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范文1
会计报告有用性下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会计改革的基本原因。会计报告有用性下降其根本原因是会让报告理论的缺陷,会计方法的缺陷是其主要原因,而会计体制的缺陷是重要原因。要增强会计报告的有用性,就必须对会计理会,会计方法和会计体制三个方面进行配套改革。
作者简介: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原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增强会计报告的有用性。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现行基于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报告很难满足投资者的决策要求。虽然现行会计报告依然有用,但会计报告的有用性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计报告的有用性下降?这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界不得不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会计报告发展的简要回顾
现代会计报告是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才在传统的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复式簿记、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三个特征为支柱。从总体上说,企业会计报告经历了以财务资源为重心、财务状况为重心和财务业绩变动为重心三个阶段。在财务会计产生初期,财务报告以企业拥有的财务资源即企业资产为核心内容,它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披露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方面的信息。可以说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最初和基本形式。由于资产负债表的信息披露局限于企业某一时点的静态信息,难以反映企业经营的动态情况,因此,在财务会计的不断发展中,逐步增加了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结果的损益表,从而形成以财务状况为重心的报告体系。但是,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及其信息依然难以解决。所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又增加了现金流量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从而形成了以企业财务业绩为重心的、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主要形式的现行会计“三表报告体系”的信息披露制度。
随着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企业会计报告发生了很多变化:第一,报表的种类不断增加。早期的基本财务报表只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20世纪60年代中期增加了财务状况变动表,到1987年被现金流量表所取代,成为第三财务报表。1997年,美国又发表“报告财务业绩”的第1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提出增加“全面收益表”作为第四财务报表。第二,会计报告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会计报告从只反映一个主体的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或现金流量的变化,扩大到反映整个控股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及分部财务报告。第三,会计报告的时间间隔缩短。传统会计报告是一年一次,为了提高报告的及时性与有用性,在年报之外,又陆续增加了半年报、季报、月报等“中期报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将来信息报告将越来越快,时间间隔将越来越短,现在实际上已开始在网上实时信息。第四,会计报告的内容越来越多。即使不考虑第四财务报表将来增加的可能,现行会计“三表报告体系”披露的内容(尤其是附注)也是越来越多。
上述简要分析表明,会计报告发展一直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为目的。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等决策有用信息集中体现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应的附注中。现行以财务资源和财务状况为核心的会计“三表报告体系”,在企业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市场条件下,较好地满足了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环境变化越来越快,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也就相应降低了。
二、会计报告有用性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会计报告理论的缺陷
会计报告理论是会计理论的核心。会计理论体系包括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会计基本理论包括会计本质、目标、职能、对象、要素、假设、信息质量特征等,会计应用理论包括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程序与方法等。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但会计报告理论与方法贯穿于会计理论研究的始终,在会计理论框架中处于统率地位。在会计报告理论中,会计假设、会计目标、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会计确认与计量等又处于核心地位。现行会计报告有用性下降,会计报告理论缺陷是其根本原因。
第一,企业会计报告假设存在缺陷。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是会计理论的四个基本假设,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会计主体假设企业相互独立,边界清晰,而现代企业相互影响,战略联盟等虚拟企业不断涌现。按照会计主体假设,企业只披露其独自“拥有和控制”的财务资源,非企业独自“拥有和控制”而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有重大影响的财务资源(如核心竞争能力)拒之于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之外。持续经营假设以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相对稳定为前提,而实际情况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幻莫测,企业财务危机随时出现,使企业持续经营仅仅成为“假设”,与实际相距甚远。时间如流水,割不断;业务是过程,分不清。而会计分期假设将会计信息分段披露,既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使会计报告难以反映企业盈利的可持续性,更无法反映企业真实价值与财富变动情况。货币计量假设将大量对决策有用的非货币信息拒之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门外,这不能不影响会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第二,企业会计报告目标存在缺陷。企业产品必须基于市场需求,同样,会计报告目标必须基于会计信息用户的需求。这是会计的本质决定的。由于会计信息用户更加需要面对未来的决策有用信息,而现行会计报告显然偏离了信息需求者的目标,它不仅使会计报告的有用性下降,也使会计(包括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下降。
第三,企业会计要素理论存在缺陷。会计要素理论以资产理论为基础。人们对企业资产的认识经历了成本观资源观未来经济利益观产权观的演变过程,经历了由表到内、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但是,现行资产理论依然没有回答:对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起决定作用的企业核心能力(包括知识)是否是资产?由于对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有重大影响,可能在未来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大量有用信息未能在会计报告中披露,使会计报告的有用性大大降低。
第四,企业会计确认理论存在缺陷。现行会计确认理论强调“过去形成”、“目前拥有”,其实质是源于会计报告的“受托责任观”。会计资产成本观和资源观的目的就是为了会计确认,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与可验证性。但是,企业资产是面向未来而非基于历史,其本质特征是“未来经济利益”。按照现行会计确认理论,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与能力均被排除在企业资产之外,企业的真实价值与财富被大大低估了。
第五,企业会计计量理论的缺陷。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
属性两个方面。现行会计计量理论以货币作为唯一计量单位,目的是为了报表项目的数字汇总与计算。但货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本身的价值并不稳定。在知识与能力越来越重要的知识经济或信息经济的今天,信息使用者对非货币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会计货币计量的缺陷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计量属性,会计理论界虽然提出了多种计量模式,但现行会计依然故我地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这主要源于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观。因为受托责任观认为历史成本计量最能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历史成本计量必须强调“交易已经发生”,这就必然导致大量的重要事项无法在会计报告中披露,从而使会计报告的有用性下降。
第六,企业会计报告形式与载体缺陷。现行会计报告基本采取报表、附注、补充说明等形式以定期披露方式进行,信息披露载体一直主要采取有形媒介方式,难以赶上互联网等信息传递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无法满足信息需求者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从而对信息相关性产生影响。现行会计报告没有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如实披露企业核心能力信息。因而人们对会计报告的批评也就不难理解。
三、会计报告有用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会计方法的缺陷
企业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方法作为会计学的传统似乎并无大的缺陷,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第一,会计核算方法所依据的会计方程存在缺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利润=收入一费用”只不过是会计恒等方程的深化与运用,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等会计核算方法都以此为基础,它们构成会计报告方法的基石。而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恒等方程中,会计“资产”要素具有明显的估计与判断因素,其价值并非“完全确定”和“无偏差”,实际结果是资产约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并非资产恒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会计作为典型的计量科学,必然存在“计量误差”,而现行会计方法根本不予承认,这是会计核算方法的重大缺陷之一。第二,企业费用计算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按照各种假设进行归集、分配;再归集、再分配计算出来的费用信息即使再精确,也只是消耗更多的信息加工费用而已。第三,现行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等会计核算方法记录的会计信息内容都以历史已经发生的事项为基础,虽然会计核算技术没有问题,但由于核算内容的有用性下降,使得现行会计核算方法变成了“精确”的数字游戏。
