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担保公司发展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融资担保公司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融资担保公司发展前景

融资担保公司发展前景范文1

关键词:中小企业;担保;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064-02

根据企业融资理论,在资本市场完全有效的前提下,考虑到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企业外源融资应首选债权融资,从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看,一般与该理论相吻合。但从目前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看,却与该理论相悖。尽管金融监管当局近年来试图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但其实际效果却未能尽如人意。内源性融资或直接融资仍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基础性资金来源。中国私营公司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0%~60%以上,而公司债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则不到1%,银行贷款大约在20%左右。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差、融资难问题。本文认为,讨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与收益是否能够平衡。在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下,任何一家银行选择融资对象时,必须也只能以贷款的效益性和风险性为标准。很多中小企业为获得资金往往采用民间自发的相互担保,自发互保的优点是门槛低、操作简单、适应广,但自发互保由于其自发性、无序性,风险很大。政策性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策担保以政府信用为支持,公信力强,但是行政色彩浓、操作过程复杂、进入门槛高,并以促进特定产业为首要目标,主要投入于一些公益性、基础性、导向性项目或回收期长的项目。因此,还需要大力发展商业。

商业担保由于其机制灵活,可以满足不同层面不同需求企业的要求,具有极大的生命力。在看到商业发展前景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国内良莠不齐,有些自身实力太弱,注册资本过小,风险管理能力无法让银行信服。银行对于看不准的担保,会要求存入一定的保证金。收取保证金越高,担保的效率就越低。在与银行的合作关系中,担保公司还处于被动地位:一是风险分担,大多数担保公司不能与银行达成风险分担协议;二是贷款利率,银行对受保企业没有给予利率优惠,增大了受保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担保公司的业务;三是信息查询,人民银行贷款查询系统不对担保公司开放,影响了担保公司对协作银行信用贷款的掌握;四是随意收贷,从而导致担保公司代偿的发生。目前,商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担保费收入。依据财政部相关规定,为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担保公司收取担保费一般控制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50%以内,同时需提取相应额度的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因此正规的利润极低。对多数来说,仅依靠1%~3%的保费收入无法承担公司的正常运作经费,更谈不上赢利,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盈利模式不创新,不解决,就难以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瓶颈,开拓创新。

一、提升自身素质

作为连接企业与银行的信用桥梁,担保公司主要经营的是商业银行所不愿或无力涉及的风险业务,同时也是中小企业所急需支持的业务。担保公司作为资金供需双方的服务商,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市场的潜力,通过介入前期调查、细化风险控制方案等方式,依靠市场手段将看似不可行的业务变为可行,将企业的各种资源转化为有效的反担保能力,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要成为优秀的专业风险管理和服务机构,首先,应有信息收集上的优势,应有自己独特的低成本信息渠道。这种优势应超过银行,获取产业信息、司法信息,展开商业调查,信息收集上的优势是存在的基本前提;其次,应有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具有对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能够有效地识别风险、恰当地管理风险,并且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大凡需要担保的企业都是这样或那样不符合相应条件的企业,需要超常的创新能力;最后,一流的人才,由于担保业务本身的难度,要求具有比银行信贷员更高的一流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得心应手地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并设计解决方案。

二、拓展业务领域,创新盈利能力

目前,担保公司的盈利能力普遍较差,利润水平较低,大部分以担保业务为主业,担保业务收入比重达75%以上, 担保业务收益率仅为1.98%左右,而存款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也是收入的重要补充。多数担保公司要向银行缴存担保保证金,缴存保证金对担保公司的收入有一定影响,一定程度地减少了获得更高投资收益的机会。因此,要提高盈利能力必须创新经营模式,保持适当盈利,才能提取充分的风险准备以充实资本金,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一)证券市场投资

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多机会,其中不乏盈利能力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公司,参与证券市场有利于增强盈利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加资产的流动性。

(二)担保(风险)投资

担保公司将保费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风险投资转换为企业或项目的股权、认股权、期权、分红权和可转换债权的一种或几种投向企业。与风险投资一样,担保公司可通过公开上市、偿付协议、收购和兼并等方式退出,实现投资收益。担保是一种百分位的大数定理,它是靠大面积的收取保费,以弥补小面积的代偿赔付。但风险投资却正好相反,它是一种小数定理,它是以小面积的投资成功所取得的巨额回报,来弥补大面积的投资失败。正因为有了大数定理和小数定理的有机结合,相对担保公司的整体业务来说,担保投资使风险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对担保公司来说,担保投资解决了其盈利模式的难题,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推动了其快速健康的发展;对中小企业来说,担保投资解决了其融资的难题,降低了融资成本,加速了其快速发展壮大;对贷款银行来说,担保投资降低了其放贷成本,化解了放贷风险,保障了其业务收入;对整个社会来说,担保投资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了科技资源向经济效益的转化,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担保投资是目前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希望之路。

