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核算的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核算的概述范文1
【关键词】物资核算;财务会计改革;企业生产;研究论述
一、加强物资核算中财务会计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会计核算是指以货币为主要度量依据,在货币的使用下对企业、机关以及单位等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以及总体的预算过程进行连续性、系统性记录,并定期绘制相关的会计报表,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财务成本核算指标,在指标的作用下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企业财务会计发展中常用的工作方法包括对账户、账簿的设置,对记录的复式,对表格的填写,对账簿的审核登记等。加强物资核算中财务会计改革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企业物资核算工作进行强化管理是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必然需要
企业发展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要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中进行,这些外部环境一般包括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环境,市场环境,技术发展环境等。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多方严峻的挑战,如果企业不对自己的经济管理方式、生产方式等进行创新,在面临市场上同类企业的竞争时,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闲置、浪费了大量的生产物资,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企业生产的资本投入,制约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二)对企业物资核算工作进行强化管理是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的物资生产核算工作是在短期内的行为,没有在系统上对其进行深入的展开发展。企业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身的发展战略逐渐由对外发展转向为对内部管理的强化。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是指通过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手段来实现对企业发展成本的降低,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发展位置。由此可见,成本核算是企业发展中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企业的物资核算更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
(三)对企业物资核算工作进行强化管理是加快企业资金流动的重要途径
企业资金的流动状态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映,企业若想要提升自己经济利益的获得,需要提升对企业内部看资金的有效利用,实现对资金流动的科学管理,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二、企业物资核算中常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相关的物资核算制度发展不完善
企业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对物资的使用量很大,涉及的物资种类很多,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引发企业财务管理内部对物资核算工作程度的不规范。同时一些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为了减少自己的工作时间,不会完全按照相关的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化的操作管理,对企业物资核算制度的完善带来了制约。
(二)物资核算的具体环节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企业在物资核算工作中只注重物资核算的账本内容是否和物资部门的台账相符合,没有对实地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总结,因为二者之间很容易出现账目不相符合的问题。第二,物资财务核算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目标成本的控制方式来对物资进行核算,企业项目管理方面一般只是重要有关技术方面的问题,而忽视了对其他工作的管理。企业项目的物资核算工作人员对物资核算工作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因而为企业物资核算成本投入及相关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第三,企业物资核算会计人员在对物资进行核算时,对出现的问题不能按照规定的工作原则进行处理,对违反企业物资核算管理要求的人没有进行相应的惩治。
二、物资核算中财务会计改革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加强对物资核算制度的完善
为了满足企业发展规模扩建的需要,实现对企业发展成本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企业内部需要实现对物资核算制度的完善。通过物资核算制度的完善对企业物资核算的计划核算、采购核算以及物资结算等工作细节进行明确,并指派有关人员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同时,企业还要对财务会计物资核算工作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明确化管理,通过权责明确的关系端正相关工作人员对物资核算工作的态度,从而促进物资核算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加强对物资材料采购的有效管理
第一,企业在对物资材料进行采购时需要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科学采购计划的制定需要企业检修等部分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市场发展情况来制定,并在计划的支持下选择科学的采购方式。第二,加强对物资材料采购的科学调研,在广泛收集物资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对物资材料价格的动态化管理,从而对物资材料的价格变化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第三,企业要和物资材料供应良好、价格低廉、服务周到的供应商签订长期的合作合同。
(三)物资材料在进厂时需要有关部门对其进行质检分析
物资材料在进厂时需要企业有关质检人员对物资材料的数量、质量、品种、规格等信息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再将其正式入库管理。物资采购在进厂时需要有关人员作出库房登记管理,大量的物资材料入场时需要依照有关的程序规定来进行取样,并依据物资材料的合格检验报告确定是否对其进行登记入库。
三、总结
综上所述,对企业物资会计核算工作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企业的物资消耗,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进而提升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最大利益的获得,为此有关人员需要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加快对物资核算中财务会计改革。
