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衔接
2004年前后,大部分国内高校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由原先的计算机文化基础逐步进化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内容从办公自动化扩展到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组成和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信息与社会方面的内容[1]。
非常巧合的是,教育部在2003年了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中学技能课程的改革方案,其中的通用技术包括计算机的简单组装,而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安全[2]。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中学也是在2004年开始了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
从主要内容的标题上看,大学计算机基础似乎与中学信息技术存在重大差别,但在实质上,二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内容重合。如果不仔细研究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实验设置,以及实际的教学效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起点就无法确定,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就可能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重复,导致重大的教学资源浪费,造成大学新生对该课程的轻视和逃避,无法完成课程设定的培养目标。
1中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培养目标比较
中学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2],具体要求如下。
1)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 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 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 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 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 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 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 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换言之,信息技术课是技术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技能。同时这种技能不是计算机本身,而是使用计算机去处理信息的技术和能力,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必备技能。
对于作为通识课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3]目前定位如下。
1) 具有判断和选择计算机工具与方法的能力。
2) 能有效地掌握并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3) 具有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掌握基于信息技术的团队协作方式。
4) 自觉遵循并接受信息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 具有基于网络的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
目前,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涉及面广,“后续专业教学中对计算机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专业类别有不同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内容,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探索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融合[3]”。但就某些具体课程而言,课程的培养目标似乎与中学的信息技术没有重大区别,“比如在大学计算机入门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中,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非零起点……对于少数已具备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可以提供免修的方式,通过相应的考试以后直接获得学分[3]。”
从培养效果来看,目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与中学的信息技术不存在重大和本质的区别,难怪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师中间流传一种说法,“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最高境界就是最终取消这门课程”。谁能说不是呢?如果有一天能够通过“免修考试”的学生成为“多数”的时候,作为大学计算机第一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还有作为必修课存在的必要吗?
2中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比较
本节对比两套教材,试图对中学信息技术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异同。中学信息技术以文献[4]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为例;大学计算机基础以文献[5]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和文献[6]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为例。表1列出了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在“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设计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等5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
表2列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主要教学内容。
通过表1内容和表2内容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 中学的信息技术是从任务驱动出发,从信息需求来发展和串接所有的教学内容。
2) 大学计算机基础则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出发,从学科普及的观点选择和串接教学内容。其内容主要来自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中的内容,而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关联甚少。
3) 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角度主要从应用出发,而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则涵盖了一些计算机工程和科学的内容。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果在于普及了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但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很少有学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设定的基本要求。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中,电信学院2010年入校新生中的291名都申请报名“免修”上机考试(内容与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同),而考试结果显示,他们的通过率仅为6%(通过标准为百分制的70分)。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相比,大学计算机基础不仅在理论和科学思维方式上有重大发展,而且在考核方式上采用机考的严格方式,确保学生基本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养成。
3中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培养方式比较
中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课程。对理论性抽象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通过实践慢慢领会。信息技术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不能完全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方式也不能再完全依靠教师的“一言堂”教学观念。应该由“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方法”,使学生树立知识信息观,掌握信息技能,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7]。所以,大部分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在机房或实验室开展,由教师组织教学,讲授部分知识性内容,并布置学习任务,但上课时间主要由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和技能的训练。
