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范文1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一、前言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衡量企业经营水平高低、经营规模大小和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为重要。本文就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进行探讨。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各类固定资产进行正确使用、合理购置,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充分提高,务必要按照“效益优先”、“责任明确”、“管理规范”的原则来管理固定资产的维修、验收、计划、发放、入账、订货、建卡、采购、报废处理、登记等工作,并且还要负责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资金筹措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切实起到使用维护管理的责任。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企业资产的更新换代速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日益加快,一方面,能耗更小、性能更优、技术更强、生产效率更高的固定资产不断涌现,这样就大幅度削弱了企业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另外一方面,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管理方法落后,造成了较多的问题。

2.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普遍低下,有些固定资产的性能和技术性都较高,但是却没有良好的技术维护、专业的人员配备,这样就造成很多企业在购入了先进的固定资产之后,就陷入到了闲置使用、低效运行的状态,严重影响到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无疑会起到削弱作用。

3.缺乏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

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还严重缺乏合理、科学的投资管理制度,甚至还没有一个专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机构,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时,容易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出现严重的紊乱现象。

四、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众所周知,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繁多,由很多科室和部门负责管理,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不能对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进行区分,也对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不能准确划分;另外,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在调换或搬迁时,资产交接手续办理不及时,这样就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指派专人来对企业固定资产账目予以负责,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账卡相符、账账相符,进而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2.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技术具有倍增性、渗透性、创新性的特点,它能够减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层次,大大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是目前各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方向。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在固定资产采购、调拨、报废等环节还没有建立起快捷的信息沟通方式,多以“人盯人”的监控方式,效果较差。而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将这些都统统实现,能够进一步增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透明度,深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企业应该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来建立起一套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每出现一笔固定资产的变化,都要及时将其输入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可以电子数据形式向企业管理层展现。企业管理层随时登录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就可以看见固定资产的流向情况,这样一来,既可对固定资产管理漏洞予以堵塞,又能够对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予以掌握。此外,企业还可用计算机程序固化的方式来执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监督滞后、监督乏力、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及时的问题。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一级固定资产明细账及固定资产总账应该由企业财务部门专人负责,二级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应该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而各科室建立台账。同时,还要严格管理大型设备,制定详细、规范的操作规程及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及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推行“谁使用、谁负责”。

4.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激励。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是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能否得到顺利执行的关键。施工企业应该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搭建事业成功的平台,让企业发展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实现自我价值有机融合,倡导公正公平、团队精神,建立一个理解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尊重创造、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酿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单位文化。同时,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计算机应用、经济法规法律、施工技术、设计技术、项目管理等知识,融经济知识与技术于一体,这就离不开高素质造价审核师队伍的培养,因此,要基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来定制和实施培训计划,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团队精神、职业操守、道德水平和适应工作能力,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创造精神和努力工作的敬业精神。

参考文献:

[1]吴琳.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调研与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01):111-114.

[2]康全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9(03):120-124.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范文2

摘 要 作为一种资产密集型的典型企业,供电企业的资产量相对较大,使用的部门相对较多,使用范围相对广泛,结构的分类与更新也比较快,所以其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供电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对供电企业而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其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得好,则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成果与业绩准确地体现出来,反之则会造成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降低,或者是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因而对供电企业来说,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义重大。

关键词 供电企业 资产管理 特点 现状 措施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同时也是其经营业绩与效益的最直接体现,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保障企业的经营效益,避免因固定资产管理不当而造成资产的流失,供电企业也不例外。从供电企业自身的特点来看,其内部固定资产数量较大、种类繁多、价值高,分布上也层次复杂、广泛,所以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

一、供电企业资产管理特点和要求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能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固定资产具有投资时间长,技术含量高,收益能力高,风险较大,价值双重存在,投资的集中性和回收的分散性等特点。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除了具备一般固定资产的特点外,还具有数量多,分类复杂,较为分散且更新迅速的特点。企业相关部门需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变化状况。基于我国供电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实现项目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四大业务的融合,实现资产使用的可靠性、使用效率、使用寿命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综合最优化。这对供电企业的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基于供电企业特殊的经营范围与经营特点,所以其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也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不能将其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套用于其资产管理工作当中。从我国供电企业固

