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欣赏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欣赏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欣赏论文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1

1.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新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几个问题探讨——强调“英语本色”还是“商务特色”

3.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以西华师范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4.新兴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构建探索

5.基于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6.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 

7.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教学大纲的实施与评价

8.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究

9.区域经济视野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研究——以贺州学院为例 

10.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本科学位论文“N+that”同位语结构中外壳名词研究 

11.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下的“生态化”商务单证教学浅析

12.高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逻辑基础 

13.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

14.需求分析视角下民办高校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探究

15.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个案研究——以滁州学院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为例

16.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本科课程设置探索研究

17.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本科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模式研究

18.ESP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探究

19.面向地方经济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建设——以九江学院为例

20.河北省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21.商务英语本科基础阶段案例教学的多模态设计

22.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调研——以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23.地方性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与对策——以广西财经学院英语(商务方向)专业为例

24.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几个问题探讨——强调“英语本色”还是“商务特色” 

25.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若干方向的商务内涵建设构想

26.高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逻辑探究

27.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28.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定位 

29.新疆商务英语本科大学新生英语语音能力现状研究 

30.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讨

31.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32.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分分配探讨

33.远程开放英语本科商务英语方向专业课程教学探索

34.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探究

35.广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的改革及对策

36.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与课程设置

37.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8.对大学本科商务英语课程的比较研究

39.“互联网+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适用性分析

40.基于需求分析的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问卷研究

41.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42.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43.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44.商科院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师资建设研究——基于《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

45.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路在何方? 

46.应用翻译研究对本科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47.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48.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区域化分析

49.对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50.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  

51.地方性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以贺州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52.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教育转型中商务英语教师专业现状及发展策略 

53.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办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54.从“现供”到“定制”: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以地方理工一般性本科院校为例

55.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探究

56.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分层建设探讨——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57.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商务口译》课程为例

58.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59.本科高校“双师型”商务英语师资的梯队建设研究

60.英国大学本科教育对国内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61.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比研究——以广西新建本科高校为例

62.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域化行业化创新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

6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需求分析研究 

64.谈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65.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66.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67.对本科层次商务英语教学的思考 

68.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69.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商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70.ESP需求理论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研究

71.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开发——基于企业研修的实践调查

72.CBI教学法融入本科商务英语教学研究

73.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商洛学院为例

74.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活动的研究 

75.大数据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76.《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地方性解读:国标与校标的对照

77.商务英语技术本科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78.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 

79.独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80.西安邮电大学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81.后现代教育观对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启示和构想

82.从语言的经济属性探索本科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83.基于需求分析的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84.全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四、八级测试体系构建

85.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以何为“专”——兼论“商专”的体系差别性定位与比较优势特色

86.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之思考

87.强化研究性学习意识,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对英语专业开放本科(商务方向)毕业论文(设计)的案例分析

88.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对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89.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90.《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

91.从英语公共演讲课程设置到培养实用型人才——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92.《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二本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93.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路径探析——以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爱索公司为例 

94.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国际商务函电”课程教学探索

95.论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职业化教学模式之建构

96.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研究

97.基于关联内容的沉浸式教学: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98.普通本科与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目标及课程体系构建的哲学视角

99.构建有电大特色的开放教育英语本科(商务方向)集中实践环节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100.基于CLIL的地方高校商务英语学科课程设置研究  

101.互联网+外贸背景下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2.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103.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104.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探析——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105.落后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设置商务英语课程的探讨

106.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研究——以百色学院为例 

107.基于需求分析的本科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108.蓬勃发展之后的理性思考和建议——再论我国高校商务英语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

109.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翻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10.《商务英语》课程定位的再讨论——基于本科经管类专业教学实践

111.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与学习策略分析

112.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调查研究——以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为例

113.目的论关照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探讨

114.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教改探索

115.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与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116.应用型本科院校视听说模式下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探究

