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椭圆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椭圆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椭圆知识点

高中数学椭圆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课堂提问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问技术在国内外的教学过程中已被广泛使用,它的出现远比班级授课制还要久远,可以说自从有教育开始就存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当今多元化的背景下,新课改的实施已经开始多年,新的课程改革是关注学生主体作为评价标准,强调学生的实际生活要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提倡合作、学生主导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创新精神.

一、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一,教师的课堂提问过于简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对教材当中的某一知识点进行概念提问,这类问题设计的内容不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某高中数学教师向学生提出:“正弦的公式、余弦的公式等”,这一类问题对学生的思维不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学生往往只需要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即可,没有过多动脑思考的过程,课堂提问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其二,教师未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合理解释.部分教师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回答,对于错误的原因也没有进行合理的解释,而是直接将教案中给出的答案公布给学生,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出现的原因不明确,难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同样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其三,教师过多的提问,未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课堂提问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不能过多的进行课堂提问,提问行为应该是相互的,既包括老师对学生的提问,同时也包括了学生对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但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老师只顾着提出问题,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新课改下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一)合理设置提问问题

对于数学这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进行教学时,首先应当注重数学的科学性,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不仅仅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合理的问题设置.教师需要注重问题的质量而不在于数量,不能一味地进行课堂提问,那样就和传统的教学手法毫无区别.教师需要提出一些研究式问题,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动脑思维,同时提出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如果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受到思维阻碍,教师就需要及时作出引导,帮助学生冲破固定思维模式的束缚,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循序渐进提出问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一定要注意提问的层次.一般来说,课堂开始的提问有助于老师将新知识引入课堂,通过旧知识与新知识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旧知识,提出对新知识的疑问;接下来的提问,起到转折和过渡的作用,将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在关键时提出问题,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重点内容有效结合;在课堂结束时提问,将学生的发散思维结合起来,以达到总结规律的目的.在具体讲课过程中,不宜提问过于频繁,要循序渐进的将问题抛给学生.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有效开动学生的脑筋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三)问题面向全体学生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过于繁多,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是普遍现象,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要求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需要将问题细化,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回顾,另外在回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节课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旧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脑海中的知识点更加系统化.例如,某校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讲授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时,先对椭圆的几何性质进行回顾.该教师设置了以下问题:第一,我们学习椭圆时主要研究了哪些性质?该老师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学生作答后接着提出第二个难题:椭圆的几何性质是如何研究的?通过方程还是图表加以研究的?以此类推,该教师将问题环环相扣,进而通过类比椭圆几何性质的方法,得到双曲线性质和椭圆性质存在的联系.教师提出问题时面向全体学生,既做到了旧知识点的回顾,还将新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结 语

在数学课堂中,倡导学生主动学习,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种普遍的辅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当的课堂提问,将会对高中数学的课堂有效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我国教育现状来说,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启发、课堂的气氛活跃、培养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等.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通过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教学内容等问题来设置问题,同时还需要注意提问时的合理性和层次性,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参考文献】

[1]毛启干.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7).

高中数学椭圆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效率 难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6-023-01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效率可以用于课堂教学活动效果评价方式之一,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所谓课堂教学效率,从量的角度来看,就是课堂内实际参与教学的时间和有效的教学时间的比值。从质的角度来看,就是学生课堂上所能接受的知识和能力的实际量与教师所传授的课堂知识和能力的比值。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从分析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教学的难点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旨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1. 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教学的难点

(1)初中数学思想的束缚比较严重。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后,刚开始还很难摆脱初中数学思想的束缚,数学教师想要引导学生冲破这种束缚,接受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非易事。在初中阶段,数学问题没有那么复杂,只要我们知识点掌握牢靠,公式运用熟练,就基本上可以解决问题。但是,高中数学并不是那样,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初中数学,用来处理初中数学的那套简单单一的方法不再适用高中了,然而很多学生往往跳不出初中数学思想的圈子,在高中数学解题时,考虑问题不周全,思考问题不透彻,导致很多学生对高中数学产生了畏惧和厌恶心理,害怕上数学课,数学课堂上也表现得很消极,进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2)很多教师无法摆脱教学手法单一的困境。很多高中数学老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数学问题时,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给学生介绍与问题相关的实际背景,都是就题论题,照本宣科地讲给学生听。对于数学公式的讲解,也是按照理论推导传授给我学生,课堂内容抽象,枯燥,导致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难以理解课堂内容,久而久之,很多学生上课就不再听老师讲课,导致课堂知识掌握不牢,最终导致数学成绩的下滑。

