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维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维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维方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维方向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不但彻底颠覆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们不仅能在网络环境下借助智能手机等设备与对方进行信息的实时沟通,而且还能进行一些休闲娱乐活动,如打游戏、看电影等。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哪个领域的行业,几乎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而要使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就必须对其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1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1.1计算机网络的内涵

计算机网络简单来说指的就是把不同区域内,但在功能上具备一定独立性的多台个人计算机有效连接起来的信息化系统。计算机系统要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与资源的有效共享等功能,就必须借助网络操作平台、通信协议以及各类管理软件。从功能上来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作用是准确传递信息,并借助通信线路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之间建立联系,形成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系统。

1.2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通常来说,计算机网络都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划分的,根据这一划分标准,可将其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这三种类型。其中,局域网所覆盖的范围是最小的,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网络,几乎每一个企业或单位内部都具备自身所独有的小型局域网,一般来说,医院中所用的网络大都属于局域网。局域网对于连接网络的设备数量没有硬性限制,在用户数量较少的情况下,网络连接速率也相对较快。和局域网相比,广域网和城域网的覆盖范围要大得多,这两类网络都属于局域网的进一步延伸,连接的设备数量也更多,但在连接速率上往往比局域网低一些。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2.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其最初起源于美国,刚开始只是被用到军事通讯领域,之后才慢慢渗透到民用领域。当今时代,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政府还是企业,几乎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运用,毫不夸张地说,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今世界的各个角落。从发展历程上来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第一是诞生时期,即上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第二是形成时期,即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的将若干个主机利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三是互联互通时期,即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的具备统一开放性的网络结构体系,这是按照国际标准建立起来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第四是高速发展时期,即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以智能化、高速化的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2.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

2.2.1基础资源建设投入显著增加,资源应用水平明显提升近几年,我国在互联网数据中心、移动通信基站、光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明显增加,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改善,这就促进了计算机网络资源应用水平的提升。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在医疗、教育、科研、金融等各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2.2.2光通信技术成为主要通讯手段,移动网络通信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从诞生到发展至今,传统的电路通信与微波通信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需要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光纤作为典型代表的光通信技术慢慢取代传统技术而逐渐成为网络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移动通信具有较广的覆盖面、较好的可移动性以及高效稳定的信号传输等优势,其发展态势良好,在整个网络通信领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2.2.3数字经济越发繁荣,电子商务持续增长当今社会正处于数字经济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动能。《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中指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为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数字经济已经成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时代背景下,各类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层出不穷,特别是电子商务企业与线下各类零售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了电子商务总量的进一步提升。2.2.4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稳定性有待提升现阶段,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对系统的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网络系统设计质量不达标,进而对网络系统的应用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使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稳定的问题,同时也增大了网络系统的风险性,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2.2.5计算机局域网的安全保护不到位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相关人员和用户必须在平常使用的时候积极运用各种现代先进技术和设备,使计算机始终保持在一个安全的运转环境下。相对来说,局域网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使用中比较广泛,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同样必须做好对应的安全防护工作,以最大限度提升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但是,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促进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问题,这就造成了计算机安全防护措施无法跟上隐患问题发展速度的现状,进而为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阻碍。

3计算机网络优化对策

3.1提倡合理使用计算机网络,增强用户的自我防护意识

计算机网络用户应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首先,要合理使用计算机网络,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软件,提高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警惕性,不随便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同时,也不能随便点击网页链接,做到安全文明上网。其次,要掌握基本的网络防护知识,通过实际行动抵御网络病毒的袭击。最后,如果遇到信息泄露等问题,必须沉着冷静应对,必要的时候可采取网络报警的方式,以免不法人员继续活动。

3.2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不管是哪个行业,都必须紧跟时展潮流,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技术与技术之间的深层次融合,从而提高计算机传输的稳定性与传输效率,降低传输成本,提高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4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4.1大容量与开放性发展趋势

为了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质量的提高与使用寿命的延长,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朝着大容量、开放性的方向发展,做好无线移动通信、高速局域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融合,以此来扩大通信平台的覆盖范围,提高用户上网的便捷性,进而促进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更加健康、稳定的姿态不断向前发展。

4.2信息高速化处理的发展趋势

在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升网络技术应用的效率和综合质量,相关人员必须在平常的工作中注重现代化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的引入,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信息更好地融为一体,进而提高信息处理的高效性,这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综合国力的壮大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

4.3智能化发展趋势

毫无疑问,网络技术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必然发展趋势,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笔记本、平板电脑,都在智能化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这就使计算机不但能有效模拟人的思维,同时还更加人性化。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发展赋予了电子设备与人类相似的思维能力,可独立感知、判断和学习不同的人类行为,这就帮人类承担了一些计算量较大、较为复杂的工作,有利于节省物力和人力。例如,当前已经研发出的各类“机器人”,有些能代替人类进行劳动,有些能和人下棋等,这些都属于计算机网络智能化发展的成果。

4.4微型化发展趋势

最初的计算机不但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且十分笨重,现如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则非常轻便,完全可以放在包里或拿在手上,其表现出越发微型化的发展特点。微型处理芯片诞生之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与关注,从现如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态势来看,在计算机功能越发强大、用户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微处理芯片也将逐渐改进和完善,从而推动计算机网络朝着更加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与当今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它有效打破了时空限制,帮助人们解决了不少工作上、社交上的问题。当前,计算机网络正呈现出大容量、开放性、智能化、微型化等发展趋势,未来的网络技术应用也必将更加丰富多彩,更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衍林.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分析[J].电声技术,2019,43(11):28-29,42.