定资产的基本特点来看,其内部固定资产的总量及增量都相对较大,资产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且变动也相对频繁,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相对较多,且每一个部门管理的内容也比较单一。而我国供电企业对固定资产的这种多头平行管理的方式使得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卡、物”三者之间出现严重的不符,资产的清查工作也是“前清后乱”,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对于资产的信息不能进行有效的共享,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形成信息孤岛;与此同时,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缺少动态的控制,信息化应用层次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可以说是我国供电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使其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资产利用率低,资产流失严重。对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提升其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的艰巨任务。

三、加强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要转变我国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实现其资产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主要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一是制度规范的建设,二是具体管理手段及管理工具的引进。

(一)构建操作性及指导性较强的规范化制度体系。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对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与完善,首先应当从制度规范的建设入手,依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的基本特点,结合现行的企业管理制度、会计制度以及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等,制定与企业资产管理特点相符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制度体系的构建并不是流于形式走过场,也不能是形同虚设的一纸空文,该制度体系的构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该管理制度体系必须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业务。对供电企业而言,其固定资产管理的业务不单单是部门范围的业务,而是整个企业的共同职责,每一个使用企业固定资产的部门当中都包含相应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业务,所以在制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依照不同部门和不同环节中的不同侧重点,做好制度的细化与明确。其次,该管理制度体系应该真正具备一定的指导性。在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供电企业应当对管理的范围进行明化,对每一个资产管理的环节进行梳理,保证企业相关财务人员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都能够对这一管理制度有清楚的认识与理解。另外,该管理制度体系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要保证制度体系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在进行制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深入到企业的第一线,全面了解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流程和运作方式,以确保制度的可行性,使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进而实现财务管理的基本目的与效果。

(二)确立并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与管理工具。供电企业应当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融入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当中,搭建起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以此为基础将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一一细化到整个管理平台当中,以便于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卡、物”三者不相符的问题。首先,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应用稳定、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简化,对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而要切实实现这一管理效果,平台应当具备完整的固定资产的台账,能够实现全局性的信息共享;同时,在应用平台上使用统一标准编码,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在操作与管理上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其次,将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融入信息化平台。供电企业应当依照其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将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一一细化到整个平台当中,通过相应的管理工具,将制度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上,提升制度的执行力以及平台的运行能力,使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监督,减少人为因素对管理效果的影响。另外,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其目的就是解决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当中“账、卡、物”三者不相符的问题,通过系统对资产的跟踪记录、数据采集以及价值管理,使固定资产在购置、使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管理,保证实物与其价值可以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进而通过固定资产所固有的“电子卡片”来对其物与账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资产的有效管理。

(三)在购置固定资产设备和工程建造的过程中要对相关单位的资质进行详细的评估,对相关设备和工程的质量要严格把关,在设备和工程质量的验收环节严格管控,杜绝质量不合格设备进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责令施工方限期改进,确保“零缺陷”投产。加强物资管理,促进信息沟通交流,在系统内发挥备品的作用,让有限的备品发挥最大的效益,从源头上保证固定资产的质量是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是企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保证。

(四)定期了解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加大设备使用过程跟踪力度。特别是较为分散,气候恶劣的地区,对相关设备要及时安排维护保养,在资产使用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资产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载运行,对资产设备的使用人员应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

(五)加强资产处置的管理。固定资产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应履行审批手续。在完善台账的基础上,建立信息支撑系统流程进行管理,从而达到资产管理科学有效。

(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经验交流,定期开展系统内外固定资产管理经验的交流活动,把工作重心放到县级供电企业,专业经验交流共享延伸到供电所一级,做到总结经验及时分析问题具体有针对性,做到资产管理工作常抓常新。当然。对于生产过程中,已无法满足生产经营需求,确实要提前报废原有资产,新增固定资产的,应充分考虑原有资产提前报废造成的损失。通过新增的固定资产的运行能否降到最低,只有在充分考虑了各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资产的新增、减少才具有合理性。

