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殊学生特殊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殊学生特殊教育范文1
[关键词]特殊教育;口腔健康调查;口腔健康知信行
口腔疾病是我国人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身体有残疾的特殊人群,因为其自身对口腔健康知识了解和执行能力有限,口腔健康水平也成为被关注的内容之一[1-2]。辽宁省特殊教育学校是培养智力障碍、肢体障碍、听力视障、视力障碍、语言障碍学生的寄宿制学校,为比较该校特殊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和正常同龄人的差异,项目组对辽宁省特殊教育学校和沈阳市广全中学同龄学生的口腔一般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和比较,检查项目包括龋病、牙龈炎、牙结石等,同时对他们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他们对口腔健康知识、行为知晓程度及健康状况和正常人群的异同,从而把口腔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之中,提高特殊人群的口腔健康水平,关爱特殊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辽宁省特殊教育学校中专生202名青少年人(A组)和沈阳市广全中学高中部202名青少年(B组)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思维清晰,能够自主回答问题并且配合口腔健康检查,男女人数均各半,年龄均为16~17岁。其中,A组智力障碍28例,肢体障碍8例,听力障碍46例,视力障碍68例,语言障碍52例。共发放调查问卷404份,回收404份,全部合格有效;并且对所有调查对象均做口腔健康检查。
1.2检查方法
采取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并参考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项目组自制口腔健康知信行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父母学历、家庭经济状况等)、口腔健康知识(刷牙有益口腔健康、甜食对牙齿有害、横刷法有害牙齿、是否使用牙线、是否是用牙签)和行为(定期去看牙、餐后刷牙、每次刷牙时间≥3min、是否做过窝沟封闭、是否充填治疗牙齿)等。为保证现场调查和检查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参加项目调查组的10名人员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经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统一培训,通过龋病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每位检查人员都配备经过培训的记录员,配移动式牙椅、人工光源、口腔一次性检查盘和CPI探针。在人工光源下,以视诊和探诊的方法进行。龋齿检查方法:以CPI探针探指数牙的咬合面、颊舌面视诊判断龋病程度;牙龈出血检查方法:探针与牙面成45°角,力度在20g之内,探查11、31、16、26、36、46这6颗牙齿,先查每颗指数牙舌面,观察牙龈出血情况。若舌面有出血,此牙的唇颊面则不需检查。若舌面无出血,则按同样顺序探查唇颊面,观察牙龈出血情况;牙石检查方法:探查6颗指数牙,包括视诊龈上牙石和探及的龈下牙石[3]。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两组间率的比较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对象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比较A组调查对象对刷牙有益口腔健康、甜食对牙齿有害、横刷法对牙齿有害、使用牙线有益口腔健康、使用牙签有害口腔健康的知晓率为87.1%、23.8%、11.9%、27.2%、7.4%;B组调查对象对上述调查项目的知晓率为94.1%、93.1%、72.3%、65.8%、41.1%。A组调查对象对定期去医院看牙、3个月更患牙刷、保证餐后立即刷牙、每次刷牙≥3min、做过龋齿充填治疗等口腔健康行为的肯定回答为27.2%、18.3%、31.7%、23.3%、35.2%;B组调查对象对这5项口腔健康行为的肯定回答为64.9%、56.9%、84.7%、45.1%、41.1%。两组调查对象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调查对象龋病、牙龈炎、牙结石患病率比较A组龋病、牙龈炎、牙结石患病率分别分61.4%、52.0%、31.4%,B组龋病、牙龈炎、牙结石患病率分别分33.2%、15.8%、12.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辽宁省特殊教育学校和沈阳市广全中学均为封闭式住宿学校,前者培养有智力、肢体、听力、视力、语言障碍等多种具有先天或后天残疾的学生,后者为培养身体健康无残障的学生。两所学校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均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进行个人卫生教育。由于残障学生在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方面和正常学生相比的不同,我们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调查和检查,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对两类人群的口腔健康提供指导依据。通过对两所学校学生的抽样调查,辽宁省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对象对刷牙有益口腔健康、甜食对牙齿有害、横刷法对牙齿有害、使用牙线有益口腔健康、使用牙签有害口腔健康的知晓率的明显不如沈阳市广全中学的调查对象,并且对定期去医院看牙、3个月更患牙刷、保证餐后立即刷牙、每次刷牙时间≥3min、做过窝沟封闭、做过龋齿充填治疗等口腔健康行为和沈阳市广全中学的调查对象相比也有明显差距。辽宁省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对象口腔健康状况不佳,龋齿、牙龈炎、牙石的检出率都比沈阳市广全中学的调查对象显著增高。