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营管理风险及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营管理风险及对策范文1
在我国当前很多工程的建设,由于一些经济风险,最终导致了非常大的损失。如何将风险降低,通过什么措施降低风险,这对于每一项工程来说我们都要对其做好经行风险评估和分析。风险控制的过程中,项目工程经济分析是最常用的。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实现预期目的,项目经理就必须对项目成本运行状况了如指掌,通过分析数据,严格对成本进行控制。现如今,建筑市场的竞争可以说是相当激烈,对于供需的不平衡,供大于需,必然会使不少建筑企业面临倒闭。当前,在我国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预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风险,消除其影响。
一、控制工程施工企业经济管理风险的价值
加大对风险的管理工作,是提高有效控制能力的重要做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制定有效地控制风险的预案将可能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对其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对风险可能导致的危害进行评估,然后有效地处理这些潜在的风险,将项目的成本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我国建筑企业正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在市场中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要求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工程管理,尤其是工程经济管理。这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新形势下对建筑行业的要求,对于实现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改革也有巨大推动力。
二、工程经济管理中具体风险分布
(一)风险存在于招投标过程
(1)预估工程量和施工图纸设计花费较大。工期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利益,所以目前,很多工程在设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私自进行招投标,各项准备活动将无法按照正常的时间完成。甚至有的企业错误的对于实际工程进行估算,结果工程量的施工与实际的工程量差距巨大,增加了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从而影响了企业对于工程的施工。
(2)风险存在于低价竞标过程。工程招投标市场目前竞争相当激励,面对供需不平衡的现状,很多企业为了增加竞争力,开始采取一些不正当的竞标方式,以谋取更多的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以低价方式竞标是夺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一是建筑企业众多,工程项目供不应求,一些企业因没有揽到工程,人员和设备闲置现象严重,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它们就会采取低价夺标。另外,在当前的招投标管理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业主利用自身买方地位,压低工程报价,并在发标后对合同和造价进行修改。最后,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不合理,管理方法落后现代工程管理要求,导致工程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严重背离,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增大风险。
(二)工程清单项目和计量统计的不一致
这方面产生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招标过程不严格,存在一些企业自身就对项目所有工作量不明确,也就无法为中标方出具工程量清单,清单的工程量,基本上是由承包商自己根据招标图来计算的。第二,业主所提供的工程清单内容与计量统计的不相符合。招投标的过程,对于报价的处理,一定程度上,很容易让人产生心理误解。以上两种情况,一旦报价存在偏差,企业承受的风险也就变大。许多施工人员的素质和素养不高,再加上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严格、不全面,这些都无形之中给施工带来了隐患。施工企业必须依靠人来实施,所以人员是工程施工质量过硬的保障。有一些施工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欠缺,没有充分的施工责任心及安全意识。对于安全隐患的忽视,对于工作环境的正确认识不高,这些都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纠纷,甚至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
三、预防风险的原则
有两个原则是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所必须遵循的:一是未雨绸缪,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制定的进度计划是科学合理,具有可操控性。在各个监管环节中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确保工程项目的进展和计划一致。首先,在施工合同签订之前,应该详细列举双方的责任明细,深度强化思想意识。其次,可以购买相应的保险,小投入,大回报,这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突发性事件对于企业的影响。还有强化企业应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某些紧急状况,要用合理的手段降低企业的损失。最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想要利润效益最大化,还应该有强有力的管理防范系统。
四、风险预防防范措施
(1)工程担保。在防范风险的所有的方法中,工程担保是较有效的一种,担保需要分阶段设置实施:招标投标阶段的投标担保;工程实施初期的预付款担保;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履约担保;工程保修期保修担保及业主支付担保。
(2)工程保险。工程保险对于建筑企业避免风险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是为了工程施工中出现事故时,施工企业能够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赔偿,而不至于造成资金链断裂迫使项目工程停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国家在这方面也做了相关规定,要求建筑企业必须为建筑职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3)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技术加强工程风险管理。有三个问题主要存在于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中。一个是施工技术方案缺乏选择空间。另一个是工程造价师很少参与施工方案讨论,无从进行经济分析。三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施工图纸与施工具体情况不相符的问题时,不能及时修正。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公路项目也出现过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为了有效应对这个问题,项目部成立了专业技术小组,专门负责修正施工图纸工作,有效提升了相关工作效率。
(4)加强管理招投标工作。寻找专家队伍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评审和打分,剔除不合理的施工方案;要根据工程业主要求来选择最佳施工方案;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来开展工程造价编制工作,确保工程预算符合实际要求;要综合工程报价、施工企业实力来选定最佳承建企业。
(5)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要对合约关系人的财务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合法的检查工作。一是审计承包商对外签订的一系列合同,主要审查以下两个方面:合同主体是否为关联单位,合同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二是检查承包商的开户银行。三是对承包商的拨付资金严格监管,就那些手续不全的承包一经发现要立即要求补充手续,如果不能提供充分的依据,则拒绝继续合作。四是对承包商的进出账目全面监管,重点是对关联单位和内部往来的账目检查,和其他长期挂账而没有进行即时结算的资金往来。
五、结语
由于每一个建设工程项目都是庞大、复杂化的工程,每一个建设步骤都紧密相连,并且拥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属性。针对不同的项目又有不同的经济管理办法和措施,从而产生不同的经济管理模式。因此,实事求是这是对于问题处理的最好的态度和方法。参考文献:
[1] 秦素珍.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商情,2013(49):254.
