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范文1

(一)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工作较为缺乏

目前,随着新医院会计制度不断的深入实施,其在工作的范围上扩展到医院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提高了对医院成本控制核算的力度,以达到降低医院在经营活动上的成本浪费,促使医院高层管理者对医院整体实现有效的控制管理工作。但是,我国部分医院在对经营活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时,普遍只存在事前或者事后,没有做好全过程、全方面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而导致成本会计核算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削弱了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对医院整体的控制管理,造成成本问题频繁出现在某一细小环节上。另外,部分医院虽然对成本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摸索与建设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归集与整理,没有真正的在成本会计核算、分析以及评价上形成系统的体系,进而造成了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整体效果被削弱,同时也不能发挥出对医院整体的核算控制力度。

(二)缺乏必要的成本会计核算意识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医院属于事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上不以赢利为目的,组织布局上主要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因此也就造成了我国部分医院在成本会计核算上较为缺乏相关工作意识,即使是国家实行了《新医院会计制度》也没有进行相关的完善工作,从而导致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对医院成本的控制管理失去效用。而另一方面,部分医院在财政拨款的管理工作上没有足够的重视,相对于企业来说,医院在成本会计核算的分析指标上较为缺乏经验,也没有形成整套的体系,进而造成医院在实际的运行上只能参考其他医院或者企业经验,而这又恰恰阻碍了医院在成本会计核算上分析指标的完善工作,使相关问题出现循环死结的现象。

(三)内部成本会计核算人员素质较低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医疗卫生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改革工作,医院在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上的难度也在提高,因此医院对财务会计人员的数量与质量都在不同程度的提高(注:《新》实行后,对会计的要求有所提高)。然而,我国部分医院在财务会计人员的选用上依然停留在以前的业务需求上,在相关考核项目上对现代人才的选用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另外,医院对现有的财务会计人员在培训教育工作上也不重视,进而导致我国医院内部会计核算人员越发的缺乏新的核算理念,在相关的核算工作上跟不上实际问题的出现,最后导致企业内部核算工作逐渐流于形式。

二、提高医院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相关对策

(一)建立健全会计成本核算体系

医院只有在遵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才能提高医院在成本核算层面的规范化以及全面化。而在医院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建立的过程中,相关的建立人员与管理者要深入到医护人员中去,通过约谈、建议以及探索等形式真正的找出问题的所在,并根据相关问题进行实际的建设工作。而对于已经建立成本会计核算的医院,要对成本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工作,规范好成本会计核算的相关程序以及流程,提高其对医院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管理力度,细致入微地做好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最后,在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将医院在业务活动上产生的每一笔资金纳入到成本核算的工作上,对相关费用在预算计划、用途以及结算上进行核算,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业务资金及时进行纠正。

(二)提高全面的成本会计核算意识

目前,随着医患问题在社会上的不断蔓延,医院在管理工作上一些细小的失误也会被无限放大进行对待。因此,医院实行全面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已经成为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对自身在经营活动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医院要提高对内部的工作人员在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上的认识力度,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本控制意识。另外,医院还要提高科室与科室、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能力,在遵从相关的业务流程以及成本会计核算的前提下,对内部全体员工在成本会计核算上加大监督力度,保证所进行的每项业务核算工作都能在会计核算体系的监督中进行,从而提高医院内工作人员的成本会计核算意识,建立全方面的核算体系。

(三)提高内部会计人员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质

近几年来,随着《新医院会计制度》在我国全面的铺行,我国在医疗卫生的改革工作也在不断进入新的台阶。

1.医院的高层管理者要从自身出发,提高对我国相关规章制度的研究与探讨力度,通过自身对成本会计核算知识体系的认识能力,提高医院在进行财务会计人员选用过程的合理化,通过引进高素质会计人才带动医院内会计核算能力的整体提高并鞭策原有员工的积极性。