身体和智力残障的青少年和正常青少年一样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生活自理和自立能力毕竟有限,其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对口腔健康的日常保健习惯和正常发育的青少年相比存在一定差距[4-5]。如何加强对残障青少年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如何降低和预防他们的口腔疾病发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定期进行正确的刷牙指导。刷牙是使用牙刷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是最常规有效的是预防龋病、牙龈炎、牙石乃至牙周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手段[6-7]。但是很多残障学生存在不知晓正确的Bass刷牙方法以及甜食对口腔的危害以及正确使用牙线和牙签等问题。他们生活中缺少督促和自觉。第二,身体和智力残障的青少年和正常青少年学生相比对口腔卫生、定期看牙、患龋病即就医行充填治疗等重视不够,这是他们龋齿、牙龈炎、牙石患病率较高的原因。因此,在校进行爱牙护齿知识宣传十分必要,尤其是加强残障人士的口腔预防保健意识,关爱他们的口腔健康,让他们能够和正常人一样树立“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观念[8]。作为学校和家长最好能够督促其养成定期检查、及时治疗的习惯,而且要比正常青少年投入更多的关注度,培养其良好的依从性。对这类学生如同时进行口腔健康调查、口腔健康检查、口腔健康指导将增加口腔宣教的互动性和说服力,调查对象接受和欢迎程度普遍较高,期望能够在校园定期开展此类活动。
参考文献:
[1]李泽键,赵月萍.智障儿童口腔卫生健康状况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4):2288-2290.
[2]侯玉妹,黄华,高碧云.南宁市盲聋哑学校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4,24(1):38-41.
[3]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2-85.
[4]吴学芳,奂忠平,但莉.宜昌市弱势儿童龋病及口腔卫生状况调查[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9):550-551.
[5]周向英,王教明.口腔卫生指导和有效刷牙方法对牙菌斑控制的分析[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0,19(3):167-168.
特殊学生特殊教育范文2
专业认同对于个体的学习动机存在制约或者促进的作用,处于生活中的人们深刻的体会到,当主动自愿的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时,人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所要做的事,而且更能在完成事情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获得完成事情的成就感。在专业认同的学习中也是如此,当个体把专业认同从“要求我选择”转向“我要选择”时,个体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中,对所选专业的学习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所以,专业认同度的高低对大学生专业的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何为“专业认同”?心理学上将专业认同定义为:是个体在与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接触中,逐渐认可、接受、喜欢所学专业及相关职业,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和探究,依据专业选择职业,并愿意将专业或相关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等一系列认知、情感、动机或行为。而由王顶明[1]等人提出,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探索,表现为学习者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在诸多专业中将某一专业视为与自我同一的,而将其他专业视为它者,甚至希望自己成为该专业杰出者的人一样的反应。为此,我们能够看出,专业认同是个体对专业的接受程度的过程,是个体将所感兴趣的领域转化为专业选择上的一种体现。总之,专业认同即个体对所选专业的接受程度。
二、专业认同的理论研究
在心理学范畴中,最早提出认同概念的是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他提出认同就是个体与他人、群体或模仿对象在心理与情感上趋向相同的过程。提出自我认同的概念及角色认同概念的则分别是:新分析精神学派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斯特莱克等。在国外,美国的心理学全书中则把认同理解是主体的一种同化,吸引其他人或事,以完善自身人格的一种过程。[6]当前,心理学认同理论的探究有三种取向:埃里克森定向的自我认同、斯特`莱克定向的角色认同和Tajfel的集体水平定向的认同――即社会同一性。以上三种认同理论在心理学的探讨中渐渐趋向统合。在自我认同理论中,自我同一性被叙述为个体自身的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和连续感的一种内在的状态,而且在这种内部状态里,自我的概念发展存在内部的指导和机制,指引个体与社会建立一定的关系。埃里克森觉得,人的自我发展和社会、文化情境都存有相互作用的关系。[6]角色认同理论则是进一步将对自我的概念融合到社会中的互动层面,是个体在社会中对自我角色的确立,它更加强调关系互动中自我的体验与获得。社会认同理论则是把个体的社会角色和个体所在的群体联系起来,在人们获得了个人的社会角色后,就会把自己看做是该群体组织中的一名成员,并且会按照成员或该社会角色的准则作出相应的行为表现。在我国大学生与青少年的研究认同中,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对于大学生的认同状况具有非常良好的解释。但是有关专业认同的探讨则非常的少,大部分都只和职业认同交叉到了一起。但在我国专业认同特别是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不仅仅与他们对学习专业的认同度有关联,而且也和他们对自身是否与该专业的匹配度有一定的关联,甚至与他们将来是否想要从事特殊教育相关事业的社会角色的认同度有关。