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范文1

论文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为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先后颁布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2006年)、《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2007年)及《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2008年)等系列著作,指导及规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

河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专业本着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新形势需要的精神,结合高等学校计算机教指委的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品牌专业,全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继2008年获得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又获得了国家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为了加强专业建设,实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我校从专业改革目标、专业改革方案及相关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层次探索。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

结合目前国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状况,我校确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有“强能力、宽适应、重创新”的创新型人才。第二,根据信息社会的发展及行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从“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四个方面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为了实现改革目标,确定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总体建设思路:第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建设实施计划,在课程改革与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落实相关人员责任,落实专业建设经费,保证按期达到专业建设的目标。第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成功的经验;了解信息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需求状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办学方向,准确定位,制订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发展规划。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要进行专业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即关键问题就是首先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要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虽然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面临尴尬局面。一方面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校不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也即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没有同市场需求有效接轨。

按照目前各工科高校的情况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集中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为了明确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目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高等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以及我校的具体办学条件、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办学条件及本专业所招收高考学生的层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规格上。但这里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并非单纯指《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所指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还包括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综合这三个专业方向来进行人才培养的。

2.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

确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目标后,接着就是要解决“如何培养”的问题,即如何围绕该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我校坚持培养方案要以体现优化知识结构、突出专业特色、适应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为原则;以“体系优化、内容先进、结构合理”为目标,努力汲取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将其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多年的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教学指导方针。依据该方针,我校在培养方案的制订及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坚持以下主要原则:

(1)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所颁发的相关规范的指导下,合理安排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内容。建设由学术、技术、职业和人文交织的刚性课程平台和多样化的柔性课程模块,共同组成“知识面宽,应用性强,理论与实践渗透”的多元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设置体现方向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基于“软硬并举、平衡发展”的思路设置课程体系,涵盖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相关课程内容。硬件课程体系以嵌入式方向为核心,软件课程体系以Java课程群为核心。

(3)课程体系设置体现系统性。课程体系不是多门课程的简单堆积,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充分考虑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及次序,将所开设的课程通过一条主线贯穿起来。也就是以课程间的相互关联来支撑专业的方向性,进而以课程体系的方向性保障培养方案的系统性。

(4)坚持“五个结合”的原则。坚持“加强基础与拓宽口径相结合”,坚持“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坚持“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与课程体系的改革相结合”,坚持“统一规格要求与促进个性发展相结合”,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

(5)坚持校企共建原则。加强专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研究,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订与生产实际、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6)坚持“名师、名课、名教材”课程建设思路。名师,就是通过课程建设造就国家级、省级及校级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名课,就是通过课程建设将相应课程建成国家级、省级及校级精品课程、双语课程或网络课程,并进一步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名教材,就是建设国家级规划教材或行业规划教材。同时,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切入点,加强多媒体教学课件建设,积极开展电子立体化教材建设,进行网络教学、多媒体及视频技术等现代化教学平台建设,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转贴于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关键。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构建由基础实验教学模块、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模块、专业实习模块、科研训练模块、社会实践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工程素养训练,着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建成由专业研究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和教学实验中心一体化的综合支撑多层次、跨平台、软硬件结合的教学实践环境,建立以“工程性”为核心的实验室开放制度。采用该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科研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可促进实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严格实践环节管理。强调实验课、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同样要求,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进度表的同时也要明确实验教学应完成的内容和要求,制订出实验计划表,定量或定性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3)以参加学科竞赛活动为依托,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河南省程序设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为平台,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加强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采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一方面,毕业实习前的就业指导等活动使学生对专业的就业形势、就业现状及企业需求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学生结合就业意向开展实习,提高实习效果,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毕业实习前分配相关毕业设计任务,学生带着毕业设计相关问题到企业实习、调研、实践,增强了实习过程的针对性和目地性,既丰富了毕业实习的内涵也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采用该方式既有效完成了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两个关键教学环节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从而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保障措施

为了保障专业建设的顺利开展,我校主要采用了以下保障措施:

第一,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组织广大教师开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讨论,明确专业建设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学校与企业共建师资队伍制度,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吸引企业优秀人才加入师资队伍;引导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鼓励他们参加相关应用技能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转换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角色,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三,建立以强化能力为导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的长效机制,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领导体制、管理制度、质量保障措施、考核评价体制等,构成完整的运作框架。

第四,建立和健全学院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为了保障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教学指导小组工作条例、关于加强新进教师指导工作的规定、毕业论文(设计)实施办法、教学督导实施办法、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及关于加强新进教师教学指导工作的规定、教材选用规定等文件,保障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充分发挥系(部)作用。按照我校“重基层、重建设、重实效”的原则,加强系(部)作用,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工作重心由学院一级下放到系(部)一级。由系(部)组织讨论有关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为专业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范文2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特色专业 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特色专业在高校实现教学改革工作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特色专业的科学建设能够优化高校专业结构,促进人才的培养水平进一步提升。一直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在社会发展中都具有较大的需求,其特色专业的建设需要满足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专业的突出双重要求,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够作为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1 教学计划失去专业特色

现今大多数高校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中,其教学方案与计划目标都太过程序化、模版化。忽略了学校的自身优势和发展,忽视学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的培养目标,一味照搬重点名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会使学生对大多数区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却无法掌握,好像什么都清楚,却又好像什么都不清楚。因此,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应积极培养出综合性人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及整体素质,促使其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1.2 教学目标无法满足就业需求

大多数高校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设定时,依旧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体系,对学生的培养需满足其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占据较大部分内容的是一些较难掌握的理论知识点与难点,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实践能力具有较强锻炼的教学比重相应缩小,无法得到应有的关注。有部分高校是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自身的培养目标,但在其实际教学中,往往会造成学生无论是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专业能力方面均无法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教学效率低下。虽然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具有较大需求,但依旧存在着大量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无法实现就业。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中较为严峻的一个问题。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策略

2.1“特色”的科学定位

对“特色专业”中的“特色”进行一个科学的定位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进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应积极深入社会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对社会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基础上,通过对社会实际的联系,找寻到正确的专业建设方向,促使自身特色得到突出,培养出的人才也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特色专业发展中创造出无限可能。

高校对于计算机特色专业的建设还应与社会中行业的发展相结合,加强对计算机行业的信息建设,将行业中人才的专业素质进行有效提升。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影响力,帮助加快自身特色专业建设的脚步。

2.2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其为学生创建的各方面能力培养的结构及方式,是从根本上制定了对人才的培养标准,能够充分体现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水平及能力。计算机特色专业的建设重点便是改进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帮助实现特色专业的良好发展。应把“基础理论实、应用研发能力强、创新能力优”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高校应鼓励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相应的实践活动与科研活动,以此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各种计算机竞赛项目,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氛围等。

2.3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学校应积极实施对青年骨干以及优秀人员的培养计划,对专业学科骨干在计算机专业的研究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适当地给予相应的奖励,为青年骨干与优秀人才创建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与交流环境,帮助大量的优秀专业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发展。学校还应定期选拔一些优秀教师进行进修学习并对其余教师进行专业能力与素质的培训,以此显著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整体能力素质水平。

与此同时,学校也应给予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们一些优惠政策与待遇,并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引进高素质水平的专业性人才,并给予优良的待遇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在引进专业人才与培养方面,应着重于特色专业,以特色专业为中心,确保特色专业建设的稳健发展。

3结语

在计算机专业与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中,应不断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汲取他人的优良经验,自主地探索出一条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道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促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此帮助其在今后的社会就业中,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范文3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形式改革;教学研究方法

独立学院自1999年创立至今,它作为新型教育模式下创办的高等教育新形式,不同于普通高校,又有别于民办高校。据统计,目前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共有320多所,在校学生超过200万,可见独立学院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新技术行业的不断发展,加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对于其他理工科专业的适用性强,全国几乎所有的独立学院都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

江淮学院是淮阴工学院所属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电气信息类主干专业之一,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理论,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和基本创新能力,同时具备计算机工程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类技术人才。但是,目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培养存在几个问题。