由于中学信息技术是任务驱动的信息素养训练,因此课程内容淡化工具色彩。在大部分课程活动中,计算机和应用程序只是作为信息获取和加工的工具案例,而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的主角。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至少要持续5年,初中部分作为义务教育,强制执行,这就为学生信息素养的训练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而目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同于中学课程中的主要强调实际操作,而是大量引入了计算机学科的术语、概念、模型和方法,授课时间与上机实验的比例与中学的信息技术是完全不同的[8]。大学课堂上主要讲授理论性内容,往往与上机实验内容没有直接关系。而上机实验的内容,除了少量的新鲜内容外[6],大部分则是在复习中学信息技术的内容。图1显示了我校针对电气学院大一新生的网上调查数据,数据来自电子教室中设置的调查功能。调查显示,熟悉办公软件的学生已经在60%左右(本次调查的样本为111人)。
大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时间在48~64个学时,其中包括了计划上机时间,限制在一个学期(12~16周)完成[8]。由于受到课时和学期制式的限制,导致学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消化和吸收上课内容。对于习惯了中学信息技术的大部分大学新生来说,很难在规定的课时内掌握好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理论内容,而实验技能则是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验和平时积累的应用经验基础上习得的,因此比较容易取得进展。
相比而言,一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比较突出工具的应用,特别是某些教科书,不仅直接在封面说明了实验平台和主要应用工具,甚至说明了平台的版本。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严重违背了大学应该施行的“授之以渔”的教学原则。当然,这是与大学教育中部分学校缺乏战略眼光有关,也与行政指令性的等级考试有一定关系。但结果是,学生可以顺利地在某种特定技术环境下进行计算机应用,也可以通过某些与计算机相关的社会性考试,但仍然难以应付快速变化的信息世界和计算机应用环境。
4大学计算机基础如何应用好新生信息技术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信息素养或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技能,处于典型的感性认知水平。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理想境界是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他中学课程中。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高考的压力,几乎所有高中的高三年级是没有信息技术课程的,在一些普通中学,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形同虚设。这使得中学生上大学之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往往存在1~3年的“空窗期”。即便如此,由于教育部对新课改体制上的重视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亲和性,目前的大学新生一般具备初中三年的课程训练和社会活动(包括家庭和网吧)中的信息技术熏陶,从而存在学好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基本土壤。
而大学计算机基础需要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就业和深造打基础,亟需在理性和思维上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理论上的认知水准。由于缺乏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成果客观、系统的认识,导致部分高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严重的内容重复、教学目标不清楚、实验内容低水平重复等问题。
例如,在上一节提到的入学“免修”考试中,尽管入学时学生的机考通过率并不高,但是机试分数在50分以上的学生有113名,具体数据统计如图2所示,占到机试学生总数的39%。也就是说,报名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有近四成的学生在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前,几乎掌握了该课程要求掌握理论和技能的50%!这种状况,足以引起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老师的警觉,如果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觉得上课内容有一半是重复的,那么上课、实验的纪律和效果又会如何呢?
除了信息技术必修内容外,中学还开设了若干模块的选修内容,如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初步。这些选修内容是存在学校差异的,同时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拓展的基石。
实际上,大学完全可以发挥教育资源上的优势,利用网络手段,对新生具备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行调查,组织学生之间开展“交换性”学习,将中学学到的信息技术和实验技能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制定教学大纲和实验内容,在新生已经具备的感性知识基础上,扩展理性、计算机科学知识,并引导学生的计算思维[9]。
5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与对策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0]的十余年来,尽管有地域上的差别,但全国城乡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已经基本普及了信息技术课程。所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再是“零起点”。而且,通过学习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大部分学生已经经过“桌面”和网络应用的熏陶,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通识类内容的延伸,内容如下。
1) 在中学信息技术基础上,夯实重要的应用技能训练。例如电子表格的高级应用;大学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光学字符识别(OCR);矢量绘图基本技巧;数据库的关系管理与查询等。
2) 在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理论上,引入重要的计算机组成模型(冯•诺依曼结构、哈佛结构,DSP等);信息论初步(信息熵和压缩编码);并行处理结构(包括GPGPU和网络服务器集群)的概念。
3) 跨学科应用的引入。例如结合矢量图技术引入思维导图,来串接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概念;
利用文档处理训练科技论文写作等。
第二类是与专业方向进行紧密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的“白皮书”中指出,“要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相关专业的融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上融合相关专业的案例;开设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技术融合的课程;……鼓励相关专业的教师承担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或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共同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3]”。与专业方向结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可以以专业需求为主导,内容如下。
1) 以企业级应用系统的案例来统领工科类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和模块划分。
2) 以计算思维为主线,以计算密集型的专业性案例作为主线,来统领理科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3) 以统计学方法、案例和软件为主线和应用模块,实施管理和医学类学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6结语
总之,要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成为一门真正的大学课程,必须充分理解和利用中学信息技术的教育成果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资源,改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以计算机学科为主导的方针,按专业需求和发展方向来确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教育总体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宁.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问题的探讨[J]. 中国大学教育,2007(6):43-4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 信息技术基础[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5] 顾刚. 大学计算机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 顾刚.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 田波. 活动理论指导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研究[J]. 科教文汇,2008(9):118-119.