对于会计处理方法中的会计确认方法、会计计量方法、会计记录方法和会计报告方法的缺陷,我们在会计报告理论缺陷部分已经分析。必须说明的是,会计方法体系虽然在理论界进行过多次讨论(如复式记账方法等),但不可否认的是,会计方法体系依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然而,方法体系的科学性不能保证使用其生产的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更何况其依据的会计方程、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方法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因此,我认为会计方法的缺陷是会计报告有用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会计报告有用性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会计体制的缺陷
会计体制包括会计监管体制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会计监管体制与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现行会计监管主要有两大派别:一是以美、英等国为代表的股东利益导向的会计监管模式;二是以德、日等国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导向的会计监管模式。从总体上看,会计监管体制由法律性监管、行政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等要素构成。
我国的会计监管体系也基本相似。但是,我国的会计监管体制具有明显不足:第一,尽管我国先后颁布了《会计法》等法律规范,但在惩处违法会计案件时存在严重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会计法》颁布实施以来,对违法会计案件进行惩处十分罕见。第二,在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管体制中,行政性监管机构包括财政机关、行业主管部门、审计机关、税务机关、证券管理机关、金融机关等,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导致执法难、难执法的现象,无法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第三,我国社会性监管难以发挥作用,一方面注册会计师的力量薄弱,执业质量较低;另一方面,现行注册会计师由财政部领导,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协助管理,从而使我国会计监管体系中的社会性监管名存实亡。第四,所有行业生产部门都建立了行业自律性组织,而我国上千万的企业会计人员没有建立相应组织,会计人员的自我监管无法确立。由于会计监管体制的不完善,客观上也对会计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递产生了不良影响,从而使会计报告的有用性下降。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信息;建造合同;核算意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enterprise cost accounting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past has made great development and change, has already has a more generally accepted for the people of the enterprise cost calculation system, but we should also notice that on the product cost calculation method still exists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further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today, companies want to essentially in a better competition, want to have a plac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must be to strengthen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especially to strengthen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st accounting.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 accounting,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enterprise accounting cost accounting, finally in detail from four aspects discusses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nterprise accounting.
Key words: accounting; Cos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contract; Accounting consciousness
中图分类号: [F235.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企业会计核算的意义及要求
(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意义
成本核算的精确程度,直接关系一个企业成本的预算、预测、执行、分析和控制等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盈利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成本的多少。在产品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就会使企业的盈利水平上升。因此,成本核算作为补偿尺度对确定企业经营损益,正确处理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即成本核算一直贯穿整个企业的的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和目标成本的过程,对企业实现盈利目标现起着关键性作用。
首先,成本核算是为企业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其次,对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审核与控制,努力制止各种不必要的支出,是企业的成本降至最低点,提高经济效益;并且准确、及时地核算各种费用支出和生产成本,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及时的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和数据;最后成本核算的结果可以对成本计划和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与分析,开展成本分析,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进一步挖掘节约费用、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要求
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
会计成本核算制度是保证和组织会计工作的法律规范,由国家统一制定并颁布,以方便对外披露口径的一致性,但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规的条件下,部分企业是可以自行制定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度已经确认,必须认真执行,不得任意变动;在保证企业成本会计信息质量和满足企业管理需求的前提下,企业应严格执行其制度,保持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强制性,规章制度是日常工作进行的前提和保障。
2、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
企业为了得到真实的成本核算数据和信息,为了对产品成本的核算简化核算时间,需要按照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以及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地分摊费用,要分清成本费用的几个界限;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分清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分清应计入在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
3、完善成本责任制
企业在日常的成本核算工作中,为了得到正确的成本核算信息,都应对责任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考核,完善成本责任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奖惩机制,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降低企业的各项费用支出,还要定期对成本核算工作做考核,以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
4、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正确的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它包括:建立、健全原始记录账簿;建立健全计量、验收和盘存制度;制定严格的产品生产计划等。
5、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成本的计算,是为了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管理需求、经济需求来选择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方法,从实际出发,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最佳的管理方法。
当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手段相对落后,采取的方法不科学
由于部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造成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不科学、手段相对落后的现象屡次出现,滞后性和不及时已经成为施工企业核算中的严重弊端,也就是施工现场进度和项目成本支出不能同步,从而致使建造合同中的预计合同总成本、预计合同总收入、完工比例等数据同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并且成本核算与收入确定不准确。
另外,由于施工项目涉及到的管理内容偏多,人员和部门繁杂,如果核算工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各个项目的资金回报率及资源利用率不能及时地反映,那么施工企业的资源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得出的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就不能得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管理者对经济情况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企业的社会形象。
(二)会计信息滞后,会计核算不及时