[2]缑伟.计算机网络运维与发展趋势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3):115-116.

[3]韦勇.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及发展趋势探析[J].数码设计(下),2019,(12):32-33.

[4]乔小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数字通信世界,2019,(11):187.

[5]杨璐宁,张铷钫.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J].电声技术,2019,43(6):24-25,53.

[6]符传炜.浅析计算机网络现状及发展趋势[J].IT经理世界,2019,22(5):55-57.

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维方向范文2

1.1调研内容与调研方式

企业调研以一体化课程技术规范为支撑,面向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等企业,从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入手,调研企业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职业岗位、代表性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等方面情况,需要具备哪些专业技能、社会能力,以便更好地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进行一体化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缩短适岗时间,增强学生在市场上的生存能力。具体调研内容如下: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②各级人才需求量及就业岗位方向;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内涵、职业岗位群与工作职责;④应具备哪些专业技能、社会能力、方法能力;⑤对学校培养该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建议。本次调研主要运用了实地走访、现场调研、网络调研、问卷调查、电话调查、信函方式调研等多种方法,按照学生就业区域随机抽样调查了相关企业与单位。调研区域主要为苏南、苏中、苏北和上海等地,这些区域多为学生就业意愿区域和实际就业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调研人员与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工作由学院专家、系部领导、专业教师组成,拟定了市场调研方案并按步骤实施。本次调研一共发放111份问卷,有效收回111份问卷,调研企业与院校共计37家。

2调研结果与分析

调研表单数据分析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方法,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近3年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与数量关系曲线反映了计算机系网络应用专业的就业区域分布。调研随机抽取样本数量与选取样本区域曲线反映了随机样本的科学性。而两种曲线的拟合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次抽样样本的有效性[1]。

2.1计算机网络应用行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计算机信息产业发展迅速,计算机技术日益更新,注定了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人才必须紧跟行业发展,努力掌握新知识。而在当前一体化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认识行业发展现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是一体化课程改革能否做到与时俱进的关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催生出大量的行业岗位,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来支撑。通过计算机行业人才岗位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系统集成工程师、网络管理师、IT销售工程师、Web开发工程师是现在的热门职业。图2反映了样本企业的人才需求,系统集成工程师领域人才需求达到22%,信息网络布线技术是系统集成工程师的主要工作,信息网络布线人才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增大。

2.2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相关人才的需求呈不断扩大趋势。高技能人才年龄呈年轻化,员工的年薪也随之增长。样本34家企业单位,从业人数达到462人,多数从业者集中在20~39岁之间,其中IT销售、软件开发与应用两个方向年轻化尤为明显,同时从事网站设计与开发的人员比较集中在20~29岁。

2.3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职业岗位与能力要求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主要岗位有系统集成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络技术支持工程师、IT运维工程师、Web开发工程师、IT销售工程师6种。这6种岗位类别代表的工作任务也有所不同(详细代表性任务及能力要求见表2)。系统集成工程师岗位主要的代表性任务有: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与验收、网络系统设计、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系统联调、弱电系统安装与调试、安防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2.4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企业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外,还格外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就业以后,所要面对的不只是企业生产与开发,还要面对社会和后续学习。对于一个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讲,入职后如何更好地融入到企业生产中,适应这个社会,都将是一体化课程改革涉及的重要内容。调查发现,多数企业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受访企业中,13家企业提供了网络及系统维护岗位,而对这类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提出次数最多的分别是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5家企业提供了网络设备安装与施工这类岗位,这些企业要求学生具备专业技能运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能力最多的是软件开发与应用和网站设计与开发,这两类岗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要求最高。

3《信息网络布线》一体化课程改革建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维方向范文3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系,广东东莞523960)

摘要:以智能手机产业发展为主线,对东莞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提出4点建议,并针对4个建议的实现提出高等职业院校IT类专业体系的建设方案,即通过专业体系的建设与不断修正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从而促进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智能手机产业;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4G通信;专业体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7-0107-04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高职教育信息技术类立项课题(XXJS-2013-2026)

第一作者简介:潘志宏,男,讲师,研究方向为移动互联网、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zhihong840420@163.com。

0 引言

目前东莞作为省市共建战略性智能手机产业基地,拥有华为终端、宇龙通信、步步高、华贝、奥克斯、金铭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它已经成为国内甚至世界智能手机的重要生产基地。然而由于产业链上下游核心技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导致大部分智能手机企业将研发设计总部设在北上广深,而只是把东莞作为生产中心,将生产制造环节全部转移至东莞,这样导致东莞智能手机产业没有更多的核心技术,失去发展的后劲。要摆脱这种状况,必须通过不断强化智能手机整机生产制造能力,带动方案设计、应用开发、内容服务等环节同步发展。

