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范文1
一、农村特殊家庭类型
通常情况下,农村特殊家庭类型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父母长年外出打工类型。这个类型的农村家庭往往把孩子送入亲戚照管。第二,家中全是女孩型。这样类型的家庭多数是为了生男孩,所以家长对女孩不报有过多希望。忽视孩子的教育。第三,重男轻女型家庭。这种类型的家庭往往把教育精力放在男孩身上。第四,父亲不管型。在该家庭类型中,父亲把教育的责任归结为母亲身上,严重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第五,家里地多,收入可观型。这样家庭的孩子学习动机不是很足,认为上大学没有任何意义,便辍学在家种地[1]。第六,家长庇护型。这类家长比较溺爱孩子,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往往会给孩子找出很多理由。第七,不管孩子型。现阶段,农村赌博活动比较多,很多家长为了赌博顾不上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学习和吃饭都没有人看管。第八,单亲家庭型。这样的家庭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的父母离婚,一种是一个亲人去世。这种家庭类型的孩子通常缺少爱心,缺乏合作精神。第九,贫穷家庭。这种类型家庭的孩子家庭收入比较少,在生活上存在很大的压力。
二、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
(一)指导家长提升自身素质
家长的素质主要是指家长思想道德品质。除了这些还涉及文化科技知识,心理品质等。第一,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能够对家庭和职业负责。在社会上能够遵守法律,乐于助人。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孩子树立典范。第二,家长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现阶段,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想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就应该提升自身的科技素养和知识。让自己的文化素养渲染学生。第三,家长还需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通常情况下,家长的情绪对孩子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提升自身的坚毅品质。为孩子做出榜样。比如,让孩子能够在自己的引领下,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敢于承担责任。
(二)让家长明确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当前,很多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家长把自身的希望投放在孩子身上,希望能够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考上大学。但是,这样的梦想实现起来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所以,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孩子培养目标的制定。在实际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保证孩子能?蚪】怠⑶崴傻爻沙ぁ?
(三)保证家长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
农村特殊家庭的孩子教育比较重要,应该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点关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对孩子来说都是重要的教育主体。在这些教育主体中,每一个主体都应该积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应该和家长进行密切地配合,能够保证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地了解孩子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保证家长和教师都能够对孩子的教育起到引导和帮作用。所以,教师和家长之间可以构建沟通渠道,比如创建微信群、QQ群等。这样,孩子在出现问题或者有新的状态时,就能够保证教师和家长了解孩子的状况。所以,针对农村特殊家庭的孩子,家长和教师应该进行密切配合,保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四)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合理批评惩罚
在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家长应该注意对其引导和帮助。比如,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过程中,家长应该用合理的手段对孩子进行教育。在对孩子批评时不能携带谩骂性的词语。家长应该明确教育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改正错误,并不是为了侮辱孩子。同时,如果对孩子进行谩骂就会导致孩子形成对抗的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另外,家长还应该运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孩子。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在接受批评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最重要的是,家长应该增加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让孩子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接受爱的浸润。
(五)引导家长读懂孩子
浅谈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范文2
所谓独立学院特殊学生群体是指在独立学院范围内,相对于普通学生群体的概念,由于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在经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不利或劣势的弱势群体。我们要认真分析这些特殊学生群体的类型以及其成因,有针对性的给予相应的引导,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为校园的稳定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一份力量。
一、独立学院特殊学生群体的主要类型
(一)经济困难群体
独立学院的收费标准相对一本或二本院校来说较高,只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完成学业,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是非常优越的,父母是公务员、企业负责人或大老板,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突发事件等因素的存在,近年来独立学院贫困生的比例逐渐增多,两极分化尤为严重。这类学生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导致他们不敢或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常将自我封闭起来,性格相对内向,易产生焦虑和自卑情绪。
(二)学业困难群体
独立学院的学生高考录取分数与普通本科有一定的距离,学业困难群体在独立学院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已经成为困扰学校教学与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他们入学基础差,偏科现象明显,厌学心理异常严重。本来高考失利在一定的程度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并且在高校的各种评奖、评优、任职以及就业等都与学习有一定的相关性,他们竞争力较弱,导致他们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有些学生干脆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极不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
(三)就业困难群体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问题,并且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兴教育形式,其办学情况和毕业生的素质还未被用人单位熟悉与认可,甚至有些用人单位对于独立学院还有一定的偏见:认为独立学院的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不强等,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找工作时四处碰壁,尤其对于自我认识不足,自身能力较差,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他们缺乏一定的就业竞争力,在就业过程中屡战屡败,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往往在就业竞争中被淘汰。
