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学习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技术学习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技术学习课程

计算机技术学习课程范文1

关键词: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作为我国当前与未来的重点发展的教育领域,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技术”交叉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渗透至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成为新世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与关注度,其改革也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和实践计算机信息技术,深化学生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培养,强化学生对计算机运行基本程序和基本技能的认识,实现将计算机软件应用于日常办公处理的最终目标。基于高职高专教学质量指导方针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计算机信息技术”定位为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处理数据、获取、整合和加工信息、网上交互等基本操作能力,为未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以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标准,侧重与其他专业技能课程的衔接性,将课程内容框架规划为聚焦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系统、网络基础及办公系统常用组件的基础知识、衔接基础知识相辅相成的实践实训课程和取代课程期末考试,评估职业技能培养水平的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等3个模块。作为具有大课程信息量,高知识更新速度,少学时、大差异生源等特点的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依赖于多媒体、电子教案、校园网站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寻求改革与突破,其主要有以下有效途径:

1.以崭新的教学思想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崭新的教学思想应该立足于基础,适当的延伸内容,重在强调应用与专业,旨在适应与服务社会,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手段,综合教学、学习与动手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发动、监督、帮助和评估学生在学习或工作过程中的表现与成绩。

2.以科学的学习情境活跃传统教学模式

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实现“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教学中,应该基于在现代办公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典型案例为教学基础,科学合理的创设学习情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典型工作任务,以循序渐进、多种多样的任务群为模式,重组课程内容,创设全新教学模式。

3.以新型“四步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

第一,回顾知识,引入任务。基于学生基本情况,恰如其分的引入课程新任务。基于案例演示,将案例应用背景透彻至课堂中,并以此为切入点,构建学生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循序渐进培养计算机信息技术新技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以积极性的态度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第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通过课堂案例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对学生由简至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方法和系统知识的认识的引导,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逐个击破的目标。第三,深化检查,提高总结。针对课程的学习目的、疑难点、重要点和易错点,将总结归纳思想灌输于学生的课堂结束前,及时查漏补缺,针对不足之处,实现引申和提高。当然,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引导”而非教师教授。第四,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教学中引入源自于生活的案例,教育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基于课后作业,及时复习巩固,纳入课后作业为考核内容,并鼓励学生进行下次课程的提前预习。

4.以良好师生互动,创造活跃课堂气氛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良好的师生互动是营造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基于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层次差异、启发式组织讨论、案例演示法和手把手讲授展示法等不同范围、不同方式、不同对象和不同难易程度的多元教学方式,实现课堂的良好的师生互动。

5.以现代化教学设施,创造活跃课堂气氛

电子演示文稿和大屏幕投影机演示等多种先进教学手段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活动,营造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广播教学”针对学生的共同问题通过边演示边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具有一目了然的教学效果。互联网教学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延伸学生学习内容至课堂外,扩大了知识面和与社会接轨的能力。“计算机信息技术”定位为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处理数据、获取、整合和加工信息、网上交互等基本操作能力,为未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分为基础知识、实践实训课程和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等3个模块。以崭新的教学思想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科学学习情境活跃传统教学模式,以新型“四步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以良好师生互动,创造活跃课堂气氛,以现代化教学设施,创造活跃课堂气氛是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秀英.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思考[J].科学咨询:下旬,2011(24):99-100.

[2]武静,赵东洁.高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究[J].教师,2013(20):92.