2.医院要不定期的对内部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相关会计人员与时俱进的知识理念,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邀请高校教授以及相关专家进行专题的讲座,提高内部会计人员在成本分析层面上能力。而随着会计电算化在医院内部的普及,还要提高内部会计人员在电算化方面的能力,进而实现全面成本会计核算工作。

3.针对事业单位共有的毛病,医院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在工作上绩效的考核,把工资以及职位升迁与工作绩效进行挂钩,而对于部分怠工人员实行辞退制度,进而激发内部会计核算人员的竞争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质。

(四)提高会计核算工作在成本预测方面的能力

目前,我国医院在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一般要求对医院内相关的卫生医用材料实行消耗定额管理,进而实现对各科室业务费用的限定,而在办公费用的分配上则以包干为主,使相关消耗浪费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医院内的财务会计人员要提高对未来市场的预测能力,利用本身对未来市场的掌握做好预算工作,从而制订出未来一定时期内医院在物品选购上的预算计划与科室研发经费的分配计划,进而在实际市场与工作上实现对等参考,提高医院在资金成本上的利用率,避免出现会计预算与实际情况偏差过大的现象。

三、结语

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范文2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对客观经济活动的表述和价值数量上的确定,为管理经济活动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的记录、计算和报告,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是会计核算的显著特征。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告,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

(来源:文章屋网 )

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范文3

(一)内控手段设计滞后于制度建设

近几年,人民银行一直把制度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健全完善会计内控制度。如:总行自2005年起陆续制定的《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国库会计管理规定》、《国库资金风险管理办法》等,从不同角度具体规范了国库会计行为,是各级国库实施内部控制的依据。但由于没有配套设计出科学先进的内控手段,一些制度规定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如:《国库会计核算业务操作规程》中规定:“调入、收回或领用重要空白凭证时,国库根据‘重要空白凭证领用单’将重要空白凭证起讫号码输入国库会计业务系统进行控制,记收入账,……调出、使用或销毁时,国库根据实际消耗的重要空白凭证起讫号码输入国库会计业务系统,记付出账”,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中一直没有该项功能,各级国库只能靠手工登记簿和定期检查来控制;《国库资金风险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各级国库应通过管理或技术手段实行新增用户双线管理,由国库部门负责人确定或系统维护人员设置用户,经国库会计主管确认、授权后生效”,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中仍然采取国库会计主管设置用户、自动生效的传统方式。

(二)内控手段以人工操作为主,缺乏系统控制

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内控管理活动不能与会计核算系统中的数据资源有机结合,只能通过单项的人工控制或辅助记载来完成,内控活动与会计核算行为被人为隔离,难免出现内部控制不及时、制度落实不到位现象。如:会计人员加班、暂付款挂账等需要会计主管审批后办理的国库会计重要事项,重要空白凭证的领用、销号控制,同城票据交换退票处理等,只能通过会计主管记载登记簿或在凭证上签批等方法进行人为控制,国库会计核算系统或同城清算系统中没有实现对相关核算信息的强行控制。

(三)内控管理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现象

会计内控制度中设定了很多手工登记簿,各级行主要依靠记载手工登记簿来实施会计内控活动,但由于手工登记簿种类繁多、记载随意,各级行普遍存在登记簿记载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现象。因此手工登记簿只能从表面上反映会计内部控制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会计内控的全过程。若过分依赖手工登记簿,很容易使会计内控流于形式。如:有的行偶尔会出现不合理兼岗、代码混用、一手清等现象,这些违规行为很容易诱发资金风险,但只靠常规检查、查看登记簿是不会发现的。银行系统发生的一些资金案件,大都是由于会计活动有章不循、缺乏过程控制而得逞的。

人民银行会计内控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会计内控手段单一老化,电子化、系统化程度较低,缺乏科学先进的措施方法。这客观上为违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改进人民银行国库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内控手段设计应与制度建设同步