[8] 顾刚. 大学计算机基础理工类教学大纲[EB/OL]. [2011-01-20]. /modules.php?op= modload&name=News&file=article&sid=55
[9] J. 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7,49(3):33-35.
[10] 教育部. 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 [2011-01-20]. /20020327/ 3023657.shtml.
A Study of the Course Joint between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in Universiti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iddle School
CHENG Xiangqian
(Computer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Center,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范文2
关键词:分级教学;个体差异;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3104-01
1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仍保持以教师单向传授为主的大课堂教学,特别是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后,这种现象是更是明显,虽然已经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没有能从本质上契合起来。不同的仅仅是借助了投影手段,而学生始终是被动地学习,未能将被动变为主动,仍旧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仍局限于任课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学生缺乏的是自主学习,如何通过各种渠道去自主地获取更多的与学习相关的知识。此外,由于个体差异,仅仅采取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样不利于个性化发展。
我校学生第一学年完成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文科类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要参加省(全国)计算机一级B的考试,工科和理科学生一般要学习后续程序设计课程,各个专业的学生统一使用学校规定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同的上机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仅仅作为一门单纯的理论课进行教学,学生不能运用计算机很好地解决生活和以后工作中实际碰到的问题,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推行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2分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计算机教育应该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基础、普及技术为主,以构建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为目的,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要求,而不能与实际教学情况相违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目的是改善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因此,他们需要的电脑知识主要侧重于适用性和实用性。而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教材和教学理念都是基于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不是以应用为导向的,整个教材从数字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以及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非常庞杂,难以集中。此外,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也有不足的地方,学生们首先接触到的不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内容,而是一大堆晦涩难懂概念和术语,这使得原本非常有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所以学习热情大大减少。
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而学习主体的个体差异要求我们在采取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间存在的差别,要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得各群体都得以能获得较好的发展,这是我们进行分级教学的目的。分级教学不能片面理解为教学歧视,其实质是个性化教学的一种表现,是合理的因材施教,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分级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个体的目标和要求,安排其教学内容,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变教学方法,建立教学评估制度。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分级教学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要求在坚持教学改革模式的基础上,秉承公平的基本原则,它不仅涉及教学,而且关乎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教学改革应细化到分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设置改革的实际目标。这篇文章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入手展开对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分级教学模式的实施
新生入学伊始对其进行计算机技能测试,考察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在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动态分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在不同的群体间实施各异的教学方法。对于级别较低的学生,对其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详细讲解例子来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对级别高一些的学生可适当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去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分级后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没有进入理想的学生类的分类可能会有自卑感,因此,分级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讲座等,让学生正确认识分级教学模式,解除学生内心的困惑。分级教学使得原本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被分配到各不同的教学班,教学管理制度也需要随着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变化。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改善授课环境,如分级教学班直接在配有投影仪的计算机机房以“边讲边实践”的形式授课,配合如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使用,这样在老师讲解和演示的同时,学生可以马上进行操作,这样有助加深印象,而且结合网络教室软件的使用,教师机控制所有学生机,以防止小部分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游戏等。
分级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改革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分级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的探索。随着分级教学的实施,我们应该编写分级教材,在分类教材中要充分体现时代感和实用性,另外还需改变教学观念,重视互动式教学,互动式的教学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互动,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从而使教学活动更有成效。
4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过程,实施分级教学将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分级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管理是关键。没有科学的教学管理,分级教学模式就形同虚设,分级教学需要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教学过程中,能够深入学生,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电脑知识,以满足后续的专业需求课程,这样才有利于分级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体现。
参考文献:
[1]马湘萍,裘祖旗.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2]汪靖,林植,刘光蓉.基于任务驱动的分级竞争模式计算机实验教学研究[J].电脑学习,2009(6).
