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思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原理课程思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原理课程思政

机械原理课程思政范文1

关键词: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23-02

一、课程介绍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是高职食品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目的是使高职食品专业的学生获得必要的食品加工机械的理论、工作原理、工作过程等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食品加工机械的操作能力及选型能力,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时选用食品机械和相关工艺革新打下必要的基础。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等课程。但高职高专因为学制只有三年,要在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的食品专业课。因此,相关专业负责人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只保留了《机械制图》一门课。这样一来,就造成了食品专业的学生在机械基础的理论方面比较薄弱,导致对食品加工机械内部构造、工作原理理解不透,加之本课程的课程量较少,只有32学时,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上述情况的出现,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中跳出来解决问题。

二、常规的教学方法及其缺陷

常规的教学方法就是黑板理论教学与实验室简单的加工机械操作。教师进行理论教学时按照教程内容逐一讲解。从机械的原理到构造,仅是利用教程中的插图。虽有实验室的加工机械可以弥补学生的认知缺乏,但是食品加工机械种类繁多,学生无法一一接触,这种教学使得学生对机械的认识缺少直观性和想象空间,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

三、相关的教学改革

1.本科院校的改革。针对上述的情况,已有一些本科院校如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针对该课程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采用了诸如计算机动画设计、利用学校设备资源、举行讲座、让学生参与教学、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等措施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利用专业群优势,强化课程群建设,以此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1]。山东理工大学轻工学院也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教学手段、加强与改革实或教学环节等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2]。

2.高职院校的改革。高职院校如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采取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显著[3]。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对该课程进行调整,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重新制定课程标准,改革原有教学手段,用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竞争力[4]。

四、笔者进行的教学探索方法及效果

笔者自教授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起,便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探索。

1.针对市场需求,确定授课内容。本专业每年都会到企业进行广泛的调研,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的内容中有一项就是关于食品加工企业的设备情况,比如学生就业企业使用的设备类型、企业的生产是否使用新技术、新设备,设备的型号、产能、对操作者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等。通过这些调查,笔者把企业中常用的设备进行归类。确定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哪些设备要求学生重点学习,哪些设备仅要求学生了解即可。通过调查,企业常用设备及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如下图所示:

市场时刻在变化,调查每年也在进行。因此,上表的情况也会因为市场的情况而变动。这种针对市场的教学很受企业欢迎,每年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2.现场教学,直观明白。高职学生因为专业课程设置的缘故,机械方面的理论基础较差。因为本专业在实验室安装有部分食品生产配套设备(如表所示)。因此,笔者在有些章节的学习时,会采用现场教学的方法。笔者把学生带到实验室实地接触食品加工设备,进行理论及结构的讲解,然后再进行设备操作。现场教学直观明了,学生可以轻松掌握设备的原理和操作。同时,学生对操作设备倍感兴趣,现场学习上手很快,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3.企业实习,课堂延伸至企业。本院食品专业每年都有学生去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完全按照企业员工的要求上班下班。学生经过培训可以直接操作企业的规模化食品加工机械,对设备的原理和操作的认识更深了一层。课堂知识延伸到到企业,学校课堂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掌握牢固透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既可以验证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亲历感受企业文化。学生思想上获得了激励,回到学校后,端正了学习态度,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实习使得学生受益良多。

4.视频资料辅助教学,通俗易懂。近年来,很多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视频教学的方法。视频资料能够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融为一体,能够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符合90后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习惯和兴趣[5]。笔者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此种教学辅助方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从网上寻找一些视频资料。视频资料包括设备的原理动画和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比如粉碎设备、果蔬清洗设备等设备的原理动画,也有方便面、巧克力、饼干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学生对视频资料的兴趣浓厚,因为视频直观地再现企业生产的实况。学生观看视频如同亲临其境,对设备的原理和运作过程一目了然,并且视频中生产线比较完备,产品生产从起始的原料处理到最后的产品包装一应俱全,使得学生能够熟悉产品的整个工艺流程及相关设备的操作规律,增加其对教材知识的掌握。

五、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合格专业人才

从以上可以看出,围绕本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涉及多个方面,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教学改革不是目的,改革是为实现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服务。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合格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方法,还需要得到最优的执行。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合力来实现。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这对教师素质提出了高要求。食品加工设备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教学方法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马海乐,邹小波,等.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6):106-108.

[2]周泉城,陈善峰,等.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7):178-179.

[3]王海东,贺峰,等.《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理实一体”教学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1,41-43.

[4]朱亚珠.调整高职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结构[J].科技信息,2012,(35):301.