出台内控制度首先要考虑其可行性,应同时设计出科学规范的内控手段,确保制度能够落实到位。假如核算系统不能支持制度规定,就要及时对其升级,通过完善系统功能实现内控要求,使内控手段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性更强。

(二)强化系统控制,提高内控手段电子化程度

建议对国库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升级,将部分会计主管的审批由手工登记、签字改为系统授权控制,并自动记载各种电子格式登记簿。如:在系统中设定正常工作时间,操作员在非正常工作时间登陆系统,必须由会计主管登陆系统进行授权控制;对于暂付款挂账、暂收款划出等会计重要事项,必须经会计主管登陆系统进行授权方可办理;在记载重要空白凭证表外账务时,通过录入起讫号码,实现对重要空白凭证领用、销号的控制;等等。通过这类措施,切实将内部控制贯穿于会计活动全过程。

(三)利用各种手段,强化过程控制

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范文4

关键词:公路建设会计核算方法

公路建设具有投资大,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而对公路建设的会计核算也要围绕这一特点而进行。而且要按照会计核算规则,合理地反映公路建设的全过程。

1按照公路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的特点找准会计核算的基点

首先,要做好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在公路建设资金管理中,应坚持设计有概算,施工有预算,竣工有决算的管理原则,而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参与到整个建设过程中去,要按照《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要从工程前期的财务评价,资金筹集、工程计量、合同签订、变更审核、项目施工评优等都要纳入财务管理范畴。

其次,做好资金核算,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资金量大,运用周期长是公路建设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公路项目财务管理的核心,如何搞好资金核算,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就成为会计核算的重点。公路工程建设中自有资金仅仅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信贷资金。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宏观政策调控、通货膨胀,利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资金管理要贯穿整个公路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要把降低融资成本做为最主要的管理内容来抓,以达到高效率地使用资金和降低公路建设成本的目的。

第三,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在公路建设项目核算中,要根据已批准的工程概算内容设置账务和进行会计核算。要建立健全整个工程期内的财务管理制度,克服临时思想和短期行为。特别要加强实物管理,对材料设备采购、存货等公路建设所需各项物资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定期进行财产物资清查,并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会计报表。

第四、发挥财务管理的决策与监督职能,对公路建设项目做好财务分析与评价。

(1)项目所需资金的测算,主要是确定或预测进行公路建设项目而被选择的不同行动方案所需要的工程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贷款项目在建设期的利息支出等,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编制项目所需资金的使用计划。

(2)项目的获利能力分析,公路建设项目的财务投资分析将以项目现金流量分析为基础,全面衡量与评价项目的投资收益,并进一步作出最优方案的选择。

(3)公路建设项目财务报表分析,对公路建设项目来说,其未来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以及偿还债务的能力可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结果来反映。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是对公路建设项目财务收益进行综合反映的一种分析方法。公路建设项目财务报表分析还具有另一个重要作用,这就是当地建设单位采用招标形式选择施工单位时,对投标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有助于建设单位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投标单位目前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以及未来该投标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可能的变动情况,有利于建设单位选择最优的施工单位中标,以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做好公路建设项目竣工决算

要做到财务决算与工程决算有效、自然地衔接,公路建设项目竣工决算中包含工程决算和财务决算,其中工程决算又是财务决算的基础,只有工程决算编制完整才能为财务决算打下良好的基础。财务人员要参与工程决算编制的全过程,因为工程决算与财务决算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在工程决算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t)工程决算经过招投标,大的项目是不容易被遗漏的,容易被遗漏的是未经招投标的小项目,线外工程,收尾工程等这些项目一定要纳入工程决算中去,如有遗漏,工程项目将无法与财务项目相对应。

(2)工程决算中的主要内容是工程量的确定,主要包括收尾工程,土地占用面积的确定,概算与实际投资完成情况等。

(3)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涉及工程,财务、征地拆迁,工程监理等方方面面,会计人员要熟悉公路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工程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工程建设方面的技术知识,熟悉有关公路建设的基本法律、法规等法律知识,包括项目工程前期工作的管理规定,工程竣工验收的要求等。

