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护网络安全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护网络安全的措施范文1
一、与网络安全相关的因素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会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为了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必须保证以下四个方面的安全: 运行系统的安全;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
对于网络系统来讲,它需要的是一种整体的安全策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网络系统恢复正常工作恐怕是最主要的了。下面就介绍一种整体的安全架构。
二、电子商务安全的整体架构
这里我们介绍的电子商务安全整体架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安全管理为中心,四个基本点是保护、监控、响应和恢复。这样一种架构机制囊括了从保护到在线监控,到响应和恢复的各个方面,是一种层层防御的机制,即使第一道大门被攻破了,还会有第二道、第三道大门,即使所有的大门都被攻破了,还有恢复措施,因此这种架构可以为用户构筑一个整体的安全方案。
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就是通过一些管理手段来达到保护网络安全的目的。它所包含的内容有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安全策略的制定、实施、评估和修改,以及对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培训、教育等。
2.保护。保护就是采用一些网络安全产品、工具和技术保护网络系统、数据和用户。这种保护可以称作静态保护,它通常是指一些基本防护,不具有实时性,如在制定的安全策略中有一条,不允许外部网用户访问内部网的Web服务器,因此我们就可以在防火墙的规则中加入一条,禁止所有从外部网用户到内部网Web服务器的连接请求,这样一旦这条规则生效,它就会持续有效,除非我们改变了这条规则。这样的保护可以预防已知的一些安全威胁,而且通常这些威胁不会变化,所以称为静态保护。
3.监控、审计。监控就是实时监控网络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审计一直被认为是经典安全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是通过记录下通过网络的所有数据包,然后分析这些数据包,帮助你查找已知的攻击手段、可疑的破坏行为,来达到保护网络的目的。
监控和审计是实时保护的一种策略,它主要满足一种动态安全的需求。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网络安全的发展动向以及网络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以便及时发现新的攻击,制定新的安全策略。
4.响应。响应就是当攻击正在发生时,能够及时做出响应,如向管理员报告,或者自动阻断连接等让管理员及时了解到什么时候网络遭到了攻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修补安全策略,弥补这次攻击的损失,以及防止此类攻击再次发生。
保护网络安全的措施范文2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普及,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当因特网以变革的方式提供信息检索与能力的同时,也以变革的方式带来信息污染与破坏的危险。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模式与安全保护策略进行探讨。
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资源是它所提供的服务及所拥有的信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可以定义为保障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和网络信息的完整性。为了有效保护网络安全,应选择合适的保护模式。
1 安全保护模式
为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外来侵袭的安全模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无安全保护。最简单的安全保护模式是完全不实施任何安全机制,按销售商所提供的最小限度安全运行。这是最消极的一种安全保护模式。
1.2 模糊安全保护。另一种安全保护模式通常称之为“模糊安全保护”,采用这种模式的系统总认为没有人会知道它的存在、目录、安全措施等,因而它的站点是安全的。但是实际上对这样的一个站点,可以有很多方法查找到它的存在。站点的防卫信息是很容易被人知道的。在主机登录信息中了解到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以及使用的操作系统等信息后,一个入侵者就能由此试一试安全漏洞的重要线索。入侵者一般有足够多的时间和方法来收集各种信息,因此这种模式也是不可取的。