机械原理课程思政范文2

关键词:化工基础实验;教改;课程思政;人文素养

大学课程教育教学承载着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方向与科学定位,通过人文知识、科技技能及科学理论的课程学习和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群体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和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构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良好社会意识。面对新时期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仅有专业知识,没有服务国家、关心集体意识的大学生不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的人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培养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强,且具有良好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的大学生,是目前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体现。既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又有服务国家需求,把个人目标放在国家发展中去布局和设计成为当前及今后长时间内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1化工基础实验教学课程思政引入的必要性

大学实验课程教学需要放眼国际,不断改革创新,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2-4]。化工基础实验课程突出强调实践性和工程性,是继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四大化学之后设置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化工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矿物加工及过程控制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课程内容涉及团队协作综合实验项目、设备正确安全操作验证实验项目、创新设计实验项目等,这些实验内容特别需要课程思政的提前融入,如服务大局、团队意识培养、安全规范操作意识强化、个人责任意识明确、严谨细致科学精神养成。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十分注重将能力与素质培养贯穿始终,把课程思政与教育管理思维融入其中,从化工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建设、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建设、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实现有机衔接、协同一体,不断改革创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和保障。

2化工基础实验教学课程思政的创新方法与运行策略

2.1建立化工基础实验指导教师教学团队,树立团队合作教育样板

建立化工基础实验指导教师教学团队是凸显课程思政的重要布局和顶层设计,一支坚强有力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团队能够科学把握化工基础实验教学发展方向和未来设计。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基础实验教学团队,包含了多名教授、副教授为主力,少量讲师补足,老、中、青梯队培养的队伍建设,强有力支撑了化工学科和专业发展。在实践中化工基础实验教学团队采取根据实验项目分组的方式,建立八个师生团队,从实验预约、预习,到上课过程分工指导,再到实验结束答疑辅导,分工明确,人数随任务有机配合,实现扬长避短,查漏补缺,相得益彰的团队指导优异功效。同时,通过指导教师组建团队教学,也让学生看到,团队精神、团队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化工基础实验教学中课程思政的高质量融入给学生树立了样板和示范。这样,上课时学生就会积极配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服务大局意识和团队价值观,毕业走向社会后,就会自觉站位社会主义国家大局需求和服务全局的献身精神。

2.2针对具体实验项目开展特色课程思政教学,安全教育润物无声

课程思政教学不是死的、僵化的内容,需要教学内容有机切入、无痕衔接和润物无声。针对具体实验项目开展特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化工基础实验指导教师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政治需求巧妙融入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树立为国家民族富强而读书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如,在化工基础实验教学项目中有板框式机械压滤操作实验,针对部分实验设备需要用力压紧板框操作,经常会有同学不听老师课前指导与实验提醒,误将实验设备压滤机框架移动,出现压破脚的操作,取放安装板框时不小心掉落砸伤脚的操作,试验操作压力设计过大滤浆泄出污染环境及操作人员衣物,甚至损毁设备情况,还有丙酮吸收实验中带压操作与实验中丙酮溶液的吸收输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管控操作,这时适时引入或提前介入社会主义国家公共安全教育,把遵守实验室安全、实验安全操作和集体场所公共安全教育普及同学们,说明安全对于化工相关专业同学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安全操作,才有理想实现的可能;没有安全意识和安全规范操作,不仅无法学习知识、掌握本领,还可能破坏公共财物,甚至伤害自己、危及他人及公共安全。这样,学生面对危险结果,就会高度领会课程思政的安全教育要领与细节要求,学习掌握规范安全的实验操作,锤炼高素质实践能力,达到安全教育不是空口说教,而是润物无声,提高实验教育教学培养质量。

2.3创新小组化实验培养个人责任感,提高课程思政与主体教学内容有机衔接

小组化实验是目前化工基础实验教学的理想模式,组内同学具有不同分工和任务达成,协同配合开展实验。通过在小组化探索实验过程中不断创新,经历了小组人数6人组到4人组的三分之一核减提升、随机组合到男女生搭配优势互补协同改革、同班级实验小组到不同班级打乱建制自由组合、按照学号分组到学习成绩优劣生搭配的共进退团队组合模式等不同改革创新;在此不断教学改革过程中,及时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也创新课程思政伴随模式,在讲授实验主体内容和指导操作过程时,传授同学们团队小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当有的小组成员不认真学习和协同操作实验,指导老师及时加以提升,融汇课程思政教育的个人与集体、小家与大家、小集体与国家需求的辩证统一,强调民族大义和国家荣誉面前个人努力与个人牺牲的必要性、光荣性、正确性。例如“流体动力学综合实验项目”,根据实验项目特点要求操作过程团队4人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完成,包括1人监测协调实验整个进程,1人观察仪表指示值变化,保证在稳定条件下进行操作,1人操作及1人记录数据。产生不合数据、规律、现象时应及时集体讨论分析其原因,控制进程,防止意外,故实验需要大家共同操作协调完成。所以每次课程最初时段,教育学生一人关乎实验成败,引导明确个人责任意识,实现立德树人,思想引领。这些课程思政教育有力促进了实验项目学习与实验技能教学内容领会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对团队精神与组织协调的感悟。