(四)心理障碍群体
独立学院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从小就受到家人的宠爱,加之家庭生活条件优越,难免存在一些优越感,一部分学生养成了自以为是,唯我独尊,集体意识淡薄,缺乏奉献精神的个性,某些女孩子养成了“公主病”的问题,同时他们也渴望扩大交往面,但养成的个性导致他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存在困难,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与冲突,在渴望与得不到之间束手无策,从而造成他们焦虑、烦恼、痛苦等不良心理。
(五)迷恋网络群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世界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观念,同任何事物一样,网络也具有其两面性,它的出现给学生查阅学习资料,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交流以及娱乐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网络信息的庞杂、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极不利的影响。对于自控力相对一本、二本较弱的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部分大学生整天沉溺在“虚拟网络”之中,一方面导致生活无规律,睡眠和饮食得不到保障,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学习,另一方面忽视了与现实生活中朋友、同学的交往,影响了人际关系。
二、加强独立学院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引导
(一)建立独立学院特殊学生群体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在新生入学时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对学生的入学成绩、学费缴纳、家庭背景以及入学报到时是否父母陪同等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了解,掌握新生中“特殊学生群体”的初步数据,建立初步的特殊学生群体档案。接着,一方面辅导员亲自走近学生,下到课堂与宿舍与学生进行接触交流,另一方面辅导员安排学生干部或党员及时反映班级学生情况,通过两条途径的深入了解进一步确定特殊学生群体,建立特殊学生群体档案,其中包括: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所属特殊群体类型、产生原因、拟采用措施、教育过程记录以及教育效果等。确定的特殊学生群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教育或自身调节,特殊学生群体的人员会发生变化,因此,辅导员每学期要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排摸,做好特殊学生群体档案的动态管理以及及时关注新产生的特殊学生群体,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防患于未然。
(二)针对独立学院特殊学生群体的实际困难,建立援助体系
从特殊学生群体的实际困难出发,对症下药,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经济困难体,坚持“扶贫”和“扶志”相结合,建立“奖、助、勤、贷” 的助学体系,从物质上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同时教育与引导贫困生正视困难,培养其自立、自强的精神,树立乐观向上和感恩社会的思想。针对学业困难群体,一方面对所学专业进行解读,激发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请高年级的学长学姐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并在班级中选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一对一”个别辅导,对过去的知识进行补习,充实基础,并对教师当天授课内容进行巩固,做好复习工作。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应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平台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把握就业机会。针对心理障碍群体,进行专业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和控制不良情绪,或通过团体辅导以及素拓活动,调节其身心的同时促进他们与同学的交流沟通。针对迷恋网络群体,引导其正确看待网络,并合理运用网络资源,文明上网,合理安排学习娱乐的时间。
(三)注重独立学院特殊学生群体的人文关怀,侧重感化教育
浅谈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范文3
特殊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我国人道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特殊教育群体来说,美术教学十分重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美术教学可以促使特殊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感观能力、认知能力逐步增强。随着当今社会人们道德意识的不断加强,特殊教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内容简要分析了特殊教育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并以此为依据,说明了特殊教育中美术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
特殊教育;人道主义;美术教学;作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人才,为了使特殊群体实现更好的人生价值,我国政府和社会大力支持特殊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们发现美、认知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些能力具体表现在信息处理、语言交流、思维推理的过程中。美术教学非常有利于对人智力的开发与创造才能的培养,高素质、高能力、高文化人才的培养必然离不开美术教育。
一、特殊教育对于特殊群体的改变
许多特殊学生进入学校,是第一次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特殊学生从小被呵护,对独立校园生活感到不知所措。相比于正常学生,特殊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是特别理想,加上生理的缺陷,学生的自卑感剧增,缺乏公正、客观的自我认识与评价。校园为特殊学生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所处环境的变化。校园生活环境相比家庭生活相对独立,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理能力。(2)学习方式的变化。学校教育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3)人际交往的变化。学生在学校的人际交往环境比较复杂,特别是特殊学生,很难用正确的心态处理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
二、特殊教育中美术教学的优势
1.教学活动更加生动
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美术教学活动更加形象、生动。例如,对于聋哑学生来讲,由于其听力与表达能力受到生理缺陷的限制,视觉感知就成为聋哑学生感知世界的主要手段;而美术教学正是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向学生输送知识,非常有利于聋哑儿童吸收知识。除此之外,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图画的形式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能力,间接加强了其沟通能力。
2.教学活动更具团队性
相当一部分特殊学生性格比较孤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美术教学活动正好能改变这一点。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提升特殊学生与正常学生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不仅如此,美术教学也是特殊学生展现自身魅力的平台,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特殊学生有更多机会展示自身能力,包括绘画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等,使特殊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找到存在价值。
