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知识逻辑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知识逻辑关系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障碍;解决措施
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时常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出现一些诸如掌握的数学知识零碎,解答问题时钻进解题死角,思维方式僵化,片面思考问题,不能站在其他角度思考问题,缺乏自我反思,不注重反思学习,同一个问题可能会屡次犯错等一系列问题。
一、高中数学常见思维障碍
(一)数学知识零碎,片面思考问题
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高中笛П瘸踔小⑿Ы锥蔚闹识难度也增加了,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比较多。不少学生虽然在课堂学习中认真听讲,但是往往会主观或者客观地忽视一些知识点,不求甚解,没有及时全面地掌握。而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环环相扣,这直接影响他们对后续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同时,他们面对问题时,对问题的理解不全面不透彻,将问题中的条件和逻辑关系分割、孤立,从片面的角度进行肤浅思考,无法深入学习。
(二)思维方式僵化,钻进解题死角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很多学生缺乏创新思维意识,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较单一,思维方式僵化。比如有的学生受先人为主思想的支配,熟练掌握一些知识概念、解题方法后,会形成一定的依赖性。在遇到新问题、新条件的情况下,尤其是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还坚持采用以往的思维方式,势必会钻进解题死角。
(三)缺乏自我反思,反思学习草率
很多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自我反思意识。最明显的一个表现是,他们在解答问题出错后,看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时,停留在能看懂的层面上,甚至有的学生看不懂也不询问,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出错,不去归纳总结自己常见的错误。等到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如果还记得之前的解题方法,可能还会答得上来;如果不记得之前的解题方法,则会继续犯错。
二、解决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举措
(一)强化数学基础知识
从高中数学常见的思维障碍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数学知识零碎,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学生形成思维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古人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讲授数学知识时,根据教学内容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为克服思维障碍提供源动力。
例如,在讲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知识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以及命题条件的充要性判断,培养学生简单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而很多学生对“命题条件的充要性判断”这个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在解题中容易混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借助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实例,比如小明向老师介绍他的妈妈说:“这是我的妈妈,”而这个时候他的妈妈不会再补充说:“这是我的孩子。”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不用了呢?学生会明白前面小明介绍之后就已经证明小明是她的孩子,这在数学中就是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关系。通过简单例子的剖析,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内涵,全面掌握这一知识要点。
(二)把握数学思维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授之以渔。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维方法,向学生呈现出数学思想,促使学生转变以往僵化的思维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理清思路,快速找到问题的关键信息和逻辑关系。
例如,学生在学习对数概念与运算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预设一个问题:考虑ab=N所定义的几种运算。比较容易想到的是已知a,b求N,可以用乘方运算,结果N称之为幂;已知N,b求a,可以用开方运算,结果称之为N的算术根。那么,已知a,N求b,是什么运算呢?结果又是什么?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说:这要求重新定义一种运算,称为对数运算,结果b称为以a为底的N的对数。然后以23=8为例,让学生对这三种运算加以比较,培养学生类比、分析、概括等数学思维方法。
(三)培养数学反思习惯
良好的数学反思习惯,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在其他学科中的学习和以后的学习生活都会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学生通过反思,能够形成批判性、灵活性、广阔性和深刻性的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好习惯,让学生在反思中认识自己在数学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并及时地改善、进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高中数学知识逻辑关系范文2
【关键词】 初高中衔接 必要性 差异 脱节 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高中数学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高中新生在学习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对策。
一、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的必要性
1. 高一在学生高中数学学习阶段中的作用。
2. 高一阶段数学的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 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 逻辑推理强,抽象程度高,知识难度大,综合性高。
3. 近年来的变化: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程度的压缩、上调,中考难度的下调、新课程的实验和新教材的教学使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以及高考中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原来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差别显著
1. 教材的变化:内容多并且抽象、逻辑性强。首先,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直接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其次,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且有中考试卷的难度作保障;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并没有降低。
2. 升学考试要求下的教法变化。从升学考看,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而高考要求则不同,有的高中教师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类型和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造成了轻过程、轻概念理解重题量的情形,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异,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3. 学习方法的变化。由于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他们上课注意听讲,缺乏积极思维,遇到新的问题不是自主分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而课后,也不看书,接按老师上课讲的例题方法套着解题,碰到问题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
4. 学生学习能力的脱节。从学生的数学能力看,初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只限于平几证明,知识逻辑关系的联系较少,运算要求降得较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得不到培养,至于立体几何,也只能依靠要求较低的零散的立几知识来呈现,想象能力较低。