1.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大多数是向所属高校“看齐”,或者偏向高职高专教育,这样导致培养的学生没有特点,进入社会后,要么没有社会就业竞争力,要么就是能力的偏向性比较严重。鉴于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应该介于学科研究型和职业实用型之间,也就是既不能等同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职业实用型人才,也不能太向所属高校靠拢,要使培养的学生有自己特点,重点是要比所属高校培养的人才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

2.专业教学依靠所属高校

所有和计算机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无论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是否有用,学生都需执行规定学习过程,比如学生既要学习图像处理软件,又要学习嵌入式开发,还要学习软件程序设计。整个课程体系覆盖面广,虽然具有系统性但又不能面面俱到,独立学院的学生高考分数偏低,学习能力有限,任课教师几乎是根据本科教学体系来教学,因此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跟不上。目前,独立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基本没有通过市场调研,没有针对就业市场需要或企业具体需求来进行设定,课程设置和普通本科的培养体系几乎相同,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定制”培养方案,因此导致目前培养的学生毫无特色,理论基础比不过所属高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比不过高职高专学生。

3.专业培养模式单一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学分总数为180学分,各学期的课程安排紧凑,课程之间环环相扣,且大部分课程教学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对偏少,同时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钩,不利于学生实践和创新实用能力的培养。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现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解决工程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和计算思维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具备建立工程数学模型能力。具有运用数理知识以及工程知识解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工程问题、建立工程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的基本能力。

(2)具备抽象描述、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形式化证明、建立模型、实现类计算、实现模型计算等能力。

(3)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具备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

实践环节是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作为计算机专业本科生,需要完成的实践环节包括: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算法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网络设计课程设计、计算机硬件工艺实习、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应用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硬件综合课程设计、微机生产实习等。

目前,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高校教学中受到广泛重视,尤其将计算机应用到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方面更是教研教改热点。齐向阳等针对创新理论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在创新性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赵莉萍提出了基于创新意识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实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大多强调对编程教学加强,而对于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并不常见。

本文强调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从而提高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分析、设计、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也为将来扩展到各理工科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研究

1.针对江淮学院人才培养实际目标,进一步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1)为提高软件项目开发人才的专业后劲和攻克技术难点的能力,把“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和分析”的课程教学内容与ACM程序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进行联系,选择更适宜的部分竞赛题目为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或课程设计的题目,这类题目具有趣味性、实际应用背景。

(2)把“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安排在课堂上和课后作业中,选编更多更适宜的有关计算机系统的随卡和随软件附带的OEM原始资料作为学习资料。

(3)在“英语”课程中加入一些有关ISO9000、IT知识产权与法律、财务审计、商务谈判方面的英文材料。

(4)把“软件工程”课程内容分解成独立的必修或选修课程。

2.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淮阴工学院江淮学院大力提倡讲思路、讲方法、讲要点,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组织开展案例驱动式教学方法和研究性教学试点和普及工作,深化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虚拟仪器仿真教学等教学改革成果,使学生融会贯通课程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1)让学生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和虚拟现实环境下加强实际项目操作,安排学生在IT企业进行实训。

(2)对“软件工程”、“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Java语言课程设计”课程采用案例驱动式教学方法。

(3)切实保证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采用实验室机房集中设计、指导教师跟踪监督、研究生辅助指导、明确项目各成员担任角色,模拟真实项目管理流程,实现“项目实训”。

(4)提高毕业设计资格获取门槛,学生需掌握的内容:常用电子电工仪器(如示波器、网络数字化分析仪等)的使用;学生把三年来自主设计和实现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进行演示,并提交相关文档,教师提出相关问题。

(5)鼓励学生参加如Cisco、微软、华为等中外知名IT企业资质证书考试以及国家软考认证。

3.进一步改革教师培养和聘用机制,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强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并重,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

针对江淮学院单独设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是由具有多年IT企业工作经历或海外留学经历的、进行校企合作、专兼结合、高学历教师组成,多数是拥有较高教学水平的“双师型”、“双岗位”的教师。此时,“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双岗位”即教学岗位和研发岗位。