三、完善保障和监管体系

(一)完善信用体系与信用文化

作为银行信贷补充文化的担保其职能是增强信用,也就是对中小企业有更深入的评价手段,通过第三方信用增强使其达到银行的放贷要求。如果不具备一个信息透明及诚信体系完善的经济环境,为增信而发生的管理成本是极其昂贵的。这种成本特别表现在软信息的获取及中小企业因不诚信而产生的成本。因此,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和信用文化。

(二)担保费率的市场化

在年担保费率上最高的是美国为4%左右(每年0.5%的费用和2%~3.8%的安排费,加拿大为3.25%,最低的是法国0.6%)。目前,国内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率却依然采用了带有浓郁计划经济的政府定价原则。担保是一种市场资源,同样存在着供需矛盾,同样需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将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环节中去。如果费率不进行市场化,供需矛盾将失衡。如果担保费率过低,担保费收入很难弥补担保的正常损失,风险向担保公司过度集中,收益水平下降,丧失对其他社会资本进入担保领域的吸引力。反过来,如果过高,将会把发展前景好,急需资金的一批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因此担保费率的高低与运用是否正确与合理,直接关系着担保公司能否履行担保责任,关系着担保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担保费率的市场化。

(三)与银行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在担保业务中,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担保,应该是在担保公司与银行之间形成分工协作的关系。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担保业务,相对降低了银行的信贷管理成本,提高了信贷资金的安全;同时,担保公司也通过为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贯彻了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因此,担保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发展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现行金融体系的主体架构并非针对中小企业而设计,担保业在中国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需要政府拿出更多创新的智慧,建立适合中国市场特征的行业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志.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6):38-45.

[2]杨凤娟.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举措及借鉴[J].经济问题,2004,(3):20-21.

[3]郭田勇.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03,(11):44-48.

[4]王晓燕,郑光明,潘功胜.商业银行产品定价研究[J].金融论坛,2005,(5):24-31.

[5]林平,袁中红.信用担保机构研究[J].金融研究,2005,(2):133-144.

融资担保公司发展前景范文2

(石家庄宝德中小企业担保服务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700)

摘 要:随着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逐渐走入深水区,投资担保行业迎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08年金融危机后,世能界经济陷入低谷,如何避免投资担保行业的风险成为了政府和相关企业共同探讨的课题;另一方面,随着民间资本的充实,投资担保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以为愈发重要,政府也逐渐明确了其经济地位。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探讨投资担保企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介绍其目前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以期为有关方面提高有益借鉴。

关键词 :投资担保;现状;前景;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100-02

一、绪论

从一般理论定义上来说,投资担保公司是指个人或企业在向银行贷款的时候,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不直接放款给个人,需要贷款人找到第三方,为贷款人做信用担保的公司。站在业务经营角度,它是指依法设立的主要经营融资性和非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具体来讲,融资性担保业务是指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通常可经营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等业务;非融资性担保业务是指同融资性担保机构及银行开展联合融资担保、工程担保、诉讼担保、民间资金借贷担保等担保业务。

目前我国投资担保公司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在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发展较快。受惠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快速成长且急需信贷支持的中小企业为担保业提供了巨大市场,投资担保行业逐渐形成规模。融资担保公司目前呈现的是一种以中小担保企业为主,多且广,发展良莠不齐的局面。主要表现在,政府相关法律框架不明确,具体实施政策不健全;企业自身风险控制不到位,不重视诚信的积累,同银行等强势金融机构合作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自身权益无法保证;社会对于投资担保公司还有部分抵触心理;等等。

二、投资担保行业的发展前景

虽然投资担保企业目前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但是不可否认,投资担保行业前景依然明朗。近几年,投资担保公司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民间资本大量涌入,表现出非凡的活力就是最好的证明。投资担保公司快速发展的必然性主要来自两方面:

首先,百姓投资理财意识的觉醒。我国传统的理财主要依靠“省吃俭用”和存钱。但是,近几年随着 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的理财意识也越来越强。目前,股票、基金、理财产品、房地产等都是发展很快的投资理财方式。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理财方式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存在一定障碍。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理财方式本身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风险,普通投资者缺乏专业知识和信息获取的渠道;另一方面,很多投资者往往受制于时间和资金量的限制,投资收益往往并不理想。相比较而言,投资担保公司的专业性、大资金量、多元的信息渠道以及较高的信誉担保都是明显的优势,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快速扩张,而且其提供的相关服务也满足的普通投资者的理财需求。