1.3 主机安全保护。主机安全模式可能是最普通的种安全模式而被普遍采用,主机安全的目的是加强对每一台主机的安全保护,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或者减少已经存在的可能影响特定主机安全的问题。
在现代的计算机环境中,主机安全的主要障碍就是环境复杂多变性。不同品牌的计算机有不同的商,同一版本操作系统的机器,也会有不同的配置、不同的服务以及不同的子系统。这就得要作大量的前期工作和后期保障上作,以维护所有机器的安全保护,而且机器越多安全问题也就越复杂。即使所有工作都正确地执行了,主机保护还会由于软件缺陷或缺乏合适功能和安全的软件而受到影响。
1.4 网络安全保护。由于环境变得大而复杂,主机安全模式的实施也变得愈来愈困难。有更多的站点开始采用网络安全保护模式。用这种安全保护模式解决如何控制主机的网络通道和它们所提供的服务比对逐个主机进行保护更有效。现在一般采用的网络安全手段包括:构建防火墙保护内部系统与网络,运用可靠的认证方法(如一次性口令),使用加密来保护敏感数据在网络上运行等。
在用防火墙解决网络安全保护的同时,也决不应忽视主机自身的安全保护。应该采用尽可能强的主机安全措施保护大部分重要的机器,尤其是互联网直接连接的机器,防止不是来自因特网侵袭的安全问题在内部机器上发生。上面讨论了各种安全保护模式,但没有一种模式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存在一种安全模式可以解决好网络的管理问题。安全保护不能防止每一个单个事故的出现,它却可以减少或避免事故的严重损失,甚至工作的停顿或终止。
2 安全保护策略
所谓网络安全保护策略是指一个网络中关于安全问题采取的原则、对安全使用的要求以及如何保护网络的安全运行。以下是加强因特网安全保护措施所采取的几种基本策略。
2.1 最小特权。这是最基本的安全原则。最小特权原则意味着系统的任一对象(无论是用户、管理员还是程序、系统等),应该仅具有它需要履行某些特定任务的那些特权。最小特权原则是尽量限制系统对侵入者的暴露并减少因受特定攻击所造成的破坏。 在因特网环境下,最小特权原则被大量运用。在保护站点而采取的一些解决方法中也使用了最小将权原理,如数据包过滤被设计成只允许需要的服务进入。在试图执行最小特权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确认已经成功地装备了最小特权,二是不能因为最小特权影响了用户的正常工作。
2.2 纵深防御。纵深防御是指应该建立多种机制而不要只依靠一种安全机制进行有效保护,这也是一种基本的安全原则。防火墙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的有效机制,但防火墙并不是因特网安全问题的完全解决办法。任何安全的防火墙,都存在会遇到攻击破坏的风险。但可以采用多种机制互相支持,提供有效冗余的办法,这包括安全防御(建立防火墙)、主机安全(采用堡垒主机)以及加强安全教育和系统安全管理等。防火墙也可以采用多层结构。如使用有多个数据包过滤器的结构,各层的数据包过滤系统可以做不同的事情,过滤不同的数据包等。在开销不大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采用多种防御手段。
2.3 阻塞点。所谓阻塞点就是可以对攻击者进行监视和控制的一个窄小通道。在网络中,个站点与因特网之间的防火墙(假定它是站点与因特网之间的唯一连接)就是一个这样的阻塞点。任何想从因特网上攻击这个站点的侵袭者必须经过这个通道。用户就可以在阻塞点上仔细观察各种侵袭并及时做出反应。但是如果攻击者采用其他合法的方法通过阻塞点,这时阻塞点则失去了作用。在网络上,防火墙并不能阻止攻击者通过很多线路的攻击。
2.4 防御多样化。在使用相同安全保护系统的网络中,知道如何侵入一个系统也就知道了如何侵入整个系统。防御多样化是指使用大量不同类型的安全系统,可以减少因一个普通小错误或配置错误而危及整个系统的可能,从而得到额外的安全保护。但这也会由于不同系统的复杂性不同而花费额外的时间与精力。
3 防火墙
防火墙原是建筑物大厦设计中用来防止火势从建筑物的一部分蔓延到另一部分的设施。与之类似,作为一种有效的网络安全机制,网络防火墙的作用是防止互联网的危险波及到内部网络,它是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实施安全防范,控制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之间服务访问的系统。但必须指出的是防火墙并不能防止站点内部发生的问题。防火墙的作用是:限制人们从一个严格控制的点进入;防止进攻者接近其他的防御设备;限制人们从一个严格控制的点离开。防火墙的优点:1)强化安全策略:在众多的因特网服务中,防火墙可以根据其安全策略仅仅容许“认可的”和符合规则的服务通过,并可以控制用户及其权力。2)记录网络活动:作为访问的唯一站点,防火墙能收集记录在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传输的关于系统和网络使用或误用的信息。3)限制用户暴露:防火墙能够用来隔开网络中的一个网段与另一个网段,防止影响局部网络安全的问题可能会对全局网络造成影响。4)集中安全策略:作为信息进出网络的检查点,防火墙将网络安全防范策略集中于一身,为网络安全起了把关作用。
参考文献
[1]靳攀,互联网的网络安全管理与防护策略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2]赵薇娜,网络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的探讨[J].才智,2008,(10).
