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的优质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殊儿童的优质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殊儿童的优质教育

特殊儿童的优质教育范文1

论文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儿童画,幼儿思维的特点,幼儿艺术教学方式评价标准,非技术性特质

 

近年来,如果哪个小孩在升学时能拿出一摞获奖证书,是一件让别的家长羡慕的事,所以说让孩子进个培训班,参加比赛拿奖成了家长们的心愿。一到寒暑假家长就拖着孩子奔波于各个艺术班,导致了艺术培训市场的火爆,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同时,评奖的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各种名目的奖项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在这种繁荣的景象背后,有一些现象反映出的问题不容忽视,这就是少儿艺术作品或表演缺少童真和想象力。出现这种问题令人焦虑,究其原因是功利性在作怪,评委的口味和评价标准成了培训班老师追逐的目标,这是巨大的利益驱使的结果。许多培训班针对评奖的标准,制定相关的训练指标,总结出一些套路和程式,让孩子按照这些套路和程式训练。这实际上是纯粹的技术性练习,是为完成某种有难度的技巧而做的重复性训练。然而艺术教育,绝对不仅仅是技巧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修养的提高和对艺术的感受和理解,也就是非技术因素的培养。对于技术以外的东西,培训机构不予重视,评奖机构的评奖标准也存在着片面强调艺术技巧和画面效果的趋势,导致幼儿艺术教育走入一个千人一面的怪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改变以技术为主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下面就以儿童画为例从教学阶段、教与学的过程和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幼儿艺术教育的非技术性特质。

一、 幼儿思维的非技术性特质

艺术教育是要分阶段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思维特点。以儿童画为例,儿童的年龄段决定了以表象思维为主,处于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且这种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感性经验的特点,形象理解能力强于抽象理解能力。绘画技术的训练需要长期的磨练和理性的提高,到了成人阶段对的绘画技巧的要求就相对要高一些,为了掌握和熟悉写实技巧就要长期地、重复地训练,如对着模特和静物写生。这对于爱玩的小孩子就太枯燥了,而且也不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所能达到的。同时技术是有规矩的,太多的规矩肯定会限制他们想象力的发挥。儿童画是儿童的知觉与情感的外化,他们不在意技术的高低,只要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绘画这种外在的符号形式传达给他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乐就行了。所以说在儿童阶段学习绘画是排斥技术性的。

二、 教与学的非技术性特质

从这个角度看对儿童的艺术教学活动应该在玩和游戏中进行。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的许多东西是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的,同时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出想象力。孩子的世界是充满幻想的,不同于成人世界的现实性和功利性,他们的艺术活动就是对自己世界的描述。所以说我们不能把他们拉到成人的世界中来,那样他们会失去童趣,也会失去作为一个孩子的魅力。以美术课为例教学场所不一定在教室里,也可以在室外任何一个地方。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样就比在教室里一本正经的教学更生动有趣。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坚持以儿童为主体的原则,家长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应该是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采取一种跟随性的教学方式。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他们的个性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育中应该保持孩子身上的“差异”,不要搞人为的“整齐划一”,否则就会失去孩子的创造力。老师不要作太多的示范,因为不管老师怎么去模仿儿童画,都不能完全体会到儿童的心态,总是带有成人化的因素,如果在儿童画中成人化的东西太多,把儿童看到的世界世俗化、现实化和理性化,就会把他们原本美好的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空间象气球一样戳破,当他们再审视自己的世界时,就会是一种早熟的心态,画出的画自然是“伪儿童画”了。让孩子自由地行动,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调整他们的情绪,关注他们的创作过程,鼓励他们,赞扬他们,引导其通过想像和体验创造出自己的艺术形象,并在这个过程中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老师不需要“教”太多东西,因为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儿童的自主性特别强,随意性大,内在的想法很轻松就可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他的表现方式或结果,有可能并不符合大人的要求,也不一定特别完整,很多在成人看来是词不达意的涂鸦,缺少技术含量,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很快乐,表达出了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在教学中可以鼓励他们一边画一边和语言动作相结合,在技术不到的地方用其他方式补充出来。教与学是一体的,以孩子的喜好和兴趣为主导,老师的“教育技术”隐藏在小孩玩的背后,以一种间接影响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这就是非技术性特质的一种体现。