117.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118.大学本科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119.语用学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120.ESP理论对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121.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实践基地建设和师资培养研究

122.关于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方向本科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123.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体系探究

124.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改革探索与实践

125.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26.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27.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探析——以韶关学院为例

128.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材建设的思考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2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功能对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035-01

1 引言

商务英语是ESP(专业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广泛使用于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中。它是连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活动的纽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翻译比普通的翻译更专业更正式,刘法公提出了三个翻译原则:诚实、准确和一致。实现忠实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是商务英语翻译的第一个步骤和原则。然而,文化信息等值是商务英语翻译中所追求的深层面的最终目标,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文化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且灵活使用。

2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

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是商业交流活动的关键。不同国家地区、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一起合作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商务英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和转换。多样化的国家地区、历史背景、社会习俗、习惯和信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例如荷花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日本文化里,荷花常常和祭奠、幽灵世界联系在一起。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奉荷花为圣花,与其国内尊重佛教文化有关。在希腊神话里也有关于荷花的描述,希腊人有荷叶饭的食俗,因此有些食品公司会使用“荷花”一词作为食品的品牌。

3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商务英语翻译

商务英语翻译除了掌握基本词汇、常见表达、用法和规则去实现翻译的忠实性,准确性和一致性之外,译者也应该考虑到文化差异这一因素。也就是说语义信息对等和文体信息等价是商务英语的翻译的基本层面。在这个基础层面之上要以目的语再现源语言的深层文化信息。翻译等值(translation equivalence)是西方翻译理论界的一个核心概念并影响深远。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他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功能”理论,或“功能对等”理论,提倡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功能对等,即译者必须争取对等,而不是一致(奈达,2004)。它的目标是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功能对等,而不是字面意义的对等。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语法对等;(3)文体对等;(4)风格对等。他提出:“翻译就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奈达,2004)。

“再现信息”是翻译的主要任务,译者必须具备词法和语法知识来实现语义信息对等和文体信息的对等。正如我们所知文化信息是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无形的。有时,文化信息被语言形式所覆盖就会出现文化信息的丢失现象。很多人都熟悉运动品牌“Nike”。实际上,“Nike”在希腊神话中代表胜利、美丽和正义,这种文化内涵一直传承下来直到今天。当看到“Nike”,西方人自然就会联想到美好的事物。这项运动品牌在中国被翻译成“耐克”,有耐用耐磨之意。在这里,原词的文化内涵已经消失。我们看到这样的翻译只表达字面意思而没有传递文化信息。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必须有一个形式上的调整来达到文化信息的对等。从本质上讲,翻译过程是动态的,任何适当的调整可以应用在必要的时候。这里,对等不同于数学中的“相等”概念,这是一个近似对等而非绝对。奈达认为,翻译的目的是达到信息、形式、意义、源语言和目的语言之间的风格的对等。

根据奈达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译者的遣词造句对目的语读者要能触发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效果。这样,原文的形式就必须有所改变或调整。但“只要这种变化遵循原语转换规则,坚持文脉一贯性原则和接受语的回译转换规则,就不仅可以保留信息,并且译文也忠实可靠”。例如,中国有部电影叫做《云水遥》,西方人不理解这三个汉字为何意,就更不明白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什么。那如何让外国人可以理解呢?考虑到文化因素我们做出适当的调整,将它译为“The Chinese Titanic”,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大家众所周知,通过调整将异国文化与他们本国的文化联系在一起,使人们更容易产生共鸣感,更容易理解《云水遥》这部电影的故事内容。

4 结语

商务英语翻译不仅是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今天,任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都需要克服文化差异才能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作为纽带的译者,周旋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需要特别要了解本国与异国的文化差异及其成因,要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中消失,尽可能降低损失和避免增益。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译者必须争取对等,而不是一致,商务英语翻译应遵守这一原则以达到交际的效果和交流上的对等,使译文达到与原文最贴近的等值。通过实现的语义信息对等、文体对等和文化信息的对等,促进商务交流更顺利、更成功。

