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核算原始依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核算原始依据范文1
短期投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与长期投资相对应的投资方式。从动机上看,短期投资无疑是获取投资收益,避免资金的闲置。从时间跨度上看,短期投资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年。从投资对象上看,短期投资的对象较为多元化,有国库券、债券、股票等等。从投资主体来看,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因此,我们可以将短期投资的定义确定为:企业或个人基于获取投资收益的目的,对国库券、债券、股票等投资对象进行的为期不超过一年的投资。无论从我国范围内来看,还是其他世界各国的范围来看,短期投资都是一种颇为常见的投资现象。从本质上来看,短期投资其实就是一种短期的理财行为,因为如果企业或个人将闲置的资金放到银行,其获取的收益相对较低,甚至不足以冲抵通货膨胀。
2短期投资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短期投资业务操作不规范,监督机制缺乏
从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实际状况来看,除了一些大型企业设立了投资部门对短期投资操作业务进行管理之外,其他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部门负责短期投资的操作和管理,通常由企业的财务部门或会计部门兼职进行操作或管理,这意味着短期投资会计核算在内部控制程序上就面临着严重的隐患。专门短期投资管理部门的缺失,会导致短期投资会计核算操作不规范,从而导致徇私的现象。
(二)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规范性缺乏
当前短期投资中还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规范性缺乏,在短期投资过程中,证券公司向企业提供的每笔成交单是短期投资重要的外来原始凭证,其是企业进行短期投资会计核算的科学依据。但有的企业在收到证券公司向其提供的成交单,并没有将其交付给会计部门,作为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还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向证券公司要求提供成交单,在短期投资的会计核算中仅以每个月的对账清单为依据。
(三)核算体制不规范
我国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在针对有价证券和款项的收款和付款的过程中,应当先办理相应的会计手续,然后再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企业的会计部门并没有依据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及时进行会计核算,只是在企业内部的业务记录上有相应的记载,很多短期投资在这个环节不仅仅产生了收益差额,形成账外账,还在亏损之时,为了迷惑投资者和股东,虚报各项利润,这直接违反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相应规定。
3加强短期投资会计核算的对策与建议
(一)规范短期投资业务流程,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首先需要在业务流程上做出相应的规定,从企业层面要求专业的人员对短期投资进行相应的操作。与此同时,会计部门也要做好相应的会计控制工作,要求相应的短期操作人员必须将原始的成交单以及各种凭证交付给会计部门进行会计审核。会计部门在收到相应的凭证之后,对短期投资进行详细的确认和分析,发现是否存在私人暗香操作的行为,进而保障公司短期投资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短期投资会计核算的监督。没有监督必然会导致徇私或腐化,建议由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不定期对短期投资的会计核算事项进行抽查,一旦发现会计核算有问题,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以此避免企业的投资损失。
(二)增设二级科目,保全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
当前我国针对短期投资的会计核算并没有增加二级科目,进而出现了各种会计核算的漏洞。因此,设置专门化的二级科目,保障存款户内的投资存款,是当前短期投资会计核算中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基于此,建议增设"其他货币资金--XX证券公司资金户存款"科目,如此就可以将短期投资资金像银行资金一样进行控制。在增设二级科目之后,重点就是要注意三个方面的核算工作:一是资金划入划出核算;二是申购新股的核算;三是二级市场上股票买卖的核算。
(三)规范核算体制
会计核算原始依据范文2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管理
前言
会计核算是基于已有的会计数据信息,对以往发生的事件做出评价,并以核算分析的结果对未来进行预测,从而为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对施工企业来说,由于工程建设的特殊性,会计核算工作尚未达到理想的水平。尽快实现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将是企业今后的重要任务。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
施工企业的经营内容决定了会计核算工作的特殊性。作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是其经营的核心内容,而工程项目又具有流动性。企业承揽的每一项工程施工业务都拥有特定的施工地点、施工图纸、施工工艺、施工团队、施工预算。项目之间一般是彼此独立的,但它们的共性特征在于施工周期较长,易受到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本身的规模较大,在建筑完成后还需要一定的保养,施工周期很少会低于一年。由于施工周期长,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中的可变因素增加,施工过程势必会受到影响。例如,露天施工会被雨雪天气牵制,还会引发原材料的损耗;经济指数变动下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很大。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会计核算工作也呈现出以下行业特性:
(一)会计核算以独立的项目为依托
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需要围绕具体的工程项目,分别计算投入产出。每个工程都有不同的施工要求,所以同一会计核算周期内不可能将所有施工项目的费用综合计量并分摊成本,只有以独立的项目为依托,才能明确量化每个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二)会计核算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施工企业从事每个建设项目时,需要进入不同的工作地点,会计核算不仅要考察账面资金的流动情况,还要涉及对施工现场原材料、设备、工具的考察,如资产价值的折旧和摊销、维修和报废的审核等,所以会计人员不可能仅靠在办公室的计算分析就能完成核算工作,必须在集中开展会计核算的同时,分散进入各个施工现场推进工作。
(三)会计核算以结算时间为对照
施工项目的跨年度使会计核算工作也要以工程进度的百分比作为年度核算的基础,得出每年的经营成果。而且施工企业工程款项的结算多是分段进行,比如以项目节点作为结算的依据,其间会产生大量的垫付资金,或是受到非确定因素影响而承担风险。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针对以上特点,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尽快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以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长期发展。
(一)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完善查询依据
