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特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范文1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58-02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应该看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问题,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当前有必要强调重视积极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把它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并切实抓好。

新《纲要》明确提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有利于人们克服对幼儿健康的片面理解,对幼儿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正确的“健康观念”,不仅指幼儿身体的健康,而且还包括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健康是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有机统一。“正确的健康观”强调一种健康的整体,这种健康观是与国际社会对健康的新认识相一致的。

二、幼儿园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知行脱节现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保护幼儿的健康,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何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而不是单纯地指不患疾病。即健康不仅涉及人的生理、心理,而且涉及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健康的整体定义。在幼儿园内,很多教师已经明白健康的新概念,并且也知道维护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理念上的重视并未化作行动上的体现。在幼教实践中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或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现象并不少见,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医生或专职心理教育者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保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纸上谈兵。

2.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目前,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并无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教师尚未接受专门的心理教育培训,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心理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更不要说构建心理教育体系了。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或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却没能扎实地实行,当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出现时,教师们或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进一步加剧了幼儿不良的心理。

3.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崇高的特殊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职称评定,业务竞争,应试教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竞争,会让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显得尤其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成长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家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现在的家庭常常是“四二一”家庭,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长们呵呼备至,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娇宠溺爱,有求必应;另一方面,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极大提高,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幼儿在物质的极大满足中却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部分家长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环境不良,人际关系的紧张,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常会引发幼儿不同的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问题,如爱发脾气、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任性、退缩、易哭泣、过分敏感等;幼儿园中也常见到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幼儿,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攻击性强等;而家长们并不认为幼儿的心理出现问题,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明显滞后。

另外有些家长过分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一味地欣赏鼓励孩子,造成幼儿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老师纠正幼儿不良习惯的严格要求也当成不尊重孩子,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

三、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1.知行统一,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只有思想、理念上的重视,而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内容相支撑,是不能很好落实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视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标、主要内容与途径,同时结合各学科教学,运用教育技能技巧,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如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我是健康小明星”,从各个领域有意识地渗透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扎扎实实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因此,就要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邀请专业人员系统培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内容、方法。掌握幼儿的心理健康内涵:积极的情绪特征;良好的意志特征;对现实(包括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良好态度特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情绪、性格、意志品质。教师逐步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定期交流应用心理学知识、管理教育幼儿的经验和体会,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减少孩子们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3.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俞国良博士打比方说,心理问题就像煮饺子,可能在幼儿园就“下锅”了,但到高中、大学才浮上来。心理问题一旦产生常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由此可见幼儿心理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教师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工作中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情”管人,以“情”感人,尊重教师,激发教师们工作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体验成功,激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职业幸福感;生活中真诚地关心教师,切实解决教师的切身利益,做好教师的自我调控,增强自我修养,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4.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承担着对孩子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培养。因此家长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实施者,同样需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利用多种形式对家长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普及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家长来说更显重要。

总之,加强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广泛利用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贺银才.浅谈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

[2]张丽清,林党柒,赵琼,尹红.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浅论[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6,(02).

特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范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游戏;营养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00-03

国际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指身体没有疾病,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同样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当前我国特殊的家庭结构和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产生,通过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突显出其重要价值。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心理问题的扩大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缩小化。当前幼儿园针对“心理问题”儿童,所采用的是一种医教模式,试图通过疏导、咨询和矫治使问题儿童摆脱问题行为,实施的是一种教育的补偿。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为了突显心理健康教育的规模与效果,许多原本只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速度上、气质上、性格上的个别差异,被纳入了问题矫正的范围,把许多正常现象例如:任性、胆怯、进餐慢等误解为问题行为。在教师的心目中这些孩子成了“问题儿童”,随着针对问题儿童的相应言行的出现,由于儿童对自我的评价主要来自成人,这些儿童渐渐接受了问题儿童的帽子。