[2] 谢丽,谢世权.路桥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2):4041.
[3] 张虹霞.浅议提高工程经济管理作用的办法[J].世界家苑,2011(8):94.
[4] 曾庆军.全面质量管理下工程经济管理的功能定位及实践[J].城市建设,2012(14).
经营管理风险及对策范文2
一提起企业经营管理,任何人都不会陌生,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筹码,它是企业稳定有速发展的“导航器”,对企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作为一名企业经营工作者,通过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客观地说现代企业发展的确需要良好的经营管理模式做基础,但是多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也的确存在许多不足,并且阻碍了企业经济发展。因此查找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对策
市场经济迫使企业在立足国内发展的前提下走向国际。然而市场是瞬息变化的,是“不相信眼泪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有个优化的经营模式去适应市场需求,这一点许多企业经营管理者并没有给予重视,而是只顾眼前利益盲目经营,最终导致经营艰难,甚至倒闭破产。这样的案例告诫我们,不要盲目地“奔跑”,稳扎稳打地稳健经营,一边总结经验,一边查找不足,一边探索新的途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最佳手段。
一、目前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盲目管理,风险意识差
企业将自身置于市场,而不是孤立存在,那么风险随时有可能存在。在这种状态下,它需要我们冷静地去分析市场,在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同时,既不能守旧,也不能盲目蛮干,而要量力而行。但是许多企业,尤其是国企,在有政府资金的“靠山”下,缺乏风险意识盲目投资,不根据企业状况冲动制定政策。另外一些民营企业缺乏内控意识,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让企业内部失去制衡,从而将企业置身于风险之中。
2.战略缺乏宣传与明确
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美好愿景,将这愿景进行规划就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它是企业发展的“导航灯”,因此企业经营发展离不开其发展战略。但是问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再问问企业的中层领导以及基层员工,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什么?回答上来的很少,甚至基层员工对企业发展战略一词都十分陌生,认为企业战略与自身毫无相关。这样连企业的发展方式与目标都不知道,他们怎么又会去为之能动性的努力工作呢?结果只有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丝毫主人翁责任感。
3.内部经营缺乏创意
一提起企业内部经营,许多企业管理者就马上想起减员提效、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收入等老生常谈的管理模式。我们说信息时代,科技时代,这种管理模式早已进入历史的车轮底下。如今内部经营管理无论是在纵向与横向上都有深度与广度,但是许多企业还是停滞不前,没有深度开发研究阶段经营管理,没有在设计阶段将产品的成本费用控制到最低,更没有将作业成本法以及市场下的目标成本法融入企业经营中,而是死盯生产过程的节支降耗,这与当今的成本领先意识相距甚远。
4.销售理念困乏
一说起销售,企业自然联想到占领市场扩大销售收入,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我们知道根据普遍联系原理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要努力搞好外部关系,理顺好外部价值链的顺序才能有助于企业内部经营发展。那些企业只想扩大自身的销售量,而不去考虑客户的感受,只顾销售数量而忽视销售质量,更没有及时地与新老客户进行沟通,最终导致失去客户、失去市场。
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对策
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我们知道风险与收益是对孪生姐妹,企业经营是以获取最大收益为目的,因此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的每个瞬间是正常的。企业对于风险要有正确的态度,既不能缩头缩尾,也不能孤注一掷,更不能不管不顾盲目投资,而是应该静下心来,细心调研市场,仔细研究可行性报告。更要分析自身的资本结构状况,不能靠举债度日,以致“债多不发愁”,不要大量地分散投资,而是集中资金,集中管理,要建立风险预案管理体系,对风险要及时预测、分析、评估,并制定相应对策,将风险控制在经营可控范围之内。
2.将战略贯彻传达到每名职工
企业的发展战略不是什么商业机密,相反将企业的宏伟目标贯彻传达到每名职工身上,让职工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以此增强职工的工作热情。并且通过宣传与企业文化导向让职工知道我们目前的经营目标是企业战略的详细分解,我们实现目标,一方面是扩大了企业与个人的收益,另一方面是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更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企业发展,个人才能安定,社会才能和谐,才能做到社会、企业、个人的有机组合。
3.经营理念要创新
(1)在内部
内部减人提效不是最好的良药,和谐社会要让每名职工都要高兴上班来,同时还要高兴下班回家去。如果职工每天都在惴惴不安的随时都会下岗的环境中工作,效率是不会最佳的。另外节支降耗也是有最大的成本限度的,而不是无止境节约下去的。成本领先原理告诉我们在产品的设计阶段下功夫,通过革新与研发让产品在设计阶段成本最小化,进而超越了减人提效、成本最小化的效果。另外合理统筹企业内部作业间的流程,让内部价值链衔接合理有效,是企业经营创新的新理念。
(2)在外部
企业将自身置于市场,推销自我、展示自我、发展品牌企业是企业经营的新模式。成本领先,价格最廉、质量最优是企业占领市场的最佳手段之一。同时我们还要在效益与公平之间寻找平衡,那就是在企业与上游、下游之间,做好互动,让合作伙伴之间关系融洽,这样才能更好推销自己,营造出特色销售、网络销售、直销于一体的销售模式。
三、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通过实际工作经验以及肤浅的社会调研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成熟看法。笔者想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与探讨,让更多企业经营管理者真正地关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让企业更加平稳的健康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樊行健,宋仕杰.企业内部监督模式研究——基于风险导向和成本效益原则[J].会计研究,2011,(3):49-53.
[2]刘静.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1,(4X):139.