其次,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流动性紧张和通货膨胀压力持续高涨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生存环境趋于恶化。主要表现为订单量减少,坏账风险加大,融资渠道收窄,现金流紧张等。此外,作为初创型的中小企业,在创业期和快速成长期内本来就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而商业银行为了避免信用违约情况的出现,一般原意将资金贷款投向业务稳定的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即是是将贷款投向中小型企业,往往也是手续多,利息高,耗时长,再加上相应的抵押担保。这样一来,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投资担保公司作为一个新型的金融组织,它可以吸收社会上的闲置资金,通过搭建一个中小企业与投资理财客户对接的平台来满足投资者理财增值和企业融资的双向需求。

三、目前我国投资担保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投资担保体系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

正如笔者前文所说,我国投资担保行业发展较晚,社会上的投资担保机构在体系上也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担保的份额占有过高的比例,民间资本型的担保占有的市场份额严重不足;第二,国家信誉体系缺失导致投资担保结构中的根基不稳;政府在投资担保行业的监管责任、协调责任和服务责任缺失,很多制度性框架没有完全建立,一些具体政策针对性不强或者短缺不具备可操作性,这导致投资担保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保障机制不健全,企业营运风险大大增加。我们知道,投资担保行业兴起的原因是市场的选择,即在中小企业和普通投资者的资金使用上出现困难时,投资担保企业无疑是理顺了二者的关系,缓解了市场上的需求矛盾。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明确,整的在这期间应该更多地起到宏观调控的责任,扮演社会管理者的角色,而非资金流动的直接参与者。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政府扮演了双重角色,不仅分散了稳定市场和监管经济人行为的精力,而且也违背了市场发展规律,不利于投资担保行业的良性发展。

2.缺乏健全的投资担保会计体系

健全的会计体系是保证企业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由于投资担保行业依然属于新兴行业,针对性的行业会计政策和制度出台的还不算及时。再有,很多中小投资担保企业本身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没有真正意识到金融行业固有的高风险性,不重视本企业的会计制度建设。在经济繁荣的背景下,这些投资担保企业的运作状况普遍良好,资金回笼有保证,会计制度的作用似乎并不明显;然而当经济回冷步入下滑通道,投资担保公司的资金链条便很容易因坏账上升而绷紧,进而引发财务危机。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会计的最终结果也是供外部使用者使用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监管部门,如果缺乏健全的会计制度和体系成了投资担保行业的普遍现象,那么监管部门就没有办法及时履行相应的监督职责,很多风险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积小成疾,很容易再次引发金融危机。

3.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机制

除了会计制度不健全,缺乏一整套必要的风险防范机制也是目前投资担保公司面临的一大问题。我们知道,投资担保公司的融资担保业务都是次级贷款业务(08年金融危机就是由次贷危机引发的),这也就意味着投资担保行业本身属于高风险行业,风险控制应该成为相关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主线。然而,目前很多投资担保企业,由于缺少相关管理人才和业务经验积累,内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不少领导为了完成业绩,不惜过度追求短期利益,很多投资担保项目缺少必要的尽职调查,甚至一再降低担保门槛,为公司的发展埋下隐患。再有,风险管理理念存在偏差,风险控制意识不到位。缺乏全过程风险控制的机制。不少投资担保公司忽视了对客户诚信和还款能力的信息收集,在担保期间不重视对于担保对象的跟踪调查,使得担保对象在其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危机没有及时作出相应反应,错过了担保贷款收回的最佳时机。

四、投资担保企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1.建立与银行的联动机制

虽然如笔者前文所说,投资担保公司的主要业务属于次级贷款业务,但是这不意味着当投资担保公司担保企业的银行贷款出现违约行为时就一定会发生代偿损失。要想规避担保风险,避免由于担保对象的违约引发的损失,尽快建立起担保机构同银行的联动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担保公司要加强同商业银行的沟通,在准入机制细则(对风险的评判标准)的制定上尽量同银行保持一致,对于那些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企业,担保公司也要通过风险控制手段化解偿债风险;另一方面,通银行签订协议,以合同条款的形式明确责任的承担比例,避免银行就将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完全转嫁给投资担保企业。当然,联动机制还应该强调业务往来上的协同合作,举例来说,银行和投资担保企业可以共享借贷人的信用资料,通过风险的事先甄别降低共同损失;此外,对于贷款的催收工作,二者也可以通力合作,提高成功概率。

2.建立投资担保行业会计制度

建立投资担保行业会计制度,笔者主要给出两点建议:

第一,投资担保企业要完善内部会计组织建设体系。首先来说就是要完善资金体系。我们知道投资担保企业担保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其资金的支持力度的。企业在引进和扩充资金的同时,也应该重视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率问题。站在会计角度,一方面要通过岗位设置和勾稽措施的实施保证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处于严格监控之下的;另一方面要通过引入会计信息系统加大会计行为的跟踪监控。