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的概述范文2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 核算管理 问题 措施
一、企业会计核算概述
(一)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是政府对经济进行管理的重要制度,是对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在账簿中进行分类、登录、归总,并进行分析、核实和上报结果的制度.会计制度是根据相关会计理论制定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时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量度,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连续地、系统地记录,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为企业决策者和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会计其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和账簿、复式记录、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两大类。
(三)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按照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可以将其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如果按照层次划分,可以划分为基本会计准则,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编报准则和具体业务准则这三个层次。
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核算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当前,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称和学历来看,拥有助师以上职称和大专以上会计学历的从业人员比例过低,并且拥有助师以上职称和大专以上会计学历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拥有助师以上职称和大专以上人员数量很少。总体来说,目前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容乐观,其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等都偏低,并且自我管制能力也较差,这无疑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会计机构与人员配置不到位
会计机构设置与会计人员任用不符合会计规范要求。基于成本考虑,在会计机构设置上,大多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在会计人员任用上,企业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兼职做会计。外聘会计往往身兼数个单位,少则一两个,多则五六个兼职单位,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可想而知。可以说,企业要想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必须合理设置会计机构、科学配置人员
(三)不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建账
大多企业的账本主要是应对税务部门使用发票,尤其是为了应对增值税发票必须建账的规定才设立的,并不是出于自身管理的需要。有的企业甚至根本就没设账;即使设账,账目也混乱不清。
三、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措施
(一)企业会计核算内部管理的加强
加强对财会人员从业资格的管理。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业务量的大小,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从而使企业配备足够的、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其次,坚持以人为本,从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和爱护会计人员,保证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并积极支持会计人员开展工作。此外,财政部门也要联合统计部门、税务部门等对会计兼职制定一些必要的管理方法,限制会计的兼职数量,并提出会计兼职核算中最基本的会计核算要求,保证并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
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加强会计人员教育培训中的考核。这也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并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处理各种会计事项,并熟练地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新的会计处理及纳税申报的方式,使会计人员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
(二)加强企业会计核算外部监管理
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和执法力度。要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外部监管,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作用。这就需要政府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等,对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进行全面监管,与企业内部监督起互补作用。首先,政府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进行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检查,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等,还能促进企业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推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水平的提高。其次,政府应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进行监管,并向企业提供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服务。
加强企业执法情况的检查。由于很多企业存在诸多违反会计法规与制度的行为和事项,而税务部门又难以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因而可以将财政、税务有关职能结合起来进行检查,对会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这对于促进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十分有利。不仅可以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也是对其他工作人员起到了警示作用。
综上所述,在企业内外共同努力下才能得以实现会计核算科学化管理工作,在要重视企业会计核算内部管理的重要性的同时,使外部监管促进企业会计核算专业化、科学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远大的发展目标,才能成为中国振兴的强大助力。我国的经济建设才能取得更为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关荣.加快建设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提升会计核算管理和服务水平[J].金融会计,2010.