儿童心理发展中产生的有些问题原本是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而自动消失的,但是当把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作为问题对待后,这些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反而成为了问题。例如:为了矫治幼儿的偏食现象以牺牲幼儿的情感为代价,而强迫幼儿进食,导致幼儿呕吐,结果带来心理上更大的压力。即使教师精心采用情境法、角色转换法、模拟法和榜样法等来促使幼儿矫治那些所谓的不良行为,其结果也是看重即时效应而忽视长远效应,严重强化了孩子的自我否定心理。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未经过专门心理矫治训练的教师,以医教模式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潜在危险的。为此,改医教模式为教育模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之路。

2.教育问题、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混淆。教师所认为的一些幼儿心理问题,很少是真正的心理问题。有些与幼儿所处的生活、教育环境有关,可以用相应的教育加以矫正,例如当前由于家庭结构出现的独生子女现象导致的有关幼儿行为问题。有些可能与生理问题有关,需要医教结合来加以矫正,如先天性的脑功能障碍或生理失调导致的行为问题。有些是真正的与心理有关的问题,要用心理调节来加以矫正,如因恐惧、分离焦虑等产生的问题。相同的问题行为可以由不同的诱因产生,但是要解决这类问题行为要针对不同的问题根源。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行为矫正,只重视问题行为的诊断,不重视问题行为产生的诱因,或者只重视问题行为的矫正,不重视诱因的消除与矫正,结果出现了不少虚假的教育效果。如一幼儿不喜欢喝海带汤,但是在老师的奖励与威严下艰难地喝下一碗海带汤,老师认为自己的教育很成功,但是却导致这名幼儿以后见到海带汤就呕吐。有些幼儿特别好动,总是静不下来,而且喜欢“捣乱”,吃饭乱跑,排队加塞,活动不遵守纪律。教师采取的个别教育方法一是通知父母,家园合作解决问题,二是在一日常规中给予特殊的规则约束,强迫其安静下来。由于教师对他的好动行为的特殊关注,幼儿无形中接受了较多的否定性自我评价。教师不知道这种好动是由于幼儿的平衡分析器的障碍所导致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健康的教育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种医学模式,而应当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主动性,教育应当对健康人格起着塑造作用,而不是改造作用。不能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特殊教育,特殊教育采用医教结合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等同于特殊教育。教育是否能够塑造健康的人格,其关键的决定因素是教育本身是否健康。所以,做到健康的教育必须把握以下两点:

其一,认识到教育的不当会影响、阻碍幼儿的心理发展。或许由于认识失误所导致,也可能是功利思想所驱使,但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错误或者说不适宜的教育行为,结果是这些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在无形中伤害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幼儿的正常发展。其二,要营造自由、安全的教育心理氛围。科学合理的心理环境创设对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很大作用。科学合理的氛围必须是宽松的与自由的。营造心理氛围是无形的,主要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带给幼儿的情感体验,心理健康需要积极的情感体验,轻松、自主、愉悦、宽松的环境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游戏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营养液

游戏在人的一生发展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类共始终,对于幼儿来说起着任何活动都无法取代的作用,游戏是幼儿的工作,是幼儿的生命体现,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无限制地表现自己的率性与天真。

1.游戏是幼儿情感与认知冲突的解压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动力,幼儿的发展是在不断的解决原有发展水平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要的矛盾过程中进行的。幼儿教育的作用也正在于以超出幼儿当前发展水平的任务去挑战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使其发生矛盾,并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使矛盾得到解决,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认知冲突的过程通常也是情感冲突的过程,外在的认知要求是否符合幼儿内在的发展需求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当教师提出的要求高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时,当教师以权威强迫幼儿做自己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幼儿便会产生消极的情感,消极情感达到一定程度便会造成心理问题。按照推理,幼儿会在这种被动无奈中不断地体验到消极的情绪情感,从而阻碍到其心理健康。但是,事实是大多数幼儿并没有因此而出现心理问题,原因在于幼儿的游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避免消极情绪的积累,因为幼儿只要游戏就可以消解其负面的情绪,游戏成为幼儿情感与认知矛盾的解压阀,因此幼儿的消极情绪是很短暂的。

游戏可以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原因是游戏是假的,是与现实对立的,是幼儿自己内心真正的世界,它使幼儿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需要获得满足,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摆脱成人的规范世界,这充分体现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两种功能。