计算机技术学习课程范文2

为紧跟信息化时代步伐、适应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改进和提高医学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显得十分迫切。医学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建设作为医学专业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现代医疗结合的新兴学科,是提高医学类专业教学质量、推进医药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水平和降低成本的必然结果。

1 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开设《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新医改制度的施行和医院信息化的步伐加快,医疗卫生部门急需更多的医学信息化人才。医学类专业人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才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并不多,计算机类信息人才进入到医药卫生行业中,要经过漫长的适应和熟悉的过程。当前医学类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跟不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而未来的社会需要这种医学和信息学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没有掌握医学信息学知识的医护人员很难适应未来的信息化的工作环境。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县级以下医院中,既懂IT、又懂医学以及医院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培养既熟悉信息系统,又掌握医学专业技术、同时了解医院业务情况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是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新医疗改革方案实施,加强医学信息人才培养的需要。由此可见,加强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对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高职院校《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该课程授课教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没有经过医学信息学相关培训直接上岗。授课教师对医学信息技术缺少深层次的理解,导致医学信息教学停留在计算机操作和软件的应用上,不能与专业实际需要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得不到应有重视、实训基地建设不足、缺少实验环境、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检测方法单一等是各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3 改进《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对策

3.1 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职业资格认证开设课程

加强学校、医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使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要。我院通过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查分析,对2010级、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前进行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培训。这批学生熟悉医院的各个流程,进入医院实习后能迅速融入工作岗位,熟练使用计算机医学信息系统来进行各种操作,受到了实习医院的好评。我院2012年修订了教学大纲,针对医学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开设了《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该课程包含了医学信息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等五部分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医疗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医疗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操作能力。我院组织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医学信息技术技能考试(MILC),使学生不仅获得学历证书,同时能获得技能认证,满足了学生就业多样化的需求,为提升岗位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3.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力量

医学信息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懂得计算机理论和操作,还要懂得相应的医学专业知识。所以,学校要创造条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件通过岗前培训、集中培训、定向进修、定期交流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并形成制度化,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外,健全在职人员进修培训制度,分批次对部分计算机教师进行全国医学信息技术技能考试(MILC)培训。此举对提高师资力量、促进课程改革具有积极作用。

3.3 合理安排授课计划,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3.3.1 合理安排授课计划

在安排授课时本着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结合专业的原则,同时兼顾学生今后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课程内容更符合高职院校医学生培养的需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内容。②医学信息基础,包括医学信息及信息系统的概念、医学信息标准化等;③医学信息学的实际应用,如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护理信息系统(NIS)、电子病历(EPR)、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系统硬件平台等。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系统的学习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医学信息基础和医学信息学的实际应用上,注重培养学生使用新软件、新系统的基本能力。

由于卫生信息化发展比较快,且本课程包含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我院在大一新生入学后就开设了本课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生入学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素养,对医学专业知识还处于启蒙阶段,许多学生在理解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融合时比较困难。如果在学习专业课基础课之后实习前开设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可使学生了解到医学信息学及医学信息系统的前沿知识,相信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将更为理想。

3.3.2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尤其值得重视。多年来,我院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理论教学,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实践培养体系。采取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等措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信息系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我院拥有设备先进、配置合理的计算机实验室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我们充分利用院内外实习基地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出的学生既具备医学知识又能使用计算机操作医学信息系统,能更好地服务于医疗部门。从而更充分地体现“以服务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

3.4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围绕学生展开。运用探究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化,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室授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相关案例,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时,链接到“国家卫生计委应急办公室”网站,讲授我国对突发公共卫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生事件的处理办法和对其他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等。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我国的公共卫生医疗建设,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护理信息系统的讲授中,利用“九阵医院管理系统”的操作与演示,以护士工作站为主开展模拟场景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在教授中以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为目标,根据实际工作内容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带着任务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护理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了各科室信息管理的日常操作技能,培养了自身的职业价值感,也提升了自我社会认同价值感和成就感。

3.5 改革考核方式,保障教学效果

考核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我院主要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方式,具体有:①课堂提问;②章节测试;③利用网络构建自动化考试平台,以机考代替笔试进行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法重点是考查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考试才能顺应专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参考文献:

[1]代涛.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与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

[2]姜辉.新医改背景下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8):71.