会计核算的概述范文3
会计核算的主要工作就是控制企业中的资金流向,对企业中的资金支出和收入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记录,为了以后的观看或调查提供方便以及为企业负责人提供企业中实际财务运算。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成本计算、复式记录、编制财务报表等。
二、我国当前企业会计核算现状
尽管会计核算对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针对会计核算工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一)会计核算工作的进行过于形式化
受传统环境企业管理的影响,一些企业对会计核算工作不重视,从而使得企业中会计核算部门过于形式化,部门的环境也相对较差,使得企业中会计核算人员没有工作积极性。同时有些企业为了节省企业花费的成本,会让其他部门的职工兼职会计核算工作,这些人并没有专业的知识素养,有的高素质专业会计人员也会因为企业的不重视,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选择到在未来企业发展中,具有明确发展方向的企业中工作,这将严重限制传统企业中会计核算工作的进行,不符合当前企业的实际发展。
(二)没有明确的会计核算工作目标
在一些小的企业中,由于管理者对企业资金和个人财务混淆不分,从而使得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比较困难,同时由于企业管理者专业的管理理念,严重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甚至有些企业往往都会留不住人,因其员工的跳槽,这就容易造成会计核算工作前后不一的现象发生。
(三)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监控制度
如果企业中会计核算工作人员没有较高的工作素养,很容易使企业的集体利益受到损失,企业资金是一个企业寻求发展的基础,因此为了促进企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监控制度,通过实施一些规范化的措施能够对企业中的财务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避免企业中的财务出现大量流失现象,完善的监控制度还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员工之间的自我约束力。
(四)对企业财务资料保护不够
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是以企业中实际的经济为基础,对企业中的财务分配有一个精确的记录,因此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必须注意会计核算资料的保护工作。然而有些企业由于对会计核算工作的不重视,使得会计资料随意地方,企业账簿资料经常缺失难以长时间的进行保存,这在未来的市场经济中将会严重限制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核算问题的解决措施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一)重视企业中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首先就要求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建立完整的会计机构,借此来提高企业中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同时注意聘用具有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的人员,加强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养。
(二)注重基础工作的进行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注意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规范会计的基础工作,同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水平,保证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使企业中财务资金的使用情况有一个准确的记录,促进企业中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以及外部的监管力度
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往往不会设置完善的制度来实现企业内部的控制和监管,特别是在会计核算方面,如果没有健全的控制制度,就容易造成会计工作人员随意使用企业财产的现象,从而使得企业的整体利益受到损害。为了避免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不足造成诸多问题的出现,这就要求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并结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对企业资金及会计资料进行有效的保护。
(四)加强宣传控制制度以及相关的惩罚措施
仅仅制定相关的控制制度还远远不够,首先就要注意加强对制度的实施力度,以减少会计核算人员的不规范行为,同时还要增加企业工作人员的相关法律意识,对一些私吞企业财产等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四、结束语
会计核算的概述范文4
关键词:银行抵债资产会计核算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将公允价值引入到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中,有效地解决了原来抵债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脱离的问题,完善了抵债资产的价值确认标准,遏制了存在不真实表内利息的可能性,从而促使抵债资产的账面价值更接近于实际价值,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和真实性。本文对银行抵债资产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抵债资产的概述
(一)抵债资产的界定
抵债资产主要是指银行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财产权利或实物资产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抵债资产既涵盖动产(如车辆、机械设备等)、不动产(如各种建筑物、房屋等)以及其他有形资产,此外也涵盖无形资产(如应收账款、专利权、金融资产、商标权等)。
