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范文1
一、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发展分析
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技术的发展过程,对此进行一下分析。
1.1 电路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跟电话系统有点类似,整个电路交换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连接的建立、占用线路并传输数据和连接的拆除。电路交换技术的优点有:线路被双方所独占,数据可以直达,输出时间短;通信双方能够实时通信;通信的顺序井然有序;电路交换的设备及控制都较为简单。其不足主要有:电路交换是独占的线路,会导致电路的利用率较低;接续电路的时间长,网络的利用率也较低;网络使用者在信息传输通信协议等上要完全兼容,会限制使用者终端直接的交流。
1.2 报文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了报文交换技术的出现,其技术中的报文指的是站点一次性发送可变并不限制长度的数据块,其中该数据最小的单位就是所谓的报文。报文交换的过程是:报文要在一个站点发生时,网络站点会依据报文所呈现的目标地址就此连接这个目标节点,把相应的数据传输到这一节点,当所有的报文被接收到之后,目标节点对报文进行检查并确保正确时保存,然后在把整个报文发送到下一个目标节点。
报文数据交换的优点有:报文交换不需要有专门的通信线路,不会时延,用户可以随时发送报文;报文数据可以存储转发,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计算机之间能进行便捷通信;报文交换的数据传输更为可靠,若一条传输的路径出现故障,就会自动的重新选择另外的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分组交换时延小,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其主要的不足有:当传输发生错误时,将在补偿和纠错上消耗大量的资源,会导致报文的传输延迟较长;不能进行声音的连接及不能适应计算机与远程终端的通信,难以满足用户随时通信的需求。
1.3 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技术代表着未来网络发展的方向,也是数据交换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成果。当前分组交换的网络主要形式包括面向连接与无连接。面向连接类似电路交换,需要交换机分配资源,但采用统计复用,用逻辑标号表示分配的资源。
分组交换技术有着线路交换与报文交换的优点,主要包括:分组交换有着很强的兼容性,可以利用分组进行存储转发,能使速率及规程方便的进行转换,能实现不同类型与速率的终端相互通信;可以采用统计分复技术,方便不同的用户能同时使用,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有较高的可靠性,能采取多种错误检测措施;费用较为低廉等。其主要的不足有:分组交换的时延较大, 通信实时性不高;传输数据的速率慢,速率的提高受到限制;管理控制起来比较困难。
1.4 综合业务数字交换技术
综合业务数字交换技术是把图文传真、语音及可视电话等业务结合起来,使用一种交换技术来实现全部的功能,ATM(异步传输模式)就是分组交换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综合业务数字交换技术的具体体现。ATM模式用固定长度的分组和空闲信元填充信道,把信道分为等长的时间段。
ATM模式优点是:具有高速传输能力和极高的灵活性;能支持多媒体传输的应用和同时支持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实时性较高;可以组建如LAN等不同规模的网络。要不足是:ATM标准技术并不成熟,操作性能和网络系统并不完善;ATM网络构件价格偏高。
二、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的发展转化,其自动化与智能化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并随着宽带业务的广泛开展,极大的推动了同步数字技术与异步传输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目前的发展趋势分析,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走量遍和质变的发展路线。走量变速度会越来越快,已经从千兆跨越到万兆;走质变目前已发展到第七层网路应用层的交换上。如何更好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需要我们从数据交换技术上不断加强研究和创新,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信息交流。
参 考 文 献
[1] 桂海源. 现代交换原理[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范文2
[论文摘要]本论文讨论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数据交换每个发展阶段的技术特点。着重对分组交换技术进行分析论述。
交换设备是人类信息交互中的重要实施,在相互通信中起着立交桥的作用。交换技术的发展总是依赖于人类的信息需求、传送信息的格式和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而螺旋型发展。从电话交换一直到当今数据交换、综合业务数字交换,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的过程。人们对可视电话、可视图文、图象通信和多媒体等宽带业务的需求,也将大大地推动异步传输技术(ATM)和同步数字系列技术(SDH)及宽带用户接入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
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一、电路交换
自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路交换技术从最初的人工接续方式,经历了机电与电子式自动交换、存储程序控制的模拟和数字交换、第三方可编程交换等技术的变革,当前正在发展中的融合多媒体格式相互通信的软交换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这类交换机称作电子交换机。最初是在交换机的控制部分引入电子技术,话路部分仍采用机械接点,出现了“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只有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后,才开始了全电子交换机的迅速发展。
