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读书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原理读书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范文1

关键词:工程素质;基于问题式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Apply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series course of machine design

Zhang Liyan, Zhang Youche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In training o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sign ability,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ve designing ability, the courses of principle of mechanic and machine desig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However,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restrict this effect. Apply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ourses is suggested in the paper. The implementation is discussed, which is setting problems from major field, course project, innovation activities and experiments.

Key words: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principle of mechanic; machine design

工程素质包括工程知识、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等,这些都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素质,也是高校工科教育的重点之一。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工程能力包括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机械设计系列课程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机械设计过程分为4个阶段:产品规划、方案设计、技术设计、生产施工,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过程。其中方案设计阶段包括功能原理设计、执行机构的选型与构型、方案分析与评价、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等,这些内容主要在机械原理课程中讲述;技术设计阶段用到的零件强度设计、结构设计,主要在机械设计课程中讲述;在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创新技法在机械创新设计中讲述。这些课程的内容琐碎、繁杂、工程背景强,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虽然很认真、很辛苦地讲解每个知识点,但学生却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不知道该如何应用。

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展开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将学生置于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1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对外部刺激的被动反应,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心选取实际工程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探究问题背后的理论知识及解决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宽松、更广阔的思维空间,由此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当然,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容忽视,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机械产品设计的整体意识和工程概念,强调揭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及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 设计问题环境

2.1 树立产品设计的整体观念和工程意识

上好绪论课十分重要,在机械原理绪论课中,笔者以一个典型的工程机械产品为例,讲解机械产品设计的全过程,提出问题,布置任务。例如,以包装机为例,通过功能分析,分解动作,提出动作如何实现?运动如何实现?可以在课堂上提问,让学生大胆想象;然后将这些问题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写出认识机械的读书笔记。同时,教师将此实例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装料机构的实现引出连杆机构的设计,由热封机构的实现引出凸轮机构的设计,还包括机械设计课程的中齿轮、轴系部件、带传动、螺栓连接等。这样,学生在学习各部分内容时,就会有整体概念,知道这部分内容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另外,也消除了学生由于缺乏工程背景而对机械设计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从而尽快熟悉一般机械设计的方法、步骤,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2 根据专业方向设置问题环境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范文2

一、阅读:在坚持中积淀学养

雨果曾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要终生与书籍为伴,与阅读同行,尤其是在知识更新急剧加速的信息化时代。只有多读书,持续地修炼内功,丰厚学养,积淀底蕴,才能与时俱进,不至于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出局;就像树的枝叶一样,只有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才能根深叶茂、繁花似锦。基于这样的认识,暑假期间,我先后阅读了哲学家冯友兰的著作《境界》,特级教师高万祥与徐飞合著的《优秀教师的30本案头书》,以及词作家高晓松的四卷本《晓说》,还阅读了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杂志《人民教育》《河南教育》共36期(本)。由于阅读量较大。在阅读时,我采用了两种策略:“深挖洞”“广积粮”。所谓“深挖洞”就是对重要的文章进行慢读、细读和咀嚼式阅读。记忆核心内容,分析思路写法,揣摩谋篇布局,品析中心启示。读《境界》《优秀教师的30本案头书》中的大部分篇目、《人民教育》《河南教育》中的有些重头文章,采用的就是这种策略。所谓“广积粮”,有两层意思,一是快速浏览式阅读,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二是文段摘抄,我读书的习惯是边看边勾画,等到第二次选择性阅读时,只看勾画的部分,并把精彩和富有哲理的文段抄录在笔记本上,如果整篇文章特色鲜明,具有重要意义,则建立文献索引,方便查阅。我始终认为,摘抄的基本就是读书的收获,如果不摘抄,只是泛泛一读,看到的内容就是匆匆过客,不会留下深刻印象。这个暑假我抄录了2万余字的读书笔记,闲暇时品读,如饮甘醴,似会挚友。

二、悦读:在品鉴中享受生活

人生在世。在物质需要满足了以后,还应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读书无疑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读书不可以改变人的物像,但可以改变人的气象;不可以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不可以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顶点。”八小时之外,如能读上几本好书,其精神上的愉悦和专注所形成的高峰体验,会让人倍感轻松,从而忘掉身体的疲惫。显得从容和优雅。