3.美术教育以学生为中心
由于特殊教育的特殊性,美术教学实践中更应将学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教师等相关教育工作者应更加重视特殊学生的心理情绪和状况。例如,在实际的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学生座位,让学生采取围圈的形式,分散坐在教师周围,以此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站在中间与大家交流关于美术的知识。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特殊学生的优秀作业作品,并提出表扬,增强特殊学生关于美术学习的自信心。
4.美术教学题材源于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美术教育与专业性比较强的文化课不同,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学活动主题应锁定在学生的日常生活范围内,而不是艺术成分较高的名作或是令人费解的大师作品。切合实际的生活素材可以为特殊学生带来感同身受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加强特殊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事物,然后让学生尝试画出这些事物,并说出它们的使用功能。长此以往,通过这样反复的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对于特殊学生自理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源于生活的题材,可以引导特殊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积极接受生活中的正能量,这也是对特殊教育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美术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特殊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在教师引导学生绘画的过程中,会特别强调作品整体的观赏性。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整体优于部分存在,整体的发展决定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以及存在的意义。特殊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从观察能力到绘画手法都要求整体性,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从宏观思考问题的习惯。作为教师来讲,在教学素描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明暗调子来塑造作品形象的方法,在色彩写生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色彩搭配来塑造作品整体形象的方法。对于没有经历过专业美术培训的特殊学生来讲,观察的形、色都是孤立的,对于作品的理解也是从局部开始的。然而在素面和色彩写生课中,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观察作品中的形形,以寻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美术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手、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从更深的角度来说,美术的全方位教学也是在特殊学生的潜意识里输入整体重要性的过程。
2.有利于培养特殊学生的认知能力
人类的各项能力是一个整体,在发挥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在眼睛观察的过程中包含大脑对事物的思考,在鼻子闻味道的时候,配合着味觉的感知能力。人类大脑思维的过程是运用储存在记忆中的处理经验,对获得的信息、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过程。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会运用大脑对信息的分析、综合功能。例如,特殊学生通过透视知识来理解和学习结构素描,这就是大脑分析能力的应用,在学生的大脑中将各个结构的组合想象成完美的画面,就是大脑概括能力的运用。比较是特殊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使用色彩的基本依据,通过对不同色彩的比较找出最适合作品创作的色彩搭配方案。特殊学生获取的信息资源有限,所以如何在有限的信息中获得更多的价值非常重要,美术教学通过对学生大脑分析信息、比较信息、综合信心能力的培养,能直接提升特殊学生对事物、对生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有利于培养特殊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造能力是特殊学生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结合的优质产物。散发性思维指的是主体从各种设想出发,尝试使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聚合性思维是根据已存在的处理经验与技巧解决问题的思维。特殊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写实色彩课、装饰色彩课、结构素描课等会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学生在色彩写实的过程中,要有非常良好的客观观察能力,并根据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写真。在色彩装饰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方案装饰作品。这种学习的过程,促使特殊学生的思维角度得到了扩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散发性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会了各种观察方法和绘画思路之后,就会从中寻求适合自己绘画风格的绘画手法,这就是聚散性思维具体应用的具体表现。在各种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作品进行观察,激发学生各种思维潜力,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改变和扩充特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特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利用这些思维来解决问题,想象力、创造力大大提高。大部分特殊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求知欲望较强、想象力比较丰富的年龄,一线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美术教学的独特优势,将他们的思想引向自然、引向生活、引向艺术,让他们全方位地感受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鼓励特殊学生把实践知识应用到作品创作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有利于增强特殊学生的自信心
在长期的美术学习过程中,特殊学生的勇气和思维都会得到积极的锻炼。特殊学生会逐渐发现自己可以独立理解和解决一些复杂的美术问题,发现自己的理解能力原来这么出色。一部分特殊学生的家庭条件不是特别理想,通过与其他学生生活条件进行对比之后更加自卑,通过长期的美术学习以及老师对创作作品的肯定,性格也会慢慢开朗起来。从课堂上的教育学到艺术的实践运用,只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艺术创造精神,才能证明艺术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艺术的伟大正在于此。对于学校和相关机构来说,可以开展各种美术活动,让学生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可以从艺术中寻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结:
毫无疑问,艺术是伟大的,而真正伟大的艺术面前人和人之间没有任何区别。在特殊教育中应用美术教学的特有优势,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认知能力等,更主要的是,学生可以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感受源于生活、社会、国家的关怀,将来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作者:杨丽媛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冬梅.浅谈特殊教育专业《特殊儿童心理治疗》课程设置[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105-118.
