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调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有资产管理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有资产管理调研

国有资产管理调研范文1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 调查研究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实践探索

以甘井子区为例,现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实行“政府主体、(财政部门)统一要求、使用单位分级负责,国资管理人员各负其责”的管理模式。近年来,该区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体现特点:

(一)夯实基础

2001年成立了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挂牌在区财政局),国资管理人员经常深入基础单位实地调研、检查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根据国有资产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了《甘井子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甘井子区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审批工作制度》等10多项制度。

(二)管理日趋规范

强化资产配置、处置和使用管理,严格把控资产采购、处置等关键环节,不断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注重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产权管理、资产收入管理,具体措施:

1、创新管理配置

针对资产占用结构失衡、缺乏统一配置标准等情况,对全区行政单位资产配置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资产使用年限、成新率进行了细致分析,按照先难后易、先同后异的原则,制定了《甘井子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以增量调整存量结构,做到物尽其用;发挥政府采购预算对资产配置的约束作用,杜绝奢侈浪费;对无偿转让、出售、报废等资产,按规定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资产处置后残值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尚有使用价值的国有资产进行调剂,使资产发挥应有的最大价值。

2、加快信息建设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为2005年,在全市率先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209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账纳入电子化系统管理,对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重要资产进行电子卡片管理,按资产类别设置了总账和明细账,建立了完整的固定资产基础资料。2008年,与14个街道国有资产数据库实行联网工程,使区财政统一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达到213个,实现了全区国有资产动态数据联网。2014年,对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进一步改造升级,在实现网上办公的基础上,力争与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相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动态及时传输等目标。

3、开展资产清查

定期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清查,掌握全区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进一步梳理国有资产的保有数量、主要类型、资产质量等情况,理清资产的产权归属、资产经营和收益入帐情况,健全国有资产台账和数据库。要求各单位对占有、使用的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三)成效逐步显现

重视产权管理,强化收入管理。将闲置的土地房屋资产移交给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具体管理,解决闲置资产日常维护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其资产效益等问题,提高了闲置房屋资产使用效率;为更好防止行政事业单位随意变更其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产权,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对全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产权登记,对规定金额以上的国有资产产权实行进场交易。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受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量资产家底有待进一步理清

有的单位“重钱轻物”、“重购轻管”,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基础薄弱,固定资产的盘点规则和要求没有建立起来,存在重复记账、资产名称录入与实物不符、多项资产一笔记账等问题;部分报废、无使用价值的资产长期挂帐,没有及时办理报废等相关手续,资产处置手续交接或传递不及时和帐务处置不及时,造成资产统计不实。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规定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脱钩。

(二)国有资产运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因有关制度不够完善,新的规章制度还未出台等客观原因制约,预算审批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尚没有统一配备标准的资产预算申请审批不严格,很多单位尤其是强势权力部门资产充足甚至闲置和浪费,加之尚未形成良好的调节机制,有富余资产的行政业单位不愿与其他单位共享共用其占有、使用的资产,需要资产的部门往往也不愿意使用调剂来的资产,而是更倾向于重新购置新资产。如此一来,从总体上降低了整个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国有资产绩效观念仍需进一步加强

国家拨付给行政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逐渐消耗或者磨损,国家不要求其偿还。行政事业单位从国家取得的国有资产的无偿性是催生行政事业单位“重预算申请、轻资产管理”思想的根源。换句话说,行政事业单位会认为是在“花国家的钱、办公家的事”。“管与不管、管好管坏”对于单位自身没有太大影响。因此,就造成了从财政部门到主管部门到其体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资产管理、绩效观念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的现状。

(四)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并未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人员一般是由单位行政办公部门或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兼任。这种以兼任形式存在的人员很难保证全身心的投入资产管理工作中,更难谈以专业的态度和水平管理单位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人才的缺乏一方面是由于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重视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受限。资产管理不被重视必然会助长现有资产兼职管理人员的应付心态。

三、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基本框架

财政部36号令第六条第七款要求各级管理机构要研究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绩效管理。本着将绩效理念贯穿到资产管理全过程的原则, 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这是确保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全面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支撑。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些共性特征设计共性指标,以资产管理的重点为依据,设计包括资产保障水平、资产管理能力、资产运行效率、资产管理与运行效果等四大指标在内的分级指标体系,再通过对各个单位上报的资产管理绩效信息,分析和判断资产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继而为未来财政部门的资产管理提供思路和方向。

