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的特殊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殊教育的特殊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范文1

(一)智力测验有助于特殊教育对象的甄别

智力测验最初开始于一个法国公共教育部部长在20世纪初所作的一项决定,正是这一决定产生了鉴定智力落后儿童的程序。每一个广为流传的智力测验都有自己的常模标准,根据这些常模标准,能够判断其智力水平,结合其他量表,比如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等,可以鉴定出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同时在某些特殊儿童的鉴别中也需要进行智力测验。例如,在天才儿童的鉴别中,智商分数的高低就是一条很重要的标准。

(二)智力测验有助于特殊儿童的测评

纵观智力测验的发展可以看出,智力测验的形式由静态、回顾性的测验向动态测验发展。动态测验常用的范式是将测验与干预结合起来,通常要求被试在测验中学习,其程序是:前测—教学(训练)—后测,被试在两次测验之间的获益代表了其学习潜能。动态测验不仅评价儿童的现有水平,还着眼于儿童的发展潜能即最近发展区,寻求将潜能变为现实的干预手段。这一方面为特殊教育中的干预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还促进了特殊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也是不断成长与发展的,不能用静态的眼光看待他们。

二、智力测验对特殊教育发展的消极作用

智力测验是既有利又有弊的。尽管它促进了特殊教育对象的产生、甄别、测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助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但它给特殊儿童贴上的标签,其消极影响是深远的。首先,标签通常关注残疾、损伤和能力上的缺陷,这导致很多人可能只根据其不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们能够做什么或可以学习什么来考虑问题。而且特殊教育标签具有持久性,一旦被贴上特殊教育标签,儿童就很难摆脱它。其次,这种标签可能会给儿童带来侮辱,导致同伴的拒绝或嘲笑,并且给儿童的自尊心带来消极的影响。再次,标签给特殊需要儿童家庭带来沉重的压力。由此导致父母的对待孩子的态度、行为方式会发生很大改变,不利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对其父母也是一种伤害。最后,对那些被归入某一特征类别的儿童来说,存在一种倾向,即认为这类特征的儿童其他特征也相同,这就减少了每个儿童特殊性的探究和正确评价。而且标签很容易让其他人降低对特殊儿童的期望,以标签为基础对他们区别对待,这样可能会阻碍特殊儿童的学习速率,并导致儿童的发展水平受限制。

三、特殊教育发展促进智力测验的完善

(一)智力测验的适用年龄范围扩大

二十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应该为所有的孩子提供学校教育。美国州政府有能力并且为特殊教育提供了财政资助,特殊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而且许多城市的学校教育体制中,特殊教育已作为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对特殊儿童的鉴别和筛查也渐上日程。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研究者们发现,特殊儿童在接受合理的教育之后,在各方面的表现中是进步的,这一点是通过测验证明的。由此,特殊儿童的早发现、早干预成为人们的共识,现有的测验使用年龄范围不足以测查年龄比较小的特殊儿童。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时比纳-西蒙量表也在不断地改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特殊教育领域下特殊儿童的早发现、早干预理论促进智力测验的研究和设计,扩大了其适用的年龄范围,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二)文化公平测验出现

在特殊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思考,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人用同一种智力测验所得的智商(IQ),是否能真正说明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优劣。在现实智力测验中研究者们选取的样本是很有限制的,一般是中产阶级家庭,白色人种。这种种族、文化背景等等的差异对智力测验的结果有何种影响。这种对特殊儿童出于人道主义的思考,促使研究者进一步的探索,于是产生了各类不同形式的智力测验。例如,文化公平测验。在人类文明史上,在对特殊儿童的关注过程中,这类文化公平测验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智力测验与多种测验的结合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特殊教育有了迅猛的发展。残疾人教育的成功使人们对残疾人的潜能,特别是智力落后者的潜能有了新的、更为乐观的看法,人们开始重新评价残疾人的教育。单纯的智力测验不能很好地反映特殊儿童,尤其是智力落后者的真实发展水平和特点。特殊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对特殊儿童的鉴别过程有了新的要求,必须由特殊教育教师、家长、学校、心理专家、物理治疗师共同参与特殊需要儿童的鉴定。与此同时,美国智力落后学会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定义有了新的界定,“智力落后是指个体在当前功能上的重大限制,表现在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伴有与下列各项适应技能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的局限:交往、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交技能、社区利用、自我指导、健康与安全、功能性学科、休闲与工作,智力落后发生在18岁以前。”这一新定义要求在鉴别智力落后儿童时,除了智力测验外,还必须进行适应行为测量。特殊教育不断发展,特殊需要儿童也需要全面发展,发挥自己的优势,补偿自身的缺陷,要求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必须全方位的测查。智力测验势必要与其他多种测验相结合。