[3]陈俊斌.精选实例,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J].职业,2009(3).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范文3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生;专题教学模式;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9-0128-02
1 专题教学研究概述
专题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被翻译为“基于项目的学习”、“专题导向的教学”、“以专题为基础的教学”或“基于主题的学习”。纵观国内外关于专题教学的研究文献,专题教学的主要理念是以建构主义、认知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教学情景,配合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主题为主要形式,以主动建构为活动主线,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主题也称为问题或者专题,内容覆盖多学科领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多种学习和研究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生产或创造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实际能力。IST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的Dave Moursund从专题教学的构成要素角度将专题教学定义为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创作探究完成开放性任务的过程,学生对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权,任务内容跨学科设计,任务的完成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学生是主体,以团队的形式围绕主题,利用信息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作为设计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提供资源和建议。
专题教学形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是主体,主要以小组合作或协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2)强调真实情景,以本学科教科书或大纲要求为指导,主题设计跨学科领域;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4)专题探究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并非在单一学时内完成;5)专题成果是一系列和专题相关的个人作品或者小组作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与总结,专题教学设计按照授课方式和组织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专题教学;一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专题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第三种是完全基于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模式。
2 专题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国外关于专题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早,很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中小学校联合起来一起开展专题教学的研究,并建立了大量的专题学习网站。在基于课堂的专题教学模式中,国外比较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某一专题的教学时,教师设计一系列与专题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可以通过活动的参与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
国内对于专题教学的研究起初大多应用于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中小学开展专题教学开始是在文科性质的学科教学中,大多集中于课堂进行,比如语文专题教学,课堂上以专题的形式,学生之间进行研究性学习。随着研究的深入,专题教学被普遍用来实现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之间的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期刊网上搜到的相关文献分析,我国对于专题教学或者专题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大多集中在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利用和评价上。
江苏省大多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即大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各个学校安排的课时数各不一样,但是课程结束后大都要求学生参加江苏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者国家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各个学校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通过期刊网查询,很多大学老师或者学者专家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教学手段的改进如多媒体教室、网络远程教学、自建教学平台等;教学方法的改进如任务驱动教学、探究式教学(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分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内容的改进如更新知识内容体系、针对本校学生自编教材、增加第二课堂、改革课程内容体系等,教学模式的创新如1+x+y的模式、学科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整合的模式等。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大量引用了专题教学模式,比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几个院系的专业教学就是采用了专题教学法,专题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学科,有多个学科老师共同组成一个专题研究小组,学生在专题活动中学习一系列和专题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这种专题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穿插于不同学科之间,认识并掌握各学科的特性与共性,并对各学科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合,最终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 艺术类高职生计算机基础课专题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结合艺术类高职生的培养目标和学习特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题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1) 针对大纲要求和社会需求,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分类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不能偏离大纲要求,但是也不能僵化和牵制于大纲内容,社会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知识更是层出不穷,学习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应用于社会。所以要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内容结合大纲要求和社会需求进行专题的分类。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由于认知风格、学习环境、个人背景等有所不同,学习内容和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比如理工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比文科性质的学生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都比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强,而艺术类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既不同于理工科学生,又不同于文科专业的学生,这就需要针对艺术类高职生的特点和要求,对专题内容进行筛选和定位。
2) 结合艺术专业,确定专题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梅瑞尔(Merill)在美国权威教育技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以下五种教学基本原则,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者参与真实问题的解决;学习者原有知识与新知识有联系,且受到激活;知识是以展示的方式呈献给学习者;学习者运用新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学习者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整合(迁移)到现实生活。毕竟计算机信息技术只是大学课程里的基础课,而且学时很少,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不怎么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迟到早退、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专业课程,计算机作为一种应用技能,本来就是为生活和学习提供辅助,专题内容的范围可以涉猎于多门专业学科,至于内容的深度,可以根据所要掌握的计算机技能适当拓宽。与专业结合,解决现实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学习效果更加实用。
3) 课堂教学为主,网络专题教学为辅
专题教学的设计过程是否具有可行性,首先要看本课程的学时是否足够;其次要看教学资源和配备设施的状况。笔者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由于学时较少,机房资源有限,故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网络专题教学为辅的形式。教师需要把课堂教学中的专题教学设计过程、每个专题需要的课时分配以及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专题教学的研究性学习等,都需要重点分析和研究。
4) 基于校园网,以专题的形式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建立专题学习导航与评价网站
专题教学的结果是一系列与专题相关的个人作品或者作品集,有效的反馈或者评价可以更好地让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有效学习的程度。以专题教学目标为依据,建立每个专题的评价指标。专题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依据放在校园网的专题学习网站上,以专题为类型,以作品内容为依据,把与专题相关的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专题学习导航。基于校园网的专题学习导航和评价网站,方便学生查到信息,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也是一个很好的总结与交流。
5) 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于学习技术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学习能力
专题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基于专题的研究性学习,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品质,也是信息社会每个成员必备的生存能力,是创新能力与终身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的培养能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学习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个人专业学习的效果和今后的发展。
4 总结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几乎是每个高职高专学校都要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这门课程在高校中普遍不受重视,而且应试教育意识比较严重,课程教学方法传统老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虽然能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有人在,但是通过考试未必就能达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反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生越不喜欢该课程,教学效果就越不好;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就越觉得这门课程没有学习的必要。专题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做中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 谢幼如.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5).
