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范文1

会计核算本身就是一种财务信息的数据活动系统,一方面会计核算要追求高质量的核算结果,另一方面会计核算要满足一些约束条件,在EPO总承包项目中的会计核算也是如此。EPC中总承包项目包含了工程建设的设计、采购和建设施工三个方面,项目核算总体上要能够反映和折射EPC的总体情况,在EPC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一些公共费用分摊问题的处理时要能够体现成本效益的原则,采用合适的费用分摊方法满足成本核算的具体要求。此外,EPC总承包工程的成本核算要能够为相关的决策活动或者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足够的信息和线索,体现施工企业或承包单位的财务状况、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等,同时能够折射出承包单位在此次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管理阶段收益、工程成本的情况。

2EPC总承包项目的会计核算方式具体内容

2.1会计核算的注意事项

不言而喻,会计核算工作对于EPC承包项目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施工单位或者工程承包队忽视了会计核算工作,将会对承包项目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承包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力度,提高会计核算意识,健全会计核算工作的流程和内容。实际情况中,由于会计核算工作不到位,造成工程款项不实,财务数据不准确、工程余款出差错的情况经常发生,导致承包单位的会计工作混乱无序,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所以对于EPC总承包项目必须加强对会计核算的管理,提高重视程度,使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同时会计核算工作者应该提高工作的责任感,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中的效率和质量,使会计核算结果反映出的财务信息能够为项目决策、财务管理、成本分析工作所使用。EPC的会计核算方法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该保持一致性,不能随便的更改和变化,如果有所变化必须将变更的内容、变更的缘由以及变更的累积影响等内容项在相关财务报表中予以说明,同时EPC的会计核算按照合同规定的或者规范中注明的核算方法进行,使核算指标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会计核算的财务报告应该层次清晰,简洁规范,便于管理和使用,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核算项目以及成本、费用应当及时核实确认,各项资产的计量应该在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进行计算。整个会计核算的过程,工作人员应该谨慎细心,认真做好核算工作,力求EPC的会计核算零失误。

2.2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大多数承包企业或者施工单位在项目预算的总成本确定之后,其后的工程建设或者会计核算过程中都是固定值,这种核算方式忽略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汇率变化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很容易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仔细分析承包单位的经济收益,其主要构成就是项目的结算金额及其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会计反映,所以对工程成本的科学预算和事前确认就显得格外重要。对EPC总承包项目的会计核算大体分为预计合同总成本的计算、会计核算的日常折算以及最后收入确认的过程。这种计算方法是考虑到项目进行过程中汇率的波动和变化对成本和本位币造成的影响,在实际情况中,采用这种方式做出的核算结果可与实际情况最为接近。其中,预算合同总成本的计算必须对交易币种做出适当的预测,然后预算交易币种对应的成本金额并选择折算汇率,最后计算本位币的预计总成本。此时的项目预算合同总成本是项目成本的一种估计,在其后的日常会计核算中,尤其是在每一工程阶段期末,都要根据实际汇率,折算本位货币对应的项目成本,这项工作的工作量比较大,需根据实际的汇率波动情况来实际进行,或者合理的选择会计核算的时间段。最后,对于承包工程的预算收入,也要进行考虑索赔或者奖励等情况下的收入折算,保证在工程建设每个阶段的会计核算有一个可比性,与实际情况最为密合。

3结语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范文2

关键词:会计核算;电力企业;应用

一、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

1.设置账户。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复杂多样,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开展经常性的监督。为了实现对复杂内容的合理核算,就很有必要科学地将经济业务进行分类,以便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的信息和指标,并符合经营管理的需要。设置账户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专门的方法即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指对在财务管理中所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复式记账法的好处是不仅能够全面地反映出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源走向,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差错的发生,还便于检查账簿记录是否正确和完整。

3.填制和审核凭证。在对经济业务的记录中,需要运用到会计凭证。会计凭证大大有利于经济责任的明确,还可以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因此,要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这是会计核算以及监督经济活动的财务收支的基础,也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4.登记会计账簿。登记会计账簿简而言之就是记账,指在对会计凭证审核无误后,要以此为依据在账簿中进行分类,以连续、完整地将各项经济业务记录下来,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