其一是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功能。精神分析理论的游戏补偿说和游戏宣泄说观点认为游戏是假想的,具有对现实的象征意味,因此一方面可以使儿童避免现实的约束感与紧张感,使儿童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意愿;另一方面游戏为儿童能够发泄那些在现实中不被允许的冲动提供了安全的环境。其二是游戏的认知发展功能。认知发展理论的游戏练习说和游戏探究说认为游戏是一种同化大于顺应的行为,以说明游戏中幼儿不断重复的行为,可以起到巩固原有经验的作用。

2.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怎样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当今社会的浮躁心态,使教育目的带有更多的功利化色彩,导致发展的可能性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失衡,教育教学过于注重预设而忽视幼儿的生成活动,教与学隔阂加深,认知与情感发展不同步等,加上幼儿游戏的日益减少,使幼儿的消极情绪体验加深,幼儿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幼儿呼唤游戏的回归,幼儿教育者更要为儿童呼唤游戏的回归。

游戏是幼儿精神世界的体现,是幼儿用来表现自己的,也是教师用来了解幼儿的最有效途径,只有让幼儿尽情地表现自己,教师才可能了解幼儿,进而因材施教。为此,不要着眼于手段的功利性,而是让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得到有效教学的依据,这才是以健康的教育保证幼儿的健康。要使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其一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心理健康的专业素养,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必须有相关的教育内容。其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与游戏观,给幼儿游戏创造宽松、愉悦、自由的游戏氛围。

参考文献:

[1]仲来福.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

[2]华爱华.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华爱华[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9:65.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设,2009:29.

特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范文3

工作计划要有切实可行的原则。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定目标、定任务、定标准,既不要因循守旧,也不要盲目冒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1一、对幼儿认知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对中班幼儿感知觉培养中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教师应保护好孩子生理器官,有意识的训练幼儿视觉、触摸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1)可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幼儿的听力,平时要定期测量幼儿听力情况,及早治疗和防范。

(2)让孩子逐步辨认:红、黄、橙、绿、天蓝、蓝、紫等色,并逐步按名称选色及按色讲名称。

(3)教孩子用手摸,辨别物体的粗细、软硬、轻重、粗糙、光滑。

(4)用捉迷藏或找物的游戏培养孩子逐渐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如用同类物体摆成不同的空间位置,让幼儿指出方位。又如用物体摆成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等。

(5)可以通过带领孩子做一些观察记录来培养孩子的时间知觉。如带孩子观察母鸡生蛋孵小鸡母鸡带小鸡的图片,并讲出先后顺序。还可以通过故事、童话等帮助幼儿掌握“从前”、“很久很久”、“后来”、“开始”、“结束”等词汇。

2,对中班幼儿注意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无意注意高度发展,对周围事物极感兴趣,到处看、听、闻、说。因此,活动能力、生活范围、知识量都增长、扩大、增多了。中班孩子有意注意得以发展,如果我们做到使幼儿明确观察任务,选材又适合幼儿知识水平,利用有趣的声音、动作、鲜明的颜色,必定能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预定的观察目标上。

3,对中班幼儿记忆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有意记忆逐步增长,能记住情节和有关词句,复述故事,描述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他们的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即记忆自己所熟悉的、所理解的比不熟悉的不理解的内容效果好,理解对幼儿有很大作用。

4,对中班幼儿思维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很高,他们可边动作边说边记,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逻辑思维水平差,处于萌芽状态。他们掌握实物概念时能概括出实物主要特征,特别是功用特征。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玩“找错”的游戏,如家长讲“马是拉车的”幼儿讲“对,马是拉车的”,“水果是扔掉的”,“错,水果是吃的”。中班的数概念可掌握到“10”,词汇的掌握也随着年龄增加,这为幼儿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让幼儿学书法、学绘画、学语言。