(4)按《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编制财务决算,在工程决算编制的时间要求上,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因为公路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因此,会计制度规定要按会计年度编制年度财务决算。在工程完工建成后编制工程竣工决算。年度财务决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建设单位在基本建设期间各个会计年度的财务状况和建设成果。而工程竣工决算是在年度财务决算基础上编制的以货币或实物数量为计量单位,全面反映公路建设项目从筹建开始到竣工为止的全部建设情况,包括自开工以来历年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债权、债务清理情况,项目投产使用情况等等。这就要求财务决算与工程决算在编制时间上既要有年度上的区别又要在整体上趋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公路建设的财务状况及其财务成果。

3依据科目设置建立相关辅助台账,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当中控制

在公路建设项目会计核算中,运用台帐的灵活性解决会计核算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解决财务核算的滞原性,运用台帐管理起到审核、核对作用,起到对项目前期、中期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可以满足日后查询的需要。

3.1固定资产台帐

在公路建设项目中购建的办公用品如电脑、复印机等,交通工具包括车辆以及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购置的大型机器设备以及工程完工后使用的养护设备和沥青拌合设备、摊铺设备等都应列入固定资产核算,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中要求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并且在试运行期间不得计提折旧,为便于对购建固定资产的管理及工程竣工的移交,应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台帐,其内容应包括:购建时间、购进时的固定资产原值,相应税费,使用年限等。

3.2合同辅助台帐

合同管理是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公路核算中涉及的合同金额占总概算量的85%。因此,在日常财务核算中要按照合同内容设置合同计量期数,支付凭证号、合同原金额、变更金额,合同实际支付金额,开工预付款及质量保证金等项目设置台帐,对合同进行日常管理。

3.3贷款及利息台帐

由于公路工程项目投资巨大,除施工企业及建设单位自有的资本金外的建设资金均来自银行贷款为保证低成本筹集资金,高效地使资金,这就要求银行信贷资金按照工程进度分批次地投入,以减少利息支出。因此就有必要建立银行贷款及利息台帐。通过使用电子表格设置贷款的时间、凭证号、贷款金额、期限、应付利息、实付利息等明细项目、对合理使用,筹措资金及制定还款计划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便于对贷款取得及利息的支付等综合情况的核对和查找。

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范文5

关键词:会计工作 经济活动 会计核算

会计工作为经济管理的一门学科,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会计理论和实际工作都有很大的发展。在治理、整顿中,强调加强会计工作的科学性,清除会计工作中的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如实反映经济活动,抵制弄虚作假

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客观情况是会计工作遵循的基本准则之一,只有如实反映,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一点不仅对微观经济十分重要,同样对宏观经济也是十分重要的。试想,如果会计反映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与客观实际不符,那么据此而进行的分析和决策都必然是违背客观实际的,就很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在经济管理中,会计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系统,它能以价值指标综合反映生产、流通、积累、消费的规模,这些指标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有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就是在对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财务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由此可见,如实反映经济活动是提高会计工作的科学性,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一个首要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前一段时间里,一部分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失实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例如,对财产资金、成本费用、财务成果的计算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随意性,造成财产不实,家底不清,盈亏失真。这种问题不仅影响了某一个具体企事业单位的财状况,而且在宏观上干扰了国家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是造成经济秩序混乱的一个原因。会计核算失实问题从其性质上分析,是主观地、主动地违背有关会计法规的行为,带有很大的破坏性,必须在治理整顿中加以清理和纠正。