5.成本计算。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费用,将这些费用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整理就是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有利于确定记录对象的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产品成本可以综合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确地成本计算,能考核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支出水平,还可以确定企业的盈亏,是制定企业产品价格的基础。

6.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指为了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而盘点实物并核对账目的一种专门的会计核算的方法。财产清查不但有助于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以保证账实相符。而且可以查明企业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以及使用情况,还可以核对企业各种结算款项的执行情况。在核算中发现积压或损毁的物资以及逾期未收到的款项后,便于及时地采取措施,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7.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完成后,要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编制会计报表即定期并总括地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以及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是账簿中的记录。对这些记录进行一定形式的加工整理,从而产生一套完整的核算指标,以做到对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和分析,并作为编制下期财务以及预算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核算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电力企业货币资金的核算及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其收取电费往往涉及用户多但金额比较小。会计在期末银行存款账户往往未达账项有很多笔,其合计后金额总是能高达上千万元。针对这种情况,有的财务人员认为只要编制了调节相符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就算完成任务。但实际上会计报表并不能真实低反映企业期末的银行存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尽量分清预收电费和应收电费。

2.电力企业材料的核算及管理。在电力企业,年末集中采购入库以及生产领用出库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时往往需要查验原始出库单据。这时会出现一些以前月份甚至以前年度的出库单据,这样在年末集中办理出库为其计入成本时自然会造成记账不及时的后果,导致经营成果的核算不真实。

3.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近几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对电力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都进行了统一,各电力公司固定资产核算模块中的折旧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为:原值*(1-残值率)/使用年限;如果出现折旧年限变更的情况,则应采用第二种做法:(净值-净残值)/剩余折旧年限。可不少电力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仍用第一种方法进行核算,造成少计提折旧的后果。

4.电力企业土地使用权的核算。很多电力公司成立时间比较长,其往往持有多宗土地的使用权。由于其取得的方式多样,用途不同,在进行土地使用权的会计核算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会计人员核算模糊往往造成出现使用会计科目不当的现象发生,致使应该摊销的而没有摊销,不应计提折旧的却进行了计提折旧。

5.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的划分。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在预收用户电费后,会列入“预收账款”。此后在抄表后,将按用户的使用电量和对应单价冲回预收账款。可有些财务人员习惯把所有的抄表都列入到应收账款,在第二月再将相同用户进行抵消,这样无形中就虚增了电力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6.自用电的核算。电力企业生产自用电的核算方式做法不一,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方式:第一,未单独计量。直接反映为电能损耗(简称线损)。线损不能真实反映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第二,单独计量,但未进行会计核算。近几年电网企业的规范管理要求对生产自用电进行单独计量,但却没有对生产自用电进行会计核算,这样就造成了企业供电成本和售电成本的混淆。第三,单独计量,会计核算将其视同销售。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形成了电网企业的营业收入,另一方面进入了电网企业的生产成本――其他运营费用――水电费。这样的做法多计了增值税销项税额,使电力企业承担了不必要的税金。

正确的处理方式应为:单独计量,会计实务不核算销售收入。这样的处理将企业的售电成本、供电成本和企业的线损以及福利部门的用电成本得到了真实地反映,也没有出现多计增值税销项税额的现象。

总之,会计核算应用于电力企业有着其特殊的反映。在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中,要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优点,为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发挥会计核算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葛智辉.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会计核算在电力设计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财经界(学术版),2010(09).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范文3

【关键词】 司法会计鉴定对象; 特性; 会计对象; 辨析

【中图分类号】 F23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7-0058-04

司法会计鉴定对象是司法会计最基本的理论问题,然其具有动态性、多变性和复合性等特点,内涵难以界定。迄今在司法会计鉴定学界,司法会计鉴定对象仍是最具争议的焦点问题。关于司法会计鉴定对象有“案件资金”、“涉案财务会计问题”、“会计要素”、“涉案会计事实”等诸多观点;有关司法会计鉴定要素有“会计六要素说”、“法律事实构成要素说”等。司法会计鉴定对象的内涵不清、特性不明及认识不统一,不仅导致理论界对司法会计鉴定对象分类方法出现多样化,严重制约了司法会计鉴定理论的发展,而且直接导致司法会计鉴定实践中鉴定内容的不规范,鉴定结论的正确性难以保障,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严峻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涉财案件急剧增加,司法会计鉴定业务量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会计人会取得司法会计鉴定人资质,从事司法会计鉴定工作。但以注册会计师为执业背景的司法会计鉴定人易将司法会计鉴定对象、鉴定要素与会计对象、会计要素相混淆,习惯于从纯会计学角度认识和定义司法会计鉴定对象,理解司法会计鉴定要素,以会计核算思维代为司法会计鉴定,严重影响了鉴定质量,作出的鉴定结论通常不能有力支持被证事项,庭审中难以被法官采信。

