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1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江苏省高校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常用软件,提高信息素养,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提高教学质量,各高校都在积极研究探索“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新的教改方向。多数研究成果忽视了一个更需关注的群体――非艺术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学生。
笔者所在学校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划分成三个教学层次。层次一:本一本二文科类专业,课程名为“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I)”,总学时72学时,其中30学时上机,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能通过期末考试和全国或江苏省一级考试。层次二:本一本二理工科类专业,课程名为“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Ⅱ)”总学时48学时,其中10学时上机。层次三:本三所有专业,课程名为“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I)”总学时80学时时,其中30学时上机,基本要求同层次一,期末难度稍低点。所用教材均为艺术学院的所有专业归属于第一层次,采用“理论+上机”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这样的安排对授课的老师和听课的学生来讲都是不小的挑战。笔者在2015-2016第二学期,承担了艺术学院音乐师范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共3个班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I)”课程的教学,现有条件下尝试了各种努力,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还是没有明显改进。期末理论考试卷面不及格率高达85%,相当于笔者同期承担的该课程其他专业班级考试的及格率。非艺术院校的艺术生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改迫在眉睫。
1艺术类专业信息技术基础教学问题分析
1.1艺术类专业新生学习能力弱
艺术类专业新生学习能力弱,高考录取时文化成绩就比文理专业低很多(如表1)。与成绩低的特点相随的还有学习兴趣低,自控力特别差,对文化课的学习缺乏信心。具体表现:压根不想学,迟到早退现象屡禁不止,课堂纪律松散,交头接耳大有人在,课堂提问,一问三不知,还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导致课堂利用力低。
1.2重专业课,轻文化课,厌信息技术课
基于兴趣或将来的就业压力,艺术类专业学生为了“一技之长”更愿意将有限的学习时间花在专业学习和专业训练上。更重要的是,一些专业优秀的学生往往将从事社会兼职和参加文艺演出作为不上文化课的理由,并且还是那么的冠冕堂皇。因为社会兼职过程中的被认可以及演出的成功使他获得了文化课一时无法给予的成就感。殊不知,这种忙碌占用了他们学习文化课的大量时间,包括学习“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时间,班主任随意的批假,无形中给学生一种“只有专业课才重要”的错觉。
客观上,“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与音乐师范和音乐表演专业结合得不是十分紧密,与后续专业课几乎无直接联系,无法引起学生的自觉重视。另外,学好“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需要较高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能力,这显然与擅长灵感、直觉等形象思维的艺术类专业学生不符。“不得不学”和“自认学不好”的长期纠结最终将导致厌学。
1.3合班教学模式不利于艺术类专业学生
高考前艺术特长的培养普遍采用“一对一”教学模式。进人高校后,除了文化课,音乐专业的多数课程都是在琴房或音乐教室采用小组教学甚至是一对一教学。这种长期的个别化教学使得艺术类专业学生尤其是音乐类学生特别依赖这种手把手的师徒交流模式。“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面向全体新生开课,受师资和教学资源的约束,理论课不得不采用合班教学模式,这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离开老师一对一指导他们觉得无所适从,产生无能和无助的感觉,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
合班教学加大了教师课堂管理的难度,无法保证深入的师生互动,也无法及时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多数学生被过滤在教师的关注之外,尤其是教室后排的学生看不清、听不清,学习积极性削弱,最终成为低头族,人在,心却不在。
1.4课后巩固措施缺乏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与授课计划保持基本一致,教师在课堂上通常不会花费足够的时间进行提问,课堂练习或者小测验。课后教师会通过布置作业来督促学生看书复习,为降低作业批改难度,提交的作业内容偏基本概念,答案基本是书中原话且固定不变,结果多为“一个学生做,多个学生抄”。真正需要思考和概况总结的重难点习题虽然也布置了,终因没有强制提交的要求,学生在平时几乎不做。等到考前抄上答案,死记硬背一番应付下期末考试。这种只学不练的学习状态,必然削弱课堂学习效果。
1.5考核形式单一
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I)”课程考试采用闭卷考核方法,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上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因为平时作业无法反应个体差异,平时的上机练习也不便评分,所以最终的考核实际上只与期末考试成绩和上机考核成绩有关,助长了学生应试和投机的心态,使得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都不近人意。
1.6教学管理部门不重视
教学管理部门的不重视表现在多个方面:1)没有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单独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与文理专业统一计划、统一要求、甚至统一试卷;2)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监督较少,无人倾听教师和学生的感受。偶有督导,多数情况下是为完成听课任务,很少与教师有深入交流,起不到监督和桥梁作用;3)对教学结果漠不关心,卷面不及格率再高也无人约谈,平时成绩虚高无人问津;4)试卷分析形同虚设。在课程考试试卷分析表中,教师根据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统计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各分数段的人数及百分比,对学生学习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其原因进行了简析,还提出了本课程教学拟改进措施及意见。遗憾的是,除了教师本人,估计没有第二人认真读过这些分析和意见,因为多年来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一直未被重视。
2艺术类专业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进措施
2.1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课程教学计划
艺术类专业学生人学时文化成绩低,文化基础差且学习能力弱,不擅长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思维,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随意而散漫。他们爱专业、重实践,独立好强,擅长展现自己,张扬个性。因此,要针对这些特点制定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设置合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融入信息理论和知识,增强信息意识,提高信息技能,促进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教学场所以机房为最佳,便于硬件的展示和拆装、软件的安装和卸载、网络的配置与使用及各种专题训练(WIN7、WORD、EXCEL、POWERPOINT、IE、OUTLOOK)。教学人数60左右,以不超过机房可用机器数为宜。课程考核可以参考江苏省等级考试采用无纸化网络考试,占总成绩60%,总成绩的另40%来源于各专题训练的系统当场评分的加权平均值。这种考核模式使得学生不得不重视过程学习,不得不放弃对老师送分的幻想。
