多的学生在这方面就感到很大的困难。在高考中也常常容易出现失分的情况,进而影响到整个数学科目的分数。为了能够适应数学教学的发展,很多老师也开始加强对数列和函数结合点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数学能力。这也是符合了高考数学学科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有机结合的一个改革要求的。在高中数学中数列和函数知识的结合主要是数列中的等差数列与函数知识相结合,等比数列和函数知识相结合以及等差、等比和函数的综合运用。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这类题目的解答规律,把握这类题目的本质。下面从一些具体的数学例题来把握数列和函数这两者间的联系。

一、等差数列的知识和函数的联系

这一类题目的解答的方法都是差不多的,教师在进行这一类题目的详细解答之后,要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总结,让学生在面对这一类题目时,不再茫然无措,而是能够比较熟练地完成题目的要求。

二、等比数列和函数之间的综合运用问题

基本上,等比数列和函数之间的综合运用都是按照数列的解题思路来进行的。但是,具体上来说,他们都各自结合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特征。一般来说,教师会采用下面的方式来解答此类题目。基本上了解了这一点,整个等比数列和函数之间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就是从这个关系出发的。

三、等比、等差数列和函数的综合关系

只要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因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都是可以看作是函数中的特殊函数。在很多的函数问题的解决中常常要求它们引入到数列的方程中。我们可以从函数的另外一个性质来看,数列其实是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的集合。这样就很容易构建起了数列和函数的关系。下面以一道等差、等比数列和函数综合的题目来分析这个知识点的结合。

四、结语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综合题目中的数列和函数有时候还会和其他的方程、向量等问题相结合。但是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把握这些知识点的内容和他们结合点的知识的联系,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联系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杜洪明.数列与函数综合的问题分类解析[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9,(7):2.

高中数学函数方法总结范文6

关键词:大学数学;高中数学;衔接问题;SPSS

近年来,据大学低年级数学老师反映,入学新生学习高等数学普遍感到困难。目前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学数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新课改下的高中毕业生也已进入大学学习,由于新课改对课程内容及其处理方式有了新的变动,大学数学课程内容显得较为陈旧。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大学、中学教学各自为政的现象,使之出现了衔接问题。本文将从我国高中、大学数学的实际出发,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学习衔接问题作系统的进一步的研究。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于浙江师范大学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1328份,主要研究以下内容:大一数学成绩的分化程度及与入学数学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大学适应性研究;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程度研究。

主要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大一数学成绩的分化程度及与入学成绩的相关性。用频数分布分析法描述了数学学习适应性的平均值、标准差及偏度系数。

1.数学成绩与入学高考成绩相关性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大一新生数学成绩(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成绩)的分化程度与其入学高考成绩作相关性分析,以期发现高中的数学成绩经过一个学年大学数学学习后,各学生成绩有何变化。为计算方便,我们将高考数学成绩折合成百分制进行统计,得到结果如下表:

表1 大一新生数学成绩与入学高考成绩概况

表2 大一新生数学成绩与入学高考成绩相关性

从上述图表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新生的高考入学成绩标准差约为2.99,在2.0~4.0之间,差距并不大,符合高考选报规律。但经过大学一学年的学习,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扩大至11.25,可见两极分化十分明显。

(2)高考数学成绩与大一数学成绩相关性很小,仅为0.098,入学成绩差的学生未必在大学没有好的成绩,而高考高分的学生也有退步的可能。由此可说明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可塑性很大,一场高考并不能代表什么,高考数学成绩的差别对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影响并不明显。学生完全可以在大学这个新的起跑线上努力补足,奋力追赶,减少差距。

2.大学适应性研究

在问卷中,主要设计了7、8两个问题了解新生对大学的适应性。

对于问题7:您刚开始学学数学时是否适应?整理调查数据得,有324名学生觉得很不适应,占总数的24.39%;401名学生选择不适应,占总数30.18%;有267人选择有点适应,占总数的20.12%;仅25.00%的同学觉得适应大学生活,利用SPSS软件分别统计了反映数据离散程度、集中趋势、数值分布特征的统计量,并得到相应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正态曲线。

运行结果如下图,其中1表示很不适应,2表示不适应,3表示有点适应,4表示适应。

图 适应性频率分析

从上图可看出,适应性总体均值为2.46,分值不高,介于不适应与有点适应水平之间;标准差为1.116,差距较大;偏度系数为0.112>0,为正偏,即向左偏,表明总体得分偏低;峰度系数为-1.344

对于多选题问题8:你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整理数据结果如下:有688位学生认为学习内容太过深奥,难以理解,占总数51.83%;603位学生认为大学老师上课方法与高中差距太大,有522人认为高中思维模式在大学不再适用,分别占总数45.43%和39.33%。

由上述统计数据可看出,对大部分同学而言,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学习思维模式、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都发生了改变,对数学适应性造成影响,由此也可间接发现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存在衔接问题。

3.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程度及原因分析

根据问卷分析,仅10.37%的人认为衔接紧密且承上启下;有64.33%的学生认为高中数学基础与大学数学某些内容有关联,但衔接并不紧密;另外有23.48%的学生认为几乎无衔接,断层严重。

经过统计分析,学生认为衔接不紧密的最大原因为侧重点不同,占47.26%,高中数学侧重于计算,大学数学侧重逻辑推导。其次,是内容差别悬殊,占39.02%,高中数学内容直观、形象、易懂,大学数学内容深奥、抽象,然后是老师上课方法不同和理论推导方法差别大,分别占32.32%和30.18%。另外访谈中,还有同学表示若高中数学基础不扎实,大学数学也学不好。

二、总结

最后,笔者走访了浙江省各高校数学教师,了解近年高考改革内容,结合以往学习经验就访谈结果,就学习函数和三角函数内容总结整理了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出现的衔接问题。

对于函数这一知识点,高中阶段提出了一系列定义,包括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等,还引进了求解函数单调增减区间的方法以及介绍一些特殊函数的性质。随后学习了一些特殊的函数:偶函数、奇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以及对数函数等。在大学学习中,侧重性质定理证明,例如,函数连续性、一致连续性、有界性、最值定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