三、结论

总之,固定资产在供电企业总资产当中所占比重较大,对企业经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若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问题,就会使得企业资产的利用率大大降低,甚至出现资产流失的问题,进而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出现较大漏洞。因而,在供电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高健.浅析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新途径.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11).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范文3

关键词:铁矿企业;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

近年来,随着铁矿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各种缺陷与弊端都慢慢呈现出来,很多铁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在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与挑战。

1.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基础薄弱

一般来说,对铁矿企业固定资产进行了定期的清理并且经过资产核实结果的确认批复,但由于部门与财务管理工作结合不到位,导致“前清后乱”,使得固定资产的清查没有真正达到“账实一致”的管理目的。许多部门、资产管理归口不统一,尤其是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在资产处置环节又疏于管理,导致固定资产清查年年清年年不清。由于固定资产没有专业的管理制度,使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模式没有发挥其关键性的作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性。

1.2铁矿企业管理队伍水平不高

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近年来通过铁矿企业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使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但还存在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不强,造成铁矿企业管理队伍水平不高的原因是企业不具备固定资产管理专业的人员,没有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度,没有建立科学、明晰、合理的固定资产人员职权责任的严格划分,使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成员不清楚在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并在办理固定资产业务时人员岗位没有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1.3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铁矿企业在固定资产购置、保管、使用、报废、处置等制度不健全,使得固定资产缺乏计划性和有效性的制约机制,随意性较大,造成固定资产的浪费。企业的固定资产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人员更换调离时未办理资产交接手续,造成“物随人走”现象。

目前,国内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是采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使得很多部门都在管理固定资产,但实际上监督机构只是“走形式”。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体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缺少统筹协调,而且也没有设立专人专岗条件,目前还存在兼职管理形式,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组织的整体性和有效性都大打折扣,实现预期管理效果的不太乐观。造成缺乏配套设施及有效的监督管理机构的原因是企业的审计部门没有得到重视,从而使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的权责没有分离,造成企业监督机构混乱,没有达到监督的效果。

2.完善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2.1加强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的基础管理

加强铁矿企业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就要加强内部监察和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规范资产管理行为。科学、周密、可行的监督制约机制,能有效地防止资产的流失,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落实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定期审查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资产处置情况,必要时要对铁矿企业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通过实地盘点,及时发现和处理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存在问题,从而规范铁矿企业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行为。

2.2加强铁矿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要提高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从领导者到管理者、使用者都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要把加强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可以有效地指导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向领导者提出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使企业的固定资产最大限度地扩张、增值。

2.3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

铁矿企业在固定资产采购环节中建立采购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采购。同时,各级管理部门要明确指定本级固定资产管理员,全面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安装、验收、报账和日常管理使用等工作。固定资产非经批准不得随意拆卸、改建、迁移、转让和变卖。固定资产处置要严格按照“先报批后处置”的程序办理。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及核查时,采用定期盘点的形式,建议每半年就应进行一次盘点,使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化、经常化。

2.4健全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机构与动态管理

加强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要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企业应积极创新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优势,建立铁矿企业的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体系,使铁矿企业固定资产从需求、购入、使用直至报废都处于严密监控和管理之下,使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科学化的管理。

3.结论

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步入良性轨道。把法制化原则、全过程管理原则、责、权、利统一原则、安全完整和使用效率优原则等结合起来,提高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会周.浅谈铁矿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国电子商务,2011(6)

[2]胡安坪.浅谈新经济时代如何加强铁矿企业管理.时代金融,2011(11)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范文4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235-01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在企业的资产组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关系到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展开,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和发展扩大经营的物质基础。单位价值高、周转速度慢、使用周期长以及占总资产的比重大等是固定资产所具有的特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因此,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提高资本利用率,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一)固定资产核算特点

固定资产的核算要在一定的财务时期内进行,它是一个财务处理过程,包括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值、记录。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大,一般在2000元以上,它有多种增减变化方式,变化次数繁多。账务在进行处理时,涉及到的科目十分繁杂,给核算带来很大麻烦。固定资产用折旧这种核算方式来反映其价值转移。影响折旧的因素有:计提折旧基数、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净残值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旦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此外,购置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不能抵扣。