三、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找准衔接点。数学知识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运用联系的观点提示新知,使学生不仅能顺利接受新知,而且能够认识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做好“衔接点”教材的处理工作。
高中数学知识逻辑关系范文3
关键词:深度学习;核心素养;数学教学
随着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数学课程目标的提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一线教师面临的问题。诸多研究指出,深度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致使深度学习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深度学习,即深层学习,是美国学者FerenceMarton和RogerSaljo基于学生阅读的实验,并针对孤立记忆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识的浅层学习,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关于学习层次的概念[1]。与浅层学习相比,深度学习的特征具体体现在:认知深度,即高阶思维的运用;参与深度,即积极主动地参与;目标深度,即通过学习达到知识理解迁移及发展批判创造性思维[2]。因此,作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智力资源的有效路径,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地积极参与,并从中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一种有意义学习过程[3]。近年来,学者们对深度学习的研究论述主要聚焦于宏观视角下的深度学习或零散的学科教学设计案例研究[4-7],而对深度学习落实于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分析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从理解性、思想性、整体性、逻辑性四个方面对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深度剖析,进而对深度学习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的数学教学设计提供一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数学教学要在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8]。对此,数学教师应切实做好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设计,即深入理解分析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蕴涵的思想方法、梳理教学内容内在的框架结构、遵循教学内容严密的逻辑生成。简言之,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要体现“注重理解性”“渗透思想性”“把握整体性”“恪守逻辑性”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注重理解性
深度学习是学习者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方式,学习者可通过深度学习灵活理解学科知识并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所谓注重理解性,是对知识通性、通法、共性的深度认识,它是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素养的有效手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9],但相关研究表明学生仅通过简单记忆和机械式应用无法达到课标的要求。而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解和教学设计模式,旨在通过理解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有助于学生深度思考的教学活动,使体现学科本质、关注学习过程和富有深度思考的学习活动真正发生[10]。可见,深度学习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进而组织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获得发展,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理解数学的核心内容,并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历程中把握所学内容的数学本质,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总之,要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学设计就必须基于学情,确立“适切”的深度学习目标,且精心设计教学及评价任务,进而引导学生深度理解。
2.渗透思想性
在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路径,它能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步提升学习效率。所谓数学思想,是指数学知识、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和最本质的认识。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研究发现:教师深度教学与学生深度学习相结合是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方式,即深在学生参与,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深在课程内容,倡导知其所以然的思想意识;深在学习过程,倡导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深在学习结果,倡导批判思维的学习策略[11]。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深度学习将自身获取的点状、片段、孤立的知识、思想内化为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经历深度学习的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批判思维、创造思维等能力得到显著发展,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思想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把握整体性
整体把握数学学科主题,聚焦核心素养主线,系统设计课堂教学是指向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设计基本策略。所谓把握整体性,即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点”,数学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彼此联系的基本命题或概念体系等[12]。从深度学习的目标来看,数学整体性教学设计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从中体现数学的抽象性;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从中体现数学的严谨性;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从中体现数学的应用性。从深度学习的内容来看,数学整体性教学设计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讲解教材中显性知识时,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发现数学的本质,深度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等隐性知识,进而达到显隐知识的动态转化;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将零散的数学知识整合,能系统梳理知识框架,能架构科学的、合理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把握整体性,积极引导学生在知识迁移与应用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总之,整体把握数学教学设计需要有效解决课时间的零散性与知识间的孤立性,单元间的割裂性与学科间的无关联性等问题,从而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类推,进而达到深度学习,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奠定基础。
4.恪守逻辑性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引领和驱动,而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问题不断得以解决的认知过程,故问题特色是设计教学的逻辑起点,它贯穿于目标、过程、评价及反思等环节之中。同时教材的内容体系编排总是遵循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框架的逻辑结构。对此,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要恪守逻辑性是重中之重。所谓恪守逻辑性,是指教学内容设计符合逻辑框架、具有一定的逻辑特点和逻辑规则。可见,教师需按照合情合理、合乎逻辑的学习要求,整体梳理数学知识框架、把握数学本质促进知识理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深度学习。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及要求,从知识逻辑结构的视角研究课程、组织学材,关注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使得相关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和结构体系,从而把握知识的系统性,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13]。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对学科知识本质和学生学习的具体的、深入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体理解教学内容、目标、学情的基础上完成教学设计,具体应掌握如下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1.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本质