(四)对智力测验的施测者要求的提高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范文2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3-0019-02

《教育大辞典》对隐性课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鉴于隐性课程对特殊儿童的影响不但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而且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影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有必要对隐性课程进行研究,设计并开发适合特殊儿童学习的隐性课程内容,以发挥其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

1.隐性课程的渊源

20世纪初,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提出的“附带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认为,学校教育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正式课程,还会学到与正式课程“不同的东西”――附带学习,概指学习过程中自发或自然而然产生的态度、情感、价值等方面的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杜威弟子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继承了杜威的思想,提出“附学习”(concomhant learning)或“副学习”(associate learning),指的就是较为概括的理想、态度及道德习惯的习得,且一经习得就会保持下去,影响人的一生。杜威的“附带学习”、克伯屈的“附学习”或“副学习”已触及隐性课程的问题,但未能涵盖学生非正式课程方面的学习,更未能突出该类学习的重要地位。

2.隐性课程的提出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Jackson・P)拓宽并深化了“附带学习”和“附学习”的概念,率先在其著作《Life in classroom》(班级生活)中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开始了与正式课程相对应的隐性课程的内涵、功能和建设的研究。

3.隐性课程的内涵

《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将隐性课程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它与显性课程相对,但并不是真正的课程,而是借“课程”之名,说明学校环境中存在许多对学生产生各种影响的不可控因素。隐性课程是指在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影响的总和,是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其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包括物质情境(学校或班级的建筑、设备)、人际情境(班级气氛、人际关系)和文化情境(校园文化、习惯、礼仪)等。

二、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的性质

1.存在形式的潜在性

与显性课程的外显性、明确性不同,隐性课程以内隐的、间接的、不明确的方式存在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形式、教育理念、学生群体特征、教育环境、人际交往习惯等潜在因素中。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受到心理、认知、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2.课程内容的特殊性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多是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或智力障碍儿童,甚至是多重残疾儿童,因而隐性课程的存在必定要适应这些特殊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习需要,其内容须相应地体现补偿缺陷,代偿感知觉功能,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等特殊需要。另外,各类特殊儿童的课程内容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例如在感知觉代偿上,视觉障碍更多需要听觉和触觉的补偿,而听觉障碍需要的是视觉上的补偿。

3.教育过程的隐蔽性

隐性课程体现的是对学生能产生影响的各种不可控因素的总和,因而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学过程,其教育过程的顺利完成在于课程内容符合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自觉地通过比较、内化等方式进行自我教育或模仿学习的过程,其教育过程具有隐蔽性。

4.教育结果的集体性

特殊儿童由于各种各样的残疾,在认知上更多地依赖于班集体或小群体的共有认识,因而对隐性课程的理解和学习较多地受所在集体的影响,从隐性课程中习得的经验或认知具有明显的从众性,听觉障碍和智力障碍儿童的表现尤为突出。

三、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的结构

物质层面:校舍布局与结构:建筑风格与装饰:教学设备与用具:功能教室设置与个训仪器器材:环境设计与生活服务等办学条件。

文化层面:校园文化设施;校园文化宣传部门与媒介;体育艺术活动建设;校内外活动建设等。

制度层面:学校传统;学校管理制度;班级管理规范等。

风气层面:校风校训;班级、团体风气;学习风气;教师职业风气等。

心理层面: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师生间的良好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等。

四、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的设计

根据对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结构的分析和课程层面的划分,可从层面、内容、形态、功能四个方面对隐性课程的形态进行设计。

物质层面:其内容有建筑、设备、环境和标识四个方面。以建筑为例,其形态可分为合理布局、建筑风格、功能教室三个方面:功能可从营造恬静的校园结构与布局、凸显人文化的建筑L格、满足各种教学实际需要几个方面来考虑。

