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优质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优质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网络技术优质课

计算机网络技术优质课范文1

1、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据《中国教育年鉴(2008)》记载,截至2007年,高职(专科)院校在学校总数、招生总人数、在校生总人数上,占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61.21%、50.15%、45.65%。

1.1 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解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问题,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我国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发展机遇。但由于毕业生总体人数的下降、高职学生录取分数低、校企合作困难等问题,高职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2 培养目标明确,发展方向清晰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明确,发展方向清晰。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3 重视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

“十一五”期间,通过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优化。通过评选100所高职示范院校,重点建设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院校。通过开展精品课程、品牌/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带动高职院校加强课程建设,学校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课内实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上述措施的实施,深化了教学改革,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1.4 存在的问题

近10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急速增长,带来诸多办学与教学问题。

(1)办学经费不足。

(2)生源数量、质量无法保障。

(3)职业培养偏理论,实训不足,学生在责任意识、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等方面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和行业需要。

(4)专业设置趋同,服务地方经济针对性不强,毕业生就业质量差。

(5)虽然广泛开展了课程建设,但在日常教学中实施效果不明显。

(6)缺乏政策支撑,校企合作困难,实习、实训基地流于形式,实习、实训质量缺乏保障。

(7)师资队伍迅速扩大,教师普遍缺乏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兼职教师制度实施困难,实践教学质量无法保障。

(8)教学质量监控有待加强。

2、“双体系、三模块、两段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2.1 原课程体系剖析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专业、团队、课程建设过程中,明确了培养目标,确立了改革方向,建设了2门省级精品课程,并于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2011年中央财政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通过研讨我们发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原课程体系仍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开设全面,但缺乏特色和针对性。

(2)课程体系松散,缺乏针对能力模块的课程设置,缺乏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整合与优化。

(3)实训力度不够,实践效果有待提高。

2.2 “双体系、三模块、两段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在建设期间明确专业改革思路,重构“双体系、三模块、两段式”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岗位能力模块课程。

2.2.1 课程体系构建理念

通过调研,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确立“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网络管理、网络应用开发和网络工程3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具体岗位定位如表1所示。在分析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前提下,获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需知识、技能和素养,归纳基于职业技能和素质要求的“双体系、三模块、两段式”课程体系,具体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解析如、表2所示。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突出技术服务型课程体系特点,把服务客户作为培养职业素养的抓手,努力落实“技能与服务并行”理念。

2.2.2 重构“双体系、三模块、两段式”课程体系,突出核心岗位能力培养

“双体系”是指在课程体系中,包含知识和实践两个体系。知识体系由公共基础能力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网络管理能力模块、网络应用开发能力模块和网络工程能力模块组成,涵盖网络技术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可持续性提供知识保障。实践体系包括专业基础实训、专业项目化生产性实训(网络管理能力模块的项目化生产性实训、网络应用开发能力模块的项目化生产性实训、网络工程模块的项目化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这2个体系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交替进行,相互融合。

“三模块”是指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工作中网络管理员、网络应用工程师和网络工程师岗位对应的网络管理能力、网络应用开发能力和网络工程能力3个专业能力模块作为专业能力培养的重点,分别设置在第3~5学期,实现1个学期相对集中1种职业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培养方式,如图1所示。

“两段式”是指在3个重点培养的专业能力模块中,每个模块又分为一体化教学阶段(14-17周)和项目化生产实训阶段(1-4周)2个实施阶段,如图2所示。一体化教学阶段在一体化教室进行,由专业教师指导学习该能力模块的知识,并操作练习。项目化生产性实训阶段在思科网络实训室和项目实训室进行,在教师指导下,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学生参与网络管理、网络应用项目或网络工程的生产性实训。

2.2.3 加大项目化生产性实训环节,夯实实践技能

为强化学生岗位能力,企业专家建议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减少教学时数,加大项目实训学时数。3年综合性项目实训共计11门课程,14周,420学时。以第4学期的网络应用开发能力模块培养为例,首先实施为期6周(12学时)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一体化教学,第7周开展为期1周的项目实训。接着进行为期8周(12学时)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NET网络应用开发一体化教学,第16-18周实施为期3周的网站设计综合实训。综合实训由实训教师带领学生依次设计校园论坛、在线考试和济宁运河商城网3个网站,学习过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学生能力依次提高。集中实训环节教学进程如表3所示。