1 9 4 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对交换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成功地应用在通信传输系统中,对通话质量和节约线路设备成本都产生了很大好处。随着数字通信与P C M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是产生了将P C M信息直接交换的思想,各国开始研制程控数字交换机。1970年法国首先在拉尼翁(Lanion)成功地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台程控数字交换系统,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传统的模拟交换进入到了数字交换时代。程控数字交换技术采用PCM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非常适合信息数字化应用,除应用于普通电话通信以外,并且为开通用户电报、数据传送等非话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在电信网中使用的电路交换机全部为程控数字交换机,可向用户提供电路方式的固定电话业务、移动电话业务和窄带ISDN业务。
二、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方式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报文就是站点一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当一个站要发送报文时,它将一个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网络节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地转送到目的节点。
每个节点在收到整个报文并检查无误后,就暂存这个报文,然后利用路由信息找出下一个节点的地址,再把整个报文传送给下一个节点。因此,端与端之间无需先通过呼叫建立连接。报文在每个节点的延迟时间,等于接收报文所需的时间加上向下一个节点转发所需的排队延迟时间之和。
三、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交换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代表着网络未来演进的方向。分组交换方式兼有报文交换和线路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技术使用统计复用,与电路交换相比大大提高了带宽利用率。这要求在交换节点使用存储转发,从而导致掉队现象的发生。因此,分组交换全引入不固定的延迟的概念。分组交换网络主要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方式.分组网络包含3个功能面,分别是数据面、控制面和管理面。数据面负责分组转发,因此需要高性能的实现。目前主要的分组交换网包括面向连接的X.25、帧中继、ATM、MPLS以及无连接的以太网、CP/IP网络。
分组交换网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对于分组交换技术来说,面向连接的网络与电路交换类似,也需要通过连接建立过程在交换机中分配资源;但由于它采用统计复用,所分配的资源是用逻辑标号来表示的。自分组交换技术出现以来,已经有多种分组交换网投人运行。电信领域最早提出的是X.2 5网络,但由于它协议复杂,速度有限,逐渐被性能更好的网络如帧中继代替。帧中继网络可以认为是X.2 5的改进版本,它简化了协议以提高处理效率。
计算机领域的一个侧重点是局域网,即小范围、小规模的网络,用于互连办公室内的计算机。目前以太网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局域网技术。
在2 0世纪9 0年代中后期,因特网获得较大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对核心路由器吞吐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路由器对I P分组进行转发时路由表的查找比较复杂,转发速度受到很大限制。前面指出,面向连接网络使用逻辑子信道标号进行转发表查找,速度是很快的。人们结合ATM技术在这方面的优点,提出将核心网络改为使用类似于A T M的交换机,而只在边缘网络使用路由器的I P交换技术,最终发展为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然而,在随后的几年中,提出了多种实用的高速路由查找方法,使其不再成为瓶颈。此时,MPLS最大的优点就是流量工程(Tramc En小needng)能力,即人为控制分组流向。但是由于目前高速路由器还能够很好地工作,MPLS技术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四、综合业务数字交换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集语音、数据、图文传真、可视电话等各种业务为一体的网络,适用于不同的带宽要求和多样的业务要求。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就是用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一种交换技术。A T M是在分组交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使用固定长度分组,并使用空闲信元来填充信道,从而使信道被等长的时间小段。由于光纤通信提供了低误码率的传输通道,因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便可移到用户终端,网络只负责信息的交换和传送,从而使传输时延减小。所以A T M适用于高速数据交换业务。
随着通信技术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发展,迫使电信网络必须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方向发展。这要求通信网络和交换设备既要容纳非实时的数据业务,又要容纳实时性的电话和电视信号业务,还要考虑到满足突发性强、瞬时业务量大的要求,提高通信效率和经济性。在这样的通信业务条件下,传统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都不能够胜任。电路交换的主要缺点是信道带宽(速率)分配缺乏灵活性,以及在处理突发业务情况下效率低。而分组交换则由于处理操作带来的时延而不适宜于实时通信。因此,在研究新的传送模式时需要找出两全的办法,既能达到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使各种通信业务获得高质量的传送水平。这种新的传送模式就是后来出现的“异步转移模式”(ATM)。
A T M是在光纤大容量传输媒体的环境中分组交换技术的新发展。在大量使用光缆之前,数字通信网中的中继线路是最紧张也是质量最差的资源,提高线路利用率和减少误码是最着重考虑的事情。光缆的大量使用不仅大大增加了通信能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传输质量。这使得人们逐渐倾向于宁可牺牲部分线路利用率来减少节点的处理负担。
与此同时,人类对于通信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传送图像信息和海量数据,已经使人们对于数据通信的速率由过去的几千比特/秒增加到几兆比特/秒。这样,节点的处理能力成了数据通信网中的“瓶颈”。A T M对于节点处理能力的要求远低于分组转送方式,更能适应现代的这种环境。
A T M方式中,采用了分组交换中的虚电路形式,同时在呼叫建立过程中向网络提出传输所希望使用的资源,网络根据当前的状态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呼叫。可以说,A T M方式既兼顾了网络运营效率,又能够满足接入网络的连接进行快速数据传送的需要。