经营管理风险及对策范文3
关键词:企业 财务风险管理 控制策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深入开展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探究,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并积极的开展相关探究活动,将有效的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水平,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因此,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非常关键。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通常情况下,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与预期效益的发生偏离,因而完成经济效益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获得更好地发展空间,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才能全面防范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确保企业可以实现长期经营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相关探究,将极大的促进企业获得长远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一)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一直都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直接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效益,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也导致企业的资金链不够稳定,对于拓展企业的发展规模,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视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也非常重要。
(二)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弱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弱,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弱,直接导致企业的资金利用率较低,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不利于企业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以及企业财务各项指标的实现。企业资产流动性较弱,会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弱,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三)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加之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因此,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三、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
为了有效解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对策之一。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有利于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营范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准备,更加有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了企业快速的发展,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非常重要。
(二)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
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有利于企业规避财务风险,降低财务风险问题发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此外,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也有利于企业实现多方面经营目标,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重视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在结合自身发展的基础之上,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更加有利于企业规划自身的发展,并进一步开展经营活动。此外,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也是企业规避财务风险中非常关键的对策之一。因此,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为了更好的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也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企业获得更加好的发展商机,为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目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对于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因此,重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非常重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的探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由于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将其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将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探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关连珠.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探析[J].中国经贸,2014,(13).
[2]张慧敏.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中国经贸,2015,(16).
[3]于慧筠,王燕.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4,(04).