2.2.4 坚持“双证书”制度,融合“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全部课程

为将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岗位要求融入专业教学中,使高职毕业生取得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于2008年成立了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将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CCNA)认证考试的课程纳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中。思科认证课程中的计算机网络基础(CCNAl)在第2学期开设,路由协议和概念(CCNA2)、交换和无线技术(CCNA3)在第3学期开设,广域网技术(CCNA4)在第5学期开设。学生学习完相关课程后,考取思科网络支持工程师(CCNA)证书。通过“双证书”制度,为学生搭建了国际网络认证的平台,既保障了学生基础理论的知识水平,又反映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可。

2.2.5 增加岗前培训教学内容,融合服务客户理念

学校通过与山东亿维集团公司合作,了解企业对新员工岗位培训需求,将企业的岗前培训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中,与第6学期的顶岗实习相结合,在亿维公司各部门进行,由亿维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学院指导教师共同完成。该部分主要是岗位拓展和职业素养形成,共计30学时,主要包括典型IT企业文案学习、客户观念、服务形象定位、客户服务标准、服务目标和岗位技能实训5个任务。通过培训,强化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

2.2.6 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学段制、集中式、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学段制”,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管理能力模块、网络应用开发应用模块和网络工程模块3个核心专业能力模块,将核心教学和实训设置在第3~5学期进行,每学期分一体化教学和项目化生产性实训2个学习阶段,加大项目化生产性实训的学时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企业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集中式”,在第3~5学期,集中进行为期14~17周的一体化教学和1~4周的生产性实训。例如在第3学期,主要集中培育学生网络管理能力,集中学习服务器安装与配置、路由与交换、网络安全;在第4学期,主要集中培养学生网络应用开发能力,集中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NET网络应用开发。教学中加大这些课程的学时数,强化学生在该能力模块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开展为期3周的实训,集中培养该能力模块的实践技能。

“一体化”,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NET网络应用开发等课程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是教师布置项目,简单讲授项目所需知识点,演示操作过程;“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项目设计需要的知识、技能,并适当练习操作;“做”是学生分小组实施项目设计,角色扮演,小组长即项目经理,小组成员各自独立完成所负责的设计任务,共同合作完成整个项目。项目完成,学生提交项目,教师点评、考核,通过点评,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举一反三。

计算机网络技术优质课范文2

关键词:文科院校;计算机教学;困惑;举措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3-0020-04

1 引言

计算机课程,是任何一所高等院校都必须开设的课程。然而,在计算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或者在进行具体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时候,却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理工科院校或专业来说,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比较顺畅,较为成熟,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比较密切,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强,计算机课程之间的关系也非常有条理性,课程内容较为充实;而文科院校或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与教学改革却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开课随意,有的开课过于分化,有的又过于职业化或肤浅化,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又没有先修课程作铺垫,所以在对计算机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困惑,甚至不知所措。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困惑

2.1 课程性质定位的困惑

我院是一所典型的文科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主要包括语言文学类、国际关系类、国际战略类、军事外交类以及其他一些文科专业。计算机课程,在这些专业中,究竟是属于一种工具课,还是它们的专业基础课,还是属于公共基础课;是属于必修课,还是属于选修课等,这些涉及到课程的性质定位问题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困扰着我们,导致了学院的教务部门在课程设置时存在随意性,这也让我们授课的老师感到无所适从。

2.2 课程内容设置的困惑

学生的来源复杂,有发达地区的,也有贫困农村的,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基础也非常不平衡。在发达城市,中小学已经开设了一些计算机课程,如:“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甚至还有一些编程语言;而从欠发达地区来的学生可能连计算机都没有见过,更谈不上使用计算机了。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在对课程以及相关内容进行设置时就出现了困惑。开设的课程,内容太浅,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没兴趣;开设的课程内容太深,对于没有摸过计算机的同学,又没有基础,学起来又会非常吃力,这样又会使他们失去兴趣和信心。而对于学生的行政编班,并不是按计算机的基础来进行的,而是按专业编制的,所以,这些问题给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和困惑,也对学生的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2.3 课程开设时机的困惑