2.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核算和控制,杜绝脱离会计核算的财务收支

会计应当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核算和监督,只有这样做,对经济活动的微观管理和宏观控制才有可靠的依据和基础。可以设想,如果我们没有一系列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的价值指标,那就不可能对经济活动作总括的认识,也就无法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研究,经济预测和科学决策也就无从谈起。尽管会计理论和有关财务会计法规,明确规定会计要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核算和监督,但是,由于有的从事经济管理的人员对会计这一核算和监督的职能的必要性缺乏认识,把改革和必要的管理制度对立起来,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也就是把一部分经济活动置于会计核算和监督之外。

3.保持会计核算的连续性、系统性,克服核算工作中的随意性

会计核算的组织、程序、方法及成本费用的计算口径应当保持连续性、系统性。只有这样,会计核算的各项数据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由于会计核算是经济管理重要的信息系统之一,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实际是十分重要的。核算方法的连续性、系统性,可以保证各项指标的可比,这样有利于正确地观察财务活动的发展、变化,进而分析经济活动情况和发展趋势,对于评价微观和宏观经济效益,进行经济决策是不可缺少的依据。

4.配合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不断改进会计工作

会计理论和实务必须根据经济发展不断充实、完善,会计是发展中的学科。当然,这种发展是以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监督,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的,而决不是迁就经济生活中某些落后、倒退现象的。十多年来的改革,各方面经济关系发生发深刻的变化,国民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会计工作面临着不少新的课题,亟待充实、完善,才能保证会计对经济的核算、反映、监督发挥作用。例如,近几年来在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和价格体系方面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有些企业在确定上交国家收入指标之后,由于价格变化,有的企业增加利税,有的企业减少利税,这样使企业之间的负担不均匀。假设,某企业生产的产品其售价比上期上调10%,同时主要原料也上调10%。本期生产所耗费的原材料都是过去的库存。在这种条件下,按收放和费用相匹配的原则和继续经营的原则,会计核算所反映的本期产品的材料成本是以低于现价10%所组成的,而其收入是以比上期实际高10%的售价计算的(假设没有库存产成品),这样在实际上收入和费用的口径就不一致了。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库存低于现价的原材料在转移到产品中之后,现价与原价的差价以利润的形式反映,按利润分配办法分配。从再生产的角度看,这一部分差价应该是劳动资料耗费的补偿价值,不应该作为剩余产品分配。这样的分配是“吃老本”,是导致经济萎缩的一个根源。可见,现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着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部分,也就是不够科学的部分,有必要配合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发展会计理论,完善核算方法。

5.配合治理整顿,进一步发挥会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加强宏观调控,使国家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是治理整顿要达到的目标。然而宏观调控必须建立在可靠的数量分析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单靠定性分析,凭一般概念就可以作出决策的。这种为宏观决策所需的数量指标,除了统计方法之外就是会计核算才能提供这方面的数据。而且,会计核算是以价值指标为主要内容,所以它有更好的综合反映能力。但是,目前由于会计核算受行业、地区、预算级次、所有制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它的体系不够完整,还没有形成能够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状况的会计资料。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数据不全、不准,给宏观决策造成了困难。

一是全社会资金的存量及分配情况。这方面的数据是制定信贷计划,搞好信贷收支平衡的重要依据。由于资金分散在各处方面,没有一个有权威的综合核算部门,因此数据不准,使资金投放和回笼的决策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前几年,给人们的普遍感觉是资金很多,可以敞开使用。可是,时隔不久,资金忽然变得紧而又紧,只好一律收缩,使过热的经济突然冷却,这种忽冷忽热的措施,使整个国民经济失去了正常运行的客观条件,是“滑坡”的重要原因。怎样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资金可供量和分配数据,是会计核算急需回答的问题。

二是全社会的固定产资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效益情况。由于固定资产的资金渠道多,决策比较分散,固定资产投资又划分为基建、技改投资,现在很难准确掌握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一系列综合指标,使控制投资规模、调整投资方向的很难全部达到。

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范文6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管理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肩负着支持“三农”,服务“三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责任,尤其是全面放开金融市场后,信用社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改变,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信用社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信用社会计行为又因为贯穿整个业务处理的全过程而影响到信用社的经营成果。因此,信用社的会计风险问题自然引起了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一、信用社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