保护网络安全的措施范文3
关键词:企业 网络信息安全 防范措施
一、企业信息安全不稳定的因素
计算机病毒在计算机领域非常的活跃,只要用过计算机的人都非常有可能碰到过病毒的危害。
1、网络病毒的活跃
其实计算机病毒本身是一种程序,通俗易懂的方法来描述计算机病毒,它就像生物里的病毒一样,和生物病毒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它的复制能力非常强,并且非常快速传播,同时也很难去根除。生物病毒是依附在各种微生物和细胞中生活,而计算机病毒一般都依附在文件中,最可怕是,当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传送文件时,进行非法的拷贝。另外它有很强的自我复制能力,隐藏在程序内部,只要人们操作计算机,它就不断地自我复制。同时,计算机病毒还具有破坏性、隐蔽性,它常常被黑客利用用以攻击他人的计算机,达到非法的目的,给企业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企业业务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恶意病毒网页的流动
每个比较正规并且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企业会拥有自己的网站,通过自己的网站向外界宣传自己的公司,用于达到宣传营销的目的。使用电脑的人希望不断的搜寻网页来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可是很多电脑使用者不知道自己使用的网页是否是安全无毒的。许多网页容易被人利用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企业的网页被别人注入了木马病毒,那么当你打开网页的时候,木马病毒就已经进入你的电脑软件中,到最后你的私人信息就会被泄露出去,其他会利用你的信息达到盈利或者伤害你的目的。
3、员工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和企业管理网络的松懈
在很多企业中,企业员工使用电脑从来只关心工作、学习、娱乐而已,从来不会关心电脑安全问题,因为企业员工会认为网络安全不需要重视,因为有网络管理员。有研究表明,在90%的企业电脑中有计算机病毒,因为员工在公司电脑上做一些与公司无关的事情,看电影和玩游戏是最容易中毒的,这些做法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机密性文件和信息被泄露,从而使企业遭到巨大的损失。
4、黑客攻击和计算机犯罪
导致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不稳定的最大因素就是黑客攻击和计算机犯罪。黑客攻击一般情况是以各种方式有目的性有选择性的盗取企业信息,这种是破坏了网络的正常工作,另一种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它进行破译、窃取等手段获得重要的机密文件。这都对企业机密文件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企业的网络安全形式非常严峻。还有计算机犯罪,计算机作为现代信息处理工具,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企业网络中,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以上谈论现在在企业中比较常见的几种网络安全隐患,但是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企业面对的安全问题非常多并且非常杂。如果企业希望有一个安全完美的未来,那么企业必须要重视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要增强全部成员包括自己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并且要采取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
1、加密设置
在当今世界,重要的信息几乎全部都加密。密码在网络里更是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所以唉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认证密码技术和技术加密是企业网络最有效最可靠的技术。加密信息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网络内的文件和信息,还可以保护网络传输的数据。对企业信息加密不但可以防御无授权的用户的入网及窃听,还可以抵抗恶意软件的损害。所以,加密设置对于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2、防火墙设置
本人认为凡是没有安装防火墙的计算机,一定要及时安装防火墙,并且安装防火墙也需要不定时的进行升级,因为防火墙可以阻止网络黑客访问某个企业网络的大屏障,可以阻挡许多外部网络的入侵。防火墙是一种最近几年发展用于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性的措施,企业应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安装可靠性强、适应企业、功能巨大的防火墙,用于抵抗黑客的攻击和病毒的传播,从而达到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企业安装了防火墙也不能高枕无忧。企业管理员需要对企业的网络信息和系统进行备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导致网络瘫痪及信息丢失,同时,需要定期检测备份的有效性。配置防火墙是保证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首选。因为防火墙确保我们网络连接的安全,更不会出现连接段口安全漏洞,所以每个企业每台计算机必须要安装防火墙来保护自己的网络。