不讲及时性是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另一个严重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企业的大部分项目部都在外地,数据的收集和传递速度相对较慢。就目前我国施工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施工企业的垫资款和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如果内部管理再不加强,资本积累再不增加,那么企业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施工企业核算工作即使做到了全面、客观、深化、细微,但是如果不能保证及时性,同样会失去一定的价值。事实上,客观事物是一直在变的,如果不能及时地去核算,那么也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核算的不及时同样会影响到企业管理者对情况的准确及时的判断,甚至有时还会导致管理者做出不科学的或错误的决意。
(三)施工企业财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力水平标准线较低,财务体系相对较为松弛,管理力度不够,成本核算不规范现象也常常存在。就算一些会计人员资历颇深,熟悉业务,但是受到会计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很难跟上高速经济发展新时代的节拍,甚至对新出现制度的理解不到位,新核算方法的使用不当,往往会忽视对原始资料的整理、记录和分析。最终导致成本核算数据的不真实性。
(四)对企业的成本核算监督与规范不到位
企业的成本核算不仅仅是生产成本的核算,它还包括生产费用进行事前核实中核算管理。然而很多企业只注重核算的结果,对其核算过程和核算的内容却不在乎,因为企业是以经济目的而生存的组织,他们更多关心的只是成本的多少,从而导致对成本的核算监督缺乏力度。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成本的核算制度也在更新,国内的大多成本核算制度和监督方式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难以得到最新适应经济社会的方法。对企业的成本核算流程监督与规范不到位,是制约企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
做好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一)强化施工企业经营者会计核算意识
领导者的管理思路带领企业财务工作前进方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转变管理观念,将企业管理中心定位为财务管理,并使财务管理立足于核算工作积极开展,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措施,将日常核算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对核算员以及项目经理定下相应的核算工作,并将核算质量作为日常考核内容和依据。
(二)将会计核算质量归入到对核算员和项目经理的考核范围
施工企业的管理应当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而财务管理工作的根蒂根基是财务核算,因此应当制定出一个系统的措施,将核算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将会计核算质量作为对核算员和项目经理的重点考核内容。上级主管部门应当规范会计核算,严格要求施工项目部认真遵守会计核算原则,执行会计制度,并做好检查监督工作,如发现违纪行为应当及时给予纠正,并严肃进行处理。与此同时,审计、财政等检查监督部门应当重视对施工企业的检查监督工作,促使其有效地执行会计制度。这样,不仅仅可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业务,也可以加强有关部门检查监督工作。
(三)严格推行建造合同
虽然《建造合同》准则不是完美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它对完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做出的重要贡献。它的应用提高了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将有助于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应严格推行《建造合同》准则,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健全施工企业自身的会计核算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的会计工作程序,从成本核算、建造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会计信息及时性准确性、会计报表的准确性等各主要环节逐一落实规范的管理程序,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既要根据其规定合法合规办事,又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方法,如确认成本性质账户真面目,按期确认合同,根据造价预算书确定成本项目,构建施工项目管理体系等。
(四)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会计专业知识和新的会计准则把握不够,造成的技术性错误。要想提高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福利的方式,吸引较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减少技术性失误造成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漏洞,提高会计核算准确性。同时还要注意对现有会计人员的在职培训,更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会计操作能力。要求会计人员熟悉新会计准则,重点加强《建造合同》的学习。培训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会计人员应当常去施工现场实地考察有经验的带经验不足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实地学习。
结语
综上,企业的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占有核心地位,只有健全完善的会计核算方法,不断加强其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核算的准确性,才能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决策者提供真实的信息资料,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范文3
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Beams和Malin为代表。学者认为,企业自由排放废弃污染物而不承担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相应环境责任,导致了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只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内部成本,而忽略的外部环境成本(Kaplan, 1984)。传统会计核算体系是按照一定的成本核算模式,着眼于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来反映企业在一定经济周期内经济活动的经营成果。这种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侧重于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更加强调企业以及企业所有者的微观效益和短期利益,忽视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社会资源的占用和潜在危害,最终导致企业以牺牲国家环境质量为代价而赚取其局部利益。由此,一些学者提出了一种能够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并且服务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工具——可持续性会计(Schaltegger & Burritt, 2010)。可持续性会计以社会、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为出发点,来研究一个经济主体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效果以及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对经济主体中财务状况的影响,其目的是应用相关方法来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披露这一系列影响。传统的会计信息掩盖了环境成本,无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信息。这使得会计信息的一项重要的质量特征——可靠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企业利润虚增,夸大当期经营业绩,粉饰企业财务状况。这些都会严重影响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正确的经济决策(Gray, 1993)。现有的会计成本核算体系忽视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环节,此外有些企业即便将环境成本考虑在内,他们也仅仅是将这些成本笼统地包括在成本费用的相关会计科目中,未能单独披露环境成本对企业经营的直接影响(Schaltegger, 1996)。
二、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一)关于企业外部信息披露研究
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程度的因素包含政策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企业自身因素。各国均制定了相关准则和政策来规范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美国主要体现在对会计准则制定方面对企业的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上市公司关于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提出诸多要求,例如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上披露环境负债及或有事项的数额和相关信息。此外,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代表的非官方机构在规定或有事项的处理中规范了环境污染成本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法。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对环境会计发展上的重要贡献体现在以下文件和报告中:《环境审计与环境职业界的作用》、《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业财务报告问题》、《环境绩效报告》和《完全成本环境会计报告》。这些分别对注册会计师提供的环境审计服务、环境成本的定义及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企业年报中对环境信息的列示和披露方法和完全成本核算方法与其他成本核算法的差异这些方面进行了具体细化的介绍和规定。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aCCa)和英国会计标准委员会(aSB)通过设立奖项等途径鼓励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提供环境信息的披露。一些学者研究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程度的驱动因素,发现企业对环境影响的披露程度与其企业所处的行业、公司规模、市场业绩、融资需求等因素有密切关系(Freedman,2010)。
(二)关于外部成本内部化研究
