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内容范文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等学校开设已有30多年历史,在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经成为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大学生在信息时代解决工作、学习、专业和生活等信息化技术问题,成为高等学校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教育内容。因此,深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其核心是进行教育理念更新、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最终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的整体素养。2010年7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九所“985工程”建设大学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上,各方面专家对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深入讨论,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信息化时代真正提高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会议形成一系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业界共识,并发表“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
该声明达成四个方面共识:一是大家一致认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二是大家旗帜鲜明地确定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三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机制建设,真正确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地位;四是开展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理论、体系和内容的学术研究。近年来,全国高等学校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围绕这些共识,从计算思维研究方面积极推动有关计算思维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研究,并逐步波及理工农医学科、工程领域和社会经济等多个研究领域。,2013年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专家齐聚深圳,就进一步推动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研究,并在此会议后发表计算机教学改革宣言。旨在运用计算思维的概念、方法和理念,产生新理论、成果和技术,提升创新型国家经济、科学和文化的等国家软实力。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正确认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学教育的重要地位,需要把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并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素养教育水平。在重大教育理念转型期,高等学校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构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
二、计算思维对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素养的基本要求
一般认为,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素养是大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及其实践,在计算思维和计算机理论、技术方面获得稳定的技术理论、计算思维、操作能力、技术方法、技术评价和技术反思的综合素养,能够解决信息时代各种计算机科学与专业应用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些技术能力和素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理解现代信息技术世界的必备素质。
(一)大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思维方法随着大数据分析平台、高速移动通讯、普适云计算和全球化物联网等新事物不断涌现,世界许多领域正在发生一系列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以计算思维驱动的计算机技术正在参与和改变当今世界的商业盈利模式、经济增长形态和文化传播方式,在许多领域中人们对于计算思维及其计算机技术参与变革诸多事物的重新认知,可谓日新月异的世界、瞠目结舌的结果。庞大的网上购物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消费方式,传统的商业盈利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面临最严重的挑战与转型。人们开始摒弃了依赖经验和直觉的传统决策习惯,将日益依赖于大数据及其分析而做出的极其缜密的优化方案。汇集庞大数据资源的互联网正在数字化改造科学界、经济界和各国政府管理、运营和协作。随着世界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计算思维及其计算机技术应用将无处不在、无事不及和无人不用,计算思维能力和计算机技术素养成为人们认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要教给大学生科学知识,更要教给他们科学思维方法,掌握解决社会、政治和经济等问题的有效武器,并因此而受益终身。一个国家及其国民没经过计算思维的系统培养,将在信息化世界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导致国家处于落后地位、国民个人无竞争力而言。在一定意义上,高等学校计算思维教育已经不仅是大学生个人能力、素质提升的简单问题,而要上升到影响国家战略安全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国事。因为信息时代只有善于计算思维的青年才是在未来世界占有优势地位,他们才能胜任国家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大学生才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坚定的理想信仰、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充实的知识能力,才能兑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所以,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通识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思维水平和认知高度。生长在21世纪的大学生若不具备计算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素养,将在数字化环境下失去从业竞争优势。计算机逐步成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必需工具,数字化逐步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手段,计算思维必成为一个现代公民必须掌握的基本思维模式。