[2] 谢幼如,余红,尹睿.基于专题网站的开发性学习模式的行动研究[J],电话教育研究,2004(11).
[3] 柯清超,马秀芳.基于学习对象的专题学习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4(8).
[4] 姚军.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
[5] 刘荷花.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8(6).
[6] 唐朝霞.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5).
[7] 葛茂松,富春岩.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4).
[8] 张殿龙,梅险,吴宏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6(4).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范文4
1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及要求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1)理论知识,主要有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媒体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库技术等;2)实训模块,主要有网络应用、Word文字编辑处理、Excel电子表格应用、PPT制作、FrontPage网页设计等。教学要求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让大学生对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一定深度、广度的理论知识及相关的应用操作技能,并达到一定的熟练度[2-3]。
1.2教学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及手段陈旧。高校“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时相对较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大部分教师使用PPT进行提纲式理论知识讲授,容量大,速度快,很难做到精讲。一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较少。学生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少主动性,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2)学情分析不够。生源地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求存在差异,许多中学仅仅是针对高考的要求进行学习和强化训练,导致学生的水平差异明显,而高校教师缺少对学情的有效分析,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3)实训环节重视不够。一方面,验证性内容居多,缺少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实训项目;另一方面,在实训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指导、督促、检查,不少学生在实训时间与朋友聊天,甚至打游戏、玩手机,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4)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了解不多,缺少科学有效的考核、检查及评价,教与学的过程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这一层面。以上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参加省大学计算机一级考试的通过率不高。改革教学模式,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1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
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是互联网技术与移动技术背景下产生的“电子资源+远程教育+互动”的模式。利用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师重新组织设计教学内容,构建移动环境下的知识模块,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并实现师生、生生的多维交流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1)让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更加便捷有效。教师将教学计划及教学课件等电子教学资源及时上传到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学生使用移动终端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并通过该平台的测试系统检验学习效果。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学习互助,增进友情,增强自信心,增加成就感。2)让教师的辅导更有效。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检测系统能自动、及时记录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师的辅导更及时,师生的交流更便捷。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已经成为学生的学习中心。通过该中心,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学习日程安排、学习记载、成绩查阅、错题订正等功能[4-5]。
2.2微课的应用
微课是由多种资源有机构成的、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和呈现方式的、基于网络运行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短小精悍却又富含多种资源类型,并具有交互性强、动态生成及半结构化等特性。传统的教学视频一般以完整的一堂课为单元,讲究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但与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习惯已经不相适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微时代。这些为学校开展微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开发重点是课程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并通过学校的教学公共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这种别具一格的教与学的体验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微课的应用,特别是“翻转课堂”,缺乏有力监控和驱动,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极高。很多学生不能迅速适应,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技术辅导,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丰富的网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度思考学习内容[7]。
2.3MOOC应用
MOOC(MassivcOnlincOpenCourse)是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模式的简称,译为慕课[8]。“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释放大量的课堂时间,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
1)教学模式的转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组织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动性和主导性。“翻转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愉快,学习视频形象生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MOOC以微视频为主,辅以教师讲授,交流方式灵活,资源丰富,信息量大,视觉效果突出,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课外延伸学习资源,拓展视野,培养综合素质。
3)时间的灵活性。网络和多媒体中的资源可供学生随时查阅、复习,实验视频可以反复再现。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自由选择内容,并可跳跃式观看教学微视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次学习。
4)教学资源的共享。学校备课,统一设计教学内容,系统分析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邀请教学名师授课,实现资源共享[9-12]。
2.4Lanstar