实|上,司法会计鉴定对象与会计对象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更有本质的区别。本文对司法会计鉴定对象本质、内涵及特点进行解析,并与会计对象进行多维比较,旨在剖析司法会计鉴定对象与会计核算对象的本质区别,找出二者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有利于深层次地认知司法会计鉴定对象的本质,更有利于完善司法会计鉴定学科体系,科学指导司法会计鉴定实践。

一、司法会计鉴定对象主要学术观点剖析

(一)国内主要学术观点

对司法会计鉴定对象认识不统一,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当前理论界司法会计鉴定对象有以下几种观点:

1.案件资金[ 1 ]说。将司法会计鉴定的对象定为“案件资金”。

2.涉案会计问题[ 2 ]说。认为“司法会计鉴定对象是案件中的会计专门性问题”。

3.涉案财务会计问题[ 3 ]说。认为“司法会计活动的类型不同,其活动的对象也不同。其中,……司法会计鉴定的对象是案件涉及的财务会计问题”。

4.涉案财会事实之六要素[ 4 ]说。认为司法会计鉴定的对象是“涉案财会事实”,“司法会计鉴定的内容是其鉴定对象(涉案财会事实)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与损失、利润,可称为司法会计鉴定的内容要素”。

5.可鉴定的涉案财务会计事实之法律事实构成[ 5 ]说。认为司法会计鉴定的对象是“可鉴定的涉案财务会计事实”,由起因、发生过程、结果和因果关系等法律事实要素构成。该说将涉案财务会计事实根据其性质不同,区分为涉案经济事实(也称涉案财务事实,下同)与涉案会计核算事实,并随之将司法会计鉴定区分为涉案经济事实鉴定和涉案会计核算事实鉴定两种类型。司法会计鉴定的类型不同,其司法会计鉴定要素的内涵和鉴定方法有差异。

(二)国内主要学术观点剖析

1.案件资金说。(1)案件资金是一静态概念,不能反映“因案件事实发生而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化过程”。(2)案件涉及的会计核算问题未被包含其中。(3)实物资产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表现双重属性,当账簿记录的资金运动与其记载实物流转不相符尤其是实物盘亏时,仅鉴定案件资金显然不全面。

2.涉案会计问题说。涉案会计问题说不全面。因为,还原案件客观事实,有时不仅需要鉴定涉案的会计事实,还要鉴定相关联的涉案经济事实。

3.涉案财务会计问题说。在具体案件中,“会计专门性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纷繁复杂,鉴定要求多样化,实践中难以规范和统一。

4.涉案财会事实之六要素说。笔者认为,尽管司法会计鉴定活动与会计活动有一定的联系(如会计核算方法是司法会计鉴定的技术方法之一),但二者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简单地将会计要素定义为司法会计鉴定要素不够准确和全面。

第一,会计要素与司法会计鉴定对象本质、属性不同,难以适应司法鉴定需求。司法会计鉴定对象是法律诉讼需求的产物。尽管它需要待证,但却是一种已发生的客观事实,它不随时间、地域、单位性质的变化而改变,具有客观属性。司法会计鉴定要素是司法会计鉴定对象的具体化,其本质及属性也理应如此。而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按经济内容进一步分类的结果,是为满足经济管理需要而产生,且国家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性质单位会计要素的界定方法和界定内容是有差异的。因此,会计六要素划分不具备客观属性,难以适应诉讼的客观需求。

第二,涉案财务会计事实属于案件事实的组成部分,它随案件发生轨迹沉淀,或涉及单会计主体,或涉及多会计主体,多会计主体间以案件相联系,鉴定要素要能反映以上内容。而会计六要素只是特定单会计主体内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不能全面反映以上内容。