第二,投资担保企业要积极吸纳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通过加强员工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提升企业内部会计运作质量。另外,单位内部还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机制,加强内部人才的培养和“造血”能力。最后,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的建立,通过制定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通过晋升和惩处督促其不断提高职业能力。

3.建立企业内部风控体制

内部风险控制体制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投资担保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投资担保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制度和执行力的灌输规范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行为。其次,领导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加强风险管理意识,重视每个投资担保项目的事前尽职调查、事中跟踪监督和事后诚信记录工作,保证投资担保业务的整体可控。

五、结语

投资担保行业是金融领域的一大不可忽视的分支,对于调节资金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投资担保企业的存在也有效的沟通和串联了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和普通投资者。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形成的庞大市场容量吸引了大量资本急剧进入担保行业,各类担保公司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发展状况却参差不齐。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简介和改进意见,这里仅仅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有关方面能够得到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定远.关于我国投资担保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完善的思考[J].中国-东盟博览,2012,(5).

[2] 钟守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质量的分析与对策[N].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融资担保公司发展前景范文3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瓶颈 对策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体中处于重要地位,在2013年,中小企业贡献了58.5%的GDP,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企业规模小,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在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瓶颈,出现了部分中小企业倒闭,尤其是低端制造业,出现了大批倒闭或关门歇业的情形。纵观我国的经济形势,不难发现融资渠道狭窄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政策的支持和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也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1、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难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造成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的狭窄。通常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三类,即借款、发行债券、股权融资,在健全的资本市场中,三种融资方式都较为普遍,企业的融资渠道也较为广泛,但是在我国的市场中,中小企业难以发行债券,股权融资也很少,基本上都是靠借款来补充企业的现金流。银行是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枢纽,中小企业的资金大部分是从银行借取。一旦银行收紧放款,中小企业将难以获得贷款,只能依靠民间借贷筹资,而民间借贷的资金成本很高,一些民间借贷的利息率甚至要高于中小企业的年净利率,造成还款压力巨大。

在股权融资方面,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有较为发达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对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进行投资,从而持有中小企业的股权,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但是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很大一部分风险投资都投向了成熟型的企业,在这些企业的上市前夕进行投资,发展规模小的企业很难获得风险投资,造成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股权进行融资。我国的债券市场还不发达,市场中主要还是国债,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很小,而且只限于规模较大的公司,中小企业基本上无法通过债券进行融资。而在美国则有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来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划分,从而确定不同的债券发行利率,我国在这方面还很欠缺。

2、企业规模小,信贷风险高

由于融资渠道限制,中小企业基本上只能从银行获取贷款,来缓解资金的压力。但是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偿债能力有限,一些银行为了规避信贷方面的风险,对于中小企业的借款限制较为严格,银行金融机构倾向于为国有企业服务,在“抓大放小”的影响下走向了“扶大冷小”的局面,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量的信贷资金通过政府的媒介作用,流向了大型的国有企业。由于我国的银行商业化经营机制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银行的服务对象、服务方式等,还受到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对市场中小企业的重视不够,忽视了蕴藏巨大市场的中小企业。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产状况难以满足银行的标准,而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通常银行在审核客户资产状况时,很关注企业的现金流,如果现金流紧张,将直接影响银行的放款,而很多的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已经出现了资金紧张,甚至是资金断裂的情况,这就造成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很高,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还可以从担保市场获得资金,进行资金的筹集。但是我国的民营担保行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论是发展时间还是市场机制,都存在很多的不足,民营担保行业一直发展的步履艰难,尤其是“中担、华鼎事件”等发生之后,整个民营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萎缩的情况,这让中小企业从民营担保市场融资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无法从民营担保企业中融资,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受到限制。

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信用担保机构进行融资,但是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还很不健全,民营担保公司老板“跑路”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担保行业的问题几乎在每一个省都有不同程度地表现。很多中小企业,因为资产少,抵押物少,如果没有担保公司担保,很难从银行贷到款。政府为帮助企业融资一般会成立政策性担保公司。从建立目的看,这些政策性担保公司是为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任何有融资需求的实体企业都能成为其服务对象,但是这些公司从成立第一天起,就有特定的服务对象。这些服务对象要么是政府着力扶持的民营企业,要么是国有企业。一般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很难“被服务”。

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担保需求没有因为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成立而得到满足。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需求在民营融资担保行业出现后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中国实体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因为民营担保公司的出现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目前,由于宏观经济下行,民营担保公司面临生存困境,为减少亏损,只能断臂脱身。民营担保行业开始陷入持续低迷状态。大批民营担保公司的退出,会让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供给减少,很多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难无疑会雪上加霜。一批中小企业可能会因为资金短缺而倒闭。这会进一步加大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