经营管理风险及对策范文4
关键词: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国际国内经济增长乏力,需求疲软情况下,小微企业展现出蓬勃活力,为吸纳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证社会安定,促进城市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关注小微企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国家和地方政府认识到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出台鼓励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与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营单位相比,小微企业会遇到更多的难题,财务风险是小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所谓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负债引起的,企业偿债能力变化导致预期收益波动的风险。企业经营中财务风险客观存在,需要有清醒认识。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流动资金运作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等。加强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高生存能力,促进小微企业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意识差
市场经济环境下,风险因素很多,需要有充分的认识。受小微企业自身弱点的影响,企业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较差,认识不足。企业各部门对财务风险没有沟通协调机制,片面认为只要对资金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就能防范财务风险。小微企业管理者更多精力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对产销衔接重视不够,增加经营风险。为提高产品销售水平,盲目赊销,扩大债权规模,增加发生坏账的风险。
(二)资金构成不合理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履行承诺是市场参与者都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小微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限,经营中不重视资金的配比构成,导致有时候大量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停留在流动资产甚至速动资产状态,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有时候资金链断裂,致使到期债务无力偿还,商业信誉受到影响。或者到期债权无法收回,出现坏账损失,资金使用受到影响。
(三)缺少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任何情况的发生都是事出有因,财务风险也不例外。市场经济的风险很多,但一些风险的出现,会留有征兆和苗头,能够提早预防,躲避风险。对市场波动非常敏感的小微企业来说,出现风吹草动,影响和冲击会更严重。小微企业缺少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对潜在的或有负债估计不足。多数小微企业会计人员工作缺乏稳定性,无力顾及企业中长期的财务状况,对企业财务指标变动无暇关心。
(四)经营决策存在随意性
小微企业处于经济实力的成长期,经营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的成败。一般情况下,小微企业是民营和合伙经营,管理模式高度集权制,经营决策主要依靠主要领导主观意识判断决定,管理工作简单化形式化,管理制度成为摆设,经营决策存在随意性。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没有足够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会影响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容易造成筹资投资失误,增加经营风险。
二、解决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小微企业的管理者要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采用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模式,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充分认识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财务风险,有关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流动资金运作风险等,制定一系列防范风险措施。对于包括财务人员在内的各部门人员,改变传统工作作风,以市场为导向,掌握经济发展脉搏,不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遵守国家法规政策,处处时时具备风险意识。
(二)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雄厚的流动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为保证小微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条件下,应当充分利用优惠政策,筹集经营资金,发展生产,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凭借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小、快、灵的特点,利用资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使用中出现的风险。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小微企业不能坐等财务风险的出现,带给企业经营损失,威胁企业长远发展。因此,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进行预警,控制风险的发生或推迟发生,让企业有充分应对风险的时间。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依赖于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处理。进行风险预警,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需要财会、金融、企业管理知识的综合利用。
(四)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市场经济不是无序竞争,更多依靠的是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经营管理者具备现代管理知识,树立良好的管理理念,克服长官意识和集权思想。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要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和经营管理知识,调动各类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参与度,发扬民主,预测决策有依有据。经营活动中认真研究市场规律,分析企业各类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经营能力,评估企业风险水平,作出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经营决策。同时,经营管理者加强与财务人员的沟通,掌握企业经营状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夏海清.我国小微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及对策分析[J].对外贸易,2014(11):52-53.
[2]周仑.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与对策[J].经济视野,2014(15):121.
经营管理风险及对策范文5
【关键词】小企业 贷款 经营 商业银行 对策