计算机技术学习课程范文3

关键词:ACM;计算机科学;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王斌(1979-),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计算机硬件教研室主任,讲师;史庆军(1966-),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Z201201276)、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616)、2012年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KB2012-04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76-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如今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但是为了能够保证计算机科学相关技术的长久发展,不断培养出具有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的人才,这就需要对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从而使其顺应技术发展的潮流。本文针对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和弊端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而对基于ACM/ICPC的相应改革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与弊端

1.课程中的实验内容过于独立,造成综合性缺乏

在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相关实验内容进行研究和调查时发现,许多教师在进行程序设计类的课程教学时,还是采用按课本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实验,根本就没有注重将各个实验相互结合起来。[1]如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都是按照各个语法知识点来设计一个个实验。再如数据结构课程都是按照不同数据类型的组织方式来对实验进行单独的设计。这样学生们就只会将注意力集中到每一个单独的数据组织方式中,而对相关课程的整体把握就不会注意,从而忽略了对课程概念的整体性把握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验检查费时,实验过程枯燥

目前,许多高校计算机专业某些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在布置实验任务后,基本都是要求学生回寝室后在各自的电脑上完成。这种方式下教师在对所布置的实验任务进行检查时相当不便。[2]比如一个自然班大概有30个人,教师不但要对学生上交的程序一个个进行调试和修改,而且还要看是否存在相互的抄袭现象,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更为重大的弊端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提起学生对实验任务的兴趣,学生不愿主动完成实验内容,有的甚至是全班最后的程序基本都大同小异,存在极为严重的抄袭现象,这样就会导致比较差的实验效果。

3.教学以课堂灌输为主,实践教学环节未得到充分重视

调查中发现,当今绝大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基本都是采用灌输式的学习方式,课堂中的互动时间极为有限,学生基本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以及主动进行学习的意识缺乏,特别是由于大多数的程序设计课程本身都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而且随着不断的学习,难度以及知识的关联性也会随之不断加强,[3]如果学生们不自主进行预习,是很难将该门课程学好的。

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以上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弊端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后,笔者认为当前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对计算机相关的实验课程进行讲解时,需要增强各个实验和相关学科的关联性,实验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第二,课程评判的体制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及提高创新能力。

第三,制定培养方案时,尽量扩展相关学科知识。例如,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ACM竞赛,可以适量加入数论、图论、算法几何等选修课程,积极培养学生对相关学科进行主动学习的兴趣,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三、相应的改革措施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即ACM/ICPC),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所主办的世界上水平最高以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竞赛,如今已被认为是当代大学生向世界展示自身计算机教育成果的最好舞台,对培养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将ACM/ICPC中所用到的相关方式灵活运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探索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案是非常值得去研究的。

1.实践教学全程实行ACM/ICPC化

实践教学是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热情,增强其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而如果采取全程ACM/ICPC的形式,就能够达到该教学目的。因为ACM/ICPC将题目趣味化,它往往将一个题目设计成故事形式,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递交的答案可在线即时判别正确与否,这也是ACM/ICPC吸引学生的第二个原因。利用这些原因可将程序设计的实践教学改成ACM/ICPC性质,[4]例如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课内实验中,在前面一些基础知识讲述完后,后面的实验就采用ACM形式,每次实验设计以相关知识点为主的三到五个题目,同时放开时间,如学生课堂上没有做完,则课后还可以接着做。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前期,因为学生学习的知识有限,实验一般采用程序设计填空或改错的形式,由学生来完成以得到完整正确的程序,在后期则完全是由学生编写程序。在实践课程程序设计基本训练中也可以采用ACM形式,每次实验课在学校ACM网站上做综合知识点的相关题目,将系统开放一个星期,若课堂上做不完可以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完成,这些都是比较好的将实践教程全程实行ACM/ICPC化的措施。