(二)固定资产管理特点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复杂的组织工作。其中,财务部门、基建部门、设备管理和设备使用部门都需要积极配合,共同参与管理。此外,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还是一项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专业知识精通的专职人员来进行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绝对不能失控,因为固定资产管理失控的危害性极强。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于形式化、简单化、程式化,企业对固定资产购置和处理有很强的随意性,实际工作中资产管理常常出现脱节现象。从而导致财务部门、物资管理和使用部门之间制约关系混乱,工作衔接不清楚。还有一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台帐不健全,固定资产资金和使用情况不清楚。一些基层单位由于没有严格、规范、可行性强的考核指标,因而不能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效益分配挂钩,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对企业员工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出现的舞弊行为,惩罚力度不够。

(二)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有些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日常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在会计流程和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分级管理、流动账、资产台账不健全,内容不齐全。造成在月度核算和季度核算中出现财务和实物不相符的情况时常发生,经营成果不实。

很多企业对固定资产没有完善的盘点制度,没有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定期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盘点。同时,一些企业也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维修,固定资产由于得不到良好的保养维修,从而严重影响其工作能力,缩短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

随着企业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应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企业生产经营考核体系之中,建立健全资产保全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专管人员的管理,并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

(三)严格固定资产账实核算

企业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一方面,各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要制定相关人员专门负责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及财务进行管理。对固定资产的相关账目要定期更新,账目的内容要做到齐全和准确,要全面掌握企业固定资产的总体情况。另一方面,各级固定资产的使用及管理部门要定期与本级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进行财务核对,做到财务与实物相符。要及时而且全面的掌握固定资产的资产原值、使用年限、已折旧年限、资产净值以及累计折旧等资产价值情况。还要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对它的在用状况进行全面追踪,及时了解资产价值、实物状况。

1.对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加强维护与保养。企业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掌握资产使用状态,防止由于企业财务上的失误而导致的固定资产的损失。为此,企业应选择企业中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建立相关的盘点机构,让他们制定固定资产盘点表,由相关人员签字并存档,以便掌握资产使用状态。

为此,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在此基础上设置专门的场所开展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维护工作。对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维修还要做到对症下药,对不同的固定资产实施不同的维修和保养。还要做好保养维修记录,定期开展保养维修工作。

2.建立企业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针对企业固定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大、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特点,以及企业对固定资产实行全局化管理的需要,应选用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将传统的固定资产纸质信息转变成电子信息,建立全局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这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就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变动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固定资产的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盈利额和管理效率。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要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进行合理预测。通过建章立制改进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来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引进高科技手段使固定资产的管理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钟裕镇.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优化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78-80.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范文5

关键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

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带给企业预期收益的生产资料。县级供电企业由于资产结构和分类复杂、价值大、分布地域广、变动频繁、更新快等特点,给电网资产运行、维护与管理带来很多困扰。由于近年来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推进和ERP系统及财务管控的上线,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标准化、精益化、信息化管理,保证资产安全完整,配置科学合理是我们对资产管理的追求目标。

1.2 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固定资产的管理应包括固定资产目录和折旧管理;固定资产变动管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其中固定资产变动管理是重中之重,固定资产的变动指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减少。增加包括购建、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债务重组取得、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盘盈及其他途径增加;减少包括资产的转让、出售、以资产对外投资、盘亏、毁损、报废、无偿调拨等。

2 管理现状

2.1 原始资料不规范、基础数据不健全

由于传统的管理观念较粗放,固定资产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只注重价值管理,造成在资产卡片的登记上只注重金 额的登记,诸如座落地点、资产规格型号、责任人等基础信息不完善;部分资产存在“打包入账”的情况,但在资产清理时对打包资产又难以拆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能做到一账、一卡、一物。基础数据不规范、不健全,难以适应ERP系统上线的要求。

2.2 在固定资产目录和折旧政策上未执行统一标准

集约化管理前,系统内对各县局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硬性要求,各县局未执行统一的固定资产目录和折旧政策, 以及历史时期财务人员更换原因和自身素质问题,对资产分类的理解不一,造成部分资产在分类上比较混乱,折旧年限上出现错误,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

