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学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学术论文范文1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仍把数学的形式化、逻辑性视为教学重点,忽视对数学的人文价值方面的挖掘与运用,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形式化,缺乏对数学文化的准确定位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将数学知识作为目标,不能结合数学文化来设定教学目标,只关注课本上的数学知识,特别是一些公式、定理的应用,过于工具性,没有把数学的知识与数学的人文相融合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不能很好地了解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等人文价值,弱化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长久以来,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没有活力与生机,无法兼顾到个别学生的需要,难以进行师生互动,也不能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受到捆绑,难以发挥其主动性。数学文化得不到全面体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三)教学评价简单化,缺乏对数学文化的考量
教学评价能够根据教学行为形成量化的考评结果,从而给出相应的教学指导意见。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不太重视具体学习过程,不能反映学生的心理过程和变化,更无法体现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而现实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方式,不能从数学文化方面入手,不能凸显数学的人文价值。
二、数学文化与高中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数学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第一,是理解能力;第二,是学习能力;第三,是判断能力;第四,是解决问题能力;第五,是创造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一)做好文化取向是奠定数学文化的重要基础
站在文化取向的角度来看,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数学文化完成对学生知识的提升,所以,将数学文化与教学结合在一起,不仅是考虑到教学安排,同时还考虑到整体目标计划。对于数学文化教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是数学意识;第二,是数学思想;第三,是数学精神;第四,是数学品质。
(二)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新型的高中教学思想
过去一段时间里,大部分教学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教学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将数学文化与实际教学内容结合一起,与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历练,不仅掌握知识,还学会团结合作。
(三)以学生的需求为指导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数学教育是以多元的姿态出现的,因此,对于数学文化学习来讲,不仅要培养内涵,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习方法。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定义学生是不能直观看到的,它是在不断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对于数学文化来讲,它不仅是内容丰富多样,同时学习方法也是渠道甚广,既包括了一些隐性的理论教学,同时也可以将整个学习态度直接展现出来,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讲,更能体现出其潜在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文化融入进去,通过教师生动,简洁的文字叙述,不仅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同时也可以提升其它知识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成绩,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对数学的认知度和兴趣度。
(四)实现文化教学,提高高中数学的影响力
“数学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的内涵丰富多彩,所以应采取更多、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个人的教学风格进行选择,要注意教学的深入浅出,尽可能对有关内容作形象化的处理。强调数学非形式化的一面,弘扬数学的人文精神,除了知识的学习外,更应强调数学的思维方式、理性精神及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所需的素材和资料,以此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促进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五)构建先进的教学评价体制
化学学术论文范文2
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培养小学生“会计算、懂算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尽管数的运算有各种不同题型不同的运算方法,但每一种运算都是由一步运算演变成二步、三步运算,而且由简单转化为复杂的。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化归思想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提高运算的正确率,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册中,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虽然方法多样但最重要的方法是“凑十法”,即通过将大数拆成小数(或者小数拆成大数)和其它另一小数(大数)凑成十,将20以内进位加法转化成简单的十加几的计算题,如:8+5=13从而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再如,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上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由于有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铺垫,笔者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直接将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式题呈现给了学生:①这些分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②不是同分母分数,还能算吗?问题一出,绝大部分学生就意会了,只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就可以计算了。当学生完成转化、计算之后,笔者适时追问:为什么不能直接计算?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认知: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减的,必须要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才能计算。其实在小学阶段很多的计算中,如多位数乘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等都运用了化归方法,可见化归的方法运用的广泛性。
二、图形教学中的渗透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无论从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到探究面积、体积的计算,无处不体现化归的思想方法。尤其在探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渗透化归思想方法是极好的机会。在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学习上,北师大教材是分三次安排的:第一次安排在三下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第二次安排在五上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第三次安排在六上学习圆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起始课,是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圆等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又是学生探究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化归思想方法得到很大体现。所以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数、剪、拼等一系列操作活动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我们已知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从而很容易的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中,要通过追问:你是怎样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怎么剪的?为什么要拼成一个长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而使学生明白: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相比,形状虽然变了,但面积没变。这样就可以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有了这部分化归方法的渗透,后面的三角形、梯形、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就会水到渠成。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享受数学探究的乐趣。