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中有关“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的研究较少,大多数文献是关于“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的研究。而对“职业认同”这一概念的讨论,其职业范围也并不广,主要集中在心理咨询师、教师、护理等几个职业领域。在特教领域中比较注重特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美、英、韩、新加坡等国家通过制定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提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律保障,开展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等等对特教支持服务体系进行较大改革,以促进特教事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对于作为学科门类的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的研究比较少,例如王顶明(2007)对硕士生专业认同的研究;[1]台湾学者李致莹(2006)对职能治疗专业大学生的研究;[2]杨晶(2007)对师范专业大学生的研究;[3]而对于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研究仅有官春兰(2011)等人以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为例研究了其专业认同的现状。[4]从以上情况来看,对专业认同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专业认同的特点和现状随着群体的不同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专业认同的因素有环境外在的因素和个体内在的因素。
1.评价
从前人的文献中可得知,我国有关专业认同的研究还在不断探索中,当前的专业认同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及模式,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应向以下几个方向对专业认同进行深入的探究:
2.研究对象可以向更宽的领域扩展
研究者们对于特殊教育专业专业认同的研究对象比较局限,大部分都是以部分学校或者城市为研究对象而忽略了其它地区的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如何更加全面的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进行探讨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3.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多样化
当前的课题研究多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及访谈法。其实除了我们惯用的这三种研究方法外,我们还应尝试用其它法,如实验研究法。他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还是建立因果关系的最好方法。
特殊学生特殊教育范文3
关键词:安全;教育;学校
特殊学生与健全学生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特殊孩子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也关系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切任务就是为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好每一个特殊学生,让他们平安健康的成长,学校教育除了要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安全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要从一点一滴抓起,要让学生从小就接受安全知识教育,养成自己教育自己、自己保护自己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无小事”“隐患就是事故”,需时刻牢记,特殊学校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是全民关注的大事。对此,我认为应该做好五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规范管理,牢记安全是头等大事
“安全第一”,学校必须把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摆在所有工作之前,只有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其它教育教学活动。所有人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一切漠视生命的态度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学校教育要把安全教育放在头等位置是必要的。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6万之多,平均每天就要有40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学校可利用校会、国旗下的讲话、少先队主题会、班会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利用案例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救能力。
实施安全教育是学校的基本责任。学校的一切工作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实施安全教育是学校的基本责任。学校还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全方位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并在开学、期中、放假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