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东莞一方面通过各种人才计划引进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另一方面更是要通过本土高校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作为东莞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职业院校,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担负培养东莞核心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为适应东莞作为全国信息产业重镇的实际需求,学院将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学院核心的专业群,每年有1 000多名信息技术类的学生从这里走向东莞急需的信息产业的工作岗位。

1 东莞智能手机产业现状剖析与高职教育发展情况

1.1 东莞智能手机产业现状剖析

2013年4月,东莞成为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基地。2013年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2亿台,约占全省手机产量的25.7%,占全国手机产量的13.7%,总产值约1 400亿元,可见东莞在全国智能手机产业中的地位。从智能手机产业的版图上可以看出,东莞已经成为国内智能手机的重要生产基地,但由于人才匮乏,东莞仅仅作为生产中心,只负责生产制造环节。

1.2 东莞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发展情况

对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发展来讲,培养合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至关重要的,笔者所在的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是东莞市一所以工科和管理学科为主的职业技术学院,其中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核心的专业群,在为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做出重要的作用。其中2014年广东创新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1025人。

2 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建议

东莞智能手机产业没有更多的核心技术,失去发展的后劲,如果想摆脱这种状况,必须通过不断强化智能手机整机生产制造能力,带动方案设计、应用开发、内容服务等环节同步发展,达到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目前东莞有智能手机、云计算、物联网、太阳能光伏4大产业被列入省市共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手段包括:①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②云计算平台对智能终端性能,安全和内容服务等的提升;③智能手机和物联网络构建智慧生活;④大力推动4G网络等新一代通信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2.1 推进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在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长期的发展中,一直是“硬”强“软”弱,硬件发展较好,软件行业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广东省内的软件行业一直处于深圳、广州和珠海之后,没有聚集核心的软件研发企业。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依靠智能手机硬件设备的性价比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需要提升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来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体验需求。然而智能手机的硬件比拼空间越来越小,用户更多地感受到智能手机的系统和应用软件,所以应该发展并鼓励更多中小企业投入到东莞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研发中,提升东莞智能手机产业的优势。

2.2 推进智能手机与物联网构建智慧生活的发展

随着智能手机与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以智能手机为控制核心,物联网设备为传感采集的智慧生活硬件慢慢受到大众的欢迎,各大手机生产商也不会放弃这个市场可观的领域,比如最近华为终端推出的移动手环,小米推出的小蚁智能摄像头、智能插座等等都是对该市场的重视与尝试。东莞企业本身在硬件领域就有自己的积累和实力,所以应该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高速发展中抓住智慧生活的发展趋势,在发展智能手机的同时,能够围绕它去研发一些硬件产品,将其他硬件融合到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智能生活系统中来,从而丰富智能手机的应用。

2.3 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平台(移动云计算)的研究与运用

东莞在云计算平台建设方面,目前已经处于全国比较领先的水平,特别是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成立后,东莞的云计算技术实现快速发展,预计到2017年,东莞实现云计算应用产业及相关产业产值可能超千亿元。然而在云计算平台搭建好后,实现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是另一核心问题,如果将云计算与智能手机产业进行融合,通过云计算平台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来提升智能手机由于硬件限制而无法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降低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对智能手机硬件的要求;合理地将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结合在一起的移动云计算,是智能手机领域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东莞有这样的环境和科研水平去研究并实践它。据了解目前东莞宇龙通信也在投入资金打造自己的移动云计算中心,因为除了终端的制造,智能手机企业也要投入到云服务和应用来提升手机的应用能力。

2.4 大力推动4G网络等新一代通信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2014年东莞已经全面推进4G网络,移动4G基站已有7 000个,全市4G覆盖率约92%,所以智能手机生产商要抓住4G网络的时代,大力推进4G智能手机的研发与产业化。例如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较早对4G进行战略布局,将其作为公司下一个重要产品,重点推进,从而赢得先机。

3 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建设

我们从高职专业设置的角度来针对以上4个方向的发展,进行专业群构建与建设:①开设软件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来培养缺口非常大的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专业方向来培养维护开发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的专业技术人才;③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电子与物联网技术)来培养人才满足物联网行业日益激增的用人需求;④开设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来培养4G通信网络的运维人才。

从表1分析可以看出,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如果想取得长足的进展,就必须重点去发展跟智能手机产业相辅相成、密切关联的产业链,它包含移动互联网、移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4G移动通信技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线产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的重任,怎样培养出跟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是高职一直努力的方向。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东莞地区一所以工科和管理类专业为主的高职,一直以地区经济发展方向作为指导,开设热门并且发展急需的专业。通过对东莞地区移动互联网、移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4G移动通信技术4个智能手机相关领域的详细调研,我们开设了软件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电子与物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4G移动通信技术)4大专业群。