读《境界》,让我在聆听大师的教诲中,体会发人深省的哲理和思维缜密的论证。冯友兰先生在论述“境界”时指出,在公共世界,因人对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有不同的意义。“例如有二人游一名山,其一是地质学家,他在此山中,看见些地质的构造等。其一是历史学家,他在此山中,看见些历史的遗迹等。因此,同是一山,而对于二人的意义不同。有许多事物,有些人视同瑰宝,有些人视同粪土。有些人求之不得,有些人送到手里也不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是境界。在论及“命运”时,冯先生强调:运是一个人在某一时期的遭遇,命是一个人在一生中的遭遇。某人今年中了特种奖券,是他今年的“运”好,但是他的“命”好不好还不一定。因为他将来如何尚不得而知。在一个时期中幸的遭遇比不幸的遭遇多,是运好。在一生中幸的遭遇比不幸的遭遇多,是命好。在谈到“理想与现实”时,冯先生认为,大部分人把理想与现实看成是对立的,这是大错特错,理想并不是与现实对立,而是现实的反映。“譬如我们走路,我们的眼所看到的,总比我们的脚所走的远一点。即是瞎子走路,他的棍子所到之处,也要比他的脚所到之处远一点。如我们的脚所到之处是现实,则我们的眼所见,即可说是理想。理想是我们的眼所见到,而脚尚未走到者,但虽未走到,而总是向这方向走的。”冯友兰先生不愧是哲学大师,他的论断总是言简意赅、鞭辟入里,没有乏味枯燥的说教,没有玄奥艰涩的演绎,总是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寥寥数笔把专业术语揭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给人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于不知不觉中涵养心脉,增长智慧。

如果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习惯,那时间是享受不尽的,我一直坚持把工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工作即生活,生活亦工作。所以,床头、沙发、窗前都是我读书的地方,有时,兴趣所致,也会在书房或席地而坐,或半倚半躺,不觉东方既白。在书海之中徜徉,其乐趣是无法言状的。

三、越读:在思考中嬗变升华

富兰克林说过:“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这告诉我们,阅读必须讲究质量,讲究体悟。有所得,有所思,联系实际,为我所用。当然,没有哪一本书能够立竿见影地解决实际问题。书中的原理、观点、知识、经验,可能一时用不着,但经过长久的积淀、孕育,定会改变我们的思想方法、思维品质和行为方式。

读的东西多了,沉淀的时间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知识储备就会蹦进你的头脑,帮你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今年8月份,当我在谋划新学年的工作时,许多新想法、新目标、新内容、新措施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让我眼前一亮。这样,计划中就多了几个亮点:一是倡导有条件的学校要善于把零散的教学经验,经过梳理、归纳、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逐步形成一校一模、一科多模、一模多法的教法体系。造就一大批有影响的特色教师。二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校园内开辟种植区、校外承包土地、参加公益活动和家务劳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把每学年的最后一周作为学生社团展示周,发挥交流、分享、庆祝的功能,通过展示起到唤醒、激发和鼓励的作用。四是编辑《名校成功之路》读本,为学校提供外地名校的办学经验,通过学习借鉴、开阔视野、启发灵感、因地制宜,找到学校自身的发展支点。从而撬动学校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发展,实现学校跨越发展、内涵发展,办出特色,办出品牌。五是创建微信公众平台――教研时空,开办会议通知、工作动态、教研信息、一线心声等栏目,竭力为学校、教师服务。仔细想来,这些新发现、新思路、新举措,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可以从读过的书中找到源头。但又不是机械照搬、简单移植,而是从实际出发,赋予新的内涵,实现对自己、对工作的超越。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范文3

本课程教学以提高后方仓库机械化技术干部岗位任职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为牵引,遵循“理论先导,强化实践,培养能力”的基本教学理念,按照先理论后实践,由基础到应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基本规律,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开展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液压与液力传动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液压与液力传动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基础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并重视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学术前沿问题融于教学内容之中。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采取“要素化”设置,突出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突出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强调教学互动和教学交往。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全面加强该课程的基础教学环境条件建设,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形成了一套由课堂讲授、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实习教学、课外练习和科学考评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大量以前配发部队的、技术和功能落后的装卸搬运机械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国内外新近研制和生产的各类新型机械,而在各类新型装卸搬运机械中,液压与液力系统通常都采用了新型元件和新兴技术。