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应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系统LanStarV9.0,包括管理、教学等40多个功能模块,具备无线网络环境管理、平板电脑教学、广播教学、课件录播、考试、教学监控、教学辅助、防逃脱及行为管理、远程维护等功能。多样化广播教学方式、影音结合满足不同教学形式的需求。利用屏幕广播,教师在教师机上的理论讲解和实验实训操作内容通过网络直接传输到学生机上,从而实现教学观摩学习。利用转播功能,教师可以指定学生进行操作和讲解示范,其他同学观看。教师机可以实现三屏(教师机的屏幕画面、摄像头画面、聊天窗口画面)广播,也可以广播现场画面,实现师生互动讨论。利用网页广播功能,可以同时打开教师机和学生机的IE浏览器,同步显示浏览网址。通过USB摄像头,师生可以进行视频聊天和音频交互。在音视频交流的同时,还可以开启聊天模块,实现线上讨论。利用网络影院,教师端可以将各种影片数据实时广播给学生,实现多媒体视听教学。利用多频道网络影院功能,通过多频直播方式,可以一次性同时进行多路视频文件直播,学生机自由选择观看。通过该软件内嵌的专业录播系统可以实现一键整合录制及直播。录播系统具备课件录制、录制多媒体文件管理、课件回放等功能。教师端进行窗口广播时,学生可以将教师所做的操作和内容讲解录制成文件存储在学生机中,并通过使用屏幕回放功能直接调用、反复播放和学习[12-15]。教师可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高效控制教学进度。教师机可远程操作展示电子白板内容,进行相关教学指导;可以远程遥控学生机,统一执行同样的操作;可以开启学生机的电子教鞭模式。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测评实时获取学生的反馈。系统提供优秀、良好、一般、差等4个等第,学生可以提交对教师的评语,测评结果可实时统计,并保存成Html格式文档。系统提供完善的应用环境,实现教与学的配合。通过作业提交功能,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并及时反馈。教师启动网络共享目录后,学生端可以打开教师机的共享目录,浏览和下载文件。教师机执行网络考试时,学生可进行考试,遇到问题时,可使用提问功能,与教师单独沟通。考试系统具有课堂测试、试卷编辑、考试执行、试卷分析等功能,在课堂上可以快速进行小测验、小调查。课堂测试的设计题型支持单选、多选、判断、填空、问答、调查等,可实现统一批改和统计分析。
3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范文5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65-02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操作并重的课程。该课程主要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使之在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能够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今后在专业工作中学习和使用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内容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给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教学内容。如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高校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教学现状的分析
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生源、专业的差别,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水平存在很大差距,部分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存在一些困难和压力。而目前高职高专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多采用“先在多媒体教室理论授课,后在机房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沿袭“先理论后实践”思路,实践和理论是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完成的。上机操作课时,基础差的学生可能忘记了多媒体理论课的学习内容,不能很好运用操作知识,容易导致盲目操作,或掌握一个操作花费时间较长。基础好的学生反而因操作过于简单而在短时间完成,大部分时间又无事可做,有“吃不饱”的感觉。从而,导致上机操作步骤不一致、上机操作的内容不统一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1. 教学理念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强调的知行统一的思想,与当前高职高专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办学方针是非常吻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理论、实践的界限,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以此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做一体化”是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在学习或工作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进入社会后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该模式的运用对于缩小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教学做”一体化实施的保障条件
为了使“教学做”一体化顺利实施,必须有合适的硬件设施和相应的教学资源。最基本的要保障以下四个基本条件:①实训环境:完善的实训室设备,上课时保证一人一机,局域网连通,且有投影仪设备。②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③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第一线教师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④改革考试方式,重视过程考核,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施过程
1. 改善软、硬件条件,创建一体化计算机专业教室
(1)在机房中加装投影仪和幕布,使机房同时具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上课时教师在讲授操作方法和步骤的同时,通过投影仪把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即时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实现边讲边练。
(2)在机房的计算机网络中加装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通过软件的方式用教师机控制学生机,把教师机的屏幕演示内容投射到各学生机的屏幕上,这个功能也可以实现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的目标。通过以上设计,教师可以随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穿行,从而更好地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2.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采用分专业模块化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如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适当增加数字媒体及应用章节的课时,要求学生熟悉掌握数字媒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开发类软件的基本操作,能进行简单的应用。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分层次分级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除了要求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之外,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更高目标,尽量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任课教师定期开展课后辅导和答疑,鼓励学生购买上机卡,自行增加上机练习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启发式、提问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师队伍
教师是推进一体化教学的主体和关键因素。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首要条件是教师。为了适应“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任课教师必须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上机辅导,这就需要组建针对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真正具有“双师”素质。可以通过培训、深入生产第一线学习锻炼、与企业技术人员长期合作、参加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对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满足教学要求。
4. 改革教学考核方法
合适的考核方案可真实评价学生的成绩,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体化教学中,采用的考核形式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但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考核动手操作能力。在采用小组为单位项目导向的教学班,要实行过程性考核方式,在具备条件的前提下,团队教师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结题答辩,借此考核小组成员的实际掌握情况。平时的作业、出勤、问答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成效