边际净私人产品和边际净社会产品的差额即私人经济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Pigou(1920)首次提出污染的外部性问题。外部问题的内部化是可以通过协商后的补偿得以解决。Dales(1968)提出了排污权交易的概念:政府制定一个环境污染可控制的范围,将污染权公开出售给污染者,从而实现外部问题内部化的效果。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可以通过排污权交易许可制度和征收环境保护税得以实现。Hahn(1984)认为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对排污交易的效率有重要影响。美国将初始分配划为空开拍卖、固定价格出售和免费分配,并开发出温室气体远期合同定价模型。Gandgadharan(1994)研究了排污权交易成本的特征,发现交易成本的作用会随着排污权市场的成熟而下降。Keeler(1991)研究了在企业存在违规行为时排污交易制度的效率问题。近年来学者也从排污权交易会计披露的延伸到排污权交易。Bebbington(2008)研究如何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我国学者肖序(2010)也研究了排放权交易在我国的会计处理方法。Mete(2010)认为市场是排污权制度中能否有效进行资源配置的前提条件,并从会计和税法体系角度帮助政府机构研究排污权交易的制度意义。
(三)关于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研究
在对环境会计的研究过程中,以Lawrence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将环境会计从两个研究视角加以分类:环境财务会计和环境管理会计。环境财务会计是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对股东、潜在投资人、政府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公众进行相关信息披露。而环境管理会计是以企业内部管理者为主体服务对象,目的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关环境信息以帮助其对环境成本加以控制,同时对环境问题加以解决。认为环境管理会计中最为重要的要素是环境成本,应该研究如何确认环境成本、如何进行环境成本控制以及如何应用环境成本核算得出的信息进行合理决策(Beer,2006)。
许多西方国家在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基础上吸纳了能够体现环境成本的新技术,例如包含了企业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的完全成本法(FCa)和控制私有成本和投资节约额的总成本会计法(TCa)。但Herbohn(2005)在对澳大利亚公共森林进行环境会计实验之后提出:完全成本法的发展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受到计量技术的局限。此外,德国的Bernd教授提出通过流量管理的方法来减轻环境负担并降低成本的想法,这形成了资源流成本会计体系的原始雏形。以肖序为代表的中国学者进一步拓展了资源流成本会计中材料的概念,从单纯的生产领域向采购、销售、处置回收等领域延伸。Mylonakis(2006)认为在进行环境成本分析时应该考虑时间因素,并提出成本效益分析(CBa)模型。但至今为止,在环境成本管理中究竟哪一种环境成本核算方法最优还没有定论,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企业适用不同的核算体系。
三、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研究综述
(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核算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建立在成本动因基础上来进行成本核算。企业环境成本动因主要 包括:循环利用,废物处理,节水处理,节能减排处理,预防污染处理,环境法律法规实施,环保技术更新,环保设备购置,以及员工培训等。鉴于环境成本发生起因的复杂性,将aBC引入环境成本核算和环境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方法以作业或活动作为成本核算基础,有利于更加具体地识别环境成本动因,更准确地对环境费用进行分配和归集,更有效地追溯环境成本的来龙去脉,进而提高企业对环境成本的控制力。
(二)总成本法
总成本评估法(Total Cost assessment,TCa)是一种介于传统会计核算体系和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中间的成本核算工具。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长期不可量化成本。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企业的组织业绩、环境业绩和财务业绩,其包含的成本范围大大超出了传统成本会计所包含的内容。TCa能够帮助企业通过环保创新投入以及环境污染预防支出来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和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但这种方法也存在自身缺陷,原因是它忽略了企业外部的社会成本,将由非关联方引起的负外部性成本排除在核算体系之外。
(三)完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Full-Cost accounting, FCa)在总成本评估法的基础上将产品带给环境的未来成本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并追溯分配给各类产品。未来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为了挽回外部环境损失而发生的成本,如因降低环境破坏而发生的预防性费用;评估环境影响及自然资源损耗程度的评估费用;治理和修复环境破坏的费用。FCa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区分: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当期成本和未来成本。完全成本法弥补了总成本法的缺陷。FCa相比aBC和TCa而言更具优势。不仅能够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更为完整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管理者区分和界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当期成本和未来成本;而且还能够为企业产品定价及生产经营策略调整提供成本核算信息。但是在看到FCa的种种优势的同时,需要认识到它不易被企业接受。企业在产品定价中以FCa信息为基础,显然无法获得价格优势。因此,FCa目前只作为大多数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中的一种信息工具。
(四)生命周期成本法
生命周期成本法(Life Cycle Costing,LCC)是在环境经济问题研究中建立起来的一个分析体系。 LCC追溯产品生产加工或作业活动的全过程对环境施加的负面影响作全面分析和评论,试图将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所有环节所产生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成本都包括在内。简单地说,LCC涵盖了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原材料采购阶段、企业制造阶段、运输使用阶段、产品再利用及维护阶段、产品回收阶段和废弃物处理阶段等。LCC环境成本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寻求企业成本核算改进的机会,详细分析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该方法能够使企业将环境成本纳入成本核算系统,正确界定和反映环境成本信息,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环境决策,改善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资源流成本法
资源流成本会计起源于德国,它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环境成本核算工具。它在生命周期成本法的基础上,将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定义为物量中心,在各个物量中心将成本循环分摊给正制品和负制品。该方法将成本分为四类:材料成本、系统成本、能源成本和废弃物成本。如图三所示,企业在产品生产初期在物量中心a投入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和系统成本,随即产生正制品a和负制品a。物量中心a所消耗的总成本将会分摊给正制品a和负制品a。正制品a和新投入的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和系统成本将一同输入给物量中心B,新成本又会在正制品B和负制品B之间进行分摊,以此类推。企业在各个物量中心都会产生负制品(环境资源损失),其中一部分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另一部分将一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生态系统中。因此,废弃物排放得越多,企业承担的环境处理成本就越高,对环境的损害也越大。
四、结论及展望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济发展的压力使我们忽视了环境的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但环境会计的研究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达国家的很多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为我国环境会计发展提供了指引作用。首先,由于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政府部门在推动环境会计发展的过程中应起到首要作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设立专门机构来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并实施监管职能。笔者认为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这部分内容将为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准则依据。同时,设立专门机构来负责监管和实施环境成本管理也将是大势所趋。其次,跨学科交叉研究也将成为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又一趋势。目前国内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主要是会计学背景出身,而环境会计是一个多学科领域,除了会计学之外,它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因此,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应当共同参与环境会计的研究,以拓展环境会计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在环境成本核算方法适用性的问题上,国外理论界也没有形成共识,许多问题仍然在争论和探讨之中。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各有利弊,也分别适合于不同的环境会计目标。这就给我们带来两个启示:一是研究必须结合行业的特点,二是研究必须结合环境会计的目标。而科学研究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时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是一个可取的研究方法。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它以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和分配提供的信息为依托,帮助企业降低环境风险、提升环境业绩,同时还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如何更好地匹配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与环境信息的披露将成为一个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研究方向。此外,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会因为企业所处的行业、地区、发展阶段而产生差异。因此,如何在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地区的企业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采用更加匹配其具体情况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也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汤亚莉.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1).