文化层面:可以从人文、体育、艺术、综合四个方面进行分类。涵盖文化长廊,传播文化资料、耳濡目染地实施教育;教师博客,分享教学与科研经验、提升教学素养;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专项活动;艺术团;传统活动;学校活动;公演活动等。

制度层面:内容包括传统,如校风校训、校歌、团队活动、基地教育;制度,如学生守则、礼仪规范、评比考核;风气,如教学风气、关爱行动;评比,如奖学金、助学金、常规评比等。

心理层面:着重与人际关系、志向、和健康教育。一般包含礼貌用语、礼仪习惯、人际教育、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社会理想、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等形态。

五、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

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的开发,首先要明确的是培养对象的残疾类型。只有根据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正确地处理隐性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关系,确立其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摸索构建符合特殊儿童需要的隐性课程体系的方法与途径,使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隐性课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容,只是对学生认知、情感和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因而可以从物质层面、文化层面、制度层面、风獠忝婧托睦聿忝娴冉峁箍发载体,以实现对隐性课程的开发。

1.开发文化类载体

特殊儿童最重要的教育目标是学习和继承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回归主流社会。因而特殊教育学校隐性课程的开发首先要努力营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氛围,并通过地方社会习俗、校园文化建设、文体活动等内容的构建,形成隐性课程文化类的载体。例如,特殊教育学校可鼓励教师利用博客建设教师个人网站,传播学科知识,分享教学经验,以形成文化类网络载体。

2.开发制度类载体

特殊儿童回归主流社会,不仅需要社会对他们的正确认识,更需要特殊儿童对社会制度和规范的理解和遵守。特殊教育学校应通过道德规范引导师生辨别善恶美丑;通过学校规章制度维护正常教育教学活秩序:通过学生守则、学籍管理规定、日常行为规范、宿舍管理制度等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3.开发活动类载体

特殊儿童由于视力、听力或智力上的缺陷,在认识上多表现为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更多地需要在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因而特殊教育学校要特别注重隐性课程活动类载体的开发。如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礼仪规范教育,可创设不同的社交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活动中,在寓教于乐的参与中成为学习的主体,理解并获得社会交往经验。

4.开发知识类载体

特殊儿童尽管存在种种残疾,但其培养目标同样包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特殊教育学校可通过学校网站、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宣传栏、板报等媒介传播文化知识,也可以利用晨读、晚自习等学习时间集中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等,还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或班级读书角向学生提供搜索和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和场所。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范文3

【关键词】特殊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

对于特殊教育背景下的学生来说,其行为到底是怎样的呢?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在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大约有百分之十以上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有一些学生在学生和生活的过程中不积极、不努力,经常性的逃避劳动,只要以劳动就想着得到报酬,有一些学生经常打架并且还认识不到自身的错误,确认为是勇敢的表现。以上状况的出现,很多人会认为是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使得这些学生在对事物的认识上有相对的片面性,同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思维比较简单,加上学生的家庭教育没有配合好,才会使得学生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其实,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尤其是对于特殊教育来说,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和家庭方面的教育很难真正配合好,有时候学校的气候和社会上的气候会形成比较明显的反差。第一,在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当今社会,功利心越来越强,有一部分人往往只会注意到事情发展的结果,但是对于事情的内涵实质以及整个事情发生的经过却比较忽视,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冲击特殊学校中的学生行为规范。第二,学校的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一些学生的家长往往在和学生的沟通上存在比较大的障碍,从而就放弃和学生的交流及沟通,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不管不问,有一些学生家长则习惯用一种粗鲁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在心理产生一定的阴影,从而影响其正常行为规范的养成。第三,当前特殊教育学校在教育上也存在一定的模式教育问题,没有完善的德育教育方式。

针对以上问题,对于特殊教育来说,要想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当依据特殊教育的实际状况,以及学生自身的实际特征,按照德育教育的相应规律,对特殊教育的学生行为规范进行不断地培养,力争在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使得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以及思想品质。