参考文献:

[1]Nida, E.A.,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贾秀海,奈达的功能对等论[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4期.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教学,兴趣,自我锻炼能力

    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均采用专项选修形式,学生自主选择有一定特长的项目进行学习。但问题在学校制定的专项内容是根据学校现有体育设施与条件而制定的,因此有许多学生并不能选到自己的专长项目进行学习,故,兴趣与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 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事物所特有的意向,它标志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科技论文,教学。兴趣能激发人们积极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愉快地从事某方面的活动,使能力、智能不断发展。在教学中对兴趣的培养应努力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

    1、树立“学必求精”的思想

    任何体育项目对专项运动员来讲,树立不学则已,学必求精这并不难。但对普通大学生来讲这似乎很难,因为他们接触所学项目时间很短,有的学生更是只听说,但从未实践过。因此,教学课中技术技能的学习只能是整个教学的一部分,加强教学项目的理论学习就显得很重要,常言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例如在太极拳教学中,通过动作结构剖析太极拳对人体的作用,技术动作与攻防的关系等,这样学生就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看到一些门道,而不是依葫芦划瓢地机诫模仿。这样树立不学则已,学必求精的思想就有了基础。

    2、“跃跃欲试”的调动

    要想使学生对每次体育课都表现出“想学”的欲望,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力求使语言严谨精炼,态度和蔼端庄,示范准确轻松,优美连贯,使学生在知觉意向中产生钦佩的连锁反应,即欣赏、羡慕、向往、思维、实践。尤其是在动作的示范要给人一种美感享受,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跃跃欲试”的兴趣,产生良性兴奋。认知派心理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感兴输入和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适应时,人们的兴趣最大。因此,学习新动作时,难度不能太大,若超越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通过努力暂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则兴奋的大脑会增添抑制因素,出现贪多嚼不烂,学不进去,若难度太小,思维过程容易出现“空隙”,神经系统往往会出现惰性,思想就会不自主地“开小差”了。所以,教师选择的手段或编排的动作,即要有一定难度,又要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跨越的内容为原则。使之在“钦佩”、“向往”的意向中,经过思维而产生积极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兴趣。科技论文,教学。

    3、“区别对待”的合理应用

    青年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上常表现出两种不同状态:身体素质好,活动能力强的学生,对“新奇”的东西,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试一试,身体素质差,活动能力弱的学生,常表现出既想学,又害怕的消极情绪,怕“出洋相”,缺乏胆量和自信心。对前者,要防止蛮干合理安排,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要求,体现阶段性和变异性,对后者,要分析产生困难或“畏惧”的原因,给予帮助。若由于身体素质的发展满足不了技术要求,应做到“素质先行”或布置课外作业,发展专项所需的素质,若由于过去学校场地器材条件差,或因受伤而引起恐惧心理,就要因人而异,贯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分解到完整,由保护帮助到独立完成等原则。例如,武术中的跳跃动作或是前扑动作时,首先由基础好得很学生在教师的保护下完成练习,接着,挑选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基础差的学生完成同样练习,当他经过努力完成了练习时,不仅显示出极大的喜悦,看到了自己的“实力”,增加了自信心,进而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同时也打消了其他学生的恐惧心理,解放了思想,产生“增力”情绪。

    4、鼓励与表扬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要熟悉学生的特点,还要看到他们的微小进步,以便使其积极性持续稳定地发展。当基础差的学生学会一个新技术时,不仅内心表现出极大的喜悦,行动上还会显示出敢于继续参加实践的积极效果。这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促使同学及时肯定自己的进步,进行自我反馈,自我强化,树立信心,培养与巩固兴趣。

    二、自我煅炼能力的培养

    自我煅炼能力是指成功地完成自我锻炼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为了发展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必须使他们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一旦掌握了知识、技能,就能促进其自我煅炼能力的发展。可见,自我哦锻炼能力是依知识、技能的掌握为转移,并且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具体有以下6点:

    1、对所学的各种知识技术的目的意义、技术要求应简单扼要的说明,并使之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体验和加深,以便按照自己的情况选用适宜的练习方法和手段。科技论文,教学。科技论文,教学。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卫生常识,掌握自我评价方法,用理论指导实践,这是坚持长期的科学锻炼身体的基础。

    3、对同一性质的能力,选用不同的手段、丰富的内容、活泼的形式反复培养。例如,为了掌握传球技术,可采用多种练习手段,其结果必然使同学在愉快、活跃的情绪中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从而掌握并提高传球技术。

    4、在不同的场地器材条件下,因人、因地制宜地进行锻炼的能力。如在准备活动中教给同学单人操、双人操、行进操等。又如,介绍阴雨天或缺乏场地器材条件的室内、外练习方法,使之锻炼时不受天气及场地器材的干扰。

    5、要求同学按课的内容相互带准备活动,并把它作为平时成绩。由于经过了学习、思维、实践的体验,使所学知识技能得以巩固提高。

    6、了解主要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了解动作术语,学会看体育图片,提高欣赏比赛的能力。科技论文,教学。这不仅丰富了生活情趣,提高了体育修养,也是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坚持自我煅炼的需要。科技论文,教学。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高校教育阶段依旧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就如何促进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提出几点建议。

高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因此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体育意识是对体育有目的的自觉反映,体育意识有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体育行为,自觉的体育意识可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自觉地调整运动手段、方法。那么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呢?笔者有以下几项建议: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人的行为都是有诱因的,同时也都是有目的的,兴趣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地,所谓运动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究体育运动或参与体育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人的兴趣一部分是天生的,但是绝大部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形成的,因而,我们可以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就学生而言,这种运动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有运动本身所引起的直接兴趣,也有运动目的和任务所引起的间接兴趣;有产生于活动过程,有在活动结束后即时消失的短暂兴趣,也有成为个人心理特征的稳定兴趣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又是密切联系、相互转化的,没有直接兴趣,体育教学将会变得非常枯燥乏味,没有间接兴趣学生会丧失学习的毅力。例如很多田径项目,本身就是单调乏味的,以800米跑来说,这个项目缺乏自然的直接兴趣,但这是耐力素质项目之一,必须达标才行,因此学生会自觉地把注意力控制在这上面。

正所谓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不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课程最终目标的实现也具有积极的作用,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有机结合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地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二、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

理论课应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纲要》规定,每学期安排10%的理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体育知识面:通过体育理论课的讲授,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体育保健与卫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竞技运动知识;不但要教给学生获取体育知识和信息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对体育的欣赏和评价的方法。另外,体育教师还应该在运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和讲解相关体育人文知识,通过体育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对体育的目的和意义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为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思想认识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

当代体育教学的最大悲哀在于是多数学生离开学校后,便告别了体育,在学校学习到的很多运动技术、方法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被用到,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一是学生所学的内容繁杂而不实用,二是忽视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实践证明,学生对运动项目样样都学,样样都不精,难以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难以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新一轮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在教学思想上改强制性为自主性,从强调学校学习期间的阶段性效益跃升为追求阶段性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大学体育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专长放在首要位置,不应要求学生样样运动项目都要学习,应提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形成自己的专长。有了专长,他们才能在专长运动中体验到成功感、愉和自我价值感,进而提高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养成。

四、通过构建校园体育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操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无形的精神财富,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文化,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来培养大学生参与和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比如,组织校园体育节活动,在体育节期间,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开展体育文化宣传教育、体育比赛、体育专题讲座、体育图片资料展示等活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组织好课外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积极性;充分利用体育课时间,加强体育技能的学习,介绍锻炼身体的方法及内容,从而增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组织体育比赛,参与和观赏体育比赛,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的重要手段,也可以组织好学生观摩比赛,在观看比赛前,对所观看的运动项目的规则、技术、战术特点等作适当的介绍,使学生在观看时熟悉比赛的内容,激发学生观看的兴趣。观摩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及时进行总结,从而提高大学生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