[2] 周守华,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2(2).
[3] 周志方,肖序.排污权交易会计国际发展评述及启示[J].当代财经,2010(1).
[4] 袁广达.基于环境会计信 息视角下的企业环境风险与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0(4).
[5] 韩敏,张岩.环境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方法[J].财会通讯,2011(2).
[6] 许家林.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创新[J].会计研究,2009(10).
[7] BEBBINGTON. Carbon trading: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issues,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2008.
[8] CICa. Full cost accounting from an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J]. The Canadian Institute of Charted accountants,2002.
[9] DITZ D RaNGaNaTHaN,J. R Banks, Green Ledgers. Case studies i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Baltimore, 1995.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2010.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范文4
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很强,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的讲解而缺乏实践的探索,过于强调教师的主讲而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过于强调个体学习而忽视合作学习的作用,导致学生对繁、难、深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实践能力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等现状。它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素养的有效形成。为什么传统的会计课程教学模式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首先,学生在考入大学之前对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对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更不清楚。在学生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尚不了解,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相关概念绝对陌生的情况下,空泛地去讲解企业资金周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复式记账法、成本核算等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内容,教学效果定会大大折扣。其次,目前市场上《基础会计》教材教学内容重理论而轻实践,教材思路大体上都是四大部分,即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部分;会计核算方法体系部分;会计核算组织程序部分和会计工作组织部分。这种以会计对象、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会计基本理论为起点展开学习,不仅缺乏方向感和整体感,也加大了初学者对枯燥理论理解的难度。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课程模式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打破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学科课程模式,以企业会计实务工作为出发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整合,相应地改进教学方法体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
1.会计入门教育
讲授《基础会计》课程前,进行实地参观,先带领学生到企业(最好是产品制造企业)参观其生产流程(为会计要素和成本计算的讲解奠定基础),浏览其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档案资料,再结合会计执业人员的现场讲解,会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有个感性认识,明确会计报表编制、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是《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最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目标,而掌握与这些技能相关的、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是学习该课程的另一目标。通过解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引出六个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由会计要素结合编制好的会计报表导出会计恒等式,由六个要素自然推演出六类会计科目,从会计科目再过渡到会计账户。
2.简化会计核算流程
采用“经济业务会计分录会计账户(‘T’型账户)试算平衡表会计报表”的会计核算程序。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经济业务用文字描述;结合借贷记账法的教学,引入会计分录,强调会计分录的作用是先将交易或事项明确在哪些账户、账户的什么方向、反映多少金额;根据会计分录过账、结账及更正错账;根据账簿记录进行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表。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和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这种对财务报表的简化重构有利于学生理解财务报表相关项目金额的来龙去脉,同时,“T”型账户的记账过程也简单明了,但不利于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从而为引出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作铺垫。
3.仿真会计核算程序
按照“经济业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流程,主要是用原始凭证代替语言描述的经济业务,会计凭证代替会计分录,会计账簿代替“T”型账户,构建符合会计实际工作的会计循环体系,让学生切身体验现实中的会计核算工作,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原始凭证的识别、填制与审核,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进一步强化会计报表的编制。这一环节主要是指在课堂或实训室进行单项实训。
4.会计手工模拟实训
此阶段,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核算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为了使学生了解各实训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能将各项目融会贯通,可以采用模拟一个企业某时期内若干笔经济业务综合实训的方式,让学生独立完成从原始单据的填制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及凭证装订的全部会计处理过程。在实训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尽可能真实的经济业务、一定的场所和模拟材料(各种形式的凭证、账簿,以及简单的报表),创造一种仿真的经济环境。通过此阶段实训,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之间的依存关系,强化学生对前三个模块的理论知识、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的实际运用。
(二)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其核心是以会计工作项目为中心来开展和组织教学,体现了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方案设计。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环境,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
1.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行动。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和具体工作任务联系起来,而实施的关键在于设计合适的项目任务。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会计人员如何以会计的方法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并最后编出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是贯穿整个课程学习过程的项目任务。这个大的项目任务的工作成果是仿真企业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这个大的工作项目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的工作子项目具体地实施教学。在子项目的教学中,笔者主要是按照“教师引导确定工作任务项目——学生讨论查阅完成任务——成果展示——教师讲评——学生反思自检”这一流程来组织教学。例如,在学习完成“出纳员填写单据”这一工作子项目时,教师可以按照下列步骤展开教学:1)先列举若干种实际工作情景,引导学生确定了出纳员工作中需要填制哪些种类的单据;2)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制定学习方案,完成仿真工作资料中出纳员所需填制的单据;3)学生完成了工作任务后进行项目成果交互展示;4)教师讲评;5)学生对照自检。需要注意的是:1)学生在自主完成项目任务时,教师应该要注意组织好小组团队的合作和讨论,进行必要的资料查阅指导,了解和监控好学生的进展情况。2)成果展评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肯定或修正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经验的正确形成,并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进一步形成更持久积极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要注意做到公正客观。3)允许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错,但要注意引导其进行学习反思。
2.角色扮演法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假想自己是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某一角色,并以此角色的身份来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形成基本工作经验,培养职业工作能力很有帮助。例如:在本课程教学中,对于“采购业务处理”部分,可将学生分组成为5人小组团队,分别扮演某公司的会计员、出纳员、业务员、仓管员和供应商等角色,然后再自主完成仿真业务的各处理环节。
3.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情境教学是建构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工作岗位上学习。这种教学法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一种仿真的职业实践,有助于将职业学习与职业实践联系起来。其实施的关键在于布置仿真的工作场景,并设计合理的工作岗位。在笔者的实践中常常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运用。同时也由于场地的限制应用得较少。
