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语文的理解

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教学结合

0 引言

当今大学生通常要完成几十门课程学习。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来说,课程大致分为四大类: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训课。各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将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中均占有极及重要的地位。课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这是非常常见的。大学物理和工程力学是我院机械类、土木类专业的两门重要课程,大学物理为通识课,工程力学为专业基础课。处理好通识课与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结合问题,是解决当前应用型本科处理理论课程课时紧与实训课时需增加的这一矛盾的当务之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也可起到积极作用。

1 两课程间的联系与区别

大学物理与工程力学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性质、任务、研究对象方面;联系体现在数学工具的运用及内容重复方面。

1.1 大学物理与工程力学课程的区别

大学物理课为通识课,即基础课,主要是工科类、农学类、医学类学生学习。课程研究对象广泛,包括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涉及力、声、光、电、磁、热、原子物理等多个领域,该课程是许多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新技术的基础。它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学习,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原理有全面认识,了解物理学的前沿、了解物理学在新技术中的应用;使学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以科学思想,用科学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工程力学为工科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理论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和材料力学,以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构件承载能力为主。该课程理论性强但研究对象与后续专业课程、工程实际联系紧密。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初步学会用这些规律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中简单力学问题,并为后续专业课的拓展及实际工作处理力学问题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1.2 大学物理与工程力学课程的联系

从课程内容来讲,力学为大学物理课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门课程在内容上有许多重叠和类同之处,可以说工程力学是从物理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内容更详细、与工程技术更接近的课程。它将物理学中的力学部分进行了扩展。

此外,两门课程的联系在于处理问题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建立理想化模型,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在两门课程中反复体现。同时,数学知识的应用,比如向量的运算、微积分的应用是两门课程在问题处理方法上的最大共同之处。

2 两课程教学结合的关键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日益重视,实践课时在不断加大,理论课学时不断缩减。在实施大学物理与工程力学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揣摩两课程的特点,坚持有效的教学结合原则。

2.1 正确处理课程内容衔接问题

两门课程中存在不少重复的内容。以马文蔚的《物理学教程》和谢帮华的《工程力学》为例[1-2],工程力学中的静力学部分,重复内容包括:摩擦定律、力矩、空间力系平衡方程、重心的坐标公式;材料力学重复内容包括:应力、剪切变形、受迫振动;运动学部分重复包括:点的运动、刚体的基本运动、运动的合成;动力学部分包括: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功和功率、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惯性系(惯性系、非惯性系、科里奥利力、惯性力、非惯性系中的动力学方程)、转动惯量。共18处重复。其中应力、剪切变形这两个概念仅在大学物理机械波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这一部分提到,其余部分内容在两门课程基本都有完整的阐述。

因此,两门课程的授课老师应对相应的重复点熟悉,做到不浪费课时、也不漏讲内容。同时,大学物理具有基础性,且很多内容相对容易理解,应坚持大学物理的主体地位原则。这样,一些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要求详讲的内容,工程力学课可以略讲或直接删减,如摩擦定律、力矩、空间力系平衡方程、点的运动、刚体的运动、运动微分方程、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功和功率、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转动惯量这11个内容均为大学物理大纲中的必学内容,工程力学课中可略讲或不讲;而相对运动、惯性系、质心运动定理(重心的坐标公式)这3大内容在大学物理大纲中定为选学内容而又是工程力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大学物理老师可补充进行讲解或明示学生该内容的重要性,而不是按照大纲机械地删掉。另外,应力、剪切变形这2个内容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提及,受迫振动只讲特殊情况的部分,大学物理老师也应让学生明白这些内容在后续课程的重要地位。

2.2 正确处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衔接问题

大学物理研究物理规律、物理定理时,建立理想化模型是常用的研究方法。如质点模型、弹簧振子模型、理想气体分子模型、电荷元模型、电流元模型,这种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做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具体体现。类似的建模思想在工程力学中有刚体、理想变形固体等多种力学模型。倘若没有科学的方法,问题的分析将变得复杂甚至无法解决。教师应进行类比,将这种各领域研究问题方法上的类比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在具体问题的计算过程中,高等数学微积分、矢量的运算法则均有广泛运用。这基本贯穿了整个大学物理和工程力学的课程内容。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将数学工具的应用推广到别的领域,将处理方法进行类比。这必将会减轻另一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负担,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进入新的平台。