2.2借助解决问题来激发理论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为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重视,教师需要打破“教师讲课,学生完成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改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讲评”的新模式。即教师围绕将要学习的新内容设置一个能串联各知识点的问题(如表2),学生通过自学在课前尝试自行解决问题,形成书面材料,课上由学生合作完成问题的回答,教师有针对地讲评和补充纠正,完成教学内容的小结。
表2中问题的设置兼顾了知识点和实用性,能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购置一台心仪的计算机并使其可用是这些大一新生普遍想解决的实际问题。课堂交流的强制性则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外因保证,也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调、乏味和被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若能主动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树立威信,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学生便能亲其道,信其行。在此基础上,想要学生适当做些课外作业巩固所学,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3借鉴“框架”教学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践学时,用于学生熟练WINDOWS 7和OFFICE 2010办公软件的操作。考虑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对这些内容已有所学,新的实验教材对操作步骤撰写又特别详细,故采用学生自行练习,老师按需个别指导的模式。实践表明,按照实验操作步骤的指导,学生依葫芦画瓢能做出最终效果,但实验结束后,对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印象不深。
造成上述Y果的原因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过度关注细节,忽视了软件整体功能和界面全貌,忽视了任务要求。所以,学生自行练习之前,建议教师先结合一个功能齐全的样张,带领学生全面了解软件的功能、特点、用途和界面,再对样张中实现的各功能对应的菜单项或命令项进行讲练,样张中未涉及的使用频率较低的菜单项做提示性讲解。学生自行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屏蔽操作步骤指导,通过回忆教师讲练内容完成实践任务,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查阅“帮助”菜单,自行解决问题。
2.4加强艺术类专业学风建设
学风的好坏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学习动机和态度是否端正,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毅力是否持久,学习求知欲和竞争意识是否强烈,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尤其是文化课的学习效果。加强艺术类专业学风建设离不开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制度的制定应以激励为主,惩罚为辅,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其权威性和严肃性不容践踏。学风建设应该贯穿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并要发挥好班团干部在学习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
2.5加快学习资源和平台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保障
将课程内容制作成电子课件、教学视频或微课等形式,连同在线测试、在线评分、在线讨论等功能整合成一个课程在线学习系统,能较好地解决现有教学模式暴露的各种问题,真正实现一对一教学、因材施教、过程考核等美好愿望。学习过程不受时空约束,能弥补艺术类专业学生因兼职和参加文艺演出而不能上课的缺陷。教学资源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借助在线测试和评分系统,教师布置的作业在“量”和“质”上能得到保证,反馈也更及时,教师可以将节省的批改作业时间用在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上,用于答疑解惑。
2.6加强重视,勤于管理和监督
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力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①加强监管与激励并重的制度建设。②制度的实施不能流于形式和台账整理,制度的监管机构与实施机构要分离。③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和处理。例如,督导听课后要将听课意见和感受及时向教师本人及教学管理部门反馈。又如,教学管理部门要及时汇总教师在授课记录本上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困难,并想办法及时解决。再如,不能放任试卷分析表中暴露的卷面高比例不及格问题。④多渠道收集教学质量信息,认真分析和研究对策。⑤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2
1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及要求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1)理论知识,主要有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媒体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库技术等;2)实训模块,主要有网络应用、Word文字编辑处理、Excel电子表格应用、PPT制作、FrontPage网页设计等。教学要求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让大学生对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一定深度、广度的理论知识及相关的应用操作技能,并达到一定的熟练度[2-3]。
1.2教学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及手段陈旧。高校“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时相对较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大部分教师使用PPT进行提纲式理论知识讲授,容量大,速度快,很难做到精讲。一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较少。学生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少主动性,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2)学情分析不够。生源地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求存在差异,许多中学仅仅是针对高考的要求进行学习和强化训练,导致学生的水平差异明显,而高校教师缺少对学情的有效分析,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3)实训环节重视不够。一方面,验证性内容居多,缺少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实训项目;另一方面,在实训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指导、督促、检查,不少学生在实训时间与朋友聊天,甚至打游戏、玩手机,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4)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了解不多,缺少科学有效的考核、检查及评价,教与学的过程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这一层面。以上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参加省大学计算机一级考试的通过率不高。改革教学模式,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1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