由于计算机课程的性质定位不确定,给课程的开设时机把握上带来了困难。有的人强调,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基础课,应在大学阶段的一年级就开课;有人则认为,计算机课程是工具课,应该在上完基础课后,在大三时间段开设。作为专业课的一种辅助工具,过早地开设不利于应用,特别是不利于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正是基于后者考虑,我院在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时候,往往是放在大三才开课。然而,根据“高等院校教学评价”要求,这种开设的时机并非最理想,并且由于课程内容简单,往往出现学生学习没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等情况。

2.4 课程目标定位的困惑

课程目标的定位准确与否,往往与课程的性质定位一样严重地影响着课程设置的其他问题。我们开设课程的目标应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以我们开设计算机课程的目的应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信息时展的需求和自身发展要求。然而,在真正设置课程的时候,并不是按照这样的构想去设计的。

2.5 教学手段运用的困惑

教学手段的运用往往体现时代特点。早期手段是粉笔+黑板,通过板书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既体现了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也体现了老师的授课艺术和表演才能;后来又出现了幻灯、挂图的形式,将一些繁琐的教学内容,在课下就完成,这样节省了学生大量的宝贵的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益,也使得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随着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的出现和应用,多媒体课件这种教学手段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和使用,许多院校每年都要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竞赛,或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进行优质课的教学评比活动。然而,给大学生授课,用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完成信息量并不太大,而且用语言能够表述清楚的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授课时,教学手段的运用往往也是困扰老师的一件事情。

3 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举措

如何提高文科院校大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如何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如何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文科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我们一边正视困惑,一边也在苦苦地思索,找出这些困惑的症结所在,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通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3.1 进一步吃透高教司《关于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实质

1997年高教司颁布的155号文件,提出了高等院校在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的三个课程体系,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使计算机基础教学步入了一个规范的、快速发展的时期。经过近10年的教学积累,这些课程已趋于成熟。在文科为主体的院校,则把“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首选的计算机课程。随着中小学的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以“计算机概论+Office操作+网络基础知识”为核心内容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已在中小学的计算机课程中有所体现,文科的计算机课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2004年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在征求各方意见后,对原来的文件进行了修订,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几点意见》。该《意见》对指导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文科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也非常有指导意义,并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明确指出大学本科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是与专业相结合的专业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或一组必修的基础课,其内容不针对某一领域,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概念、技术及应用。《意见》强调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指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选的计算机课程的构成可以是:“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计算机专业类型课程+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课程”。根据《意见》的要求,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核心课程有6门:“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与应用”。这个意见对文科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2 结合教学评价,准确定位计算机课程的性质,重新认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我院是参加高等院校教学评价的单位,根据我院文科学校的性质,教学评价对我院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有明确的要求,即计算机课程的性质是公共基础课,在本科阶段是一门必修课,而且是参加教学评价的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院本科生计算机的共同课程,通过这门课,使学生系统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文化内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网络和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应用技能,了解程序设计思想、数据库和多媒体等基本原理,了解计算机主要应用领域,理解计算机应用人员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熟悉重要领域的典型案例和典型应用,进而理解信息系统开发涉及的技术、概念和软件开发过程,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相比,其内容更宽泛,对计算机方面的要求更高,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方面的素质更科学,影响也更深远。

3.3 结合不同对象实施分层次教学

虽然我院参加教学评价的计算机课程只有“大学计算机基础”一门,但就从社会对计算机的需求以及学生渴求现代知识的角度而言,学生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课程知识,所以我们所担负的计算机课程也不应仅仅就这一门课。我们在完成“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同时,结合其他院校开设的情况,以及社会上的需求情况,开设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相关课程,如:“计算机一级B教程”、“计算机二级VB教程”以及“计算机二级VFP教程”等。这样,在进行正常计算机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要求,又满足了他们对考级以及知识的渴求。

3.4 针对研究生的需求为他们开设实用的计算机课程

本科生和研究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情况明显不同,就我院的研究生来说,他们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课程,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他们在完成正常的研究生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很多时间主要用于毕业论文的资料准备和写论文状态,此时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知识呢?根据我们的了解和调查,他们大都在本院图书馆、南京市内的一些大学的图书馆或部队的相关单位查找所需资料,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还有的在作论文答辩的准备,在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研究生的二年级开始时给他们开设了“文献资料检索方法与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等课程,并为他们开设“如何用因特网搜索情报资料”等专题讲座,很受研究生们的欢迎和青睐,他们受益匪浅。