4.课程实践环节改革

由于计算机专业实践性强的专业特点,作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就是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创建渐进式、与企业融合的三级实践教学体系。

(1)课程实验环节:对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课内实验,在学校的专业实验室完成,主要由实验室教师和任课教师进行指导。

(2)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环节:针对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设置课程设计和实习环节,在学校的专业实验室或者企业完成,主要由参加过企业实训、有项目开发经验的教师和聘请的企业资深工程师或项目负责人进行指导。

(3)企业实训环节:在大学四年级实施,根据学生的职业定位,有针对性地在不同的合作企业进行,主要由企业的项目设计与开发人员进行指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范文4

关键词: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实践基地;师资队伍

特色专业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促进我国高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显著特色[1-2],培养的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优于其他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各高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获得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发展到大众化,计算机专业规模不断扩大,随之出现了面对全国高校每年培养出的数十万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却常常找不到满意的计算机人才的尴尬局面。天津理工大学作为一所服务于天津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的多科型高校,建校30年来为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合格、敬业的计算机专门人才,成为天津市计算机软件与应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由于在专业规模快速发展中伴随着学科本身的高速发展和信息产业的专门化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同样面临着进一步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的强烈要求。为此,我们针对天津市“十五”后期和“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天津高新技术园区特别是滨海新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学校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明确将软件为主的应用技术、持续发展的专业潜

力、诚信敬业的道德品质作为计算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此全面优化培养方案,将核心课程建设、实践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作为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此贯彻、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经过近4年的特色专业建设,强化了人才培养优势和择业竞争力,赢得了社会的认同,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位居天津市同类院校同类专业前列。2008年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同年6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009年特色专业相关建设成果分别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1修订培养方案,做好专业建设顶层设计

特色专业建设应以培养方案为指导,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特色要通过培养方案的实施来体现。为了使培养方案能够与信息产业特别是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有效衔接,我们与天津南开创元、天津华信、开发区易泰达以及软通动力等计算机及软件企业建立了企业人才需求征集制度,通过走访企业、函发征询单等方式,广泛调研了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素质、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经过汇总归纳,作为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照表(见表1),并结合《ACM/IEEE Computing Curricula Computer

基金项目: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TS10089)。

作者简介:张桦(1962-),女,教授,博士,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技术等。

Science 2005》、《IEEE Computer Society / ACM Computing Curriculum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4》、《IEEE Computer Society / ACM SWEBOK 2002》以及《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6》指南,确定了优化特色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和架构。

表1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序号基本要求说明

1实践经验有项目开发经验,掌握主流软件开发技术或工具的毕业生

2发展能力专业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在工作中能够掌握新技术,适应新环境

3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软、硬件开发、维护能力以及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外语应用能力

4团队协作能力在团队中具有组织、配合或协调的能力

5创新能力在解决常规问题的基础上,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首先把夯实专业基础(数理基础、外语、专业核心课程)、掌握应用技术(课内外实践+主流技术模块)、培养创新精神(导师项目组、学科竞赛小组、课外科技小组)作为支撑培养方案的三大支柱;通过构建集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专业设计、企业实习、毕业设计为一体的实践体系,并进一步拓展校内外实践基地,保证实践体系的有效实施;设置低年级专业认识实习环节,通过走入企业,去感受职场氛围、感知技术发展,树立就业意识并激发学习激情;在调整确立了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把和基于SUN的Java等主流技术体系分别以限选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新技术讲座、以及进入企业实习开发等学习形式纳入培养计划,从顶层设计入手体现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图1培养方案框架

2优化课程体系,在特色课程建设中落实培养目标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培养方案的基本落脚点。我们在特色专业建设中,把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与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作为优化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2.1着力建设专业核心课程

首先针对特色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将离散数学、

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与面向对象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逻辑、微机原理、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网络技术(包括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及软件工程(包括专业设计)等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参照《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6》指南,围绕计算机科学与软件技术、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应用三大课程群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采取学术带头人负责制,分期分批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已将数字图像处理建成国家精品课,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微机原理、网络技术课程建设成为了天津市级精品课,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成为校级精品课。