2.4对标化工基础实验课程教育国际化及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创新做细培养严谨科学精神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专业已经多次通过国家专业认证,化工基础实验作为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根据化工基础实验教育教学要求,实验教学过程还在不断改革创新,以提升实践教育国际化及标准化,同时,根据课程思政教育要求,引入技术过硬、政治合格的国家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化工基础实验单元操作中“离心泵特性测定”实验,因为是带电和带压力操作,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针对性提出离心泵操作实验特殊注意事项,结合国际质量管理认证ISO14000仪器设备安全规范,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指导老师课前检查全覆盖)专业教材及化工专业认证相关部分具体国际标准要求。实验中要求严格遵守离心泵操作规程,经教师检查同意方可接通电路;操作过程中发生故障或意外问题必须按设备及仪表停车步骤停车,及时报告指导教师。在教师处理故障或意外问题时留意学习,观察分析问题并与老师探讨,以提高学习深度和防范今后意外。做完实验先将有关的水源、仪表、设备按顺序关闭,然后再切断电源,经教师检查水、电、气源确定关好方可离开实验室。细节教育决定了化工基础实验教育教学质量,这里融入了规范严谨科学意识的思政教育,操作不细致不规范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也影响实验顺利开展,而大学生人才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若缺乏规范和严谨意识,不仅影响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也影响国家建设,因此将家国情怀融于知识技能学习,加深学习过程规范性和严谨意识非常必要。

3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制度和规范保障

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建设。为实现化工基础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国矿业大学针对化工基础实验课程工程化实践特点,除了常规实验室管理要求外,融入了很多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人文建设的课程思政建设思维[12-15],如实验安全准入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课程思政内容质量标准等。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强化安全意识,严格主体责任,明确规范细节,强化爱自己、爱集体、爱国家的基本素养养成教育,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一体情怀,使大学生意识到人才培养过程离不开规范化管理,从而强化组织意识。实验课程规范建设至今,没有出过任何责任事故,有力保障了课程思政与实验教学技能培养双丰收的教学效果。构建化工基础实验课程思政实验室文化与软环境建设。根据教育心理学及工程实践环节课程学习特点,具有人文氛围的软环境对于化工基础实验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良好铺垫。我们把先期学生实验实践、创新发展的竞赛图片,展示在实验室玻璃幕墙及实验走廊显著位置,在实验教学的课程思政环节随时融入或展开示范。近五年来,基于化工基础实验课程而获省部级及国家级奖项获奖人数多达300余人,所得奖项级别高、影响大,对实验室文化氛围营造及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带来明显促进,在先进同学激励下,每年基于化工基础实验的化工大赛都有大量同学参赛并获奖,有力促进和带动了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提升了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

4结束语

机械原理课程思政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

[作者简介]李宝江(1976- ),男,河北曲阳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在读博士,河北体育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化。(河北石家庄05009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303443)和2013年度河北体育学院级教学改革支持项目“基本原理教学法研究”(项目编号:2013JYZHC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54-0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和提升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运用的研究也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侧重传授具体知识的专业性课程有所不同,它更侧重于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在课堂授课时不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领会和应用教学内容上就会感到困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相对独特的性质,必然要求加强对教学方法运用的研究。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研究的必要性

1.转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的需要。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宏大而空泛,它既不像专业课程那样体现某一领域的具体知识,又不像计算机和外语这类公共课那样具有实用价值。还有的学生认为,许多内容在中学就已经学过了,现在的课程内容与之前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不愿意再下功夫学习。从教师角度而言,在课程特点和课程内容既定的情况下,要改变学生的这些认识,就必须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通过运用适当的、丰富的教学方法来将课程变得生动活泼、贴近实际,使学生在了解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后,学会用正确的立场和方法来看待和分析社会当中的现象和问题,从而切实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用性。

2.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和动力的需要。无论是什么课程,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是实现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学生对课程产生了兴趣,便可以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习兴趣就转化为学习动力,学生的收获就大;反之,学生的收获就小。由于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学习兴趣缺失、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往往不好。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时,受学生欢迎和认可的程度是不同的,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有差别。