第三,会计六要素只用于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事实,不包括会计核算事项。

第四,不同会计主体间发生的同一济业务,在不同会计主体内表现为不同的会计要素。当涉案财务事实涉及多会计主体时,同一事实在不同会计主体中表现出的会计要素不同一。

可见,以会计要素作为司法会计鉴定要素,鉴定出的内容不是涉案财务会计事实的全部。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会计要素称为司法会计鉴定的内容要素。

5.可鉴定的涉案财务会计事实之法律事实构成要素说。该观点是笔者2012年前提出的[ 5 ],当时只是对鉴定对象、鉴定要素作了初步定义和简单分析,但二者的具体内涵未作详尽研究。本文是在该观点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司法会计鉴定对象内涵及特点

(一)司法会计鉴定对象内涵解析

司法会计鉴定是为诉讼活动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法律证据。法律证据的作用在于揭示或证明案件事实,以此推之,司法会计鉴定的对象理应是案件事实的一部分,结合司法会计鉴定的专业属性,可知司法会计鉴定对象应属于案件所涉财务会计事实范畴。当案件所涉财务会计事实有待证需求时,才有成为司法会计鉴定对象的可能。

案件待证财务会计事实成为司法会计鉴定对象应当具备三个必要条件:(1)存在财务会计事实载体――财务会计资料,即可鉴定。缺乏必要鉴定材料,司法会计鉴定人无法鉴定。(2)财务会计事实涉案。司法会计鉴定活动起因于财务会计事实涉案。(3)有诉讼上的待证需要。司法鉴定是指诉讼中的鉴定,只有诉讼或准诉讼有待证需求才能引发司法会计鉴定。

综上研究表明,司法会计鉴定对象是有待证需求且可鉴定的涉案财务会计事实。其中,涉案财务会计事实包括涉案财务事实和涉案会计核算事实。有待证需求是指案件中涉案财务会计事实有待证需求,可鉴定是指存在涉案财务会计资料。

实际上,经济事实是一种客观事实,并非财务会计资料所反映的事实(此事实可能真,亦可能假)。此外,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有一些“资金是否入账”、“采取何种会计方法或程序”等纯会计核算事实,亦可能成为司法鉴定的对象。因此,就实质来看,可能进入司法会计鉴定过程的就是这种涉案的经济事实和纯会计核算事实。

(二)司法会计鉴定对象的特点

演绎推理司法会计鉴定对象的形成及其内涵,可知司法会计鉴定对象与会计对象不同,具有以下特点:(1)与案件相关联,对应特定的案件,是案件事实的组成部分。(2)随案件产生,伴财务会计事实形成而生成,沉淀于财务会计资料之中。(3)可涉及多个会计主体,也可涉及单会计主体,具体数量随待证案件事实所涉会计主体数量而定。(4)是一种待证客观事实,而非财务会计资料所反映的事实(此事实可能真,亦可能假,也可能真假交融。真假或源于经济活动或源于会计活动)。它或已知或未知,或待证或需确定,需要通过检验、鉴别和判断(即鉴定)相关财务会计资料去揭示。

三、司法会计鉴定对象与会计对象的辨析

(一)司法会计鉴定活动与会计核算活动的比较

司法会计鉴定活动与会计核算活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存在诸多差异。

第一,职能重点不同。尽管司法会计鉴定和财务会计都具有核算的职能,均能反映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但是,二者职能发挥的重点不同:会计发挥职能重点在于核算(反映)记录经济活动,司法会计鉴定发挥反映职能的重点在于还原、揭示涉案经济活动和涉案会计核算活动。即司法会计鉴定在核算的同时,还“具有复原职能、追究职能和预防(咨询)职能”[ 6 ]。

第二,目的不同。会计活动的目的是为经济管理者提供经营决策经济信息;司法会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诉讼活动服务,为司法活动提供真实、客观、有效的财务会计证据及财务会计事实评价。

(二)司法会计鉴定对象与会计对象的辨析

1.司法会计鉴定对象与会计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司法会计鉴定对象与会计对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由图1可知,经济活动涉案产生涉案经济(财务)事实,会计活动涉案产生涉案会计核算事实。会计对象是特定会计主体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而司法会计鉴定对象是特定案件所涉的财务事实和会计核算事实。会计对象不一定产生司法会计鉴定对象,而司法会计鉴定对象通过涉案会计资料(如原始凭证)一定涉及具体单位的会计对象。