学校的安全工作要实行全员责任制。每一位教师都应担负起关心和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学校应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和安全应急机制,安排值班教师负责监管学生在校期间安全,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学校领导,既要抓安全管理,又要抓安全教育,要以安全教育促进安全管理,树立全体教师把安全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意识。
二、从小事入手,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看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平时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安全事故讲出来,与同学讨论,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教师再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同时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公告栏,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
从小事做起。我们还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唤醒了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例如:“有的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手割破,哭着请求教师的帮助;有的同学上体育课,不小心擦破了皮,也哭着找老师帮忙。”各种各样的大小问题全部找老师,学生已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召开班会,倡议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己解决。同时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伤口消毒药水及包扎伤口的物品,教学生尝试包扎一些轻微的小伤口。这样,学生在校园中发生的一些小意外,就能自行到医务室的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体验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培养锻炼自强自立意志品质。
三、持之以恒,常抓共管
好的东西、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要坚持,安全工作更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节节讲,年年抓、月月抓、天天抓、节节抓,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不能上要求了抓不要求不抓,出事了抓不出事不抓,开学时抓开学后不抓。任何对安全工作忽冷忽热的行为必将付出血的代价,这样的例证实在太多。因此,教师要经常强调:课间要注意文明游戏,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不奔跑,不嬉戏,不在楼梯口玩耍;上体育课前要作好准备活动,运动时要遵照老师的要求,不剧烈碰撞,不乱动教室内的电源插座,不要用湿布擦电器开关。在上放学途中同学们要注意交通安全,不在马路上踢球;不在马路中间行走,要走人行道;过马路注意来往车辆;在十字路口,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四、走出安全教育与管理的误区
每到学期开始,学校领导就要求各班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强调安全教育,但是宣传只是一种认识,一种思想行为的引导。认识到位不一定做的到位,引导到位不一定学生全面接受,狠抓落实,加强过程管理才是真正落实到位。
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校园平安无事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的最大追求和心愿,也是师生、家长和社会共同的期盼。当某一所学校发生了安全事故,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时,有些没出事故的学校领导便标榜自己治理校园是如何如何的得力,如何如何的有方,却不知在看似安全的外衣下校园潜在着这样那样的安全隐患。若不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应该冷静的想一想,发生的安全事故哪一件不与存在安全隐患没有消除无关,不与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无关,不与不发事故就是安全无事的侥幸心理无。
五、做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
特殊学生特殊教育范文4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学生佩戴的助听器不能正常使用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适配的助听器
(一)助听器验配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难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选配适合的助听器是保证听力损失者可以进行有效听力补偿的首要条件。但是如何能够使每个听力损失者都佩戴到适合的助听器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助听器验配是一个非常专业性的事情,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听力障碍者即使佩戴了助听器,也会因为其“质量”问题而难以满足“需要”的问题,这是我们在助听器佩戴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经济问题制约听力障碍儿童选配适合的助听器
即使我们有了专业人员可以满足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验配服务上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上的问题,我们有很多听力障碍儿童并没有选配到合适的助听器。
二、助听器佩戴后的早期干预问题