2.2校企合作开设软件技术课程

针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快、社会对毕业生应用水平要求高的特点,我们与IBM-易泰达,软通动力、南开创元等知名软件企业通力合作,把.Net模块和Java模块(见表2)作为两大软件技术方向的特色课程纳入培养计划的限选模块,选聘企业资深工程师和工程背景扎实的教师共同承担系列课程的讲授与实践指导;以软件系统设计为重点,通过课程实验、综合设计和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开发环境下使用最新的软件开发工具获得较真实的软件开发经验,提高学生在项目规划、队伍组织、工作分配、成员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对这类课程的考核采取项目小组答辩、认证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强化软件开发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将专业基础课程与软件开发技术有机结合进行了课程体系的建设,并辅以实践环节强化知识及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毕业生在天津市各高校同类专业中显示出较明显的择业优势,就职于天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计算机公司及相关企业,天津市及周边地区金融、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专业对口率与就业质量名列前茅。

表2限选模块课程

模块号专业限

选模块课程

模块C#,,面向.Net的XML设计,面向.Net的Web设计

2Java模块Java面向对象设计,J2EE,JSP,Eclipse,JDBC

3拓展实践基地,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面向以软件技术为主的应用能力培养方案,我们着重加强了校内外实验实践基地建设。

3.1利用学科优势,构建本硕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本学科拥有天津市级重点学科、天津市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信部微软嵌入式软件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几年来我们注重将学科平台建设与本科实验平台建设有机结合,并通过实施本硕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建成了天津市高校优秀教学实验中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中心,其中包括以工程化培养理念为指导,以系统软件、CASE 工具、开发工具为核心,以网络、服务器、桌面系统为平台,组建与业界应用技术发展同步的软件工程综合教学实验室,满足图形图像技术领域研究的图形图像处理实验室,以及适应于信息安全与新一代网络技术研发的网络技术与安全实验室,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共享的教学与开放实验环境。

3.2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与中软天津软件基地、东软、昆山软件外包基地等多个企业签署了专业认识实习协议,针对每一个合作实习基地的特点,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了实习计划,从2005级开始全面实施了2年级专业认识实习以及高年级工程实践实习计划。实习基地为学生们提供了真实的办公环境(见图2)、真实的项目实战、真实的项目经理、真实的项目压力,每一个项目实战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团队项目,训练学生快速掌握企业软件开发需要具备的基本开发技能,并切身感受软件开发的全过程,通过团队的努力完成一个中小型项目。项目实战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编码、测试和产品提交这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进行阶段性评审,通过最后综合评定,产生不同方向的优秀项目团队。同学们对能够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和训练兴致盎然,对企业新技术及其创新环境的学习劲头让教师感触至深,实习项目完成的水平得到企业技术工程师的赞誉。

图22007级学生中软基地专业认识实习

4建设优秀团队,确保特色专业建设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以“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为主体,由19名具有博士学位、5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组成,其中教授7名。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9岁,平均教龄15年,具有工学、理学学科背景。

为了满足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实施了教授和学术带头人全部承担专业基础课程计划,并且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导论”分别由本学科资深教授共同承担;其次,为了强化教学团队在专业理论基础上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我们于2006年制定并实施了“4321”计划,即:利用4年的时间,每年选派3名青年骨干教师以技术人员的身份进入滨海新区软件企业和南开创元等合作企业参加项目研发,每年邀请IBM-易泰达等软件企业2名资深工程师参与专业教学,每年确保青年教师参与一项合作软件开发工程。这一队伍建设机制在中青年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得以顺利实施,至今已有11名教师完成了该项计划,并将工程研发的内容作为案例纳入到软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打造了一支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相得益彰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成为提升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坚强保证。2007年以来,教师团队获得天津市第四届教学名师奖1名,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名,天津市优秀教师1名,天津市青年教师