原始凭证和记录是会计核算的基础,缺少原始凭证的支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就会受到影响。但是施工企业的会计原始记录往往不够细致深入。由于施工进度紧张,施工团队大部分人员都集中于项目建设,很少有专人负责施工过程的票据整理和及时记录,导致会计核算时也是票据不全,很多信息都无法追根溯源。而且企业本身对会计核算的查询依据积累也很模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分类笼统,只是以独立项目进行基本分类,更详细的分类却无法实现。信息化管理将从根本上夯实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数据基础,甚至需要备案的原始凭证可以拍照和扫描存档,便于日后查询。
(二)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核算效率
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为后续的工程项目提供决策支持,核算的及时性尤为关键,它是会计核算工作价值的体现。在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滞后性不容忽视。施工过程的人力、物力、财力匹配都具有即时性的特点,比如原材料用量和剩余、施工现场的工具损耗都必须立即核算;企业间的合作往来也要确保及时核算实现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对接。所以通过应用信息化管理,很多无需亲临现场的核算工作可由系统自动完成,大大节省了人力操作,使会计人员可及中精力处理施工现场的核算工作,会计核算性的速度得到保证。
(三)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
从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可以看出,这种核算方式具有被动性的缺点。企业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据已经发生的工程建设,核定相应的会计信息,即使发生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率降低、工程款项结算不及时、自然环境影响施工进度等问题,会计核算的结果也只能如实反映,而不是在事前积累足够的信息,抑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会计人员可将以往的工程核算结果进行信息对比,从中分析各类施工项目的财务特征,加强事前控制,降低财务风险。
三、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举措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应着力推进以下举措:
(一)建立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施工企业财务部门的首要任务是开展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实现高效的数据库信息管理。信息平台应涵盖记录、查询、分类、附件、统计、预警等功能。每一项工程开工后,会计人员应及时将各项收入和支出记录在信息系统之中,细分会计核算的项目,深化分类统计与核算,同时应备注相关责任人。信息平台对系统记录后自动生成的数据按时定期核算,如应收款项结算后,系统自动修改成本与收益;对现场勘查核定的项目,会计人员完成现场核算后,系统将新近录入的数据再次与财务系统对接核算,得出会计周期内的核算结果。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原始凭证和记录,会计人员可通过附件功能扫描存档,防止原始凭证的损毁。会计核算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也可反馈到备注栏,便于日后统计分析。此外,如果出现会计核算不及时、投入产出之比失衡等问题,信息平台应自动预警,使会计人员能够及时处理。
(二)规范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管理流程
随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管理流程也必须得到确立,使会计人员有章可循,遵循科学的会计核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并不是否定传统的手工记账与核算,而是寻求两者的有机结合,让会计核算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创造更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管理流程方面,施工企业应建章建制,规范新型会计核算流程。在项目确定开工日期后,每一项原始凭证和记录的生成都应当及时反馈到信息平台,考虑到因施工地点局限会引起核算信息传递时间拉长,可规定一致三天内录入系统。信息生成后,会计人员不得随意更改,除非获得高层领导的授权并经核实确实需要更改。月度、年度和项目施工完成后的会计核算应力求原始凭证记录与信息系统内的记录一致,如发现两者有出入,应找寻问题的根源,避免再次出现同类问题。
(三)打造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管理团队
在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规范会计核算流程的同时,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不可或缺。施工企业本身会计核算人员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信息化管理改革是企业团队重塑的有力时机。施工企业应积极吸纳具备专业背景、擅长会计信息化管理的人才进入企业,一方面对现有的会计人员展开培训,另一方面重新划分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财务部门应委派专人负责内部核算与外部核算,内部核算人员侧重信息录入与核算报表的制定,外部核算人员主要以施工现场核算为使命,严格检查物资的使用损耗,记录真实凭证,并尽可能使用远程系统及时传递会计核算资料。
(四)定期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分析
施工企业应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挖掘更多深层次信息,为财务风险规避做出贡献。专业化团队应定期实行信息化会计核算的报表分析,将成本、收益、项目特点、问题类型、潜在风险作为分析的焦点,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制定今后承接施工项目和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缩短资金回笼周期的有效方法,完善内部控制,从而使企业不断减少风险发生,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结束语
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财务管理的必备手段,施工企业应紧跟时展步伐,将会计核算工作纳入正常轨道,增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动性。相信在上述举措的应用下,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将会呈现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杜德权.刍议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J].财政监督,2010