3 结语

课程间的教学结合问题,是教育者应加重视的问题之一。合理处理大学物理与工程力学课程中的重叠、类同内容,适当进行类比教学,有利用提高课时利用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更能满足当前高校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这一问题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研究教材,相互探讨,不断试验,检查效果,及时总结,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2

论文关键词:“词句理解”的答题方法指导

 

中考现代文阅读“词句理解考点”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颇受出题者青睐的考查方式。

我们在回答此类题目时,要答出下面两个核心层次的意思:

一、还原表意晦涩的词句的本来意思

有些词句由于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而表意晦涩、模糊,这时,我们就要用直白的语言来还原词句的本来意思。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引擎”这一句因为运用了比喻,所以想表达出的道理并不明确,但只要我们想到了“引擎”这个喻体是指能够为车辆、飞机提供动力的重要机械部件,它能推动车辆、飞机运行,我们就能还原出这个句子的本来意思:科学技术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二、答出词句的言外之意

有些词句如果只读本身,往往读不出什么内涵,但我们若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去读,就会发现词句背后隐含着言外之意。我们在理解这种类型的词句时,一定要答出它的言外之意。例如,《父亲的自行车》一文叙述了父亲用他的破旧自行车载着“我”和弟弟上、下学,直到“我”和弟弟读完了小学、中学,随后,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读大学时,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生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出题者要求考生回答出文段最后一句中“淡淡地”一词的内涵。结合语境,我们可以揣摩出它的言外之意:“淡淡地”一词表现了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反映了父亲对孩子深沉而朴素的爱。

我们在推敲词句的言外之意时,要结合句子的表达方式。比如,议论性的句子的言外之意往往是阐明了道理;说明性的句子的言外之意往往是说明了事理或说明了事物的特点;较为复杂的是叙述性的句子和描写性的句子,或者两者兼有的句子,它们背后有时既表现出了一个人的个性、感情,同时也阐明了道理,甚至是表现了景物或人的状态等等,比如上文中的“淡淡地”一词的理解就涉及到了人物的个性和情感。面对这类较复杂的句子,考生切不可点到即止,应深入思考,全面作答,才能踩准得分点。

另外,词句理解的答题除了要涉及“晦涩语言背后的本来意思”和“言外之意”两个层次的内容外,在答案中还要指明这个词句所使用的手法及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手法”在这里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它包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包括说明文中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同时也包括议论文中的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议论方式,还包括外貌、动作描写等描写方式,甚至包括长短句结合、正衬、反衬等语文知识点等等,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作者之所以运用此手法而不用彼手法,往往是因为运用的这种手法在表达意思的时候能起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例如《风筝中的科学》一文在介绍俄罗斯物理学家制作的用来发电的风筝的大小时这样说“每个风筝伸展开来足有足球场那么大。”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风筝伸展后的大小论文下载。打比方说明的手法起到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效果,风筝的大小借助有着一定表达效果的手法展现在我们读者眼前。文章为了说明牵扯这种风筝的绳索的长度,这样写道:“而牵扯这些风筝的绳索约有6000米长”,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牵扯风筝绳索的长度,列数字说明的手法起到了具体、准确的说明的表达效果。

总之,词句的内涵往往是借助具有特定表达效果的某种手法来表现的,所以我们在理解词句时一定要涉及词句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在作答“词句理解”时,我们的答案应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按答题的先后顺序排列):

1、手法;2、手法的表达效果;3、晦涩语言后的本来意思;4、言外之意。

列成公式:

词句理解的答案=手法+手法的效果+本来意思+言外之意

当然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我们在理解词句时,有时词句没用手法或词句本身表意比较直白,那么我们的答案中就可以不答手法或词句的本来意思。但是,对于以上四个要素,我们答题时,能答出来的都要尽力答出来,否则就会失去得分点。

我们还是以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引擎”一句为例,结合以上公式,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手法),生动形象地(效果)说明科学技术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本来意思),表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言外之意)。这样的回答不是又准确又简洁吗?