三、解决问题中的渗透
化学学术论文范文3
整堂课下来,自始至终学生们的注意力都被牵动着,吸引着,对所学的知识也都很感兴趣。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学习的烦脑,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对于每节课的导入过程,必须以学生自身的发展思维为主线去引导及教育,每节课之前都给学生留有神秘,每节课结束同样也留有神秘,这样学生会非常期待下一次课的到来,从而让学生能够从一种环境到另外一种环境,实现“师生共振”。给学生空间间就是给教师自己留有空间,让自己身临其境,也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将课堂变成一个“原始森林”。
二、让数学美丽心灵
一位中科院数学院士曾经在他的演讲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到底是想象美重要,还是逻辑理性重要?”或许在我们看来,答案似乎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是从事数学研究,讲究思维的理性,严格的逻辑推理。但这位院士却说,想象美比逻辑理性更重要。在这位数学院士看来,即使是数学研究这等枯燥的事,也在追求着美,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趣味。其实,想象美和逻辑理性孰前孰后这个问题并不重要,数学和美本身就是一体的,在数学中寻求美,在美中进行数学推算。数学家保罗?埃尔德什说:“为何数字美丽呢?这就像是在问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为什么会美丽一般。若你不知道为什么,其他人也没办法告诉你为什么。我知道数字是美丽的。且若它们不是美丽的话,世上也没有事物会是美丽的了。”当我们去体会数学之美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数学。艺术品并非只属于艺术家,数学同样有着他们的艺术品,就像毕达哥拉斯的勾股定理、高斯的代数基本定理、祖冲之的圆周率,美在解决问题,美在化繁为简……这些作品就如同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凡高的《向日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样,凝聚着人类最闪耀的智慧。数学之美不仅仅是本身的美,更是解决问题之美。和数学有关的电影《美丽心灵》堪称经典,几乎囊括了当年所有著名电影节大奖。该影片改编自数学家纳什的真实故事。纳什与病魔苦苦斗争数十年始终没放弃,依靠在数学生涯中对博弈论的基础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来,纳什本人到中国访问,听众中有人问他作为数学家获得经济学奖有什么感受时,他说,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很美。或许正是这种在数学中寻找的美的信仰,支撑着纳什与病魔抗争,并最终走向诺贝尔领奖台。其实,关于数学解决问题之美,在生活中有着太多案例,不胜枚举。学数学是学的一种思维,这种思维本身充满着令人着迷的魅力,而运用这种思维去解决问题更是一种美。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之美,真正理解数学,爱上数学,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这一学科的大美无疆。
三、结语
化学学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数学文化 渗透策略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需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蕴含的数学文化
首先,高中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尤其是中国数学文化。中国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数学文化也是如此。例如南宋时期的数学家就在其著作中记载了“杨辉三角”,可以用来求解二项式定理中任意正整数次幂的系数;齐梁时期的数学家祖提出“祖原理”,可以用来求解复杂几何形的体积等。这些都说明我国的数学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其次,高中数学蕴含着丰富的西方文化。西方数学文化同样历史悠久,数学家发现的定理和公式有很多。西方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例如意大利的数学家斐波那契在其著作《算盘全书》中就提出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中的应用就非常广泛。高中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其他民族或国家、地区文化。例又如通常所说的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印度人所发明的,后来传入阿拉伯地区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数学家・伊本・穆萨不仅创立了代数学,发明了许多数学符号,而且其著作《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对80多例题有明确阐述。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高中学生认为数学科目抽象深奥,数学学习枯燥乏味。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科目的奥妙和魅力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在数学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数学概念起源、数学家的趣事和数学发展的曲折历史等,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学科,发现数学学习的有趣之处。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会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从而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素养,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纵观数学发展的历史,许多方面都有创新的思想在闪光。例如罗巴切夫斯基汲取“欧式几何第五公设”的精髓,开创了“非欧几何学”牛顿和莱布尼茨通过学习和借鉴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建立了微积分理论等。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
1.在数学概念的理解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概念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教学内容的基础,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需要注重从数学概念教学等方面入手。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古诗和成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概念的美学价值与文学价值。在理解三视图概念的时候,可以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理解事件概念的时候,可以用“滴水成冰”帮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用“黑白分明”理解必然事件,用“海枯石烂”理解不可能事件等。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2.在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在学生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还原数学知识发现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复数和数系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数学史,通过数学家思想的闪光,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与探究,感悟数学方程理论及数的运算规则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并体会其中存在的数学原理。数学教师可以在知识探索过程中,以充足的感知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数学文化。例如在知识的巩固中,教师可以借助新旧知识联系、知识延伸和变式训练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实现渗透数学文化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在数学史的选讲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数学史不但记录了数学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而且记录了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和危机,体现了数学家不惧困难和敢于挑战的精神。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史的选讲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华罗庚、苏步青和丘成桐等著名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奋斗历程,让学生从数学家的思想中汲取力量;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祖原理和杨辉三角等中国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鼓舞学生学习的信心。
总之,数学文化是数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在高中数学教育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真正愿意学习数学,乐于学习数学,切实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桂霞.高中“数学文化”内容的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
[2]华凤.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浅谈数学文化的渗透[J].数学教学通讯,2013(31).