3.5 结合我院专业发展需要,在相应学生中开设计算机专业课或选修课

总体来说,我院是一所文科院校,但随着学院专业的拓展以及社会的需求,我院也有部分理工科的学生以及地方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要远比文科学生要求高和深。对于这些学生,我们调查了地方大学理工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情况,他们所设置的课程,基本符合国家高教司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几点意见》所建议开设的课程,这里,我们也基本上开设《建议》中所说的6门核心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与应用”,并分别在这些理工科学生的大一到大三阶段实施。

3.6 充分利用校园网平台,加大网络课程的开发,拓展学生计算机的知识面

教师的资源是按照学院的教学规模和需要编制的,而计算机课程的课时数在整个学生培养过程中也是明确固定的,如何满足学生以及社会的计算机需求,光靠课堂上的学时是远远不够的,在此,我们想到了校园网、想到了网络教学平台。我们准备加大网络课程建设,除了正常课堂上的课程外,还将开发其他的一些计算机课程。当然,网络课程的开发需要时间和过程,对于这些我们有自己的构思,首先确定开发哪些计算机课程,然后确定每门课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系统总体设计与课程原型实现,脚本以及素材准备,最后进行网络课程开发。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设计上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行为,做到在网络环境中操作的效果上信息可见、过程可控、资源可重用,为学生提供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4 结论

虽然文科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远没有理工科那样成熟、那样有条理性,但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有高等学校教学评价机制的激励,有兄弟院校的有益经验的借鉴,我相信文科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一定能取得成功,并且为今后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经验。

计算机网络技术优质课范文3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79-1

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我们,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素质养成为核心,以技能达标与职业认证为考核标准,以就业质量为评价标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基本原则及要求:

1.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对本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情况,通过对就业岗位的具体分析,提炼出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提炼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专业针对性。

2.贯彻“工学结合”思想,按岗位(岗位群)需要设课,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要以学生从业的岗位(岗位群)需求为目标设置课程,优化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要符合技术发展和实际需要,加大对原有课程的整合力度,构建一批“理实一体化”优质课程资源。同时培养方案要将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要求融入到课程体系中,确保职业技能鉴定的顺利开展,结合考取岗位证书设课,实行“多证书”制度。

3.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在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加强与行业、企业单位的紧密合作,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各类人员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和各教学环节的安排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考虑行业、企业单位实际的工作特点,使“产学研结合”切实得以落实。

4.以能力为本,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精心构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两个体系。把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原则上实践性教学时数占教学总学时数之比不得低于50%。每个学年(或学期)都应安排一定时间的集中实训,做到实践性教学不断线。

5.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搭建学生可持续发展平台。处理好学生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加强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学生个性培养、尊重学生兴趣爱好,不断丰富公选、专选课程的类型、增加门数,拓展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的空间。

6.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实现系统化、全过程的人才培养,将素质教育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把课外素质教育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改变单一的评价体系。

7.倡导创新,办出特色。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提倡各专业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提倡“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办出特色。

8.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素质养成为核心,以技能达标与职业认证为考核标准,以就业质量为评价标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软件技术专业作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首先要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入手,而关键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依据。本专业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到:在软件行业,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软件工程师和熟练程序员(即“软件蓝领”)在软件企业的正常比例应该是呈金字塔形。而中国的软件人才呈橄榄形(缺少高级管理者和基础程序员),大多数软件人才是通过正规大学本科教育,集中在软件工程师层面。因此,高职教育软件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软件技术专业高等专门人才所必须的程序设计思想、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和面向过程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数据库分析与设计、网络编程、操作系统应用等专门知识,具备根据相关软件文档进行代码编写、测试与维护和数据库的应用与维护的职业能力,兼备快速学习、掌握与运用软件新技术,从事计算机初级编码或开发、软件调试及技术服务与软件销售等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主要工作岗位:各类信息系统开发的初级编码、网页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销售、计算机系统应用维护、技术支持。

次要工作岗位:多媒体制作、办公自动化、业务软件的使用与维护。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在制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既遵循教学规律又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发动教研室骨干教师广泛开展社会调查,聘请专业委员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以适应行业需求为目标、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同时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明确了改革的必要性后,本专业根据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培养紧缺人才的文件导向进一步明确了改革方向:(1)市场化的教学计划,即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并以此为据对教学计划进行改革。(2)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即以岗位群的综合能力要求为依据,进行能力分解,再根据能力模块设置支撑课程。(3)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即以项目为主线,把项目贯穿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以完成项目为目的,所学课程的知识是为项目服务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市场的情况不断地进行研讨和改进。

[参考文献]

[1]何春华.职业教育数据库技术项目课程的开发.吉林教育,2010.