相关链接:

词句理解这一考点的题型在试卷中是以不同的“面孔”出现的,它不可能只是以“请理解下列词句的含义”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下列题型是词句理解考点的常见出题形式:

1、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品味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这句话包含了人物怎样的想法。

3、请谈一谈下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4、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5、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分析下面句子,说说它是怎样表达出某种感情(或传达出某种效果)的。

7、说说下面句子是如何运用想象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外婆做针线活的高超技艺的?

8、请对下面句子从语言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品评。

9、请分析下面句子所使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0、请分析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11、请谈一谈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的作用。

……

当然,词句理解考点的出题形式还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还将会有更多的新的“面孔”出现。但是,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只要我们能识别出它们的本来面目——词句理解考点,我们就能运用词句理解这一考点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来回答问题。

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语音问题;学生听力理解;影响

一、引言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音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然而,教师的不良发音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英语能力造成影响,尤其是对课堂听力理解能力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的发音也会偏离正轨。本文作者通过对上海师范大学6位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的观摩,旨在分析大学英语教师的语音问题,并进一步剖析教师的不良发音对学生课堂听力理解产生的影响。

二、大学英语教师语音问题

对大学生来说,教师的语言是其英语输入的主要来源。教师为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理解明白自己传输的语言意义,势必会对自己的发音做出调整以促成理解,确保学生作为二语学习者获得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笔者通过对6位教师的大学英语课的观摩,总结了教师发音特点中存在的问题。

1.音段特征中的语音问题

大学英语教师在自己的语音系统里储备了元音发音的知识,但可能受到汉语中所有韵母发音时间长短几近差不多的负迁移的影响,教师长短元音发音不明显,造成fool和full等发音相同。对学生来说,教师元音长短音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不会造成对学生听力理解的困扰,因为该单词一般出现在一定的句子和语境中,学生通过语境提示可以获得理解。但从长远角度来说,教师这种对元音长短音的忽视,不利于学生口语发音准确性的提高。学生不加区分地处理长短元音,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谈时,会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2.超音段特征中的一些语音问题

超音段特征是英语语言的形式,主要包括语调,音节,重音等。教师发音在超音段方面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语调把握不准

语调,既说话的腔调,是一句话里声调高低抑扬轻重的配置和变化。英国语言学家M.A.Halliday(2007:56)认为语调模式就像英语中时态语态和不同类别的从句一样能区分意义。英语常用的语调有五种:平调,降调,升调,降升调和升降调。同样的句子,不一样的语调,意义就会不同。例如,英语中“Sing a song!”(唱支歌吧!)“Sing a song?”(唱支歌?)。平调一般用来陈述。降调多表示肯定,终结,命令等。如上课师生之间的问候语中,教师以“class begins”作为上课的命令,采用的就是降调。升调用于提问、列举等,表达不肯定、礼貌、委婉的含义。降升调用来表示迟疑,不确定等。如:You ∨may be right.降升调一般表示惊讶。如:You were ∧first;∧All of them.

为了给学生输入的英语能尽量接近母语者,大学英语教师要在自己的语调上多下工夫,让学生了解熟悉母语者的调型,从而能在将来的英语交际中,更好的把握说话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2)重音转移

重音在英语中包括词重音和句重音,词重音的错误会引起词义的改变。例如:permit(允许),重音在前是名词,重音在后则是动词。句重音亦称逻辑重音,重音落在不同的词上突出了不同的意义。

大学教师对重音把握的正确与否对学生听力理解很重要。理论上来说,我们是根据语言重音规则的知识来感知重音的,而大学英语的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重音的感知主要是声音的强度。很多教师在介绍自己时常会说:“I am an English teacher.”但多数教师把重音放在了“teacher”上,成“an English teacher”(一位英国籍的老师),正确的应该是“an English teacher”(一位英语教师)。