2.将实验课程和ACM/ICPC中的在线评判系统相结合

传统的实验课程中,都是通过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实验后附带实验报告来给教师来进行评判,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编写文档的能力,对实验的进度也能够较好地进行控制。[5]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受到地点以及时间上的限制,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不能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缺乏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有时遇到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然而如果采取ACM/ICPC中的在线评判系统,这些缺点都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因为通过利用在线评判系统,绝大多数的实验都能够被设计成为相应的具有较高质量的练习题,通过在线的方式就较为容易产生一种竞争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们对相关课程进行学习的乐趣,通过交流能够较好地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将相关的任务作为导向,能够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会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3.结合ACM/ICPC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对所学的课程不感兴趣,教师讲得再好,对学生都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因此,在计算机的课程体系建设中,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其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改变以往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将ACM/ICPC较好地与教学相结合,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特别是计算机学科中的一些基础课程,如C语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大一、大二的时候开设的,而他们大多数人先前从来就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

因此,如果将ACM/ICPC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这场大型赛事,会较好地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因为ACM/ICPC具有独特的优点:第一,该竞赛里的题目都是全英文的,这样更能够体现其国际性,在问题描述中都给出了题目所出现的背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输入样例和输出样例中都分别给出测试数据以及输入、输出的格式,但是实际的判断数据在数据规模上比测试数据要大得多。第二,题目的类型比较广泛,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且都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解决的,这样就会大力激发学生们不断对新的知识进行学习的强烈兴趣。第三,该种竞赛属于组队赛,这样就让他们较早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第四,比赛时间长,比赛时间为5个小时,不仅考验选手的编程能力,对其心理能力也是一种考验。通过介绍 ACM竞赛,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学习计算机相关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请参加过ACM 竞赛的老队员现身说法,谈经验和感受。让新生有学习的榜样,使得学生对于编写程序充满好奇,有学习的欲望。

四、总结

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信息技术时代,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就需要随之合理调整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专业知识水平比较扎实,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沈凌.高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J].企业导报,

2011,(2).

[2]张志花.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8).

[3]徐本柱,王浩,胡学钢.ACM/ICPC 的教学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33-137.

[4]伍宏珏.由ACM看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改革[J].九江学院学报,

计算机技术学习课程范文4

摘要:本文从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CAD)课程教学现状、特征及其必要性入手,对比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传统CAD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之间的区别,之后详细探讨了艺术设计专业现代CAD课程中几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方式;手段

引言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形势下,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也得到了逐步提升,该项技术在很多现实工程中得以运用,很多行业如艺术、机械、建筑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剖析产品时,都会首选这一辅助设计软件。在各所院校、专业中,其所设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内容与目标也会不相同,然其对于教学工作的影响是重大的。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优化CAD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其提高动手能力,并最终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 艺术设计专业CAD课程教学现状、特征及必要性

1.1 艺术设计专业CAD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CAD 作为一项全新的、系统的应用技术,涉及多门学科及多领域的专业知识,近年来,该技术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国内很多企业都已广泛运用了CAD 技术,其研发设计产品也逐步实现了现代化,且在很多企业中,通常都是基层的技术人员来应用该项技术。鉴于此,高职或职业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场所,重视CAD基础教育已势在必行。

现阶段来看,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CAD 教学存在下列普遍现象:首先是,“被动性教学”,也就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只为达到教学目标,而不会考虑学生自身有没有实现目标;其次,“包办式教学”,也就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未能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只顾将知识一味的灌输给学生,而不考虑心理及学习效果;再者,“教学过于随意”,教师没有认真挑选教学内容,未准备好所需的训练材料,教学上非常随意,也没有针对性,整个教学的实效性及效率都不高。

1.2艺术设计专业CAD课程的特征

艺术设计专业CAD课程所涉及的信息非常多,学生应记载的东西也很多,以往的教学手段已满足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教学手上也应该有所创新。艺术设计专业CAD课程教学的特征大体包括:首先是深入分析了某些理论,同时在课堂中教师会通过演示与观看两种方式来对其进行讲解;其次,能针对学生使用软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评析:再者,教师能直观的向学生介绍使用软件的相关技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有效开发了各类学习资源,摈弃了过去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探索出了集文字、音像、数据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形式,教学内容结构性更强,也更为直观与形象,这就给学生带来了更全面的教学信息及表现方法,不管是艺术设计专业老师讲解还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学,都有一定的帮助。