五、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发展的展望
近年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电信观念和体系架构,并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这导致了人类社会对网络业务需求急剧增长,并且对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提供话音、数据、视频业务,也要同时支持实时多媒体流的传送,并且要求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性能。下一代网络应是—个能够屏蔽底层通信基础设施多样性,并能提供一个统一开放的、可伸缩的、安全稳定和高性能的融合服务平台,能够支持快速灵活地开发、集成、定制和部署新的网络业务。
下一代网络将是—一个以软交换为核心、光网络为基础、分组型传送技术的开放式的融合网。软交换的出现,可通过一个融合的网络为用户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实现国际电联提出的“通过互联互通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电视网等网路资源的无缝融合,构成一个具有统一接入和应用界面的高效率网路,使人类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一种可以接受的费用和质量,安全的享受多种方式的信息应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惠文 陈建亚 纪 红 冯春燕:现代交换原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范文3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 信息化 路由器 交换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诸多行业。在不同的领域中应用网络技术需要不同的网络平台支持,这就需要良好的路由交换技术。目前,通过路由器来处理网络连接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网络的需求,因为路由器处理网络联机速度较慢,这对网络互联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对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进行探讨十分有意义。
1对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探究
(1)相关定义
PAP是密码认证协议,是一种通过二次握手建立认证的方法。CHAP是点对点协议,是一种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认证的方法。HASH是指散列,也可指哈希。
(2)目前路由器技术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目前在使用主流路由器协议主要有两种,一是密码认证协议,二是点对点协议。对密码认证协议来说,其优点是具备安全性,其缺点是用户信息无法加密,因此存在安全隐患,用户信息易盗。对于点对点协议来说,其优点是改进了密码认证协议,避免了用户信息被盗取的现象,其缺点是用户登录信息动态变化,不同公司对散列函数计算方法不相同,因此点对点协议不具备互相操作功能。
(3)全面分析路由器技术
路由器核心部件是路由表,其主要作用是控制路由器,控制路由器的进一步操作。路由器的端口可以接收数据,当其接收到数据时,将会对数据包进行拆解,进而获取IP地址,随后由路由表确定下一步的操作。
2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优点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是通过跟踪程序对路由器的流量测量和监控性能进行优化提升,因此通过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可以完善流量信息。
3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3.1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角度
路由器与交换机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度,如过滤网络流量。那么二者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呢?从专业角度出发,二者在网络物理层上进行工作时具有较大的差异。路由器是运用专业的软件对整个网络进行划分,如一台路由器将整个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子网段,只有当网络流量只想制定的IP时,路由器才会允许流量经过路由器。路由器的工作程序是当其收到数据包时,先对其进行全新的计算和验证,随后写入新的物理地址。由此过程可知,路由器在转发和过滤数据时的速度将会比较慢。但是路由器也有其优点,如在面对结构复杂的网络时,使用路由器可以大幅度提升网路整体效率。另一个优点是,路由器可以过滤网络的广播。
3.2 IP子网通角度
在交换网络的过程中,静态配置来分布路由器的IP是不可能实现的,此时就需要使用活跃的IP子网关。对一个发展的企业来说,网络也是在不断发展,因此内部网络环境的变化也是不间断的。此时难题出现了,IP地址和空点是不经常变动的,那么企业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企业为了方便,内部和外部网络关卡之间通过配置进行分配,需要企业网络管理员严格甄选配置方法。
3.3 利于促进路由器协议的角度
当使用多种路由器时,就会使用不同的路由协议,这时路由协议需要交换信息。当路由器产生非常大的流量,那么占用的宽带较多。若是路由选择表在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相关站点发送信息数据包为零时,那么系统则会认为此站点的数据信息不能送达,不能被收到。然后,每隔一定时间,路由选择表会收到距离较近的一些路由器发送的数据包,也是如此,相关的路由选择表处在不间断的更新过程中。距离向量路由器协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跳数对路由器之间距离进行度量,经过计算后,路由器根据管理的距离来抉择使用哪一些路由器协议。
3.4 促进网络管理者解析路由器协议的角度
重分发是指一个路由协议遇到一个全新网络通告,并且已经通过某种方式告知另一个路由协议,端点信息也已被传送到其他端点的过程。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是多种路由协议并行运行的状况。但事实上,每个路由内部均有已经被认可的选择协议,因此当一个路由端口向其他的路由端口重分发时,其他路由端口会将此路由定义为其他路由,从而进行抵制。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网络管理者解析路由器协议。
4结语