4.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教师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实例,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有效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而不是扮演一位很有学问的知识传授者。本课程教学中,例如在编制利润表的教学中,笔者提供了如下案例:某企业要求工人将应得工资的一部分采取报销费用的形式取得,这是否会对企业利润的形成产生影响,要求学生进行会计专业技术和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分析。经过讨论分析,同学们普遍对企业利润的形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受到了一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三)灵活、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绿色GDP;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与绿色GDP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被人类的接受,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以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出发点,将自然资源与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绿色国民经济经济核算、构建绿色国民经济分析方法体系就成为研究热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即是在现有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考虑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将经济活动中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与环境污染代价予以扣除,进行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描述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为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而确定的一整套理论方法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又称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有关文献使用的概念是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缩写为SEEA)。
如同GDP是传统国民经济核算(SNA)的核心指标,绿色GDP则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绿色GDP是在对现行SNA中GDP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前学术界对绿色GDP尚无一个权威的定义,但各种定义的根本原则是一致的,即它们都是在考虑了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破坏的基础上对GDP进行修正来定义绿色GDP。目前,国内较为一致的观点是:绿色GDP是在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后得到的一个总量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以后的经济活动之最终成果。绿色GDP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保护和谐度越高,反之亦然。
在人们对绿色GDP的种种争议中,有四种观点值得特别关注,即绿色GDP万能论、绿色GDP迫切论、绿色GDP简单易行论和绿色GDP无用论。绿色GDP万能论的持有者认为绿色GDP是完美的、是万能的,他们把目前经济建设中产生的问题,归结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欠缺,认为只要进行了绿色GDP核算,就可以解决环境问题,就可以转变目前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绿色GDP迫切论的持有者主张应尽快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并以其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首要指标,在短期内迅速以此来衡量经济运行情况和政府的能力。绿色GDP简单易行论的持有者认为绿色GDP这个指标能否计算只是资金投入的问题,只要政府肯投钱、研究人员肯出力,环境成本和资源损耗就能得到合理的量化。与绿色GDP万能论相反,绿色GDP无用论持有者认为绿色GDP没有什么用处,没有必要核算,根本不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统计指标,对绿色GDP持有抵制的态度。
笔者认为,绿色GDP是在GDP的基础上考虑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是一种兼顾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保护的指标。其反映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效率与速度的协调发展。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对绿色GDP进行了近40年的不懈探索,我国对绿色GDP的关注与研究也有20多年的历史,这本身就说明绿色GDP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此外,不少人把绿色GDP核算等同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认为只要有了绿色GDP就可以反映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就像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物一样,绿色GDP来自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核算离不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因此,应当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绿色GDP,即不能人为地夸大其作用,盲目崇拜,也不能消极地认为其无用甚至抵制,既不能轻言简单,也不能急于求成,应当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相当艰巨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完善其理论基础,积极稳妥地推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
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状况
(一)国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各国政府、著名国际研究机构和学者一直为构建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着艰辛的探索。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了“生态需求指标(ERI)”,试图利用该指标定量测算与反映经济增长对于资源环境的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1972年托宾(James Tobin)和诺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Net Economic Welfare),将家务劳动价值、地下经济创造价值、闲暇以及环境成本考虑到GDP核算中。1973年日本政府提出净国民福利指标(Net National Welfare),主要是将环境污染列入考虑之中。1989年卢佩托等(Rober Repetoo)提出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简称NDP),重点考虑了自然资源的耗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990年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戴利(Herman Daly)和科布(John B. Cobb)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并于1994年进行修改,该指标考虑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成本损失。1995年9月,世界银行首次向全球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扩展的财富”由“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4大组要素构成。同年,世界银行提出了“真实储蓄率”(Genuine Saving)指标,真实储蓄率是从国内总储蓄中扣除人造资本、自然资源和环境折旧,它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评判依据。
近年来,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在许多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西蒙等人(Simon,2000)的《绿色国民核算》就综合反映了绿色核算的最新成果。他从国民账户的历史出发,提出了绿色国民核算的方法、模型、构造与应用等。哈特维克(Hartwick,2000)的《国民经济核算与资本》分析了纳入环境资本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账户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和经济方法的改进。巴特尔穆茨等人(Bartelmus,1998)的《环境核算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了国际收入与财富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关于资源环境核算的框架、理论与方法。马肯亚等人(Markandya,1999)在《欧洲绿色国民核算――四国案例研究》中,根据荷兰、英国、德国、意大利四国绿色核算实践,对自然资源和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进行了研究。在上述理论推动和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经合组织及多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逐步形成若干重要的核算体系,包括:联合国等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缩写为SEEA)、美国亨利・佩斯金(Henry Peskin)教授的应用于菲律宾的《环境与自然核算项目》(缩写为ENRAP)、欧盟统计局的《欧洲环境的经济信息收集体系》(缩写为SERIEE )、荷兰统计局的《包括环境账户的国民核算矩阵体系》(缩写为NAMEA )。相比之下,当前比较权威的是SEEA核算体系。SEEA体系是惟一获得国际权威性机构认可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其统计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其卫星账户与总量指标相协调,该体系的编制方法已被20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目前SEEA已经有了1993- SEEA , 2000-SEEA和2003-SEEA共3个出版物,它们分别标志着SEEA发展的不同阶段。1993- SEEA提供的是理论框架,2000-SEEA提供的是操作指南,2003-SEEA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SEEA已从理论走向实践。但就目前来看,SEEA仍然处于研究过程中,其中一些内容至今还存在争论,有待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随着对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研究的不断完善,一些国家在资源与环境核算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挪威、芬兰、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澳大利亚、日本、前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菲律宾、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印尼海地、萨尔瓦多、泰国、巴西等20多个国家的政府或研究机构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或环境核算理论、方法的研究与实施方案的探索和试验,目前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国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二)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
我国关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的研究起步略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中国的环境资源核算研究大多分为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研究和资源核算研究两个方面。对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最早也比较全面的研究是过孝民、张慧勤于1984年开始主持的《公元2000年中国环境预测与对策研究》。该项研究在计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表述方面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被冠以“过――张模型”,该模型重在对污染损失的计量。1988年由李金昌主持进行了《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课题研究,侧重探索将自然资源环境核算纳入国民经济体系的理论与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由金鉴明主持的“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研究,在生态损失的计量研究上取得了进展,使得人们对中国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有了一个大致的量化概念。