1.3 艺术设计专业CAD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行业中,CAD是众多用户都在使用的一款设计软件。CAD课程则是很多高职院校,尤其是艺术专业中的重点科目,不同的高校在不同的时期里,针对其自身的发展状况,对该课程内容及目标的设置都会有所不同。CAD软件图形拥有较强的交互能力,在很多艺术设计专业中能得到有效应用,有些需要强大功能的语言编程及数据库等教学内容,很难在短短的一个学期内让学生完全学好。在这种情况下,发现和发挥CAD应用型软件的优点及优势,能帮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高其动手能力,并在艺术设计专业中,不断提高其绘图能力,鉴于此,将CAD软件的学习纳入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显得很有必要。

二、传统条件下艺术设计专业CAD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通常而言,在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基本为:技术设计专业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如何使用某个软件或工具,该注意哪些操作问题,其中包含哪些明令,该如何使用这些命令等,而后,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课程,进行实地操作与模仿,并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和记住这些工具及软件该如何使用。上述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CAD软件操作的步骤,技术设计专业学生也能通过模仿来掌握工具或软件的使用方法,不过,在艺术设计工作中,很多创意元素都应该被添加进去,此时需要设计师们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提供出更有创意的设计方案。然而,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CAD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学到和应用古板的设计方法,而在那些实际案例中,却无法发挥出其内心的创意及想法,这不仅不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高,艺术设计专业CAD教学课堂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佳。

现行高等院校教学中,开设的CAD课程有多种方式,其在教学内容及方式上也有很大不同,有不少院校还停留在CAD软件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而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及操作能力,CAD教学只是一种点缀,教学所产生的效果还停留在初级软件培训的那种低水平上,与学生毕业后就业所需达到的要求还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及各级学校就必须注重在校内外培养学生的CAD理论学习及操作能力,发挥CAD应用在各级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让其帮助诸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

三、艺术设计专业现代CAD课程教学方式分析

3.1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的问题大都是教师事先安排的,整节课就以提问和解决问题为中心来进行,只要做好了这些,教师便会认为这一节课已完成任务。然而,这种提问、解决问题问题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形成一定的依赖性,这使得其在处理问题时常常会不知所措。鉴于此,教师应了解,问题意识及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想的意义,教师不能一味帮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而是要引导其发现问题,将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理应让学生通过观察其日常生活或同教师、学生一起商讨、分析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教学方可真正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及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

3.2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要让学生了解和应用先进的CAD技术,就必须对以往的内容做出删减,而更新一些新内容,使之赶上时展的脚步。在课堂上,应将最新版AutoCAD软件的开发应用纳入教学,让学生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并运用该软件的二次开发来促使其绘图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师要详细讲解CAD接口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等内容,要让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定义、内涵,了解CAD应用软件所涉及的开发流程及编制文档的具体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发挥CAD的可开发性特征,让学生了解其基本的可开发功能,从而对更全面的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这门课程,这有利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门课程。

3.3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即在情境教学的理论指导下,为学生营造出一个与其自身知识体系相适应的问题情境,以更好的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及学生特征来看,创设与机械设计制图相适应的问题情景,可让学生更好的运用AutoLISP语言来开发AutoCAD软件,使其绘图效率进一步提高。

启发式教学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从单个学生的自身特征出发,创设出各种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对比“专业的CAD软件同Auto.CAD软件”之间的区别,分析和讨论“专业软件开发”这一问题并进行总结;此外,可重视学生的日常实践,把课堂学到的知识、技能全都用到实际中去。