在现阶段,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路由交换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系统的工程。因此在诸多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通过路由交换技术提升网络连接速度和网络连接质量,为提升诸多行业工作效率奠定了基础,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提供了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化部分功能仍然有待研发,如动态路由表。因此要在科技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对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进一步的完善,为网路系统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希望上文对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分析能够为网络交换技术的改善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尹友明.基于计算机网络下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9:68.
[2] 吕华意.对计算机网络路由的综合研究论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08:75-76.
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
一、信息技术内涵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IT)是指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一般说,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我们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总目标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计算机类岗位的高素质专才,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多媒体的网络教学,使教学模式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学生可在任何地方进行网上学习,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教师。学生通过上网提出问题、进行作业提交,教师实行网上解答,考试出题,布置并批改作业等。学生可自由选择所学时间、地点、进度、内容等,网络教学的双向互动使学生主动参与进程。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及时了解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也得以更新,能客观公正地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又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计算机教师用于演示的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不仅仅是表现为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组合和综合,更重要的是所表达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所以精品课程的建设要从多方面着手
1.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
明确教学大纲的作用是“规范教学行为、引导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以前的教学大纲按照章节目录的顺序进行编排,内容和进度统一化,过分强调规范教学行为的作用,已经不适应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为此,对教学大纲进行了研究和改革,按照教学内容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编排,规定各模块的基本目标和要求,重点、难点等,使得教师能够在保证模块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内容,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发挥各自的特长,从而发挥教学大纲应有的作用。
2.网络资源及教学平台的使用
网上教学包括网上课堂、网络辅助教学系统、课件点播系统、网络考试系统和互助学习课程网站,它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融合了校内外教师对于网络教学的多项研究成果,是一个全面支持网上教学的系统平台。它给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全面实施网络(辅助)教学的环境,能更好、更方便的解决教师和学生网上交流问题。
(一)内容媒体设计
分析学习内容,选择高新教学媒体。课程的内容要提炼“精”字。教学内容的选择不是传统教材的搬家,应适宜计算机网络信息内容,分解教学内容形成知识节点,结构图或概念图的方式组织这些节点,做成教学目录.供学习者选择路径。除了视频录像、电子教案等,更需注重目标导向内容。以文本、图形、语音等静态呈现方式表现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用虚拟现实技术、动画影视片断视频讲课等动态呈现形式,发挥学生视觉、听觉等多路感观的综合作用,可应用不同层次的媒体,统一与变换相结合,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师生交互工具
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获得答案,教师了解学习情况,可见师生交互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给师生身处异地提供方便,随意交流。开发交流工具:同步/异步讨论园地、协同工作工具、课程电子邮箱等,支持多媒体系统如图形、语音、视频、电子白板等。
(三)计算机教学过程科技文献同步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为了使学生了解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科技发展情况,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某些典型创新成果与所学基本原理是如何联系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课程组研制了科技文献同步检索系统。其中包括中英文科技论文与中文专利检索两部分内容。学生只要输入任意一个与计算机相关的中文或英文关键词,即可找到反映当前科技进步的文献。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分析某些典型的创新成果与所学原理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用这种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
(四)基于WEB的虚拟实验室