3.厘清教师对教学方法认识模糊的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认识模糊的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对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教师认为讲好课更多的是要在教学内容研究上下功夫,只要把教材研究透了就能游刃有余地讲解,教学方法再多也是要讲好教材内容,没必要过多研究,只要按常规来就可以了。二是对教学方法的规律性认识不深。很多教师也希望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些创新和改革,但简单尝试过一些新的方法后发现效果不理想,感觉还是传统的讲授法比较保险,结果又回归到了起点。这两种认识都是因为对教学方法研究投入的精力不多、思考较少,对教学方法的规律一知半解,没有了解到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不同特点的教学内容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方法创新容易脱离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的思政课教师也认识到了灌输式教学应当进行改革和创新,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在探索过程中,往往是为了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改变。这些改变相对于过去传统的、单一的讲解法虽然是创新,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听讲,上课的形式也变得灵活多样,在实际的运用中往往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由教师讲学生听变为过于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结果由于课时限制、学生的课堂发挥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容易打乱教学的计划安排,容易脱离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2.教学方法运用不够灵活。在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讲解法、启发法、讨论法、专题法、案例法等,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一种表现是授课时过多依赖一种教学方法,如过于注重讲解法,讲解的又大部分是教材上的内容,而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拓展,或者又过于注重讨论法。对于某一部分教学内容来说,某一种教学方法会非常适用、效果理想,但对另一部分内容来说可能就效果不佳,而且长时间运用单一教学方法也会使学生产生听课疲劳。另一种表现是教师在尝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时,对一些新的方法的运用过于机械,或者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或者按照相关教学方法的理论来进行,结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3.教学方法的运用忽视学生的状况。学生的状况包括学科背景情况、教学班级的学风情况等。从学科背景上来说,学生有的属于文史类,有的属于理工类,不同类别的学生知识结构是不同的。这一点常常被忽视,尤其是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对于同一案例,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是不同的。从班级学风状况来说,如果班级整体上乐于向教师提问或进行交流,讨论式教学就容易进行,如果班级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刻苦,启发式教学就容易进行。如果忽视班级的学风状况,就容易在课堂上出现冷场或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况。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效运用的具体途径

思政课在教学方法运用上存在不足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学术水平不够;二是对教材的内容研究不透;三是对教学方法的规律性和适用性的研究不足,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忽视了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此,运用好教学方法也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提升教师自身学术水平是运用好教学方法的基础。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术水平,对有关理论在深度和广度上有较好的掌握,对一些实践问题有了解并有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辅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大大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学术水平有限,仅能做到对教材的熟悉,讲课内容脱离不了课本,即便教学方法再多,也是言之无趣,学生就会觉得乏味,认为与自学没有区别。因此,提升教学效果单纯从教学方法上找窍门而不在学术水平提高上下功夫是行不通的。教师的学术水平是运用好教学方法的基础。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一要加强研究,二要加强思考。加强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在熟悉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研究教材中反映的理论和各理论间的关系并做到了然于胸,以便能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除了理论外,还要熟悉和掌握一些知识性的内容,比如党的历史、重要人物的概况、重大历史事件的情况等,同时还要搜集整理大量的、合适的案例。二是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本身也是一门学问,大类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具体来说又有很多种,而且还在不断发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适用条件和内在的规律性,只有把教学方法的层次体系、具体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规律了解清楚,在实际运用中才能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加强思考主要是指要了解社会热点并有形成理论思考。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获取各种新闻资讯越来越方便。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必须要跟踪了解并形成思考,这样在课堂上与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时才能引导他们学会用正确的立场和方法来分析。

2.深入研究教材是运用好教学方法的前提。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必须要以对教材深入的了解为依据。深入研究教材不仅仅是对教材的内容做到熟悉,更重要的是了解教材所要传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材的特点。比如“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的基本原理,教材的特点是比较晦涩难懂。如果仅仅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就难免会运用传统的讲解法依照教材一章一节地去讲解,用概念解释概念,用理论阐述理论。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只知道一些术语和结论,在头脑中形成碎片化的知识点,而难以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更难以在实际中运用。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应该用总分法,先把教材中体现出的基本原理进行提炼和总结,对学生进行总括和简要的介绍。学生具有基本原理的框架性结构后,教师再运用案例法让他们去体会和理解每个原理的具体内容和运用方法。这样,学完这门课程之后,学生就有了运用原理的基本条件,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会闪现出原理的框架,进而相对清晰地知道有哪些具体原理可以运用、怎么运用,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实现多样性与针对性的统一是运用好教学方法的途径。研究和运用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引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使他们真正掌握一些理论知识,掌握一些分析、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把课程体系转化为思想武器。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并且还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当中,对于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机械,不能照搬,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认为新的就是好的。应依据教材的特点、教材中不同章节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做到多样性与针对性的统一,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4.实现因材施教是运用好教学方法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公共课,要面对整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不尽相同,他们过去在中学政治课中所获得的知识存量也有差异,同时不同班级的学风也不同。这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性课程相比,教学难度更大。这种现实状况更凸显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了解本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当然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教研室教师间的互相交流,更需要教师尽快熟悉授课班级学生的具体特点。对于文科类的学生,由于在高中阶段政治课是必修课,很多知识曾进行过记忆强化、存量较多,可以多用一些探究式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方法等,使他们对理论的掌握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对于理科类的学生,则要以传统的讲解法为主,把有关的知识进行串讲,使他们对理论的基本内容从了解到熟悉,同时辅以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案例来使他们加深体会与认识。对于不同的教学班级,也要根据他们的学风情况相应调整教学方法。总之,要切实实现因材施教,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机械原理课程思政范文4