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是互联网技术与移动技术背景下产生的“电子资源+远程教育+互动”的模式。利用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师重新组织设计教学内容,构建移动环境下的知识模块,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并实现师生、生生的多维交流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1)让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更加便捷有效。教师将教学计划及教学课件等电子教学资源及时上传到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学生使用移动终端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并通过该平台的测试系统检验学习效果。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学习互助,增进友情,增强自信心,增加成就感。2)让教师的辅导更有效。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检测系统能自动、及时记录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师的辅导更及时,师生的交流更便捷。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已经成为学生的学习中心。通过该中心,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学习日程安排、学习记载、成绩查阅、错题订正等功能[4-5]。
2.2微课的应用
微课是由多种资源有机构成的、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和呈现方式的、基于网络运行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短小精悍却又富含多种资源类型,并具有交互性强、动态生成及半结构化等特性。传统的教学视频一般以完整的一堂课为单元,讲究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但与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习惯已经不相适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微时代。这些为学校开展微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开发重点是课程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并通过学校的教学公共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这种别具一格的教与学的体验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微课的应用,特别是“翻转课堂”,缺乏有力监控和驱动,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极高。很多学生不能迅速适应,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技术辅导,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丰富的网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度思考学习内容[7]。
2.3MOOC应用
MOOC(MassivcOnlincOpenCourse)是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模式的简称,译为慕课[8]。“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释放大量的课堂时间,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
1)教学模式的转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组织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动性和主导性。“翻转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愉快,学习视频形象生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MOOC以微视频为主,辅以教师讲授,交流方式灵活,资源丰富,信息量大,视觉效果突出,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课外延伸学习资源,拓展视野,培养综合素质。
3)时间的灵活性。网络和多媒体中的资源可供学生随时查阅、复习,实验视频可以反复再现。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自由选择内容,并可跳跃式观看教学微视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次学习。
4)教学资源的共享。学校备课,统一设计教学内容,系统分析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邀请教学名师授课,实现资源共享[9-12]。
2.4Lanstar
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应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系统LanStarV9.0,包括管理、教学等40多个功能模块,具备无线网络环境管理、平板电脑教学、广播教学、课件录播、考试、教学监控、教学辅助、防逃脱及行为管理、远程维护等功能。多样化广播教学方式、影音结合满足不同教学形式的需求。利用屏幕广播,教师在教师机上的理论讲解和实验实训操作内容通过网络直接传输到学生机上,从而实现教学观摩学习。利用转播功能,教师可以指定学生进行操作和讲解示范,其他同学观看。教师机可以实现三屏(教师机的屏幕画面、摄像头画面、聊天窗口画面)广播,也可以广播现场画面,实现师生互动讨论。利用网页广播功能,可以同时打开教师机和学生机的IE浏览器,同步显示浏览网址。通过USB摄像头,师生可以进行视频聊天和音频交互。在音视频交流的同时,还可以开启聊天模块,实现线上讨论。利用网络影院,教师端可以将各种影片数据实时广播给学生,实现多媒体视听教学。利用多频道网络影院功能,通过多频直播方式,可以一次性同时进行多路视频文件直播,学生机自由选择观看。通过该软件内嵌的专业录播系统可以实现一键整合录制及直播。录播系统具备课件录制、录制多媒体文件管理、课件回放等功能。教师端进行窗口广播时,学生可以将教师所做的操作和内容讲解录制成文件存储在学生机中,并通过使用屏幕回放功能直接调用、反复播放和学习[12-15]。教师可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高效控制教学进度。教师机可远程操作展示电子白板内容,进行相关教学指导;可以远程遥控学生机,统一执行同样的操作;可以开启学生机的电子教鞭模式。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测评实时获取学生的反馈。系统提供优秀、良好、一般、差等4个等第,学生可以提交对教师的评语,测评结果可实时统计,并保存成Html格式文档。系统提供完善的应用环境,实现教与学的配合。通过作业提交功能,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并及时反馈。教师启动网络共享目录后,学生端可以打开教师机的共享目录,浏览和下载文件。教师机执行网络考试时,学生可进行考试,遇到问题时,可使用提问功能,与教师单独沟通。考试系统具有课堂测试、试卷编辑、考试执行、试卷分析等功能,在课堂上可以快速进行小测验、小调查。课堂测试的设计题型支持单选、多选、判断、填空、问答、调查等,可实现统一批改和统计分析。
3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3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生源特点;“教学做考”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119-02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江苏省高职非计算机专业一年级统考的主干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前沿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紧扣江苏省计算机一级B等级考试大纲,提高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因此将“教学做考”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高职《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实际意义。
一、“教学做考”合一思想的精神实质
陶行知先生倡导“要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这里的“要什么”,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陶先生认为,教、学、做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二、高职教育推行“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目的与教学效果