三、 评价标准的非技术性特质

参加比赛或平时教学老师都会对学生的作品提出评价,正确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不正确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当然是消极的。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评价呢?以儿童画为例:(一)在评价儿童画中不以技巧的高低作为好坏的标准。尽管从技巧出发比较方便,但对儿童却不适宜,因为儿童感性的东西更多一些,技术训练容易损害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容易把儿童画引到套路化和程式化的道路上去。(二)我们可以把他们的美术活动分成几类如:有趣的、有益的和消极的三类。对于有趣的、有益的积极鼓励;对于消极的想办法避免;其中是否有趣是评价作品好坏的核心,以趣味性作为孩子的评价,更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思维的创造力会得到极大的发挥。(三)评委和老师并不一定是完全对的,不能盲从。

结语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我们反对以培养学生技巧为主的教学方法,技术教育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应该远离功利,遵循科学的方法,提倡真正的素质教育。在学习上给他们减负,在思想上减少对他们的束缚,不违背儿童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同时对孩子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美术和文学的教育,给他们艺术的熏陶。帮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建立起以艺术感染力为核心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其人格完善;在创作中激活幼儿的思路,让他们产生创作的欲望,获得自我的满足和对自己的欣赏,从而使孩子喜欢艺术、乐于表现,能感受到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参考文献:

[1]边霞.试论个性化的幼儿艺术教育.早期教育,2004/07

[2]张妤涛.优化艺术教育活动保护幼儿创造意识.甘肃教育,2003/7。

[3]蔡黎曼.让幼儿在宽广的语境中积累审美经验---种看待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的新视角.学前教育研究,2003/02

特殊儿童的优质教育范文2

学前特殊教育是根据学前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采用一般的或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专业认同)。当前,我国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日渐提升。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此次纲要的一大亮点是将特殊教育单列一章,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2014年1月24日,教育部联合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以及残联制定并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该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江苏省也启动了“特殊教育发展工程”,着力解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两大现实问题。

 

在考虑政策导向、社会需求以及本校特色方面,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2011年设置了特殊教育专业,培养专科层次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者。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对未来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思考。

 

一、学前特殊教育人才需求分析

 

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离不开对学前特殊教育人才需求的分析。特殊儿童首先是儿童,因此,特殊教育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合格的教师,然后是具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工作者。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一领域对人才提出的高要求。

 

(一)专业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爱心

 

特殊儿童首先是儿童,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相较于普通儿童,特殊儿童的教育干预更加困难,他们可能具有认知问题、情绪问题、感官障碍等,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多次的内容重复和大量的任务分解才能慢慢掌握,这对教师的耐心和宽容度是极强的考验,因此需要从业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以保证儿童在教育训练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专业人才应掌握先进的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

 

我国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十分紧缺,而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又相对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特殊教育领域包含了非常丰富而专业的内容,如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特殊儿童的康复训练、残疾儿童的生理与病理学等,涉及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等多门学科,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服务于特殊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应具备多元的学科知识,并能够根据时展对知识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三)专业人才应掌握特殊儿童教育、干预训练的技能

 

目前,特殊教育教师主要承担的工作包括为儿童提供集体教学或个别化的干预训练、为家长提供家庭干预指导、为随班就读教师提供特殊教育巡回指导等,这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备大量的实践经验,掌握特殊儿童集体教学的方法,掌握特殊儿童干预训练以及学前融合教育的技能,为特殊儿童设计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和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FSP)。

 

(四)专业人才应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

 

特殊教育是一门交叉学科,而特殊儿童的教育、干预也是一项由医生、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治疗师等人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合作完成的工作,因此,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技巧,从而为特殊儿童提供全面、优质的教育服务。

 

(五)专业人才应具备一定的从事特殊教育研究的能力

 

研究能够监督、评估并促进特殊教育一线工作的高效开展,而我国特殊教育领域相对缺乏本土化的研究,存在大量的研究空白,亟待开发,因此,特教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

 

二、学前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2011年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以来,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学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和专家的指导下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

 

(一)清晰的人才培养定位

 

在进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和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本校将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清晰的定位,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符合现代特殊教育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掌握一定的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组织与实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教学活动能力的专科层次特殊教育工作者。

 

(二)特幼结合的课程设置

 