教师语音中的重读音节能被学生较觉,教师重音处理不好,会给学生造成词义,语义的误解。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输入有更好的理解,有些教师会放慢自己的语速,几乎给每个词都赋予了重音,字字发的铿锵有力,这是典型的汉语式发音。中国学生一方面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的汉语式发音会让学生无法适应英语母语者的语流,造成听力理解的困难。

三、教师不良发音对学生听力理解的影响

1.教师发音对学生听力理解的影响

学生对教师语言输入理解的过程就是对教师发音中各种音素,语音,语调辨别,理解与记忆的过程。不正确的音素发音,“中国味”的语音语调对学生的听力理解造成负面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辨音能力

每个二语学习者在发音中都有自己的顽固音(错误音),如果英语教师发音中某若干个错误音长期持续,如元音长短音不分,辅音清浊不分等等,会造成学生对这些音的辨音能力减弱,长期下去,学生会无视这些音的错误,从而丧失辨音能力。

(2)曲解语义

听话者在语音听辨的基础上将言语声音符号转化为意义的心理认知过程包括三个环节:语义检索、结构识别、意义获得,其中意义获得是理解过程的核心。

教师口语中一个音素的错误发音就会导致学生对一个单词乃至一句话的误解。如发sit为seat、of为off等。其次教师音调,重音,节奏的把握不准,都会给学生带来句子理解的歧义。

(3)扭曲长时记忆

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会把教师语音储存到自己的长时记忆中,从而在大脑里建立属于自己的语音语调数据库。教师错误的语音语调同样会被学生储存到这个数据库里,数据库被破坏,长时记忆被扭曲。等到下次再遇到同样信息时,学生根据词的语音语调形式,从长时记忆中检索出来,此时的语音信息已是根深蒂固的错误了,学生很难纠正过来。

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 英美文化 文化渗透 英语教学 听力教学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著名人类学家Edward Sapir曾经在他的《语言》一书中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我国著名学者胡文仲也曾经指出过:“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讲,越深刻越仔细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个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制约。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道德、宗教等文化。这些文化的缺乏会影响学习者对此种语言的理解与掌握。所以语言学习是不能脱离文化学习而独立存在的。

二、文化与英语听力的关系

中国大学生在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词汇有了一定的积累,听力的各项基本能力和技巧也已经相对扎实。但是在听力训练和测试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障碍。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册第五单元的listening skills中,有这样一道题:

W: What are you so happy about?

M: Instead of being given an even dozen, we’ve been given a baker’s dozen.

Q: Why is the man so happy?

A) Twelve cookies were given to them.

B) They were given more cookies than they expected.

C) The baker was not able to make the cookies.

D) The cookies taste much better than the man hoped.

当学生们听到了“a baker’s dozen”(面包师傅的一打)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因为知道“a dozen”(一打)代表着12个,所以选择了A答案(他们得到了12块饼干)。殊不知,在英美文化中“a baker’s dozen”却代表着13个,正确答案应该选B(他们得到了比期望更多的饼干)。这道听力题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存在任何的生词,但是,却没有很多的学生能够做出正确的答案。可见,妨碍听力理解的因素中,除了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这样的语言因素外,还包括文化背景的非语言因素。听者对所听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得越多,就越能正确地理解听到的信息。因此,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进行文化背景方面知识的积累。