此课程的设置目的是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网络、软件和多媒体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培养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必须通过省一级B等级考试才能具备毕业取证资格。
(二)《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现状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特征是: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分开,造成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离。理论教材以教师教为主,实验教材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
(三)高职院校生源特点
1.认知发展处于新阶段
在高职学习《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年龄一般18~20岁,学习能力的发展处于元认知阶段。大一学生对元认知知识掌握得最好,而元认知监控能力却较差。因此,对学习中的漏洞、薄弱环节、作业与考试中的错误等缺乏补救意识,很少反省自己的问题和针对性地进行补缺。
2.学生类型呈现多样性
生源主要有两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同的专业,招生对象不同,有的专业只招收理科生,有的专业只招收文科生,有的专业文理兼收,这就造成了在同一专业的同一个班级中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3.学习态度令人担忧
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对于大学中大信息量的授课方式和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充分认识和适应。如果理论教学内容只是概念的讲解等,那么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枯燥,容易造成学生的恐惧和厌烦心理。近几年来,学生在学习《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主要表现为对操作感兴趣,但不会灵活使用;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够透彻,不善于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有学生谜恋网上游戏,学习有时缺乏主动性。
三、“教学做考”一体化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实践方法
目前的国内外高职教育,只重视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统一,却忽视了教与做的统一,忽视了教师教学与实践的统一。这样的后果是,只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而忽视了教师的实践环节。基于这种认识,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结合教材、课时安排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将“学做”合一和“教做”合一有机结合,并结合省计算机一级B考纲的要求和学生职业能力考证的规范,践行“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诠释“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结构图
其一,教师的教是在做,学生的学也是在做,教与学统一在做上。其二,做是最主要的,教和学要以此为基础进行;同时,教又从属于学,要符合学的需要来教。最后,做是学的依据,更是教的指南。
今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而言之,“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结构图与陶先生提倡的做可谓一脉相承,离了做则谈不上职业能力培养,更谈不上创造和创新。
(二)“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教做”合一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适合讲授,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教案(如学习内容、重点,如何切入主题、如何讨论、使用哪些例子和图表、布置哪些作业等),制作讲稿(投影片上字不宜多,句子不宜长;切忌按投影片照本宣科。多使用图、表,让投影片上的文字和图片适当地“动”起来,还要穿插一些演示、例子、问题,产生节奏并与上次课程的内容有所呼应)。
2.“做学”合一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单元一至七单元七部分的实验内容,实验指导书上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实验课开始时,教师应采用机房的教学软件教会学生下载实验素材和导学软件(校内FTP资源库)。实验课过程中,学生分组边做边学,做的过程中遇到难点后,教师再分组指导解答。这种方法能为具体的教学活动规定一个终极目的: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学到真知识。
3.“教学做”合一
在实践中,师生的角色会发生互换,教师的教是在做,学生的学也是在做,教与学统一在做上,以“教学做”合一教学方式为主。比如《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课程综合部分的三大实验内容,知识的综合程度较高,必须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光凭书上的步骤和导学软件采用“做学”合一方法不能解问题,这时,教师就要灵活变化实验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合一。除了在学中做,还得更多地将教结合于学和做中,才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做好应当解决的实际问题。
4.“教学做考” 一体化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6-02
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目前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作为大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入门教育,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并且具备计算机的应用操作能力。作为医学院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面对的授课对象是医学生,该门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利用计算机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在本专业熟练应用计算机的目的。
一、 医学院校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l、学生缺乏重视
由于医学院校绝大部分学生是学医的,非理工科,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具备足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不需要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在我校,原计算机基础课程起初为90学时,后缩减到72学时,目前该课程学时只有54课时。这缘于大家认为这门课程就是会些办公软件就行了,不需要那么多课时。然而,课时减少,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还要保证学生的等级考试通过率,使得我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难度增加。
2、学生水平差别较大
由于各地区各学校的差异,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水平参次不齐。一部分学生在初高中时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连电脑什么样都没见过。很多中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仍有一部分中学未开设。还有许多中学这门课程都是在高一开设,会考过后经过高二高三两年的应试高考,学生知识的遗忘率很高。此外,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面相对来说还非常窄,各学校教学内容不统一。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浏览网页和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等。基础知识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很多采用了大班上课的形式,安排几个班不同专业的学生同上一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同样的内容。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不一,统一的教学内容,通用的教材,统一的课时无法兼顾各专业各层次水平不一的学生。