“特幼结合”是指将学前教育课程与特殊教育课程进行深度融合;特殊教育课程与学前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打破了学科壁垒,统筹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科之间的知识与技能,整理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相通,构建更加满足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岗位知识与技能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更多复合型特殊教育人才创造条件。

 

在确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对一线岗位工作的调研,召开专家论证会等,设置合理的课程方案,以促进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专业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以及集中教学实践三个模块,其中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限选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在人才培养的前半进程中,学生将修习儿童心理发展、教育以及特殊儿童心理、病理、教育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后半进程中,学生将具体学习各类特殊儿童教育干预方面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操作,为接下来的实习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全面、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它与理论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具有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组织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作用,是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因此,在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尤为重要。为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我校从课程设计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着手,不断改革,完善实践教学。

 

1.构建“理实交融”的课程整体设计理念

 

在课程整体设计中,学校一直强调以岗位所需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即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派生工作项目;以完成项目为目标派生工作职责;以胜任工作职责为导向重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课程设计,确保学生学以致用,掌握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整体设计力求以真实的特殊儿童问题驱动教学任务,使教、学、做与社会服务得到有机整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手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训、成绩考核等环节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填鸭式”和过程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境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改进课程考核办法,不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特别是在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学龄前融合教育等高度重视实践环节的课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在实际教学情境或模拟教学情境中的表现。

 

3.完善实训设施,改善教学条件

 

本专业在创建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加强了综合训练实训室、作业康复实训室、儿童心理与行为观察室等实训室的建设,积极增补评估、训练器材,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从而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4.增加专业见习比重

 

在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中,学校加大了专业学生每学期见习的比重,第一学期见习一周,第二、三、四学期分别见习两周,第五学期见习四周,见习地点包括普通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幼儿园以及部分医疗机构,以保证学生尽可能将理论所学与一线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及时了解专业发展的动态。

 

人才培养探究的工作是一项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艰巨任务,在当前专业初创的阶段,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专业的多样化方面探索还不够。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包含了丰富的方向领域,例如智障儿童的教育、自闭症儿童的教育等等,随着专业发展的成熟和完善,可以考虑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事业。

特殊儿童的优质教育范文3

【关键词】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3-0038-04

一、研究缘起

早在1989年,我国政府就确立了发展特殊教育的基本方针: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着重抓好初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时提出了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残疾儿童在普通班随班就读的新形式。〔1〕时至今日,我国特殊教育已有了长足发展,但学前特殊教育情况仍不容乐观。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推测,目前我国学龄前耳聋儿童约80万,加上其他各类残疾儿童,可达到140万,而且全国每年新增19.9万各类残疾儿童。〔2〕我国1994年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通过下列机构实施: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这些机构需要大量学前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热爱、执著等程度直接影响他们投身于学前特殊教育工作的热情,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质量。为了解我国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探明影响专业认同感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我们开展了相关调查。

二、概念界定

所谓专业认同感,是指一个人表现出的对所学专业的认可情感。具有专业认同感的人会坚信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

本次调查主要了解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学习中以及即将毕业时三个不同阶段的专业认同程度。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一)问卷基本情况

调查采用整体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共选取我国某高校学前特殊教育专业两个班共78名学生(样本A为毕业班学生;样本B为非毕业班学生)。共发放自编问卷78份,收回77份,问卷有效率为100%;被调查对象中,毕业班学生样本39份,占毕业班学生总数的80%;非毕业班学生样本38份,占非毕业班学生总数的48%;样本总数占本专业所有人数的60%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分析

对专业认同感的调查主要从对专业了解的程度、专业选择动机、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态度、专业前景展望、专业坚定性等几个方面展开。

(1)入学前对专业的了解程度

从表1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没有听说过学前特殊教育专业,更不了解这一专业开设的课程,但有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初步了解将来的工作,知道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特殊儿童,而且相信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会对学前特殊儿童有所帮助。

(2)专业选择动机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提到的13种专业选择动机主要集中在工作(就业率高;待遇高)、兴趣(对特殊群体有帮助;喜欢孩子;喜欢教师这一职业……)、被迫(高考分数不高,没有其他选择;家人的决定;服从调配……)三个维度,所占比率分别是34%、42%、23%。可见,调查对象选择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动机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被迫、无奈等现象。