会计核算原始依据范文3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事业单位在各个环节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事业单位为了提升自己在经济管理方面的能力,就会通过会计信息和开展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调节,以避免财务流程出现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健全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和一套系统性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是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近年来,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问题越发凸显,致使严重制约了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本文首先阐述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其次根据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阶段,会计核算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就需要事业单位就具体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我国市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逐渐显露,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标准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为了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积极作用,各事业单位应该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才能使事业单位资金成本的使用效率提升,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
合适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也是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体现。若事业单位缺少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将难以保证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开展,单位内部的真实资产状况将难以体现[1]。由于事业单位在性质上与普通企业存在区别,其所有活动的费用大多数来源于政府拨款,所以,必须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对于普通企业而言,会计核算内容主要偏重于利润方面,而事业单位更偏重于收支和分配的核算。会计核算主要有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相当于预算,影响着单位进行各大重要决策,事中核算是检验预算执行的重要手段。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基础保证。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环节薄弱会计基础环节薄弱,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其一,财务人员的财务意识较差。当前的财务人员由于受事业单位编制的影响,使得其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上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一些财务人员并没有系统的经过岗位培训,并且缺乏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也不够,最终致使会计核算在基础环节上就出现问题,对会计核算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2]。其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是通过原始凭证的核查来评判的,但是由于单位内部管理上存在缺失,致使会计凭证存在各种不规范问题。会计凭证由于缺少稽核责任制度,事业单位在稽核方面的工作存在不规范,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履行职责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大大增加了稽核工作出现失误的情况。会计凭证问题主要分为四点:第一,原始凭证失真,例如编造劳务款项;第二,记账凭证不规范,不符合单位内部现实状况;第三,账簿设置不合理,账目混乱;第四,财务报告不完整,不规范。
(二)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由于国家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视,更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会计信息真实的有效依据,但是,从当前的事业单位现状来看,单位缺少依据会计准则而制定的单位会计制度。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缺少与财政改革相适应的修正策略,且并未遵守新准则的原则。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在建立会计制度时,并未考虑使用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致使会计核算权责不明,会计核算效率和准确性较低。在会计工作中,对资产、负债和收入费用的会计处理也没有依据市场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同时对负债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充分考虑事业单位存在潜在的风险。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质量问题。
(三)会计核算缺乏监督机制会计监督检查是会计核算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当前的事业单位在会计监督检查方面还未多加重视。一般情况下,会计核算监督不仅包括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而且还包括各监管部门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监督。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是审计监督,监督检查缺少针对性,缺乏实效性。事业单位外部的监督约束力和控制力较差,检查监督的作用难以发挥。
三、针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做好会计核算的制度建设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是做好会计核算的制度建设的重要部分。由于会计核算人员是影响会计核算工作过的重要因素,所以,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会间接地影响到核算工作的信息质量。事业单位首先需要保证财务工作的相关人员都是持证上岗的,再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或者指导等方式来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还需要执行考核制度。会计核算人员的核算意识得到提高,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就会更加顺利。完善会计核算制度需要考虑三个因素:首先,考虑会计核算的会计准则;其次,会计处理方式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最后考虑单位现实状况,分析财务风险。另外,之前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其之所以未能客观的反应事业单位的具体经营状况,是因为缺少权责发生制的约束[3]。采用收付实现制,不仅难以真实体现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状况和当期具体的收支状况,而且也不利于单位间收支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而权责发生制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二)做好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审计监督检查是会计核算工作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各种与核算相关的内容要实现透明化,其中包括各项财务支出,收支范围和标准以及审批程序等[4]。同时,核算过程要公开,其中不仅包括会议费、车旅费、专项业务以及基本建设费等既定范围内的内容,而且也要包括超支部分的内容。最后就是需要成立监督审计小组去执行相关制度,审计方式要符合事业单位现状。除了事业单位内部做好会计核算监督检查工作,各相关审计部门也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视对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监督。这样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才能确保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发挥效用。
