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的高分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的高分技巧范文1
无论是平时测验性的考试还是高考选拔性的考试,数学试卷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梯度,下了考场以后经常会听到同学们抱怨考试时间太紧,后面大题做不完等等。我们可以将高中数学试卷按“16/3/3原则”分为三部分,16道客观题、3道简易解答题、3道压轴解答题,如果同学们能学会合理的分配这三部分的答题时间并掌握难易题的答题方法和顺序,不仅可以让同学们从容不迫的面对考试还能使考生发挥自己最大的答题能力。
1.充分利用考试前的五分钟
我们平时考试还有正规高考,考试的试卷都是提前五分钟发放的,这五分钟是监考老师让我们检查试卷、阅览试卷的,但是不允许我们做,所以这五分钟一定要好好把握,不要拿过试卷来就从第一个选择题开始看,我们在没拿到试卷之前只是对试卷的空想,当拿到试卷以后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五分钟给我们的考试制定出一个大体的战略。一般建议,拿到试卷以后从后面的六道大题开始看起,这六个大题的难易程度一般是从简单到困难,为了考试,我们平时也会练习各种各样的题,这时看试卷会发现有些题可能会是做过的或者做过相同类型的,对于这种题要先对其进行解答,这些题的分拿到手后,我们心里也会有底,对其他的题目也会建立起一定的自信,对于那些一看就不知道如何下手的题目,先暂时放过,这样制定出一个大体的答题步骤,才能感觉对整个考试运筹帷幄,对考试充满自信。
2.在考试过程中要认真审题
数学题的考察往往会在一个字或一个数据上,读题一定要透彻,如果因为这个字或这个数据没读懂而影响考生找到解题的关键,这种情况考试是非常吃亏的,尤其是考生在误读了以后没有及时发现,还感觉轻松的解答了题,这样既浪费了考试时间又耽误了考试的进程。因此,审题这一步骤是十分重要的,千万不要觉得时间紧迫而潦草阅题,真正的掌握时间是在认真审题的过程中找到解题的思路,脑子里一旦对这个题目有了思路,单纯的写出解题步骤是不会占用太多时间的。
3.培养成一次就做对的习惯
现在有好多学生,遇到自己会的或自己觉得简单的就急着赶紧解答,就是为了给难的题目争取时间,殊不知,他们做的那些所谓的简单的题目分值也是相当大的,有时前面和后面的题目难易程度差别确实很大,他们在做题时总是存在着赶紧把全部的题做完,还得留出空来检查试卷的心理,通过我们多次的考试实战,我们会发现留空检查试卷是不太现实的,除非你做题的速度确实很快,不然很多时候会造成简单的题没做对,后面难的题也没解答出来的不理想后果。因此,考试时一定要记住,对于简单的,自己有把握的题目要拿全分,一次就做对,对于不太把握的题目尽量拿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发挥了自己最大的能力。
4.做题顺序由易到难
一般考试都是先拿简单的题为试卷做铺垫的,不会开始就出很难的题,我们在考试中也会深有体会,考试题目是越做越难,其实这种安排是十分合理的,有助于考生的正常发挥。例如1979年的高考数学考试,它的第一个题就是大题,震慑住了很多同学,导致那一年的考试成绩一塌糊涂,这就是对心态的考验,所以从那一年开始为了能让学生正常的发挥,题目都开始遵循着由易到难的规律,首先将学生引入做题的状态,再慢慢地加大题目的难度。有的同学也很自以为,上来就会做那些比较难的题目,甚至从最后一个题目开始做起,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存在的风险太大,我们可以切身感受一下,如果考试开始就被题目吓住卡壳了,会不影响做题的心情和自信心,为了我们有一个优异的成绩,千万不要轻易冒险。
5.控制考试时做题的速度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俗语叫做“欲速则不达”,平时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老师一般会给我们一个大题的做题时间安排让我们作为参考,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调整,想必我们通过多次的训练会掌握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和速度,所以一旦到了正规的考试,千万不要紧张,暗示自己考试时间紧,要加快做题速度等,这种情况往往会适得其反,你越是紧张越是想加快速度反而会拖累你,更不能安心来做题。我们知道,如果做题速度和平时训练的速度差距比较大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做题的质量,因此,保持平常心是很重要的。考试和平时是一样的,我们会做的题目就是那么多,如果加快速度的话,可能会导致会做的题目做错,不会做的题目更得不了分,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做题速度是必要的,考生有时间的把握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题目中去,才能正常发挥。
6.结语
作为一个高中生,学习压力是一定存在的,面对诸多的考试不要总是紧张或不知所措,我们平时有很多的练习,对考试流程还是相当熟悉的,所以,考试时平常心就好。在平时练习时多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做题的技巧,考试时自然而然的就会流露出这些好习惯,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的高分技巧范文2
【摘 要】现行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不衔接,教学方法的差异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导致高中新生的数学学习出现了一定的困难。针对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 初高中数学;差异;衔接
很多数学教师发现高一新生有着很好的求知欲和学好高中数学的强烈愿望。然而,一段时间之后,不少学生就感到高中数学晦涩抽象;在解题时磕磕碰碰,成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学习信心逐渐消失。如何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成了高一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和高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高中数学的不衔接问题和可能的解决策略。