3、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陷入应试考证泥潭
多年以来,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都是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相联系。在我校,学生从入学就被告知自己的学位证书和计算机一级考试挂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紧紧围绕等级考试的大纲来进行教学,这就使得学生把精力都投入到应试的学习中。虽然考试成绩很高,通过率很高,但实际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却很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受限于在校期间掌握的知识零散单一,与实际应用脱节,达不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标准。
4、教学内容和社会脱节
在我国的高等医药院校学教育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与医学专业严重脱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少有专门针对医学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材,也少有教师针对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实际运用作内容上的补充。
5、传统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计算机教学强调以教师的演讲演示为中心,"讲解-演示-上机练习",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模拟性地进行操作。这种教学形式没有充分体现出计算机学科"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实际问题,只能生搬硬套课堂上模式,不会创造性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对计算机课程缺乏兴趣。其结果是计算机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不能很好的掌握。在我校,目前学生的计算机学习仍然以机械记忆和模仿操作为主,在课堂上做完教师布置的上机实践任务后,如果教师变换一下题目,很多同学就又不知所措了。因此,"重传授知识,轻自主研究实践"的传统计算机教学已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要求。
二、 对医学院校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思考与建议
1、教学理念的改革
首先,学校要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建设,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给与绝对的支持。可以适当提高该课程的学时,学校机房提供充足业余开放时间。其次,计算机教师的观念要转换。计算机教师应该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地位及教学核心内容有全新的认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需要全面、概括性地讲授计算机技术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和重要概念,能使学生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认识计算机和应用计算机,培养他们在计算机应用与处理信息能力方面的基本素质。同时能将计算机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更好地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为此,教师要走向社会,深入医院等相关单位做调查研究,了解社会上的用人单位需要用到那些计算机人才,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教学内容的改革
医学信息化已是医学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了解国内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结合学生就业需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确保教学内容紧扣时展步伐和社会需要,是培养医学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医学院校应为大学新生介绍医学信息化的发展和趋势,教学案例的设计也应选取医学领域的实际应用,突出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我校目前采用了江苏省医药类院校计算机规划教材。该教材中将医学信息标准化、常用医学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计算机网络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纳入授课内容之中,对医学院校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验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引导知识技能的模式,如多媒体和网络部分,以介绍简单的医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医学信息搜索引擎的使用等实例对学生进行实训操作。
另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可以采取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内容分级对待。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删除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内容,譬如说windows对文件的管理。除了掌握大纲要求的基本操作外,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于计算机起点比较低的学生,尽量从简单的基础知识介绍起,授课学时给与增加。譬如在讲解对于Excel软件的使用时,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授课内容外,可以给部分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使用Excel软件进行医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3、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可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项目案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组织教学为主,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去探索和完成项目,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学习转变为在教师组织下的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软件时,先授予学生一些基本的操作,然后从网上网罗一些有趣的PowerPoint例子,让学生具体地去分析该幻灯片的基本操作,模拟相应的效果去制作新的幻灯片。学生以自己的审美眼光进行作品的设计构思,老师的课堂主导转变为"授人以渔"的全程引导,以此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再譬如,在教师指导下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讲授word操作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电子病例,或者和专业相关的电子板报。每个学习小组先就该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要达成的目标并做出运作规划。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明确学习目标及计划,以便于明晰分工、统一行动。各学习小组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各小组间再交流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丰富与完善自身的学习成果。对电子板报排版的过程就是对Word软件中段落设置、字体设置、图片设置,页面设置等一系列知识点的复习和回顾。这样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轻松掌握了Word软件编辑文本的方法。