结语: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要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阶段性效益,又要追求学生走出校门后的长远效益,就其培养过程而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是关键;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是根本;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使他们对体育的目的和意义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为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是基础;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和欣赏体育的能力是条件。(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参考文献:

[1] 王光炎.转变体育意识——体育终身化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2] 白凤瑞 郑柏香.论高校学生终身体育素质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0年01期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法国体育社会学;皮埃尔·布迪厄;体育社会学计划

论文摘要:以分析法国社会学象麦埃尔·布迪厄的论文《体育社会学计划》为切入点,探讨法国体育社荟学与法国结构主文盛荟学理论之间的传承、反思关系以及它对特定的社会状况的折射和它所提供的薪矫冤妹度。并结合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实际,对体育概念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进开反思。

1、法国体育社会学与皮埃尔·布迪厄

1.1体育社会学与社会学理论

在西方体育社会学理论中呈现出“研究体育与社会关系论”和“作为社会事实存在的体育”两种研究的取向,亦可以理解为“社会分层视角下的体育”和“体育内部的社会机制和背景”,但是无论何种研究取向,都将体育现象认定为研究对象。同时体育现象又是作为一种文化实践,所以其中出现的各种定义及分析,都应当在社会情境中通过社会互动来决定,这也就意味着,必须将体育运动作为社会现象进行理解,所以,应用社会学的理论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体育现象,进而促进体育社会学的发展。

大多数体育社会学学者承认体育社会学属于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和母学科—社会学一样,在实践与理论层面都引发了众多的争议。社会学理论的多样性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身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社会学理论也为人们观察社会提供了多维的视角。所以,体育社会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备了上述特质。

1.2皮埃尔;布迪厄与《体育社会学计划》

皮埃尔·布迪厄,20世纪世界著名社会学家。英国卫报评价他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当代知名学者”,一位可与福柯、巴特、拉岗等比眉的思想家。同时他的几篇论文成为法国体育社会学的奠基之作。《体育社会学计划》选自布迪厄1987年出版的作品集《说过的话》(《Choses Dits》),源于198年11月,作为小组研究《身体生活与游戏》的前言,1983年7月;在“体育、社会阶层与亚文化”国际社会科学会议(I.C.S.S)上宣讲。该论文被看作法国体育社会学的开篇之作,通过引人布迪厄场域论,对体育、运动参与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了一定的导向性理解,为日后法国乃至世界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础。

2、《体育社会学计划》的3个维度评析

2. 1与法国社会学理论间的传承一反思关系

1)传承结构主义理论。从思想渊源出发,布迪厄受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所以早期的布迪厄将自己的所有著作建立在结构范式之上,这使得他把分析的对象封闭在本质上属于静态决定论的系统之内。在《体育社会学计划》(简称《计划》)中,清晰地体现了布迪厄的这种对思想渊源的传承与反思。从传承角度,布迪厄,认为,为了能构建一种体育社会学,首先应做到,不能将某项体育运动从体育运动参与形式的整体中割裂出来进行分析,应当将运动参与空间视为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因素都能获得相应的价值。再者,从运动参与的方式选择和欣赏运动参与行为的角度看,都与物质世界和社会关联,形成决定个人偏好体系的各种因素。由此可以看到,布迪厄所希望构建的体育社会学理论是建立在结构主义的范式之下,传承了涂尔干所开创的法国结构主义社会学的特质。