(二)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体系

制定并出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法》。财政部“两令”是目前规范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最高级次的全国性规章。但是“两令”尚属于部门规章,法律级次相对较低。应尽快建立健全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首先制定并出台统一的全国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法》。在 “两令”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改进相关内容,如对于产权管理问题,要从产权的登记、变更、平台建设、纠纷处理等多个方面加以规定。再如要增加对违规、违法管理国有资产等行为的责任规定,明确不同部门的相关法律责任,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同时,细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及绩效评价的具体制度。目标是实现与土地法、房地产管理法、政府采购法、合同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全面协调,还要尽快制定并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指南等。

国有资产管理调研范文2

2019年经济科将立足发挥科室职能作用,主要采取调研、视察、执法检查、审议工作报告等监督形式,加强对政府经济建设类、城建等重点工程、农林水、安全生产等事项的监督,对政府相关部门发挥职能、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提出意见建议。今年,经济科将按照县人大常委会总体安排,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推进预算监督联网工作。

立意:审查和批准政府预决算,监督预算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新预算法实施以来,人大的审查监督权不断扩大,对政府全口径预算、预算公开、政府举债行为等方面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然而,仅通过审议预算报告、听取工作汇报等传统方式已不能满足日益规范严格的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要求。

做法:实现人大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联网,再逐步与政府收入征管、社保、国资和审计等部门联网,实现预算收支信息的横向联通对比,逐步实现对预算的全口径审查和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监督。

目的:开展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为人大依法开展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搭建了新平台,拓宽了新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深入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政府规范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水平,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打造阳光政府、责任政府。

二、5月份,对全县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情况和交通路网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立意:了解全县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情况和交通路网体系建设情况,督促政府加快相关项目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提高交通路网体系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做法:1、调研采取实地看点、查阅资料及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了解全县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情况和交通路网体系建设进展情况。2、牵头组织委员和部分代表进行视察,听取相关情况报告。

目的:推动政府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等加强沟通衔接,强化协调配合,提前做好项目规划,办理好相关手续,合力推动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和交通路网体系建设顺利有效地进行。

三、10月份,听取和审议计划和财政预决算等相关报告。

立意:贯彻相关法律规定,做好此项常规性工作。

做法:深入财政、审计、发改等部门进行调研;与计划预算委员会、财政经济预算审查监督专家咨询委员会一起,认真做好相关报告的预审工作,为常委会议审议和批准县政府2018年财政决算报告提出主体审议意见;听取和审议县财政局关于2019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县审计局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听取和审议县发改局关于2019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四、12月份,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全县2019年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立意: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宪法和法律,人大及其常委会负有国有资产监督职责。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是县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手段。

做法:1、明确报告方式。县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年度报告采取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报告全面反映各类国有资产基本情况,专项报告分别反映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等国有资产管理情况。2、突出报告重点。根据各类国有资产性质和管理目标,确定各类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重点。3、提高报告质量。县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科学、准确、及时掌握境内外国有资产基本情况,切实摸清家底。要建立健全我县各类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制度,依法明确和规范报告范围、分类、标准,确保各部门各单位的国有资产报告结果完整、真实、可靠、可核查。

目的:在全县建立起人大和政府部门间横向协作、上下纵向联动的国有资产报告工作体系,全力支持人大履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责,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全面如实地向人大、向人民提交一本“完整账”和“明白账”。

国有资产管理调研范文3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深入调研,客观指出了当前企业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资产组合、强化企业管理、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具体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国有资产 企业管理 监督考核 保值增值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对国有资产管理开始重视起来。但是部分企业却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的现象。如何堵塞国有资产管理漏洞,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目前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企业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受经济体制转轨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波动,部分企业能够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转变经营方式,扭转企业经营不利的局面;而有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固步自封,对企业经营、国有资产管理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经营举步维艰,甚至停产关门,造成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经过调研,发现目前企业在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别企业负责人责任心不强,导致国有资产浪费。部分企业存有闲置的场地、车间、办公楼和仓库,但是企业却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些闲置资产。