其中软件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方向结合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基本是以Android操作系统为主的智能手机,所以在开设该专业方向时,我们以Android平台的应用开发与移动网站开发技术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开设的核心课程有Android智能手机开发、HTML5移动网站开发、移动中间件应用、JavaEE移动服务器端开发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方向主要依托东莞云计算机与大数据平台来不断发展的,智能终端公司需要不断建设移动云的服务和应用来提升手机的应用能力,以满足用户体验。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云平台的维护与运营是高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方向,在开设课程方面,我们更注重云平台安全与维护,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云计算技术与云安全、大数据应用技术、服务器虚拟技术、存储虚拟化技术、高级数据库技术等。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电子与物联网技术)方向结合以智能手机为控制核心,物联网设备为传感采集的智慧生活硬件发展的需求,主要培养以嵌入式开发为核心的物联网综合人才。所以我们注重嵌入式开发与物联网技术双方面的结合。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单片机与ARM嵌入式开发、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技术、RFID与Zigbee技术、物联网应用开发。

通信技术(4G移动通信技术)方向培养的人才以4G网络维护与运营、4G通信设备与终端维护等运维类人才为主。开设的主要课程有:3G/4G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网技术、基站设备、移动智能网原理、移动通信设备与终端。

4 结语

东莞不再满足于将自己定位为“生产基地”,而是着手提升自己“智造”的能力,调整东莞智能手机产业结构,既要注重整机的生产,也要通过结合东莞现有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资源来提高自己在应用软件开发,内容服务等方面的同步发展,要不余遗力地进行新一代通信产品的研发,使东莞智能手机行业走在全国的前沿,把东莞建成全国智能手机创新研发基地、自主品牌培育孵化中心和全球智能手机整机重要制造基地。

参考文献:

[1]东莞阳光网.去年东莞智能手机产量超过2亿台,总产值达1400亿元[EB/OL].(2014-10-23)[2015-03-3 ].news.sun0769. com/dg/headnews/20141 0/t20141023_45743 lO.shtml.

[2]刘晓馨.当前我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电视技术,2014(12): 58-61.

[3]易军,周伟,张元涛.软件工程专业办学现状及发展特色分析[J].计算机教育,2014(8): 102-104.

[4]罗福强,熊永福,基于CDIO的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5(1): 52-56.

[5]陈辉,李敬兆,詹林,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4(4): 13-17.

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维方向范文4

关键词: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发展方向;网络综合布线;网络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1-2506-02

计算机网络是二十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原本用于军事通讯,后逐渐进入民用一套系统。经过50多年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正以高速继续向前迈进。我们已经看到计算机网络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虚拟性的新时代,在这个虚拟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已经得到极大地改变,因特网目前正从一个单纯的大型数据中心发展成为一个更加聪明的高智商网络,个人及企业将获得大量个性化服务,智能网技术和无线技术使得网络触角伸向人们所能到达的任何角落。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兴起已经有十数年之久,从高校、高职院到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建设与开发可谓是如火如荼。这些年以来无数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为我们这个网络大潮中的时代添砖加瓦。但是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社会行业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从业人员的需求虽然有增无减,但是要求确是越来越高。作为一名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师,这种情况不由的引发了我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在技工院校发展方向的进一步思考。引发我思考的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就是我们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生源对象的问题,其二就是我们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学生的方向和目标的问题。

1 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生源对象

对于培养对象的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我,或者是说困扰着我们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严肃问题。我们承认有教无类的说法,也自然坚守着教育公平性的原则,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我们技工院校的生源质量问题。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植职业教育,也相继出台了各种相关政策,一大笔经费投入在了职业教育上,可是我们面对的学生生源素质还是在呈逐渐下滑的趋势,这其中的原因颇多。

第一,中国的学生家长从内心底依旧不认可技工教育。其实中国技工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从最初的铁饭碗甚至于金饭碗的制造者,到现如今的“没办法总得读个书吧”,把一个出路相对来说“不佳”的学生送入技工院校,这期间的变迁不过20年左右。这里面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还是国人不够理性认识技工教育所带来的问题。其实像是在德国这样的国家,职业教育已经深入人心,职业教育带来的社会就业机会是被每一个德国人以及德国企业所认可的。以至于许多德国企业对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而非研究性工作的员工,要求他们重新回到职业教育学校进行学习,并承担相应的费用。说道这里就不能不说一下第二个问题。

第二,国内的企业在员工的培养上功利心过强。其实这个问题企业也有其考虑,一个合格员工一旦培养好了,走掉了就是损失,还不如直接招收合格员工,忽略与技工教育合作培养的阶段。这在目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企业一方面希望招收到技术工人,一方面又不愿冒风险投入员工培养的精力,从而也就造成了现在这种技工难求的局面。那么既然企业都不是很重视与技工院校的合作培养模式,又怎么能够给国人家长以信心,将相对较优秀的学生直接送入技工院校呢?