2.3 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缺少业务流程化管理

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谈到资产管理有些部室会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在对资产管理的理解上侧重于价值管理,忽略了对资产的过程管理。当固定资产发生了变动,如一些技改工程的实施会导致旧资产的拆除报废或再利用等信息并未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或传递信息滞后,导致财务部门对资产处置和资产卡片的变更不及时从而造成账、卡、物不一致。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缺乏相应的审批流程,资产管理大局意识不强。

2.4 农网资产与自有资产界线不明,资产管理混乱

自国网公司实施农网改造以来,除二期农网改造形成的资产归县局自有,其他各期的资产所有权都归省公司所有,但其维护管理权在县局,造成农网资产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在对农网资产后续的更新改造中,省公司并未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核算办法。又由于县局农电管理中一些人员素质偏低,对辖区内的农网资产和自有资产区分不清,造成一些农网资产的更新改造上报于自筹投资的综合计划中,从而会使一些农网资产会在县局自有资产中重复登记。以上原因导致农网资产与自有资产界线不明确,在资产权属管理上比较混乱。

3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对策

通过对以上资产管理现状的分析,以及为适应ERP系统和财务管控的上线要求,我们认为加强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迫在眉捷。为了使管理现状得以改善,建议如下:

3.1 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目录》

加强对《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学习,修订县局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在集约化管理的大前提下,严格执行国网公司统一下发的《固定资产目录》。按网省公司要求,及时调整错误的资产分类、折旧年限等信息,使资产分类、资产名称、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率等内容与国网公司保持一致。

3.2 措清家底,对现有资产进行评估和清查

为更好地实施固定资产管理,要对现有资产进行统计评估与清查,以此为固定资产管理打下基础。成立资产清查小组,对现有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将农网资产与自有资产权属问题理清;将自有资产盘盈盘亏情况进行登记,由中介机构介入对资产状况出具评估和清查报告,财务部门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对房屋、土地数量和面积进行盘查,对未办理权证的积极进行权证办理;为适应ERP上线要求,对打包入账的资产积极进行拆分处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分类正确无误,为资产上划打下良好基础。

3.3 合理界定各部门的管理职能,明确资产管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县局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职能进行合理界定,并配备相应的管理岗位和人员。建立流程与职能相结合的跨部门协作管理模式,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层面和各个部门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财务部门可以作为牵头管理部门,并承担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职能,有关业务部门根据部门职责分工承担相关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职能,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运行、维护、保管部门承担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管理职能,使各部门做到分工协作,目的明确。

3.4 实施流程化管理,加强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由财务部门牵头与各业务部室讨论制定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处置、调拨、转移等资产变动业务审批流程,对固定资产实施流程化管理。统筹考虑资产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技改、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益、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提高投资效益,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

3.5 加强对在建工程的会计核算,确保资本性支出的预算执行

由于历史遗留或人员素质原因,导致一些工程的经营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未作严格区分,从而影响了工程成本的准确核算,造成转资资产原值不实。为确保资本性支出核算准确,应将在建工程的核算与全面综合计划和全面预算相结合,准确、合理的进行工程成本的核算并按时间节点要求编制工程财务决算,保证工程投资及时转资产。

3.6 积极推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尽快适应基于ERP模式的资产管理

按照省市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根据本单位资产构成、业务流程和生产经营特点等实际情况,将固定资产管理统筹纳入企业信息化系统开发、建设和应用。利用条码技术与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数量多、变动大、部门泛、价值高、使用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制定统一的固定资产代码体系,明确固定资产价值管理的细度标准,统一物资分类代码、生产设备分类代码与固定资产代码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等,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以适应ERP系统的上线要求。

参考文献

[1] 任伟;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电力信息化;2004年11期.