化学学术论文范文5
(一)学生个体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
由于学生在心理年龄、知识水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和心理安全感。这样的心理安全感可以促使学生在群体交流时细心的倾听和自由的交流,并且敢于表达自我的观点和自我能力的展现。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通过相互的交流和切磋,不同的人进行思维的碰撞,就很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素养和知识灵感。同时,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现他人的长处并进行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和与他人进行合作。
(二)激励学生敢于进行自我对话
进行自我对话是人性的一种需求和欲望,由于人类的存在就是对自我的存在进行不断地认识和进行自我的探究。进行自我对话是对话教学的深化和升华,只有当对话具有反思性时,这样的对话才真正的具有了意义,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的反思从而最大程度的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在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数学符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倾听,这样才能吸收别人的思维方式,并且可以整合到自己的认知当中,从而提高自己思考能力,从而进一步改进的学习能力。
二、在进行对话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对话并不仅仅是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
在数学的课堂上的教学对话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解答,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是真正的教学对话。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其主要的目的是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并且师生之间眼完全展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升华。在进行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在提问和回答中体现地位的平等,还要在就留和欣赏等方面体现出平等的交流。
(二)对话并不是越多越好
对话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服务,所以进行教学对话的出发点还是应该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那些简单明了、一看就懂的知识可以不使用对话教学的方法,从而避免对话教学的滥用。
(三)对话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达成师生的共识
化学学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数学差生原因教育转化措施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是否能有效地转化“差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本文试分析小学阶段“差生”的原因,探求转化“差生”的几点教育教学措施,为提高整体素质服务。
一、小学数学差生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源复杂,差异悬殊。每个学期,我们学校中总要转入一些学生,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差生。如今语、数、英三门功课压在学生身上,担子还是比较重的,而无形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2、兴趣不浓,积极性低。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差生在学习数学的许多方面发生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
3、学法不当,缺乏信心。古人云: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差生在这方面就是缺乏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差生很努力,但就是不得法,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触类旁通。再者,上课听课效率不高,重难点抓不住,别人一听就懂的事情,差生就是弄不明白。久而久之,缺乏学习的信心;
4、贪玩好动,自控力差。一般来说,差生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数学作业没有完成,就和别人一起在玩了,当天的没学明白,以后又学了新的知识。于是,没明白的越积越多,终于停滞不前,数学不像语文,数学是前后有联系的,是系统学习的,不进则退。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对差生引导和督促;
5、复习预习,遇难不究。差生往往表现在缺乏有效的复习和预习,甚至不复习和预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再好的记性,再好的脑子也需要勤操练。预习时遇到一点难题就不想探究,不把问题列举出来,打些小问号,做些小笔记,总有一种依赖教师的想法,怕吃苦,怕动脑。长此以往,形不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往往对以后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地步;
6、师生情感,不够融洽。差生一般来说不受教师们的欢迎,主要受考试,竞争等影响,认为拖后腿,导致教师上课不再让差生发言,有时甚至发生言语、动作的冲撞等情况。因此差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教师你看不起我,你的数学课上得再生动,再好,我也不听,这主要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所致;
7、家庭教育,重视不足。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在于遗传或智力,而在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不同。是的,学生学习不良,不仅有智能迟滞,还有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更有造成身心变化的外界因素(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有可能是家庭的原因,父母迷于赌博、父母离异、家境困难、重视不够漠不关心等;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学,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其实哪里听得进去,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作业拖拉。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差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差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
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差生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
1、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差生。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有一位伟人说过:人来到世界,他总有一样生存的本领,我们要看到他的“闪光点”。
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我们教师应当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
三、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转化差生的一些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差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差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2、融洽师生情感,提升差生信任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差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要爱学生,尤其要爱差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3、真诚以理相待,消除差生自卑感。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表现在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益。如果老师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差生则冷眼相待。稍有过失,则加以训斥,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表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理相处,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