(二)大学生必须学会计算思维方式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系统学习,教师使计算思维成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思维能力,成为所有大学生处理许多数字化问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当前社会活动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计算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的背景下,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究竟怎样获得计算思维、学习那些知识和怎么学习这些知识,成为大学生接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与学过程中,大学生最重要是运用计算思维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能够用计算机教师解决的可行形式,并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机具体技术技巧,这也是大学强化计算思维培养所强调的重点内容。计算思维的科学价值和深刻内涵,正在被当今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进一步发现、验证和确立。大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比起学会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某个技术,难度要大得很多,相对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某个技术而言,显然运用计算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和根本,大学生接受计算机课程的计算思维培养已经不仅是学会应用计算机,而是掌握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从事任何专业、任何工作都是终身受有益的。
计算思维的培养可以造就大学生具有良好思维习惯、扎实知识修养和锐意创新的专业人才。因此,大学生在必须跟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需要,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创新进取,这是信息时代赋予我国大学生接受建设思维培养、完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习重任。但在传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大学生如何建立计算思维的习得方式、教师如何构建计算思维教学模式都是没有先例可效仿,也是相当困难的。这是因为,比起技能学习和能力学习,计算思维的教学、能力的获得更需要探索、创新。因此,大学生需要具有学习新知的勇气、自我挑战精神来探索和习得计算思维能力。目前,许多大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对课程的一般认识还基本停留在计算机理论学习、操作技能培养的浅显层面。狭义的计算机技能培养观念深深地根植于他们的基本认知中,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否未能深刻反映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性质,不能理解计算思维已经广泛渗透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严酷现实。这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需要抓住教育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大好机遇,开展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切入点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这项改革将会更好地实现专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未来社会大学生对于计算思维、计算机及其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的整体水平。大学生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使得从理论层面理解计算思维的意义、理念、内涵、功能和表达形式,从系统层面科学规划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从操作层面认识计算思维是多元化思维能力之一,从实践层面获得不同层次思维能力的创新思考、研究与探索。
三、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素养教育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纵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尽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高等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院校课程的人才培养、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不能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定位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不能结合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往往教学内容陈旧、学时数量太多或教学质量太差,无法满足社会对专业学学生的基本需要。尤其专业针对性不强、定位不够明确,导致教学内容、知识体系严重偏离专业应用的实际,导致毕业生虽然计算机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计算机应用工具和方法不熟、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缺乏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扎实能力。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教师课堂传授理论知识,课后学生上机练习,虽然也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特别是在实践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过多强调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因此,计算思维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尤其对教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深刻认识计算思维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尽管大家有目共睹高等学校大学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及其成果,计算思维培养已经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依旧需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理论性、制度性和技术性难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仍面临严峻的挑战。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计算思维素质很低,表现为大学生能够很好掌握计算机技术,但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具体问题水平很低,他们不擅长用科学思维而擅长用传统技术来解决现实问题,缺乏创新动力不足、原创成果不多,缺乏引领技术发展潮流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认识到以培养计算思维意识、理念和方法为目标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大势所趋,加快大学生的建设思维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大学生计算思维意识和计算机应用的素养与水平。