2)反思结构主义理论。由于结构主义存在的化约主义和继而形成的过度化约性,使布迪厄面临了结构主义者都面临的悖论,即主体的缺席。从布迪厄对运动参与的研究角度出发,他首先承认“它阵育运动)的一个特点是构建了运动参与领域的种种结构”,但是立刻,他认为:“体育运动的空间,并木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空间,它被实践参与和消费的各种领域所接受。”在实践研究层面上,《计划》也提出了对结构主又社会学所带来的某种局限性的批判。如“宁可满足于仅仅了解那些未知现实的支末,而决不提出问题,这就好像学术理论大师先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草图,然后从内部详细地打造理论细部”。但是,“运动参与的历史不再仅仅是一段模式化的历史,而是具备一种系统化的变迁”。由于这种研究倾向,会导致理论和现实在某种程度上的脱节。在具体的调查分析方式上,布迪厄在《计划》中也反思了统计学在调查中的作用。他认为统计学的方式“掩盖了运动参与的一种分散性”,忽视了“在相同的名称下,不同的参与方式的共同存在”和“参与者的社会多样性”。

2. 2折射特定的社会状况

布迪厄的学术黄金期及提出《计划》的时间正处于20世纪80年代,是后现代思潮风靡的时代。首先是对社会状况的一种质疑,如美国高校中,黑人运动员的生活状况,以及在现实社会中,体育社会学发展中所存在悖论:“一部分相当了解体育的人往往不知道如何描述体育,而一些具备描述能力的人却不了解体育并且还经常蔑视体育,或以错误或者偏差的形式来看待体育。”再者,《计划》也对某些新的运动参与方式加以关注,并以繁盛的体育发展现状来质疑相对固定的体育概念。如《计划》中对Christian Pociello研究的引用,以展现对橄榄球运动定义的历史变迁。从而得出结论:“体育这一概念下所形成的社会适应性会在社会客观性中被凸显出来,它实现的方式是通过一个特性整体来实现,然而这一特性却不仅仅是由纯粹的技术性定义来确定。”

由此可见,《计划》所引领的法国体育社会学思想,不仅关注和折射了当代运动参与变迁的过程,同时也对原有的社会学解释进行了反思与剖析。

2. 3为人类理解社会提供新的视角

1)场域论在体育社会学中的应用。“场域”概念是由布迪厄提出,并逐渐引人社会学、体育社会学研究之中。它是一种关系模式,所指的是在这种关系模式中,具有支配和规约功能的权力集合。从布迪厄的分析看,“在一个场域中,各种因素和各种机制是以多种不同的力量的形式,在一个建构性的规则下和一定的游戏空间中,处于相互角力之中,但是,当在这个场域中支配方已经有办法消除抵抗和对支配权的质疑”。由此,布迪厄引人了场域概念与场域分析的方法,如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对发生在社会某一层次的体育现象进行把握,比如,从参与运动人员的社会地位调查来分析参与者的分布状况;通过对协会会员的数目、协会经济实力、协会领导者社会特性等等方面进行调查,来分析不同协会的差异。

2)身体社会学在体育社会学中的引人与应用。由于体育运动有较多的身体活动的成分,布迪厄在《计划》中也关注了身体的社会符号意义,以及建构身体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和发展方向。在《计划》的开篇中,布迪厄就提及了在体育运动中身体的特殊地位和研究身体的理论意义,并展开了相关的研究维度,具体表现为“人们对他们所欣赏的身体的描述和对个体间身体关系”。这两种研究的维度同时可以体现在现实社会层面和历史层面上,前者体现在比较不同运动中,参与者之间身体距离以及之中存在的社会干预问题:“比如他们会采用身体直接接触的形式,像身体对身体,比如角斗、橄榄球;或与之相反的,对所有身体接触都有排斥,如高尔夫球,或者用球来作为接触的中介,比如网球,或以器械作为接触的中介,如剑术”;而后者,在历史层面上,布迪厄引人的分析方式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育运动中,对人们理解身体的方式进行分析,集中体现在语词的描述中。