二、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对策分析

融资担保公司发展前景范文4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发展模式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93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的成立。当时,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管,之后,由于党政机关与金融类企业脱钩,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不再作为金融类机构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转而成为当前的非金融类企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中大量民营经济的兴起,以及其对融资需求的不断扩大,1998年后,江苏、山东、安徽等地方开始出现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试点。到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正式发文提出在全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才标志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的正式启航。在发改委和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牵头主管十多年后,于2010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决定成立由银监会牵头,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法制办等部门参加的融资性担保业务管理部及联席会议。至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低门槛、监管乏力、运营不规范等原因形成的混乱的融资担保业市场,开始进入了一个整顿、规范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截至2011年5月31日,全国纳入规范整顿范围的机构数量为9192家,已完成规范整顿的为8732家,规范整顿合格的为6473家,全国共发放经营许可证5888张。但实际上,目前全国在工商局系统以担保字样注册的企业数量仍然高达1.9万多家。显然,规范、整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特别是,未来这些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前景何在?到底采取哪种经营运作模式,才能既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监管的需要,又适应市场需求,从而保持持续发展壮大的生命力,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1 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将逐步演化为包含政策性担保功能的商业性担保模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运作比较成功的担保模式大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纯商业性的担保模式成功较少。原因主要在于,像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这些建立在纯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融资担保机制,本质上是政府以担保方式通过动用公共资源干预、弥补市场化融资体系的失灵或不足。但我国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私营企业以及混合经济虽然为社会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就业、税收,但从经济总量来看,特别是在一些关系国际民生的关键性行业中,仍然不是主导。这种经济结构决定了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事业的扶持和资助,其目标主要是获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溢出效应,而非获取资本收益,也不是为了解决提供某种特定社会功能的需要。这些溢出效应包括因中小企业发展而带来的就业岗位增加、缴纳税收增加、经济总量增加等等。融资增加对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有较大的乘数效应。一定额度的融资将匹配相关比例的投资,最终增加若干倍数的产出规模。这些新增经济总量,既是对社会的贡献,更是对地方政府的直接贡献。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政府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需要做大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面对制约作为非公有制经济核心构成和主要代表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地方政府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相对不完善的条件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组建担保公司的做法,来弥补这种担保服务的市场缺位问题。这就是本世纪前几年,在政府的推动下,政策性担保机构快速兴起的根本原因。

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不但在经济总量上迅速增长,而且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与制度方面,也快速成熟。体现在融资担保领域,政策性融资担保模式出现了难以持续的问题。一是政府受财力支出限制,无法持续投入融资担保事业;二是向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担保属于市场化行为,一旦失败需要按市场原则承担损失,这对于政府而言是超出其社会管理职能的额外负担,难以承担;三是融资担保产生的溢出效应,相对政府直接投资资助而言,是一种潜在难以度量的、非排他性独享的间接效益,不可能吸引政府的更多积极性。面对这些根本性问题,2005年以后,政府由直接组建投资担保机构,转变为采取“政府引导、民企控股、市场运作”的思路,通过给予优惠政策来间接支持担保发展,包括营业税的减免、担保余额的奖励、代偿损失的补偿,以及再担保的风险分担等等。实际上,随着大量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增资扩股,以及政策性担保机构的重组整合,许多政府性资金开始相对收缩,大多已经倾向于退居非控股地位。

目前,我国融资担保业仍然伴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不断发展,但是,在这种新的发展思路下,政府逐渐转变对融资担保行业的支持方式和手段,由直接投资转向政策引导。这些在政策引导下成立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化融资担保服务的同时,通过享受政府优惠政策,事实上履行了政府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说,过去独立运作的政策性融资担保功能,已经能够由政府优惠政策支持下的市场化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履行并替代。

2 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将在双层监管体制下重组整合成为区域寡头性的类金融机构

在我国,民营资本大量投资于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资源供给不足。在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金融资源相对其他要素始终处于短缺状态,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弱小、经营风险高以及信用信息缺乏而导致的融资问题更为突出。以提供信用增级有针对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担保机构自然受到亲睐。在其他中小企业广泛生存的县域经济范围,由于国有银行在改制上市过程中,按照投入产出原则大量调整压缩了县域经济以下地区的金融服务分支机构,造成对县域以下经济实体金融服务的绝对短缺,同样促使融资担保机构快速发展。在政府创新支持担保业的思路后,大量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

近几年,中国银监会为提高金融市场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一方面鼓励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另一方面积极促进面向农村地区广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迅速发展。应该说,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机构之间竞争激烈。2011年以来,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大型商业银行,都宣布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确保中小企业新增贷款规模和比例不断提高。随着金融服务不断深化,服务层次日益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旦大量的银行业机构将服务重心下移,融资担保机构过去拥有的对微小经济实体的信息优势将不再明显,以台州商业银行、包头商业银行等一批针对中小企业提供专业融资服务的银行为例,其快速发展对该地区的融资担保机构会产生一个强大的市场挤出效应。