(三)规范会计核算的方法若不规范会计核算的方法,就难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应用在会计核算基础环节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原始凭证真实有效、记账凭证准确、财务报告完整的重要方式。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发票、票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信息[5]。若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很可能造成这些基础信息不准确,从而造成资产流失等现象。因此,必须确保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性。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确保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性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财务报告等在管理上,要有严格的管理规范要求,否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财务报告会出现虚假等情况;其次,由于事业单位类别较多。所以,在提取折旧方面也要做好规范要求;最后,会计核算操作流程要进行具体的规范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财产安全和完整的有效保障。事业单位必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中加快改革步伐,通过提升会计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好会计核算的制度建设,规范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做好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工作。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同时也要做好会计核算相关知识宣传工作来营造良好的环境,让会计核算的作用充分发挥,为推进我国事业单位市场化进程做出贡献,帮助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走的更加稳健。
参考文献
[1]齐丽英.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2:76-77.
[2]王洪萍.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91.
[3]牟广敏.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9:139-140.
[4]杨勇.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04:203.
会计核算原始依据范文4
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作用如此突出,许多企业纷纷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我国许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讲,会计核算工作更加重要。国有企业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药的作用。所以说积极加强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尤为重要。
一、现阶段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会计核算工作认识程度不足。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将工作的重点局限于日常的业务工作,单纯的认为会计核算只是日常那个的一项管理活动,并没有将其纳入重点关注的领域,这就致使许多会计核算工作得不到重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没有被突出。一些会计人员对会计制度和相关规定并不熟悉,同时对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和信息也不是太了解,对会计核算自身的工作认识程度不足,导致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出现比较多的问题。
其次是会计核算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许多国有企业在实际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出于自身的考虑,虚假核算的问题还是比较普遍的。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各种日常活动进行监督从而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加强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但是许多国有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往往采取有针对性的会计处理,致使各种会计核算工作缺乏精确性,导致会计核算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第三是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是进行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如果会计核算工作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为支撑,所有的规将会流于形式,就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建设实际来看,缺乏一套系统完善的制度。许多要么没有相应的规定,要么相应的规定散落于其它的规定之中,缺乏一个独立、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
第四是会计核算方法和手段落后。国家十分重视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相应的会计准则都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从实际来看,许多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手段和方式比较落后。许多企业在核算过程中依然沿袭以前的手段和方式,核算过程缺乏效率性和有效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会计核算的要求。致使核算经常出现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的情况。
第五是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存在问题。人员是进行会计核算的人力基础,随着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的复杂化,对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对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许多会计核算人员自身的能力不足,不能胜任相应的工作。许多会计核算人员自身缺乏职业道德的约束,人为地导致一些会计核算问题的出现。
第六是会计核算不规范。不规范存在多种情形,主要的有以下内容。一是会计凭证不规范许多企业在日常的核算过程中对一些会计凭证的要求不够严格,不符合日常的规范,甚至有一些不符合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二是会计账目不清晰。会计核算过程中日常的报账工作不够及时和明确,同时在账目的做账过程中不够规范,缺乏对许多账目的明确和规范。账目混乱应有的作用就不会被突出。三是数据的不规范,许多原始数据的收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始资料的处理缺乏规范性。