2. 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教学的对策

2.1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灵魂就在于要制定一个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了这个目标,我们的教学才有目的性,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所教的内容,要将知识、技能、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等目标具体化,使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来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在讲解平面几何问题时,可以采用图形法,通过图形来对定理进行展示分析,再通过对图形进行变化,树形结合,各个定理就能很形象具体地在图形中展示出来,学生接收起来也相对轻松容易。在几何定理的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教学:首先我让学生去观察图形,通过已有的知识来探究出定理,接着,再改用文字叙述,最后在利用几何语言,将几何定理表述出来,通过这样树形结合的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只要我们明确教学目标,就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起劲,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课堂效率。

2.2 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在高中数学中,很多定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而这些定理通常都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利用形象的教学方式,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起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高中生日渐成熟,课堂上回答问题相对不是很积极,对此,我们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富有新意和挑战性的新题型,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在实践中探究问题。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巩固和掌握。譬如,我们在教学椭圆这部分知识时,教学的重点就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其难点就是如何简化椭圆方程。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地球、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等来让学生对椭圆有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再引入新课,通过这种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椭圆的相关知识。

2.3 转变学习观念,改进学习策略

(1)学习中的困难,我们要正确对待。对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敢于正视,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难度有所加大,因此,学生要有不怕困难,越挫越勇的精神,要树立强大的信心,要注意及时解决数学问题,切不可将问题堆积,要学会积极动脑,要有探究精神,培养自身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要善于调整自己来适应教学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教学,加上自身对教材的理解,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能力等,就会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因此,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来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适用课堂教学变化,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

3. 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立足学生,认真分析课堂效率教学中存在的难点,不断探索,努力寻求适合学生本身的,能够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进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远峰伟. 更新观念探索创新确保高中数学课堂效率[J]. 魅力中

国. 2011(1):89-90.

高中数学椭圆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学,其教学质量尚未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其主要原因在于数量众多的学困生让整体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思考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以切实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现状与原因

(一)学困生数学基础较差

要想学好高中数学,必须以学生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因此,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高中数学的相关知识.然而通常情况下,学困生的数学基础都比较差,大多数学困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掌握均不够全面,从而导致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无法像基础好的学生一样快速理解某些知识点.加之高中数学,各大知识点之间均有着较强的关联性,若对某一知识点理解不到位则会严重影响到之后的数学知识学习,最终导致数学学困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越来越无法理解,久而久之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学困生数学学习方法存在问题

高中之前的数学知识,其知识的抽象性不强,因此,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要求也并不是很高,大部分学生只要J真听讲并能看懂课本中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数学成绩.然而在步入高中后,其数学知识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而学困生之所以会感到学习困难,通常是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无法深入正确地理解某些数学知识,逐渐陷入数学学习的困境之中.

二、提高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

(一)课上多提问,重视学困生的学习体验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间安排十分紧张,教师只能采取埋头讲课的方式,从而忽略了与学生,尤其是与学困生之间的交流.长此以往,优秀的学生越来越优秀,而学困生则越来越差.同时,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不同,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分层教学法,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其中,具体的做法是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地提出一些使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帮助其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

例如,在进行“解三角形”一章的相关内容教学时,该章节内容主要是围绕正弦与余弦函数的内容所展开的教学,此时,在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时,教师可向其提出如下问题:“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两者的函数图像有怎样的区别?”“从代数的角度去思考,正弦与余弦函数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通过提出这样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不仅帮助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还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为学困生设计更基础的作业,改善学困生的学习习惯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其难度都比较大,这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部分题目超出了他们的能力水平,让他们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够完成课后习题.因此,教师应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尽量为其设计更基础的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学生理解了相关的知识之后,再适当增加题目的难度,以便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例如,在进行“导数及其应用”一节内容教学时,其包含了许多重点知识,所以,大部分教师在根据这部分内容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求较高.对此,为保证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首先,需要教师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教学,向学生讲解变化率相关的简单的问题;然后,再逐渐加深教学内容的难度,从而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跟上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节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其主要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对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积极教育和引导学困生的学习行为,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内容时,许多学困生在课堂中便一直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课后更没有复习课堂所学内容的习惯,对此,教师可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监督学生的课后复习情况,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及形式.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理清学习思路

许多高中数学的学困生之所以无法如普通学生一样正常开展高中数学的学习,其最大原因在于缺少良好的学习方法.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加轻松地掌握复杂的知识点,继而提升其学习效率.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许多学困生之所以会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得思路混乱,关键便在于逻辑思维能力的不足.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穿插一些与答题技巧相关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其能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例如,已知 2+cot2θ 1+sinθ =1,那么(1+sinθ)(2+cosθ)=?面对这样的题目,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就已知条件展开分析,然后,结合三角函数变换的相关原则,在原有方程上进行等价变形,最终求得本题的答案.在解题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三角函数变换相关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揣摩出题人的意图,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答题效率.