3.4 案例教学

选取的案例合适与否,这决定了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案例应同教学内容、专业特征连结起来,应选择实用性、典型且风趣的案例进行解说。在阐述定义及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挑选工程设计实例来当作教学案例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与讨论,帮助其发现和找到处理问题的方式及方法,最终实现理想中的教学目标。分解与解决案例应做到循序渐进,最初所涉及的内容不应太多太深入,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不愿意或害怕继续学习,教师对所选实例进行讲解后,学生应在教师提出的要求下进行操作,以便将计算机应用到设计中去。教师应运用系统软件来收集与整合学生平日里完成和提交的作业,收并将这些作业作为学生期末考试的衡量标准。老师还应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对其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好总结,以便为接下来的教学累积经验。总的来说,实例教学能让学生摆脱原来的单纯模仿的学习方法,转而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序的组织其教学内容。

3.5 目标、任务式教学

目标、任务式教学即挑选某些工程设计图来进行实验,为学生制定相应的任务及目标,这实质上是驱动其融入学习的有效方式。开展实验应尽可能的做到“精”与“全”,如果能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其学生兴趣也会得到有效提高。实验中,老师应适时的进行“精讲”,并让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练习,先通过实验来证明某一理论,然后再让其掌握方式及技巧,逐步发挥其创造意识及能力。

3.6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中,通常强调课堂讲解与实践教学融合的教学方式.讲解基础知识大多是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学生看课件后有所了解和学习理.而如今的电子课件却给教师带来了更多方便,其信息容量也增加了很多。

(1) CAD课程教学既要重视实践操作,也应强化实验指导,鉴于此,在开展该课程的实验中,教师应重视其管理工作,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动手的机会,避免剽窃、抄袭现象出现,除必要的实习指导外,还可通过观览与实验各大环节及操作方式相关的实验教学课件,以便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验.

(2) 坚持主体性学习的教学原则

教学方面,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就是主体性学习的教学原则。在运用先进教育技术的工作中,应重视将技术与课程连结起来。首先,应用技术可从深度与广度上影响学生及其知识结构。其次,应用技术能帮助其脱离教室、书本的桎梏,开拓散发性的外部思维。再者,应用技术能让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思考、想象及创新能力。如讲解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工具,配合其讲解与示范。

3.7 创新评价方式

以往评价学生,教师通过会采用笔试的方法进行,这种评定方法实质上不利于全面分析学生的发展情况,有时甚至会显的僵化,给学生的发展及进步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不少院校的教师在其第一节课中就会向学生表明,这门课程评定成绩所采取的办法为:平时成绩占一半(其中课堂活跃度、上机情况、书面报告等包含在内),期末答题成绩占一半5(这一成绩主要分为笔试与上机成绩两部分)。在服务器上,教师通过会以班级为单位来划分空间,并在服务器上批改他们的作业,对其进行评分,而学生在服务器上也能看到其作品,并给予自评。此外,学期完毕前的4周左右,教师安排任务,通常也成为考前作业,划定此次作业的范围、格式及内容等。在相应的时间里,将作业收集起来,并安排合理的时间,让学生之间共同来分享、交流作品,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评价。这种相互评价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学习成果,选出其中创意最佳、观赏价值最高的图片。值得一提的是,评估教学效果既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是了解反馈信息、进一步修订教学方案的重要方法。鉴于此,评估教学效果不仅要考察学生应用CAD软件的能力,还必须在其关联的各个专业课程成绩进行考评,认真、客观的分析学生应用CAD技术的能力,以便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

结语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一门基础的技术科目,它在产品结构设计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都已开设了计算机绘图CAD课程,然而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还存在很多难以掌握的地方,操作中也容易出现问题,鉴于此,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让其更深入的了解相关行业知识,帮助其日后更好地就业。(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冬花,叶丽珠.对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田.科教探索,2008,(12).

[2]于迎霞.高校信息技术类课程多媒体教学方式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1).