2.司法会计鉴定对象与会计对象的比较

当前,无论理论界还是司法会计鉴定实践中,多将司法会计鉴定对象与会计核算对象混淆,认为司法会计鉴定对象就是会计六要素。研究表明,尽管司法会计鉴定活动与会计活动信息都沉淀于财务会计资料,但二者对象在定义、形成规律、产生目的、构成内容、物质载体、对应主题、对象属性、可知及真假性、涉及的会计核算主体及数量、涉及会计期间、使用的货币计量及会计政策域等方面均有本质不同,见表1。

司法会计鉴定使用的会计政策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分析。涉财案件可能涉及多个会计主体、跨越不同会计准则或制度的实施时区,其中的多会计主体可能因行业性质和所处生命阶段不同使用的会计政策有差异。司法会计鉴定使用会计政策可随案包括所涉会计主体、所涉时期的所有会计政策。因此,司法会计鉴定时,使用的会计政策域或大于会计对象核算使用的会计政策域,并具有多样性,需进行综合分析。涉案会计活动行为人及行为不合规产生的涉案会计事实,直接导致司法会计鉴定使用的会计政策具有多变性。

(三)司法会计鉴定要素与会计要素的比较

司法会计鉴定要素是司法会计鉴定对象的具体化。司法会计鉴定实质是鉴定涉案财务会计事实的法律事实构成要素,因此,司法会计鉴定要素为涉案财务会计事实发生真实性、涉案域、涉案主体、涉案原因、涉案行为过程、涉案行为结果、涉案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等。涉案财务事实和涉案会计核算事实因法律事实构成要素内涵不同鉴定要素内涵有差异[ 7 ]。

司法会计鉴定要素与会计要素有着本质的不同,其涵义、对应主题、涉及会计主体数量、划分要素的视角、划分要素的目的、要素构成原理、要素构成具体内容、运用的学科技术、使用的会计政策及政策域等方面均有差异,见表2。

表2可知,司法会计鉴定要素之会计要素不同于会计之会计要素。具体案件中,司法会计鉴定要素的内涵和外延均一般要大于会计要素。会计之会计要素仅对应会计主体;而司法会计鉴定要素之“会计要素”对应的是涉案财务会计事实,是以案件为单位组成,鉴定过程中它可能是多会计主体之会计要素的综合或演绎,当且仅当涉案会计主体唯一时,司法会计鉴定要素之会计要素才有可能等同会计之会计要素。

【参考文献】

[1] 喻景中.司法会计学原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0:8

[2] 许为安.司法会计鉴定对象基本分类与鉴定结论证明力探讨[J].中国司法鉴定,2006(1):31-33.

[3] 于朝.司法会计鉴定实务[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4:9.

[4] 霍宪丹.司法鉴定[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320.

[5] 齐金勃.论司法会计鉴定客体、对象及其标准体系[J].会计之友,2012(1):4-11.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范文4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会计审计一体化实训;行业轮换

一、引言

国务院总理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做到学以致用。从此次会议的精神看,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实际上,应用技术型大学缘起上世纪70年代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其所提供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服务对实体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主要特征是强化技术理论、注重技术应用、突出实践教学。

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应用能力。会计应用能力是指能胜任会计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操作技能以及创新能力,它是在实际职业岗位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实训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应用能力的教学活动。会计实训教学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务实、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缩短理论与实践距离。当然,课程实训需要精心设计,决不能把课程实训转化为简单的作业课。

调查发现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行业大多是制造业、商业、物流、金融企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毕业后前三年的主要工作岗位有出纳、会计核算、审计、税务等。然而,大多数学校的实训项目仅涉及一个制造业,而且会计核算环节缺乏岗位分工,缺乏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和联系,造成学生对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不连贯、不系统,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胜任工作。