(二)企业改制不规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由于资产评估制度不够完善和经验不足等原因,在国有资产评估中,存在着国有资产价值评估不准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各种费用多,财务管理混乱,领导吃租金,下岗职工多,职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国有资产得不到合理利用。

(四)个别企业没有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导致部分国有资产收入没有入账,形成账外国有资产。

(五)部分企业缺乏长远规划,短期经营行为严重,国有资产被低效利用。部分企业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期规划,存在国有资产被低效利用的现象。如部分国有资产在对外租赁时,租金明显偏低,租赁期过长,使国有资产严重受损。

二、企业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

面对企业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管理好、经营好国有资产,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不受侵犯,并进一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采取措施,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鼓励下属企业充分利用本单位的闲置资产,想方设法促闲置资产盘活,宜租则租,宜转让则转让,宜开发则开发,宜拍卖则拍卖,最大限度地发挥闲置资产创益水平。二是充分发挥企业的商贸优势、加工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以土地、厂房、设备等出资,加大联营力度,优化招商政策,以诚招商,以商招商,大打优质服务牌,让客商了解企业,信任企业,从而与企业合作,投资兴业。通过外资的注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二)依法破产,优化国有资产组合。本着对国家、企业、职工负责的态度,对停产多年、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最大限度的降低国有资产损失。在企业破产后按相关政策为职工发放失业金、补缴劳动保险金、偿还历史欠帐等。

国有资产管理调研范文4

行政事业单位,是以增进社会福利、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它们一般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其履行社会管理责任、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前提。由于这些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根据2012年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算数据,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4.77万亿元,扣除负债后净资产总额9.60万亿元,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约占全部国有净资产总额的三分之一。从资产构成看,流动资产占43.30%,固定资产占47.60%,对外投资占1.93%,无形资产占0.54%,其他资产占6.63%。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趋增加,因此对财政管理的要求也必须不断提高,但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和手段改善固定资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效率。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管理国有资产的认识不足,管理效率低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没有充分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这是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不高而且混乱的一个客观原因。目前国家对于性质事业单位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同时分部门进行管理,而单位的国有资产就归部门所有,所以具有很大的区域限制性。再加上,很大单位没有管理信息系统,或者系统落户,信息技术的缺乏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信息难以进行集中管理,不能及时有效地分配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另一方面,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所需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只需要编制预算就可以取得所需资金,所以单位和部门都从自身的使用和需要为出发点,编制预算方案,利用财政部门的预算资金不断购置资产,但是由于不能有效的管理,购置后使用又不充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随着科技的进步,行政事业单位的许多国有资产的价格很高,但是由于缺乏规范和科学的管理,很多单位对资产实物的管理比较放松,容易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最终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漏洞,甚至带来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法律约束不健全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制度和法律的建立往往落后于现实世界的需要。尽管国家设计和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去指导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很多漏洞和不足。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却远远滞后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了现实管理工作的混乱无序和低效率,无章可循的条件下,很多地方行政事业单位随意管理固定资产,更严重的是,有时候有的决策是由个别领导拍桌子决定,在管理过程中即使出了风险和损失,也没有相应的约束和惩罚措施。虽然财政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做出了一些规定,但是对于具体的管理工作的实施并没有做出详细而系统的规定,只是一个框架性的规定。各级政府相关的管理部门尽管也制定了局部性的法律法规,但是部分法规、制度的规定不一致甚至有矛盾,使执行部门无所适从。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足够重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管理工作不规范,就算有规章制度也没有得到贯彻实施,只是流于形式。

(三)国有资产所有权虚置,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尽管行政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任何组织和单位存在都要实现其价值。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不需要单位自己筹措资金实施项目,所以一些单位就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不加节制地利用财政拨款,但资金使用效率低,花费很多资金,取得的成果差强人意,不能与所花费的资金相匹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资源的使用效率很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也受到影响。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的统一的机构去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只是由各个部门或者单位自行管理。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虚置,产权不明晰。很多国有资产的使用单位,甚至使用资产的个人就自然成为了这些资产的实质上的占有者,成为其实际的控制者。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不明晰,是这些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四)国有资产管理与单位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没有有机的结合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没有将资产集中起来进行管理,而相应的监管部门也同样是分别进行监督,而且与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具体可能表现为:单位购置资产之后并没有及时按照财务制度办理财务手续;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管理随意,没有按照规定报废、报损,这些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最终使得资产的台账与单位所拥有的资产实物不符,无法进行正常的财务管理,缺乏对资产有效的财务监督。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单位的预算管理严重脱节,部分单位预算编制简单,申请之前没有进行认真调研分析,由于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很多单位只重视资产购置,但是对资产的管理效率低,只求购买和拥有资产,不想办法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最后导致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受到了影响。