[2]秦臻.艺术院校构建民间美术课程教学体系的意义和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5(9):94-96.
[3]李春连.浅谈特殊教育学校的班主任:塑造残疾孩子健康心理的工程师[J].学周刊,2011(16):80-81.
浅谈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范文4
一、对聋哑儿童生存发展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关注
从我国教育部门所颁布的特属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已经成为了特殊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目标。从《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的有关规定来看,对聋哑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了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对聋哑儿童的生存发展能力问题的关注,也是由这些特殊儿童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在缺乏专门化的教育训练的情况下,这些特殊学生可能难以对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经验和技能进行充分了解。对此,在生存发展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特殊教育机构的教育人员首先需要对聋哑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强化。第二,在聋哑学生的培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向他们讲授一些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识。在聋哑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进行了解,以便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时展给他们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优越条件。为了提升聋哑学生的生存发展能力,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对他们的团结互助意识、关爱他人的意识和集体意识进行有效强化。
二、对聋哑儿童的心理素质培养问题进行关注
(一)引导聋哑儿童正确认识对待自身的缺陷。对聋哑儿童的生活信心进行强化,是教师在构建聋哑学生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针对聋哑儿童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会在对残疾、障碍形成原因有关的书籍进行查阅以后,通过将相关资料传递给学生的方式,让他们对自身的缺陷问题形成正确认识。在让聋哑学生对身体残障问题给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不便之处进行了解的同时,教师也需要让聋哑儿童对自身存在的一些长处进行了解,以便让聋哑学生在对自己身体状况这一事实进行客观了解以后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帮助聋哑儿童构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发展目标,并在学生达成目标以后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让学生在对自身的成就感进行充分满足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潜能进行充分了解。(二)对聋哑儿童对美好生活的感受能力进行培养。对于聋哑学生而言,特殊教育与他们的终身发展存在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从聋哑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对聋哑儿童感受美好生活的能力进行培养,可以让这一群特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而这一工作也是聋哑儿童心理素质培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在对聋哑学生的这一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聋哑学生对身边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行观察,进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大自然的造化之美进行充分感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社会对残疾人士的关怀入手,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对人性的善良进行感悟。也可以以聋人大学生周婷婷、残疾人舞蹈演员邰丽华等残疾人士的事迹为案例,对聋哑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强化。
三、对聋哑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关注
(一)尊重聋哑儿童的独特性。对特殊儿童的独特性的尊重,也是新时期特殊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所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最新出台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要求特殊教育学校要从聋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对教学课程进行设置。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的相关要求,教师需要对聋哑学生自身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进行充分尊重,对聋哑学生自身的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进行充分尊重,也是特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所要关注的问题。为每一个聋哑学生都提供一种相对公平的成长发展机会,可以让聋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二)利用个别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聋哑儿童的发展。针对聋哑学生之间个别差异相对较大的问题,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教师也需要对个别化的教育手段进行运用。对此,特教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首先要对儿童的障碍的形成原因(先天性因素或者是与事故、疾病等因素有关的后天性因素)、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状况进行了解,进而在对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解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对生命的尊重是特殊教育所标新出来的主要特点,从聋哑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在尊重聋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发展能力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对聋哑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提升的一种有效方式。
作者:文婕 单位:桃江县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王静.加强聋哑生思想道德教育之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5:10-12.