为此,我们构建了不同行业背景下的“会计审计一体化实训项目”,可以弥补当下以一个行业、不分岗位实训以及课程间缺乏联系的不足。主要内容是创建不同行业及企业彼此间相互关联的经济业务,将工作任务按不同岗位(出纳、会计核算、主管会计、审计)进行分工,由学生在不同行业的不同岗位上进行能力训练。这一改革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会计综合实训的内容,而且对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会计实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不难否认,现行会计实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还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1)课程实验较多,缺乏综合性实验。高校会计模拟实验多以课程实验为主体,各课程实验之间,实验背景资料不统一,缺乏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和联系,以验证本门课程知识为主,对学生从核算能力到财务管理能力,再到审计监督、鉴定、评价能力等整个“能力链”的综合培养和训练不足,造成学生对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不连贯、不系统,没有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目的。

(2)缺乏行业知识及企业间业务的关联性。现行《会计综合模拟训练》业务内容仅局限于一个制造业企业,缺乏跨行业企业,撇开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关联交易,未能将其他行业融入进来,对不同行业企业账务处理的特殊性要求不够了解,这些都需要通过系统化的业务设计和实际操作进行训练。事实上,一个制造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商业、物流业、银行以及其他服务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否则无法生存。

(3)缺乏对会计岗位的认知。现行会计实验是学生每人一套实训资料,两周内要做将近200笔业务(凭证编制、账簿登记,编制报表),一个人既是会计又是出纳,给学生感觉混乱,理不清头绪,做起来也很繁琐,在老师辅导下算是能勉强完成,但要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却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企业财务是如何运作的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甚至有一些学生还对做财务人员产生了畏惧逆反的心理。

(4)缺乏对学生实训成绩的科学评估。实训成绩评估是实践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对保证实践教学的效率效果至关重要。然而,传统实训大多数指导老师在对实训教学环节的成绩评价时,普遍感觉比较困难,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会计审计一体化实训的实现路径

(一)改革内容与改革目标

1.改革内容

本项目一方面将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设计成分段进行与整合运行相结合的模式,另一方面将改变过去以单一制造企业为对象进行的“三无”实训(无凭证传递、无岗位分工与轮换、无行业区分),设计了包括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商贸企业、金融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五家不同行业企业及彼此相互关联的经济业务,构建不同行业企业的工作场景,将会计与审计工作任务嵌入到各工作领域,并进行行业轮换实训。改革内容大体从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将原来三门课程的实训整合为一门综合实训。将现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与审计模拟实验整合为《会计审计一体化实训》课程。具体内容是将原来分别进行的会计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进行合并,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会计实训资料又成为审计实训的具体内容,构建一体化的综合实训项目。

第二,将原来对一个行业的实训扩展为五个行业实训。改革现行以单一制造企业为实训背景为按毕业生工作行业创建制造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和金融企业四家相互关联的企业及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并分别为其设计各自不同的会计与审计业务(包括彼此相互关联的会计业务设计)。具体内容包括每个行业企业的基本背景资料,经济业务设计、行业间内部交易的设计,企业的业务流程、会计政策与方法选择、会计科目设计,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的选择。

第三,将原来不分岗位实训分解为多岗位实训。改革现行混岗实训模式为分岗实训(出纳岗、会计核算岗、主管会计岗,审计岗),将会计与审计工作任务嵌入不同工作岗位,按照岗位分工进行账务处理,实现行业轮换实训。具体内容是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岗位职责、会计凭证传递路线与传递时间、会计凭证、账簿的设计样式、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的组建、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审计报告的具体要求;行业轮换的具体规定。

第四,将原来一人评价变多人的动态评价。改革现行教师主观考核为“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三位一体的动态考核方式,制订全面、规范的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具体内容:指导教师评价指标包括出勤、团队合作、岗位胜任情况、知识迁移能力与综合能力及实训报告质量;学生互评指标主要是就会计凭证传递、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自评指标主要就自己通过实训知识、能力和素质提高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2.改革目标

(1)建立会计审计一体化实训的长效机制,促进会计实训教学的实质性改革。学生通过本项目可以系统地梳理会计与审计理论知识,掌握会计与审计专业技术、提高操作技能,熟悉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岗位及分工,使其在走出校门后能直接上岗,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

(2)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重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以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为内容起点,按会计岗位业务构建新的会计实训的内容体系,实现手工实训与信息化实训的对接。因此必须从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教材组织与编写、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多方面以工作流程为主线重新构建实训教学课程体系。