三、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树立管理固定资产的理念,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工作宗旨是为了实现社会服务,因此不能或者很难用物质或者货币来估计这类单位的工作成果、为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所以,这与以盈利为目的、但同时还要保障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国有企业,以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其经营目的有着根本的不同。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和具体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国有资产对于完成自身职能的重要意义。首先,行政事业单位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要开始重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把管理国有资产当做是自己的责任,并且内化自己的具体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共同管理,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加强和重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转变对固定资产的重视购买,轻视管理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应充分调动单位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资产的使用效率也得到改善和提高。同时,要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透明度,细化管理规定和管理行为,从而使将管理行为落到实处,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

(二)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改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前提。所以,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已经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同时,对于出现的新情况,需要建立一些新的制度和规定来对其进行规范。我国不仅需要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还有采取措施保证制度能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有效地得到实施,从而达到改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目的。同时,针对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的现象,我们还需要建立比较完整的监督管理机制,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在其内部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一套内部控制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管理工作人员责任,及时处理资产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同时,国家也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工作环节增强审计投入。

(三)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和管理主体,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为了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理清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对国有资产进行分级管理,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进而才能改善国有资产的配置效率,提高使用效率。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各级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可以实现资源的公平配置,进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总之,需要借助市场的方法,明确国有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产权、管理权,将资产的收益和管理责任挂钩,才能提高其使用效率。

(四)将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相结合

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需要资产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要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地结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在遵照国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资产管理办法,并将其与财务管理制度相结合,在购置、使用、处置等资产整个寿命中实施全面系统的财务管理和监督管理,全面掌握本单位的资产状况,使得资产台账能够及时充分反映所拥有的资产情况,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要重视对单位预算的管理,将资产管理和预算能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强化预算约束机制,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方案的执行力度,充分利用财政拨款,科学、合理地购置、使用和配置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结合起来,系统地管理所拥有的财务资源,提高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结论

国有资产管理调研范文5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 预算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对接的必要性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国家财政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这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量呈现递增趋势。相关统计表明,进入21世纪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量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同期国有资产量增速及GDP增速。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1]从本质上来看,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属于同一类问题,只不过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来反映问题。资产管理更偏重于实物形态管理,预算管理则把重心放在了价值形态上,两者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国有资产占据了较大比重。这些国有资产当中大部分是财政预算资金实物化的结果,资产配置量与预算资金量存在直接关联。换句话说,预算资金配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资产配置的结果。因此,加强预算管理能够让资产管理更加完善,并可从源头上对资产进行合理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对接,还能促进建设节约型政府。另外,对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有利于推动公共财政改革,从而实现资金及资产规范化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存在的问题分析

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对接,需要一个过程。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其产生阻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第一,思想意识不足。部分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轻物重钱”的情况,未能意识到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的重要性。某些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渠道较多,对购置资产控制不足,并且存在较为严重的资产闲置问题,使得部分资产出现了隐形流失。还有一些单位过于重视项目资金管理,但在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工作方面却不够重视,未能合理购置资产,对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对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第二,制度缺陷。一方面,目前相关制度的法律层次并不高,无法充分落实。财政部所出台的制度多属于规范性文件或部门规章,法律效力存在不足。这使得资产配置、预算编制等工作无法规范化实施,制约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对接。另一方面,在通用办公资产、专用资产等方面也未形成统一化的标准,可能会造成单位资产配置失衡。同时,财政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沟通工作不够到位,无法清晰地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产,也就不能对资产进行动态性监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预算执行的控制力。第三,预算编制工作不到位。无论是在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当中,还是在基本支出预算当中,均存在资产配置事项。但很多单位对资产配置预算相关内容并未细化,造成预算编制不够细致,易出现偏差。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方面,随意性较大,导致资产配置预算不能清晰地反映单位资产的实际状况。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对接的目标及思路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对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从存量资产及增量资产两方面来考虑对接,并将资产管理视作完善预算管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资产管理,促使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要坚持资产配置与政府采购对接的思路。各行政单位需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及财力许可,对需要纳入政府采购的资产购置,编报政府采购预算,从而有效控制资产购置环节。在此基础上,还要构建出一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以规范相关操作,促使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资产配置趋于合理,以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