三、有关日常教学中的英美文化渗透的几点建议

1.依托教材内容进行相关英美文化知识的渗透

背景知识的缺乏会影响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听力教材中与文化背景知识有关的知识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处理好这些难点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以前面出现的“a baker’s dozen”那道听力题为例,教师可以在告诉学生“a baker’s dozen”意为13个之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解释这个俚语的来历:英国人是以面包为主食的,但以前有个别的面包师在制作面包时偷工减料,克扣份量,以这样的方法昧着良心赚顾客的黑心钱。后来,别的面包师也纷纷效仿。不法奸商的这种做法弄得民怨沸腾,直到十五世纪官方不得不专门为面包师们制订了制作面包时投料的标准,凡达不到标准的就要受到处罚。这一措施果然奏效,面包的份量增加了。不过,在几百年前科学技术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手工投料制作面包很难做到个个合乎标准,而不符合官方标准的面包一经发现,面包师便会受到严厉的惩处。为了避免被罚,面包师们就在出售面包时每打多给一个,即十三个为一打。这样,也就逐渐形成了“a baker’s dozen”这一短语。这样通过生动故事的讲解能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此外,在教师解释听力教材中的知识点后,对与教材知识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扩展也是必要的。例如,“a baker’s dozen”有时也叫做“a devil’s dozen”(魔鬼的一打),因为根据中古迷信,只要到每月的13日这一天,12个巫婆都要举行狂欢夜会,第13个魔鬼撒旦就会在夜会时出现,给人们带来灾难。而关于人们对“13”的忌讳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酥的弟子犹大。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这个数字给耶稣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所以“13”是一个被西方人所忌讳的数字。西方许多楼房都没有第13层,每月13号,西方人都感到惴惴不安。通过教师对这道听力练习题的详细讲解与扩展,使学生对英美文化中的诸多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了解。

2.结合西方节日进行英美文化知识的渗透

一种文化的节日体现了其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人们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影响了此种文化的语言。了解英美文化中的节日含义及由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然而,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们虽然知道在2月14日过情人节 (Saint Valentine’s Day),知道在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过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也知道在12月25日过圣诞节(Christmas),但却不知道这些节日的由来以及此节日所反映的道德伦理和价值取向,这就给他们对与文化背景有关的英语听力短文和对话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排除这种障碍也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例如,感恩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给学生们讲解感恩节的由来:在17世纪,英国一批主张改革的清教徒,因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而退出国教,自立新教,此举激起了英国当政者的仇恨。1620年9月102位不堪承受统治者的迫害和歧视的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流亡美国。同年12月26日,他们到达了美国的普利茅斯港,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这些移民并不适应当地的环境,第一年冬天过后,只有50人幸存。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人送给他们很多生活必需品,并教会他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耕作。这一年秋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11月底,移民们请来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鸡等食物,感谢他们的帮助,也感谢上帝赐予了一个大丰收。后来,感恩节发展成了美国的固定节日。通过教师对感恩节的讲解,学生会对美国的历史和风俗等方面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而这种平时的文化积累又会作为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日后理解听力对话和短文。

3.通过影视欣赏进行英美文化知识的渗透

影视作品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和升华,它像一面镜子一样再现了大量的生活场景。而这些场景直观、生动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文化和生活。并且,影视作品中的英文对白多以日常生活为主,里面夹杂着大量的口语、俚语和习惯表达法,其中也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影视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英美文化背景,从而达到理解英美语言的目的。

在通过影视作品的欣赏进行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作品的选取尤为重要。除教师经常选取的如《音乐之声》、《阿甘正传》等经典电影之外,电视连续剧也是很好的选择。它的人物比较固定,情节和语言都更贴近生活。除此之外,很多电视剧中的台词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例如,在美国曾经热播10年的《老友记》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式英语的发展――很多此剧中出现的经典台词都成了社会上的流行语,从而成为美式英语的固定表达。目前,英国和美国等英语语言国家都推出了很多每周播出一集的电视连续剧。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越狱》、《丑女贝蒂》、《犯罪现场调查》等作品不但反映了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而且反映了这些国家的当前局势和状况。这些剧集也是学生们学习英语、了解英美文化的不错选择。

当然,大学英语听力课绝对不是单纯的影视欣赏课,课堂上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整地观看每一部值得欣赏的电影和电视剧。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一些有价值的影视片断,并针对情节中反映出的文化现象进行讲解。也可以给学生列出影视目录,并向他们介绍所推荐影视的风格和类型,以便学生在业余时间选择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影视节目。

4.利用外教资源进行英美文化知识的渗透

近些年,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口头交际能力,许多高校都聘请了外教来任课。外教课也以其轻松、幽默的特点获得了广大学生的喜爱。然而,对外教资源的利用不应停留在让学生欣赏纯正的英语发音或是享受热闹的课堂气氛,而是应该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利用外教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英美文化的汲取和积累,从而达到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道德信仰、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而这些文化差异又都给其本民族的语言带来了很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是很有必要的。而曾在中西方两种文化环境中生活的外教对这些文化差异的体会尤为深刻。他们又会通过课堂教学、课外讲座以及与学生的日常交流等方式把他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会渗透给学生。而与这些文化差异有关的场景对话和短文的理解又往往是听力理解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这些文化差异也就帮助他们找到了理解很多对话和短文的突破口。