(3)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态度

该问题的调查对象是学前特殊教育专业二年级以上学生(包括二年级)。调查显示,75%的调查对象对课程基本满意,17%的调查对象认为课程设置存在严重问题(毕业班学生所占比率较大),8%的调查对象对于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没有自己的想法。

(4)专业前景展望

该问题的调查对象是毕业班学生,因为毕业生经历了全部专业学习阶段,可以更好反映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发展前景的看法(见图1)。

从图1可见,随着在校学习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受到社会认可,而认为从事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能带来较高社会待遇的学生却越来越少。

(5)专业坚定性

调查显示,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坚定性情况相对来说比较乐观,66%的学生选择“学习期间如果有机会转专业也不转”,62%的学生选择“如果再有一次选择机会,还会选择本专业”。不能忽视的是,有一部分学生的专业坚定性不强,有换专业的倾向。

2.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分析

该问题的调查对象也是毕业班学生,研究者认为,毕业生可能会更真实地反映出本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情况。

(1)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对社会言论的感受

图2及表2、表3显示,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入学前感受到的多为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理解和鼓励。到毕业时,尽管他们得到的理解、鼓励要多于感受到的歧视、压力,但是,他们得到的理解、鼓励经历了由增多到减少的趋势(56%72%62%),而感受到的歧视、压力却直线上升(10%23%33%),这无疑不利于培养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

(2)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心

理状况及知识储备情况

从图3可见,随着学习年限的增加,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逐渐做好了专业学习和将来工作的心理准备(49%64%74%),但是,他们却越来越怀疑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学前特殊儿童帮助的有效性(74%69%62%)。对大三以上(包括大三)的学生调查发现,只有38%的学生认为自己切实掌握了帮助学前特殊儿童的能力。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整体水平中等偏上,但部分学生存在专业坚定性不强、自我效能感较低等问题。

第二,影响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待遇、社会言论、学校课程设置、学校师资水平、自我效能感、就业机会等。

五、提高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措施

(一)加强对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宣传力度

学前特殊教育是整个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对它的认识尚不清晰。调查显示有71%的学生在入学前没有听说过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因此加强对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宣传力度十分必要。政府可以制定政策规范学前特殊教育,强调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媒体可以通过宣传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学前特殊教育;学校在招生时应详细介绍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性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以及就业方向等,让学生和家长对学前特殊教育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学生自愿报考这一专业。而且,加大对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宣传力度有助于减少学生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自愿选择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会有更高的专业认同感。

(二)引导社会言论正确、客观评价学前特殊教育专业

主流社会言论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人们对学前特殊教育专业持积极、赞赏、支持的态度将会极大地加深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情感,坚定其专业志向,而消极、贬低、拒绝的态度将会极大地降低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导致他们怀疑甚至放弃自己的专业。如调查显示,感受到社会言论歧视或压力的学生中有64%的人要转专业,可见社会言论对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巨大影响。因此,必须引导社会言论正确、客观评价学前特殊教育专业。

(三)多渠道扩大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

就业情况是学生选择专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感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调查显示,31%的学生选择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动机是认为读该专业“好找工作,就业率高”,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目前,我国学前特殊儿童主要集中在康复机构或特殊学校的低年龄班,专门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机构还很少,这使得学前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要解决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学前特殊教育的投入,例如,开设专门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机构。同时,也要鼓励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自主创业。

(四)提高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学前特殊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因此社会各界应理解、尊重、支持他们。学前特殊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社会福利性,虽然我国从1956年起设立了“特殊教育补贴费”,规定盲、聋哑、弱智等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享有15%的附加工资作为特教津贴,“十五”期间政府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的待遇,〔3〕但是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相比,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待遇还有待提高。只有切实提高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才能真正保证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者安心从事本职工作。

(五)幼师院校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这能大大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在本次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持满意或较为满意的态度,72%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整体框架合理,53%的学生认为师资整体力量雄厚,但还有不少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师素质不满意,尤其是对教师素质不满意。在这部分对师资力量不满意的学生中,有44%要转专业。因此,重视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当前幼师院校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六)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班杜拉,1977)。一般来说,知识扎实、技能过硬、拥有较多成功经验的学生自我效能感强,而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专业认同感、专业坚定性也较强。本次调查显示,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强,整体水平较低。图3显示,只有38%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帮助学前特殊儿童的能力,而影响他们掌握相关能力的因素之一是所学知识的有效性。随着在校学习时间的增加,学生对知识有效性的期望值由入学时的74%下降为毕业时的64%。这提醒幼师院校要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注意课程内容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另外,为学生创造与学前特殊儿童接触的机会,给学生提供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平台,是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仲汉.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特殊教育(一)〔J〕.现代特殊教育,2001,(3):42-45.