四、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对接的相关对策

(一)从资产配置切入逐步推行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而言,资产配置是重要的切入点。一方面,优化资产配置能够合理控制单位运营成本,有利于完善资产管理体系,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能够让收入分配关系更为清晰,可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充分履行自身职能。在优化资产配置的过程中,首先要构建出配置标准,以实现统一“部署、深入调研、逐步推进”。[3]以财政部门为主导,其他部门要与之配合,根据部门预算管理特征,把握资产配置的规律。同时,结合通用资产分类、专用资产分类,构建出一个标准配置体系,以此促进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融合、对接,让财务工作能够精细化开展。其次,要不断完善资产配置审核工作。财政部内部由两个资产处对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同时进行审核,分别提出单位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控制建议数,经过会签预算司认可后再呈交给各部门预算司。这样能够进一步掌握部门之间的资产配置情况,并作出有效调节,使资产配置尽可能保持平衡。

(二)加强相关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效率,并保证两者对接的质量。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并加快内部信息系统建设步伐,让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完整的功能。一方面,要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整合。财政部门要构建出动态性的数据库,以随时掌握资产动态信息,准确把握国有资产结构、分布,以便对预算管理及资产管理进行针对性调整,使两者无缝衔接。另一方面,要实时更新资产信息数据库,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客观性,并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整合,让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随时调用数据,促使数据使用效率提升。除此之外,要注重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在建立数据库时,要形成一套数据标准,保证信息相互传递的兼容性。

(三)规范资产收入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包括三类,即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对于三类单位而言,相关预算供给政策、财政管理政策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不同类型事业单位资产收入管理上,要结合其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例如,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处置收入及出租出借收入,可根据行政单位相关政策执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可结合财政供给比例,将一部分收入调入国库,另外一部分用作预算外资金,供单位内部使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可根据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将处置收入及出租出借收入归于自用,并纳入单位预算当中。通过规范资产收入管理,能让预算管理更加清晰,有利于提升预算管理的质量。

五、结语

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合理对接,能够让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精细化实施,并优化国有资产配置,从而提升资金总体利用效率,把行政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稳定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给予充分重视。

(作者单位为泰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1] 刘海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153- 154.

国有资产管理调研范文6

关键词:大型医院 医疗设备 高值物资 国有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249-02

一、大型医院医疗设备及物资管理现状

1.设备及物资账实不符。账实不符是大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最常见问题之一,可以分为账面数量多实物少、账面数量少实物多等情况,导致账实不符的具体原因如下:首先,科室固定资产“出”无节制。一方面,申请多少,报废多少,使用科室内部没有医疗设备出入明细记录。科室负责人“重购买轻管理”,当资产需要盘点核查时,自己也不确定已经拉走了多少仪器,更不清楚相关设备、型号、品牌等信息,为管理监督部门清理账目造成困难,出现呆账、死账,导致账实不符。例如医院医技科室使用的计算机,在没有改革之前,申请报废计算机时,科室申请打白条,还可以口头报废,仓库管理人员就可以直接拉走设备及物资,报废过程没有报废申请及审批手续,对处理报废设备没有记录详细信息、没有负责人员签名。长此以往,账目资产无法核实查询,出现科室账目计算机多,而实际使用数量少。

其次,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改革之前,医院物管部门对于报废的医疗设备、物资也有“重钱轻物”的思想,对申请报废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不及时,没有制定报废审批制度,使申请报废科室无制度可遵循。报废时,直接从科室拉走,一些设备及物资无人记录,无人审核,报废物品长期堆积在仓库。另外,报废处理程序未与财务账务处理部门配合好,造成实物设备已经退回,但相关账目一直未清理,所以也造成账目数量多,实际使用少的糊涂账现象,使以后的管理监督工作难以开展。