当然,一些外教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渗透的文化理念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让他们了解学习西方文化是为了拓宽视野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而了解西方文化也并不代表要完全接受这种文化。

四、结语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帮助学生积累英美文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也多种多样,远不止以上提到的这几种。教师应根据课程安排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英美文化知识来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永杰.谈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2]吴淑芳.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效果[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3]王瑛.文化背景知识与外语教学[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

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5

论文摘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和文化价值。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一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无意间突出英语的强势,忽视英语教学中的国学素养。思想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只有深刻认知本民族文化,才能从深层次上认知文化的内涵,理解外来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之间的异同,具备较强的文化鉴别力,洋为中用,实现真正意义的“跨文化交际”。正如柯杨所说:“在自己的国家做主人,尊重传统习俗,是自尊和自爱;到国外去做客,尊重他人的习俗,是文明和教养”。笔者认为,应该把中国文化融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大学英语教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推介主流文化,形成“中西合璧”。这样既可以培养大学生世界公民的健康意识,又能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使文化自觉意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然而,如何做到中西合璧,文秋芳曾阐述英语教材的三条重要编写原则,即“以人的发展为依据;以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为依据;充分体现中国外语教学的特色”。英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言而喻,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应为中国外语教学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编写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更要首先分析、理解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并予以阐释,使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内容。笔者认为,浙江大学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即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内容,本研究将从文化内容方面尝试予以解读。