一、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教材内容不衔接
把初、高中的《课程标准》进行对照,不难发现:初中数学内容少且直观具体;高中数学内容多且抽象理论。自实施义务教育以来,初中数学教材删减了一些内容,降低了难度和广度。例如,把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等部分留到高一阶段。虽然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也做了调整,降低难度。但受高考的影响,高中数学在实际教学中难度并没有降低。可以说,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加大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同时,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直观性强,对每一概念配备了足够的例题与习题。相比较之下,高中数学的概念抽象,侧重培养抽象逻辑空间思维能力,解题技巧灵活多变。
2.初中教师与高中教师教法的差异
初中数学内容少且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都有充足的时间反复强调。在侧重测试基础知识的中考数学的指挥棒下,初中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取得高分,常机械地反复练习达到熟记题型,结果造成了重知识轻能力,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高考数学则是侧重考查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所以高中教师比较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而这种差异性使得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
3.学习方法的差异
在初中,学生习惯跟着老师走,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问题;而高中数学则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举一反三。例如,很多的高一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课下穷于应付作业,对难题没深入钻研,喜欢按老师上课讲的例题方法套着解题;遇到问题不去分析思考,而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因此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同时,不会科学安排时间,缺乏自学能力。所以,高一学生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而课后不会做题,或者作业会做但考试不会,在数学上花很多的时间,但效果却不好。
二、基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注重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迁移
初、高中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正确处理好两者的衔接,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所以,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新旧知识,找准衔接点。而且要以“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能够理解和掌握高中数学知识。
2.活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在教材的处理上,不妨打破模块之间的先后顺序。例如,可以把“一元二次不等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作为衔接内容先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做好初高中数学的知识衔接,而且可以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因为初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存在断层,所以有必要做好衔接的补充教学。在高中起始阶段,需要引领学生掌握一些知识点,例如:常用的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方法、方程与方程组、一次分式函数、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中点公式,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边长间的关系等。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对该学科的兴趣使得不少学生畏惧数学。因此,教师要着力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疑,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技巧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
4.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许多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和不好的学习习惯。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课堂显得密度大,教学进度快。机械照搬的学习已经不能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努力创设机会让学生自主提问,因为只有经过分析和思考,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可以指导学生去做课后反思,章节反思,解题反思来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习惯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去总结和归纳,复习和巩固。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潜能。