其三,令人心痛的竞争模式――中职、高职与技工院校的竞争。这里面的林林总总譬如说,某地要求初、高中毕业生在未能进入学历教育下一个阶段时,一定要选择本系统(教育系统)的中高职院校进行就读。我相信这不是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初衷,作为更有经验的,专业从事技工教育的人社系统技工院校来讲,这种竞争有种血淋淋的味道,仿佛兄弟间一夜竟成为死敌。结果就是,我们技工院校的生源只能来自相对偏远的,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的地区,或是教育系统中高职院校甚至不愿招收的生源中选择。

2 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学生的方向和目标

其实第一点所述只是希望说明,我们技工院校面向的生源素质情况,无谓做其他的争论。基于这种生源质量,我们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就必须更加明确才行。其实,从计算机网络研究领域来看,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的学生无非从事“研发”和“应用”两个领域。

从我第一点所述的情况,以及我们技工院校对“技工”的培养目标来看,我们技工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应当是偏向应用领域的。应用领域也无非有两种方向,一是偏“软”的应用,一是偏“硬”的应用,软件应用和硬件应用实际上对于计算机研究领域来讲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划分方法。还是出于对于学生自身素质和特点的考虑,我认为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学生的方向应当是――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应用领域。

工学一体这种模式就如同我们的影视作品一样,应当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我们作为教师,在开发工学一体的一体化课程时,要注意与实践相结合,多与企业一线的从业人员、管理人员沟通,并把典型案例高度的集成到一门课中去,把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企业管理习惯、员工守则等都融入到一门课程中去。我们不再有传统的理论课,所有的理论都是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实践中遇到什么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就在实训场地中教授。当然我们在准备教学案列的过程中,对于案例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内容的控制就是检验我们教师的标准,一门好的一体化教学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同样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构建工学一体的教学体系,除了开发相应的课程之外,我们还要配套硬件条件。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的选用显得尤为重要。就计算机网络专业来说,我们在进行像综合布线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就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模拟墙、接线台等教学仪器,因为我们毕竟不可能真的拿出一栋大楼教给学生进行综合布线练习,但还要模拟出一个环境,那教学仪器就是首选。又如路由和交换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尽量以工程实例为原型,把多种技能知识融入其中,相应的我们应该采购一定的网络设备。从以往的教学和竞赛中不难看出,实物的操作训练要远优于模拟器软件的训练,学生最终进行技能等级考核时的通过率也是会呈现显著的大幅度提高。

3 结束语

作为一名从事技工教育的工作者,我坚信技工教育的未来会更加辉煌,国人的意识终究会得到改变,技工教育培养出的合格的技工人才会越来越多,技工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兴旺。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维方向范文5

关链词:计算机发展趋势;云处理;计算机网络

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是由以下几个阶段构成的

1.1 第一代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于1946年研制成功的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硬件方面,采用电子管为基本逻辑电路元件,主存储器采用延线或磁鼓(后期采用了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存储器,计算机体积庞大、功耗大、可靠性差、价格昂贵;软件方面,最初只能使用机器语言,编写程序、修改程序都很不方便,50年代中期以后才出现了汇编语言,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编制程序的困难,因而计算机应用很不普遍。但是,第一代计算机所采用的基本技术(采用二进制、存储程序控制的方法)却为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第二代计算机

也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其主要特点是:硬件方面,采用晶体管为基本逻辑电路元件,主存储器全部采用磁芯存储器,外存储器采用磁鼓和磁带,计算机的系统结构也从第一代的以运算器为中心改为以存储器为中心,从而使得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体积减小、功耗减低、可靠性增强(1);软件方面,创立了一系列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并且提出了多道程序设计、并行处理和可变的微程序设计思想。从此,计算机的应用也从单一的计算发展到了数据、事务管理和过程控制。

1.3 第三代计算机

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其主要特点是:硬件方面,计算机主要逻辑部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从磁芯存储器逐步过渡到了半导体存储器,使得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运算精度、存储容量以及可靠性等主要性能指标大为改善;软件方面,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进行了标准化工作,并提出了计算机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此外,在产品的系列化、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迅方面都得到了较大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普及程度有了迅速的发展。

1.4 第四代计算机

计算机进入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其主要的特点是:硬件方面,计算机逻辑部件由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2),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提供虚拟能力,计算机设备多样化、系列化;软件方面,实现了软件固化技术,出现了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编程思想,并广泛采用了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1.5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在存储的容量、运算速度和可靠性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新的器件不断出现,人们正试图用光电子元件、超导电子元件、生物电子元件等来代替传统的电子元件,制造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模仿人的学习、记忆、联想和推理等功能的新一代的计算机系统(3)。计算机系统正朝着微型化、便携化、云处理和智能化等方向更深入发展。

2 计算机互联网的兴起

最早的Internet,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建立的。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组交换技术都来自ARPAnet。 ARPAnet不仅进行了租用线互联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而且做了无线、卫星网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其结果导致了TCP/IP问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1980年前后,ARPAnet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TCP/IP协议的转换工作,并以ARPAnet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1983年,ARPAnet的全部计算机完成了向TCP/IP的转换,并在 UNIX(BSD4.1)上实现了TCP/IP。ARPAnet在技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TCP/IP协议的开发和应用。2个著名的科学教育网CSNET和BITNET先后建立。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规划建立了13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及国家教育科技网。随后替代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8年Internet开始对外开放。1991年6月,在连通Internet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Internet成长速度一发不可收拾。

3 云计算的兴起

由于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日趋成熟,云计算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云计算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大量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和病毒入侵。此外,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基于云计算为存储和管理数据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空间,也为我们完成各类应用提供了几乎无限强大的计算能力。我们可以用它来做的事情就是无限多的。通过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云存储技术,就可以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使用比移动硬盘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地图导航在没有GPS的时代,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需要一个新的当地地图而现在,我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拥有一张全世界的地图。甚至还能够得到地图上得不到的信息,例如交通路况,天气状况等等。正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GPS带给了我们这一切。