计算机网络技术优质课范文4

关键词: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TP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2017702

0 引言

当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进一步推动了军队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军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军校的教学内容涉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知识领域,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时间已无法满足教与学的需求。网络课程以其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共享性,学习环境的开放性、自主性有效地拓展了课程教学,也使得学员能够最大限度地全方位获取所需信息。

1 网络课程应用现状

军校教育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大多是各学科的传统课程及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主干。这类课程课时多、信息量大,但问题往往也不能当堂解决。学员必须课后自己去钻研、去探索,多方位多角度地理解知识。选修课的开设是为适应学员的个性发展,拓展学员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员的兴趣和特长。遵循军校学员教学训练的要求,选修课的时间就必须选择在与必修课和体能训练不相冲突的时间里。

因此,为遵循军校学员教学训练规律,也为了更加切合学员实际的学习需求,网络课程应突破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更大范围内共享,带给军校教育教学新的途径。网络课程既可以用于必修课课堂之外的知识拓展与补充,提供给学员更加广泛和形式多样的学习情境,也能够缓解学员教学训练与选修课时间冲突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的基础、兴趣和习惯在适合的时间自主学习。

依托于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平台,笔者所处的学院积极在优质课与选修课中分批、逐步建立起网络课程。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和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制约网络课程应用效果的因素

2.1 自主性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网络课程在学员的学习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员在任何时间都能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然而从小到大,学员似乎已经习惯了课堂上被动式的学习模式,习惯了教员问学生答的师生互动关系。因此,当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知识时,部分学员表现出了不适应。

2.1.1 做作业成为了学习目标

作业是教员检验学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网络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员大多会结合专题内容向学员布置作业题,并要求学员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于是,相当一部分学员进入网络课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作业,教员布置什么就做什么,作业做完了,学习活动也随之结束。那么,作业质量如何呢?作业结果如出一辙,盲目拷贝、抄袭现象严重,大段的课本文字在丝毫不经过思考、语言再组织的情况下原样拷贝。

2.1.2 看得多、动得少

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在调动眼、耳、脑、手共同活动的时候,提高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而进入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后,部分学员放弃了记笔记,“反正网上都有,需要时搜索下就出来了”。真是这样么?当需要使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对所学知识不做任何记录的学员开始在网络资源中东找西翻,曾经印象中学过的内容不见了踪影,时间也随之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白白逝去。

2.2 网络课程建设维护机制不健全

网络课程具有课程开放性、学习协作性、教与学的交互性等特点,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员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对于课程建设者而言,就务必要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到网络课程的建设与维护中。目前,网络课程对于教员来说也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领域,因此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等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种种问题。

2.2.1 追求建设速度,简化建设流程

网络教与学依托于网络的便捷与资源的共享,很大程度上不同于课堂教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资源准备、课程设计、课程制作直至课程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员的再创造。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以适合于网络表现的形式重新编排和组织教学内容。为了激发学员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精神,设计中还要尽可能地加入交互式。然而实际应用中,部分网络课程常常流于形式、急功近利,将课堂教学时使用的幻灯片、教案、纸质课本简单的电子化后就上传于网络课程中。这样的“自主”学习资源,不仅没能帮助学员理解知识,反而增加了学习难度。

2.2.2 追求资源数量,忽视资源质量

丰富的资源是网络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员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优秀网络课程评定标准中,资源丰富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于是出现了部分课程刻意追求优秀指标,盲目大量上传未经过分类筛选、加工编辑的网络资源的现象。资源数量看似上去了,可是如此凌乱、质量参差不齐的资源,常常使得学员在花费了大量浏览时间之后都无法找到可信、有用的信息。这样的无效资源,不仅耗费了学员的时间,更使得学员失去了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2.2.3 讨论交流参与少,帖子回复不及时

网络课程的学习以学员网上自主学习为主,学员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网络课程中的“讨论交流”模块为教员和学员以及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搭建了一个探讨协商、互勉共进的平台。教员参与讨论,充当讨论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并时刻关注学员讨论结果,适时把握讨论方向。然而实际应用时,部分课程的讨论交流区不见了教员的身影,学员在讨论问题时而偏离主题,讨论区成为了聊天区。缺失了教员的关注,学员的问题与困惑常常得不到解决,学习变得无助。