未来,面对由于金融服务深化带来的强大竞争压力,专业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将走向两种分化。一是适应政策条件允许,通过适当方式转型改革发展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金融类机构,以富有竞争性的专业能力向中小企业直接提供融资服务。二是适应当前以中央层面的联席会议和地方层面的日常监管共同构成的双层监管体制的要求,在以核发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为核心的规范、整顿活动中,部分有实力、有市场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在担保行业重组整合过程中不断强大,占据一定的区域市场,成为在双层监管体制下规范运行的类金融机构,以提供有竞争力和规模经济效应的融资担保服务作为生存手段。

3 互助担保机构更为规范与普及,但难以超越自组织的内在关联关系而扩大规模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自身实力弱小、抵押不足、经营信息不透明而导致的信用短缺。在这个意义上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关键问题是破解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研究表明,实行会员准入制度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危害问题。互担保正是基于这一制度优势产生的融资担保模式,它在获取会员信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由于各成员企业具有地缘、业缘的人际关系网,促使企业间、企业与担保公司、企业与金融机构间更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同一集群内的会员企业主思维模式更易接近、有利于达成一致看法。而且,由于地域“根植性”大大降低了企业违约成本,能有效控制风险,形成群体信誉机制,有较强的能力为会员提供互担保以及反担保控制。

在意大利、孟加拉等国家,互担保已经比较发达,在解决微小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低收入人群创业发展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在我国,以由政府机构、银行、专业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共同发起组建的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互助协会,以及浙江萧山“封闭式、会员制、非营利”封闭式担保公司等为代表互担保机构,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效,是许多具有地缘、人缘、业缘的微小经济体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有效机制。

融资担保公司发展前景范文5

关键词:融资担保;现状;发展策略

所谓融资担保是融资担保机构为债务人融资行为提供担保服务,当债务人在融资活动中无力承担偿还义务时,担保机构需要承担保证责任。融资担保机构在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同时,收取相应担保费用。地区融资担保机构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对地区中小型企业融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状况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型企业税收占比超过了50%,解决了80%以上的城镇人口就业问题,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融资难问题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加强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监管,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现状

(一)信息不对称地方融资担保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融资担保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识别能力,而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决定了融资担保机构识别能力能否得到正常发挥。在实际工作中,担保和融资双方往往存在交易信息不透明的情况,进而加大了地区融资行业风险,让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加大。

(二)信用度低在融资担保业务开展中,融资担保机构需要利用机构自身信用向融资机构申请担保,银行等融资机构需要结合担保机构的信用度提供相应额度的贷款发放。融资担保机构的信用度决定了担保业务的大小。担保机构注册资金规模决定了信用担保额度的放大倍数,通常为注册资金的5~12倍。地区融资担保行业自身发展不均衡,一些具有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信用放大倍数普遍较高,一些商业性质的担保机构规模普遍较小,在融资担保审批程序和资金运作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信用放大倍数普遍较低。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中商业性质的融资担保机构占有重要比例,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行业发展。

二、担保行业的风险

地区融资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是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广泛存在的问题。目前,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以中小型规模的担保公司为主。这些融资担保公司投资规模小,经营管理模式还不十分完善,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很多中小型融资担保公司对风险的预测还依赖经营管理者的主观判断,而在融资担保业务中,缺乏通过再担保降低风险的意识和手段,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给地区融资机构增加了潜在风险,限制了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中,一些中小型融资担保公司投资规模有限,信用度不高,在融资担保业务开展中,这些融资担保公司普遍处于弱势。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将风险全部交给融资担保公司,自身不肯承担风险,金融机构实现利益最大化,进而使地区融资机构风险过高。因此,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限制了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

三、担保行业的政策环境

要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地方政府需要发挥自身职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政策引导,发展一批政策性担保机构。通过政策性担保机构职能弥补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能力上存在的不足,发挥出政策性担保机构在行业中的排头兵的作用,引导中小型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逐渐走上运营正轨,从而带动地区融资担保行业规范化发展。

(一)开展授信再担保要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需要结合地区融资行业实际发展状况,为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解决风险与收益严重失衡问题。政府需要组织创办一些具有政策性再担保公司,将地区中小型融资担保公司作为客户,开展再担保业务。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让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信用放大倍数进一步扩大,还能有效分解中小型担保公司所承担的风险,进而促进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发展。

(二)加强地方融资担保行业扶持力度要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需要加强地方政府对融资担保行业的扶持力度,尤其对于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政府要积极推进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客户征信资料及与信贷相关的信息实现线上交流。同时,促进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以此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