(二)抵债资产形成方式
抵债资产的形成方式分为以下两种:其一,协议抵债,是指银行在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将其所拥有的处理权或所用权经有关机关机构进行资产作价,以此用来偿还银行部分债权或全部债权;其二,由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抵债,是指将银行的债权经过仲裁或诉讼程序,以终结的裁决书为评判依据,将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所拥有的处置权或所有权的资产用于部分抵偿或全部抵偿银行债权。
二、银行抵债资产会计核算的原则
(一)谨慎性原则
当银行核算抵债资产时,应遵循谨慎性原则,杜绝少计负债或费用,多计资产或收益的现象发生。一旦抵债资产发生减值,可增设“抵债资产跌价准备”会计科目予以确认、计量、核算。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银行在核算抵债资产时,应按照事项或交易的经济现实和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能仅限于以其法律形式作为核算依据进行会计核算。
(三)债权约束原则
银行已经抵偿的债权应不再计息。若银行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经协议商定或经法院及仲裁机构裁定,部分抵债资产用于抵偿银行债权,而对未抵偿的贷款本金及利息仍持有依法追偿权。符合核销条件的,应按照银行核销程序处理抵债资产的会计业务核算。
三、银行抵债资产会计核算流程
(一)取得抵债资产时的会计核算
银行在取得抵债资产进行会计核算之前,应对抵债资产的作价金额与入账价值进行区分。
1、抵债资产作价金额的界定
其是指在充分考虑市场同类资产价格的前提下,经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作价且经双方协商确定后的抵债资产价值。抵债资产作价金额=抵债资产评估价―取得抵债资产所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其是指银行在取得抵债资产之后,依据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将抵债资产的价值计入相应会计科目的金额。在银行取得抵债资产的过程中,应将实际发生的抵债部分贷款本金以及经确定的表内利息确认为其入账价值,且将银行在取得抵债资产时所为债务人垫付的诉讼或仲裁费用、支付抵债资产取得之前所拖欠的税费以及其他相关税费等,将其总和一并确认为抵债资产入账价值。抵债资产入账价值=抵债资产偿还的贷款本金+支付抵债资产取得时的相关税费+表内利息。
(1)银行在取得抵债资产时,应按其入账价值冲减债务人的贷款本息,其会计分录为:
借:待处理抵债资产
贷:xx贷款
应收利息
(2)银行在取得抵债资产时如果发生向债务人收取补价的情况,应按照实际发生抵债部分的本息剔除收取的补价,确认为银行抵债资产的最终入账价值。会计分录为:
借:待处理抵债资产
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贷:xx贷款
应收利息
或:
借:待处理抵债资产
贷:xx贷款
应收利息
预计负债
(二)银行保管抵债资产时的会计核算
银行在取得抵债资产后应当制定保管措施对其进行妥善保管,从而使抵债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切实保障。原则上讲,银行在抵债资产取得后不得对外出租,但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若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处置的抵债资产,为了避免由于资产闲置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可以在确立的租赁关系不能够对资产处置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在处置期限内进行出租。在保管期间内,银行抵债资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支出均计入“营业外支出”会计科目;在抵债资产未处置前,由于确立租赁关系将抵债资产进行出租而取得的租金等额外收入一并计入“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
(三)抵债资产处置时的会计核算
在银行对抵债资产进行处置时,处置损益为银行获取的处置收入减去抵债资产净值、变现税费、表外利息三项之和,当处置损益为正数时,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当处置损益为负数时,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待处理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贷:待处理抵债资产
利息收入
营业外收入
或:
借:银行存款
待处理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抵债资产
利息收入
参考文献:
[1]苏喜兰.商业银行抵债资产核算的新旧对比[J].财会月刊(理论版).2007(9)
会计核算的概述范文5
关键词:企业管理;全成本;会计核算;核算方法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合理地进行会计成本核算,不仅可以为企业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保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对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的意义以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1、全成本会计核算概述
企业的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两个既统一又独立的部分,成本核算中的大多数数据来自于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为成本核算服务。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是对企业各项支出的费用进行管理与控制,节约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是其主要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支出费用控制不严格、核算观念与方法落后、核算范围小、内容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对企业成本的合理核算与控制,会造成“虚假的繁荣”[1]。全成本会计核算就是要对企业运营中的成本、消耗、费用等成本项目进行会计归集,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等方法进行实时控制与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经济指标,科学制定材料消耗、工资比例以及费用标准等项目,改善企业的管理状况,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经济效益[2]。