3、结论

1)作为法国体育社会学的开篇之作,《计划》形成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传承又反思了法国社会学的研究理论与成果,又在新的视角下折射了当代运动参与现状的变迁,并为人们的理智提供新的思考维度。

在当前法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中,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布迪厄的场域研究的传统,也拓展了身体社会学的研究。在身体社会学的探讨领域,将体育运动的身体符号意义拓展至广告等大众传媒中,与更多的社会学研究成果相互交汇,以获得更为全面具体的认识。

2)法国体育社会学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发。

(1)对概念定义的反思。目前国内体育界对体育概念的定义众说纷纭,提出了多种有益的研究维度,尤其在体育概念的各种属性上有较多的描述和争论,所沿用的主要方法是属加种差的方式。但是随着体育运动与其他身体运动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衍生出大量规则性、竞技性程度不同的运动参与形式,所以,从体育的归属来说,明确的概念形式一直受到挑战,从种差来说,新的运动形式的产生,以及运动形式之间边界的模糊,规则在不同场域下的变化,使种差也失去了较大的明确性。布迪厄开创的法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另辟蹊径。《计划》中所提出的从社会客观性和社会学整体性的角度来凸显体育概念,承认官方性定义对某些参与形式的排斥和吸纳,试图从社会文化史的维度,去解读体育概念形成的过程,发现其背后隐含的社会性、历史性因素。这对我国目前体育概念的诊释,是新的思考方式,即以描述过程来分析背景,继而凸显意义。

体育欣赏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师,创新能力

 

1.前言

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教学的实施,体育课程向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新一轮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前发展的重点方向。但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被动型、重复型、竞技型的体育教学方法,构建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对学生加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努力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

2.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

2.1 抓好继续教育,建立正确教育观念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昨天的新知识,今天就变得陈旧了。体育教师如不进行有效的继续教育,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加深对新知识的了解,尤其是本学科前沿思想和动态的理解。像以前那种吃老本,只是进行简单的“放羊式”教学,将逐渐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学校要制定措施,督促和鼓励体育教师不断进修和学习,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体育论文,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如:定期进行教师培训、鼓励教师进行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等方式,就是很好的教师培训措施。

2.2 力争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

要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学校就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创新教育的环境。首先要依法办事,要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以法治教,又要结合校情特点,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时间,不得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在经费上尽可能对学校体育给予支持”。同时,学校要创造条件,满足体育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基本需要。绝大部分体育教师还是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都希望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但现实中存在体育教师的工作实质得不到应有的肯定,精神鼓励和物质待遇与体育教师工积极性还远远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因此从目前状况看,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提高体育教师的政治地位,缩小与其他教师的差距,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教师们有动力和心思去创新。

2.3 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

体育教学是教师的前沿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创造性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本专业新的专业知识。目前,体育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比较薄弱,这是由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所决定的。一般而言,体育教师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动有余、静不足。因此,他们的科研意识比较薄弱,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科研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同时,以教育教学和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为蓝图,定期科研课题指南,做好课题立项评审,表彰优秀成果及应用推广工作,争取做到每人每年1~2篇或表彰。对未参加过科研工作的教师,学校可以开展培训班,帮助教师弥补教育理论的不足,逐步提高体育教师创新前提下的教育、教学能力。

2.4 培养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敬业、奉献,而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因为体育教师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低,在某些时候的职称考核、年度评优问题上得不到平等对待。但是,近年来国家体育达标已明确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成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一大隐忧。对此,国家已逐步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体育论文,并陆续推出了一些重大的改革。我们相信,以往的那种学校不重视、场地器材不足,学生锻炼热情低的情况将会大为改观。随之而来的应是社会的重新定位、学校重视、家长关注的局面。也只有这样,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学生身体打好良好的基础,没有大环境的改善是不行的。

3.提供创新教育的实践机会

创新教育贵在实践,再好的教学方法,如不实践,那只是一种理论。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不在教学中检验,不断地加以完善、丰富和发展,也只是理想中的空中楼阁。