云计算将为学校与科研单位提供实效化的研发平台。云计算应用已经在一些单位和高校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在未来,云计算将在我国学校与科研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普及,各大高校将根据自身研究领域与技术需求建立云计算平台,并对原来各下属研究所的服务器与存储资源加以有机整合,提供高效可复用的云计算平台,为科研与教学工作提供强大的计算机资源,进而大大提高研发工作效率(4)。“云计算”对我国是降低计算成本的大好机遇,可以让每一个中国人享受到信息革命的成果,使信息与知识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分享。当企业成功演进到“云”,最直观的效果就是降低了运营成本。通过云计算,可以把分散的、低效的、低水平的数据中心逐步淘汰,让子公司的IT变得不再重要,因而大大降低运维成本和使用成本。

由于以上原因,计算机在将来必将出现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智能性,可以使人们摆脱重复的工作和单调的操作,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捷,比如未来的的人将不再需要现在的身份证,银行卡等,只需要带上一个便携式的移动终端就可以,这个终端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一块电子手表等,通过它们我们将可以支付账单、购买车票等等,现在的实体纸张类型的票具和现金将会被计算机电子化,这样我们出门旅行只需要上移动终端就可以走遍天下。

参考文献

[1] 杨民东,谈高师院校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国高教研究,2002.1

[2]Gartner.Gartner Introduces the Infrastructure MaturityModel [R].Publication Date:2004-11-19,ID Number: 600123095

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维方向范文6

关键词:SDN;OpenFlow;网络虚拟化;北向接口;南向接口

DOIDOI:10.11907/rjdk.151181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6016004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ky-cyzx402,ky-xjd401)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蒋建锋(1977-),男,江苏苏州人,硕士,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网络与通信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蒋建峰(1983-),男,江苏苏州人,硕士,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网络与通信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

1 SDN概述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被MIT列为“改变世界的十大创新技术之一”,也被Gartner誉为“未来5年影响IT的十大关键趋势之一”。SDN的设计理念是将网络的控制层面与数据转发层面进行分离,改变网络设备控制层面和转发层面固化在一个设备中的模式,以进行全局统一的拓扑、路由、安全、策略、流量工程、QoS(服务质量)等控制,提升链路利用率,并实现可编程化控制[1,2]。

SDN是针对传统网络存在的重大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传统网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2]:①网络复杂而刚性。网络由大量单一功能的专用网络节点和碎片化的专用硬件设备构成;②网络节点具有软硬件垂直一体化的封闭架构。该构架导致业务开发周期长、技术创新难、扩展性受限、管理复杂,一旦部署,后续升级改造则受制于厂家;③网络与业务的“烟囱群”问题。新业务的提供往往需要开发新设备,造成设备种类和数量的大量繁衍,形成大批垂直烟囱群,资源无法共享,业务难以融合;④企业支出与运维成本上升。网络运维需要面对大量不同厂家、不同年代设备的采购、设计、集成、部署、维护运行、升级改造,运维成本居高不下。

SDN的目标是通过软硬件解耦隔离,实现网络虚拟化、IT化和软件化。底层只负责数据转发,可由相对廉价的通用商用IT设备(大容量服务器、存储器及以太网交换机)构成;上层负责集中的控制功能,由独立软件构成,网络设备种类与功能由上层软件决定,通过远程、自动配置部署和运行网络,提供所需的网络功能、参数和业务。这种模式符合IT低成本、多样化的大趋势,即硬件负责性能,软件负责功能[3]。SDN开启了网络的IT化进程,是IT和软件业突破电信业壁垒的重要机遇,预示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自2006年SDN概念诞生以来,2009年12月,作为SDN主要协议的OpenFlow规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可用于商业化产品的1.0版本;2011年3月,开放网络基金会(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ONF)成立,主要致力于推动SDN架构、技术的规范和发展工作,创建该组织的核心会员有7家,分别是Google、Facebook、NTT、Verizon、德国电信、微软、雅虎;2012年底,AT&T、英国电信(BT)、德国电信、Orange、意大利电信、西班牙电信公司和Verizon联合发起成立了网络功能虚拟化产业联盟(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旨在将SDN的理念引入电信业。除此之外,IETF和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正在研究和推进基于不同技术方案的SDN标准化进程。

目前,在互联网企业,不基于专用硬件建设的网络系统已经得到了部分商用。如2014年谷歌宣布,其数据中心之间的骨干网已全面运行在OpenFlow之上。电信运营商也正在加大投入,并开始进行试验。

2 SDN构架分析

传统网络设备紧耦合的构架在SDN体系中被拆分成应用、控制、转发三层分离的、全可编程和开放的构架。控制功能被转移到服务器(软件),上层应用、底层转发设施被抽象成多个逻辑实体。图1为ONF定义的SDN三层构架示意图[4]。

应用层为网络各种应用需求,如移动视频、云存储、企业应用商店、桌面云、物联网、IPv6等,通过北向接口(Northbound API)灵活、可编程地调用控制层提供的统一的网络抽象模型与业务功能。北向接口因为涉及业务较多,开放的标准化过程还处于研究阶段。