在《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既要体现各类型装卸搬运机械结构中液压与液力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又要反映装卸搬运机械新技术的发展成果和趋势,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这样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员才能有扎实的基础、广博的视野和创新的意识,学员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上才能跟上装卸搬运机械技术的发展,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为了跟上装卸搬运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国内外尤其是新近配发部队的装卸搬运机械上运用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定期更新主教材之外,还定期不定期地编写若干补充教材发给学员,同时将授课过程中准备的电子版的教学文件提供给学员,供学员预习、学习和复习,使教学过程和学员所学的知识能够跟上甚至超前于科技的进步和部队装备的更新换代。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好坏,不仅影响学员对知识的理解,还会影响学员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学员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课程教学既要强化理论知识传授,又要在能力培养上下功夫。学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知识积累,才能具有更强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才能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性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员讲授与学员独立自主学习相结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满堂灌,整堂课90分钟都是教员在讲,学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员在台上讲,学员在下面记,课堂上缺乏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抑制,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不明显。

为了改变原有的教学状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员讲授与相互讨论以及启发式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

在每次课前,教员将下次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提前布置给学员,要求学员课前认真预习。课堂教学中,对于较简单的,学员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教员在课堂上一带而过,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做过多的讲述。而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课堂上采用师生互动、讨论的方法进行探讨式教学,同时也结合立体图片、动画、虚拟演示等方法把学员难以理解的问题阐述清楚。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学员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手段是否丰富、是否合适,对教学效果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就本门课程而言,教学内容大多是装卸搬运机械液压与液力系统中各部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介绍,就教学效果而言,教学手段上是文字不如图片,图片不如模型,模型不如实物。但因装卸搬运机械的类型繁多,建立庞大的实验场地,购置多种类型的机械用于教学,肯定是不可能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文字、声音、录像、平面图片、彩色立体图片、动画、虚拟演示等多种媒体形式,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教员能够从文字、图片、动画、电影等各种各样的资料中,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方面信息来准备教学素材,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也能使学员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收获更多的信息。

2.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和直观

在课堂上,学员面对幕布,既可以看到静止或工作之中的液压与液力传动系统,也可以看到拆分开的各部总成、装置、部件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关系,有利于教员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教学素材进行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员听课、理解、提问及与教员互动。

3.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首先是节约了大部分的板书时间;其次是用图片、动画、电影等替代和简化了原来需要用大量的文字和语言讲解的时间,尤其是用文字和语言不易表达的内容,如机械的工作状态,部件、总成的工作过程等。

四、实践环节的改革

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设置充分、合理的实践环节对提高学员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对基本结构原理的理解和整门课程知识的掌握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加入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引导学员积极消化课堂上学习的理论内容,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解决问题又发现问题,以达到进一步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和实现创新的目的。

为了提高实践环节的有效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时数,在时间的安排上,实践性教学环节紧跟理论教学来安排,让学员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及时、充分地消化、吸收在理论课中学到的内容。②教员在实践课少讲,学员多动手。学员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员的指导下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使学员有更多的机会与时间参与实践环节,随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同时有条件的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实现创新。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的考核方式与方法与学员的学习密切相关。完善、科学的考核方式能够引导学员纠正学习方向上的偏差,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去的考核方式是采用单一的闭卷考试的形式,造成学员不善于思考,不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很大一部分学员平时不努力,靠考前突击来通过考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和考核的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并用的考核方式,我们将课堂讨论、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实习实验、课终闭卷考试等考核方式相结合,这样大大激发了学员在课程学习全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促使学员去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又使各种能力得到了提高。此外,我们也引导学员自学装卸搬运机械新知识、新技术的有关内容,要求学员写出读书笔记,并将此列入考核内容,这极大地促进了学员自学能力的提高。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范文4