浅谈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范文5
【关键词】多元文化;特殊教育;语文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思想文化共存在这一特殊的时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发展实际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特点。它的发展也与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产生了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根据现有资料正确定位二者的关系,为多元文化的渗透奠定理论基础。
一、多元文化与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存在密切的关系
1.多元文化是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仅是文学方面的,还包括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相关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语文中包含着大千世界,只要是以文字形式存在的事物,都是语文要学习的内容。在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虽然说受到教学对象等因素的限制,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的内容非常有限,但是在有限的内容当中依然能够看到多元文化渗透的影子。在教材中可以看到既有一些童话,也有一些诗词歌赋,还有一些现代文学的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2.多元文化是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对于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特殊教育人群来说,他们要想真正融入到社会当中,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多元文化是必须的前提和基础。特殊教育人群本身受到自身的身体机能的影响,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比较片面,如果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学的内容依然非常狭窄,势必会给他们的性格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多元文化的渗入,不断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能够弥补身体上的缺陷对他们性格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并能有效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社会的认识,也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多元文化渗透本身就是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做好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3.多元文化有利于在语文课上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
由于身体上的缺陷,特殊教育人群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他人的歧视比较多,这对于他们人格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些特殊的人出现的性格偏执、消沉,甚至产生了抑郁、自杀、犯罪等倾向,这些都是性格缺陷的重要表现。语文是塑造学生完整人格的最重要的途径,而多元文化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以一个理性的眼光看待社会、看待自己;让他们看到社会的整体发展是好的,多数人都是善良的,即便是人们曾经嘲笑过他们,也是不经意为之,教育他们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事情。任何人在生活中都受到过嘲笑和不公正的待遇,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和塑造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中多元文化渗透策略
1.不断拓展教学的内容
虽然国家在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当中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拓展,但是与多元文化渗透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教材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不能将多元文化都融入到教材当中。而且目前使用的教材比较老,很多新的思想都没有灌输进来。这种情况下更要求教师实现多元文化渗透的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而是利用当前便利的条件不断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接触和学习到不同的社会文化。比如说教师可以将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儒家经典著作(如大学、中庸)中的文章片段的学习,让他们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也可以结合当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著作,阅读其经典之作《红高粱》,了解中国乡土文化特征还可以结合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黑暗面,抵制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主义等思想的侵蚀;还可以介绍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思想,将多元文化慢慢的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对他们的个性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强多元文化渗透的实效性
由于身体上的缺陷,特殊人群在语文学习上难度更大,语文教学的效率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多元文化渗透的目的,必须不断创新语文教学的形式。信息化手段能够更加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师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多媒体教学,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视、听等方面的优势,创造出一种模拟仿真的环境,实施情境教学,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带来的便捷,实施网络化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将各种文化的风格特点展现出来,与学生接触的文化特点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这些文化的认识和记忆。这其中,多媒体手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网络教学的兴起,能够为那些特殊学生带来便利,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语文知识和文化知识。学校应该为信息化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为语文信息化教学提供更好的设备和空间,不断提高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水平。