控制层为整个SDN构架的核心,也称为网络操作系统,可集中控制拓扑和设备管理,进行流表的控制和下发。其主要功能包括路由优化、网络虚拟化、质量监控、拓扑管理、设备管理、接口适配等。

南向接口(Southbound API)定义了控制层(控制器)与数据转发层(基础设施层)之间的交互协议,通过将转发过程抽象为流表,控制器可直接控制流表、屏蔽硬件,实现了网络虚拟化。物理硬件被淡化为资源池,可按需进行灵活分配和相互隔离。目前主流的控制层与转发层之间交互的协议OpenFlow已经了完善的1.4.0版本。

基础设施层包括标准化的网络设备和虚拟的网络设备,负责多级流表处理和高性能的数据转发,并作为硬件资源池,为控制层提供按需的网络拓扑、数据处理和数据转发。目前主流的网络设备和芯片产商已经提供了支持OpenFlow的网络设备。

SDN构架的提出为整个互联网带来了巨大变革,主要优势为:

(1)网络的软硬件解耦和接口开放。解耦后的软件可以实现灵活的控制层面功能,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还可以快速部署网络功能和参数,如路由、安全、策略、流量工程、QoS等,提升链路利用率。解耦后的硬件专注转发,不仅可以采用通用IT设备,减少设备种类和专用软硬件平台,大幅降低硬件成本,简化运维管理,还可提升转发性能。

(2)网络虚拟化。通过将转发过程抽象为流表,控制器可直接控制流表、屏蔽硬件,实现了网络虚拟化。物理硬件被淡化为资源池,可按需进行灵活分配和相互隔离。

(3)集中式控制。具有全局全网视野,掌握全网信息(拓扑和网络状态等),可最佳地利用网络带宽等资源,提升网络性能(收敛速度和延时等),确保系统路由和性能的可预测性,并提供一些新功能。

(4)网络简化与集成。允许利用单一平台支持不同的应用、用户和租户,从而简化网络。利用高度统一的物理网络平台及与其它支撑平系的单一性,改进网络运行和维护效率[3,5]。

3 SDN应用场景

SDN构架的巨大优势,使其在运营商网络、企业网络等方面应用广泛,目前比较明确的应用场景如下[3,5]:

(1)数据中心网络。数据中心网络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海量的虚拟租户、多路径转发、VM的智能部署和迁移、网络集中自动化管理、绿色节能、数据中心能力开放等方面。

SDN控制逻辑集中的特点,可充分满足网络的集中自动化管理、多路径转发、绿色节能等方面要求;SDN网络能力开放化的特点,可充分满足数据中心能力开放、VM智能部署和迁移、海量虚拟租户的需求。同时,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维护一般统一由数据中心运营商或ICP/ISP维护,具有相对封闭性,可统一规划、部署和升级改造,SDN部署可行性高。数据中心网络是SDN目前最为明确的应用场景,也是最有前景的应用场景。图2为两个数据中心之间通过SDN技术进行统一管理控制的示意图。

(2)城域骨干网络。在城域骨干网中,基于SDN技术,可以将边缘的接入控制设备中路由转发之外的功能都提升到城域网控制器中,并可以采用虚拟化方式实现业务的灵活、快速部署。网络控制器需要支持各种远端设备的自动发现和注册,支持远端节点和控制节点间的保活功能,并能将统筹规划后的策略下发给远端设备,包括IP地址、路由协议参数、MPLS/VPN封装参数、QoS策略、ACL策略等。同时,多台边缘设备可以虚拟成一台网络设备,接入控制器。

(3)接入网。接入网的节点是网络中的海量节点,日常运维工作量巨大。SDN技术可以实现接入网节点的统一管理,因而使维护大大简化,方便快速部署新业务。用户接入远端节点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变成只保留数据面转发的简单设备,而这些节点的控制面移到独立控制器中,参数配置都由控制器下发。这样,任何新特性的部署,都是由控制器对接入设备的流表进行配置,大大加快了业务部署速度,业务升级也仅需升级控制器软件,而不需升级远端设备硬件。

4 SDN实现技术分析

在具体实现SDN的技术上,主要以ONF提出的控制转发分离、集中控制机制(开放的OpenFlow协议),IETF提出的设备开放API机制,NICIRA公司提出的网络叠加技术(Overlay)为主。OpenFlow获得了众多产商支持,规模发展迅速,业界影响力增大。

OpenFlow的关键特点是控制和转发分离,打破网络中软硬件集成的设备形态,使用标准化的软硬件接口,开放控制平台[4]。OpenFlow定义了控制器和转发层面之间的交互协议,将转发层面的交换机抽象为一个OpenFlow交换机,如图3所示。

与传统路由及交换设备不同,OpenFlow交换机把所有的报文转发和处理进行了抽象和统一,网络设备内部的报文处理流程不再依赖于固定的处理流程,也不使用特定功能的转发表(如路由表、VLAN表),而使用多个通用的流表(Flow Table)和1个组播表(Group Table),执行分组查找和转发,并通过安全信道(Secure Channel)与控制器进行通信。对通用流表统一处理的流程如图4所示。报文进入交换机入口后,每经过一个表,就进行查找和匹配,记录控制器设定的动作(Action),并在报文出口前统一执行所有动作(报文处理,包括转发及包头编辑)。