关键词:基本原理;课堂教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64-02

一、既有逻辑又有重点

基本原理是高校四门思政课中最为基础性的课程,相对来说抽象程度最高,也最难学习和讲授。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如何讲出逻辑性,又能同时突出重点。理论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在于它的逻辑性。什么是“逻辑”?无论何种逻辑,都意在指向事物的内在组织性,即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就基本原理而言,教师对其整体上的把握非常重要。只有整体上真正把握好了,才能在讲授时做到目标明确、主题清楚、过渡自然、表述流畅。在讲授什么是这个问题时,如何把握狭义和广义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应坚持创立、继承与发展的基本线索。教师在处理整个教材内容时,应重点突出狭义创始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在继承和发展问题上应注重突出后来的者的创新性发展。况且,就目前高校四门思政课的课程结构来看,基本原理之后就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课程。也就是说,完全没有必要把“毛”单列出来,作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讲。

就狭义而言,包括马哲、马经和科社三大组成部分。其中,马哲是理论基础,马经是实际运用,科社是价值目标,三者当然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但它们之间又具有紧密的逻辑递进关系。从现行的教科书来看,全书的篇章结构基本上是按照这三大块筹划、编排的。如何对这三者进行恰当的教学处理,是依次递进还是有所偏重?我们认为,基本原理的教学,应该按照依次递进的方式进行,不能有所偏重,更不能废弃某一部分内容。至于三大块,如何处理各自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就只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各自的性质、特征和功能以及时代的需要程度等情况来决定取舍了。基本原理三大块,每一部分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教学中如何安排,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教师应该注重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不能只是进行简单、机械的顺序罗列。在讲授“绪论”部分时,教师就应跟学生解释清楚,最起码给学生一个很鲜明的印象。在讲完马哲部分后,如何转入马经部分,再转入科社部分,教师都应该设置相应的“链接点”,使整个教学过程保持始终如一,而又显得有头有尾、首尾呼应。具体到每一次课来说,教师应该按照“引入课题—展开论述—归纳小结”的基本思路进行,中间可以适当穿插设问、提问、对话、演讲或讨论等环节。但是,光强调逻辑性也不够,必须同时强调重点。然而,假若只是为了突出重点,不惜破坏各教学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往往会给人一种拼凑、突兀的感觉。如果上一个观点还没有完全讲清楚,就开始了下一个观点的讲解,结果就会变成完全没有重点内容的授课。

二、既有理性又有激情

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精不精彩,能否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光靠逻辑的力量和重点的选择,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带着激情而又不失理性地讲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与效果。

课堂教学必须看施教的对象——学生。由于基本原理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解和接受起来确实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教师不要把本来较为抽象的问题弄得更抽象,而应该逐渐把抽象深奥的内容弄得比较通俗易懂。

在一些基本原理课堂中,不少学生不是在看专业书籍或英语书籍,就是在玩手机或“打瞌睡”。我们应该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但我相信,教学过程中的理性和激情是最有说服力的雄辩家。只要教师的讲课既有理性又有激情,那么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就会被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所牵引和鼓舞,始终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第一,对理论有整体上的理解和把握,并且熟悉教材中的基本观点,能做到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对于比较陈旧的观点,能够适度地推陈出新;对于争议较大的观点,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对于错误的观点,能够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和批驳。

第二,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调应该尽可能做到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错落有致。一般说来,语言要尽量通俗化,自然平实,交流互动性强;语速应该适中,不快不慢,同时讲求轻重缓急,依授课内容和所产生的相应情绪而不断变化,进而营造别出心裁的教学氛围。

第三,巧妙利用身体语言。教师应注意脸部表情,应尽量放松心情,面带微笑上课;有意识地设计含有特定意蕴的教学手势,并做到规范和适度,准确传神;要培养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在讲到精妙处时,也就是完全“投入”时,使眼神能够迅速传递感情和交流信息。

三、既有灌输又有互动

基本原理的教学不同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思维引导和训练的过程,如黑格尔所说的,通过思维训练以达到“别的目的”。如何引导和训练?首要的方法就是灌输。灌输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但是,一旦灌输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变成了强制性的,那就走向了教学目的的反面,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基本原理的教学只能使用适度的灌输方式。当讲解某个观点时,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不能只把学生当成“接收器”,而应该把学生当作主体看待,尽量避免持续不断的讲解、分析和叙述。否则,即使教师讲得再怎么卖力,再怎么辛苦,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必须有技巧,不能让学生觉得教师是在进行灌输。除了前面所说的外,还可以尝试采用设问、提问、对话等互动化教学策略。因为,设问、提问、对话等都是师生交往、沟通的双向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启发性。在引入课题时,或在处理各个教学点之间的过渡衔接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适量的设问。这样,不仅教师可以轻松地切入待讲的课题,而且加强了学生的思维卷入,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使整个课堂气氛变得相对活跃。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大都放在新课题的引入环节,或者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之中。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提问时应把“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进行分离组合,既要有“是什么”或“为什么”的提问,更要有“是什么”和“为什么”相结合的提问。至于对话,则是比设问和提问更高级的一种教育方法,也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应是一位话题的“设计师”。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既切合教材内容,又能使学生真正对教材感兴趣并能不断激发学生对话兴趣的问题。