总之,多元文化与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特殊人群的发展和语文教学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特殊教育学校及其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中多元文化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秋霞.游戏在聋校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2011(21)
浅谈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范文6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我们应多思考师范院校后勤管理中的服务意识。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与普通师范院校有着较大的差异,故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建立全新的管理理念,进行全面的改革,形成一套适合特殊师范院校的管理模式。要想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是重中之重,应从后勤部门的服务意识抓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做好后勤服务的本职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后勤管理的现状,其次讲述了后勤管理服务意识的薄弱环节,最后围绕“服务群体”来介绍如何加强后勤的服务工作及如何提高服务意识,最后本文笔者谈一些浅见。
关键词:
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后勤管理;服务意识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后勤管理中需面对的服务群体主要有:师范生(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特殊班和随班就读班以及残联、康复中心等机构培养教师和相关专业人才)、聋人大学生、肢体残疾(小儿麻痹症)、广大教职员工等。因其服务的群体特殊性,对于整个院校的饮食、零星修缮、医疗、校园建设、教育科研等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作为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应与时俱进,结合现实进行适当的改革,提高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
一、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后勤管理的现状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式的需要,许多高校引入后勤服务社会工作体制,特别是对于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后勤管理是保障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正常教学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体制与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不断改革,我们也应唤起特殊师范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传统的后勤管理人员大多数处于被动阶段,总是一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状态,没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及服务意识。因我院服务的人群为师范生、(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特殊班和随班就读班以及残联、康复中心等机构培养教师和相关专业人才)、聋人大学生、肢体残疾(小儿麻痹症)、广大教职员工等,所以需要负责的工作范围广。随着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事业发展,后勤管理的工作内容不断的增加,后勤工作也逐步展露出破绽,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和期盼。现如今,后勤工作主要为维修改造、水电保障、校园环境建设、绿化、饮食、医疗、为教育教学科研提供服务保障支撑,如何为一线师生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等。后勤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相对薄弱,没有从根本上认真考虑过自己的职业性质,责任感需增强,没有意识自己服务的为特殊学生,且管理人员不专业,在医疗、饮食、教育等方面未能很具相应的特殊学生要求进行管理,这必然会影响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影响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后勤管理服务意识的薄弱环节
对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后勤管理工作是对特殊学生的缺陷进行补偿并给予支持,并不是站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上来对待,目前我院后勤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相对薄弱,缺乏爱心、责任心,且没有对特殊学生管理服务的完整妥当体系,部分管理人员没能保证自己的心态,不能很好的理解并胜任此项工作。后勤管理服务意识不强,缺乏责任心,主动服务群体的意识薄弱。后勤管理工作服务意识不强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1)校园内部零星修缮不及时,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够,后勤管理人员应根据服务的人群来确定工作的性质及内容,部分学生为肢体残疾或患有小儿麻痹等行动不便的缺陷,后勤管理人员并未认识到其服务人群的不便性,服务意识不强,得过且过,没有设身处地的为特殊学生着想,缺乏责任心。(2)水电保障,作为老校区,平时的水电应急保障工作应尽量放在首位,过少考虑停电停水对残障大学生带来了不便。(3)饮食,因后勤服务的群体有较多的残障大学生,对于患有残疾的特殊大学生,饮食也需要特殊对待,如部分学生不能过多摄入糖类,应多准备饮食清淡、维生素含量价高的食物,所以在饮食方面应全方面考虑。(4)精细化管理缺乏。后勤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缺乏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细致性。
三、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后勤管理中服务意识的思考
1.更新服务观念,强化自身素质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后勤管理部门在学校中虽然只是众多部门中的一个,但是工作内容多,琐碎繁重,若没有较高的服务理念及相应的先进管理理念,很难使后勤工作做到最好。根据后勤所服务的特殊人群建立服务体系,首先确定管理部门的核心服务思想:“以残障大学生为中心,切身服务,主动服务”,如小儿麻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肌张力消退,很难自主运动,肢体缺损,身为后勤管理人员,工作的内容大多数与特殊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保持一个博爱的心,将特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工作认真,多为特殊学生考虑,因其与正常学生不一样,更是需要管理人员的爱护与帮助,更新传统的“被动型”服务理念,转变为“主动性”服务;如聋人大学生,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就应该加强自身的手语学习;多交流,多沟通,作为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后勤管理人员,因其服务群体的特殊性,更需要强化后勤人员的自身素质,首先前提是必须要有爱心,其次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掌握服务技术与理念,以“服务的特殊群体”为中心,一心多为特殊群体考虑,这样才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将服务意识提高。
2.坚持正确服务方向,提高管理效能