(二)围绕计算思维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最大挑战,如何构建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教学体系,涉及教学内容组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法改革以及实践教学建设等基本内容,是课程改革最重要、最基本和最关键的部分,同时也是最复杂的教育任务。如何落实计算思维培养内容、目标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还缺乏足够的教学实践、明确的教学规范和充足的教学资源,还需要围绕计算思维开展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配套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思维的内容表达,清晰阐述计算思维的特征和方法,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讲授,使得学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计算思维认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内容范文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一项相抵比较复杂技术,不仅仅要求技术人员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处理能力,还需要具备高水准的图像处理以及审美能力,对于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例如,在网页设计中,对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就十分明显。网页设计中,最基本的网页代码是html语言,也称为网页文本语言。网页文本语言只是网页的基本内容,而无法实现网页的画面效果。因此,单纯的html语言是无法完成网页设计的。此外,还需要css语言以及javascript语言进行辅助设计。这里,css语言以及javascript语言就属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范畴。例如,如果只是单独进行网页文本语言的编译,其形成的网页媒体模式是没有任何格式的。例如,以百度的首页为例,如果只是进行html语言的编译,其结果如图4所示。显示其中的内容,而毫无格式和美观可言。因此,在进行网页设计中,采用多媒体的技术,利用css语言以及javascript语言进行辅助编译,从而实现绚丽的效果。添加css语言以及javascript语言后效果如图5所示。很明显,添加css语言以及javascript语言后的百度首页变得更加绚丽美观。实际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就是通过采用个技术手段,让画面更绚丽多彩,从而提高视频或者是图像的质量。在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中,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并不断应用到不同领域。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前景分析
对于目前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其应用的范围已经比较广泛。不仅仅是教育行业和企业内部的展示和宣传等。在航天航空以及多个重要领域中,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应用。但是,目前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也即是说,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分析,教育行业的多媒体应用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而重点在于flas设计以及动漫设计等,这两者都是对多媒体技术要求非常高的领域。例如,传统的动漫市场,其多媒体技术水平有限,造成传统的动漫与现代的动画效果差别还是很大。虽然现阶段,动漫的处理以及图像处理等多媒体技术都有了较大范围的提升,但是3D动漫领域依然存在不足。从目前的3D动画制造上分析,还存在画面真实感不足,人物形象呆滞等特点。因此,对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言,其主要的发展方向是3D动画技术。
(三)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内容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图形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229-02
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而计算机技术中图形处理技术已从开始时的图形修改与设计方面,发展为现阶段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学科。这表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图形处理中的应用也就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运用当代计算机技术对图形进行处理,比人工处理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因此,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应用,是时展的必然产物。
1计算机技术的图形处理技术
1.1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概述
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发展是以计算机与其设备的产生为前提的。其是近代计算机技术与电视、雷达技术发展融合所形成的硕果,图形的处理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
自60年代初期始,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从一开始用于简单的图形处理,已发展为一门包含图形硬件、图形专用算法以及图形软件等研究内容的学科。而关于计算机图形处理的准确描述或者说基本内容,即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技术满足人们生产各种图形的需求。这里所说的“生产”即表示人们在计算机所输入的信息本身并不是图形,而是各种描述图形的数据或与之相关的信息,只有通过输入计算机并经过系统处理后,所输出的最后结果才是人们要求的各种图形。
1.2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特征
当代计算机技术的图形处理技术,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主要形成以下几点特征;
(1)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具有很强的再现功能。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图形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当代的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不会因为复制或者储存而降低图形的质量,复制后的图形仍保持的较高的清晰度,而传统图形处理技术复制后图形质量变差,清晰度不高,相对而言,前者对图形的再现功能较强。
(2)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频带较宽。将计算机的语音信息与图形信息对比发现,图形信息所占的频带数量较大,因此计算机在对图形进行处理时的难度也相对较高。
(3)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应用范围宽。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得数据资源的获取渠道变得更宽广,如利用显微镜获取的图形,抑或天文镜截取的图像等,此类图形均可利用当代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4)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灵活性强。在网络覆盖及智能终端普及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可以灵活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逻辑变化或数学公式、美术教学等,很多生活中与图形相关的内容皆可采用计算机图形技术进行处理。