具体而言,OpenFlow对交换机的流表规范为3个部分:Header Fields、Counters、Actions。其中Header Fields定义了全部常见的网络报文包头格式,包括入口端口、以太类型、VLAN id、源和目的IP等,如图5所示;Counters针对流表、表项、端口分别统计信息;Actions定义交换机如何处理数据包,如Forward、Drop等。

OpenFlow Protocol定义了3种类型的消息:Controller-to-switch、Asynchronous、Symmetric,分别用于管理和检查switch的状态、switch状态发生变化时通告给controller、建立连接、测量连接性或额外功能。

OpenFlow要求数据转发层设备(如交换机)需要满足其定义的流表格式及开放可编程接口,可以屏蔽底层硬件的差异性,使上层控制器能够完全以软件的方式定义和管理网络。

OpenFlow对Controller和应用层的具体实现未做定义,使用OpenFlow的产商或用户可以按照各自的业务,自由定义业务及使用业务的方式,这种设计符合开放创新的原则。在预期的OpenFlow 2.0中,更提出对现有的转发层面构架实现指令集形式的转发面原语,即希望网络处理器实现CPU指令集方式下的软硬件分离发展的模式。

OpenFlow大大推动了SDN的实用化,谷歌数据中心间网络的商用化即是基于OpenFlow的。

然而,OpenFlow在转发层面也面临了较大的技术挑战,关键问题如下:

(1)OpenFlow协议的复杂性快速增长。从OpenFlow 1.0开始的1个流表、12个匹配字段、12个action,至1.3版本,已经增加到多个流表、40个匹配字段、6个指令、16种action,在1.4版本又增加了GRE tunnel、IP in IP、MAC in IP、Trill、VxLAN等当前新的网络技术的支持。

(2)流表格式定义和可编程性。OpenFlow假设交换机处理数据报文的每级流水线均具有最大宽度的TCAM匹配能力,且表项生成不受限制,以实现接口统一的可编程控制。现实是TCAM昂贵且高能耗,即使使用DRAM,其索引和查找的算法开销也很惊人。所以OpenFlow定义的交换机在经济上的可行性较差。

(3)路径能力匹配问题。对于规模稍大的异构网络,不同设备支持的功能不同,控制器在进行路径决策前,必须首先进行相关网络设备的路径能力对比,从而增加了复杂度。

另外,OpenFlow还面临转发层面对控制带宽的需求增大、转发表更新频繁的挑战,这些都是需要逐步解决和优化的问题。

5 SDN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与上文所述的OpenFlow面临的挑战相同,SDN技术在整体发展上仍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6,7]:

(1)集中控制的挑战。包括大规模网络节点的集中控制算法、资源感知和拓扑计算方法的复杂度、集中控制先天存在的软硬件失效的弹性等问题。

(2)混合网络演进。分区域、分步骤引入SDN时,与传统的网络设备、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协同问题,以及与传统物理网络并存或互通的需求如何解决。

(3)组网性能。如何选择合适的虚拟技术与软件技术,以保证SDN控制权的运算效率和处理能力,以及如何优化转发层面的统一硬件系统。

另外,SDN还面临大量的非技术挑战,例如,产业链还需要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商业产品、芯片产商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国内数据中心的虚拟化比例过低导致对SDN的引入动力不足等问题。

即便如此,SDN仍是引领新一轮网络变革的关键技术。全球权威咨询公司Infonetics Research对SDN商用进程作出预判:2014年运营商实验室技术成熟,某些领域开始试商用;2015年运营商许多领域试商用,部分转为商用部署;2016年SDN开始广泛地在全球进行商用部署;2017-2020年,SDN开始成为网络基础架构,并将经历一个长期的演进和转型过程。目前SDN的应用尝试和商用部署主要集中于数据中心领域。网络配置周期长、管理复杂、业务迁移困难、业务质量和可靠性难以保障等因素成为推动数据中心从传统方式向SDN部署的动力。国内运营商的主流观点是SDN技术将首选在小范围、相对独立的网络内应用,如园区网、企业网数据中心内、运营商网络的业务边缘等。远期来看,SDN的控制转发分离、集中控制、设备简化统一、面向应用开发可编程接口等理念可能被引入到现有通信网络中。特别是在数据中心,云计算业务的发展对网络提出了新的需求。SDN能够满足业务持续创新和快速上线的要求,适应云业务“实时”、“按需”、“动态化”的快速部署(如虚拟机自动迁移、多租户安全隔离),以构建下一代云数据中心。

参考文献:

[1] 赵慧玲.SDN――未来网络演进的重要趋势[J].电信科学,2012(11):15.

[2] 韦乐平.去电信化与SDN的再思考[J].通信世界,2013(28): 3333.

[3] 王茜,赵慧玲,解云鹏. SDN标准化和应用场景探讨[J].中兴通讯技术,2013,19(5):15,21.

[4] The 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 Openflow switch specification V1.3.3[S].2013.

[5] 左青云.基于OpenFlow的SDN技术研究[J].软件学报,2013(5):1078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