3.1 教师要善于发现自身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灵感,并能及时抓住和运用,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引体向上的教学中,身材高的和矮的对比练习,个子矮的一组的优势将会明显。而铅球教学中,身材高的和矮的结果则相反。教师在课后总结时,可让学生结合力臂与力矩、投掷的出手点高度与合理的出手角度进行分析对比,使学生理解了物理力学的有关知识在体育锻炼中的运用,而达到换位思考的良好效果,较大地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3.2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自主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观念使体育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束缚了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创新型的体育教师,就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让创新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学校应鼓励体育教师创新思维,体育教师也要有上进的心态,认识到自己只有在深刻理解体育教材的前提下,提高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主动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的前提下,还要加强落实,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去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法等,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3 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方法,教会学生学习,通过“创造性的教”促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场为阵地,教师依靠重复、强化和外在诱惑甚至肉体的威胁来维持学习活动,以此达到教学目的。显然,这种教学活动调动不起学生的主动性,它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论文,还严重地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疑点,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从中发现其中的不寻常,产生疑问,再进行深入分析、思考。如学生常常问:为什么穿跑鞋会比一般平底鞋跑得快?为什么推铅球的角度是38度至42度,而不是其他角度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以上疑难问题。

3.4 正确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只是提出一个大体范围,给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留有相当大的余地。教学内容的选择只要符合各地各校的自身情况,体育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目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许多教师仍然走不出对传统教学内容的选择,由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如: 铅球、跳远等项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大,因此,我们应该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尽量生活化,并选择一些能满足学生需要的运动项目,如:网球、越野、运动休闲理念等。所以,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项目的选择上要求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5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已越来越广泛,与几年前相比已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研究表明,录相(图)的演示所获得的效果远远大于口述的效果。体育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它既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正确的动作示范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也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通过网络、电视、录相等各种传媒手段让学生接触到许多练习时没有看到的知识。要做到这些,这便要求教师能灵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比如:篮球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雨天在教室内组织学生观看篮球的各种战术配合,可以让学生欣赏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等。因此,在新知识的大趋势下,教师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那些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教师,将逐渐地被学生所遗弃。

3.6 提高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

学校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教师去获取和研究日益剧增的有关信息,以便更好地为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服务。面对大量纷繁无序的信息,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搜集整理,加工选择,分类比较,分析研究,然后探索在学校体育实践中运用这些信息的条件和方法。获得学校体育有关信息的方法有阅读文献、调查访问、座谈讨论、参加学术报告等。然后把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整理、论证、推理,必要时辅以计算,最后得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案,应用于学校体育的改革实践与研究之中。信息是创新的源泉。只有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为创新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4.提高体育教师组织体育竞赛和裁判能力

学校体育竞赛是在体育教师主持和组织的校内学生体育比赛,通过体育竞赛鼓励和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体育论文,培养终生体育的习惯,同时可以检验体育教学成果,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通过学校的体育竞赛,学习运动会组织和编排知识,及时总结组织比赛经验,提高组织和统筹运动会的能力,通过临场实践工作,提高专项裁判能力。学校应鼓励体育教师参加校外大型运动会的裁判工作,通过赛会组织和裁判工作的交流学习,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好的了解专项的最新技术,有利于个人知识更新,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和所在学校名声,也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学校应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多让他们参加高级别裁判培训的学习,提高裁判业务水平。

5.结语

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较长时间磨练。学校领导应重视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培养计划,以适应当代体育教学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体育教师要努力学习,丰富知识;要勤于思考,活跃思维;最后要勇于实践,善于总结。

[参考文献]

[1]叶瑞祥,沈晓良.教育学[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朱菊芳.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 体育与科学,2005,1.

[3]高扬.如何培养体育教师创新能力[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9.

[4]齐效成,杨艳.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5.

[5]胡红艺.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训[J]. 广东教育,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