1.3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成熟,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分析其未来发展的趋势,主要朝着以下几个方面;(1)在当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未来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会朝着全自动化、高清化与三维立体成像等方向发展。(2)在高清、自动化发展的基础上,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会向着实际操作、运用便捷以及处理功能集中化的方向发展。(3)时代的不断更替,计算机技术需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理论作为计算机图形处理的实践基础,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为未来的发展中,会以全新的算法和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方向,使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向着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
2当代计算机技术的图形处理技术的应用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由于计算机硬件设备与软件等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图形处理系统功能的不断扩充,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日趋成熟,计算机技术在图形处理上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当前,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
2.1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所应用的领域中,用于辅助设计是其应用最为活跃的领域。当代的计算机处理技术被人们广泛用来进行工程建筑、机械结构与零部件的设计,其详细包括发电厂的设计、化工厂的设计、汽车车身的设计、飞机与船舶外形的设计以及电子线路或器件的设计。设计师利用计算机将样图展现在显示屏上,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图形的审视与修改。当图形设计完成后,可输入自动绘图口令让自动绘图机绘制出所需求的图形,同时还可以复制、摄影或存入计算机等。也可以奖加工信息输出,以供生产时使用,因为系统中设有一套交互式图形处理装置,可实现人机对话。例如,在飞机制造工业中,飞机制造方案的选择与飞机外形的设计需要落实到飞机结构图纸以及飞机几何外形图纸上,而这些工作均可以使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完成。其可以实现飞机外部形状展现、曲线与曲面的拟合、外形数学模型的建立等过程。
2.2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课改的推动下,创新教学的理念以在各大学校开展,在这个“创新理念”中,其中以计算机辅助教学最为突出。而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中,又以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因为现阶段的教育中,不管是高中的数学、物理,还是大学的高数、美术等课程,课程中都包含着许多图形,比如说数学的几何图形、物理的抛物线等,都属于图形。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辅助教学,不但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营造一个充满趣味的课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数学几何图形教学时,可以在连接多媒体的计算C上输入想要绘制的图形的相关信息,利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将所需的几何图形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向学生解释当中的绘制原理。
2.3计算机辅助勘测图形绘制
随着我国的建设工程不断增多,工程勘测工作的任务量也随之加大。当代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程勘测的工作量,有助于促进勘测工作效率的提升。由于工程勘测的地质数据不仅数量很多,而且还具有多样性和计算复杂性,因此绘制勘测图形的难度相当大,再加上目前市场上数据处理软件的品种很多,导致工程勘测出现数据计算的复杂性与处理方法多样性的局面。因此需要寻求有效的方法对勘y数据进行处理,以绘制准确的勘测图。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可以根据勘测数据的特点,在勘测人员输入各种相关的勘测数据之后,计算机系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勘测人员所输入的各种指令完成勘测图形的绘制、复制与存储等。
2.4系统模拟及动画
科技的创新使得人们对图形的表现形态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不再满足于图形的静态模式,对动态图形的表现也更为关注。因此,在人们需求的驱使下,当代计算机技术已经可以用来处理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图形或者是受到外力作用下而产生变化的图形,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都可以讲这些图形的变化过程展现或模拟出来,如化学反应、物体在负载下变形等。同时,计算机技术还可以用来处理向动画这类特殊的图形,将其运用至动画图形处理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及使用效果。例如,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处理技术处理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飞行动画,不仅可以获取飞行器实时运动的轨迹图形,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云、雾或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飞机图形。
2.5计算机辅助园林图形设计
运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辅助现代园林景观的虚拟设计,是我国现代园林建设的主要手段。设计设通过计算机图形处理系统,采用绘图功能,可以将整体的园林立体图形很好的展现,同时利用图形处理技术对虚拟景观进行设计及修改,最终形成专业的、标准的图形,从而应用于现实的筹建之中。在园林建设中,利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能够体现图形的设计的真实性与直观性,使得设计师在对园林的整体设计结构演示时,体现出良好的表现效果,这就能够有效减少建造过程中材料的浪费,降低建筑成本。同时,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还可以实现园林虚拟景观动态浏览及三维动画呈现,方便人们从多角度对园林进行观察。
2.6计算机辅助电视广告、影视动画设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电视、电影等动态画面,其实都是由静态图形或图像演变而来的。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消费者成为了市场的主导者,因此为获得更多的利润各商家、企业不得不利用广告对经营的产品进行推广、宣传。在众多广告宣传方式中,其中以电视广告使用最为广泛。从而使得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在电、影视动画设计及制作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广告制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将产品信息及图形输入至系统中,利用图形处理技术中的三维立体结构,能够将产品的整体信息与形态很好的展现在消费者面前,让人们通过欣赏商品动画信息,激发其对商品的潜在需求。