[3]施明利,朱军,邵发良.网络教学发展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2

计算机技术学习课程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技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1.4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7-0000-01

Teaching Methods of Computer Graphics Technology Courses

Zhang Kan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angzhou310018,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Computer Graphics Technology"course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urrent form of teaching,that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develop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arget plat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teaching content and experimental content of the organiz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aspects,the use of some new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curriculum and learning fun and easy to understand.

Keywords:Computer;Graphics technology;Teaching methods

一、引言

计算机图形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图形生成、处理、显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图形问题的程序设计能力,为开发图形软件打下必要的基础。该课程涉及计算机图形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主要讲授各种图形的生成算法,理论性强,比较抽象。近年来,随着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基础、程序设计等能力又相对比较薄弱,所以对于图形学算法的理解和实现更是难上加难。课程的实践性也很强,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编程能力,如果理论与实践互动性不够,容易造成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薄弱。

二、采用的教学方法

(一)课程定位。计算机图形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以面向对象语言(C#)为工具,从计算机图形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入手,使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机图形的生成技术,配合基本图元的实现能够自行开发和设计一个小型的图形系统;在此基础上将图形的变换、实体造型、消隐及三维成像等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纳入教学内容中,生成具有光照和纹理的真实感图形。符合培养应用型高职人才的办学定位。(二)教材的选择。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在讲授这门课程时,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原理的讲解,这些教学内容是任何计算机图形生成技术的基础,可潜移默化在学生以后计算机图形应用开发中。(三)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算法,可以制作《计算机图形技术教学辅助平台》,该系统利用.NET平台下的C#结合OpenGL进行开发,主要包括:点、线、圆、多边形等常见的基本图形算法演示;二维图形变换、裁减以及区域填充等算法演示;三维图形变换等算法演示;光照明模型、纹理等算法演示以及交互式图形绘制。采用该教学辅助平台后,在学习相关算法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算法的分步执行结果,帮助学生从直观角度理解各种抽象算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四)教学内容的组织。计算机图形技术算法中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公式推导,在理解算法时要求有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学内容首先注重基础,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其次突出重点,对一些要求掌握的算法,仔细分析,剖析其基本思想。只要算法的基本思想掌握了,算法的实现就容易理解了。对于一些重要的算法,可以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以多边形扫描转换的扫描线算法为例,首先介绍基本思想,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伪码,最后运行《计算机图形技术教学辅助平台》的相应模块,其结果如下图所示。对于一些重要的中间结果,学生可以在程序中设置断点,通过调试方式读到各个变量的值,加深对算法基本思想的理解。学生掌握基本思想后,要再介绍如何处理算法的特殊情况,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程序设计的完备性。仍以该算法为例,将算法输入修改为另一组顶点,运行程序,得到的运行结果不是预期的结果,或者说是错误的结果(如下图中,圆圈标注的点不应该出现)。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让他们自己修改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成功的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对象为主动学习者,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尽最大的可能激发学生的理解和创新。仅仅强调基本的概念和算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采用以下方法可以促进教学:1.“计算机图形技术教学辅助平台”将抽象的算法可视化,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既有助于算法的理解又调动了学生“动手一试”的热情;2.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理论与实用软件之间的关系,适当介绍计算机图形技术理论、算法在流行的图形设计和动画制作软件(如AutoCAD、3DMAX等)中的应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3.在教学内容中适时补充介绍一些当前的研究热点,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实验内容的安排。从培养目标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不是图形应用软件的操作使用者,更应具有成为开发应用软件人员的潜力。计算机图形技术涉及大量图形造形、图形生成和变换的算法,结合课程特点设计了四个实验内容:直线、多边形、Bezier曲线和真实感场景的绘制,完成实验的难度依次递增,强调学习、研究和实验的有机结合,鼓励创新性。由于配套课程有.NET开发,编程语言选择了C#结合OpenGL的方式,学生在完成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课程实验的同时,也进行了C#编程语言的训练。两门课程相辅相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可以“计算机图形技术教学辅助平台”为框架来完成各个实验。学生无需考虑输入、输出的细节,而只需关注算法的实现,大部分学生在经过努力之后都可以完成实验。