一是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分段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在知识上不连贯、不衔接等问题;特别是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地利用了实验室,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保证了学生能在学中求乐,在乐中求学。
二是能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科学地、有效地转化到实践过程中去,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自觉地上升为理性认识,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能有效地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并能在教学过程中促使教师不断地去钻研教学方法,不断地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以此来满足教学所需,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各高职高专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一体化教学,其实施效果受到职业教育界人士及用人单位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加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积极优化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让教学更灵活、更合理、更具实效性,必将开辟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乐见的崭新局面。信息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和优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及时更新观念,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需求。
参考文献:
[1]孙志挥,倪巍伟.关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1).
[2]王晓超等.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3).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范文6
1.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人们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认识趋于理性、科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难度、深度和强度都将有明显的增加。高校已普及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1教学起点单一,“零起点”忽略了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专科层次的高校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类学生。中职类学生入学前已初步了解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基础较薄弱且不系统,入校学习后进步较缓慢;高中生文化基础扎实,但计算机专业知识薄弱,开始学习时较困难,但入门及提高较快。由于生源分布全国各地,即使来自同一个省,因为城乡差别、各地区教学条件和教育水平的差异,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也存在明显差异[2]。另外,由于各地中学对计算机信息教学改革力度不同,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程度也不尽相同。通过几年来对新生计算机基础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基础好的学生已掌握许多知识,而基础差的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简单操作都不熟悉。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一般采用相同的起点和进度,即对所有学生采取“零起点”模式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有计算机基础学生的学习热情。
1.2教学模式单一,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领域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这实际上忽略了各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差异。对医学、文科、艺术类学生来说,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相关应用软件的使用;对于理工科学生,学生除了要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还必须了解相关理论,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程序设计等知识。单一的教学模式,会最终导致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使用计算机时感到知识欠缺,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以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的结构性欠缺,降低他们在专业领域中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的热情和信心,不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2.增强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的措施
2.1采取分级教学模式。由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不再是“零起点”,新生计算机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按自然班进行教学的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解决方法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基础摸底考试,按考核成绩分出A(较好)、B(一般)2个层次,然后采取分层次组班进行分级教学。A层次的学生可以免修,并鼓励其自主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期末可直接参加相应的考试;对于B层次的学生则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制定相应的大纲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与深度,使得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各取所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2优化、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努力为学生营造多样化的计算机学习氛围。考虑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际,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精神,我们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结构、内容及课程教学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是与专业结合的专业计算机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具体课程设置实行“1+X+Y”的课程体系:《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门必修/选修课程+与专业结合(交叉)的选修课。
2.3完善考试体制。作为教学过程中最敏感的环节,考试在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和学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考试鉴别学生的差异,也可以借助考试手段,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考试还具有极强的导向性,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传统的计算机考试方式采用卷面的笔试,考试方式单一,理论考题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仅仅适用于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测试。这样就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高分低能,并没有真正地掌握计算机操作。因此,对计算机课程的考试,要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改革当前一些不合理的考试办法,以实现学科的培养目标,建立起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识考试与技能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
参考文献
[1]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卫红,李晓明.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