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内容范文4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说如今的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当中,基础模块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计算机技术在模块化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单元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
当下,自动化办公和无纸化办公是一个广泛的趋势。人们用微型电脑编辑文件,创建汇报,查阅资料,电子邮件,产品设计,网络视频会议举办大师电脑的使用是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计算机基础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必要基础技能。职业学校主要培训的是学生的工作技能和知识,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有针对性的培养,社会需要什么技术的人才,我们就要在课程上做出调整,以快速适应社会的需要。以快速,高效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职位是实现上述创建的对象。职业学校,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有电脑技能的人才培养,在这样的背景要求下,模块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评估方法上,应使用动手操作的形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单元模块+过程能力评估模型的模块化方法。
1 按照知识结构划分
1.1 操作单元模块
基本内容:教导正确使用计算机技能培训,技能培训键盘操作,操作系统的文件操作技能培训,技能培训和文本输入法,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文字输入速度技能鼠标培训,主要作业系统环境配置操作。该模块的目的:研究和培训上面,快速熟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以完成式文字输入,工作,键盘实现和提供各种零件的操作系统通过熟练的学生在使用鼠标和功能。
1.2 文字处理模块
基本内容:文档的基本操作技能培训;文档排版技能培训;表单设计技巧; INFOMATION技能培训;页面设置和打印技能培训。这个模块的目的:通过以上内容的培训,熟练的文字处理能力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报告,如文件的输入和处理。
基本要素:技能培训的基本文件,排版技能培训,表格的设计技巧,INFOMATION,印刷和技能培训的页面设置。内容文字处理学生的能力,如处理和文件输入等多种上述独立训练,研究,完成报告,并完成该模块的操作。
1.3 数据处理模块
基本要素:培训工作簿的基本操作,数据录入的培训,培训的工作表培训图表数据,打印数据处理培训培训工作表的工作表被格式化。在此模块中的数据的学生的专家来处理上述的训练内容的目的,对未来的能力,研究工作,可以得出简单的进程统计。
1.4 演示文稿模块
基本要素:在幻灯片的格式,操作培训幻灯片演示文稿的基本训练基本的操作,设置幻灯片母版,动画设置和移动插入的幻灯片,编辑,培训对象的筛选和培训的操作培训,对象解压和培训包培训演示滑动开关。该模块的目的:培训的内容上面显示的生产能力物体的运动和训练的动画设置滑动开关和筛选培训。
1.5 网络模块
基本要素:通过培训信息,搜索引擎,培训进修的e-mail软件,是常用的工具,通过IE浏览器实时多媒体通信的培训资源。通过培训这个模块的目的如上所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的学习和信息工作,使用互联网访问都涉及到使用互联网的能力,获取信息的工具,与他人沟通,并使学生熟练的使用多媒体通信工具和实时电子邮件。
2 进行交互式技能训练
这是模块化教育的主要部分。在本环节中上,老师有相同数量的技能知识点。让学生独立工作,由子目标的各种设计工作。教育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为主要方式,技能培训,教师个别指导负责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在这个阶段,完全自然的教学,所需的讲座,老师指定目标模块的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实践的实验室或在机器上教给学生的大部分技能。强调简洁,学到手,除非它是突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作业设计的是标准化的,并利用综合技能训练集的应用程序的功能,学生们利用这些软甲来学习和操作,同时来执行相同的任务。教会学生把学习任的完成的过程是很考验教师能力的教育过程。通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提高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完成的能力,同时也为老师惊醒个性化指导创造了相关的条件。
3 模块实践
由于知识隐含在学生能力评估,而不是对知识的掌握在我们的主营业务的运营能力,这种评估方法被称为程序评估。评估考核是贯穿我们整个教学过程的。这种方法是允许失败的,不只是要记录失败,还要提供相应的纠错机会,一直到它成功为止。在一个独立的模块,通过考试后所需的各种技能,根据学生模块设计部分的工作要求和自身的利益,完成一个有意义的工作设计,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综合运用学到的技能和玩法,模块在电脑室的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测试的机器上。学生认可后,通过本模块末尾的机器设计和测试工作,就是学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将被纳入整体评估之间的考试淡化期末考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后进行评估。在机上包括的组织,命题,确定考试形式,给出评估的评估过程。组织:评估一定要在教学部门的负责下进行。任课教师要组织学生上机操作,并且要参加指导。命题工作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形式:以学生动手回答的方式,记录考试成绩由电脑评估。评估:评估结果分为分为两种合格与不合格,三考试合格的,以通过。学生谁没有通过个人参与这一评估下一版,直到它通过评估结果合格的学生毕业。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高度重视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培养创业人才,是运营商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全面查清认证过程。近年来,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已成为垫脚石求职者,许多雇主和就业条件,在计算机应用评估方法的基本过程的第一个,你也可以把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评估方法。模块化教学前,已通过学校老师教,学生学,然后在机器上完成学业,教师辅导这种模式,学生操作机器知道什么和怎么练,教师无法找到通过实践学生的疑虑和缺点。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创新环境。
4 结语
总之,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职业院校的学生们今后要用到计算机的地方非常多,这也将会成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一个硬性指标,如果计算机的操作使用不过关,将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问题。由于模块教学可以将一些复杂、抽象的计算机知识变得简单与直观,便于学生们去理解。因此,教师应该要充分的调整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实施模块化教学,对此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教学的相关内容是值得深入分析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李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4).