(3)建立“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动态考核方式。“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是由原来单一的指导教师考核转变为指导教师、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共同参与的动态考核方式,对学生整体实训效果进行客观、公平、公正地评价。

(二)实现路径

根据毕业生主要涉及的工作行业,本项目设定为五个行业: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金融企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以培养学生迁移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为目的,开发一体化的会计与审计综合实训项目。

会计项目: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财务软件的操作与运用、会计档案归集与保管。

审计项目:审计业务接受、经济业务循环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审计报告的模拟实训,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纳税申报、审计等岗位工作方法和程序,加强学生对财务、税务审计工作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审计全过程的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步,按照工作行业、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构建实训内容的“三维”架构

工作行业:为处理不同行业企业会计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将会实训行业分解为: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商贸企业、金融企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将工作任务融入到上述各行业的工作岗位中,由学生处理不同行业企业的会计审计业务,以掌握不同行业会计与审计业务处理的特点与区别。

工作任务:我们将每个行业企业的会计工作任务分解为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与报送、财务软件的操作与运用、会计档案的归集与保管以及税务和审计报告的编制等工作任务。并设计不同行业之间相互关联经济业务及各行业企业内部发生的经济业务,由参与实训学生进行各行业企业经济业务交易凭证的传递处理,完成会计核算的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岗位:根据实训时间,我们将所涉及企业界定为中小型企业,将会计岗位分为出纳岗、会计核算岗、主管会计岗和审计岗。由参与实训的学生扮演不同行业企业中不同的岗位角色,熟悉会计与审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及操作要求,完成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

第三步,以提高核心能力能力为目标,创建“岗位分工、凭证传递、行业轮换”的课程实训模式。

岗位分工:每个小组就是一个企业,设有出纳岗、会计核算岗、主管会计岗和审计岗,每个岗位都有其明确的岗位职责。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承担税务和审计业务,分别对本交易区域内四家企业进行审计服务。根据获得的会计资料,模拟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查、评价工作。

凭证传递:将实训学生进行分组定岗(每组3人,每人1个岗位),每个小组每轮实训必须完成一个行业企业的会计工作任务,在处理经济业务时,按照分岗情况由相应岗位的学生根据经济业务发生情况亲自操作各行业之间的票据传递。

行业轮换:每个小组在完成一个行业企业的会计工作任务后进入另一个行业企业进行实训。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可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在项目训练设计上,我们将会计工作的岗位分工通过行业循环进行体现。也就是说在行业循环时小组成员内部同时变换岗位,使学生熟悉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以此类推,以使每个小组均有机会处理不同行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每个学生均有机会扮演每个会计岗位与审计岗位的角色。

四、结论

综上可见,会计审计一体化实训项目以培养会计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将应用能力分解为不同行业背景下的会计核算能力和审计监督、鉴定、评价能力,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和训练。这种一体化的实训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针对性和创新性,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改变了传统会计实验主要局限于单一课程内容以及验证性实验居多的弊端。

[参考文献]

[1]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会计研究,2013(4).

[2]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12(1).

[3]刘玉廷.对我国高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与评价机制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4(6).

[4]彭峥.“会计学”实验课程创新的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4).

[5]王京芳.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路径选择―――基于职业能力的需求与协同效应[J].大学教育,2013(1).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范文5

1.1优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可直观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人工成本低。但它不利于真实、完整地反映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难以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有利于其决策的信息。针对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单一采用收付实现制存在的弊端,在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方面,应逐步建立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配合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体系。在满足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以及财务管理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收付实现制,避免大支大亏,同时对一些经济业务,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处理模式来准确反映资产负债情况。通过两种会计核算基础制度的优势互补,强化资金管理,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提高会计管理水平。

1.2清晰定位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的设定既要考虑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又要认识到会计自身的实际;既要看到会计技术性的一面,又要认识到会计的社会性。因此,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应设定为“如实反映”。所谓“如实反映”就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各项收支情况的经济实质。如实反映事业单位情况的信息有助于预测事业单位未来现金流的数量、时间以及不确定性,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真实情况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利益相关者监督决策需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的会计信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能充分发挥会计在消除信息不对称性、协调各方利益方面的职能。“如实反映”会计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资源,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这些资源的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所影响的信息等。