数学本质是教学设计的本意和本然状态,教学中的创意不能偏离教学的本真意义,不能脱离学生的原有经验,更不能背离教学目标制造虚假的创造。如“三角函数的概念”的情境引入环节,教师可设计:一个游乐场的摩天轮设施,假设它的中心离地面高度为h0,它的直径为2,以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动一周需2分钟,若此刻座舱中的你从初始位置OA出发,过了15秒后,你离地面有多高?过了30秒呢?45秒呢?教师借此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借助信息技术整合相关数学教学资源,教学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践,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本质,从而构筑栩栩如生的数学课堂。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中的深度探究由数学问题情境引发,在解决数学认知冲突中展开,并在不断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总结两个核心目标。如“三角函数的概念”的探索新知环节,教师可设计:若在摩天轮座舱中的你从初始位置OA出发,过了15秒后,你在什么位置呢?你离地面有多高呢?过了30秒呢?45秒呢?60秒、75秒、90秒、105秒呢?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探究其中蕴含的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可见,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有效的、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更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探究问题的思路及如何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整体把握教学思路,引领学生实现知识迁移
数学课中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应数学分支中的点,只有教师站在整个分支的高度来设计教学,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所授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能力与要求、系统与建构,才更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内涵、方法运用、思想本质。如“三角函数的概念”的巩固训练环节,教师可设计:小明同学在游乐园乘坐旋转木马,他在半径为2的圆上按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1rad/s,求2s时他所在的位置。可见,教师在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时应整体把握教学思路,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讲解,也要注重基本思想方法及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并通过巩固训练环节引领学生探析知识的迁移运用,增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4.巧妙设计思维导图,启发学生厘清逻辑关系
高中数学知识逻辑关系范文4
一、培养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热情
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并不是教师一方可以决定和左右的.数学思维归根结底还是学生一方的主观意识领域.只有学生具有了运用数学思维的主观意愿,教师对于其开展的思维培养才是可行的、有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发展高中数学思维,调动起学生的思维热情是教师首先要做的,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也让学生轻松地掌握学习方法,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相靠拢,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是调动学生思维热情、推动学生主动思维的有效方式.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在数学知识与学生兴趣之间寻找联系,调动学生的思维热情.
二、吃透概念,夯实学生的思维基础
数学思维的培养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处于一个高阶的位置.也就是说,只有将基础知识学懂吃透了,才能谈的到思维方法的话题.要想实现数学思维的有效建立,夯实基础必不可少.而具体到高中数学领域来讲,重要的思维基础之一便是基本概念.例如,在讲“函数”时,对于函数概念,有一句重要的描述:“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虽然看似简单,想理解透彻却并不容易.我以“萝卜和坑”的比喻向学生细致讲解了在这一概念中何为“任意”,何为“唯一”.同时,通过实际举例的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映射”的思维模式.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对于函数问题的解答,必须从一开始下大力气夯实.概念如同数学学习这座高楼大厦的地基,只有把每个基本概念掌握住,才能准确地进行思考,进一步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离不开严谨的逻辑,而在这些逻辑关系的建立过程中,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解后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逻辑关系范文5
关键词:单元主题课程;校本课程;教学流程;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专题式教学的思想”。单元模块化设计成为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建构特点,受模块化知识构建理念的启发,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了“专题式”、“主题式”单元设计教学,而这些教学设计的实施受到时间、地域的限制,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流于形式,系统学习和系统指导缺乏有效的条件支持,往往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和教学效率低下。为此,我们将高中数学单元模块教学开发成为一门校本课程,即“高中数学单元主题课程”。它与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实践课、活动课以及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机整合,利用模块化教学的优势,突出体现学生学习的系统性、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本文就高中数学单元主题课程的教学实践作以简单阐述,以期能对高中数学模块化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一、单元主题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一)以单元主干知识为主线强化系统性知识的形成。单元主题课程的价值就在于构建系统性知识体系和系统化的指导途径。高中数学单元主题课程必须以本单元主干知识为主线,并建立起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与融合,使学生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碎片化的知识通过单元主题课程进行有效的实践与整合,使数学知识系统化、体系化,达到融会贯通。在设计单元主题课程时,首先构建单元思维导图,梳理单元知识层次和逻辑关系,然后确定能够将本单元内容相互链接的课程主题以及系列性问题情境,设计形成单元主题课程教学内容。