二、特殊教育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特征

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来说,其目的就是要使得学生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以及行为规范,道德层面的认识是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和前提,要是没有良好的道德认识,那么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就很难真正进行下去,甚至还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另外对于特殊教育背景下的学生来说,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普通的学校学生进行比较的话,其在听力以及语言上存有相应的障碍,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在对教材的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生理上存有一定的缺陷,使得学生在心理上也比较容易出现自卑的状态,从而就会给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比较大的挑战。

1.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具有普遍性

对于特殊教育背景下的学生来说,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为习惯的养成本身具有的普遍性,其次,教学的普遍性,再次,特殊教育自身所具有的普遍性。当前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这样就会对特殊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要使得特殊教育背景下的学生能够有相当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还应当有机会和资本展示自我,因此,当前的特殊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普遍性的表现进行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具有特殊性

除了具备一定的普遍性之外,特殊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学生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学生的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因为自身的生理缺陷而没有自信,在生活中比较消极,不愿意与人进行交际和交往,在生活中以及学习中往往缺少安全感,性格比较内向,当学生走向社会工作之后这样的特征会表现的更加明显和突出。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关注,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沟通及矫正。其次,对特殊教育背景下的学生进行教学,方法上应当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心理分析的能力,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和及时的疏导,当前我国已经在此方面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教师应当将其应用到教学之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结合特殊教育实际,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策略

1.提升学生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认识

尽管特殊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在生理方面存有一定的缺陷,但是这些学生自身的保护意识比较强,常常会因为保护自己不顾道德的约束和限制,因为这些学生的生活圈子比较小,在行为规范的养成上和正常人有比较大的落差。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时候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的意识,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应当要学生学会让着别人,在学校要和同学之间礼让要学会相互帮助。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得学生真正养成集体观念,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认识。

2.进一步增强社会和家庭的共同教育

对于特殊学校的教育来说,要想在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上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能只依靠学校自身的教育,还应当有社会和家庭两方面的参与,一些学生在学校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迈出校门的时候经常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或者是家庭因素的干扰,这样就会使得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重阻碍。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来说,社会和家庭是其重要的场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应当与学校的教育进行良好的结合,共同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教师应当树立良好的形象

对于特殊学校的学生来说,教师能够对其进行比较系统以及完善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应当注重自身的形象,对自身的言谈举止进行严格要求,并将其贯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为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和规范,从而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第一,教师应当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要关爱学生的过程中体现出教师的良好品质,积极影响学生,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动力。使得学生将教师作为自己进行学习的榜样,从而更好的发展。另外,教师还应当注重保护学生自身的自尊心,要对学生给予尊重和体谅,经常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起生活以及学习的信心,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四、结束语

对于特殊教育来说,其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社会以及家庭都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应当意识到特殊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进步有很大的意义。所以说,特殊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教学的方法进行不断地创新,应当意识到当前特殊学校中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加以应对,使得特殊学校的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真正发展成为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凯莹.培养聋哑生健全人格促进思想道德建设[J].现代特殊教育,2006

[2]汪涵.特殊教育工作之我见[J].第二节北京特殊教育国际论坛,2009

[3]张润.谈聋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范文4

马克思的劳动再生产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知识产业理论是将教育归为产业的三大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的劳动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包括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其中劳动力再生产理论论述了教育可以生产劳动能力,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般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马思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结合,从而保证多方而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

(二)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对我国的教育经济学产生深远影响。它指出人力资本是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教育投资,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它是提高人口质量关键,同时又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舒尔茨进一步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析了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计算了教育的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人力资本理论成为影响最为广泛的教育经济学理论。

(三)知识产业理论

知识产业概念最早由Fritz Machlup(1962)提出,他将知识产业的范围分为5个方而:教育业,包括家庭教育、在职培训、社会教育、中小学、高等院校、联邦计划和公共图书馆;研究与开发,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通讯媒介,包括印刷出版、照相、录音、电影、广播、电视、广告、远距离通讯媒介;信息设备,包括印刷机械、电影机械及设备、电子计算机等;信息服务,包括职业信息服务等教育的产业属性。