5,对中班幼儿想像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想象的对象和内容深广得多了,特别是对贴近幼儿生活的想象显得具体而细致,甚至大人忽视的细节,他们也想象到了。他们会幻想着与星星、月亮做游戏、乘坐火箭在太空中的运动会上夺金牌,其中也许包含着想象的创造性成份,这是很可贵的,应予以启迪保护。

二,对幼儿情感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情感仍带有明显的外露,易冲动及易变的特点,但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情感也会向着稳定而深刻的方向发展。幼儿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评价都有些发展,家长应帮助他热爱幼儿园的班级群体与朋友建立良好的联系,互相报出电话号码,鼓励他们在平时晚上或双体日互通电话。

三,对幼儿意志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意志品质发展很不成熟,所以家长要让幼儿自我控制时,一定要幼儿明白行动的目的,因为只有当行动的目的为幼儿理解而感兴趣时,才会出现较好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另外家长在家中不妨采取一些游戏的方式让幼儿遵守某些规则。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2一、指导思想:

1、对全体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孩子,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要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人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孩子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高素质教师群体的培养;

2、为了更好的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集体备课工作;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

4、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以心理健康工作室、各班班主任为主的以广大家长、全体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出努力。

三、具体实施:

教师方面:

1、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三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培训。

(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2、上好健康教育课。

教师备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并组织听课。

3、组建教师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

孩子方面:

1、教会孩子掌握几种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2、设立师生互动交流版面。

让孩子随时有表达和宣泄自己情感的地方。

家长方面:

与家长多沟通;针对部分家长组织一些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四、具体工作安排:

2—3月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布置;

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安排;

3、班主任心理健康内容的相关培训;

吴庭华

4—6月

1、小班年级组心理健康讲座

2、中班年级组的心理健康讲座;

3、大班年级组的心理健康讲座;

谢烽

9—10月

1、对个别特殊生进行心理疏导,并做好个案研究;

2、班主任心理健康内容的相关培训;

常云霞

11—12月

1、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2、家长心理健康讲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3本学期根据教材大纲的指导我班教师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学习感受,把语言领域的培养定为本学期的重点培养方向。

培养重点是以从词汇入手逐步递进使幼儿能够正确的掌握量词、形容词、反义词,并在日常的生活中完整的对事物、情感进行表述。

为了更加系统的促进大班幼儿语言领域的发展制定计划如下:

九月份:1、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

2、使幼儿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3、喜欢与他人交往。

4、学会初步理解幼儿文学作品。

十月份:1、词汇:幼儿学习形容词、量词,大班组以海报的形式将形容词、量词公布出去,与家长形成互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能够更加准确的使用形容词、量词,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2、开展“词的扩散”练习,即在学习及日常活动中以一个词为扩散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如“火”——“火车”“火箭”引导幼儿说出更多的带有“火”字的词,并逐步向完整的句子过渡“爸爸带我去看火车展览”。

十一月份:1、在本月进行的家长开放日的活动中对语言领域的培养内容进行展示。

2、学习相反词。

3、“视态训练”说话法

由:单一的动作分步表述完整连续表述。

十二月份:1、在幼儿完整表述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的使用词汇并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描述。

2、开展幼儿谜语大赛,把幼儿原创的谜语写在彩纸上制作成灯谜的形式,请幼儿家长猜一猜。

以上是9~12月份大班组的月计划,在此基础上在幼

儿的一日生活中还渗透以下环节:

1、报菜谱:幼儿根据幼儿园当天的食谱在三餐的时候进行播报,即培养了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又有意识的促进家长对幼儿园伙食情况的了解。

2、娃娃报新闻:可采用读报、说报、剪报的形式让幼儿同家长把要播报的新闻整理出来拿到幼儿园进行播报。

3、天气预报员:幼儿可通过收看天气预报的形式,纪录下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并为其他幼儿进行播报。