四、我国融资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异化现象严重我国融资担保行业发展较晚,相关立法和监管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在行业监管不明确的情况下,一些融资担保机构开始出现失范行为,挂着羊头卖狗肉,减少担保业务,而将经营方向转向风投和集资方面,谋取短期回报和高额利润。这种失范行为往往会引发地区融资行业发展乱象,给社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行业监管体系复杂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由省市和自治区实行就地管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有较大差别,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区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发展以及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监管力度存在较大关联。从我国地区融资行业监管情况来看,东部沿海一达城市监管力度大,融资担保行业发展也更加迅速,融资担保机构自身经营管理也更加规范,风险防范意识和抵抗能力也较高;反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融资担保行业还需要政府给予多方面鼓励和支持,融资担保公司缺乏抵御风险能力,独立性较差。

五、山西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的问题处理

(一)加强地方融资担保行业监管1.采取专业化监督管理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与金融行业具有一衣带水的关系,相互影响由密不可分,地区融资担保行业所面临的诸多风险很多程度上是对金融行业风险的分担,实现金融风险转移。我国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较晚,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监管执行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而金融行业监管具有较强优势,银监部门不仅具备较为系统的监管手段和监管经验,还拥有许多监管方面优秀人才。另外,银监会对地区融资担保业务也具有监管责任和义务。因此,可以通过监管机构的优化和整合,采取专业化监督管理提高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监管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2.加强违规查处力度要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需要在加强监管部门机构设置,进行优化整合的同时,加大对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失范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违法现象严厉彻查,雷霆问责;对具有发展潜质的地区融资担保机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行丛林法则,促进地区融资担保机构不愿加强内控,从而确保地区融资担保业务规范、有序,推动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地区间合作交流,实行信息化管理地方政府对融资担保行业要加大政策方面扶持,针对地区经济不平衡造成的人才短缺问题,地方政府需要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开展地区间经验交流与合作,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吸收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地区融资担保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在管理水平整体得到提升基础上,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对各类融资担保相关信息进行共享,提高地区融资担保机构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解决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提高担保机构经营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融资担保机构抵御风险能力。

六、山西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的发展前景

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存在的实质是弥补了中小企业的信用不足,分担了融资机构面向中小型企业贷款所存在的风险。首先,融资担保机构具有自身特殊性,是在相关法律和规范的框架下通过机构本身具备的信用开展的融资担保业务,这种特征是一般自然人和法人所不具备的。其次,融资担保对政府机构的依赖性较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民间资本大多介入有限,而融资担保业务又存在较大风险,担保机构风险和业务收益往往不成正比。因此,担保行业发展中常常需要依赖于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性支持才能够得以正常运作。山西经济发展出现一些困难,能为融担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有限,对融担行业的经济政策导向、经济政策直接关系到各类资金的投入程度。

融资担保公司发展前景范文6

[摘要]文章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重要意义出发,立足于政府采购信用担保下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部门、物流企业、担保企业、中小企业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促进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政府采购;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138

财政部在2011年政府《关于开展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政府采购诚信体系构建提供条件。目前。据了解,政府采购信用担保主要包括投标担保、履约担保和融资担保三种形式,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担保机构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资金难题的解决。而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核心,选择并利用一个核心企业,基于它的良好信誉担保,深入挖掘和发挥企业第三方物流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和降低融资风险。

1 政府采购信用担保下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政府部门方面

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在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十分重视,进行积极探索的同时也制定和出台相关法规政策文件,但是就目前发展形势来说存在着法规政策文件多、针对性和适用性有待提升。一方面,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采购信用担保下缺乏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法规体系,大大增加了政府部门执行的难度。另一方面,政策大部分都是各个政府部门独立出台的,缺乏针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涉及融资的中小企业来说约束力不足,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再者,相关政策文件没有充分结合实践,大部分属于指导性文件,实施细则和标准不明确,导致政策难以落实。

1.2银行方面

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制定和出台的政策以及宣传广告都非常多,但是由于银行对风险回报比的敏感,导致银行在处理中小企业贷款方面限制比较严格。因为中小企业业务量小、营业额低、资金周转问题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中小企业承担风险和波动能力不足,企业经常面临资金链紧张的问题。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每笔贷款都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操作程序和流程方面,所面对的中小企业数量多、工作量大、成本高,导致银行更偏爱为大企业的融资贷款。再者,因为政府部门担保在银行方面是属于无效的行为,导致政府采购合同没有任何的约束力,政府采购信用担保下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还有待加强,甚至面临着许多风险。中小企业贷款设置标准高、要求严、程序慢,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度。