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荣获天津市级教学团队称号。

5结语

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既是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各个高校适应环境变化,求得生存与发展,提升专业竞争力,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内容[3]。我们围绕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适应天津市信息产业需求出发,围绕优化培养方案、建设特色课程、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强化实践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建设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程序设计及开发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给予很高的评价,其中优良评价在97%以上,“上手快、潜力大、踏实肯干”是众多用人单位对我们毕业生的中肯赞誉。如大连华信公司在首次聘用我校10名毕业生后,很快发现我们的毕业生有责任心、积极主动性强、适应能力强,能接受公司文化,与公司一同成长立即决定来与我们洽谈定制培养。由于毕业生拥有企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和踏实肯干的务实作风,因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大连华信、大宇宙、南开创元等著名软件企业争相提前进校招聘毕业生,即使在就业形势严峻的2009年度,我专业的毕业生一次签约率达到75%。

参考文献:

[1] 王元元.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7):25-27.

[2] 宋毅,蒋达勇.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3):14-16.

[3] 蒋宗礼. 推进专业改革,提高办学水平[J]. 计算机教育,2009(16):8-11.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Reform and Practice

ZHANG Hua, WEN Xian-bin, LIU Jian-qi

(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91,China)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144-03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构较为科学的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各高校应主动转变教学理念,建立较为科学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厚基础”就是使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牢固、能力突出、个性鲜明;“宽口径”就是加强通识教育,使学生有很强的多行业适应能力和宽广的就业前景;“重实践”就是使毕业生通过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具备在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工程等多个领域和岗位就业的专业实践能力;“求创新”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坚持整体优化、学科融合、创新性和个性化的原则[1],充分体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培养过程。

突破思维定势,改革传统的培养学术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特色,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特色教材建设,提升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为目标,构建较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优化课程体系,实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计算机学科教学内容缺乏前沿性、教学模式和手段缺乏多样性、教学资源缺乏实用性等问题,按照计算机专业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合理配置,资源共享”为标杆,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的授课、实践等教学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优化,融合各课程的内容,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2],使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理解课程间的连续性。

(一)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

对各核心课程的安排顺序、授课内容、授课重点、授课计划等按照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大纲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整合,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弃旧扬新,使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相适应。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遵循以“教为主导,学为主题”的授课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采用综合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设计[3],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将课堂讲授与参与式、提问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相糅合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

利用Web教学服务平台、FTP服务平台、实验教学网、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实现核心课程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在线指导。在这些平台上提供了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从“授前、授中、授后”三个环节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另外,为了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可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的教授、博士开展新技术论坛,介绍国内外学科前沿及最新技术,这能极大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认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三、夯实师资培养,通过“科研引领教学”创建高水平教学团队

要注重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研水平。

(一)组建核心教学团队,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

根据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形成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在职称、学历、年龄、教学经历、科研能力等方面自然形成梯队形式,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团队业务素质

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教学研讨,鼓励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访学,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加强校企合作,选派中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学习实践经验技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以满足本科生“双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营造“以科研促教学”的学术氛围

积极引导教师树立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教学的发展观念,组织教师参与新教材编写;教师紧跟科技前沿的发展动态,将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4],促使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保持教学内容的学科前沿性,增强教学的深度和拓展教学的广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将自己的科研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并吸纳优秀学生进实验室,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鼓励团队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做到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开展一系列教研、评优、评奖活动,增强了优秀“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壮大优秀青年教师队伍。同时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提升中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以满足对“双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团队梯队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基于课程体系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四、强化实践教学,推进“过程式多元化”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5],采取“过程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法,建立“课程实验、实验课程、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并结合科研训练、创新实践、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等课外实践,让实践训练贯穿整个培养过程。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改革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仅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这是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将实践和理论紧密结合,互为补充,才能使学生尽快掌握课程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坚持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协调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除了课程实验外,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行实践教学单独设课,开辟新实践领域,扩大综合型实验的比例,与理论课程的教学进度相配套,通过预习报告、讲解演示、上机实验、分析总结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方式,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重视实习和实训环节,实行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的多元式实习实训教学,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第三,将科研训练、创新实践、学科竞赛贯穿到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之中,着重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第四,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增强学生的业务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实际生产生活领域的工作做充分的训练与准备。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融合重构