3、强化员工网络安全意识和管理者的网络忧患意识
企业员工使用计算机应该根据自身的电脑实际情况,要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管理者也要根据企业计算机的自身硬件和网络实际情况,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不要因为人为的因素导致企业承受巨大的损失。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密码设置,对需要的设备设置密码,从而达到外界人员和攻击者不能破坏的目标。应该从全企业倡导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使企业每个人都懂得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最后,企业也需要加强计算机和系统的安全管理,一些计算机终端等地方需要防止火灾或者是意外事故的发生。
4、从法律方面保障企业网络信息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单单从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上保护还是远不够的。每一个管理者需要加强法律意识,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需要有相对应的法律和法规作为后盾。要懂的使用法律的武器去打击那些违反网络窃取信息的犯罪分子。现在,在我国黑客攻击是最普遍的网络犯罪,所以我们需要对那些恶意侵害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犯罪行为进行坚决的打击,制止其犯罪行为并让罚罪者付出代价。
总之,当网络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分不开的时候,我们更加需要注意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企业管理者不应该仅仅只注意网络的便捷,更需要注重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并强化信息安全意识的同时切实采取措施,确保企业电子网络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岳剑梅、《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7
保护网络安全的措施范文4
文章阐述我国发展民族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性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的必要性。论述了网络防火墙安全技术的分类及其主要技术特征,并且介绍了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
网络安全;策略体系;防护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分散在各处的计算机被网络联系在一起。做为网络的组成部分,把众多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局域网,在这个局域网中,可以在它们之间共享程序、文档等各种资源;还可以通过网络使多台计算机共享同一硬件;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使用计算机发送和接收传真,方便快捷而且经济。
1 网络安全现状
1.1 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
Internet对于任何一个具有网络连接和ISP帐号的人都是开放的,事实上它本身被设计成了一个开放的网络。因此它本身并没有多少内置的能力使信息安全,从一个安全的角度看,Internet 是天生不安全的。然而,商界和个人现在都想在Internet上应用一些安全的原则,在Internet发明人当初没有意识到的方式下有效的使用它。对于Internet 用户一个新的挑战是如何在允许经授权的人在使用它的同时保护敏感信息。
1.2 安全是什么?
简单的说在网络环境里的安全指的是一种能够识别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的能力。安全的一般性定义也必须解决保护公司财产的需要,包括信息和物理设备。安全的想法也涉及到适宜性和从属性概念。负责安全的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决定谁在具体的设备上进行合适的操作,以及什么时候。当涉及到公司安全的时候什么是适宜的在公司与公司之间是不同的,但是任何一个具有网络的公司都必须具有一个解决适宜性、从属性和物理安全问题的安全策略。
1.3 建立有效的安全矩阵
尽管一个安全系统的成分和构造在公司之间是不同的,但某些特征是一致的,一个可行的安全矩阵是高度安全的和容易使用的,它实际上也需要一个合情合理的开销。一个安全矩阵由单个操作系统安全特征、日志服务和其他的装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审查方案构成。
2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
2.1 人为的无意失误
人为的无意失误: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企业用户网络安全维护范围的重新界定。
2.2 个人的信用资料
个人信用资料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前的网络犯罪者只是通过网络窃取个人用户的信用卡账号,但随着网上窃取个人信用资料的手段的提高,预计2003年这种犯罪现象将会发展到全面窃取美国公众的个人信用资料的程度。如网络犯罪者可以对的银行存款账号、社会保险账号以及最近的行踪都能做到一览无余。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这种犯罪趋势,无疑将会给美国公众的日常人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3 人为的恶意失误