近年来,各家银行都普遍重视和加强了小企业贷款的拓展,将其作为业务增长的蓝海,在客户评级、信贷政策、业务流程、经营管理模式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2012年以来,受经济增长放缓、外部经营风险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不良贷款呈上升趋势,浙江等金融重灾区情况尤为严重。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固然是不良上升的主要因素,但也暴露出银行的风险管控机制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改进和完善。
一、当前小企业贷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化经营管理体制尚未完全运转起来
目前不少银行都成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采用信贷工厂模式在二级分行建立了一级部制的小企业专营机构,大多数银行实行小企业专营中心(分中心)模式。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受制于人员数量、素质等因素,多数小企业专营机构未建立自己的客户经理队伍,具体信贷业务的经营管理主要依托于经办行。客户经理既管大中型客户,又管小企业,从付出与回报考虑,其主要精力必然放在大中型客户上。专业化经营与层级行管理不能完全兼容、对接,责权利关系没有理顺,新的机制、流程运转不畅,“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专业化经营的要求落实不到位,固有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信贷投向不尽合理,部分贷款投放高风险领域
为鼓励和扶持小企业贷款发展,各家银行在客户准入、信贷授权、贷款规模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给予倾斜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基层行未能正确理解总行意图,合理把握信贷投向,将贷款投放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和技术水平低、管理混乱、无发展前景的客户,甚至将大中型客户的规模人为调整为小企业,利用大中型客户和小企业的政策差异进行套利,出现小企业贷款大额化倾向。
(三)未处理好第一还款来源与第二还款来源的关系
如何处理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的关系,一直是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过程中困绕信贷人员的问题。部分信贷人员不能做到第一还款来源与第二还款来源并重,往往因借款人提供了抵押、担保而放松对第一还款来源的审查,客户信息掌握不充分,风险分析不深入。即使第二还款来源的落实也存在瑕疵,有的抵质押物不符合法律规定,有的未合法有效办理抵质押登记手续,有的评估价值存在较大水分,有的抵质押物(如专用机器、设备)流通性差,难以变现。
(四)部分业务创新推出前缺乏严密的风险评估
在拓展小企业信贷业务过程中,各家银行都加强了业务创新和产品研发,如建设银行推出的“成长之路”和“速贷通”、招商银行的“生意贷”、交通银行的“展业通”等都叫好又叫座,较好地贴近和满足了市场客户需求。但也有部分业务创新在事前风险评估、论证做得不够充分,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流程存在先天不足,风险隐患较大。如目前多家银行身陷其中的钢材贸易类企业贷款,由同一人实际控制钢材交易市场和担保公司,起不到分散、缓释风险的作用,同时对关联交易、贸易背景真实性和资金流向缺乏有效监控,导致贷款被挪用于投机炒作或涉足民间借贷。再如小企业“联贷联保”业务,易助长和加速担保圈风险,使得担保形同虚设,甚至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五)贷后管理不到位
贷后管理是大中型客户信贷经营管理工作中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各家银行在小企业贷后管理中虽然采用了新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不少银行还建立了预警指标和信息库,但由于贷后管理人员的配备数量、业务素质达不到规定要求,小企业专营机构与支行在贷后管理的职责划分及衔接上不清晰,很多规定动作都没有完成,贷后管理薄弱的状况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2012年以来多次发生的老板跑路事件中,从企业此前的经营迹象就可看出征兆,但由于银行客户经理疏于贷后管理,未能及时察觉,有的甚至在媒体公开报道后才知晓。
二、改进和提高小企业贷款经营管理水平的对策探讨
尽管在经济下行期小企业信贷风险有所加大,同时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也存在不足,但将小企业贷款作为战略性业务发展的大方向不应该动摇,这既是银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履行社会责任的现实需要,也是在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金融脱媒趋势日益显现,大客户奶酪不复存在的情况下,银行调整业务结构、完善风险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健全小企业贷款专业化经营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避免走过去的粗放经营、贷款发放越多产生不良越多的老路。
(一)按照专业、专注原则,进一步完善专业化经营机制
在目前已搭建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架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充实各类专业人员,建立信贷营销、授信审批、风险管理等专业化机构和团队,确保机构、人员到位,实现管理大中型客户和小企业的信贷人员完全分离。严格按照专业化经营的机制、流程运作,处理好专业化经营与层级行管理的关系,整合业务经营与风险管理资源,明确细化职责分工,加强业务衔接和协作配合,防止“新瓶装旧洒”,尽快完成从“形似”到“神似”的转变。
(二)科学量化分析,重检和优化小企业信贷政策制度和业务流程
适应小企业专业化经营要求,近年来不少银行都建立了有别于大中型客户、专门适用于小企业的客户评级、尽职调查、授信审批、风险预警以及贷款回收等制度流程。当前要根据执行情况及暴露出来的问题,对相关制度流程进行全面重检,利用先进风险管理工具对风险与收益进行计量,对已不适应业务实际及制度设计不合理、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要尽快进行修订。进一步调整优化小企业信用评级评价体系,改变目前以评级人员打分、定性分析为主,主观性、随意性较大的现状,尽可能增加反映客户增长潜力和还款意愿的量化指标,客观、真实地反映客户资信状况。
(三)突出第一还款来源审查,强化客户选择和信贷投向管理
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有利于扩大就业、具有良好偿还意愿和偿还能力、成长性良好的小企业。积极发展优质核心企业的上下游紧密联系型优质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优质小企业、细分行业中的排头兵型小企业。择优扶持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类小企业。压缩和退出企业主涉足民间高息借贷或“黄、赌、毒”,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绿色信贷标准,主营业务不突出、公司治理混乱、技术水平低、盈利能力不足等风险较高的小企业客户。突出强调对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的审查,将第一还款来源的充足性、可靠性作为贷款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能够覆盖还款的可控现金流作为测算贷款额度的主要依据,合理确定授信总量,防止小企业贷款大额化倾向。加强贷款集中度管理,避免贷款过度集中于某一区域、行业或产业集群,引发系统性风险。
(四)以满足客户需求和降低银行经营风险为驱动,加强产品创新
深入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发契合小企业生产经营及资金周转特点的小额、短期、可控物权及现金流的自偿性信贷业务品种,既能有效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又将企业的风险管理直接纳入到信贷产品的风险控制框架和业务流程之中,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提高风险管理实效。在具体产品的制度和流程设计上,要保证金额、期限与客户实际需求相匹配,以其所处产业链为线索,将小企业与产业链中的核心大企业信用捆绑在一起,加强对现金流与物流的控制与管理,尽可能以企业的关键资产作为抵(质)押。
(五)以贷款用途和资金流向监控为重点,做实做细贷后管理
经营管理风险及对策范文6
关键词:企业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对策