一、数学阅读的意义

1、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所谓数学交流是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狭义指数学学习与教学中使用数学语言、数学方法进行各类数学活动的动态过程。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极重要的作用。而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数学阅读,通过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2、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者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可是,目前我们广大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教师上课就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地深入浅出地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练习,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这正是教师讲解精彩而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3、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众所周知,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重点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值得指出的是,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所以说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育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非常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4、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个别学习的关键是教会阅读。研究也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能。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二、数学阅读的基本途径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2、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首先,要求认真细致。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数学阅读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证明、推理,做一定量的练习,直到弄懂含义。其次,设置导读提纲。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使阅读更有效。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因而,教师应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第三、反馈阅读信息。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包括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对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捕捉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能否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语义转换和语句分析,是阅读理解的关键,也是阅读能力水平的标志。

4、优化过程,提高阅读技巧。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在教学中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的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范文5

当时速35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在城市间奔驰,人们在感受高铁带来的舒适与便利的时候,却很可能不知道,在技术壁垒的情况下,为造出中国首辆铝合金动车组车体,第一代高铁工人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与努力。

张雪松,河北省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铝合金厂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高级技师。这位在燕赵大地上成长起来的“金蓝领”,不仅成功破解了外国专家的“技术秘笈”,还与工友们先后完成了109项攻关、革新,66种卡具的设计、改造,生产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列车,创造了国产动车组的世界速度。

“我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我能做到的,大家都能做到。”张雪松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同燕赵大地上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英模人物一样,都是平凡的儿女,但也都是集体的英雄。

中国高铁工人的标杆

据张雪松回忆,曾有一段时期,厂子特别不景气,曾经两个月的工资加起来只有500多元。那时,有不少南方的民营企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张雪松全部婉言谢绝。他说,原因很简单,就是与厂子有感情,因为“技术是企业教的,荣誉也是企业给的”。

没过多久,张雪松盼来了企业腾飞的机遇——时速350公里动车组项目的实施,为广大铁路工人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河北省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是时速3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的整车制造商,也是国内首个获得该技术的厂家。2005年5月,唐车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动车组生产技术的谈判进入白热化阶段,张雪松受命带领从各单位精心挑选的16名精兵强将,负责研究磁悬浮列车和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技术,并在一个月内造出试验车体。“能够参与制造世界最高速动车组是我的光荣,制造无缺陷的动车组是我的责任。”

然而,当一台台标满外文的陌生机器安装好后,大家都傻了眼:设备从没见过,材料也不再是熟悉的铁皮而变成了铝合金,原来的焊枪变得不那么听话,工件也不听摆弄。而外国专家只留下一堆图纸和外文说明书。

铝合金有个“怪脾气”,对温度、湿度,乃至风速都有严格要求,焊接时非常容易变形,多块材料焊接组合后,整块板子上总有一个角会翘起来。

“为什么不用反变形对付变形?”张雪松带领团队,先从一个个小截面进行试验,2米、5米、10米……在成百上千次失败后,张雪松攻下了难关。他和团队摸索出不同材料的收缩预留参数,积累了“反变形量”、“焊后调修”、“调修加热温度控制”等8种详实的数据,为动车组的批量生产奠定了现场制造技术的基础。

当车体组装时,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工艺装备的定位装置设计问题,调整中心线时需要移动整个装备,费时费力,尺寸也不好保证;车内拉紧装置与地板之间的连接刚度也太差,加一点力就把地板上的凹槽拉豁了。不过,这可没难住张雪松,他只进行了小小的技术改造,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且工作效率提高了近一倍。

一个月后,张雪松和团队按时交出了一个与图纸一模一样的动车车体。“这不仅为以后的生产摸索出大量参数,更让外方知道,中国也有一批具备生产高速列车能力的优秀的产业工人。”

现在,张雪松带领一个数控设备维修团队,专门负责厂里数控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短短几年时间里,张雪松先后带领工友们完成了20多套工装设备改造,不仅弥补了进口设备的缺陷,摆脱了对外国专家的依赖,保证了动车组的顺利生产,而且为公司节约费用近百万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2008年4月11日,第一台国产“和谐号”动车组成功下线。中国用三年时间走完了国外20多年的技术路程,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移动装备的国家之一。张雪松被工友们称为“中国高铁工人的标杆”。

“制造动车组是数万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只不过我站在荣誉前,他们站在荣誉后,我觉得他们应该获得更多掌声。”张雪松实在地说。

做一名知识型技术工人

翻开张雪松的个人履历,一串串荣誉应接不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火车头奖章、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河北省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金蓝领”称号……

“为什么你能干出这么辉煌的业绩?”面对疑问,张雪松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学习!”他接着说:“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不学习,怎么跟得上?”