提高学校教育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学校的宗旨,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也不例外,来到南京特殊师范学院的学生也是怀揣着一颗学习知识的梦想,渴望得到知识,今后在社会中能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奉献一份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各个部门为了帮助特殊学生完成梦想,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爱心与服务精神,其中后勤部门的工作对学生的生活及学校都有着较大的影响[6]。要想完成学生的梦想,后勤部门不许摒弃那种将自身远离学生教学工作之外。不应在觉得后勤只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仅此而已,应意识到后勤部门服务于教学部门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及学习质量的重要改革之一。后勤部门管理着学校的饮食、修缮、医疗等,这不仅仅是管理学校的基础保障这么简单,对于残障大学生而言,因其自身的缺陷不能与正常孩子一样去生活去学习,因此在后勤部门服务过程中,能够多从残障大学生心理考虑,为他们提供便利,使孩子感觉在自己的家里学习一样,没有被人歧视、蔑视的感觉,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在日常的后勤管理中,后勤所承担的工作内容较多,几乎除了教育教学其他均涉及后勤管理和服务。因此,后勤管理的模式是保障后勤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在后勤管理服务模式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我们应把服务、管理、协调、配合、育人有机的结合,不再是传统的被动、消极服务,在服务的同时根据制定服务体系,有条不紊的工作,加强管理,主动服务,充分发挥后勤各个部门的管理,服务职能、带着创造精神做好后勤负责的内容,促进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教育的不断发展。
3.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提高特殊教
育师范院校后勤管理人员的待遇因服务于特殊师范院校的学生,服务群体特殊,工作内容较多,故需要负责及管理的内容与普通后勤管理人员要复杂,工作更为艰辛,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应重视此后勤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及烦琐性,秉着公正、公开、公平的态度对待后勤部门员工,可适当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待遇,给予较为合理的薪资,如此一来,既能保证后勤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又能安抚员工,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服务于学生。
4.树立后勤工作的服务意识
树立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就是要从根本上给学生及工作人员带来帮助,必须面对全体师生,后勤服务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每个工作及学习的人员,在校园的零星修缮、维修改造、水电保障、校园环境建设、绿化、饮食、医疗等方面服务均要以全体师生为中心,且在进行工作时,要与师生进行沟通,多征求广大残障大学生的意见,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帮师生之所需。要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全体员工需有积极性,全方面的为师生服务。
5.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针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后勤职工的实际及心理特点,我们可定期开展关于服务意识的思想教育讲座,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后勤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及道德品质,使后勤员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是为特殊教育这项崇高的事业在服务,是为社会在做贡献;其次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更要在管理育人方面下功夫,对服务实行承诺制,有规划的完成工作,在提高服务意识的同时,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6.心怀博爱,主动服务
后勤管理中的服务意识是贯穿整个教育的中心思想,服务的中心为人,管理的主体为人,故人是提高服务意识的第一要素,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后勤管理中,人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承担管理、提高服务的主体,身为特殊院校后勤管理部门人员,心怀博爱是主体,若他们能够给予师生优质、高效的服务,那么他们也会得到全校师生的赞赏、配合及欣慰。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学生将来大多从事和特殊教育相关联的工作,其中有部分的残障大学生,若他们能得到后勤部门给予的主动服务、关爱、关心,会感到格外的感动与欢喜,使其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将来能够更好的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服务,作为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会充满激情,能够更加积极的服务于师生,服务于特殊教育这项事业。无论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后勤部门或是学生主体,都需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身在这个社会,我们要学会适应与不同人群一起生活、学习、融合,特别是对待残障大学生,他们身残志坚,怀揣着与别人同样的梦想,身为从事特殊教育院校的后勤管理人员更应认识到这点,以心对心,提高服务意识,主动服务。
四、小结
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后勤管理工作是整个管理育人工作的主体,教育工作离不开后勤工作,后勤管理部门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服务意识,真正的把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融为一体,为教育教学、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促进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吴兴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立玲.创建“绿色高校”推进高校可持续发展——以师范院校后勤工作的绿色服务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2):85-88.
[2]张桦,王延风,昂军,等.外军后勤院校任职教育现状及启示[J].继续教育,2011,25(4):55-58.
[3]夏思倩.高等教育院校后勤服务管理转型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界,2013,3(31):12-12.
[4]田德宏.树立现代后勤人才培养观念抓好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1,2(10):215.
[5]苏波,陶鹤群,陈高奎,等.完善军队后勤院校网络远程继续教育的对策思考[J].继续教育,2014,28(8):68-69.
[6]吴敏,黄平.浅谈高职院校后勤人才队伍建设——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4,9(20):134-134.
[7]陈斌,王刚.浅议军队后勤院校法律教育的完善[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9(6):372-373.
[8]陈博文,钟敏,夏爱生,等.后勤院校军事运筹学课程的建设[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1,13(6):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