特殊儿童的优质教育范文4

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发展之中的基础,一般指的是为0~6岁儿童所提供的教育。在这个年龄阶段之中的儿童,可塑性较高,学习能力更强。因此,应当更加重视学前教育阶段对于整个教育体系之中的地位和意义。公平是每位公民的需求,教育公平更是立国之本。教育公平作为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项目,担负着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应当通过改善学前教育中现存的问题,更好地保障学前教育的公平。

2现阶段中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对于我国而言,总体投入教育的经费相对就较少,再加上学前教育并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对学前教育阶段的把控能力和管理能力不强,投入到学前教育阶段中的经费更显不足。有调查表明,国家财政性幼儿教育经费仅仅只占到了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1.2%,这个比例非常的低。因为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各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相差较大,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政府更多地给予资金支持,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2.2内部资源分配公平问题

一般所指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大方面。如前文所述,我国各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相差较大。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而言,经济发达区域中师资力量基础较好,人员数量较多,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不然。而从物力资源角度而言,经济发达区域中物资寻找方式简便,运输费用较低,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资源的公平分配。

2.3师资队伍素质水平降低

一方面,由于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不同于小学教师,大部分没有编制,每月工资和福利待遇也没有保障,还有一些幼儿园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长期拖欠幼儿教师工资,从一定程度造成了优质幼儿教师的流失。另一方面,随着高素质幼儿教师的流失,为了填补这个缺口,吸引了一批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的人员进入幼儿教师团队,进而更加促使了幼儿教师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降低。

3保障学前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方法

3.1增加学前教育阶段的财政投入

从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而言,增加财政收入,有助于增强学前教育阶段的水平,提高学生教育阶段在整个教育阶段中的地位。根据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发展水平而言,应当加大学前教育所占的经费比例,确保教育处于公平的地位。

3.2解决内部资源分配问题

学前教育不仅在教育分配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而在其内部而言,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部分的幼儿园霸占了我国本就少的可怜的学前教育经费。例如,一些政府机关幼儿园,由于历史原因和常年积累下来的积淀,往往独占着某一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而言,应当保障农村地区幼儿园基本配置,需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等方式,解决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3.3保障师资队伍水平

解决当前学前教育师资问题,应当至少从教师身份和教师待遇两个方面来操作。一方面,应当为学前教育教师建立获得身份的途径。现阶段,仅有少数公办幼儿园中的部分教师是有编制的,通过建立好这样的途径,使得更多的幼学前教育教师,尤其是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能够获得编制,获得身份和尊重。另一方面,应当保障学前教育教师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保障学前教育教师地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有利于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自我认同感。

3.4重视学前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格外集中注意力。一般来说,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儿童,不管家长愿意或是不愿意,都会被强制要求接受教育。而学前教育阶段却并不一样,很多特殊儿童的家长并不知道孩子如何去教,也不知道应当送到什么样的机构去教,这必然会导致了特殊教育在学前阶段和小学阶段的一个脱节。关注学前特殊教育公平问题,是缩短小学之前教育内部差异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特殊儿童的优质教育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 博爱 特教事业

一、引言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坐落于被誉为“博爱之都”的南京,是目前全国唯一独立设置的、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恪守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服务的办学宗旨,秉承“博爱塑魂、质量为本、特色立业”的办学理念,共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及残疾人管理与服务机构等培养了两万多名专门人才,被誉为“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

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首先应知识丰富、博学多识、多才多艺,在此基础上应提升内涵、德才兼备、品位高雅,还应进一步由己推人,外化为博爱仁义之心、关爱他人、奉献社会[1]。所谓博爱,即是普遍的爱,又是指爱的广泛,对象的普遍,内容的广泛。除了爱得广、爱得博,还有爱得深、爱得真、爱得切[2]。

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校在提高学生为残疾人事业服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在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关心,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博爱情怀,因为他们毕业后大多数将走向特殊教育的岗位,而这些工作岗位不但需要他们的技术和能力,更需要的是他们对这份工作深深的热爱和对工作对象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使那些残疾人在他们的耐心帮助教导下得到温暖,得以成长,萌发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并努力通过他们自身的实际行动动员号召身边的人及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这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