再次,科室固定资产“入”无节制。由于采购部门与使用部门沟通欠缺,对有些设备及物资使用情况不了解,大批量采购仪器设备且价格居高,科室之间出现需求与采购偏差,既浪费资金成本,又没有达到预期效率,部分医疗设备出现闲置。例如,住院部普通外科病区使用的一台监护仪,购入原值138000元,与其他护理所需监护仪使用功能一样,但购入原值高于其他类监护仪,出现成本浪费、闲置等问题。另外,一般设备成批采购,出现使用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例如电子设备中的打印机,对于医院医技科室,人员工作常常需要24小时在岗,24小时不停使用,打印机耗损大,所以对于医疗科室配备的打印机要求使用寿命长,质量有保证,功能通用简便。但也有不少科室反映,部分批次的打印机价格高,容易出现坏损,修理成本高,维修人员通常以旧换新,所以坏损的打印机还未维修就已经报废,科室账面又登记一台新打印机,造成设备上账就无“入”的限制。

最后,存在“隐形资产”,物品管理科室没有及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登记建账工作。一部分设备及物资没有通过财务登记上账或是被拖延登记,这部分资产成为医院的“隐形资产”, 造成一部分医院国有资产的流失,其中包含一些接受捐赠的设备及物资。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包括行政单位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行政单位的资产、行政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由于使用科室与物管科室没有国有资产意识,认为接受捐赠的设备资产属于自有资产,没有及时上报资产管理部门。

2.未达账项申请报废。会计范畴中未达账项,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取得凭证的实际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且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未取得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与财务会计范畴相比医院的未达账项可以理解为:物管科室与财务部门取得资产凭证或者资产申请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与使用时间不一致,一方已经接收开始使用,而另一方尚未取得资产处理申请单或收据,从账目角度看形成“隐形资产”。由于以上“隐形资产”确实存在并一直使用,当毁坏或需要报废,申请科室报废时无账可查,所需报废的设备、物资滞留科室。例如在盘查核实部分医疗科室资产,显示盘盈一张转椅,但无账目记录,这时如果科室申请报废转椅,虽已到达报废年限,但是无法进行报废审批手续,从财务记账角度看,这把转椅就是未达账项申请报废。属于未达账项的设备物资,从账面上无法显示,不易发现,相关管理部门缺少对医疗设备及物资定期盘点核查。

3.医疗设备与一般物资易耗品混合登记建立账目。医疗设备一般包括医用电子仪器、激光仪器设备、临床检验分析仪等大型仪器,其特点是原值大,维护成本高,流动较稳定;一般物资包括低值易耗品、药品、材料等,其中低值易耗品包括,办公用品、医疗护理用品、消毒工具、简单手术器具等,具有原值小、易消耗、流动频繁等特点。在管理建账时将两者混合记入固定资产卡片管理,造成账目繁多,查询冗长、处置手续繁琐等,使日后的管理工作造成效率低,监管差。例如棉被、棉褥、电话机、工具等物资易耗品,每一项设备及物资应使用一个资产编号,当成批登记上账时,会计人员为了记录方便,将几十件物资归属于同一个资产编号登记入账,如果科室只报废同批次的几件棉褥,怎样把这几十件物资平均使用一个资产编号做报废处理,这也为报废工作造成困难,使工作效率减低,报废时间延长。因此,管理者应将医疗设备与一般物资分开登记建账,区分报废处理。

二、医疗设备及物资管理要求

早在1920年,美国就已开始培养组织医学工程人员,注重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以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1989年已有85%的医院具备医学管理工程部。欧盟每届会议都会表扬在设备管理、维修等方面作出贡献的人员。在国内,1999年12月28日国务院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并于2000年4月1日起施行,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促进了医疗体系的健康发展。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于2014年6月1日起施行,新版的管理条例加强了对大型医疗设备备案事项的监督检查,注重对使用单位的日常管理监督,对高风险产品建立可追溯制度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再评价、召回等上市后监管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2006年5月30号财政部第35号令,《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国有资产实施账目、清查、维护、统计、建档等职责,以及国有资产的具体监督管理工作并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国有资产管理是指对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各类资产的经营和使用,进行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具体地说,就是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进行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三、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疗设备及物资管理机构及管理办法介绍