对于课程实验和实验课程,实验内容由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和研究型等四个各具特色的模块组成。各模块侧重点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接受和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基础型实验重在加强对本课程内的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设计型实验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综合型实验充分考虑课程间的可融性,渗透多个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并突出以项目训练为主的教学实践;研究型实验是培养部分学生以科研项目为支撑的实践能力。

(三)实训实习环节的双轨交叉

把实训实习工作进行分解,分成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等几个环节,在校内和校外进行双轨交叉。通过校外短期见习开阔学生视野,在见习中理解专业理论和技术,增强实践动手意识。通过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专家进入学校,利用学校开设的大实践课程时间,集中对学生进行校内单项实训,增强学生应用专门技术的能力。通过校外综合实训和实习,让学生深入企业和应用部门,在校外实训和实习导师的指导带领下,完成完整的项目设计和应用部署,增强学生完成综合项目和应用的能力。

(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与课内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为指导,推行学科竞赛制度化,创新训练常规化,支持学生参加机器人、智能车、电子设计、创新创业等各类学科竞赛,鼓励学生主持或参与学校、省厅、教育部和企业创新创业类等科研课题,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6],注重对学生过程式的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采取“过程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法,通过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和研究型模块化实验内容重构课程实验和实验课程,通过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施行校内校外双轨交叉式实习实训教学,建立“课程实验、实验课程、校外短期见习、校内单项实训、校外综合实训实习”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能解决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脱节的矛盾,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强化以“项目+竞赛”驱动的创新训练模式,形成“实战”性的项目开发,形成“以赛促学”和“学以致用”的学习氛围,通过本科生进实验室及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等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五、结语

课题组通过改革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夯实教学团队、强化实践环节,探索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并在实践中检验各项举措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获得安徽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杨,许勇,赵传信,等.高师院校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J].计算机教育,2010(8):4-10.

[2] 陈付龙,齐学梅,罗永龙,等.创新能力驱动的层次化计算机硬件课程群构建与实施[J].大学教育,2013(4):40-42.

[3] 孙丽萍,程婧,罗永龙.翻转课堂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24):71-74,77.

[4] 沙超,黄海平,孙力娟.以创新型科研项目提升本科生综合技能[J].计算机教育,2011(23):34-37.

[5] 付龙,齐学梅,罗永龙.四维一体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3(3):50-5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范文6

关键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姚敦红(1972-),男,湖南怀化人,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讲师。(湖南 怀化 418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怀化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项目编号:201106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56-02

怀化学院自2007年开始推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出地方院校需立足社会需求、办学实际,人才培养需坚持“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定位,从学生毕业后“能干什么”出发确立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考评机制,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整合、融通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人才培养平台,创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专业教育多样化的市场需求。[1]以这种改革为指引,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上,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培养模式,从专业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及专业建设具体方案等方面对专业建设进行深层次地探索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

1.建设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围绕学校“一个中心,两个突破”的办学宗旨,创新实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认真贯彻落实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以准确专业定位、注重学科内涵、突出专业优势、强化工科背景为原则,通过设计建设方案创新培养模式、创设教学团队、改进教学方式和变革评价体系等环节的综合改革,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工程类应用型本科专业。

2.建设思路

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的基本专业建设思路。

(1)传承拓展,励志图新,走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之路。遵循教育规律,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和机制,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构建高水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

(2)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走合作共赢、特色强校之路。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推动高素质工程师型人才的培养,坚持产学合作,强化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探索合作共赢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3)服务地方、面向未来,走奉献社会、辐射全国之路。坚持“服务地方、面向全国”的办学方针,关注未来科技、产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关注知识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素质的挑战,培养具有发展潜质、服务意识和社会竞争力、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线应用型人才。

(4)优化课程、加强实践,走特色办学、工程培养之路。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潮流,[3]不断改进现有的课程体系,增设新的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4]

二、专业主要建设方案

1.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总体思路: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5]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胜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的软件开发、系统应用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主要用于规范培养学生具有公共能力、专业能力与发展能力三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