人为的恶意攻击: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敌手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就属于这一类。此类攻击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这两种攻击均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导致机密数据的泄漏。
2.4 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无论多么优秀的网络软件,都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漏洞,而那些水平较高的黑客就将这些漏洞和缺陷作为网络攻击的首选目标。在曾经出现过的黑客攻击事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软件安全措施不完善所招致的苦果。
一般,软件的“后门”都是软件公司的设计和编程人员为了为方便设计而设置的,很少为外人所知。不过,一旦“后门”公开或被发现,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后门是一种登录系统的方法,它不仅绕过系统已有的安全设置,而且还能挫败系统上各种增强的安全设置。
3 网络安全的技术和措施
3.1 物理安全策略
物理安全策略的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攻击;验证用户的身份和使用权限、防止用户越权操作;确保计算机系统有一个良好的电磁兼容工作环境;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进入计算机控制室和各种偷窃、破坏活动的发生。
抑制和防止电磁泄漏(即TEMPEST技术)是物理安全策略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主要防护措施有两类:一类是对传导发射的防护,主要采取对电源线和信号线加装性能良好的滤波器,减小传输阻抗和导线间的交叉耦合。另一类是对辐射的防护,这类防护措施又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采用各种电磁屏蔽措施,如对设备的金属屏蔽和各种接插件的屏蔽,同时对机房的下水管、暖气管和金属门窗进行屏蔽和隔离;二是干扰的防护措施,即在计算机系统工作的同时,利用干扰装置产生一种与计算机系统辐射相关的伪噪声向空间辐射来掩盖计算机系统的工作频率和信息特征。
3.2 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它也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各种安全策略必须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但访问控制可以说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
3.3 信息加密策略
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网络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三种。链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安全;端-端加密的目的是对源端用户到目的端用户的数据提供保护;节点加密的目的是对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链路提供保护。用户可根据网络情况酌情选择上述加密方式。
3.4 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所谓网络安全管理策略是指一个网络中关于安全问题采取的原则,对安全使用的要求,以及如何保护网络的安全运行。
网络安全策略中可以明确指明每个资源的系统级管理员,但在网络的使用中,难免会遇到用户需要特殊权限的时候。一种处理办法是尽量只分配给用户够完成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另外在网络安全策略中要包含对特殊权限进行监测统计的部分,如果对授与用户的特殊权限不可统计,就难以保证整个网络不被破坏。
在网络安全策略中关于用户的权利与责任中,需要指明用户必须明确了解他们所用的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规则。其中包括是否允许用户将帐号转借给他人,用户应当将他们自己的口令保密到什么程度。用户应在多长时间内更改他们的口令,对其选择有什么限制。是希望用户自身提供备份还是由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在关于用户的权利与责任中还会涉及到电子邮件的保密性,有关讨论组的限制。安全策略中另一重要的部分是当安全策略被破坏时所采取的策略。对于发生在本网络内部的安全问题,要从主干网向地区网逐级过滤、隔离。地区网要与主干网形成配合,防止破坏漫延。对于来自整个网络以外的安全干扰,除了必要的隔离与保护外,还要与对方所在网络进行联系,以进一步确定消除掉安全隐患。每一个网络安全问题都要有文档记录,包括对它的处理过程,并将其送至全网各有关部门,以便预防和留作今后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策略的资料。
保护网络安全的措施范文5