[2]陈冲.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实践[J].科技资讯,2011(23).
[3]钟经经.浅谈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J].职业(下旬),2012(02).
[4]刘瑜平.模块化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应用[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08).
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内容范文5
关键词:双目视觉;匹配算法;计算机视觉;立体匹配;相位一致性
1.计算机视觉系统分析研究
1.1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双目立体视觉
计算机视觉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视觉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是一门新的学科。视觉是人们认知事物的重要途径,视觉是人们对视觉信息获取、处理和存储的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人们通过照相机来把实际的事物拍摄下来转变为数字信息,并通过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队获取的视觉信号进行处理。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图像的处理分为获取图像、特征抽象选取、事物识别及分类和对三维信息的理解。获取图像主要是通过摄像机和红外线等技术对周围视觉事物进行获取,并通过计算得到和真实事物相应的二维图像,二维图像主要是数字图像。计算机视觉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是数字图像的获取。可以看出计算机视觉研究最基本内容是三维场景距离信息的获取。在计算机被动测量距离方法中,有一种重要的距离感知技术叫作双目立体视觉。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是其他计算机视觉技术无法取代的一种技术,对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研究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工程应用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1.2计算机视觉理论框架
第一个视觉系统理论框架的提出是以信息处理为基础,综合了图像处理和神经生理学等研究内容而建立的。这个视觉系统理论框架是计算机视觉系统的基本框架,与计算机视觉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视觉系统的研究是以信息处理为基础的,从理论层次、算法层次和硬件层次3个层次进行研究。计算机理论层次主要是表达系统各个部分计算的目的和方法,对视觉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进行规定,输入作为二维图像,输出是以二维图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三维物体,视觉系统的目的就是对三维物体进行分析和识别,通过计算对二维物置和形状进行重新建立。算法层次对计算机规定的目标进行计算,算法和计算机表达有关,不同的表达可以通过不同的算法进行实现,在计算机理论的层次上,算法和表达比计算机理论的层次要低。硬件层次是通过硬件来实现算法的一种表达方法。计算机理论层次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时最高的层次,取决于计算机的本质是解决计算机的自身问题,不是取决于计算问题的计算机硬件。要更好地对计算机系统和框架进行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区分3个不同的层次,计算机理论的含义和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计算机的目的,表达算法含义和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计算理论的方法和输入输出的表达,硬件的实现的含义和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物理上对表达和算法进行实现。计算机视觉处理的可以分为3个阶段,对视觉信息的处理过程从最初的二维图像的原始数据,到三维环境的表达。第一阶段基元图的构成,基元图是用来表示二维图像中的重要信息,主要是图像中亮度变化位置及其几何分布和组织结构,图像中每点的亮度值包括零交叉、斑点、端点和不连续点、边缘等。第二阶段2.5维图描述,在以观测者为中心的坐标中,表示可见表面的方向、深度值和不连续的轮廓,基元是局部表面朝向离观测者的距离深度上的不连续点表面朝向的不连续点。第三阶段三维模型表示,在以物体为中心的坐标系中,有由体积单元和面积单元构成的模块化多层次表示,描述形状及其空间组织形式,分层次组成若干三维模型,每个三维模型都是在几个轴线空间的基础上构成的,所有体积单元或面积形状基元都附着在轴线上。视觉理论框架图如图1所示。
2.基于计算机的视觉立体匹配算法研究
视觉立体匹配算法是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一种计算机算法。立体匹配算法作为计算机立体视觉问题研究的重点,快速地实现图像对应点的匹配来获得视差图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立体视觉匹配算法根据基元匹配的不同可以分为相位匹配、区域匹配和特征匹配3种,其中区域匹配算法可以减少计算负担,区域匹配算法实时性高,应用前景广阔。计算机立体视觉通过对人的双眼进行模仿,在双眼的立体感知中获得信息,从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获取物体的三维深度信息,这就是深度图的获取,把深度图经过处理得到三维空间信息数据,二维图像到三维空间实现转换。深度的获取在双目立体成像视觉系统中分为两步,首先在双目立体图像与图像之间建立点对点的对象关系,双目立体视觉算法研究的重点问题是解决对应点之间的匹配问题。其次以对应点之间的视差为依据对深度值进行计算。双目成像是获取同一场景中两幅不同的图像,两个单目成像模型构成一个双目成像模型。双目成像示意图如图2所示。系统的基线B是两个镜头中心的连接线,空间点w(z,y,z)作为世界坐标的值由(x1,y1)与(x2,y2)进行确定,如果摄像机的坐标位置和空间点w世界坐标的位置重合,图像平面和世界坐标轴xY的平面就是平行的。如果两个摄像机在坐标系统中的原点不同但是它们的光轴平行,那么双目成像计算人们可以看图3所示,图3表示的是两个摄像头连线在平台xY的示意。
立体视觉的成像过程是成像的逆过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大量的数据信息在从三维影像向二维图像进行投影的过程会出现丢失的现象,所以视觉系统要通过自然的约束条件才能保证获取正确的解。这些约束条件在减少匹配的计算量方面可以提供有利的帮助。针对基于区域匹配快速算法,还可以应用基于视差梯度的匹配算法,这种匹配算法应用较大的搜索范围在边缘的特征点上进行搜索,采用视差梯度在非边缘区减少搜索范围。应用计算机视觉立体匹配算法可以减少成像匹配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计算机立体匹配算法征点的提取是算法的关键问题,今后的研究方向重点是对有效特征点提取方法的研究。
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内容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教学改革;教育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62-02
[作者简介]杨小劲(1969―),男,江西南昌人,本科,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一、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