总之,高一数学是高中数学的起始阶段,只有认真分析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才能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和发展新能力。让“初高中衔接教学”更好地为高一新生铺设一条成功的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高中数学的高分技巧范文3
1.抓基础
基础知识,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最根本的基石。
夯实基础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归纳和梳理教材知识结构,记清概念和考点易错点,基础夯实。数学=一定量的做题+规律总结,所有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的记忆是清晰的、明确的,不是好像、大概。特别是选择题和判断题,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判断误选择。因此,市面上有很多好书总结的知识点非常全面,可以买来,要好好记忆,在做题时候这些知识点会指导你。
2.精做精练
多做精选模拟试题,做几套精选的模拟题,或者做几套往年真题,因为这些试卷的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到位,这样能够使得整个知识体系得到优化与完善,基础与能力得到升华,速度得到提高,对知识的把握更为灵活。通过模拟套题训练,掌握好答题方法和答题时间,在做模拟试卷时就应该学会统筹安排时间,先易后难,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良好的心态,这样可以在实战中得以发挥自己的水平。
3.审题后快做
同时平时训练别用计算器,解题时审题要慢,题意分析清楚,再动手快做。提高速度也是复习要强化的训练,考试竞争是知识与能力的竞争,也是速度的较量。会的一定答对、答全,切忌平时训练使用计算器。还有,要重视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与习题,不少试题源于课本。大题重要步骤不能丢步、跳步,丢步骤等于丢分。
4.查漏补缺
在做题的同时,会有许多错题产生。此时整理、归纳、订正错题是必不可少,甚至订正比做题更加重要,因此不仅要写出错解的过程和订正后的正确过程,更希望能注明一下错误的原因。比如,哪些是知识点掌握不够,哪些是方法运用不当等。同时进行诊断性练习,以寻找问题为目的。你可将各种测试卷中解错的题目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放在一起比较,诊断一下哪类题容易出错,从而找出带有共性的错误和不足,及时查漏补缺,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考前。事实上,这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反思过程,也是不少高分考生的经验之谈。
5.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选择能覆盖整个年级的知识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经典题目,做标准难度的试卷,让学生熟悉考试的内容,题型,时间安排,表达等,找出下一阶段的问题从而解决。
6.复习时间安排
分类复习
1.数和数的运算:重点在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
2.代数的初步知识:重点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3.解决问题:重点在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提升,难点是分数、百分数比的实际应用。
4.量的计量:如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单位,各种类型名称的改写。
5.几何初步知识:对公式的应用以及思维拓展。(平面图形的认识如三角形三边关系、有关角的关系等)、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等、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6.简单的统计: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
7.模拟训练
分类复习之后就是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真题、标准化试卷)
1.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解比例的强化练。
2.几何公式的实际综合应用。
8.考试技巧说明
技巧之一:考试完不要对答案
每天考试之前不要睡太早,打破平常规律作息,反而容易影响睡眠,正常休息,保证精神充足。每一场考试结束之后不要对答案,考完的课程就不要再理会了,全心全意地准备下一场考试。
技巧之二:初级阶段者往往知识掌握的不好,判断能力不行,直觉能力不够,需要计算。中级阶段者考试时碰到某道没有把握的题目时,往往应该以逻辑推断的结论为正确答案。而高级阶段者,可以把“直觉”作为判断标准。
技巧之三:拿到试卷整体浏览一下
拿到试卷之后,可以总体上浏览一下,根据以前积累的考试经验,大致估计一下试卷中每部分难易程度,先易后难,不一定按照试卷顺序从前到后做,应该分配好的时间。
技巧之四:确定每部分的答题时间(这在平时练题就要提前训练
考试时能够做完的课程:你可以按照每部分考试分值的比例,确定每部分做题的时间。例如选择题占20%的分数,你就必须在20%的考试时间内做完选择题。然后,你再根据每次考试之后的得分情况,仔细分析是否可以在保证准确的情况下将某些部分的做题时间压缩,这样,你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相对花时间长的部分。
技巧之五:不假思索、条件反射
无论你学习处于哪个学习阶段,无论你的学习能力如何,你都要通过平时考试、模拟考试、练习等等,把考试时的答题顺序、每部分的答题时间、各门课程的考试技巧等,训练到不假思索、条件反射的程度。这是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努力做到的,没有自信也就是没有付出努力,不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如何应对考试?如果你到达不假思索的时候,那就达到一定境界了!到了考场上,你就可以自信满满,大脑一片清晰的进入考场了,高分非你莫属!