(一)教育是服务性产业

从我国对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划分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生产的主要是非物质产品,生产的主要手段是提供服务。厉以宁教授认为教育产品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提供的产品,这种产品又称为教育服务这里要阐明的一点是:有些人错把学校培养的人才当产品,但人才是不能买卖的,是不能用来交换的,而且人才的价格是不能衡量的,工资学费显然都不能真正反映教育成本。那么教育服务的性质是什么呢?根据经济学的定义,公共产品是政府向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包括的范围很广,诸如国际治安、司法、行政管理、经济调节等,此外,由政府提供经费而实现的教育服务、卫生保健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也是公共产品。一般,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胜和竞争性两个或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并且存在生产上的外部经济和消费上的外在利益。而私人产品是指居民用户或企业通过市场而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包括提供的教育、卫生保健服务,都是私人产品。如果把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视为两个极端,那么介于两者之间的则是准公共产品。教育服务显然就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一方而,教育是由政府资助或委托别的组织举办;另一方而也可以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由私人或民间团体通过享受教育者收取足够的学费来主办。教育服务既提高了受教育者的劳动能力,又从社会劳动中获取更多的报酬,教育产品在市场中实现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交换,市场经济规律在教育生产过程中,也是客观存在的20世纪90年代,罗伯特赖克提出,人民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是由知识和技能的差异导致的,而投资教育可以减轻这种不平等。在奥巴马总统《无畏的希望:重申关国梦》一书中,也能够看到教育为知识经济服务的话语: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有九大类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有)种职业是需要科学知识或技能的,绝大多数者都需要接受一定的高等教育以胜任未来的工作。

(二)教育是知识性产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60%以上。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里,发展生产的主要要素是土地、资本、劳动力。到了后工业时代,发展生产的要素变成了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而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是由教育生产出来的,教育成为生产知识的产业。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仅能直接生产知识,创新知识,研制开发,生产知识产品,还能培养掌握知识、创造知识的人才。

(三)部分教育服务是可以推向市场或运用市场规律来运作的

当前,高等教育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组织部分,发达国家正利用它作为在本土上接收外国留学生或在境外举办教育机构以赚取大量外汇,特别是在本土接收留学生,不仅收取大量学费,而且外国留学生在本土消费也能拉动经济的增长;高等教育还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或与企业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等社会部门相结合,实行产学研结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物质和精神生产力;高等教育还可以依靠自己的知识、智力、科技、信息等各种优势,举办各种诸如高新科技产业集团,各种咨询服务公司等产业实体这部分教育服务讲求投入和产出,必须引入企业运作模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而提高竟争力和教育服务质量。

教育产业的特殊性

教育既具有生产的属性,又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它有产业性,但又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正如张铁明(1998)所说确认教育的商品性,并不意味着商品经济原则可以贯彻到教育领域的每一个方而,或可以具体化到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或可以具体地把价值规律庸俗化到政治思想工作过程中,具体到每一个受教育对象的每一个行为价值的衡量上确认教育的商品性,并不是说可以把教育或学校当作纯粹的经济领域或经济实体,违反教育规律去要求教育以经济自救或创造最大经济效益为口的。教育产业的特殊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而: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与一般产业追求的口的不一致

我国《教育法》第25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口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这与一般的产业的生产口的不同,一般的产业通过为社会提供商品服务来追求最大利润,而且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唯一口的。从总体上看,教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教育口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为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全而发展的人才。教育还对形成文明优雅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产业必须讲投入产出,必须引进产业运行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教育投入要讲求经济效益,要精打细算,计算教育成本;教育管理需要引入质量、效率、竞争观念,提高办学效益;兴办民办学校或私立学校,积极拓展办学渠道,推动教育快速发展,满足社会多层次的需求等等。总之,要使经济规律在教育领域的活动中得到尊重和体现。教育是一种产业,实质上是对教育本质和经济关系的充分认识。

(二)教育产业的投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其公益性大于功利性

既然国家是投资主体,那么国家应掌握教育的政治方向、发展战略重点、战略措施,协调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速度和布局;国家要制订教育方针、发展规划、法律法规;国家要抓教育评估、教育拨款、教育督导等教育行政措施。而市场只能是作为有益化补充来满足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市场主要是调节人才,劳动力的品种、数量、规格,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成本核算、效益评估,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和效益;教育为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不断改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总之,政府需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不断理清政府职能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政府应以积极的心态而对市场、理解市场、参与市场、适应市场、承担引导监管职能,促进教育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三)教育产业遵循的基本规律是教育规律,而不是经济规律