建立虚拟网络实验,即在网络中创建可视化的三维环境,一种实验对象就是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用户在进行虚拟的实验时,只需鼠标点击及拖曳。结合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仿真技术与一体,是网络虚拟实验室实现的基础。赋予虚拟实验室的智能化特征要虚拟实验技术与认知模拟方法的结合,人人都随时进入虚拟实验室,进行操作仪器和各种实验。要求学生通过上机实习,深入理解广域网、局域网及Internet的体系结构与协议原理,了解局域网组建的常用技术及方法,学习添加网络协议及网络服务,实现网络打印,熟悉Internet常用技术,学习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为以后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内容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综合学习各方面知识,才能做好有关计算机的实验,从而获得系统级的分析、设计、管理、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英语精品课程建设.2010-3
[2]李少纲.《电工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福建高教研究》2009(2)
[3]张新华.电机与拖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08.08
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现状分析
20年前,在我国很少有人接触过互联网,进入21世纪,互联网应用群体、应用领域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在不断更新和快速发展,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军事、科研、教育、金融、医疗等各个领域。
(一)基础资源建设投入逐年增加,资源应用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我国在光缆、互联网接入端口、移动通信基站和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稳步推进,取得长足进展。2017年国际出口带宽增长10.2%,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8,704,640个,拥有IPv6地址23430块/32,年增长10.6%。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趋于成熟
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内形成资源共享,极大的促进了网络以及现实信息的利用率,数据交换技术、IP技术、光通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宽带接入技术等计算机网络关键技术不断完善成熟,为计算机网络应用提供可靠保障。
(三)光通信技术成为主要通讯手段,移动网络通信迅猛
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到至今,传统的电路通信和微波通信等技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要,以光纤为代表的光通信技术,逐渐成为了网络通信的主要技术。移动通信以其良好的可移动性、高质量的信号传输、宽广的覆盖范围等技术特点,发展势态迅猛,在网络通信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四)数字经济繁荣发展,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增长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数字经济在当前时期繁荣发展,正成为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动能,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为34.8%。新时期下,各种创新电子商务模式不断涌现,尤其是电子商务企业和线下各种零售企业的深度合作,使得电子商务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在看到计算机网络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了解在计算机网络发展道路上的一些障碍,如:网络系统缺乏稳定性,易于遭受非法入侵;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的缺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都影响和制约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计算机网络向着和继续向着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这也是网络发展的目标:高速网络,宽带接入,高速交换网络,全光纤网络等。
(一)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其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等优点,并逐步取代以往电子线路为主要组成的通信网络,成为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手段。未来的网路可能是全光钎网络,光交换技术将成为重要的数据交换技术。光交换技术是指用光纤来进行网络数据、信号传输的网络交换传输技术。光交换技术可分成光路光交换类型和分组光交换类型,随着光器件技术的发展,光交换技术的最终发展趋势将是光控光交换。
(二)Ip技术的发展
IP协议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至今,它已更新为IPv4,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尽管IPv4是过去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项创举,但随着人们对各个领域或行业中业务的实时性、安全性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往的Internet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和发展需求,IPv4自身也日益暴露出一些缺陷与不足,越来越需要对其升级改进。新一代ip协议技术是ipV6。iPv6有如下几大特征:(1)IPv6增加了IP地址的长度与数量。IPV6地址从IPV4的32位增大到128位,理论上可使用2^128-1个地址,很好地解决了IPV4中地址紧缺的问题。(2)IPv6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能。IPV6支持IPSec协议,为网络安全性提供了一种标准的解决方案。(3)IpV6更加便于管理。IPV6支持地址的自动配置,简化了使用,提高了管理效率。(4)IPv6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协议更加简洁。IPV6可以与IPV4协议向下兼容。IPV6中的ICMP协议合并了ARP等协议的功能,使协议体系更加简洁。