除了传统的"板书+多媒体"式的课内授课形式外,我校还引进的清华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可以建设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教室以外的丰富多彩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教学平台上包含了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包含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等其他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为学生自学提供良好平台的同时,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4、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校目前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采用无纸化的考试方式。试题包含理论和上机,理论由20道选择题、10题判断题、10题填空题组成,占50分。其余为操作题。考试时,学生进入考试系统答题。考试系统自动选题,自动配题,自动评分。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占30%。平时成绩由上机实验、平时小测验以及课后作业构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收集学生上机实验作为平时上机实验成绩;学生的课后作业可以通过项目设计成绩来考核;平时的小测验通过考试系统来进行。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这种考试有一定的弊端,考试形式和省等级考试形式一样,完全是一种应试的考核。可以对考试形式加以改革:首先是以通过等级考试为前提,所有的教学安排要紧紧围绕学生能通过此次考试为要求;其次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中,应有部分题目结合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考题形式上,除了现有的操作题之外,可以考虑体现计算思维的题材,另一方面也应有鼓励学生想象的思考题。再次可以定期举行计算机信息技术技能竞赛。通过举办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组装、幻灯片制作、多媒体制作等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展示学生素质。最后学生成绩的比例可以适当调整,降低最后期末考试的权值,提高平时成绩的权值。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成为计算机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地不断进步,在医学院校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完善本学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要针对计算机医学类领域的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中更多的融合医学领域,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又能适应医院等有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贯华.浅谈医学类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 时代经贸,2013 (7)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5
Abstract: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ique" has been appreciated extensively in higher vocation colleges. The percent passing in the "Computer Proficiency Test"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significant symbol to measure teaching levels. Intensifying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is the only approach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s of reforming curriculum, which are useful references to higher vocation colleges.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改革
Key words: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ique;teaching method;teaching reform of curriculu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213-02
0引言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合格已作为高校招生的基本要求,因此高校新生普遍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另外,目前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很多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基本技能要求,为顺应这一新的变化,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也应有相应的提高。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已作为一项通用职业技能强化培养,由此而推进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系列教学改革。
我院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作用和地位早已广为认同,课程开设八年来不断进行改革,在规划课程体系、调整教学结构、配备师资队伍、筹建上机环境等方面均有建树,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水平逐年稳步提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基础,现将这几年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成果总结如下:
1明确目标,制定计划,统一考核标准
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改革思路是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注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依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民办高职的定位,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全院一门通用的职业技能课,要求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能力过硬。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不分文科、理科,只分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
作为全院性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统一了考核标准。课程考试试卷统一从题库中抽题组卷,计算机等级考试统一参加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如此统一考核标准后可以方便地检查课程教学情况和及时评估教学改革的成效。
2优化内容,完善体系,保证授课时数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核心。目前比较流行的课程建设思路是: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确定必要的知识单元,这些知识单元都是随时可以应用的相关知识群体,然后将它们组成课程。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对知识单元的优化组合,将不同的知识单元有机地集合在一门课程中,知识量大,知识点新颖,教学效果好。