张雪松于1992年从技校毕业就到了唐车公司,没想到,走上工作岗位后,他发现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太有限了,“一些设备的机械结构闹不清,复杂的图纸又看不懂,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差距。从那时起,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做一名知识型技术工人。”

从那时起,张雪松就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每天必须看一小时书。有时下班晚了,他就在公交车上看。

慢慢地,张雪松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我每年都要来北京参观机床展。这几年,数控设备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我意识到,数控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说,干工作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原地踏步只能与时代脱节。

此时,张雪松已是两届河北省钳工技术状元,要转行,谈何容易?

“我是钳工出身,数控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张雪松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试验。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了河北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专课程,不断学习数控、机械、英语等相关知识,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

几年下来,张雪松先后自学了《液压传动》、《电工基础》、《数控机床的原理与维修》、《PLC基础》、《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等书籍,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都有了显著提升,并一举拿下河北省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比赛状元。

“个人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只有更多职工掌握了新技术,才能推动企业的技术不断进步。”张雪松把自己是怎么干的,都一一记录在本子上,积累了10多万字的“工作日志”。这些记录“个人财富”的本子,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借出去,或是把内容贴在网上。

他曾任班长的铆钳班中的6名工人现已全部成长为各关键工序上独当一面的骨干,铆钳班也因此被称为“河北第一班”。他的徒弟们说:“师傅在学习方面总是对我们严格要求。他不仅不怕自己的‘绝活儿’被学走,反而总是督促我们多看多听多学。”

记者见到张雪松时,他正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脱产学习,是2012级劳模本科班的学生。据他介绍,现在,他已经取得了河北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专文凭,并且正在攻读重庆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学历,还是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学校的客座教授。

他说:“高速铁路把我们卷入了纳米时代,企业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如果不善于学习,努力提高技能,我们将被时代甩在身后。”

有股钻劲的“金蓝领”

张雪松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和周围的邻居都是铁路工人。看着他们身上那身笔挺的制服,听着他们讲述着铁路上的奇闻趣事,张雪松立志长大了也当铁路人。

1989年,张雪松考入唐山机车车辆厂高级技工学校,学习钳工专业。“在那个时代,考技校比考重点高中还难,而且钳工是精细度最高的工种。”他依然为当初的选择感到骄傲。1992年,他如愿以偿进入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的发源地、百年老厂唐山机车车辆厂(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成为众人羡慕的铁路技术工人。

20年来,张雪松的刻苦与钻研,不仅表现在学习上,更体现在工作中。“刻苦、勤奋,像钉子一样有股钻劲。”张雪松的工友们这样评价他。

多年前,唐车公司首次购进了一批进口数控设备。开始安装精细部件时,一位外国专家回头瞥见了跟在身后的张雪松,冲他挥了挥手,示意“靠边站”。张雪松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但他依然执着地每天跟在外国专家身后,仔细观察学习。

一次,在拼接机床主床身时,张雪松发现地基打孔位置与安装位置不符,马上通过翻译告诉专家,但外方人员不以为然,仍然继续安装,最终因失误造成返工。随后,细心的张雪松又发现了一处配件缺陷并及时提醒。这次外方吸取教训,马上进行处理,避免了又一次重大返工。这两件事令外方专家对张雪松刮目相看,每次安装调试都主动提出一定要他参加。

“外国专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行。”张雪松算了一笔账:请外国专家维修一小时要80欧元,从上飞机那刻开始计费,飞上十几个小时到中国,啥都没干就得先付1万多元。而且,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关键工序都由大型数控设备完成,一旦某个环节发生问题,就可能造成整条生产线停产。张雪松说,维修是拖不得的急活儿。