[2] 钟璟毅;;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广西电业;2005年09期

[3] 吴小军;;也谈加强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1期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范文6

关键词: 企业; 固定资产;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F27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3-0015-02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借助集成信息系统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管理变革带来契机,同时信息化建设自身更需要业务流程的变革。

1 企业资产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管理是以固定资产为主要对象,面向资产增加、变动、减少、维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以保证既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利用率,通过引导资产配置提高其未来的利用效果为目标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流程再造、控制工作。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职能一般分为价值管理部门和专业实物归口管理部门,分属企业的财务部门和专业设备归口部门共同管理。由于管理资产的角度不同,实践证明存在着以下问题:

1.1企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有待完善

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一直都是企业内部管理中的瓶颈。企业资产、财务等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资产变动信息、账务与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完好率等方面存在差异,资产实物与财务账原值及折旧总额无法做到账、物、值的相符。

1.2缺乏统一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价值管理、技术管理与实物管理加强配合,资产信息不完备,财务、资产管理的衔接不够规范,控制力度不够,企业缺少统一的资产管理系统,财务和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不能密切配合、做到动态管理,不能很好地完成此项工作。

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孤岛”现象,使企业固定资产前、中、后期的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融为一体,保持良好的连贯性,造成管理中资产计划、采购、维修、保养、报废等相互脱节的弊病,无法做到真正的资产整体管理。

1.3资产管理执行力度有待提高

企业的资产数量巨大、品种多,包含大量同型号但没有唯一标识的资产(在财务账上可能按一条账务处理,但实物有单台账管理的需求)、分布分散、变动频繁、资产管理工作量大。

1.4资产信息管理方式、手段有待提高

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集中程度低、共享度低、效率低, 分析、控制功能缺失,影响了管理效果。

1.5固定资产处置审批流程长

固定资产的处置需要由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财务部门依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进行资产价值处置后,提交各级主管单位(部门)审批。

2 集中管理模式下固定资产的信息化建设

2.1建立资产管理组织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2.2固定资产集中管理

固定资产集中管理可在企业财务部门下设总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该部门负责制定企业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制度、资产管理系统运行实施、资产编码规则及固定资产总台账目录。总资产管理部门拥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最高权限,并与资产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利用一个信息平台实施集中管理下的授权分级管理。

财务部门负责企业资产的一级核算,数据来源为实物资产管理部门通过资产管理系统汇总上来的资产信息。

固定资产购建申请权、处置权归属总资产管理部门。

2.3制度的建立

系统实施,制度先行,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是保证系统顺利实施的前提,职责不明确会影响系统的使用效果。企业即应该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时对系统实施的组织、流程、考核及维护加以规范与约束。

2.4建立统一、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为了解决和消除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利因素,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利用内部局域网,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使各职能部门和使用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归口业务和权限进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维护、查询和提取相关固定资产数据,这样,可以使设备归口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管理固定资产口径一致,使企业固定资产的实物流与价值流统一。

2.4.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管理的资产设备,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电子设备、元器件设备、生产加工设备、办公营具、低值易耗品、材料等等。该系统基本实现了固定资产从申报采购入账到报废销账全过程的管理。固定资产入账单和资产卡片即存在于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也可通过网络打印。固定资产标签也是网络打印的。此外,资产变更、财务对账、部门资产盘点等都可以方便实现。该系统满足了我们目前管理职能的各项需求。

2.4.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整体要求

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系统集中管理、分工管理模块的联动与整合等系统整体及使用需求。包括需要规范的流程、操作人员权限、系统整体的使用界面要求。

其次是系统的整体性能要求,即整个系统和它的各分部组件处理数据的速度、对外来信息的反应和信息回馈的速度,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资产信息数量是巨大的,如果系统速度较慢,那么系统设置的目标就较难实现,系统操作人员会对系统产生抵触,系统管理目标将无法实现。

三是系统运行维护的要求及对系统稳定性的要求及系统使用差错的反映的要求。需要实现的一般的操作功能的说明,保证系统操作的效率,例如一般的筛选功能、合计、模糊录入功能等。

四是文档标准,即系统细心数据采用何种方法及格式进行存储,对实现信息共享的各种台账,都需要建立标准的模板(图表设计需要考虑建企业各类资产设备形式的差异与统一性),而对于各种资产分析指标,也需要建立系统化的体系进行明确(包括长期及短期的指标分析)。