2.3 网络课程监控管理不到位

传统课堂教学中,为更好地了解教员授课质量、学员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具备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授课质量的教育教学管理、监控措施,例如听查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定期教研活动等。然而,在当前依旧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现状下,网络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施缺少太多的关注与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网络课程的建设常常依赖于教研室中少数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的教员,凭借他们的理解,设计、制作以及组织实施网上教学活动;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估,也只是按照特定的量化标准粗略衡量。在这样不健全的管控措施下,课程建立者往往陷入“孤军奋战”的局面,同时也制约着网络课程质量的提高。

3 改进网络课程应用效果的策略

3.1 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员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即学员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并不是人人都擅长自主学习。于是当我们积极鼓励学员独立学习的同时,教员有责任和义务将自主学习方法渗透在课程的组织中。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要充分考虑怎样导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网络课程内容除了要做到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层次分明外,也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科学性和主导性。在充分了解学员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积极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员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3.2 提高网络课程制作水平

网络课程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制作团队的强与弱。网络课程的开发以优秀教员队伍为主,要将优秀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融入网络之中,教员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开发能力。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设计、开发、管理和使用。教员必须要乐于进行网上教学,能够积极主动地借助网络,多角度、多方式地与学员互动,及时关注学员学习效果、掌握学员学习动态。针对学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改进课程设计、更新课程资源。

3.3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网络课程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行之有效的课程监控和激励制度。网络课程设计、制作、应用以至于维护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科学的评议与监控。其目的就是要集思广益,在问题反馈、方法交流中给予课程建设者新的思路与启示。面向教员定期开设多媒体技术讲座课,提高教员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完善配套的激励制度,促进和保障更多的教员积极参与到网络课程建设中来。

4 结语

网络教与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员和学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实践中,要切实加大对网络课程的应用研究,摸索出新方法、新模式,积极应用、不断改进,全面提高网络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技术优质课范文5

关键词 远程教育;开放教育;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060-02

1 前言

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办学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总体有这样三方面要求:

第一,要具备丰富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能够适应社会教育多样化以及终身化学习需求;

第二,要有良好的支持服务,能够帮助学生极为方便和有效地得到以及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第三,要形成更加开放的共享机制,能够充分、有效地对全社会、全系统优质教学资源进行集成、整合和利用。

但是对比要求,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从总体上看仍然滞后,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使其成为目前制约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

2 教学资源建设的“瓶颈”

教学资源建设难以动态地“配合”和“选择” 教学资源建设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开放教育发展进程中,随着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化,对于教学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财经、法律类课程,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年年在变,这就导致基层教学点和学生的需求也跟着在变,而教学资源却难以迅速地适应需求的变化,做到“相配合”,更难做到“可选择”。

缺乏教学资源标准和规范 提高课程品质及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整体质量,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标准以及规范。应制定相关质量标准和建设规划,并建立教学资源评价机制,要重视研究并逐步解决制约教学资源质量的因素,比如认识、机制、投入、队伍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远程教育在教学资源上的有效投入仍然相当不足,还有在机制上应该坚持以教学为主导而不是以技术为主导。

教学资源的建设环节与面授教学环节脱钩 面授教学活动是开放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资源的建设应与面授息息相关、环环相扣。但是在很多学校中由于本校的管课责任教师很少参与所管课程的面授教学活动,因此造成大多数课程面授教学环节的教师只能外聘的现象,这就进而引起教学管理中日常资源建设环节和面授教学环节中的资源使用相互脱节。再加上课程责任教师与面授任课教师缺乏有效沟通,甚至从不沟通,这些都会造成教学计划形同虚设,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且利用率低,教学管理无法落实到位,面授教师责任心不强,对于开放教育认识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存在。

教学资源的应用难以与教学模式的应用相结合 教学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应用,评价教学资源的优劣也应该特别注重使用效果。推进教学资源的应用,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改革相结合。以案例课程的教学为例,这需要有大量高质量的案例资源来支撑。这里重要的不是收集,而是整合利用。这些案例只有根据教学目标经过处理以后,能够有效地用于实际教学,成为课程教学模式的有机构成部分,才称为教学资源。那如果想使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以及与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则是“难上加难”。

3 如何突破“瓶颈”