企业项目风险的管理是在企业目标的基础上,实施的分析风险和测评风险,再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机制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内部控制主体所设立的行为规范上,进行内部控制主体行为的调整,能够使企业的相关项目能够顺利的进行经济活动,使企业内部在经济交易中产生的不同行为得到限制和激励,从而使交易的成本大大节省。由此可见企业加强项目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项目财务风险
企业项目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项目的经营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降低或中断企业的资金流,使企业项目的实际经营经营绩效下降,不能达到预期收益从而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它是在特定的客观情况和特定的期间内产生的,包括企业外部环境的因素和内部经营条件等因素。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者没有重视到财务风险的问题,那么在它不断显现逐步恶化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演变成为财务危机,进而危机企业的生存。因此必须正确识别企业项目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手段预防控制风险,是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
二、引起企业项目财务风险的因素分析
引发企业项目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很多企业中,大多数项目经营管理人员都产生 了一个错误的思想,认为只要控制好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搞好生产,能产生利润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
2.经营决策的失误
经营决策上的失误也是产生企业项目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当前的企业大多属于私营企业,企业的投资者也是经营者,集权现象较为严重,在进行项目的经营投资等决策时,没有经过集体的讨论决策,往往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决定,缺乏科学的投资理念和可行性的财务分析,把握不好正确的经营投资方向,产生经营决策上的失误。
3.企业资本结构分配不合理
企业资本结构分配不合理也是导致企业项目财务风险的又一因素,有些企业的负债资金高,各阶段各种形态的资金分配不合理,致使企业还债能力差,负担重,严重时产生资不抵债的情况,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
企业负责相关项目的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也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如果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财务知识培训,缺乏相应的会计知识和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风险意识较为落后,在财务管理中,没有考虑到资本的成本和结构,也没有对财务活动进行风险预测和分析识别,从而也就无法对企业相关项目的财务风险进行必要的防范和制备措施。
5.财务监管和控制体系不健全
企业的财务监管和控制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引起财务风险的因素。企业需要一个系统的内部监管控制体系和制度,如果缺乏全面的监管控制体系就会出现对现金的管理不严、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和存货控制薄弱等现象,这就容易产生财务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混乱的现象,这种资金不安全、资产流失严重和资金使用率低下的情况,很容易诱发财务风险甚至财务危机。
三、企业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对策
企业在预防相关项目风险中可以运用财务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来防范和改善项目财务风险,调整自身的内部环境,针对引发项目财务风险的因素,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来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提高项目财务风险意识
国家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命脉,因此企业必须要时刻关注国家各种政策如投资政策、财税金融政策等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对企业的投资经营项目、成本及利润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系统性预测,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经营项目的目标和方向,避免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
2.建立项目财务风险防范系统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建立起财务风险防范系统,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策略。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要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详细记录企业的在交易过程中的会计事项,分析会计报表中相应的数据,及时公布企业的财务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不良资产进行合理处置,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减少企业坏账的损失,控制存贷结构,提高应收账款的收取率以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率。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发生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具体表现在管理部门缺乏内部监控体系和约束制度,审计监督不到位等情况。要预防企业项目的财务风险,就要求企业建立起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控制制度,实行内部岗位相互牵制和回避制度,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制度,制备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
4.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
企业要防范项目财务风险,还要具有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的控制上,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独立系统,用于评价企业内部经济活动是否合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当审计部门发现问题后,可直接快速的传递至管理层,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预测和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必须将风险的预防和改善做为一项重要工作,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本文通过对企业项目财务风险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防范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策略,以期提高企业对项目管理风险的预防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风云 苏艳芝 杨 宜 房 燕:小企业财务风险内控措施研究[J].商业时代,2010,(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