一、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传》中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与义”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准则。《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充分体现了“立人之道”。很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人格培养、人际和谐等,诊释了仁与义的含义。编者还把立人的篇章作为各册书的开篇,凸显了“立人之道”的重要意义《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开篇《以生命相赠》意境深远。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进人大学,离开熟悉的环境,开始新的大学生活,与其说是环境的改变,不如说是新生活的挑战。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对这种挑战成为最关键的环节。《以生命相赠》讲述了越战期间越南孤儿院里的一个小姑娘被炸伤,生命垂危,急需鲜血。一个小男孩克服死亡的恐惧,勇敢地献血,因为“她是我的朋友”。该篇以“为了朋友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爱莫大焉!”结尾,实为点睛之笔。英语中有句谚语:“战争是死亡的盛宴”。这个故事发生在残酷的战争期间,在特别的背景之下,这个作品震撼人心是可贵的友情,是人性善良的光辉,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仁与义”的体现。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对人性及人际关系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启发大学生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建构人性,注重亲子关系,把家庭价值放在人性情感的层次,作为“立人教育”的根本内容。家庭中子女对父母感情的自觉培育被视为“人性的根本、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孔子通过‘仁’开始塑造、形成和影响中国人的心灵。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阎。朱熹把“仁”释为“爱之理,心之德也’。“仁”的本义与爱紧密相关。第二册第一单元选取的《善良之心永世相依》描写的是父子情,虽然父亲腿有残疾,但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课文中朴实而真诚的叙事表达了爱的主题,让人们体会到一种用大爱做小事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遗憾的是作者在父亲去世后才感受到这种大爱的境界:“当时我没有意识到,是爸爸帮我保持平衡”。年少无知时的作者无从理解父亲的爱,更没有意识到父亲残疾外表下的“气质神韵”皆缘于善良之心,缘于辛勤工作、快乐生活的人生态度。随年龄的增长,作者开始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审视自己。觉悟的过程体现了成长的过程,也是作者学会爱的过程。这位身有残疾的平凡父亲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显示出的勇气及其刚毅和高尚的品格,给读者留下的是要有大爱才能有大德的思考。编者把“爱”与“善良之心”即“仁”联系在一起,引发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更深人地思考“爱”的内涵。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每册都有情感、沟通的话题,如“不只是文字”(第一册)、“沟通问题”(第二册)、“社会问题,’(第三册)、“文字的力量”(第四册)等。这些文章阐述了尊重生命,关注生命,关注修身,强调塑造人的情感心理。选取《羞怯的痛苦》《享受幽默—什么东西令人开怀?》作为第三册和第四册的开篇,把情商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修养提升到了更高的地位。这两篇文章分别以羞怯、幽默为话题,对羞怯的不利影响、幽默的益处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能让大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生命。人的生命是美好的,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应以积极的、肯定的情感来看待生命。学会理解他人,既保留自身的独特,又能正视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努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与人交往中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气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有“个性”是“君子”形象,能够“不同”是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就是要协调“不同”,“和”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之间如何共处。西方文化与此一致,既崇尚开放、张扬的个性,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又强调“主体间性”。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协作精神,在个性不同的团队里,更须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以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文以载道’。《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的很多选文都体现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周易乾》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以自强?那就是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给刚刚走进大学的新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忠告,比如:“把过去那些不愉快的记忆锁进记忆的角落里不再去想,才有可能自信和乐观”(第二单元主题“记忆与遗忘”);学习外语“在读、写、说、听思想传统的交流技能之外还应该加上第五项技能:文化意识”(第三单元主题“没有言语的交流”);“把上大学看成一个美妙的实验,要学会改变自己”(第四单元主题“新的开端”);“倘若你在思想上给未来抹上惊恐的颜色,你的行动就会受到制约”(第七单元主题“生活的选择”)。这些文章选编在第一册,有助于学生熟悉大学学习和生活,顺利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以新的面貌步人人生的新阶段。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在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的同时,强调大学生要保持高度的清醒与理性的头脑。在多元价值并存、人们热衷于追求富与成功的今天,学会如何正确地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反映的精神实质及其折射出的文化价值取向。学完第一册第九单元《快乐的圣诞节》一文,学生可能会在热衷于过“洋节”、过多地进行炫耀性消费的时候停下来,理性地思考圣诞节这个神圣的宗教日子所承载的非商业性的文化价值,正如文中所说:“圣诞节应该是对他人表示爱心和良好祝愿的时候,它应该是为那些没有我们幸运的人做善事的时候”。第二册第八单元《把时间花在为钱苦恼上》呈现的金钱哲学“尽量挣,尽量省,尽量给”同样发人深省;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伊莱亚斯》故事则引发学生思考幸福和金钱的关系。类似的选文还有第二册第九单元《年轻人的消费行为》,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作为社会高消费的成员应该学会如何理性消费。对于沉酒于电脑游戏、忽视学习的学生来说,第四册第八单元《如何从容使用时间》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时间就是金钱,应该节省,应该理智地花,不要浪费或者丢失”。这种时间意识言简意赅,引人深思。当下各类媒体追捧正使球星、歌星、影星、畅销书作家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青春偶像,第四册第五单元同时选取《运动员应是行为榜样》和《运动员不应是行为榜样》,使学生慎行、明辨和思考,在大学学习中大学生既要注重个人成长,又要增强自身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第四册第七单元《永远不会听到的毕业典礼演说》及其评论《大学:一个宽恕一切的世界吗?》同时出现在课内阅读,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相同的问题:“如何看待大学生活”,引导大学生换一个角度思维,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告诉学生要认真规划未来,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比如第三册第四单元“择业规划”所选三篇文章对大学生择业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指出没有人能预见自己的未来,理智比机遇和命运更重要。要打造未来的事业,“有些事是你现在就能做的”;第四册第四单元《关于创造力的培养》指出具有创造性是“通向光明前程的关键”;第四册第六单元《风险与你》使读者对风险这个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问题的关键不是要彻底避免风险,“而是要理智地管理风险”;第二册第三单元《生而成功》“任何事都不可能由别人来教你,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靠自己去发现”。高等教育是大学生人生的宝贵经历。要在四年后充满信心地走向社会,每个学生都应该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学会成长,比如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不断丰富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三、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不仅关注学生修身与自我发展,而且关注自然与社会,突出了具有全球意义的生态意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天人相应”,宋、明时代更进一步阐发了这种天人互动的观念,强调“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很多选文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和自然视为休戚相共、血脉相连的一体。人投人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能使人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并选择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第三册以《新生之旅》为题讲述“旅游的快乐”这一主题,认为旅行会改变生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理清头绪,来尝试新的思维和行事方法。进而指出人的成长要通过贯穿于一生的自我改造,将来的很多旅行将会具有自我改造的意义;经常旅行,以便不断进步。这些理念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诊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编者的选材可谓独具匠心,不仅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更让他们相信天地之美的力量:“美能启真、美能储善”,同时又与作者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如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所说的那样:“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追求仁者、智者的生活,塑造情感,不断完善自己的生命。