其次,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参与对话,而是在对话的平台上实现互动的交流。除了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外,应多激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对答案提出质疑。

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围绕学习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相互答疑、争辩,合作解决各种问题,将个体的独立思考转化为全体的共享成果。

机械原理课程思政范文5

关键词:SWOT分析法;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农业院校

作者简介:简秀梅(1977-),女,广东广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讲师;蒋恩臣(1960-),男,黑龙江富锦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 广州 5106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华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资助课题“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式及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51-02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瓶颈。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尤其是一次能源的大量消耗而对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1]2001年,岑可法院士对“热能工程”专业提出改革,自2003年以来浙江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江苏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对原有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进行改革,并申办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本科专业。[2]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包含的知识综合了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本科专业。如何在专业建设上既能充分体现农业院校专业培养特色,又能很好地满足广东对能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系统分析的问题。

一、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Weihrich)提出来的,其运用系统学原理并能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因素;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因素,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目前,该分析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多个领域。

现在很多高校成立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以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为主,以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然而,就目前来看全国农业院校中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极少。因而,本文首次采用SWOT分析法对影响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列出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构建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SWOT矩阵图,做出最优决策。[3,4]

1.影响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内部因素

(1)优势(Strength)。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具有鲜明的特色、宽阔的专业知识面,是一个能源、环境与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学科。[5]其中涉及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科学、系统工程科学等专业领域。且华南农业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覆盖农业机械化工程、生态环境学、土壤学、遗传育种、植物栽培、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农学、发酵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拥有设置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学科较完整的相关专业和研究力量,为多学科教学与合作研究创造了条件。

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以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为主,以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6]而华南农业大学本专业依托的华南农业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所、广东省普通高校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能源植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目前已配备满足生物质能源学科所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育种、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学科科研的仪器设备。另外,“能源植物良种选育与生物燃料转化和综合利用”获得了华南农业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支持。以上这些工作均为我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优势。

(2)劣势(Weakness)。农业发展随人类社会发展而衍化,其基本规律是从单纯的种植、养殖业等拓展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大学的发展也遵循着这样的基本规律,即从专科性学院慢慢发展成为多科性院校,并朝综合性大学发展。[7]我国的高等农林教育起源于19世纪初,建国后建立了独立设置的高等农林院校,主要是单科性的高等农林院校承担高等农林教育任务。[8]现在,我国38所普通本科农林院校已经在朝综合性大学发展,覆盖学科门类一般都达到7个以上,全部覆盖了农学、工学、理学和管理学四个学科门类,开设专业均在50个以上,有的甚至超过80个专业,但相应支撑的硬件和软件很难满足要求,不可避免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7]

2.影响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外部因素

(1)机会(Opportunity)。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的认可以及中国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使得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我校立足于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省,同时广东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约束瓶颈进一步凸显,电力短缺,煤炭、石油供应紧张局面相继出现。[9]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引导下,能源类企业纷纷花巨资添置各类环保设备,但现有的能源和环保技术人才数量和质量难以适应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造成很多设施处于闲置或使用不当状态,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0]因此,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应用人才不足的问题。

同时,能源与环保产业的发展还将催生一系列新生职业,如为整个能源和环保业发展做出整体规划的能源管理师,对企业环境做出评估的环境评价工程师,还有资本运作能力较强的环保经纪人等等。基于这些发展机遇,将会有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所以,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应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发挥其专业优势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向相近相关专业渐进拓展。[2]

(2)威胁(Threat)。尽管我国在部分新能源产业领域已具备相当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资源评价、技术水平、成本控制、市场机制等多个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障碍和瓶颈仍未消除。[11]如:水电面临着项目前期储备不足、移民和环境保护成本增加等问题;新能源面临着装机容量大而发电量少,发展速度快而效益低,资源、资金浪费严重以及并网难、消纳难、调峰难等问题;目前政策支持的重点和补贴对上游研发和下游应用补贴较少,对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以上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新能源企业的投资回报率相比其他行业偏低,使得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障碍。

同时,社会对于复合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人才的过度需要,使得课堂教学对于人才的培养形成固定化的模式,缺乏创新,忽视了对基本实践和应用能力的训练。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跨学科特征,复合型知识体系难以在课堂一一得到实践。