1.3担保公司方面

就目前来看,中小企业金融融资缺乏担保公司的竞争,因为一般由政府采购部门指定,担保公司和银行对接的现象导致担保公司没有市场化,没有竞争压力的担保公司在工作效率、业务类型、收费和服务方面都不尽如人意,没有把握好市场的需求整体业务和工作缺乏创新,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客观需求认识与分析不足,难以提供专业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优质服务。一方面,手续费偏高的问题挫伤了中小企业金融融资的积极性。担保公司没有结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时间和融资金额等方面因素,中小企业的融资金额手续费都在3%~5%,相对来说中小企业融资利率高、贷款总成本高而利润空间小。另一方面,担保企业业务类型单一。没有立足于融资企业如预付账款阶段等发展情况创新业务,而是在统一的业务流程和收费标准下为中小企业金融融资进行担保,手续繁杂、担保申请审批时间长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丧失了最佳的商机。

1.4中小企业方面

目前市场上中小企业缺乏信用、信誉观念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许多中小企业存在着抽逃资金、拖欠账款等欺诈行为。正是这小部分企业所存在的信用问题,导致中小企业在整体市场中的信用形象降低,也成为银行金融融资名单中的高危客户。银行等相关的金融机构出于对资金方面的安全考虑,在中小企业金融融资方面程序更加严格、政策更加审慎、手续更加麻烦,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其交易成本,也导致中小企业所需要的贷款申请难以落实。

1.5物流公司方面

物流企业在当前的中小企业金融融资方面所表现的问题就是存在着业务操作风险,当然还有明显的道德风险问题。我国物流公司相对来说在规模、实力方面都还比较薄弱,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员工业务培训不足和相关交接手续不明确的问题增大了物流企业货物和资金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再者,当前物流企业对市场信息把握不精准、追踪不及时,难以为银行提供全面有效的市场信息。因为银行和物流企业在中小企业金融融资方面是属于委托关系,关系不牢固可能存在着道德风险,甚至有部分物流企业存在着虚假信息上报的现象,与融资的中小企业合谋出现损害银行利益的现象,最终影响了订单的完成。

2 政府采购信用担保下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发展的建议分析

2.1发挥政府部门作用

要充分认识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在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的作用,从认识出发在积极探索的同时,制定和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和适用性的相关法规政策文件。一方面,把握好中小企业金融融资的现状和问题,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政在府采购信用担保下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法规体系,为政府部门执行提供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推进各个政府部门联合讨论出台政策,增强对中小企业金融融资的约束,确保相关政策文件充分结合实践,适当减少指导性文件,明确实施细则和标准,实施全面有效的管理。

2.2优化银行工作模式

把握好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作用,在制定和出台政策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宣传广告,结合风险回报比适当放松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限制和程序。不能仅从中小企业业务量、营业额、资金周转时间等方面来考虑,还要具体结合市场需求,考虑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风险和波动的承受能力。在综合考虑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的同时,要深究背后原因,慎重考虑对中小企业的每笔贷款,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简化操作程序和流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不存在着偏见。再者,要提高政府部门担保在银行方面的公信力,推进政府采购合同的法律效应,增强对银行的约束力,着重解决好政府采购信用担保下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问题。

2.3推进担保公司业务创新

在中小企业金融融资方面加强担保公司的市场竞争,减少由政府采购部门指定的行为,不直接实施担保公司和银行对接的行为,而是引导担保公司市场化,在激烈的竞争下创新发展,引导担保公司在工作效率、业务类型、收费和服务方面都准确把握好市场的需求,从整体业务和工作出发进一步进行创新,认真分析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客观需求,力争提供专业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优质服务。一方面,合理设置手续费,采取措施提高中小企业金融融资的积极性。担保公司要充分结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时间和融资金额等方面因素,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利率,引导贷款总成本下降的同时为中小企业争取最大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创新担保企业业务类型。要立足于融资企业如预付账款阶段等发展情况创新业务,根据市场需要优化业务流程和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下,适当简化手续,缩短担保申请审批时间,为中小企业金融融资选择最佳的商机。

2.4提升中小企业认识

在市场上要采取措施提升中小企业自身对信用、信誉观念的认识,拒绝抽逃资金、拖欠账款等欺诈行为。加强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的立法,从法律意识培养出发增强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信用形象,将它们从银行金融融资的高危客户名单中删去。也要结合银行等相关的金融机构对资金方面的安全考虑,在中小企业金融融资方面程序积极实施严格的手续和流程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业务需要和交易成本等因素,及时落实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

2.5引导物流公司科学发展

要着力解决好物流企业在当前的中小企业金融融资方面的业务操作风险问题与道德风险问题。引导我国物流公司科学发展,要从规模、管理体制、监督机制、员工业务培训等方面制定明确的标准,明确相关交接手续,推进物流企业货物和资金监管到位。再者,引导物流企业强化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及时追踪为银行提供全面有效的市场信息。要稳定银行和物流企业在中小企业金融融资方面的委托关系,防止任何道德风险或物流企业虚假信息上报的问题,与银行实现互惠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何志婵.政府采购信用担保下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3.

[2]姜超峰.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