二、我校在校园博爱文化建设方面的措施

(一)大力营造校园博爱文化氛围

一个健康向上、博爱温馨、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莘莘学子所向往的。同时这种氛围也是一个学校校风、学风及在校大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因此,学校博爱文化氛围的营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通过百“爱”墙,残障名人文化园,“墙上咖啡”厅、博爱广场,以及校园里的盲道、无障碍通道、电梯里面的盲文按键,以“博雅楼”、“博远楼”、“博韵楼”、“博英楼”命名的教学楼等,处处彰显出对残疾人的一种无声的关爱。“除了听,我们什么都能做”,“技术让我们沟通无障碍”、“教育是改变残疾人命运的基本出路”均为我校的经典标语。学校的这种人文环境使我校残障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尤其是残障名人文化园,通过对残障名人事迹的介绍,激励了他们对生活的勇气和对未来的信心。

(二)加强博爱文化素质教育

1.课程设置

为了使我们学校的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为残疾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帮助,为将来投身特教事业打好基础,学校特为每一个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开设了特殊教育概论、盲文、手语等课程,使每个学生均具备与特殊人流的能力。

2.融合教育

“爱是最大的公正,公正是最适度的爱。”[3]能够给予残障学生最大的爱,就是让他们享有教育资源上的公正,因为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因此,我校为了使残障大学生平等共享学校人文与教育资源,更好地拓宽残障大学生的就业领域,根据学校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部署,以阳光学院为主体,依托各二级学院,选择适合残障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专业,实施残健融合教育试点。

通过试点教育的顺利实施,使残疾学生接受正常生的教育,不让任何一个残疾学生因为身体上的缺憾而折断了飞翔的翅膀,给予他们实现梦想的机会,让他们和正常学生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接受同样的教育。同时通过融合教育,促进了正常学生与残疾学生的交流,此种教育方式的改革增进了正常生与残障学生之间的了解,学习上的互补,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3.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在素质文化课的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些精华思想。比如:仁爱思想,儒家文化中的仁,就是爱人,就是以“爱人”之心,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做人方面提倡:爱自己,同时要爱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别人就别害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学思想。做人做事方面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终实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这与我们今天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开展校外志愿服务和实践

1.为校外特殊儿童提供免费康复训练

我校康复科学学院设有儿童康复和社区康复专业,专任老师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每周定期对校外开放,带领康复科学学院的学生一起免费为校外脑瘫、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老师们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和言传身教,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思想得以升华。学生也在服务实践中增加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对这些特殊人群更多的理解、更多的耐心。

2.创建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

我校建立了太平村小学(设有随班就读班级)、江宁区婷婷特殊儿童幼儿园、红山街道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等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期间,由我校专业教师带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到以上基地,开展针对残疾人士和特殊儿童的志愿服务。

3.“太阳花”青年志愿者品牌建设工程

我校“太阳花”青年志愿者品牌建设工程,初建于2007年。该工程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关注特殊人群和投身残疾人服务事业,专业从事助残志愿服务。依托校园特色,在专家导师团的带领下,打造专业志愿团队:手语翻译服务队、盲文翻译服务队、智障患者服务队、肢残康复训练服务队等。开放实训场地,发展融合创业模式。在每个二级学院均成立有“太阳花”志愿者小分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暑期,发挥各学院的专业优势,开展听障儿童夏令营;走进监狱,关爱聋哑服刑人员;把“太阳花”向着太阳、向着光明努力生长的精神带给他们。此外,开展助残服务需求调研,拓展服务基地,我校“太阳花”志愿者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残疾人托养现状与分析――基于江苏省的调查研究》作品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和交叉创新二等奖。

有很多学生已毕业多年,但仍然坚守着自己当初的梦想,把公益当作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事业来经营,身体力行,并成立自己的公益组织。虽然收入很低,条件艰苦,但他们却无怨无悔,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布祖国的每一片土地。在服务奉献的过程中,在他们那纯洁的笑脸中可以看出,他们收获了不只是感动,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现在,他们的这种博爱精神正在延续和不断壮大,并且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特师人加入他们。