发展教育产业,首先必须保证教育培养人才的教化功能,要塑造受教育对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培养全而发展的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坚持对人类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创新,教育是保存知识、整理知识、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发展知识的特殊产业,在传承文明、发展文明方而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纪宝成,2006)。学校是神圣的知识殿堂、学术殿堂。在教育领域,我们提倡学术自由,提倡教授治校。先生昔日主张创立的北大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已成为我国教育的神话。教育人应该把保持良知、传承文明、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看作是自己的天职。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育不能为任何特定的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的利益所左右。教育规律始终是教育产业的第一规律,是基本规律。如果无视第一规律,只注重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就会造成像李岚清(2004)同志指出的那样会导致教育投资利润的最大化,会对教育的社会功能产生负而影响,也可能削弱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保证社会公平的作用,将有可能阻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发展教育产业应注意的问题

(一)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

把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有助于发挥教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使教育始终围绕国家经济建设来进行;还有助于改革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以促进教育自身的发展。但这只是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还具有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精神文明建设功能以及育人功能。如果注重强调教育的经济价值,而忽视教育会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促进每个人的身心全而发展,进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真正民主,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必然会出现大的偏差。

(二)遵循身心发育、成长、发展与形成的规律

因为教育的根本口的是培养人,是为了全而提高人的素质,在1999年6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两次提到按教育规律办学。如:全而推进素质教育,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构建与教育在内的规律相适应的教育体制。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能力、主动精神、创造精神;对学生加强人文教育,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等。不能因为教育是产业,教师可以忙着赚钱,学生可以满脑子经济意识,学校教育管理人员可以把口标放在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上。这样就会使各自的行为严重偏离自己的角色,是不可取的。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范文5

一、导向性

我们正处在剧烈的社会发展和变革阶段,必然会出现多元的价值观念,理想教育有时必然要面对是非的判断与善恶的选择。教师要用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共同理想的教育之中,导向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在学习英语过程之中,要涉及大量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尤其是随着西方强势的文化渗透而对当代中国青年人产生极大影响的西方价值观。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西方文化中那些为世界文化所认可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有益部分,我们要大胆地拿来,同时,我们也要有摒弃其有害成分的胆识和见识。当学生有不同观点出现时,如果是有关价值观等是非判断的,教师不应一味地和稀泥,不能顾左右而言他。

二、渗透性

德育的渗透性原则在中国和西方都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如中国传统的启发引导、因材施教、以身作则、知行结合、循序渐进、环境熏陶等教育思想,西方杜威的学校道德教育“三位一体”理论、以科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等等。作为德育的核心内容,理想教育自然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渗透性原则注重理想教育的潜移默化、民主平等、循序渐进、间接多样、完整持久,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英语教学渗透理想教育,这就意味着,它不应是旁逸斜出的,而应是与英语学科教学融为一体的。其一,理想教育的内容,一定是从教材内容自然生发出来的,不要牵强附会,为理想教育而理想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理想教育,应该而且只能依附在学科教学的主体上,它是以学科教学为依托而向学生渗透,潜移默化地渗透,点点滴滴地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受熏陶、受感染、得启示、获顿悟。其二,理想教育的方式必须是“英语”的,应该是融入英语知识的掌握、英语技能的训练或英语文化的学习和感悟之中的,应该把理想教育融入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之中“无声”“无痕”地接受理想教育。

三、对比性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的学习,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是一种不同于母语的思维习惯的养成。人们总是习惯于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认识世界。我们既不能固守我们的习惯和方式,也不能完全被英语文化所同化。

对于我们英语学科来说,注重对比自应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英语学科理想教育的一个优势。以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源自希腊的西方文明,是值得全人类珍视的文化遗产,相同自有,相异亦多。耶稣要人“爱人如己”,孔子宣扬“仁者爱人”;西方文明注重民主、平等、自由、人权,中华文明倡导仁义、孝悌、民本、和谐。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鼓励创新竞争,中国讲究中庸和谐;如是等等不胜枚举。真善美的事物总是相通的,我们在教学之中如能善加比较,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拓展、文明素养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范文6