(四)重视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困生本身的学习成绩就不理想,其自尊心更容易受到伤害.此时,教师应表现出对学困生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理解与包容,继而提升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信心,才能更好地面对接下来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困生重拾学习的信心,继而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节内容时,为了促使学困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了解倒序相加法的原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则应该充分重视学困生的学习过程,创设情境:“有一组袋子,第一个袋子里面有一个球,后一个袋子比前一个袋子多相同个数的球,求:(1)第50个袋子里球的个数;(2)前50个袋子里共有多少球?”唤起学生知识经验的感悟和体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还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其思考下列问题.问题1:若第一个袋子里有一个球,后一个袋子比前一个袋子多一个球,则前51个袋子里共有多少球?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求法.方法1:原式=(1+2+3+…+ 50)+51;方法2:原式=0+1+2+…+50+51;方法3:原式= (1+2+…+25+27…+51)+26.该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同时,将小组在合作中学习发现的方法一一呈现出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相关的等差数列知识点.

三、结 论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照顾到每一名学生,尤其是针对学困生,可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帮助学困生提高其学习效率.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继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面对之后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其学习效率,继而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椭圆知识点范文4

一、设计情境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可以根据高中数学课堂上实际的教学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出一些符合中学生性格特征的情境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和手一起动起来,从而让他们可以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经过数学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方式逐步理解十分抽象、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并且将这些数学知识牢牢掌握。

比如,我在教授人教版教材中关于椭圆的相关知识时,我在给学生讲完椭圆的基本概念后,引导他们用简单的尺子和圆规等工具,自己动手画出椭圆,这会使全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好椭圆的定义,并且为他们以后学习有关动点的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通过让学生自己画椭圆的形状后,数学教师可以自然而然地用疑问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有关求椭圆标准方程的知识,使课程进程变得紧凑。在这种数学教学方式中,教师可利用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境,增加学习的热情

在广大学生的印象中,高中数学是这样的:抽象、无聊、难以理解。通过了解可以发现,使学生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课任的数学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使数学课堂变得无聊和呆板,导致学生没有办法真正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没有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导致学生对数学无法产生兴趣。所以,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应该把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入高中数学课堂,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亲切感,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心中形成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观念,让数学课堂在学生的眼中变得亲切,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步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并且投入到数学课堂中。例如,在设置情境时可以将主角的名字换成学生熟悉的人物的名字,将事件发生的背景设置成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比如体育比赛等,同时将创建的情境贯穿整节数学课,借情境将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将会大大活跃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借助科技手段,打造情境

高中数学椭圆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高中 数学 例题

例题教学是高中数学课堂上最为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数学理论进行单一讲述,学习过程始终是抽象枯燥的。只有将这些理论以例题的形式展现出来,才能让学生们看到灵动真实的数学,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充分练习适应理论的平台。由此,例题成为了非常适合高中数学知识呈现的承载平台,同时也具备了很大的教学研究价值。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实践经验总结,笔者认为,对于实现有效的例题教学来讲,将明确的教学目标融入例题并予以反映,是教师们最应当从根本上进行把握的。

一、精选逻辑例题,训练严密思维

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是清晰严密的逻辑思维。对于这种能力的训练,是应当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教学始终的。为了突出这一要求,教师们在例题选择中,自然也应当向这部分内容有所倾斜。鉴于高中数学当中就有与逻辑相关的教学内容,也就自然成为了相关例题选择的相应领域。

例如,在对逻辑命题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采用了这样一道例题:现有p、q两个命题,命题p为:实数x满足x2-4ax+3a2

逻辑相关的教学内容位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开端处,属于基础性知识。也正是由于它的基础性特征,让很多学生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笔者在选择这部分例题时,会着重关注知识细节,让学生们在感受例题的同时,意识到自己所忽略的知识c,从而强化关注,夯实基础。

二、精选解析例题,训练数形思维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当中的一个比较庞大的知识模块。无论是从知识内容的数量来看,还是从方法掌握的程度来看,都对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也经常会成为学生们公认的学习难点所在。因此,教师们有必要下大力气在解析几何的深入教学上,想办法带领学生们找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有效思维方法。例题教学就是一个重要的切入途径。

例如,我曾在解析几何教学中运用了如下例题:如下图所示,原点O是椭圆C1的中心,点M和点N分别是椭圆长轴的左、右两个端点,均在x轴上,且MN恰好也是椭圆C2的短轴。若两个椭圆的离心率均为e,直线l与MN垂直,并分别与两个椭圆相交于两个点,并将这四个交点按照由上至下的位置顺序分别命名为点A、B、C、D。(1)若e的值为0.5,那么,|BC|和|AD|的比值是多少?(2)若e的值处于变化中,能够找到一条直线l,使得OB始终与AN平行?这个问题中的条件元素很多,必须依照图形进行分析。特别是在第二问中,学生们需要得出“当t=0时,l不符合条件;当t≠0时,只有OB与AN的斜率相等时方可”的判断思路,没有图形的辅助是不行的。