4.青年志愿者协会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各级残联、特殊学校、社区街道服务中心,以及各级各类康复福利机构均有密切合作,随时随地为他们提供志愿服务。在校生中近有70%3000名学生成为志愿者,通过服务他人,提升自己,在被需要中体现自我价值,感动自我,感动他人。

此外,我校历来重视志愿者的选拔和培养,多次参与各类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先后服务于广州亚残会、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伦敦残奥会、亚青会、2013年全国盲人乒乓球比赛等重大赛事和活动,我校的青年志愿者们也成了活动中一道别样靓丽的风景线,多位同学被评为“杰出志愿者”。志愿者们在服务中不但从残疾人身上学到了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齐心协力、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他们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我校的博爱精神,为残疾人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校青年志愿协助组织开展的“星之翼・感觉统合训练营”活动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荣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

(四)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博爱情怀

爱是感情的提炼与升华,博爱之爱更是一种内省和修炼[2]。我校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通过活动的参与,提升自己的道德认知和博爱情怀,并逐渐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身行动的内在驱动力。

1.“暖阳公益”组织

我校的“暖阳公益”组织,成立于2012年,它以“专业博爱平等”为理念,以“发挥专业优势,推广融合教育”为宗旨,以“改变欠发达的地区错误的残疾人观,搭建随班就读的平台,促进当地融合教育尤其是随班就读的发展,给特殊儿童带去可能性”为目标。在中国欠发达地区推广融合教育,开展融合教育夏令营,融合教育知识宣讲会等,并多次带领志愿者前往贵州、青海、江苏等地开展活动,为当地特殊儿童带来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同时对提高当地对融合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认知起到一定的作用。

目前,“暖阳公益”已基本上由我校学生自我运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他们的足迹和身影吸引了一大批青年志愿者的加入。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挥洒着无悔的青春,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宣传着融合教育的理念,以期改变那些落后地区的错误认知,让那些残疾的孩子接受公平的教育。暖阳公益实施以来,通过几届学生的共同努力,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并荣获了“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

2.开展“定向行走”训练

“定向行走”,即:正常学生戴上眼罩,手持盲杖,在规定线路进行行走练习,旁边的同学在必要时提供帮助,让他们体会在黑暗中行走,扮演“盲人”的角色。通过这种角色的互换,让学生切身感受盲人行走的困难,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主动给予此类人群力所能及的帮助。

3.开展以博爱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博爱精神和道德素养。例如:通过开展以“生命教育”、“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使学生珍惜生命、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开展校园博爱人物评选活动。通过周围人的眼睛,从学生中选出博爱先锋,树立典型人物,宣传博爱事迹,在校园内广泛传播正能量。

开展以“博爱”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开展以“当代社会是否需要博爱?”为论题的辩论赛等。通过以上活动,学生提高了对博爱的认识,在思想的交流中加深了对博爱精神的理解。

三、结语

虽然我校在博爱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切实呼吁了更多的人对残疾人及弱势群体的关注,学校通过切实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为全国输送了大量从事特殊教育和为残疾人服务等行业优质毕业生,但是如何将这种博爱精神内化为每一个人的自知自觉的行动,并且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主动地扬善抑恶,将这种信念贯穿自己的一生并代代相传影响身边的人将会是一个重大和艰难的课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完成。

参考文献:

[1]李向农,徐金龙.践行“三博”文化育人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9):45.

[2]张楚廷.博爱论[J].学园,2011(12).

[3][美]弗莱彻.境遇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75,80.

特殊儿童的优质教育范文6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院校;学前教育;特色课程

1地方综合性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1部分院校缺少对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的研发

泰勒在《课程研究入门》中提到:“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递信息、表达意义、体现价值的媒介。”[2]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外显途径,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水平。但当前部分院校在没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培养方案的前提下,便已经开始着手申报增设该专业。多数院校秉持“尊重传统,避免出错”的原则,唯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利益至上,采取简单复制的方式设置学前教育课程。但对自己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构建何种课程体系、能够开设何种特色课程缺乏思考。这就导致学生在今后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难以突出特色、彰显优势。