信息是指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信息的技术。狭义地说信息技术可以分三种:第一种,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第二种,“2C”技术,即计算机技术与电子通信技术的结合(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第三种,“3C”技术,即计算机技术(Computer)、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与控制技术(Control)。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主要功能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变成教师的得力助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已经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信息技术应用得当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获取各种形式的信息,拓展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大学生的学习观念。1.提供信息资源库。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将会空前地扩展师生的信息源,使广大师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网上信息资源。2.大学生借助计算机可以更好地自主学习。高性能的计算机配以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可以扮演“辅导教师”的角色,大学生可以按照系统设计好的学习程序进行自主学习、答疑辅导、网上考试。3.计算机作为教学的工具。专门的工具型教学软件提供了展示、处理某类教学内容的平台,一般的工具软件如Word和Powerpoint,也可以用在教学中。4.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交流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教师可以与大学生进行远程在线交流,也可以方便地对大学生进行网上指导。5.计算机作为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的工具。教师可以用计算机来辅助测验,也可以用计算机管理教学。
三、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的教学特征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教学呈现以下显著特征:1.教材的多媒体化。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和声音等信息进行处理,并辅助以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更丰富、更直观的信息。2.教学的个性化。创造性是个性的核心,想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潜力,就要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其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3.教学的多样化。信息社会可以为一切愿意学习的人提供学习机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改变高校的教学方式
新媒体、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对高校教育方式改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首先,它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要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授课对象的特征去选择、设计教学过程。其次,它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学生可以借助各种先进的媒体有效地获取知识。互联网的普及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比课本知识更丰富、更及时的知识和信息。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最后,它改变了高校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极大地变革了传统教学模式,并产生了全新的教学模式。表1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
信息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充分发挥其优势可以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强有力的学习工具,逐步改革高校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教学互动方式。1.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更加丰富。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课件承载着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媒体的展示性和交互性,从而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2.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有效扩展。信息技术不仅是丰富的资源,而且是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计算机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媒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软件、学习内容,可以自主地选择信息、反复操作、强化训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活动。3.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更新。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进行教学再设计,更新教学方式。如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性教学,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型学习。4.师生互动教学方式得以实现。信息技术具有共享性的特点,在校园网上开辟“精品课程”“在线讨论”“优秀教案共享”“我的培训任务”和“我的考试”等栏目,实现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测试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如网上虚拟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出现,信息技术更新了教育模式,拓展了传统的学校、教学和教学对象的内涵,所有这些都预示着、呼唤着对高校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贾晶.实现课堂教学变革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N].中国教育报,200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