上述是大班语言领域的发展计划,大班组将严格按

照计划对幼儿进行培养,但在具体实施的阶段如发现不足随时进行调整,以便对使幼儿语言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4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又迎来了长高了、懂事了的孩子们。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一双双稚气的眼睛,我的心中充满了新的希望。大班,是孩子们将要在幼儿园度过的最后一个学年。为了给孩子们留下童年最珍贵美好的记忆,也为了帮助孩子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将遵循新乔幼儿园“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的宗旨创造性地开展本学期的工作。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近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幼儿,普遍有礼貌、讲文明讲卫生。能坚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和英语口语,会关心帮助别人。但是距该学龄段科学领域目标的发展目标却还有一定距离。有的幼儿,自制力较差,?所以需要加强常规方面的训练。努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课堂注意力。有的幼儿比较内向,不会主动和大家一起做游戏或体育运动。在工作上我们共同商讨教学保育内容,制作教玩具,努力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本着对每一位幼儿负责,每一位家长负责的宗旨,使孩子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在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方面有新的进步。

二、教育教学方面

1、继续深入学习《纲要》,并根据〈纲要〉中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

认真备课,并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本土文化和时事信息。开展生成课程,以丰富孩子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

2、在教学中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结合主题加强环境与教育的互动与结合。

本学期我将会开展“庆国庆、迎中秋”、“圣诞节”主题活动。组织家长与幼儿收集有与主题相关的视频、影像、图片或书籍,提前提供给我们,这样我们的主题会更加精彩。孩子们也会更加体会到节日的快乐。?

3、抓好幼儿日常生活常规工作,在各项环节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立能力,让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邀请幼儿一起制定班务制度,提升孩子们的组织管理能力与自制能力。

三、教师专业成长方面

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因此,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所以,自己在新的学期里?要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勤练基本功,多看多学、多想、多思考,不断的追求创新意识?为班级开设有特色的教育方式和活动。言教不如身教,使我班孩子受到最良好的教育。

四、环境创设方面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既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也要为孩子创造可贵的精神环境。为孩子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渗透到活动区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不断的寻求探索知识。根据时事新闻等传授孩子社会信息,使孩子了解社会,组织孩子进行各种爱国活动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更应该培养孩子关爱他人。帮助有困难的人,从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益智区”利用废弃物师幼共同制作玩教具,让幼儿从小养成节能环保意识,训练幼儿灵巧的双手和擅于思考的大脑。

五、保教方面

1、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开展体育游戏、户外体能活动,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

2、运动前,做好喝水、垫毛巾、带纸巾等准备。

3、合理安排幼儿在园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时惯。

如?饭桌“三净”、外出回来饭前便后要洗手、衣服裤子书包自己理、便便过后自己擦等。

4、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及安全意识,并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安全教育。

5、回家、外出之前,及时检查书包、裤子情况,为幼儿搽好爽身粉或面霜。

6、每天早晚坚持与幼儿亲亲、抱抱,让幼儿体会上幼儿园也能感受像爸爸妈妈一样的温暖的爱。

六、家园共育方面

1、充分利用早接和放学的短暂时间,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在家长的配合下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利用宣传栏、家园联系手册、电话以及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

特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范文4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

   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李慧君专家的理论课,最让我受益的是这句话找回职业生活的勇气和幸福感,需要获得对工作的投入感和掌控感。这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自我的努力与调节更加重要。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积极的自我认同寻找自我价值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用探究打败无聊,积极的自我调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学习,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调查表明,学生中存在心理异常的约占3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1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该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教师诚惶诚恐,而应该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注意的问题。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师也有烦心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苦恼。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课堂上随意发怒,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告诉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看到一个怒气冲天,动不动就发火的老师的。教师乐观积极地稳定地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

   在新形势下,小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应用心理评价系统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质和个体心理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角色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学习生活的困惑期。这一阶段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并初步占主导地位,口头言语,内部言语能力不断完善,但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社会道德是非判断力以近期、自我为主的特点。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2

5月14日放学后,我校全体教师,聆听了杨校长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我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需要教师经常检查自己、反思自己。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通过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学习,我知道了教师必须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质工作,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古老文化的中国有这样一句格言3岁看小,7岁看老。这充分说明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响。结合我的实践经历和周边情况,我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了认真地分析。我认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变期,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来自升学、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各种不可测的变数,引发了学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过去与现在虽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但审视我们目前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对症“下药”。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3    此次,我再次学习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深深感受到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而幼儿教师应该怎样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呢?