特殊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目前.特殊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聋教方面。比如全国有影响力的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开发的多媒体辅助聋生教学平台、“妙语快车”聋童发音评估软件、手语查询软件、聋人手语900句电子图书、手语故事、手语动画等资源。151和盲教育、培智教育相关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难度较大,目前鲜有研究。从硬件上看.特教学校所拥有的计算机十分陈旧。许多教学软件根本无法运行。在对吉林省特殊教育信息化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吉林省特殊教育学校使用的计算机型号太陈旧,不能运行Windows98以上的系统.无法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求。特殊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模式单一,集中在计算机支持讲授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多媒体性能够将抽象的教学知识容易地转变为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的直观的形象。将其运用在特教课堂中,可以有机地弥补残障学生的生理缺陷.更加容易地理解知识。特教教师们整合利用如惟存教育、K一12等普教的网络资源,使得计算机辅助特教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但是,基于个别化教学的特教数字化资源十分匮乏,特殊教育学校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滞后.特教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不高等多种因素,使得特殊教育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其他模式,如个别化教学、基于资源的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应用相对较少。适合残障学生使用的硬件、软件资源缺乏残障学生在某一方面缺失,使得他们不能和正常学生一14样使用各种学习资源。比如残障学生和计算机直接交互的人机界面就直接制约了他们使用计算机的便利。为了弥补残障学生的缺陷,促进教育公平,就必须开发制造适合残障学生使用的硬件资源。虽然我国在2008年了《信息无障碍一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标准,但目前多数和特殊教育相关的网站都没有达到这一标准,不能满足残障学生的需求。

特殊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策略探讨

残障孩子和正常孩子都应该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为了让残障孩子获得立足社会的能力,有必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特殊教育不应该落后于普通教育。为此,应当采取国家大力支持投入、高校积极参与、特教学校大力执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策略促进计算机辅助特殊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一)转变观念,开发引进适合残障学生使用的软硬件资源观念的变化是改革的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和支持特殊教育”可喜可贺,但是,在《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教育”一章里并没有明确提到“特殊教育信息化”。在信息化社会里,特教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面临时代的巨大变迁。要想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残障学生需要负出更大的努力。技术要为各种类型的学生服务。大力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特教领域中的应用是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辅助特教教学最大的障碍在于适合残障学生使用的教学资源缺乏。硬件资源方面,特教学校的计算机大部分来自于社会捐赠。设备陈旧、老化的特点十分突出,根本不能运行最新的教学软件。其二,“键盘+鼠标”的人机交互界面并不适合所有的残障学生。特教学校应当配备各种人机交互界面,如Optacon、Versabraille、屏幕阅读器等面向盲人的人机交互界面、基于面部的人机交互界面.以适应不同残障学生的要求。软件资源上,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和聋教资源相比较起来.盲教资源和培智教育资源的开发难度大一些,政策支持的力度可以适当向其倾斜;二是和发达地区比较起来,不发达地区的特教资源更少、关注度也不高,这些地区更需要投入;三是鼓励公共教育资源网站认真执行《信息无障碍一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标准,使残障学生能够和普通孩子一样获得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二)整合高校资源,提供特殊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和技术支持高校汇集了各类专业的人才和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拥有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在进行特殊教育的多媒体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研发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整合各学科的专业优势,共同开发适合各类学生的学习资源。特殊教育研究人员、信息技术开发人员、一线特教老师、教学设计人员合作开发特教资源。二是大力开展特教老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让他们拥有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技术并能够在特教课堂中灵活使用。三是克服重重困难,集合人力物力资源开发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辅助特教资源。在进行资源研发时不仅要注重缺陷补偿理论。以适应各种学生的需求,而且还要注重资源的可重组性.让特教学校的教师能够根据实际课堂的需要拆分并重新组合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开发。(三)鼓励一线特教老师利用技术进行教学创新,深化特教改革特殊教育学校是整个自上而下改革最重要的一环,应当把任务集中放在高效率、高质量的执行力上。应当注意在国家政策的支持。高校的积极参与下,组织教师集中培训,不仅掌握新的技术,而且拥有新的教育观念。第二,鼓励特教教师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积极支持特教老师开发本校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第三,利用技术改进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创新。第四,学校应当努力配齐适合残障学生使用的硬件资源,耐心并仔细地教学生使用各类资源进行个别化、自主化学习。

作者:邵康杰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