概念理解不清楚
(一)计算题
500÷25×4 34-16+14
=500÷(25×4) =34—30
=500÷100 =4
=5
错误率:46.43% ; 35.71%;
错题原因分析:
学生在学了简便运算定律后但还不太理解的基础上,就乱套用定律,一看到题目,受数字干扰,只想到凑整,而忽略了简便方法在这两题中是否可行。例如第1题学生就先算了25×4等于100;第2题先算16+14等于30;从而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错题解决对策:
(1)明确在乘除混合运算或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不具备简便运算的因素,就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强调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a仔细观察题目;b明确计算方法: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能简便的按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并会说运算顺序。 (3)在理解运算定律及四则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
对应练习题:
14.4-4.4÷0.5; 7.5÷1.25×8; 36.4-7.2+2.8。
(二)判断题
1.3/100吨=3%吨⋯⋯⋯⋯⋯⋯⋯⋯⋯⋯⋯⋯⋯⋯⋯⋯⋯⋯⋯⋯( √ )
错误率:71.43%
错题原因分析: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而学生正是由于对百分数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所以导致这题判断错误。
错题解决对策:
(1)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找一找生活中哪儿见到过用百分数来表示的,从而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 )
错误率:64.29%
错题原因分析: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学生主要是对角的概念没有正确理解。还有个原因是审题不仔细,没有深入思考。看到有两条射线就以为可以组成一个角,而没有考虑到顶点!
错题解决策略:
(1)根据题意举出反例,让学生知道组成一个角还有一个必不可少条件是有顶点。
(2)回忆角的概念。强调要组成一个角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一个顶点、两条射线。
(3)教育学生做题前要仔细审题,无论是简单的还是难的题目都要深入多加思考,绝不能掉以轻心。
(三)填空题
1.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1:3,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1:3 );体积比是( 1: 5或1:9)。
错误率:42.86%; 35.71%。
错题原因分析:
这题是《比的应用》部分的内容。目的是考查学生根据正方体的棱长比求表面积和体积的比。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是关键。学生有的是因为对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忘记了,有的是因为对比的意义不理解,认为表面积比和棱长比相同,所以导致做错。
错题解决策略:
(1)巩固理解比的意义及求比的方法。
(2)明确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结合类似的题型加以练习,进一步巩固对比的应用。
对应练习题:
大圆半径和小圆半径比是3:2,大圆和小圆直径比是( 3:2 );大圆和小圆周长比是(3:2 );大圆和小圆的面积比是( 9:4 )。
2.圆柱的高一定,它的底面半径和体积成( 正 )比例。
错误率:78.57%
错题原因分析:
这题是《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内容。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不会判断。也有的是因为他们把两个变量——底面半径和体积误看成是底面积和体积了,而导致这题做错。
错题解决策略:
(1)明确比例的意义及判断方法。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这两个量的比值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如果两种量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2)让生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根据题意找出高一定的情况下底面半径与体积这两个变量的关系,从而明确它们的比例关系。
(3)结合类似的题目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
对应练习: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成(正 )比例
3.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为( 10)%。
错误率: 71.43%
错题原因分析:
一些学生是因为对“含盐率”这一概念的不理解,所以不知该如何计算,而导致做错。一些学生比较粗心,题目当中的10克盐和100克水这样的数字也很容易使那些粗心的学生马上得出10%这样的错误答案。
错题解决策略:
(1)理解含盐率的意义。并结合合格率、成活率等类似概念进一步理解。
(2)结合求含糖率、合格率、出勤率等类似题目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
(3)教育学生做题前要养成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的习惯。
对应练习题:
植树节那天,五年级共植树104棵,其中有8棵没有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是( 92.31% )。
4.甲班人数比乙班多2/5,乙班人数比甲班少(2/5或3/5)。
错误率: 60.71%;
错题原因分析:
学生把表示具体量25与表示倍数的25在意义上混同了。认为甲班人数比乙班人数多2/5就是乙班人数比甲班少2/5。对于数量与倍数不能区分。而且一会儿把甲班人数当成单位“1”,一会儿把乙班人数当成单位“1”,概念不清楚。
错题解决策略:
(1)区分数量与倍数的不同。
(2)画线段图,建立直观、形象的模型来帮助理解。
(3)明确把乙班人数看做单位“1”的量,于是甲班人数是:(1+2/5)=7/5.所以乙班人数比班甲人数少2/5÷7/5=2/7。
(4)结合类似题目加强练习以达目的。
对应练习:
甲数比乙数少1/4,乙数比甲数多(1/3)。
判断:甲堆煤比乙堆煤重1/3吨,乙煤比甲堆煤少1/3。⋯⋯⋯( ×)
5.把一根5/6米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1/6),每段长(1/6)。
错误率:52%; 50%;
错题原因分析:
每段与全长之间的关系是1份和5份之间的关系,即每段占全长的1/5,5/6÷5=1/6米,每段长1/6米。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和分数除法的运用,学生没有理解和掌握。所以因为分不清两个问题的含义而把两个答案混淆了。一般这类型的题目在最后一个括号后会写上单位。但我为了检查学生的细心程度,单位没写,于是有些本来会做的人因为粗心而又错了。
错题解决策略:
(1)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楚两个问题各自的含义。
(2)教育学生做题前要养成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的习惯。
(3)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基础上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
对应练习题:
判断:有4/5吨煤准备烧4天,平均每天烧1/5 。⋯⋯⋯⋯⋯⋯⋯⋯⋯( × )。
知识负迁移类
(一)计算题
0.9+0.1-0.9+0.1 =1—1 =0
错误率:28.57%
错题原因分析:
一看到例题,学生就想到a×b-c×d形式的题目,就乱套用定律,只想到凑整,而忽略了简便是否可行。从而改变了运算规则,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错题解决策略:
(1)明确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不具备简便运算的因素,就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强调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a仔细观察题目;b明确计算方法: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能简便的按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并会说运算顺序。
(3)在理解运算定律及四则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
对应练习题:
1/4×4÷1/4×4; 527×50÷527×50;
(二)选择题
400÷18=22⋯⋯4,如果被除数与除数都扩大100倍,那么结果是( A )
A.商22余4 B.商22余400 C. 商2200余400
错误率:64.28%
错题原因分析:
本题考查与商不变性质有关的知识。被除数、除数都扩大100倍后,商不变,但余数也扩大了100倍,想要得到原来的余数,需要缩小100倍。而学生误认为商不变余数也不变,所以错选A,正确答案应该选B。
错题解决策略:
(1)验算。请学生用答案A的商乘除数加余数检验是否等于被除数。从而发现选A是错误的。
(2)明确商不变的性质。但是当被除数、除数都扩大100倍后,商不变,但余数也扩大了100倍。想要得到原来的余数,需要缩小100倍。
(3)在理解商不变性质有关知识基础上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
对应练习:
选择题:2.5除以1.5,商为1,余数是( D )。
A.10 B. 0.01 C. 0.1 D. 1
(三)填空题
4/11的分子加上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8 )
错误率:21.4%
错题原因分析:
学生由于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错误,把分子、分母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与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数混同,错误认为分子也应该加上8。
错题解决策略:
(1)请学生将4/11与答案12/19
进行大小比较,从而发现分数大小变了,引发思考。
(2)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结合类似题目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
对应练习题:
把2/3的分母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8 )。
粗心大意类
1.计算题
7÷7/9-7/9÷7 =1-1 =0
错误率:39.28%
错题原因分析:
本题是考查学生分数四则运算。两个除法算式中都是7和7/9这两个数,由于粗心大意,会认为它们商是相等的。于是等到“1-1=0”的错误答案。
错题解决策略:
教育学生做题前要仔细审题,无论是简单的还是难的题目都要多加思考,绝不能掉以轻心。
2、填空题
一座钟时针长3厘米,它的尖端在一昼夜里走过的路程是(18.84厘米 )。
错误率:67.85%
错题原因分析:
这题是《圆的周长》部分的内容。学生对于这道题,知道要利用求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来解决。但对“一昼夜”这词不理解或是没有仔细审题,因此只计算了时针转一圈所经过的周长,最终导到结果错误。