2.4.3规范各级资产编码规则

企业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是以实物管理为基础,也是对实物管理活动以价值形式的最终反映。而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实质是设备的技术管理,即设备的技术状况、类别、特性、维修、变更等管理,因此必须根据设备的类别、使用单位、安装地点、资产编号等建立固定资产数据库,这需要给每台(套)资产设备确定一个资产编码(即身份代码),使其具有唯一性,同时对固定资产的编码分类应逐步分层,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全部资产在使用、维修、变更、报废等管理上,做到固定资产实物与价值相一致。

每项固定资产需要这样一个统一标准的编号。当一项固定资产购进时,就需要根据它的基本信息给它编号,这个编号要包含一定的信息,如资产名称、型号规格、使用单位、安装地点、类型、归属等。并且每项固定资产的各级编号在本企业中都是唯一的,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也统一使用这个编号。

在调拨、使用环节凡涉及到此项固定资产的都使用此项编号。这样,要查找业务部门台账上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只要通过资产编码,在财务账上就可以很容易地查到原值、累计折旧等。资产在变更、维修、报废等环节也可进行有效管理。

在整批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时,可以不知道一批物资里面有哪些具体的东西,但只要知道里面有哪些编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核对查找。固定资产处置的残值收入与固定资产编码对应,就可以与其原值、累计折旧对应。直到此项固定资产退出企业,其编号也结束使用。

2.4.4资产信息数据管理

传统的固定资产卡片由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资产项目代替,也就是由固定资产的“电子身份证”来取代。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库后,对其信息实现计算机联网管理。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络和计算机管理终端,使整个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和实物)管理人员可以在同一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操作,固定资产的管理数据也实现整个企业的共享,数据的统计汇总可以直接在总资产管理部门的计算机终端中自动生成数据报表。

资产数据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不仅在于加快了数据信息的处理速度,还可以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以前一项信息需要经过几个环节汇总,最后进入财务核算。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后,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增减变化信息直接可以在电脑中反映出来,然后通过网络及时传输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可以在接到数据信息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如此的业务操作流程,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减少了原来人为沟通传递信息过程中出错的概率,防止了由于原始凭证的不完整而影响固定资产财务账面的增减变化。

2.4.5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模型

按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结合本企业业务实际,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建立相关管理流程模型,即建立从财务部门、总资产管理部门到使用部门自上而下的管控流程;还应建立从使用部门、各资产分管部门、总资产管理部门到财务部门自下而上的实物管理信息汇聚流程。做到环环相连、相通的闭环管理。

2.4.6固定资产的标识码管理

资产标识码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赋予资产唯一标识,并建立资产与其对应信息唯一链接的功能,亦具有可靠性高、采集信息量大,灵活实用等特点,标识码技术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中。资产管理标识码系统充分利用标识码这些特性与信息化管理赋予的信息共享、信息挖掘优势,是一种适合于资产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

标识码系统应在制定了企业资产标识码标准的前提下,与资产管理系统关联后实施和使用。标识码系统包括软件管理系统及硬件系统(主要包括打码机及数据采集器),软件系统实现对建立台账的资产全寿命周期流程的管理及信息的分析、挖掘,打码机打印录入管理系统资产的条码,将条码粘贴于资产上,即建立了资产动态信息与其实物的唯一的链接;采集器对标识码进行扫描获得相关信息,再通过软件管理系统将数据传输到资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分析、处理,实现了资产与其信息的互动。

2.4.7资产台账分类及台账信息组成

3 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所倡导的管理模式改变了我们过去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将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实现资产变动管理与流程控制,加强动态监督,通过实现跨部门流程处理,强调动态管理,加强资产监控。

企业建立和实施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企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和职责,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并轨,从而旨在通过自动化的资产管理系统自行监控固定资产。系统根据预设业务流程,实现资产变动信息的自动记录与传递,确保信息及时共享,达到数据规范准确的目的,总之,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立和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能确保企业资产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J].特钢技术,2006.

[2] 张义,等.浅议固定资产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