课程体系按照公共能力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发展能力课程三大板块设置。其中公共能力课程板块再细划为价值判断、交流沟通、身心调适和信息处理四个能力子课程板块;专业能力课程板块细划为计算思维、系统应用、程序设计和算法分析四个能力子课程板块;发展能力课程板块设“Web系统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和“物联网应用开发”三个专业方向。在每个专业方向下各设有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管理、系统应用和职场适应五个能力课程子板块,然后根据每个能力课程子板块需要的支撑课程(含实践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课程设置。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强化了实践教学,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内涵发展,体现有用、适用和够用的原则。

2.制订课程评价体系

(1)构建以能力考核为目标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贯穿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其学习效果应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来体现。课程评价从课程终结性考试转变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试,建立起适应不同课程类别且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注重能力考核的课程评价体系。

(2)构建以能力考试为导向的课程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从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转变为以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为主。

(3)构建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多元化考试方法。课程考试方法从单一的闭卷考试转变为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模式,如现场操作考试、综合大作业等。这有利于教师从中获得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产生的能力和素质的真实判断。

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1)师资配备。采用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配备,专业基础课程及实践由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授课,专业课程及实践由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和企业外聘教师共同授课。

(2)引进人才。大力引进具备企业工作和有工程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专职教师。

(3)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与企业联合设立顶岗工作机制,让专业课教师了解、掌握技术生产过程和企业劳动组织过程,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讲授生产实际所需的知识、技能。

(4)加大现有教师的再培养。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赴省内外高校作访问学者或进修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体验其他院校的教学、科研、生活等氛围,将好的经验带回来并传承下去。

(5)激励机制。保障挂职顶岗工作教师的待遇,对有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在考核和评优中优先考虑;对教师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奖励。

4.实验室及实践基地建设

(1)理顺实验室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实施校系两级管理,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的统筹调配和统一管理,利用信息管理平台推行灵活多样的开放管理形式,创造条件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课外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2)挖掘现有实验仪器设备潜力。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研究性实验项目,逐步完善实验项目库建设,提高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3)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扩大现有实验师资队伍和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素质,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团队。

(4)加强实习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校内外实践基地的数量,并注重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

三、建设方案实施的初步成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创新实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专业就业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经过几年的建设,本专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第一,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进行校企联合办学。实施“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IBM软件产品实训基地签订协议,合作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IBM软件工程师)班,首开我校“校企合作”办学的先例;并与当地政府部门结成战略合作关系,为当地政府部门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并将相关政府部门作为实习教学基地;积极联合企业共建实验室,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紧扣市场前沿需求,先后与华点软件和双星科技共建了联合实验室。这些基地和联合实验室的建立为本专业架起了一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开放办学、校企合作的形式对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重视专业技能提升,积极组织学科竞赛。ACM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是本专业学生程序设计能力锻炼与培养的有效平台及途径,也是检验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从2005年开始学校组织师资指导学生参加ACM学科竞赛,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亚洲区铜奖1次及省内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7次。通过学科竞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改善创新环境。近3年来创设了“ACM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软件项目实训中心”、“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和“雪芽”创新团队等多个创新性试验点。在这些创新性平台上每届受益学生达150余人,学生参加Google第二届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全国大学生挑战赛并获华中赛区三等奖,获1项Google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立项支持;学生参加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获2个一等奖;学生获得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验计划立项4项、校级立项9项;学生开发中小型软件产品40余项。创新性平台中的学生毕业后在其工作岗位上表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第四,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我系同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先后建立了上海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实践基地、IBM软件产品实践基地等多个相对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本专业已有1000余名学生通过这些实习实践基地得到了专业技能的锻炼,较成功地完成了从高校向社会的过渡,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普遍较强。

第五,办学思路清晰,就业导向明确。坚持“专业+技能+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资源共享,将企业的资源为己所用,为师生创造更多合作交流和发展平台。密切务实地展开校企合作,使不少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被企业录用。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其中50%的学生就业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型城市的IT企业。

第六,瞄准人才需求,适时调整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跟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整,按学科定义专业能力与素质,按职业方向规范课程体系,突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职场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建,宋克慧,彭庆文.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问题与改革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0,(3).

[2]赵小段.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肖克辉,罗穗萍,杜治国,等.构建开放的计算机实验环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1).