从国内的各学术研究机构来看,1988年受国际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课题研究,首次尝试进行了关于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1996-1999年,北京大学研究小组应用投入产出技术,提出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核算,即对资源、环境、经济的综合核算,重点对核算模式、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2000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设计了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核算体系,并以北京市为对象,系统地进行了1997年的环境质量和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和绿色GDP测算,得出在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带来的损失后,北京市的绿色GDP为当年核算GDP的74.9% 。
在政府层面上,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的部门主要是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做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工作。2004年3月国家统计局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启动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称绿色CDP核算)研究》项目,开展环境污染核算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并于2005年在北京、天津、重庆、河北、辽宁、浙江、安徽、广东、海南、四川10个省市启动了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框架是依据《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而建立的。《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侧重于对资源的核算,同时兼顾了环保支出与环境成本,主要对资源耗减价值核算、环境退化价值核算和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支出核算进行研究。《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侧重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以及环境保护成本的核算。基于环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是一份可以为全国及局部地区进行环境核算提供具体指导的框架性指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上述两个核算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完整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分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核算和环境退化成本核算两部分,其中环境退化成本包括环境污染损失和生态破坏损失。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核算具体包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等五大类;环境污染损失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污染等三大类。
2006年9月,国家统计局与国家环保总局联手首次正式了《中国绿色GDP核算报告2004》。报告指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 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该报告是第一份基于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的环境污染核算报告,是迄今为止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最新、最权威的研究结果,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过,由于部门局限和技术限制,此次核算未包含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中的生态破坏成本,只是计算了部分环境污染损失,一个完整的绿色GDP还需要更为艰苦的工作。
考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较为完善,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有待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配套机制的完善上加强研究和规范。二是国外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尽管丰富,但相当多的指标体系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在具体的实施上需要有所发展。三是从指标构建来看,各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内容虽不相同,但指标构建方向都是社会、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四是核算方法总体上讲侧重于实物核算,价值核算由于涉及内容的复杂性,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核算方法的多种多样,导致了计算结果难以统一,相互间的可比性差。五是从目前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和效果看,虽然在具体核算项目选择、定价方法和评价有效性方面各有千秋,但普遍存在具体核算过程的实现和核算精度受数据资料基础约束的问题,而且往往编算范围越宽泛,这种影响越突出。总体来看,由于绿色GDP在数据获取和核算方法上存在很多困难,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国际公认的绿色GDP核算制度,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计算出完整的绿色GDP数据。目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仍然是一个充满探索、实验的研究领域。
三、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面临的问题
(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基本上处于对国际成果的跟踪状态,还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整个SEEA(2003)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初步构筑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框架与基础,但它们对实际数据测算工作的理论支持和指导程度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面临很多技术挑战
一是资源环境的产权划分难以实现。除了已探明、确定归属的自然资源,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产权归属确定十分困难。二是资源环境的定价较为困难。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关键点就是资源和环境的价值计量,资源和环境大多数无法从市场价格中寻找参照,而目前所提出的各种估算方法还难以形成统一的、举世公认的标准。三是资源环境损失与经济发展缺乏同步性。通常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直接环境损失人们往往能够计算,但却很难预料到间接的后果和长期的损失。四是按地域扣减资源环境损失很难实现。由于环境污染具有“开放性”,当环境损耗跨地区时,无法确定该损耗的具体归属。
(三)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基础薄弱
资源和环境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渠道还不健全,资源耗减和环境退化的核算资料主要靠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广泛设立网络式检测站点直接进行测量来取得原始数据,这就使得有些资料难以全面采集,有些数据的采集成本非常昂贵,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存在很大的缺陷。
(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制度安排基本空白
一是环境法规、统计法规的不完善,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有关的环境统计规划、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还未出台,导致统计的不完整和不精确。二是评价标准的不完善,资源环境核算本身就极具复杂性,而我国还没有建立针对资源环境核算的工作规程、制定评价和评审的标准。
四、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完善和发展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和实践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合作与努力。
(一)加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完善资源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
加强对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地上资源耗减的估价方法研究,实现宏观耗减核算与微观企业耗减核算工作一体化。目前对环境损失的估价方法都具有很强的个案性和特殊性,应进一步探讨模型化、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加强对生态成本计量和评估研究,使其研究成果能够应用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领域中。
(二)建立绿色会计制度,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微观基础
会计核算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微观基础,借鉴国外经验,加速我国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并符合国情的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建立完整的绿色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绿色报告信息披露制度,设计与制定具有操作性的绿色会计准则。
(三)建立环境资源核算指标体系和数据采集系统
从反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环境污染等角度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统一统计调查方法,完善统计报表制度,对核算口径、核算方法、数据质量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标准,相关部门建立必要的数据信息交换机制,为后续研究和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和数据保证。
(四)加强合作与交流
搭建相关部门统一的工作平台,下设若干核算专题小组,在统一协调部署下,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和目标,负责组织试点和实施工作。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统计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的经验,采用适合我国实际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综上所述,我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任重道远,应坚持科学性、理论性、前瞻性和适用性原则,以联合国SEEA2003为指南,加快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制度建设,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研究课题组.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第一版本)[S].2004.
[2]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研究课题组.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第一版本)[S].2004.