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有效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听力障碍儿童听力损伤程度、性质、补偿效果、干预时间、训练效果、家庭经济能力、家长意愿及家长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都对儿童的干预产生重要影响。
东北是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助听器验配质量、家长经济能力和康复意识及地区康复训练质量都存在严重的问题,所以,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很多儿童即使佩戴了助听器,但是其没有经过良好的听力及语言训练,也造成了听力障碍儿童在助听器佩戴上的问题。
三、学校及家庭支持问题
(一)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是特殊教育专业服务资源比较集中的机构,有责任承担起听力障碍儿童在校或在家庭中助听设备有效使用的义务。但是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责任意识、专业能力储备等方面的制约,缺乏有效管理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使用方法和手段。
1.管理的缺失。学校教育管理者很少认识到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使用管理是学校的责任,也很少关注到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有效的使用问题。
2.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方法和设施。助听器有效使用管理是一个多方面协调,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性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及相关设备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手段、方法、人员、设备的缺失,即使有管理条例,也是流于形式,不具备实质意义。
(二)家长
家长本应在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使用上起主导作用,但因为缺乏社会、学校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加之家长在专业知识及专业意识上的缺失,使他们在儿童自己使用助听器方面缺乏有效帮助,这也是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使用方面的重要问题。
四、专业维护问题
助听器是精密电子仪器,其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要求严格遵守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维护方面的问题,导致助听器故障率较高,从而影响到儿童助听器使用的效果和积极性。
我在调查特殊教育学校(聋校)学生助听器使用情况时也发现,助听器的佩戴使学生感到不舒服、不满意,常会影响到助听器的使用,学生甚至会拒绝使用。台湾杨雅惠先生(2007)根据中国台湾和国外文献,将助听器影响使用者使用的影响因素整理如下:
1.功能不良:如,电池没电、耳模不够密合、连接管有水汽等。
2.选配人员配置不当:如,助听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未能依照其数字设定,进一步地检验助听器的适当性。
3.背景噪音的干扰:助听器放大了语音,也放大了环境噪音,造成听障者使用的困扰,也影响语音辨识能力;反馈音的干扰。
4.助听器的费用:如,电池寿命太短,汰换费用高、耳模不合时需重做的费用、维修费用高等。
5.听障者对助听器缺乏知能与敏锐度,以至于无法适时的维护与修理。
6.听障者未具有正向的态度,以致受到外观与标记所困扰。
因为虽也受这些因素所困扰,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家长、学生对助听器的相关知识匮乏,信息多来自助听器销售上的宣传,普遍认为只要佩戴上助听器孩子就能听到,缺失听觉康复过程。
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有效使用是关乎听力障碍儿童发展的重要问题,特殊教育学校(聋校)学生绝大多数都配有助听器,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助听器的使用效果,从而影响听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应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助益。
特殊学生特殊教育范文5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动力是由学习动机、兴趣、态度和个性特征因素组成,对学习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协调、强化的作用[1]。根据学习动力的来源和作用方式,可分为内部学习动力、外部学习动力、综合学习动力。对于接受成人特殊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学习动力是激发其克服生理障碍、优化学习效果、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性因素。为了全面了解高等成人特殊教育学生的学习动力状况,进一步激发和提升他们学习动力,特开展此次调查研究。
二、结果分析
通过对艺术设计、钢琴调律、针灸推拿、文化事业管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问卷得知,44.8%的学生是基于今后职业发展的需要,29.4%的学生是基于专业兴趣,13.9%的学生是基于家人或其他外在因素的被动选择,11.9%的学生随便学学或其他原因。可见,高达74%的学生对于所学专业为主动选择,少部分学生为被动选择。
在专业兴趣方面16.6%的学生“非常喜欢”,41.5%的学生“比较喜欢”,31.3%的学生选“一般”,8.4%的“不喜欢”,2.2%的“非常不喜欢”。尽管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喜欢所学专业,但“比较喜欢”比例较高,“非常喜欢”比例较低。在101名基于专业兴趣学习的学生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仅有60.5%的学生对专业保持“非常喜欢”。