二、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SWOT矩阵分析(见表1)

表1 SWOT矩阵分析

三、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建设的定位与探索

我校与第一所设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浙江大学在培养模式上是有区别的,[12]我校是农林院校,培养目标定位是以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且就目前来看全国具有该专业的农林院校极少,如何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既能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特色,又能很好地满足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这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系统分析的问题,关于此方面我们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各高校根据学校的特色、生源及就业去向、市场需求等情况而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动态发展的。[2]高等农林院校应根据自己的类型、办学定位、特色和地方社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13]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能源利用和环境系统工程开发和设计知识的,具备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等工程设计、试验鉴定、选型配套、设备维护、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不仅具备了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而且其培养目标也完全顺应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2.培养要求的制定

学生学习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与能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相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工程及设备的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与生产管理的综合能力。

毕业生在业务培养方面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本专业方向所必须的数学、化学、力学、机械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机械设计、化工原理等基本理论或基本知识;掌握以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环境保护相关课程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工程技术能力;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初步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3.课程体系的设置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建立跨学科、文理渗透和以探究精神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在开设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通识课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4,15]

第一,通识教育课程:如思政、军体、计算机、英语必修课程及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第二,基础教育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必修课程。

第三,专业教育必修与必选课程:如“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概论”、“生物质资源学”、“生物质能源工程”、“能源生物技术”等专业必修课程;“现代仪器分析”、“风能利用工程”、“光伏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学”、“能源经济管理”等专业必选课。

第四,专业选修模块课程:如生物质能源选修模块,包含“沼气工程”、“发酵工程和能源材料学”;如可再生能源选修模块,包含“风力发电原理与应用”、“流体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和“太阳能利用技术”;节能减排选修模块,包含“节能技术”、“清洁生产”和“企业节能审计与评估”。

第五,实践环节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总之,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能源与环境人才是构建创新型能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农林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社会对能源与环境保护人才的迫切需求的良好机会,构建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产学研平台,培养出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建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能源与环境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09,(2):174.

[2]王丽丽,李文哲,王忠江.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优势及其未来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0,(6):54-56.

[3]张素萍.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SWOT分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1,(12):1068-1069.

[4]王蓓.基于SWOT的《商务交际》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和改革探析[J].考试周刊,2011,(80):10-11.

[5]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建立相关资料[EB/OL].http:///chinese/633753497059375000.pdf.

[6]专业介绍: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EB/OL].http:///HTML/ReadNews_zsgz_zyjj.asp?SID=00741.

[7]张金山,林文雄.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科学定位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6):10-12.

[8]周迎萍.基于农林院校学科专业特色的舞台艺术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1):92.

[9]彭丽频.广东省能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经济增长[J].中国市场,

2011,(2):145-147.

[10]佟庆伟.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5):15-18.

[11]闫强,陈毓川,王安建,等.我国新能源发展障碍与应对:全球现状评述[J].地球学报,2010,(5):759-767.

[12]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分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介绍[J].宁波节能,2008,(3).

[13]朱军,肖朗.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17-18.

机械原理课程思政范文6

摘 要:当代社会对“软实力”特别是对团队合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典型零件测绘是一门分组教学的课程,教学中通过小组教学这种模式多角度地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该文结合典型零件测绘课的特点阐述了小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典型零件测绘 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139-02

“软实力”简单的说就是“对人”具有待人诚信和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对事”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己”具备一种责任意识以及抗挫能力。当代社会对“软实力”特别是对人际交往与合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用人单位在选择录用人才时,十分重视考核其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状况。然而,近年来用人单位对新招聘毕业生的短期工作情况反馈较多的一项是:不少毕业生在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上,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而且总是表现得过于自我。目前大学教育中以基础和专业知识教授为主,以课堂考试为主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独立思考与完成,加之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膨胀,导致现在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缺失现象非常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个体价值的实现及职场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探讨。

1 问题的提出

团队合作能力是可以培养出来,但是如果离开一个有效的载体来空喊团队合作,团队合作将是一个空中楼阁。典型零件测绘这门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是将机械制图原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重要环节,也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由于典型零件测绘这门课程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能够令同学们在知识的共识、共享与共进过程中感悟与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零件测绘教学的时间,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尤其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典型零件测绘这门课程在省内应用型高校中一般都是采用小组教学的模式,根据笔者对省内高校这门课程的授课情况调查,发现在实际的小组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1 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技能不足

在课程的实施中,发现小组内有的成员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画草图、标尺寸,很少参与组内讨论,缺乏与同学的交流,有些组员认死理,很难接受别人的建议,这些现象反映了现在的高校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习惯在学习中取得个人优势,不善于强强联合或者强弱互补,缺乏与同伴交流及与团队合作的意识与技能这一现象。