[3] 潘岳,等.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4] 朱启贵.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 吴优.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及其思考[J].统计研究,2005(9).
[6] 耿建新,等.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框架及其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06(4).
[7] 王金南,等.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范文6
实质重于形式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PB)于1970年的第四号公告,“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中,APB认为,财务会计应该强调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论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是否不同于其经济实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1989年7月公布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结构》中也采纳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IASB认为,如果信息要想忠实反映它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那么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事项,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在其第一章第十一条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这样,“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会计核算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第一次被写进我国的会计法规文件中,正式确立了它较高的法律地位。但实际上,无论这之前还是之后,这一原则早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会计理论和实践中。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
(一)资产的定义与内涵方面
新会计制度中规定:“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定义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关于资产的定义是一致的。首先,制度规定资产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所谓控制是指虽然本企业并不拥有该项资产的所有权,但是该项资产上的收益和风险已经由企业承担,例如,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等。将企业虽不拥有、但行使控制权的资产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反映了客观的经济实质,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体现。其次,制度规定资产应该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按照这一规定,并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企业的一些已经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项目,如陈旧毁损的实物资产、已经无望收回的债权、已经盘点财产损失但尚未处理的资产等,都不能再作为资产来核算和陈报。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记录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本所有权关系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企业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在承租期间内,虽然其所有权在法律形式上仍属于出租方,但由于资产租赁期包括了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承租方因拥有该项资产可获得经济利益,相应地也承担了有关的风险。从其经济实质上属于承租方。因此,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作为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与核算,并按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中两者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折旧政策与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
(三)自建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企业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到底从何时起计提折旧,其长期借款利息何时停止资本化,何时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是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真实与完整的一个方面。以前是根据形式上的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为准。新制度则规定,这些核算方法将取决于“达到预定的可使用状态”。这体现了实质上的完工。
(四)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用
制度规定,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会计核算。具体规定为:如果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重大决策没有控制权或共同控制权,而且不能产生重大影响,那么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进行会计核算:如果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重大决策具有控制或共同控制权,或者可以施加重大影响,那么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核算。可见,选择会计核算方法的标准是是否具有控制权或重大影响,这才是经济业务的实质内容:至于所规定的持股比例只是判断是否拥有控制权或具有重大影响的指标而已,不是绝对标准,只是形式上的标准。
(五)收入的确认原则
新的会计制度规定,收入的确认应满足4个方面的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从这些条件分析,在商品交易中,强调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应从实质上判断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与报酬的转移,而不再是形式上的商品是否已经发出:强调企业实质上的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流入企业,不再注重形式上是否已经取得收取价款的权利。
(六)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确认
新制度规定,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应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也应该将其视为关联方。可见,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是判断关联方关系的标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因此,判断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应当着重于实质,即在处理与企业的交易时,是否存在着有碍公平交易的因素,交易的结果是否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等。总之。不论其是否对企业存在形式上的控制或重大影响,只要交易中实质上存在着有碍公平的因素,均视为关联方。
(七)合并主体和合并范围的确定
《制度》第158条规定:“企业对其他单位投资如占该单位资本总额50%以上(不含50%),或虽然占该单位注册资本总额不足50%但具有实质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这里的控制应该是指实际意义的控制,而不仅仅法律形式上的控制。在某种情况下,虽然某一方具有形式上的控股权,但根据公司章程或其他协议合同规定,可能这一方并没有实际的控制权,这时就不应该合并财务报表:相反情况下,虽然某一方并没有控股权,但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对投资对象具有实质的控制权且能取得相应的控制利益,这时也应该合并财务报表。
2003年华源制药与丰原生化对江山制药合并报表之争,就突出反映了这个问题。要不要合并的关键是看是否形成实质控制权,尽管持股比例往往决定了是否有实质控制权,但现实中实质控制权可能不是掌握在第一大股东手中。华源制药对江山制药没有绝对控股权,但根据公司章程及董事会有关决议,对江山制药有经营管理权并负责委派和推荐高级管理人员和财务负责人,也就是取得了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控制权。一个企业可能虽然持有大部分股权,但按公司章程及董事会有关决议对公司实际没有控制权,也不该合并会计财务报表。
(八)有关资产项目的处理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企业的有关资产项目一经形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经济性质和作用有可能发生变化,虽然从形式上在企业仍为一项资产,但其实质上不能使企业受益,按照新制度规定,应当将其从资产项目中排除在外,如制度规定,如果某项待摊费用、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已经不能使企业受益,应将其摊余价值一次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不得再留待以后期间摊销。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虽然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但同时也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
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原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状况,根据发生时所作的记录只能作为形式上的参考。因此,对于企业的一些资产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计提减值准备,对原有的账面记录作调整,以真实、恰当地反映资产的经济实质。
三、充分理解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原则。努力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
(一)熟悉各项会计法规、制度
如《企业会计制度》、《国际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法》等。任何学科都是紧跟时代的发展,会计尤为如此。就在前不久又出台了与国际趋同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因此会计人员对已经出台的具体准则要明确掌握。现代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会计人员对国家最新的财经方针政策要及时学习和运用。对于具体的经济事项,首先应了解现行准则和相关制度是否有所规定,只有没有规定才需要根据会计原则作出判断。判断时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约束和限制会计人员的违规或作假行为。
(二)提高业务素质
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是搞好会计工作的核心。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和掌握扎实的会计基本专业知识,而且要吸收一切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企业会计人员面临着如何运用职业判断,对会计业务进行恰当处理和客观公允地揭示问题。针对这一要求,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高自己的职业敏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编报出高质量的财务报表。会计界已清醒地认识到,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在于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信息,’为投资者决策作依据,所以公布的财务信息不得虚假列报,应反映其经济实质。目前,我国相继出台了许多具体会计准则,其中有些就是基于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的考虑。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和披露,按照会计分期假设,可以不进行账务处理;但为了确保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评价和决策,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首先区分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然后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和披露。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在高校教育中,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增加教学案例和实验环节。改革会计课程设置,实行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对在职会计从业人员要鼓励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