(二)以实际生活问题为载体强化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高中数学单元主题课程在强化本单元主干知识教学的基础上,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为核心内容,将单元知识的运用与实际生活问题有机结合,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如针对“数列”单元,开发设计了《生活中的数列》单元主题课程内容,包括:保险理赔、储蓄存款、分期付款、彩票中奖以及斐波那契数列与生活等学习主题。学生通过对各类实际生活问题的分析、探究,运用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熟练掌握单元知识,并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三)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强化数学知识的自主构建。高中数学单元主题课程就是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必须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并全面渗透系统化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指导,充分体现课程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作用。如针对“解析几何”单元,设计《斜面上平抛运动的数学探究》单元主题课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即直线方程和抛物线方程的应用,并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二、单元主题课程教学流程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要素,是落实课程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下面以校本课程中《斜面上平抛运动的数学探究》这一主题教学为例,简述单元主题课程的教学流程。
(一)主题解读。就是将以生活实际、实物情境、政策方案等形式设计呈现的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教学主题进行数学分析,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将问题情境转化为数学模型。
对斜面上物体的平抛运动,学生通过作图体现出其运动过程。若以抛出点O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就可以确定从O点水平抛出的物体运动轨迹即为抛物线,抛物线方程设为:y1=ax2;斜面即为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直线方程设为:y2=kx。(如图所示)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联系,从而建立起数学模型。
(二)自主探究。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步:利用数学思维探究数学模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根据物理知识可得出抛物线方程为:y1=x2,斜面直线方程为:y2=tan?兹・x。第二步:讨论利用数学方法可以解决斜面上平抛运动中的那些问题?(1)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时间;(2)抛出点到落点的距离;(3)落在斜面上时的瞬时速度;(4)落在斜面上时瞬时速度的方向。第三步:分析制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以上4个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简要列出解决思路。
(三)自我学习。就是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对问题进行推理、解答。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确定本主题教学内容即为解决以上4个问题。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进行。下面就学生对(1)、(2)两个问题的分析探究予以实例展示。
高中数学知识逻辑关系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 思想方法 教学现状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41-01
一、引言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数学知识包罗万象,但是,在高中的数学基础学习当中,数学知识更多的是复杂的逻辑关系、数字解答能力以及对几何图形的分析,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提出较高要求。老实说,相比其他科目,高中数学学习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产生厌学情绪。但如果教学教学方法得当,在数学的学习通过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举一反三的对相同类型题做出解答,引导学生在数学的解答中运用严密的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掌握了学习方法,运用数学思维,就会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的去学习。本文主要研究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现状。
二、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内容
高中数学的思想方法教学在新课改以后,逐渐产生了变化,第一个是教师的责任意识得到了加强,教师在吸取传统教育中的精华,并积极学习新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不断实践。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频繁,使教师和学生亦师亦友,教师积极帮助学生创建数学思维,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
在教学中,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多了一层平等的关系,教和学是相对的,在解答问题时,不是被动的学,而是倡导疑问精神,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学,带着疑问去听,和教师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和讨论中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成绩。
三、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现状的分析
受应试教育影响,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现状在现阶段,并没有完全的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题海战术”依然存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并没有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有些学生的思维模式没有被打开,所以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语文、外语的学习方法一样,死记硬背,相同种类的类型题做很多遍,达到条件反射性记忆,见到做过的类型就套用模式,一旦出现没有做过的类型题,就完全没有了破解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依然让学生记下公式,根据习题类型套用公式,这样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因为现阶段,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政策,新的教育体制,让教师正在逐步转变教学方法,但是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培训机构较少,不能让教师有一个固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所以教师会对新的数学教学思想方法不习惯。
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该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洞察力,比如:在几何图形学习中,学生看不出平面的图形,就可以让学生使用模型、工具进行理解,让学生树立立体思维模式,学习可以让学生进行美术的拓展学习,让学生更好的对数学几何进行理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像传统教育一样,让学生反复做题,盲目的学习数学,这样的数学学习起不到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要想学习好一门课程,首先应该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们了解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数学的知识贯穿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任何科学的发明创造都少不了严谨的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喜爱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找到有趣的知识点,让学生共同讨论,也让学生适当的休息几分钟大脑,保证讲到重点、难点问题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应该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课堂的上课效率和课后的自主学习效率。
四、结语
数学的学习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为学生创建数学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遇到问题时有自己的思想方法,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该让教师积极学习更好的教学模式,增强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把数学的学习方法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提高学习效率。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宝,刘慧芳.数学思想方法与高中数学[J].数学通报.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