首先必须认识到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而不是临时性、突击性的工作,教育工作者应予以更多的重视。

建立“质量标准评估体系”应是教学资源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要以尽可能满足基层教学点教学实施需要和学生实际学习需要为基本要求,进行资源配置。同时保障和提高教学资源的整体质量,并制定共同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如建立教学资源质量标准以及评价评估指标体系等,并可以在现有基础上组织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进行逐步完善。

建立教学资源共建和共享的大平台 收集优秀教师的自建教学资源在网络上进行分类储存和管理,并通过网络与他人共享。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共享平台和交流的空间,还给教师一个进行经验交流的机会,提高教研水平。这不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还使得优秀教师的隐性知识(优秀的教学经验)显性化,同时也可利用平台快速建立教研团队,实现网络教研协作活动,也可为其他教师和学生“查找专家”,有利于资源的动态建设和“可选择性”。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适应学生个别化学习的教学资源 在构建教学资源时,可以建立以课程责任教师、面授讲师以及学生学业顾问为一体的三线教学责任制,把原先传统的针对班级的单一化、扁平化管理完善为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学生的特色化、立体化管理模式,三者既有明确分工,又应相互协调。具体来看:可以由专业负责人来负责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由学业顾问负责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面授讲师则应站在学生角度,围绕学生组织教学,满足学生的自主化、特色化学习需求。在这种一体三线的管理模式下,三方应在教学资源设置、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模式应用、教学资源利用上,定期沟通交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1]。

建立完善的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在资源建设上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资源支持服务系统,向学生提供多种媒体资源的“学习包”。具体来看:对于上网便利的学习者,应以在线学习为主,集中面授学习为辅,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和帮助;对于上网受限,但具备电脑学习条件的学习者,应利用光盘或多媒体课件等辅导性离线学习资源为主进行学习,以集中面授学习为辅;另外,对于不具备以上学习条件者,应以集中面授学习为主,在线或多媒体资源学习为辅,并配以适当的纸质学习材料[2]。最后,面授教师应注意跟踪了解学习情况,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答疑交流,以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

利用虚拟技术来解决实践教学问题 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购买或开发一些专题性、实用性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用于实验实习的小课件,同时也可以采用虚拟技术来解决实践性教学问题。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利用这一技术来模拟实践活动,它不但可以在网上完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远距离“面授”教学,还可以让学习者“实际”体验整个教学实践过程,满足“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要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与好的适合的教学模式相互配合是加强资源利用的关键 推进教学资源的应用,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改革相结合。要积极探索好的、适合于本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与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相互配合,才能达到共赢的效果。这就要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必须先进合理,内容必须具有建构性,符合学习规律和传播理论,能够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知识的权利。

其次,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要易于学生使用。教学资源一是应设有浏览器书签,以便学习者标记感兴趣的内容或是在以后的复习中加以应用;二是要有搜索工具,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自定范围搜索,并与需要的网站进行链接;三是要有数据记录工具,自动统计学习者学习开始的时间、每次学习时间、累计学习时间、历史访问内容、网上测试成绩记录、错题汇总等。这些工具的使用无疑对学习者个人的学习都非常有效。

第三,多媒体课件要便于人际交流,利于学习者的情感发展。课件必须创设真实的情境,便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创设更多的交往活动,使学生封闭的学习空间成为开放的、平等的、自由的学习空间,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能感受到同伴和教师的激励、鼓舞,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师要注重对学习者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 对于网络化学习,学生还会面临一些问题:一是信息越来越多,但是不可能掌握全部;二是需要对信息进行认真研究,否则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三是信息传播媒介多种多样,信息传播效果也多种多样;四是吸收信息的能力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针对以上问题,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3]。

1)工具使用能力:要求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工具,如前文所述的浏览器书签、搜索关键等。

2)获取信息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具备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开展有效学习的能力,包括能够熟练运用检索、访问、阅读、参观、讨论、实验等方法获取各种有效的学习资源。

3)处理信息能力:学生应对收集到的信息具备简单的处理能力,如归纳、总结、分析、鉴别、分类、记录等。

4)生成信息能力:能够在信息搜集、处理的基础上,准确抽象概括、描述和执行所需信息,并使之通俗流畅、简洁明了和富有个人色彩。

参考文献

[1]甘丽新,徐伟.大数据时代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探索[J].科技广场,2014(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