   1、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一个心理健康教师应具有的特点。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并肯定自己、尊重自己的优点,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相应的尊重。

   2、不断改善教师的心理环境。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对幼儿感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反之,当一个教师的心理环境处于消极状态,她的情绪、教育行为就会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工作评价方面,重视客观、公开、公平、公正,为教师积极地工作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同时,注意将“奖惩性评价”逐步转变为“发展性评价”,使每位教师看到自己每个阶段的进步与发展,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努力的方向,看到了成功、感受成就感,从而激励教师不断努力进取。

特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范文5

【摘 要】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且和谐的发展是当今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更应当重视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掌握幼儿的心理规律与特点来增强专业技能。本文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学;应用;中职

在《提升幼儿师资素质相关研究》课题中,提出了“以何种方式培训与教育学生,教师就会以何种方式教育学生”这一理论,因此,在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必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儿心理学相关课程中去,让学生了解与掌握幼儿心理的相关知识与信息,同时注重对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才能够提升其实际教学水平,促进我国幼教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本身心理素质水平不高

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时间影响,长久以来院校将教育的重心放在了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忽视了对其心理素质相关教育工作。近些年来,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等问题不断增长,在教育部分针对职业院校所指定的教学大纲中,已经将心理教育划分至德育教育课程中,规定该课程是提升专业学生的基本意识和思想的重要教育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自身在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近些年来,网上上关于幼师虐童事件时有发生,这种现象说明了幼师自身心理的不健康,幼儿教师的心理教育状态不容客观。由于中职院校的学前专业学生其生活环境相对普通学生来说比较特殊,而且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更多为女性,因此其心理的发展历程性对独特。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至其专业课程中,有利于提升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与速度,保证其心理素质的正常化发展。

3.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例的不科学

在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格的情况,实践课程比例过小,而专业课程内容较单一,职业性技能的相关教育较少。现阶段多数幼儿园已经不断发展,注重双语与多媒体等教学,在此背景下,中职的学前教育的课程偏向信息技术以及英语等专业知识,导致幼儿心理学的相关教育比例较少。除此之外,多数院校的学前教育施行的是2+1模式,这种课时时间的紧张化,使得增加其他课程有着比较大的困难。

二、幼儿心理学专业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将心理教育融入到幼儿心理专业中,需要处理好两个方面:①如何确定心理教育的教学目标相关体系;②如何解决教学内容增加而教育总课时有限的问题。幼儿心理课程与一般的心理教育课程有着较大差异性,因此,将教育的目标确认为:帮注本专业学生调整自我心态,培养与构建自我积极情感,在遇到情绪问题的时候能够进行自我治疗,为适应学校与社会生活奠定坚实基础。针对本专业学生课时不足的问题,应当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录像、投影、教学一体机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预习、自学、讨论、实践等方面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提升教学的效率及质量水平。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心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结合章节教学讲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

在进行幼儿心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述《绪论》时,将心理学的实质明确,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角度看待同一问题,在比较中获取心理的平衡。比如有的学生因为院校总体面积较小或者是宿舍楼老旧等问题,产生较大的心理反差,在适应新环境中出现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心理主观性特点,引导学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校教学质量、课堂学习设备等方面,让学生明白生活环境的艰苦以及良好的教学环境更能够提升其意志力,促进学生心理的平衡,促进其尽快的适应学校环境。

2.整合课程,适时添加

幼儿心理学这一课程,可划分为4个模块,在进行“幼儿心理一般性问题”这一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可适当增添心理健康的标准、测评与判定等内容,突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相关知识内容;在进行“幼儿认知与言语发展”的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添加心理训练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幼儿的记忆》一课总,教师除了需要联系实际进行教才内容的讲授之外,还需要针对学生进行相关心理测验或智力训练,如“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是学生掌握提升自我记忆力的技巧;在进行“幼儿的情绪、个性以社会性发展”这一模块的时候,教师可适当的添加个性培养与情感教育等知识内容。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占据多数,且处于青春期,其内心较敏感,情感比较丰富且清冽,如果遇到较大刺激的话很容易走极端。加强上青春期心里的闭锁性特征,导致消极情感一旦出现,多数学生会被情绪所引导,无法进行自我心里疏导,严重影响生活与学习。因此,在进行《幼儿情感发展》这一课程中,除了改进教学模式、创设良好学习情境之外,还需要通过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与控制,向学生传授不良情绪的解决办法。