错题解决策略:
高中数学的高分技巧范文4
下面是学习高中数学的有效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 预习
1.浏览课本,找出重点、难点、知识点、数学方法,做出标记。
2.把知识和方法整理到知识方法归纳本上,背会,初步理解。
3.学习例题的类型、思路、解法、规范步骤。
4.做课本上的练习题、习题、复习参考题。
5.对看书、做题中的疑问、难题,做出标记。
学会预习,为听课做好准备,同时提高自学能力。
二. 听课
课堂学习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听课,要学习知识,学习方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还要感受老师的讲课艺术、教学风格,学习老师严谨的思维方法以及认真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品质。所以,同学们要学会听课。
1.带着问题听课。预习中已经学会的知识、方法,在老师讲解时加深理解;疑问和不会的问题,在老师讲解时听懂学会。
2.善于思考。对于课本上的知识、方法以及老师传授的内容,要思考“对的根据”;对于学生演板和老师评讲中指出的问题,要思考“错的原因”。从而理解掌握知识方法,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3.会记笔记。听讲为主,笔记为辅。课本上已有的内容不记,要快速记下老师补充的知识、方法、题目以及自己还有哪些疑问。
4.积极与老师互动。思维与老师同步,大胆、大声、大方的回答问题和提出疑问。
三. 复习
下课后,很多学生急于做作业,由于知识方法没有理解掌握好,不规范,不准确,甚至不会做。正确的做法是先复习后做题,知识方法掌握好了,做题就会既快又好。
1.根据老师的讲解和课堂笔记,补充完善知识方法归纳本。
2.“背数学”:眼、口、手、脑并用,记忆知识方法。
3.理解知识方法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学会应用,学会做题。
四.做题
有的学生做题不专心。这样浪费时间,学习效率低下,导致作业完不成,成绩不高。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1.认真做题:看题要认真,对于题中的条件、结论、关键字、词、句、数字、图形、符号、单位等要看准,书写要认真。
2.规范做题:步骤中要有条件、有根据、有结论,用数学语言书写步骤。
3.限时做题:控制做题的时间,一个小题平均不超过3分钟,一个大题平均不超过10分钟。
4.高效做题:做题时要先易后难,容易题保证得全分,难题争取得全分或得一些步骤的分。
五. 小结
1.每周小结:周末用较少的时间,复习巩固本周学习的知识、方法,加深理解,形成知识体系。
2.同法完成每月小结、每章小结、模块小结、学期小结、学年小结。系统掌握高中数学的知识、方法,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掌握做题的技能、技巧。
认真落实以上五个步骤,循序渐进,就能学好高中数学。但是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每个同学都想考入理想大学,分数越高越好,要想考出高分甚至满分,还需掌握以下三个法宝。
1. 数学知识方法归纳本
归纳总结高中数学的所有知识方法,有助于快速复习,高效复习。
2. 纠错本
不仅每天作业、活页中的错题,要在原题中及时纠错。而且要将月考、章末考试、模块考试、期中、期末等考试中的错题在专门的纠错本中纠错。其格式为:
*年*月*日**考试
错题号及其题目:……
错题步骤:……
错题原因:……
所有正确解法:……
注意事项:……
3. 好题集
将老师补充的好题、历次考试中的好题、自学时在资料、试卷中发现的好题等,按代数、几何、三角….等知识体系进行归纳。
高中数学的高分技巧范文5
【关键词】后进生;高中数学;转化;方法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其物理、化学等其他理科的成绩也不太好.数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做好高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只要存在班级集体学习,就会有“优秀生”和“后进生”,“优秀生”和“后进生”其实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后进生的转化是个老难题,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高中数学的差生面比较大,尤其是在我校推行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后,高中数学学习分化的问题更加突出.
从数学的学科特点分析,后进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对数学产生神秘感和恐惧感.对于每一个刚上高中的学生而言,高中生活都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每个人都是满怀信心投入新阶段的学习生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发现高中数学并不像初中的几何、代数那样直观易懂,解题时也很难得心应手,于是对数学产生了神秘感和恐惧感.
2.教材应用性强,部分学生“眼高手低”.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函数思想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与人教版高中数学相比,苏教版增加了一些新的题型,例如阅读题、写作题、操作题等,并且苏教版教材强调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操作能力,将习题的完成过程融入里面.可以说,苏教版教材更强调培养学生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的那种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但一些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实践能力比较弱,不能适应这种转变.