34.3%的学生是为全面提高综合素质,20.4%的学生为今后的深造做准备,30.3%的学生想拿更多的证书,为以后的工作增加砝码,10.2%的学生只为获得文凭,4.9%的学生没有。
28.3%的学生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26.5%的学生想学好,就是学不好,19.5%的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劲,厌学,10.2%的学生考试不好了才会去制定学习计划,6.7%是周围同学都努力,所以不得不学,8.8%的学生无所谓,只要不是太差就行。
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有:知识基础太差(50.4%)、学习主动性不够(46.1%)、心理压力太大(29.4%)、教师教学水平低(21.4%)、听力或视力障碍(20.1%)等。对于残障学生来说,认为听力或视力障碍影响自己学习的占28%。认为最需要学习的知识依次是:实用的操作技能(66.5%)、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52.6%)、专业理论(48.3%)、计算机知识(35.4%)、外语(24.6%)等。
对于接受成人教育的学习机会,21.4%的学生态度是非常珍惜,42.1%比较珍惜,30.2%一般,5.4%不太珍惜,只有0.9%的学生非常不珍惜。课堂听讲时,15.3%的学生非常专心,能够认真听讲,45.2%的学生比较专心,23.7%一般,主要自己看课本,10.9%的学生不太专心,特别精彩的课偶尔听听,4.9%非常不专心,上课就干别的事。
对于旷课,15.4%的学生坚决反对,39.6%比较反对,认为如果有重要的事,偶尔旷课也情有可原,26.3%认为无所谓,个人自由;15.3%比较支持,认为旷课与否并不重要,不影响学习就行,另有3.4%坚决支持,认为教师教学水平差,就得旷课。
19.8%的学生课前预习上课课后复习,32.1%的学生不预习上课复习,21.7%的学生预习上课不复习;24.7%不预习上课不复习,1.7%不预习不上课不复习。学习时,48.2%的学生喜欢安静地一个人,23.5%的学生喜欢和好友一块学习,12.6%的边听音乐边学习,12.2%的学生什么样的学习环境都行,3.5%的学生无所谓,从不自习。
考核考试时,22.1%的学生平时用功,力争高分;42.4%的学生临阵磨枪,紧急备考;25.7%的学生偶尔复习,及格万岁;6.7%的学生不复习,伺机作弊;3.1%的学生不复习也绝不作弊。作弊行为上,2.4%的学生经常设法作弊;21.2%的学生看情况,偶尔作弊;47.3%的学生有过作弊想法,但还没有作弊行动;29.1%的学生从来没有过这种念头。作弊主要原因则有:平时没用功,害怕不及格(60.4%);对课程不感兴趣,只为考试过关(49.6%);周围作弊多,自己不作弊吃亏(42.7%);监考不严、作弊机会多(24.3%)等。
三、讨论和启示
障
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或知识基础较差或存在沟通障碍或心理压力等,但一个共同原因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2]。调查显示,缺乏学习上的压力和动力是导致学生旷课的重要因素(48.4%);平时不用功、害怕不及格是引发学生考试作弊的最大原因(60.4%)。个别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自由散漫状态,缺少约束性和自制力,需要严格的学习纪律进行约束,由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形成自觉的学习行为模式。
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对学生的管理,有的上课从不或极少考勤,有的课后作业缺少探究性或根本没有作业,表面上是给学生轻松,实际上是对教学活动缺少设计和精力投入不足的表现。教师教风不正、教学马马虎虎、课程设置和内容陈旧枯燥,学生就没有兴趣学习。教师教学和教风上的不尽人意,是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状况的客观因素,应大力予以改善。
学习主动性不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46.1%);而缺乏学习动力、厌学、为考试而学是高等成人特殊教育学生中存在的首要问题(35.6%)。针对这种情况,院校学生事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和提升学习动力上。营造学习氛围,浓厚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3];严明学习纪律,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方法和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特别是残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四、对策
特殊学生特殊教育范文6
关键词:特殊教育 美术教学 聋生
【中图分类号】G762
特殊教育研究与普通教育研究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从共性的一面来看,普通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原则等均适合特殊教育研究。从特殊性的一面来看,由于特殊教育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类残疾儿童,因此对于他们的特殊教育研究,无论在有关理论、原则,以及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都会有一定特殊性。其中聋哑学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之一也是特殊教育对象的重要组成,他们只有通过系统的教育,才能慢慢缓解由于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方面逐渐缩小与社会的差距。我们常常说美术教育在聋哑儿童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因听觉和语言的残障而在形象思维领域表现出来的优势――即在美术方面的潜力,正是全国特殊教育院校关注与开发的重点。他们在美术上普遍具有的天赋,是由于他们在无声的感知或认知世界过程中形成性格上的共同特征所决定的。
一、 特殊教育美术课程教学基本功能
(一) 特殊教育美术课程教学中美术教育的普通功能
在特殊教育中美术教育的基本教育功能与普通教育是一致的:即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意识和全面发展。