《庄子·齐物论》论述宇宙万物平等,没有差别。《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选取了一些关于动物的话题,让学生在人与动物的比较中反思人类应该从动物身上学到什么。如第一册第五单元《动物的玩耍》讲到“动物能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怎样协调适应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怎样和自己群体中的其他动物相互交往”;第三册第六单元《人和动物的好斗性》则开篇就指出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最好斗和最残忍的”。作者描写了竞争的残酷、人类战争的罪恶,流露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无奈之情。忧思之余,作者对人类的明天寄予希望,指出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将人类的敌意和好斗性通过建设性活动和非暴力的竞争发挥出来。人类肯定是所有动物中最好斗和最残忍的观点似乎颓废、悲观而又消极,但掩卷深思,可以感受到深藏在作者心中的恰是对生命的热爱。人自诩为“万物之灵”,应该懂得如何尊重生命、珍重生命。

“天地与我一体,万物与我同根”。人类关注自然也是关注自身的未来和发展。《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第十单元《未来农耕》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资源面临严重破坏的现实,学会改变对农业、食品和整个地球的看法,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第一册第六单元《神秘的世界》又使学生懂得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在未来的岁月里要追求进步,不断创新,探索发现更多的奥秘,为人类造福;第四册第九单元《科学技术)太快了吗?》

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6

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大学语文是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显然,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旨在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推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备中医思维方式是中医院校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在保证教育部高教司规定的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学生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当然,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并不意味着要在大学语文课上讲授中医理论。中医药文化根植于祖国传统文化,而中医思维也源于祖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所以,大学语文课要通过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涵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精神来达到培养医学生中医思维的目的。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素养的深厚程度决定着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在头脑中建立中医思维。纵观学校所设立的各种课程,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精神方面责无旁贷。笔者对选修大学语文的19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其中79.4%学生选修大学语文的目的是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13.4%的学生选修目的是陶冶情操,只有3.6%的学生选修的目的是学习语文常识。52.6%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对促进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45.9%的学生认为有促进作用,只有1.5%学生认为没有作用。通过调查及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选修大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并通过提升人文修养来提升自己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理解能力。

2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突出祖国传统文化目前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品种数量丰富,既有教育部规划教材,又有各行业各学校的特色教材。从教材来看,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选讲。而讲授的内容主要为作者事迹、代表作品、所选篇目的创作背景、内容赏析等。所选篇目有些与高中重复,而讲授内容或思路与高中相差不大,所以也有人说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66%的同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感兴趣,有87.1%的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应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在高中时期打下的传统文化基础不扎实、在大学学习中医药知识时面临困难迫切希望补课的心理。那么,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是什么呢?首先,古汉语知识不是重点。虽然学生在阅读古代医学书籍时会遇到很多语言上的困难,但这个问题由《医古文》课来解决。第二,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应突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选讲,其中包括富有文学价值的传统历史作品和哲学作品。尤其是语言优美的传统哲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所蕴涵的哲理和思辨精神与中医理论的思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讲授过程中应打破“高四语文”的传统模式,首先要结合中国文化发展史对中国传统文学发展史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讲到具体篇目时学生就可以以俯视的眼光对其进行定位,而不被作品所淹没。第三,在讲解具体作品时,要注重挖掘作品内涵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不仅仅是其文学价值。大学语文的“文”既可以理解为“文学”,更可以理解为“文化”“人文”,不能仅注重作品的艺术特色、写作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等文学性内容,更应突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3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