2013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医疗机构率先成立国有资产管理部,现已逐步解决医疗设备及物资管理混乱等问题,进一步实现医院医疗设备的优化管理,资产有效配置与使用,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供管理依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各种医疗仪器和设备共计资产价值6.85亿元,大型医疗设备有双螺旋CT、瓷共振仪、全身伽玛刀、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乳腺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ECT、高能高频多弹头微波肿瘤治疗仪、数字胃肠造影、数字减影仪、远程会诊系统、CCU和ICU、监护系统等当今一流设备。

1.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成立国有资产管理部实行集中管理。由过去固定资产分散管理,即原来由使用科室、总务后勤部、医学工程部、招标采购部、财务部等多部门分散管理的工作,集中改为由国有资产管理部统一协调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部管理医院固定资产及其他低值易耗品账目。划分医疗设备及物资实物管理部门,由医学工程负责医疗器械维修护理及采购保管,总务后勤部负责一般医疗物资、易耗品、办公用品等实物的库存采购及管理。减轻医院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对财务管理的压力,使其集中注意力在精细化管理及内部控制。其次,成立专属部门有利于责权划分,从整体统筹、协调总务后勤部与医学工程部资产管理工作,同时有利于总务后勤部与医学工程部发挥科室优势,专注于设备器械维护与研发,以及库存物资管理,最重要的是有利于管理监督医院固定资产变化动向,做到优化配置。

2.建立医疗设备与物资易耗品的分级管理制度。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及《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对医疗设备及物资采购、管理、处置等问题进行因的制宜的调查与研究,制定适合本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例如,对单价在1000元以上(包括1000元)的设备及物资划分为固定资产类管理;对单价1000元以内的器具及物资划分为低值易耗品类账,分开建账。按照医疗设备与一般物资的特点分类,分别编制医疗设备资产编号与一般物资编号,医疗设备处理要严格遵循国有资产报废处理条例,以优化配置,效率最大化为主,做不同的资产类别区别管理,有利于规范医院财务体系管理,使医疗设备及物资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率,便于核查监督。

3.加强医疗设备及物资盘点管理。疏于医疗设备及物资盘查监督,是导致账实不符的主要因素,定期资产盘查能有效防止资产流失,起到监督管理作用,引起固定资产使用者重视。医院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院固定资产实地盘查,深入门诊、住院、急诊等部门盘点统计。由采购部门、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派出专人组成盘查小组,制定盘查办法,在实物盘查中记录盘查科室、数量、型号等。盘查结束后,由各科室负责人对盘查结果签字确认,各盘查专员总结汇报盘查中出现的问题,并上报盘查小组或国有资产管理部处理,盘查小组要认真负责并对盘查结果负责。

4.规范医疗设备与物资条码管理。配套应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实施医院医疗物资的数字化管理与医院HIS系统结合,实施医院医疗设备及物资条码化管理,将每一项资产信息包含在每一个条码中,包括:原值、入库日期、型号、厂家、折旧等等,不仅有效减少了人员录入出错率,而且为医院节约管理成本。

5.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定期对医疗设备及物资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强化使用科室的物资节约意识,规范医院固定资产使用人员行为,提高设备使用者的素质,爱护公共设备。对管理工作人员每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一方面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物资管理的法律意识、专业技能培养,努力维护好国有资产管理;另一方面培养固定资产软件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日常业务。

总之,通过对医院大型设备及物资使用与管理情况的介绍了解,借鉴内蒙古医科大学大型教学设备及物资管理改革的经验,针对医院账物不符及大型医疗设备与一般物资易耗品混合登记账目等实际问题,总结出具体方案帮助医院促进医疗设备及物资的循环利用,做到医疗设备、物资等在各使用部门的优化配置;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改变现有国内多数医院医学工程管理部门管理医疗设备器械,总务后勤部门管理一般物资易耗品,财务部门管理账目的分散式管理方式为由国有资产管理部统一负责采购、领用、报废与维修和日常监督监管工作,做到账实相符,资产处理程序合规、管理程序严谨、查询便捷,约束力强,防止并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做到增值保值。

参考文献:

[1] 张晓岚,乔爱华.医院财务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2] 李文聪.浅谈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j].中国外资,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