1.3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要逐步完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体系,合并或调整某些会计科目存在的基础,明确会计主体资源情况,还要构建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加强收支管理,推进管理会计的运用,规范会计核算内容,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此外,还应充分借鉴国际上会计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改革措施,以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为指导,建立并规范通用的会计准则标准,尊重会计制度改革的全面性和特殊性。

2结语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范文6

【关键词】会计核算企业发展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可以加强企业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的力度,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手段,会计核算对于建立透明、高效、务实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对于提高企业理财能力和会计工作效率,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会计核算的内容及目的

1.1有价证券和款项的收付。企业中有价证券和款项的收付是经常发生的,有价证券的收付频率可能要低一些,但发生额一般较大;款项收付则会经常发生,但是收支额度则一般不会太大。由于有价证券和款项收付的业务经常涉及到较易受损的资产,且直接影响企业货币资金的变化和资金的调度能力,所以要对其进行及时、严密和准确的核算。有价证券和款项的收付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小金库”问题、非法挪用、抽逃和贪污等现象。

1.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是企业经常性发生的业务,这些方面的会计核算资料往往可以作为企业考核业绩和控制成本的重要依据。另外,财物的会计核算也可以有效保护各类财产物资的安全并使其保持完整。在国有企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保障国家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有效手段。加强对财产物资的核算和管理是会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1.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权包括企业应收和预付的各种款项,是企业的一种权力;债务则是一个企业需要以其资产或者劳务清偿的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的义务。债权和债务的发生和结算的会计核算涉及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和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因而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需要进行严格准确的会计核算。

1.4基金、资本的增减。企业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基金是指某些机关和事业单位提供的有着特定用途的资金,常见的有集体福利基金、事业发展基金和后备基金等。因为基金和资本的用途明确,利益关系人明确,因此办理其增减的会计核算政策性会很强。办理时要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协议或政府部门的有关文件,切忌盲从个人未经法定程序认可的处置意见。

1.5收入、支出与成本费用的计算。收入简单来讲,就是取得的款项或收取款项的权利。狭义来讲,支出指企业在履行职能、发挥功能时的各项开支或者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以及损失;广义上的支出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或损失。收支与成本费用的情况,反应了一个企业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是核算企业盈亏情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要依据。收支与成本费的会计核算要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全面性和综合性。会计人员在进行该方面的核算时,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有:乱挤乱摊成本、虚报收入和虚列支出等。

1.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活动在财务上取得的成效。财物成果的核算即企业盈利或着亏损的计算和处理,比如利润、所得税的计算以及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该环节的会计核算一般会涉及到所有者以及国家的利益,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判断是否存在“虚盈实亏”和“虚亏实盈”等损害国家或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

1.7其他会计事项。上述六项会计核算内容中未能包括,但依据关法律法规或会计制度或者单位要求需要办理会计核算的一切事项,都属于其它事项的范畴。

2会计核算的类型及其作用

2.1设置账户。根据会计核算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会计手段即为设置账户。设置账户可以由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具体的分门并且分门别类连续地记录。这些记录可以作为反应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和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

2.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一种将已经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个是能从各个相关方面反映经济业务整体走向,另一优点是可以通过关联账户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3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正规的明确经济责任和记录经济业务可以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的基础工作和企业核算和监督财务收支的基础,也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方法。

2.4登记会计账簿。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其作用是在账簿中分门别类的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为经济管理提供系统、可靠的数据凭证;提供完整、系统的经济管理会计核算资料;为会计分析、会计检查提供依据。

2.5成本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在会计核查中要将一定的对象按照特定类别标准记录号产品生成过程中的各项花销,以便企业制定产品价格时作为参考。正确的进行成本核算,是企业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和进行经营策划的重要依据,因此会计核算中此项必不可少。

2.6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结算款项的执行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损毁的物资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2.7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查时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总括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情况和成效的方法即为编制会计报表。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需要编制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是会计报告的核心内容,会计报表要以账簿记录为依据,并通过特定的加工整理后才可以作为考核、分析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指标和依据。

3结语

会计核算作为企业管理工具,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重大。企业管理要通过严格会计核算执行预算定额、财务制度和定价指标等,实现经营目标。同时也要不断地改进会计核算理念和方式,使其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施先旺.完善我国会计制度的几点看法[J].中国财经政法大学,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