关键词 IDC;网络安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1-0000-00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IDC网络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个互联网的发展,进而影响着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1 IDC网络安全特性
IDC网络安全主要就是指保护互联网中的数据信息,减轻或者是避免恶意的泄露或篡改,保证网络的服务正常运行。IDC网络安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1 完整性
IDC网络的完整性主要是指网络的数据信息不能被未授权组织恶意篡改的特性。即保持数据信息在储存和传输的过程中不被恶意或者偶然的窃取、修改、删除、伪造、重放等丢失或破坏的特性。
1.2 保密性
IDC网络的保密性是指网络的数据信息不能随意泄露给未授权的组织或个人以及不能允许其非法使用的特性。
1.3 可用性
IDC网络的可用性是指网络的数据信息可以被授权组织或个人正常访问并使用的特性。即授权组织或个人能够对数据信息按需存取和利用。关于可用性方面的攻击有拒绝服务和网络破坏等。
2 IDC网络安全问题
2.1 自然破坏
互联网的构建基础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硬件系统需要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正常运行,因此互联网的安全性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自然破坏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恶劣环境、电磁辐射、设备或线路的老化等。这些外界的破坏因素会影响数据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威胁互联网的安全。
2.2 病毒入侵
网络病毒是互联网数据信息安全的最大威胁,是非法个体在计算机程序中恶意添加的能够破坏网络的功能和信息数据安全性的,并且破坏系统软硬件系统的正常工作的程序或代码。网络病毒是可以复制的,可以通过视频、软件等的下载管理而入侵网络系统,使整个系统出现漏洞,威胁网络系统的安全。
2.3 黑客入侵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黑客技术也越来越容易被人掌握,黑客主要是利用网络的系统漏洞或者是网络协议的漏洞来达到非法入侵的目的。黑客入侵时互联网安全性的主要威胁之一。黑客入侵主要有两种攻击方式:一是网络攻击,它主要是针对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及可用性等,从而造成数据缺失进而导致系统瘫痪。二是网络侦查,就是非法组织或个人在隐蔽状态下,对机密的数据信息进行截获、破译等。
2.4 程序漏洞
程序漏洞主要是指软件开发过程中,设计偏差造成的网络漏斗,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给互联网系统造成安全隐患。
2.5 监管不力
很多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都是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网络潜在威胁的认识不足,缺少网络监管的措施和经验等导致的。
3 应对措施
3.1 物理防护
物理防护措施是网络安全的基本环节,对于网络的正常运行有很大的支持作用。然而物理防护又很容易被忽略。物理防护的目的主要是保护网络服务器、通信联络以及用户终端等实体免受人为攻击或自然破坏。用户身份验证以及设置使用权限能够避免非法越权操作,保证网络运行环境良好,避免数据信息的扩散等,这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基础,只有加强物理防护,才能够为网络运行提供基本的环境条件。
3.2 设置防火墙
设置防火墙是保护网络安全最有效、最常见的措施之一。防火墙可以将网络系统的内、外部分开,保护网络的内部信息安全,提供正常的网络信息服务,它对于阻止非法用户的越权入侵、监控数据访问及存取、记录数据存取以及受攻击时的报警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利用防火墙技术,可以实现网络信息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防火墙还可以关闭多余数据端口,切断通信流出,查封特洛伊木马,最重要的是可以禁止可疑站点的非法访问,避免不明通信的进行,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
3.3 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技术是根据网络系统的安全策略,对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和监控,从而在非法入侵发生之前检测到各种安全威胁,进而保障网络系统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入侵检测技术是依据特定的规则决定行为的可行性与否的,一旦发现可疑的、有威胁性的入侵行为,入侵检测系统就会对该行为进行拦截或清除。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实时保护误操作或者内外攻击,为网络管理提供了方便。
3.4 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可以有效的提高网络数据信息的可用性和保密性,避免内部秘密数据信息被非法截获或破译。数据加密技术的作用基础是对信息数据进行置换或者是移位等变换操作,这种变换的基础是“密钥”。在网络维护过程中,对重要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可以有效的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5 加强管理