第七是监督机制不完善。企业的管理活动都是有所依据的,特别是会计核算方面,许多企业都做了相应的规定,但是相应的规定必须有所监督,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但是现阶段许多会计核算工作缺乏监督制度的建设,许多规定流于形式,会计核算过程流于形式,许多规定不被遵守。而且出现问题就容易导致追究责任的时候缺乏必要的力度,责任追究机制不够健全。
二、应对的策略
首先是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认识。国有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建设良好的企业氛围。特别是领导要从自身出发,同时教育全体员工的会计核算意识,将会计核算工作纳入到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上来。
其次是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的出现。针对于企业会计核算中弄虚作假的问题,首先企业要构建一个企业决策者、会计部门管理者、会计人员三方为一体的责任保障体系。在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要对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负主要的监管责任。同时,为了最大限度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准确性,企业决策者必须要参与到会计核算工作中去,以资金为导向做好每一项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率,为企业的可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企业发展建设的重要支持,是其前提和基础。因此,企业决策者要在会计核算部门内建立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要根据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同及能力不同分配相应的任务,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核算人员身上,以避免小事抢着做、大事没人做的问题发生。要在企业会计核算部门内建立一个健全的工作惩罚机制,对于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会计核算人员要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奖励,而对于工作态度及责任心较差的核算人员,要给予严厉的批评,并对其进行物质惩罚,以视警戒,从而规范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态度。
会计核算原始依据范文5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内控制度
一、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内控制度的概念及践行现状
(一)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内控制度概念
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内控制度是国有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的具体情况,遵循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依据最新的会计准则制定的约束财务工作者日常工作行为、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流程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二)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内控现状
虽然我国国有企业在会计核算内控方面非常努力的践行政府的指导政策,但是诺大一个企业要从管理层到基层全部了解国家政策都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想要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会计核算内控制度更是需要企业的管理层根据财务部门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规划,进一步执行亦是困难重重。我国国有企业现在就正处于内控制度执行工作的完善期内,虽然看似会计核算内控工作做得面面俱到,实际上每一个方面都存在缺陷。
二、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原始凭证审核不规范
原始凭证作为企业交易或事项最直接的证明,是登记账簿最基础的资料。以企业内部员工外出办理业务为例,员工在外为公司办业务的所有相关费用应该全部由企业报销,在报销费用过程中,报销人员需将原始凭证交由财务部门的审核人员审核签字,然后才可以到出纳处结算预借的差旅费或者取得垫付的费用。在这一个普通的报销流程里,现在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凭证审核负责人在与报销人相识或存在某种特殊关系时,可能对报销用凭证不予审核直接通过,甚至伙同报销人伪造凭证骗取国家资产;二是出纳人员虽然对报销凭证也有审核义务,但更多时候,出纳员审查的只是原始凭证上审核人的签字和报销金额的正确与否,不大注重原始凭证真实性的检验,对上一环节的审核过份信任。由此看出,原本设置的两道内控审核程序在国有资产被骗取的过程中根本没有起到任何控制作用。
(二)电算化系统记账审核流于形式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在财务部门引进了电算化系统代替原有的手工记帐程序。国有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领路者,其会计核算也早就开始信息化。人员权限设置是一个电算化帐套最基本的操作要求,也是会计核算在电算化工作中最基本的内控制度。要使电算化软件在应用中达到控制要求,必须将会计数据的输入工作人员(出纳、基本岗位会计)和审核记帐人员权限相分离。按着会计核算的要求,会计和出纳依据原始凭证在电算化系统中录入记账凭证,由审核人员审核并记帐。但由于每天的工作量特别大,审核人员难以将每一张原记账凭证的相关经济事项进行了解,只能依据经验检查记帐凭证的记帐方向、科目等因素是否合规,有时甚至完全不去分析,直接将会计和出纳输入的凭证批量审核后直接记帐。这般操作完全将电算化系统的内控要求弃之不理,达不到预期的控制效果,造成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判断。
(三)财务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重视并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在国有企业设置财务审计部门专门对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监督。但是,很多国有企业审计部门的设置完全是应付国家政策规定,审计部门的应际效用等同于无。有的企业将审计部门设立在财务部门内部,导致审计工作还没开始,监督检查工作还没落实,审计人员就已经归财会部门领导了,造成审计工作难以开展。有的国有企业虽将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分隔开来,但却归属于同一个领导部门管理,这样一来,即使查到财务工作中会计核算的问题,并向上级反映,统领负责部门也有可能为避免受到疏于管理的惩罚,而选择在掩盖会计核算的弊端。审计工作本来是用以控制会计核算质量的一种强制性保障,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的控制手段,但因其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独立性,完全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完善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内控制度的对策
(一)普及会计核算内控观念