3.部分学生质疑和探究精神不够.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的关键原因是他们把不会的知识真正问清楚了,而一些学生的钻研精神不够,遇到难题又不愿意请教教师和其他同学,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
二、高中数学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这也是新教改“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理念的必然要求.要每个后进生得到应有的进步,而不是强求每名学生都达到高分标准,这是教师做好高中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爱每一名学生,是教育的境界.每名学生的智力差异其实并不大,教师要经常检讨自己,是否不自觉地把后进生当成影响自己出教学成绩的累赘.民主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很重要,这有赖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要经常和后进生交流和谈心,了解他们学习成绩提高不了的原因,对于他们经过努力取得的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2.提高后进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课堂上,优秀生总是更加容易受到教师青睐,从提问、习题到互动环节,很多教师都不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优秀生的身上,转化后进生需要对这种情况作出改变.教师要实行分类指导的方法,对后进生给予适当的照顾,让后进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参与课堂的学习,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回答和练习,让后进生通过回答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后进生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引导他们分析题目,说出解题思路.教师的目光也要经常落在后进生的身上,让他们感觉到关心和关注,从而对数学学习更加重视.新课程教学提倡小组学习,教师可以安排优秀生与后进生一起讨论与操作,并让后进生作为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热情.
3.指导后进生建立错题库.后进生在解题时往往具有“一错再错”的共性,因此指导后进生建立一个错题库是很必要的.错题库的记录内容包括错题、错题的解法、错题的原因、改进的方法以及同类型题目集锦等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对于后进生而言,通过错误吸取教训的经验尤其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归因,在日常的学习和测试中一点一滴地积累,久而久之就会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4.通过反复刺激法帮助后进生.在后进生中也不乏个别“智力迟缓”的学生,对于这种学生的转化工作甚为艰难,但也不是“无计可施”.教师要以强化的刺激来提高获得数学知识经验的效率,比如多让他们做一些基础题,并且反复练习加强刺激.对于一些数学基本概念的记忆,在讲解时要尽量将数学材料形象化,并帮助数学记忆力差的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促进记忆的保持.
5.发动学生“一帮一”带动后进生.让优等生和后进生“一帮一”结对,是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发挥优秀生的示范带头作用,让优秀生帮助和监督后进生完成学习任务,提点后进生解决难题,并向他们传授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三、结 论
“教不等于不可教.”数学教师要帮助后进生克服瓶颈,走出数学学业困境,从而带动其他理科成绩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亚焕,鲁华.要重视解决数学差生问题[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6).
[2]卿利民.防止和转化数学差生教学策略浅谈[J].数学教学通讯,2003(2).
高中数学的高分技巧范文6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数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68-1
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素质责无旁贷。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数学素质呢?笔者谈谈如下几点看法。
一、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其数学意识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当前新课改的对教学的总要求,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数学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不管是学困生还是学优生,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并得到数学素质的提高。新课程教学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因人施教,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进步,实现数学数学素质的提高,实现个人的发展,最后消灭差生,转化中等生,发展优等生。
教师要立足于数学课堂这一主阵地,采取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信心去学习数学知识,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领会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慢慢地,学生们就会喜欢上了数学,爱上了数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意识就会逐渐培养起来,学生培养起这种意识,再遇到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时候,就会主动自觉地地运用学到的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当然,也就会把自己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样的良性循环,学生的知识目标达到了,学生的素质也得到大大提高。
二、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让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的理论知识,还要使其思维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不仅要传授数学的解题技能技巧,还应该让学生掌握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从而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
作为数学基本能力和核心素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依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现在,高考考点放在了思考和推理上,由此可知,我们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要注重过程教学,要展现知识的形成、发现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教材在编排上还不是十分系统完整,这也是考虑了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教材中对概念的提出,公式、定理等的讲解过程,往往只是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而对其过程却没有详细的交代。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就要课前细读教材,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学内容,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将启发式教学引入数学教学过程中,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知识的背景,创设问题情境,教授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启发引导其去思考、创造,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在成功中升华。具体地说,就是在具体教学中要利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创造性;利用知识应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连续性和广阔性;利用典型例、练习题的多解和延伸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利用学习中经验的积累和存在问题的矫正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向性和批判性。
三、注重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数学素质高低不仅要看其掌握多少数学知识,能解决多少数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具备的实际能力,能不能应用数学的知识、数学的思想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使教学生活化,将数学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应用于学生生活,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并最终使自己具备优良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要积极尝试问题教学,使问题进入课堂中,以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教材中对于数学联系并应用实际也给予充分的注意。”可是实际教学中,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这一点没能得到贯彻和执行,局面必然就是学生能考高分,却难有很好的应用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几年的高考已经注意并加大了对应用数学题的力度,使人们认识到问题解决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引导着我国中学数学教育走上正确的方向,迈上了素质教育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