根据以上思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选用了江苏省统编教材《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该教材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所选教材知识新颖,内容详实,信息量大,考核要求理论实践并重,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应保证授课时数。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比较差,如没有课时作保证,要想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几乎不可能。
3统一要求、过程控制、调动积极性
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要求实施五个统一,即统一大纲、统一进度、统一课件、案、统一考试。要求任课教师在统一的基础上,做个性化的修改,以适应本班教学需要,同时也保证了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为提高教学质量,交流教学经验,我们组织任课教师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这对年轻教师来说确实受益匪浅。同时,这种听课活动也是一种监督和过程控制。
为调动计算机信息课程教与学的积极性,我们还制订了一套奖励办法。奖励办法以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为指标,划定几个奖励等级,不但奖励任课老师、实验指导老师,而且还奖励学生、学生所在班级和系部。该奖励办法实施后效果明显。
4打好基础,突出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这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需要积极探索的一个问题。作为全院统一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专业的要求和非计算机专业的要求不一样,如何分解?计算机科学中一些重要理论和思想方法,对开阔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完善知识结构很有帮助,这些理论是否属于理论够用的范围?还有计算机的新技术和新发展在课程教学中该如何处置?这与突出能力的关系又该如何等,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设计中有很多问题纠结,似乎有些无所适从。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设计上,我们认为其根本出路还是要抓住“基础”不放,着重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掌握。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为主,侧重于基本概念与方法论的介绍,突出原理性、概念性的内容;在上机实践课中,则采用新的环境和工具,对具体软件产品使用的内容加以讲解。
在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强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培养学生借助帮助、通过上机摸索来独立掌握具体软件使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与计算机交谈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联想、触类旁通的能力。总之,我们要在有限的学时内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为学生打下一个较为全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5采用目标管理,推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全院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不同,不同班级的学风也不同,任课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求最佳教学效果。
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我们采用了目标管理法。以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考核目标,以调动教师、学生、辅导员和各系的积极性,收效显著。
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内容主要是采用了多媒体课件上课。课程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建立交互式教学系统,使投影与板书相结合,讲解与动画相结合,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学生理解更容易,教学效果更好。
为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实践锻炼,我们计划适时开放计算机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上机自学的环境。
6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我们一直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从03~04学年第一学期首次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就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任课老师召开教学研讨会,共同研讨、备课、写教案和示范讲课;还邀请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的主编南京大学张福炎教授等名家给大家作讲授指导。张福炎教授从教材编写者的角度给我们畅谈了课程的结构、知识点和层次的把握等重要内容,使所有任课教师受益匪浅。任课教师都能把握住课程的核心内容,熟悉了这门课程的总体结构,平时我们坚持每周五下午的教研活动,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梳理,及时解决,有效地组织了本课程的教学,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高屋建瓴。
参考文献:
[1]周川.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北京:2006.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范文6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一、概述
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规划,2001年在全国高中,2003年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初中,2010前在全国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高校新生的计算机水平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面向社会应用、面向专业应用、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已成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非常重要的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的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其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
二、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生起点差异大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高校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新生的信息技术平均起点水平在逐年提高。高校原有的非计算机专业以普及与扫盲为宗旨的“零起点”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已不再适合所有新生的要求。由于大学的生源不同,所以新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参差不齐、起点相差很大。我校是农业院校,大部分的学生是省内外农村,目前的情况是:来自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掌握了较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而部分来自偏远山区、经济较落后地区新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使得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深浅程度和教学进度不好掌握。