在处理解析几何的相关问题时,数形结合的思维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很多题目当中的隐含条件与内在关联,仅从文字上来阅读是很难察觉到的。只有配合以题目相应的图形,才能让整个问题分析过程更加生动、直观。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不仅是降低解析几何知识学习难度的有效工具,更是通行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必要法宝。

三、精选函数例题,训练综合思维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函数的内容并不陌生。从初中阶段开始,学生们就已经开始接触一些初级基础的函数知识了。但是,进入到高中阶段的学习之后,函数的形式种类增加了许多,对于每种函数所具有的性质内涵的关注也深入了许多。因此,对于函数知识的关注,始终不能放松。

例如,在对函数内容进行巩固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例题:在函数f(x)=2x2+(x-a)|x-a|中,a是一个实数。(1)当f(0)≥1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f(x)能取得的最小值是多少?(3)若函数h(x)=f(x),x∈(a,+∞),那么,h(x)≥1的解集是什么?由于函数内容的考查大多综合性较强,因此,我特意以多个问题的层次性设置来处理函数例题。这样的设计,不仅为学生们搭建起了由浅入深的思维解题,更将多个函数知识点融合到了同一道例题中,既训练了学生们的综合思维,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高效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椭圆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审视;调控

一、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现状调查分析

1.数学基础知识薄弱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难度、深度逐渐增加,由于部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缺少必要的信息储备量,导致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无法做到循序渐进。在这样的学习情况下,学生会感觉数学学习枯燥无味,逐渐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学情绪,从而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2.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于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仍然沿用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教育方法,加上高中学习任务繁多,学生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高中生对数学学习很感兴趣的只有15%,但是真正能认真学习数学的学生只有10%,其余学生中有的是被迫学习,毫无兴趣感可言。因此,缺乏学习兴趣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反思意识淡薄

由于反思性学习在我国高中学习中发展比较晚,部分学生也已经意识到了反思学习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接近一半的学生懂得经常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但是在具体学习中,他们反思意识淡薄,没有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只有很少部分学生会进行浅层次的学习反思,大多数学生认为老师很少讲解并示范“怎样学数学”的技巧,直接导致学生数学成绩低,无法获取学习成功的体验。

二、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改进措施分析

1.创造反思机会,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弗赖登塔尔曾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要想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的习惯,必须先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往往新旧知识联系比较密切。针对高中数学的特点,在教学之前,老师应布置学生自学教材,对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反思,让学生的“学”走在老师“教”的前面,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立足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结论的证明和应用,而忽略概念、公式、定理、方法的探索发现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发现,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要立足课堂,积极创造学生反思的机会,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课堂学习中,教师须引导学生对以下内容反思:(1)对相关知识点(概念、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进行反思;(2)对概念、公式、定理的内容的反思;(3)对例题的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表述等的反思;(4)对解题中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5)对课堂中自己的思考过程、课堂表现、课堂参与及课堂收获进行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以上内容的不断反思,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能力。

3.在解题教学中训练学生反思性学习习惯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老师讲解范例或者指导学生解答习题后,应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解题反思,着重培养学生自行反思的良好习惯。比如,在《圆锥曲线与方程》的教学中,在解与椭圆相关的数学题时,老师应指导学生对椭圆方程的标准式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反思:(1)公式“x2/a2+y2/b2=1”中每一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2)这些字母之间的关系;(3)字母之间如何正确转化?(4)在标准方程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5)椭圆方程还有哪些变式?(6)在解题中是否存在一题多解?如果利用方程mx2+ny2=1(m>0,n>0,m≠n)或参数方程,问题能否解决?哪种方法更好?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习惯,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4.解题后深入反思,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能力

数学能力的培养与解题密切相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除了仔细审题、制定解题方案、解答表达外,还应该注重解题后的反思工作。解题后反思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完成后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解题思路、方法与结果进行的反思活动。解题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反思:(1)此解法用的是什么数学思想方

法?(2)若改变题中的条件或结论,上述方法还适不适用?(3)题目能否一题多变?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变式,既能加深学生对某类问题结构和特征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使学生做一道题,会一套题,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不是单纯对于学习一般性的重复和回顾,更重要的是深入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思路思维、方法选择、知识策略运用等方面,有没有体现科学合理、便捷最佳的特点。高中数学的学习,更需要强调反思性学习的应用。学生反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增强知识的记忆、知识点掌握的牢固程度,它更趋向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理性的数学思维,从而形成一种良性模式,帮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研究数学的内在魅力,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增加研究性和探究性,指导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创造力,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应认清目前数学教学和学习的发展形势,明确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反思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学习习惯,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提高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