2、全成本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1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通过成本的核算,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各种成本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了解各项成本的来源与去向,可以为企业进行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从而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2规范企业管理的流程
建立全成本核算的制度,可以掌握整个企业的总体运营状况,也可以了解各个部门的成本状况,还可以反映人员工资、福利等管理费用的成本状况,从而将财务管理上升到经济管理的高度,详细深入到经营管理的每个层次、每个方面,细分经济管理。
2.3完善目标成本管理
在实施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成本核算的数据实现“目标成本”的管理,让每个员工参与到管理中,把确定的成本目标变成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这种内在激励的机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促进作用。将目标成本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实时分析企业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定期考核目标成本,各部门会根据成本管理的指标,结合自身的工作量以及费用,将指标落实到人[3]。
3、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与方法
3.1全成本会计核算的内容
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从内容上包括:(1)劳务费:主要是指员工的工资、福利、奖金以及补贴等支出成本;(2)办公经费:主要指企业的办公费、差旅费、公杂费、邮电费等日常支出的成本;(3)固定资产费:主要指企业运营所需的办公场所、工厂、家具等设施所需的支出成本;(4)运营费:主要指企业的广告费、营销费等维护企业运营所需的一些固定支出。(5)生产费:主要指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需的材料费、耗材费等成本;(6)研发费:主要指企业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产生的一些科研费用;(7)其他费用:一些突发状况等所产生的费用。企业实行全成本会计核算从范围上包括:(1)企业总体成本的核算;(2)各部门的成本核算;(3)企业班组的成本核算等。企业全成本会计核算是一项繁杂的工程,涉及到的人员与部门诸多,因此,在推行全成本会计核算时要采取合适的方法。
3.2全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
确立全成本核算的对象是进行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与前提,企业实行全成本核算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可以根据核算的范围划分为企业整体全成本会计核算、企业部门全成本会计核算、班组全成本会计核算。全成本会计核算划分的越详细,核算出来的成本就越准确,越有利于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4]。因此,在推行全成本会计核算时可以采用两级核算方法,一是企业整体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二是部门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1)企业整体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企业整体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是针对企业整体运营过程中所需的一些费用进行核算[5],如企业在办公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以及费用。通过整体的核算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办公活动的财务状况,准确地反映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2)部门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部门级的全成本会计核算是指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班组成员为核算对象,对各个部门的收支情况进行统计与核算。通过对各个部门的成本进行核算,可以摸清企业各个部门的成本状况,为考评各个部门的绩效提供依据。企业各个部门的活动情况是由部门内的工作人员进行的,因此,企业部门以及人员是控制企业办公成本的第一道关口与防线[6]。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部门的效益,因此,要实现整个企业的全成本核算,必须将成本核算的对象落实到每个部门,落实到每个职工,激发他们的热情与斗志,为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为实现企业的全成本会计核算贡献自身的力量。
4、结论
全成本会计核算是企业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新的成本核算的方法,当前在企业中的推行力度还远远不够。它将企业的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结合起来,共同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财务管理进行分析与控制,需要企业在这方面不断进行研究,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王婧杰 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乔艳梅.企业全成本核算管理对策研究.企业导报[J],2010(3):3.