那时,外国维修专家走到哪里,哪里就能看到张雪松的身影,他抓住一切机会学习。不过,外国专家们似乎并不乐意收这个中国徒弟,对维修的关键环节总是遮遮掩掩,张雪松只好偷师学艺。

每当请来外国修理专家,张雪松都会仔细观察对方在维修时调出的外文界面,用心记住修理步骤,等专家走后再调出相同界面,一边对着字典翻译关键词,一边模拟修理过程。张雪松坦言,这是个笨办法,但许多故障的修理是触类旁通的。

由于设计缺陷,用于铝合金车体板材下料的美国福禄数控水切割机,存在卡紧力不足的问题,为了避免卡具和刀头发生碰撞,工人们在加工时总要预留出一段板料,浪费很严重。唐车公司多次与厂家协商解决,可对方开出天价,却一直没有给出技术改造的方案和实施时间。

张雪松急了,他和工友们根据以往观察的经验,反复研究设备,设计了三套方案,试验了15次,但效果都不理想。有人断言:这项攻关只能以失败告终。但张雪松并不放弃。他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把工友们从国外带回的160张草图全翻了出来,一张张对着看,还查阅了大量理论书籍和设备资料,反复计算参数。

最终,他了传统的设计思路,采用在卡具背面安装定位销和弹簧的办法,做出了新的卡具夹紧装置。改造后,工作时间缩短了一半,加工质量几乎零缺陷,大大节省了板料成本,仅生产第一批动车组就节省板材近百张。

参加工作20年来,张雪松先后从事机械钳工、工具钳工、车辆钳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等工作,在每个平凡的岗位上都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谈及未来愿景,张雪松坦言:“我的目标从来不远大,我觉得青年人一定要务实,给自己定的每一个目标都要摸得着、看得见。我目前的目标就是充分利用来北京脱产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争取更大的进步。”

机械原理读书笔记范文6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后短短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看电影?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这个看似简单而可笑的问题也是很多电影人与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从人的视觉原理上看,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较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也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相反,具体到外国文学领域,经典名着的命运就江河日下。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性、享受型社会的转化,大学生群体思想躁动,世俗化、功利化、实用化等随着滚滚商品大潮汹涌泛起。外国文学名着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遮蔽,神圣的文学被除魅,通俗读物、休闲娱乐读物、图文本等文化快餐代替了经典文本,许多经典名着被冷落。一些学者通过这方面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翻阅文化快餐、休闲类读物,在网上看娱乐视频。当前,大学生不读名着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名着的命运从侧面反映出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2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关系

2.1大量可资利用的名着影视资源

影视在叙事、人物形象、视听等方面存在重合因素,文学中的大量空白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可能。由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或作家生平改编影视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如由卡夫卡和左拉生平改编的电影《卡夫卡》、《左拉传》,法国人自己拍摄的巴尔扎克的生平传奇《巴尔扎克》等;根据文学名着《伊里亚特》改编的电影《特洛伊》,根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俄狄浦斯》,根据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改编的《亚瑟王》,由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歌德诗体巨着《浮士德》改编的电影,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由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改编电影,由小仲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茶花女》,由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改编的《简?爱》、《呼啸山庄》,由司汤达小说改编的《红与黑》,由莫泊桑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项链》,由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改编的同名电影,普鲁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追忆逝水年华》,由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由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由卡夫卡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乡村医生》、《变形记》,由乔伊斯的《死者》改编的电影,由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作品改编的《等待戈多》等等,可以说,由外国文学名着改编的电影几乎覆盖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任务中代表性作家作品,是一笔巨大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财富。名着影视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听觉。