网络安全除了要依靠技术上的支持外,还需要管理上的加强。主要有推行网络安全教育、加强网络系统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
4 小结
IDC网络安全不仅仅是网络技术方面的问题,更加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保障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才能够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从而推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并且更好的为社会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保护网络安全的措施范文6
1.1监测型
监测型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保护中,表现出主动特性,主动阻断网络攻击。此类防火墙的能力比较高,其在安全防护的过程中体现探测服务,主要探测网络节点。节点处的攻击较为明显,有效探测到网络内部、外部的所有攻击,以免攻击者恶意篡改信息,攻击内网。监测型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效益较为明显,成为防火墙的发展趋势,提升网络安全的技术能力,但是由于监测型防火墙的成本高,促使其在网络安全中的发展受到挑战,还需借助技术能力提升自身地位。
1.2型
型属于包过滤的演变,包过滤应用在网络层,而型则服务于应用层,完成计算机与服务器的过程保护。型防火墙通过提供服务器,保护网络安全,站在计算机的角度出发,型防火墙相当于真实服务器,对于服务器而言,型防火墙则扮演计算机的角色。型防火墙截取中间的传输信息,形成中转站,通过与中转的方式,集中处理恶意攻击,切断攻击者可以利用的通道,由此外部攻击难以进入内网环境。型防火墙安全保护的能力较高,有效防止网络攻击。
2.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安全技术应用
结合防火墙的类型与技术表现,分析其在网络安全中的实际应用,体现基于防火墙网络安全技术的优势。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主要以内外和外网为主,做如下分析:
2.1防火墙技术在内网中的应用
防火墙在内网中的位置较为特定,基本安置在Web入口处,保护内网的运行环境。内网系统通过防火墙能够明确所有的权限规划,规范内网用户的访问路径,促使内网用户只能在可控制的状态下,实现运行访问,避免出现路径混淆,造成系统漏洞。防火墙在内网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如:(1)认证应用,内网中的多项行为具有远程特性,此类网络行为必须在认证的约束下,才能实现准确连接,以免出现错接失误,导致内网系统面临瘫痪威胁;(2)防火墙准确记录内网的访问请求,规避来自内网自身的网络攻击,防火墙记录请求后生成安全策略,实现集中管控,由此内网计算机不需要实行单独策略,在公共策略服务下,即可实现安全保护。
2.2防火墙技术在外网中的应用
防火墙在外网中的应用体现在防范方面,防火墙根据外网的运行情况,制定防护策略,外网只有在防火墙授权的状态下,才可进入内网。针对外网布设防火墙时,必须保障全面性,促使外网的所有网络活动均可在防火墙的监视下,如果外网出现非法入侵,防火墙则可主动拒绝为外网提供服务。基于防火墙的作用下,内网对于外网而言,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外网无法解析到内网的任何信息。防火墙成为外网进入内网的唯一途径,所以防火墙能够详细记录外网活动,汇总成日志,防火墙通过分析日常日志,判断外网行为是否具有攻击特性。近几年,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外网与内网连接并不局限于一条路径,所以在所有的连接路径上都需实行防火墙保护,实时监控外网活动。
3.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安全的优化措施
防火墙技术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发展,表现出低效状态,出现部分漏洞,影响防火墙安全保护的能力。因此,为保障网络安全技术的运行水平,结合防火墙的运行与发展,提出科学的优化途径,发挥防火墙网络保护的优势。针对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提出以下三点优化措施:
3.1控制拥有成本
防火墙能力可以通过成本衡量,拥有成本成为防火墙安全保护能力的评价标准。控制防火墙的拥有成本,避免其超过网络威胁的损失成本,由此即可体现防火墙的防护效益。如果防火墙的成本低于损失成本,表明该防火墙未能发挥有效的防护能力,制约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
3.2强化防火墙自身安全
防火墙自身的安全级别非常明显,由于其所处的网络环境不同,促使其在安全保护方面受到影响。为加强防火墙的安全能力,规范配置设计,深入研究防火墙的运行实质,手动更改防护参数,排除防火墙自带的漏洞。防火墙经过全面测试后才可投入网络市场,但是因为防火墙的种类较多,所以其自身仍旧存在风险项目。强化防火墙的自身安全,才可提升网络安全技术的防护性能。
3.3构建防火墙平台
防火墙平台能够体现综合防护技术,确保网络防护的安全、稳定。通过管理手段构建防火墙平台,以此来保障网络安全技术的能力,发挥防火墙预防与控制的作用。防火墙管理在平台构建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影响防火墙平台的效益,有利于强化平台防范水平。由此可见:防火墙平台在网络安全技术中具有一定影响力,保障防火墙的能力,促使防火墙处于优质的状态,安全保护网络运行。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