三、结语

“计算机图形技术”这门课程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备课、实验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平台体系,需要更好地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能够多从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工作,将最新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把该课程建设成为优质课程。

参考文献:

[1]段江.计算机图形学教改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3:80~82

计算机技术学习课程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65-01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包括理论知识和上机实验两部分,是一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重要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大部分高校文科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拿到学位证书需要通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试内容。纵观我校文科学生历年的江苏省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成绩的数据可以发现,学生在计算机一级考试的理论部分的及格率远大于机试操作部分的合格率,也就是说机试操作部分的合格率影响了全校文科学生江苏省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的整体通过率。

为了培养学生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上机实验部分的自主学习能力,兼顾高校新生入学时计算机能力的差异,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遵循“则重实践,相关知识点的介绍够用即可;边学边做,学中做,做中提高”的原则。

1 理论联系实际,优化教学,培养自学能力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知识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课程,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为教学目的。

1.1 营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多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工具,例如,影像,音乐,图片等,使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产生兴趣,通过教学让学生改变观念,对计算机有更新的认识,了解计算机在办公、生活、娱乐、学习等方方面面对他们有着不同的帮助,使学生自发的对计算机课程产生学习兴趣。只有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要让学生愿意进机房,愿意动手上机操作,才能根本解决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

1.2 提高课程可操作性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必要的讲解,要充分的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提高知识的学习效率。让书本的文字变成可以看的到、摸得着的知识,更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对计算机的熟悉。提高上机操作的比例,在教学课程中对操作机器的时间按比例提高,让学生更好的熟悉计算机。

1.3 通过优化教学最终培养学习能力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课程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兴趣为主线,以实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的。”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成立学习小组,在教学练习中按易、中、难分组实践,对完成质量好的同学可以享受激励机制,比如,上网或游戏等。这样既完成教学任务,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利用先进的技术为教学服务

目前,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被各种先进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渗透,其中包含按需服务的云计算技术、虚拟技术等。我们应充分的应用这些新的技术来提高我们教学的水平,利用这些新的技术来激发和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与创新能力。

(1)云计算技术是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其特性是门槛低,按需计算、随时随地获取等,利用云计算技术配合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课程教学的目的,构建网络教学环境,将教师、学生通过网络与优质教学资源连接。让学生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根据自己水平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完成对应的学习目标。并且可以随时查询结果,进行评价和改进,无论是选择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可以通过云端平台获得来自教师和学生的支持。通过互动,紧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提高教学的质量。

(2)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整合全球教育资源,引用网络平台上的相关资源,更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在课堂上不仅利用传统教学,更可以用多媒体教学,多种教学模式互补。例如,网络平台上的开放课程,视频讲座等。使学生看的清楚,听得真切,感受深刻,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时俱进,让学生进一步的与世界先进知识接触,开阔眼界,保持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身修养。

3 构建创新实验室教学体系

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能力和要求都各不相同,要合理安排教学。

(1)想依照兴趣和需求自行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周末开放实验室,让不熟悉的学生多点时间操作,让没有电脑的学生能有平台操作。让学院实验室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整合学院教学资源保障学生的学习,提高动手能力。

(2)创新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作为指导者辅助学生,计算机学习中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常需要让学生先进行自学摸索,待出现问题后,再引导解决,获得真知。老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使用程序中的帮助、利用网络自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习能力

在平时教学中,要充分思考教学要点、操作要点和实验操作与学生互动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愿意计算机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学习能力。

(1)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种奖励机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按学生的进度不同给予不同的奖励,更好的让学生有兴趣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手段,延展课堂教学,传递教学内容,探讨式的教学、合作式的教学、案列式的教学等多种方式,合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