(二) 特殊教育美术课程教学具有弥补健全聋哑学生人格,促进其形成正确社会意识的功能
在特殊教育美术课程教学中由于聋哑学生听力障碍,这使得他们接受外部世界的知识和信息要比常人少,创作思路也比常人窄。但也正是听力障碍,往往减少了许多社会不良因素的干扰和污染,使他们大部分仍然保持了纯洁的本性,没有像常人一般复杂的思想,这是绘画表现最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美术是强调和关注个性的,美术教育重视对个性的培养。因此,美术本身以及美术课程教学对聋哑学生是非常有利的。美术能够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他们个性的表现、尊重他们自身体验感受,体现自由和谐。
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出现了一系列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社会问题。美术学科注重培养和谐、健康、全面发展的个体,它通过情感和心理中介培养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它在弥补人的素质和缺陷上,在促进人的身心和谐方面,有着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对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形成完美人格,有着其他学科难以企及的作用。概括来说,美术及教育体现的不仅是人的手功能、视知觉的一种训练,他更多反映出人生命的意义,成为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例如:自卑恐惧,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一般都存在很强的自卑感,尤其是和正常人群在一起的时候。因而造成了他们大多性格孤僻、忧郁、恐惧与人交往,特别是与正常人交流时。很多聋生觉得正常人永远也不能体会自己感受,正常人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其原因有多种,而美术能够把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恐惧都释放出来,同时也能把他们的内心渴望通过美术创作毫无拘束地表现出来,缓解他们的情绪和压力。随意模仿,由于聋生观察事物只能靠眼睛。因此,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周围的一切。不完整的心态造成了他们随意模仿的心理――什么都想学、好坏都要学。许多聋哑学生缺乏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模仿别人做了不少坏事。而美术能够从侧面委婉的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
(三) 特殊教育美术课程教学中增强聋哑学生自信,增加其就业技能的功能
聋哑学生大部分都缺乏自信,特别在他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而增加一个人的自信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可能的展现和赞扬他们的优势优点。聋哑人不可抗拒地必须承受着常人没有的巨大缄默,必承受比常人更多的孤独。因此,他们比常人更易回到自己的内心,善于将现实世界强烈的直觉感受以及内心诉求,以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方式表达出来。这也正是很多聋生绘画作品能够感动震撼人心的原因所在。此外,由于他们语言听力功能的缺陷,很难参与涉及文字性、涉及交流性等有关工作,于是就业面非常狭窄。而工艺美术等活动需要工作者能静下心来不受外界干扰地完成每一个精细动作,毫无疑问聋哑人在这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因此,工艺美术方面的技术是他们最有利的技能。
二、 特殊教育美术课堂与教学评价
(一)教材评价和教学选择
教科书是根据科学教学要求编写的供教学使用的正式课本。教材被视为一个立体的系统,是一个可以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而特殊教育美术课程教学的教材没有类似于普通教育的统一编制统一培训,上什么教什么往往根据学校教育方针以及教师特长和经验来设定,但市场上往往没有适合他们的书籍,只能靠教师想,边上边调整。这样往往缺乏长远计划性,不利于美术教学的持续推进。
(二)课堂评价与教学过程
特殊教育美术课程教学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设定,所以也没有较为完善统一的教学评价体系。但除了基本的普通美术教学评价标准外,还应当加入体现聋生课程教学特点的评价标准,如手语生动形象、能够促进交流等方面的评价。
(三)教师评价与反思
特殊教育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为尊重职业的精神、文化与专业素养、实际教学能力、参与和合作性。此外,更要重视教师研究特殊教育美术课程教学的意识,以及对待特殊群体的耐心和热忱。
三、 特殊教育美术专业教师个人成长
(一) 教育观念
特殊教育美术课程教学中,虽然我们的教学对象都是特殊人群,但我认为在聋哑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教育观念:既要把他们当特殊人群(注重聋生的特点,做到以人为本),也不要把他们当特殊人群(不把他们看轻,不随意降低对于他们的要求,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使自己尽可能地融入到他们的思维环境中,真正了解其所需其所想,相互尊重。
(二)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
特教美术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素质、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以及手语能力、聋生心理分析能力、探究创新能力等。
总之,聋哑学生与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美术教学中,要结合聋生特点,充分调动聋生视觉优势,让他们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感受到美术给他们带来的益处,树立健康良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杜晓新、宋永宁.特殊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