(三)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是指最初的模拟、仅限语音的蜂窝电话标准,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是以数字技术为主体的移动经营网络,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只用了10年左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2008年在我国开始建设和使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将提供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和物联网连接能力,人工智能、移动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应用,将推动各种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连接,移动互联网将向着万物互联、智能互联方向跨越。
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范文6
【关键词】 数据通信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 应用前景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普及,数据通信交换技术逐渐兴起,它属于计算机和通信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新的通信交换技术,接下来,笔者将简单介绍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一、数据通讯交换技术在互联网络中的应用
1、电路间的交换。在进行通信之前,需要先将线路连接。电路交换的三个过程:建立、线路占用、连接拆除。为了给进行通信的双方建立一个通道,完成数据传输,需要将起源站点往某一个目标站点传送一个请求。在这个请求发送出去之后,经过其中许多的中间节点来讲请求发送到目标站点,在这个传送的过程中,相对来说,比较空闲的线路需要被优先分配。线路的占用是数据传输的一种交换过程,它在完成的物力线路的基础上进行站点数据的传送任务。而连接拆除,则需要完成起源站点和目标站点的成功连接,之后,将这条已经连接成功的线路拆除释放,让线路能够最终回归到新的请求中。2、报文的交换。报文交换的形式是将信息制作成报文,每一个报文中都含有一些相关的信息,计算机互联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都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交换。而报文交换就是相关站点一次性传送的数据块,这些数据块就是报文,在传送的过程中,报文的长度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与电路交换相同的是,报文交换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报文交换对于信道的利用率非常的高,并且承载的数量也非常大,可以将一个数据块传送到许多目的地。而报文交换同样也存在缺陷,它最大的缺陷在于无法满互式的通信需求,并且它的延迟一般较长,当相关节点接收到过多的数据时,极易出现无法存储的情况,这时就很有可能造成报文的丢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的费用支出。3、分组的交换。分组交换是终端将需要传送的数据划分成诸多个用户数据段,每一个数据段在传送到下一个节点时,都要加上源地址、用户数据段编码等信息。分组交换的优点在于其传送的速度非常快,效率很高,非常具有可靠性,但是,它的实现技术难却是它的致命伤。
4、帧中继技术。帧中继技术采用的是统计复用的协议,它能够在单一的传送线路上创造出多条虚电路,每一条虚电路都需要采用数据链来进行连接和标记。帧中继技术的优点在于它是以光纤作为传送媒体,因此,它的传送数据质量相对较高,误码率也相对较低,资源的利用率也高于其它传送方式。但帧中继技术的缺点在于它并适用于传送实时的信息,并且帧中继技术对于传送线路的质量和终端是否是智能化的要求相对较高。
二、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分组交换网运用分组交换的通信平台,开发增值业务,并且能够提供交换虚电路等业务。而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则是通信、现代管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如今,EDI采用电子单证的模式,取代了传统的纸面单证,将传统老旧的多点对多点的连接,变为了网络信息的快速传递。
数据通信交换技术也可以运用于可视图文业务,这是一种采用电信公用网络进行开发的新型信息服务系统,主要可以进行公用数据库业务等。
三、数据通信交换技术的发展
1、电传输和交换。当前,光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很大程度的扩大了光纤信道的传送容量,在这个基础上,数据通信交换技术迎来了适合它的发展契机。通信网络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电传输和交换处在第一阶段。一般来说,旧式的通信网络基本都是处在电传输和交换的阶段,它的技术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以上任何一种技术。2、光传输和电交换。这是通信网络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数据是通过光信号来进行传送的,并且采用光纤作为介质传送数据。一般来说,中继节点只能够处理电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在传送的线路和中继节点的接口位置需要装备光电相互转换的装置。3、光传输和交换。大部分的数据传送都是在光信号信道上进行,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光信道出现了空闲的想象,为了克服这样的缺陷,逐渐出现了许多新的交换技术。
结语:当前,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交换技术的发展则有两个方向,第一,是向量变的发展模式,如今数据传送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了,到达了万兆的水平;第二,是向质变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业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发展成为七层应用层交换。如今这是个信息化发展的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通信手段也应运而生,因此,熟练掌握新的通信交换技术以及跟上时展的潮流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参 考 文 献
[1]李钰.浅谈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交换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