2.“集中上课+上机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缺陷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虽然改进了教学手段,普遍采用大屏幕投影,它可以突出信息的形象性及感染力,以形象生动和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直观地显示,可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但由于各类客观原因,教学仍采用课堂按班级的“集中上课+上机实验”教学模式,统一的集体化上课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和方式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
3.学生面广人数多、教师负担重
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基础课,因学生多而采用大班教学,教师授课、辅导实验和作业批改的工作量大、压力大。由于授课的学生多,教师也难以过细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影响教学效果。
三、改革的措施
1.新生实行“免修”+基于网络的分级教学
(1)实行“通过性”能力认证考试
为解决上述问题,新生进校后,先进行几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自我复习,然后参加基于第三方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通过性”考试。考试合格的同学可以免修“大学计算机基础”,并给予学分;不合格的同学,则实行分级教学,继续参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
(2)基于网络的分级教学
对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主要采用“教师导学+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对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应实行分模块教学,将整个教学按知识点分成几个模块,通过分模块集中开设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和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对于每一个模块给出具体的教学要求、具体的教学任务、重点与难点分析等。
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和部分“零起点”的学生采用“面对面课堂学习”+“网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重点、难点分散在理论和实验课讲授、演示。在课程教学网站上提供课程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
2.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建立
原由的“课堂教学+机房实验+课程网站学习”的教学模式已不能不同专业和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为实行“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让大一的学生尽快地适应信息时代大学的学习生活,培养、锻炼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将逐渐从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型学习过渡,使得“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1)基于立体化教材的学习
立体化教材包括纸质教材,相应的网络资源、教学视频,以及与课程内容相配套的练习、测试题库。立体化教材可满足不同基础、能力,不同学习习惯和方式学生的学习需求。
(2)依托网络教学资源的自主学习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依托网络资源开展学习,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以任务式设计学习资源,对每个知识点、操作点首先提出任务,分析任务需要,再编制任务案例,将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融合在案例中,使学生学习过程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积极性。
3.立体化作业设计
(1)理论作业
理论作业主要针对基础性概念和原理。课程的每个模块(或章节)都给出了思考题,以及基础知识测试题,学生同时可通过课程学习网站,在线练习和测试。
(2)验证型实验作业
验证型实验作业目的是验证课程所学的基本内容,把实验所用到的文字和数据等素材存放在课程网站上,每个实验中给出实验结果或打印样张,没有“实验步骤”的内容,但对于操作难点和技巧给出相应的提示。目的是让学生亲自摸索实验过程,去体会自己实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4.改革成绩评价方式和考试模式
多年来,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成绩评价是将反映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知识的笔试与操作应用技能能力的机试和平时成绩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实操技能培养。合理有效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在教学改革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在计算机等级考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等项目测试中均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但随着今后基于网络及资源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改的开展深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同时结合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改革,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我校将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基于第三方“通过性”能力认证考试,直接采用广东省高校课程管理中心的无纸化考试平台和试题。每个学生给三次考试机会,如考核未过的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的成绩都也给予承认,或参加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技能”竞赛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将同样给予承认。采用第三方“通过性”能力认证考试,体现了考试的公正性、客观性,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实现教考分离,将进一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课程。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相应用改革措施。只有利用计算机、借助网络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得教学模式逐渐从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型学习过渡,将课程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采用“分级教学”,实行“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更有效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锻炼和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随着经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我们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将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这些将会值得我们继续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谭浩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阶段[J].计算机教育.2003.(12)
2.黄玲.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4.(3)
3.伏秋平.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转向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