1.2部分院校缺少对学前培养方案的定期研讨

当前,部分院校地处地级市而非省会城市,且新设专业缺少影响力、知名度较低,受地域和专业知名度的双重影响,难以引进高素质的博士人才或高职称资深教师,而优秀的硕士人才则因学历限制而难以获得相同的待遇。这使得部分院校学前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个别课程须由外聘教师进行授课。此外,部分院校无法成立学前教研室,或教研室的教师数量较少,难以保证定期召开专业研讨会,不能及时发现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也难以研发凸显学校及专业优势的特色课程。

2长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创新

长春大学作为新一批增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地方性院校,早在制订培养方案前就认识到提高学前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必备前提。这就涉及了学校教育最核心的问题,即“教什么”的问题。课程作为保障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因此,长春大学结合自身特色和二级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专业优势为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如下特色课程:

2.1明辨性思维课程

当前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仍沿袭中学时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缺乏对新事物探索和研究的能力。这就导致多数学生毕业后难以融入创新型与学习型社会,无法灵活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无法全面客观地思考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为此,长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明辨性思维课程。该课程是国家基金委引进的国外本科互认课程(ISEC)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通识性教育课程。课程以开放、民主、互动、批判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对已有结论进行质疑。[3]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以专业性与批判性视角看待当前的教育问题,形成全面、客观的思维模式,提高自身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雅思英语

在教育国际化浪潮下,英语仍是学校考核的重点科目。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不仅有利于其掌握前沿的学科发展动态,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长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所在的国际教育学院与俄罗斯的孔子学院联系密切,且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升学压力,创新性地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了雅思英语课程。学校希望通过雅思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学生的就业优势。[4]

2.3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2017年颁布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也明确提出:“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由此可见,融合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主要形式,能够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对儿童进行差异化教学也是当前学前教师需要掌握的教学能力之一。长春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所同时也是亚洲第一所专门招收残障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学校,在特殊教育方面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模式。结合学校特殊教育专业优势和当前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长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门开设了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既具备普通教育的知识体系又具备特殊教育的知识体系,既能了解全班儿童的知识性学习,还能探究如何在班级中和谐容纳特殊儿童。[5]

2.4提高实践学分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明确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的职业基本能力,即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且《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指出教师须注重知行合一。由此可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的现实需要,既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也有利于学生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而长春大学作为应用研究型大学,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技能,在保证学生取得毕业总学分的前提下,始终坚持分阶段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学分。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为例,不仅每学期都会保证两周的幼儿园见习活动,而且增加了专业课程中的实践学时,引导学生适时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除了开展上述特色课程教学以外,长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也会定期组织教师针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状态与课堂表现进行研讨,及时发现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对培养方案进行完善。在遵循学生专业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念,养成良好的专业品质,培养学生独特的专业技能。

3地方综合性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的探索

地方综合性院校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具体要求如下:既要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也要有独特的培养方式;既要考虑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整体需求,也要考虑高校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既要着眼于当前教育的整体形势,也要结合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借鉴长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模式,地方综合性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专业发展:

3.1完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突出专业特色

在课程理念上,学校要彰显育人价值,强调学前专业人才的人文情怀培养,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努力培养具有教育情怀、具备高尚师德、心系幼儿发展的学前教师。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除了须注重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要重视专业情感与专业道德的养成。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也要着眼适应幼儿园发展的新需求,更加专注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可充分调动本校教育教学资源,将各相关专业优质课程进行共享,适当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的建设;可提高实践学分,给予学生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拓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场域空间,延长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时间,全方位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本领,更合理地定位学前教师的角色;努力构建层次分明、目标清晰、结构合理、内容完善、实践丰富的优质学前教育“课程群”。

3.2搭建多样化教师学习平台,提高教师能力

一是要搭建专业能力提升平台。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应落实一对一、老带新的导师制,聘请学校的骨干教师或教务督导组教师定期为新教师传授经验,可通过观摩课程、共同备课、同上一堂课等方式提高新教师的授课水平,并及时发现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此外,学校也应定期组织专业研讨,在研讨中及时调整课程开设顺序、优化课程科目,并结合社会教育热点及学校发展特色,共同研讨专业特色课程建设,全方位优化学前培养方案。二是要搭建科研能力提升平台。由于多数新教师缺少独立组织科研的能力,且部分院校禁止教师在入职前三年申报课题,因此可以鼓励新教师参与到骨干教师申报的科研课题工作中,并为学前教师提供线上线下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中,引导教师借鉴其他高校学前教育的办学理念和课程模式,思考所在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并深入探究科研过程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