要想开始内部控制,必须要在财务工作人员的观念中植入控制管理的理念。出纳必须要认识到自己在报销企业员工差旅费用时对票据的再审核不仅是自己的义务,更是自己对票据审核人员工作的监督权利,是对国有资产的一种保护管理;电算化的审核记账人员也一样要认识到这一点,审核记账不仅是自己的义务,更是自己对整个会计核算过程的监督控制权力。财务工作人员切实理解内控理念,不仅有助于其践行会计核算内控制度,更能激发其主人翁精神,提升工作积极性。
(二)严肃内控工作奖惩制度
内控,既然是内部工作,那么会计核算的内控工作一定也由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和财务审计人员进行具体实施。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和人相关的、以人作为实施主体的工作都免不了出现失职或渎职的情况。以前文讲到的出纳只认审核签字而不关心票据真实性的做法和电算化审核人员的违规审核行为,实际上都是会计核算工作失职,甚至可以说是渎职。国有企业虽然制定了很多内控工作相关的惩治制度,但真正实施的却并没有几家,完全达不到惩罚内控失职当事人和震慑其他会计核算人员的作用。笔者认为,想切实将内控工作贯彻执行,必须在普及思想观念的基础之上,让内控工作关系到内控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为会计核算内控工作设立专门的奖惩机制,仅仅是惩治措施只会令相关人员惧怕,对举报会计核算失职行为的相关人员给予一定奖励,才会激励财务工作者投身内控工作的积极性。
(三)财务审计部门绝对独立
国有企业审计部门是为控制会计核算工作质量而设置的专业性较高的企业内控部门,是经营管理的协助者同时也是监督者,是会计核算工作真实合法的最后一层保障。所以说,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不应该受到任何经营管理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干涉,应直属于企业监事会,即使是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和厂长(经理)也不能干预审计工作的进行。只有审计部门隶属监事会,其工作成绩才不会受生产经营活动利润高低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受到会计核算相关部门的控制,保证审计地位的真实独立。这样,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不涉及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做到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公正审查,进而发现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弊端和错误,校正会计工作流程,提升会计核算质量。
四、结论
国有企业的营利性主要体现在追求我国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每一项经营活动都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有资产的安全,会计核算作为国有企业最主要的财务记录计量工作,其内控控制制度的建立只是会计核算内控工作的开始,只有财务部门全员树立内控观念、参与内控工作,才能将我国国有企业的内控管理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徐颖.论如何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管理[J].当代经济,2013,(18).
[2]山雪.国有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3).
会计核算原始依据范文6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由着严重制约作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会计集中核算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具体体现:
(一)会计基础工作监督力度较弱
会计集中核算执行中,其中的事业单位执行会计在某种程度上难以和单位实际工作相吻合,以至于执行会计核算中,多个单位的账务工作负责中,无法全面的了解单位的一些业务细节,对于单位业务的真实性和金额数的大小也难以辨别,在单位发票合同原始单据判断过程中,难以实现会计业务的真实性,对于会计基础信息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二)难以实现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协调配合
当前会计核算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着不清晰的责任归属划分,账实也难以统一性的管理,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引起一种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原始凭证缺乏真实性
一般而言,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实施之后,难以实现对原始票据的合理审核,在账户录入的过程中,经济事项内容的真实性没有针对性的监督,存在现金套用的现象。
(四)单位报账员一人多职,身份不明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被纳入核算单位取消了会计、出纳岗位,设立报账员,有些单位对报账员的待遇地位不予肯定,导致报账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会计集中核算应用的具体措施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其中的会计集中核算应用过程中,就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加强财务的科学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就要将单位总体目标全面实现,做好职能的基础履行工作,将单位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有效避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发展中,通过归纳总结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在会计集中核算的应用中,依据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结合单位经济的活动情况,对制度进行完善,将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全面实现。
(二)对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管理的关系进行协调
一方面就要从根本上明确会计集中核算的职责范围,对资金使用权和所有权进行保证,加强会计核算管理的监督。一方面就要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主体意识进行强化,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审核管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另一方面就要做好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审批制度规定的基础完善,将会计核算的沟通联系全面加强,对良好的工作氛围加以营造。
(三)做好财务的审计监督工作
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加强的同时,就要重视事业单位的基础审计工作,做好各个环节的审计监督,并依据于财务部门的审计,及时的发现问题,做好单位预算的基础编制,对财务管理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使得各个部门对财政资金合理的使用,将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
总而言之,行政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中会计集中核算应用过程中,就要做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建设,协调好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将审计监督全面实现,保证企业有着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