[2]李伟.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会计实务[J].2015(7):14.
会计核算的概述范文6
关键词:BT项目会计核算税收筹划
一、BT项目概述
建设——移交(Build-Transfer,简称BT项目)指的是项目的发起人与投资者双方签订合同后,投资方对项目的建设与融资直接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将完工的项目转移至项目的发起人,项目发起人按照合同回购协议,以分期的方式支付投资与回报。BT项目属于一种创新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也是政府特殊的融资模式。尤其是在政府主导的公益性、非经营性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筹措中发生。一般而言,国内BT项目是政府与大中型国有企业之间所开展的项目,也可以将其称为“交钥匙工程”,由建筑企业进行投资与建设,工程完工后由政府回购,并给予企业回报与收益,在市政道路、学校等民生相关的建筑工程当中是比较常见的。BT项目所签订的合同包括工程造价、风险、财务、利润、开支以及税收等等,而这也是需要进行BT项目会计核算与税收筹划的原因,既要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又要兼顾成本控制与税款。BT项目方式在实践中通常分为完全BT方式、BT工程总承包方式以及BT施工承包方式,具体方式的选择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工程项目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BT项目中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有发起人(项目业主)、投融资人、项目公司以及建设单位等,本文针对BT项目会计核算的研究主要是针对BT项目公司、建筑工程承包商之间而进行的。
二、BT项目会计核算
(一)BT项目公司会计核算
BT项目公司在进行独立会计核算的过程当中,应当要以公司所的政府或者其他组织单位融资、投资的职能作为本质,在此基础上向建筑工程承包商来支付各个施工阶段的款项、以及支付银行借款所产生的利息,同时应当进行合理的会计科目设置。通常情况下,项目公司账务根据工程“建设期”和“回购期”主要发生业务事项来设置科目,由于BT项目属于企业的长期资产,一般将其计入到“长期资产”当中。同时,根据项目立项方来区分BT项目具体核算模式:以投融资人立项建设,计入“在建工程”;以项目业主立项建设,计入“长期应收款”。通过这样的方式,BT项目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才能够清晰,避免出现账目混乱的现象。
(二)总承包商会计核算
BT项目会计核算中针对总承包商会计核算进行分析的主要原因在于,BT项目的投资方通常也是建筑行业企业或者建筑工程承包方。但BT项目公司属于投资方所创建的项目法人,项目公司与总承包商签订施工合同,分期对总承包商支付各个阶段的工程款项。总承包商的会计核算工作需要按照会计准则建造合同进行完工进度核算以及相应的会计科目处理。其中需要对如下方面引起注意:BT项目工程的业主的在建工程规模相对较大,所涉及到的资金额度较高,因而在回收资金款项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遭遇资金延迟或者无法足额回收的现象[5]。针对这样的问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与投资方、业主之间进行协商,对资金回收的期限、额度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避免利益受到损害。其次,严格遵循谨慎性会计原则,对于工程项目的收入变更,需要取得项目业主签认的资料后方可调整,工程进行过程中也可能会遭遇工程变更、延期等不可控因素,因此需要对收入确认谨慎对待,加强深入沟通。
三、BT项目税收筹划
(一)BT项目公司税收处理
BT项目的资金筹措过程中涉及到大量资金运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纳税筹划工作不仅仅是履行公司应尽的义务,同时对于也有助于帮助BT项目的各个参与方加强成本控制。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推行,增值税取代了营业税,这对于BT项目原本的纳税相关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更加需要就BT项目的税收处理工作进行合理筹划。全面实施“营改增”后对于此类业务如何纳税,税务总局并未给出明确的规定。各地方政策也有不同,例如湖北地区明确“建设期”BT项目公司按照“建筑业”纳税;“回购期”分不同情况按照“销售不动产”或者“建筑业”纳税。就现阶段来看,BT项目作为一种创新融资模式有诸多优点亦有诸多弊端,总体来说,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了解当地政府在税收方面所制定的政策规定以及从立项开始即做好全程跟踪是非常有必有。例如,由于跨“营改增”期间的老项目,可以选择一般计税或者简易征收,故公司可根据项目实际税赋来选择计征方式。另外,BT项目工程竣工后获取的回报,以及因为融资行为产生的利息差,实际是BT项目公司的收入,需要缴纳相应的所得税税款。
(二)总承包单位税收处理
总承包单位应按照建筑安装行业纳税。“营改增”后总承包方基本可实现差额纳税,不重复计税。总承包方可按照一般纳税人进行进项抵扣,相比较尚未税改之前,可以抵扣的部分增加了,例如营业税期间不能抵扣的主材往往占项目施工合同比重较高,且主材例如钢筋购买合同开具16%增值税税率的发票,故总承包单位的税收筹划重点主要是如何合理及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好抵扣工作。另外,因建造合同核算采取成本法,当期确认收入与项目公司当期支付的工程款项会有差异,企业所得税也需要做好汇算和调整工作。
(三)税收相关法规适用情况
对BT项目公司而言,现行税法还是存在一定不合理的规定,这主要是由于营业税期间,公司多以“服务业”税目缴纳5%营业税,而实施增值税后,公司多以“建筑业”税目缴纳10%增值税。对于BT项目公司而言,进项抵扣部分基本没有变动,其所从事的业务内容也未有变化,但BT项目公司所需要缴纳的税款增加,因此BT项目纳税筹划工作的完善也需要国内相关税法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尽可能的创建公平税负的环境,减轻BT项目公司的税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