1.会计核算风险。信用社的会计核算不仅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也是信用社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通过及时、完整地核算信用社的各项经营业务,反映和监督会计核算对象。事实上,某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失控可能导致信用社会计风险的产生。如滥用会计科目、逃避监控、违规操作,使信用社核算不真实,会计操作流程不规范,就会使会计核算质量低下,这些都是引发会计核算风险的原因。

2.会计监督风险。会计监督是审核日常会计凭证和账册,还要监督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实际工作中,许多会计人员重账务核算,轻账务核对,虽然现在大部分农信社都建立了会计监督岗位或会计监督部门,但是仍有很多会计监督流于形式,或未将会计监督真正落在实处。会计监督工作达不到预期的理想的效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防范会计风险的发生。

3.会计结算风险。会计结算风险是信用社在运用结算工具从事货币活动、资金结算的业务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随着经济活动的日渐频繁,票据的支付数量不断上升,会计人员在结算时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大。结算业务作为信用社一项重要的中间业务,从票据当事人来看,票据本身行为不规范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从结算中介人来看,会计操作失误或违规现象发生产生了风险。这些风险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信用社会计结算业务的风险。

此外,在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防范信用社会计风险的对策分析

1.建立科学的会计管理体系。结合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突出会计管理各层级,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明确财务会计部门作为第一道防线,是风险的直接承担者和管理者;合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作为第二道防线,负责协调、指导、评估、监督各业务部门及后台保障部门的风险管理活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作为第三道防线,负责对风险管理、控制、监督体系进行再监督和责任追究。在全辖范围内通过实施财务会计操作、财务会计监督和财务会计检查全流程风险控制,前移风险管理关口,加强岗位制衡。

2.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开展对规章制度的分析梳理、查缺补漏,探寻各项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中的会计操作风险点,明晰各岗位的职责边界,明确业务流程中的承接流转关系,熟悉前后手的业务内容及操作规程,确保业务经营与风险控制能力同步提升。同时注重对会计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督促机构及时跟进有关法律、法规、市场运行规则及监管政策、制度的最新发展,确保会计风险管理与时俱进。其次是要将监管规定、内部规章制度要求和金融道德规范系统梳理,编制会计人员合规操作手册,具体地把每一项要求列进《会计人员操作手册》中,手册要重点突出,内容明确,要让每一个员工牢记手册中的各项禁止性、约束性、限制性规定。

3.强化会计风险管理意识。农村信用社基层会计素质不一,相比于专业银行,通常年龄结构偏大,知识水平较低,降低会计人员操作风险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会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即一是提高合规办事意识,坚决剔除凭感觉办事,凭经验办事、凭习惯办事的陋习;二是提高会计责任意识,应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同志负责、对自己负责,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处理每笔业务均要认真审核各项要素;三是提高相互监督意识,员工互相之间不能盲目信任,干部和员工之间的信任必须建立在遵章守纪、按章办事的基础上,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形成自觉监督的意识,养成相互监督的习惯,这样才能使自己少犯错误,才能监督别人不犯错误;四是提高对外保密意识,要做好信信用社内部发展的保密工作,更要做好为客户保密工作。

4.完善会计风险事后评价。坚持用制度管人,确保督促会计人员考核的实行。明确职责分离管理的重要性,要做到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科学设置会计工作岗位,同时严格分明岗位间的职责,真正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要严格履行会计人员对会计主管负责,会计主管对主管行长负责,主管行长对行长负责,一级会计主管对上一级会计主管负责的责任制。同时,借助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事后监督系统、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开发使用,在核算数据录入的同时,通过事后监督系统、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及时跟踪分析。通过会计账务核算规律性确定预警信号,对会计核算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分析判断,对带趋向性、苗头性、有疑点的问题实时报警,实时监测,实时提出化解风险、处理风险隐患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