1.2 团队成员的个体职责不够明晰,缺乏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

在课程的小组实践中发现,教师只是安排每组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轴套、盘盖、箱体等各类零部件的测绘工作,小组实际操作中角色分工不明,成员的参与机会不均,很多学生实际上要么是各自为政,要么只依靠其中一人或几个人,没有分工也就没有合作,很容易导致“搭便车”和“吸盘”效应。

1.3 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调查发现,很多高校该门课程的考核评价不够完善,成绩的很大部分都是材料的提交,这使一部分学生课堂上不思考、开小差、纪律性差,但材料都提交最终也通过课程考核,这种考核机制极大地降低了小组教学的初衷目的,也降低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效果。还有些评价机制过分看重个人在团队中的表现,缺乏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估。

2 如何在典型零件测绘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1 以“领导能力”遴选小组长

调查发现,这门课程的分组一般是两种,简单的是按寝室分组,复杂一些的是按制图能力的好坏。组长一般就是寝室长或者画图成绩好的同学。组长的主要工作就是协调组织好整个小组的运作,在课程小组实施中存在的角色分工不明、“搭便车”等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组长工作的不得力。可以看出在遴选小组长时最应该着眼的就是“领导力”。在教学中若选用具有领导才能的学生担当小组长,可有效地将团队的一盘散沙转变为有序的“全民总动员”,组长合理安排课程分工,组织每一个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课堂任务,通过合作完成任务,既避免了个别学生在课程中无事可做的现象,又使学生树立了团队合作的观念,加强了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意识,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2.2 教学实施中以“课堂案例“渗透团队合作

调查发现很多学校该门课程教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只是在素质标准中顺便提到团队合作,在实际教学中一般都少有提及。而团队精神需要通过对群体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长期的实践合作中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和认同感,再通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强化团队合作,从而使学生自发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因此,在典型零件测绘课堂上、在每一次的教学中,要安排一定课时,分析该次课上大家的团队合作情况,并将团队合作意识、精神等融入其中。并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宣传为什么社会如此需要团队合作、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等。通过分析讲解,使大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知道如何实践团队合作。

2.3 制定“个体与团队考核关联”的新型课程考核方案,实现多元化评价

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该门课程考核方案中学生成绩的大部分是学生把最终的材料上交,教师根据材料给出的分数,这样就出现了在小组教学中组内只有一至两名同学在思考、在画图,其余同学只是旁观者,快结束的时候把材料抄上补齐的现象,这部分旁观者同学由于把思考学习的任务都变相转移到组内一至两名同学身上,自己无思考的动力,就出现了睡觉、偷着玩手机,东张西望等现象,极大地降低了小组教学的初衷目的,也降低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研究了“个体与团队考核关联”的课程考核方案,把组内个体随机变成团队代表进行多元化考核,个体的表现与团队表现息息相关,这样就使组员在教学实施中不敢懈怠,集中注意力,从而真正达到“全名总动员”。

3 实施的关键问题及思路的创新之处

3.1 关键问题

实现分组的公平性,使每组实力相当。

可参考与此次课程联系密切的且已经学过的相关课程的成绩,同时结合学生的自律性等各方面表现进行分组,最大程度上实现分组的公平性。

每组考核实现个体选择的随机性,去除主观性选择。

改变以往的点名提问方式,随着上课的进行,教师对学生已经有所了解,难免会产生这组点好的学生,那组点差的学生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每组抓阄选择的方法,实现选择的随机性,剔除主观因素。

3.2 思路的创新之处

(1)“个体与团队考核关联”的考核方式,提高团队成员参与积极性。

该文研究的考核方式,既不是单纯地考核个人也不是单纯地考核组别,而是个体与团队考核关联,由于考核个体的随机性,将以往小组中“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转变为“帮助表现弱的同学一起前进,实现人人进步”的良性小组合作效果。

(2)个体选择的随机性,实现小组团队的“全民总动员”。

由于考核个体的选择是随机的,每个个体的表现都与团队表现密切相关。此种方案的实施就使那些不想学习,三心二意的学生觉得因为自己“一个蛆子坏一缸酱”拖累别人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另一方面,组内学生也不想自己的成绩被弱的同学拖差,也会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去帮助基础弱的同学,从而达到“全民总动员”。

4 结语

大学生毕业后一般都是在工作单位的团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个人的力量较团队力量来说,比较薄弱,要想有好的发展,必须跟团队一起努力做出更突出的业绩。所以,团队协作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而团队合作需要载体来实现,典型零件测绘不应该只是巩固知识,而是应该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该文利用典型零件测绘这一载体,认真研究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总结了一些思路,希望对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庞洪帅,高艳萍,张娜.高校电工学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4):272-274.

[2] 李华兰.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J].广州化工,2014(5):174-175.

[3] 李晓云.从思政课教学的维度透视大学生合作能力[J].高教研究,2013(11):199-200.

[4] 王泉.当代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