2.2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的优势与局限探讨

外国文学改编的名着影视和文学文本像双胞胎姐妹,虽然在相貌上有着极强的相似性,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以经典文本为依托,通过光影、色彩、音响、声音交汇的生动逼真的动感时空直观地诉诸人的视听,展现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所描绘的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给人极大的视听享受。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文化背景、特定时空等通过影视要比口头讲授更容易接受,“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①学生的接受路径是由影像到文本,②先接触名着影视,之后才回头看作品的,名着影视起到了普及文学名着的作用,这对我们的教学也不无启发。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相比也存在不同,改编毕竟是再创造,是另一种艺术创作,“原着加我”、“我”加原着、原着淡去,突出自主意识等改编观念,③使名着影视的情况和经典文本相比变得复杂,改编或围绕原着小范围作改动,或利用原着表达编导的新意图,或只从取原着的一个点生发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或参照原着但很多地方进行大删大改,如黑泽明的《》是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乱》取材于莎土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都与原作大相径庭。那些忠实于原着的改编,有些也会在基本情节上随着改编的需要作一定改动和调整。此外,因影片时长的限制,在情节、线索、语言、镜头上的信息量需要尽量简明,必须限制信息量的提供,因而文本中大量抒情、心理活动、超现实、抽象、议论性、缺少可视性的段落和文字甚至诸多细节描写,在改编过程中都被删去,因而显得单一扁平,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因私情被妻子斥责时的窘境中的神态的描绘,其中许多描写都不具备视觉造型性,只有最后一句“不由自主地突然浮出了他那素常的,善良的,因而痴愚的微笑”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其他都被舍弃。另外,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只要带上耳朵和眼睛就行了,其主体意识和身心在欣赏电影时都被“感觉剥夺”,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名着影视在教学中有其优势所在,但名着影视只是了解原着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它和原着之间不能划等号,也不能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在以之作为教学片时,要慎重对待,首先要根据其改编风格进行筛选,尽量选取那些较忠实于原着、改编的比较好的影视资料运用于教学,对原着作全新改编的也可选取少量作为片例,因势利导,同样能收到预期效果。英伽登和伊瑟尔等理论家指出,文学作品存在大量空白,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再创造。经典文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可以有多线索、复杂情节、细密的描述;文本通过间接方式生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文本展示给我们更大历史和生活空间,古今中外各式人生百态、社会风情、形形人物,使我们能透视复杂多变的人性,了解人隐在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方式。阅读能滋养人的身心和灵魂,阅读可以让人成熟、成长,我们可在名着的海洋中一千次一万次地成长,获得丰厚的人生经验和积淀。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社会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遭遇到读图挑战,外国文学名着中那些大部头尤其是鸿篇巨作如《追忆逝水年华》、《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被束之高阁,情节淡化没有情节的作品少人问津,象征主义、超现实主

义、新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作品更是曲高寡合。 2.3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中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各有侧重

适应读图时代的趋势,因势利导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利用名着影视也不失为良策。外国文学教学中要面临“本土经验”和文化隔膜,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宗教环境时如果运用电影片段作为辅助,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和打破隔膜,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原着情节内容、风格、历史背景、人物等,还能使学生进入教学的规定情景,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但名着影视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有所侧重,首先,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坚持以经典文本为主,以名着电影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最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根本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那么对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摸不着头脑,听课味同嚼蜡,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因此,任课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列出一份必读书目,鉴于学生学情不同于以往,书目中经典作品的数量可以在五十部上下,按照教学节奏让学生提前阅读。

为有效督促学生阅读,每次课前抽出五到十分钟,由一到两位同学谈读书心得;或采用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的方式,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经典文本精彩片段欣赏,让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读,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名着电影作为辅助手段,因为课时的限制,有些改编的比较好的名着影视可以用两个小时给学生在课堂上放映,也可以展示其中一些片段,尤其是那些精彩的或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找原着阅读,另一方面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隔膜,使名着电影在教学中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其他专业如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和播音与主持专业,外国文学是非专业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个学时;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招收的学生是艺术类二本生源,学生整体素质和汉本的学生存在差距,因而在教学中立足文学史、文化背景、作家作品时更多地运用一些名着影视作配合,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对一些名着影视和原着有较好的了解,对文学和影视各自的艺术特性及改编有一定掌握。在课堂上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多看一些改编得比较好的,或基本忠实于原着的电影如《高老头》、《简?爱》、《呼啸山庄》、《红与黑》、《德伯家的苔丝》等电影或里面的一些精彩片段,比如《红与黑》中于连在法庭上对封建贵族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控诉,极具感染力,电影中简?爱在花园中与罗切斯特精彩的对白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片段和老师的讲述能了解原着的大致内容、风格、人物等。对那些侧重表现编导主观意图、对原着改动较多的影片,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拿它和原着作进行异同比照,从中提出问题,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