另外,多数中职院校的幼儿心理学教材中未涉及幼儿心理的卫生保健内容,对于幼儿常见心理与行为解释内容没有提及,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幼儿的反常行为而束手无策,无法对其进行正确性鉴别,导致无法进行相应处理与预防。比如,对于幼儿之间出现的打架行为,需要及时进行是非观念的输入,给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当为学生讲解幼儿常见的反常行为及其心理活动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对幼儿行为的正确性判别,重点讲解幼儿的自闭症、孤独症、多动症以及习惯性咬指甲等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促进本专业学生掌握学生心理保健的相关知识体系。

3.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中职阶段的学前教学专业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个性正在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其完善自我心理,提升对学校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例如在幼儿心理学的第三模块“气质”一课中,着重针对学生不同气质类型的优劣进行分期,帮助学生提升与控制自我气质,学会与不同气质的人往。将讲述“性格”一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培养其良好性格,教会学生认识自我性格特点,并学会如何克服不良性格,通过积极心态的方式,形成一种挫折意识。

4.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课程内容的丰富化

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与手段,将课程内容丰富化,提高学生对心理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幼儿园教学环境的播放,或者是播放一些心理学的讲座、音乐等,放松学生的身心。比如,在六一儿童节,组织学生深入幼儿园现场与幼儿一起欢度儿童节,置身现场,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幼儿园具体的环境设施,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幼儿多样以及多变的心理,让学生对于幼儿心理知识的学习能够得到实践的验证。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学的相关拓展训练,加深对心理知识的认知,通过课前演讲、幼儿心理案例、心理知识竞赛等方式巩固学生知识体系,促进其完善自我心理素质。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依然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方向,心理健康相关教育正是我国教育事业中所号召的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因此,在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儿心理学相关课程中去。

参考文献:

[1]杨贤娣.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风,2015,01(05):243-244.

特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范文6

本次学习内容丰富多样,一共有九个专题。

专题一讲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与途径。这个专题主要讲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途径,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专题二讲的是发展心理学。主要讲的是幼儿期的心理发展,透过游戏来看儿童的心理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给儿童玩耍的时间,提供好的活动场地和合适的玩具以及科学的指导。

专题三讲的是心理健康辅导理论与原则。通过什么是心理健康过渡到心理健康辅导的含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同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我们片面认识的学生心理,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需要加强的一种教育。

接下来专题四讲的是中小学心理辅导良好关系的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是开展心理辅导的先决条件,也是达到理想辅导效果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要尊重求助者,热情真诚对待、积极关注求助者,与求助者达到共情,从而建立良好的关系。

专题五讲的是教师心理关爱。现在新时代的教师,随着人们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加大,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而且整天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未成年人,这些孩子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无尽的创造力,也经常会出一些“小状况”;另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情绪不高的低潮期。所以,关爱老师的身心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专题六讲的是留守儿童心理关爱。通过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让我们知道留守儿童是特有环境下造就的特殊群体,关爱他们,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以及教育、帮助这一群体。

专题七讲的是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心理辅导。网络是把双刃剑,在这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对中小学生是何其重要,但若使用不当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为避免中小学生网络成瘾,我们应该学会爱孩子,家长也应努力修复好亲子关系;我们也应该正确面对孩子上网这一问题,要对他们积极引导。

专题八讲的是教授帮您助子成才。通过案列和理论相结合,让我们意识到每个问题孩子后面至少有一个问题家长,有的甚至是一群;每个孩子的问题后面至少有一个家长的问题,有的甚至是一堆;天下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当孩子改变的时候会反复无常,越反复越正常,越缓慢越巩固,家长要互相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